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情况

我国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情况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试行) 二○一一年五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能源活动 (3) 一、概述 (3) 二、化石燃料燃烧活动 (5) 三、生物质燃烧活动 (19) 四、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逃逸排放 (20) 五、石油和天然气系统逃逸排放 (21) 六、能源部门清单报告格式 (23) 七、电力调入调出二氧化碳间接排放量核算 (24) 第二章工业生产过程 (26) 一、概述 (26) 二、水泥生产过程 (26) 三、石灰生产过程 (28) 四、钢铁生产过程 (29) 五、电石生产过程 (31) 六、己二酸生产过程 (32) 七、硝酸生产过程 (33)

八、一氯二氟甲烷生产过程 (35) 九、其他工业生产过程 (36) 十、工业生产过程清单报告格式 (44) 第三章农业 (46) 一、概述 (46) 二、稻田甲烷排放 (47) 三、省级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量 (53) 四、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 (57) 五、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61) 六、农业部门温室气体清单报告格式 (68) 第四章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69) 一、概述 (69) 二、森林和其它木质生物质生物量碳贮量变化 (71) 三、森林转化温室气体排放 (79) 四、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清单报告格式 (83) 第五章废弃物处理 (84) 一、概述 (84) 二、固体废弃物处理 (85) 三、废水处理 (93)

四、清单报告格式 (102) 第六章不确定性 (103) 一、概述 (103) 二、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及降低不确定性的方法 (103) 三、量化和合并不确定性的方法 (105) 第七章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08) 一、概述 (108) 二、质量控制程序 (108) 三、质量保证程序 (111) 四、验证、归档、存档和报告 (112) 附录一:温室气体清单基本概念 (115) 附录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汇总表 (118) 附录三: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势值 (120)

工程量清单计价实例百度文库

1.某工程基础平面图及剖面图如图所示,土壤为三类土,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基槽和房心回填土在槽边堆放,余土外运,运距5km,编制平整场地、挖基础土方工程量清单。 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 【解】(1平整场地工程量 S=(9+0.12×2×(5+0.12×2=9.24×5.24=48.42(m2 (2挖基础土方工程量 基槽长度:L外=(9+5×2=28.0m L内=(5-0.6×2×2=7.6m 垫层宽度:B=1.20m 挖土深度:h=1.90-0.30=1.60(m 清单工程量:V=(28+7.6×1.2×1.6=68.35(m3 (3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如表所示。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工程名称:×××工程

2.例题1中,基础为C20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C10混凝土垫层,编制条形基础混凝土工程量清单。 【解】外墙基础长:L外=(9+5×2=28(m内墙基础长:L内=(5-0.5×2×2=8.0(m 1—1剖面面积:S1=1×0.1=0.1(m2 S2=[1+0.24+(0.05+0.0625×2×2]×0.1+2=0.08(m2 内外墙基础混凝土:Vi=(S1+S2×(L外+L内=(0.1+0.08×(28+8=6.48m3 内外墙交接处混凝土:LD=0.5-0.12-0.0625×2-0.05=0.205(m b=0.24+0.0625×4+0.05×2=0.59(m VD=4LD×HD×(2b+B/6=4×0.205×0.1×(2×0.59+1=0.179(m3 条形基础混凝土工程量清单:V=V1+VD=6.48+0.179=6.66(m3 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如下表所示。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工程名称:×××工程 3.在图中±0.00以下采用MUlO普通粘土砖,M5.0水泥砂浆砌筑,±0.00以上采用MUl0多孔砖,M5水泥石灰砂浆砌筑,-0.06m处设墙基防潮层为1:2.5水泥砂浆,编制砖基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

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本报告由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特别工作组编写,经专门委员会认可但未详细批准。 尽管付印之时,本IPCC报告所言内容据信真实准确,但对任何可能的错误或疏漏,作者和出版商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或义务。对于本报告中所提到任何网址的是否持续存在,作者和出版商均不承担责任,亦不能保证此等网站的任何内容现在或将来会一直准确或适当。 日本Hayama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IGES)为IPCC出版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权所有。 使用本指南时,请引作: IPCC2006,《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计划编写,编辑:Eggleston H.S., Buendia L., Miwa K., Ngara T. 和 Tanabe K.。 出版者:日本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计划 技术支持组 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IGES)转 2108 -11, Kamiyamaguchi Hayama, Kanagawa 日本,240-0115 传真: (81 46) 855 3808 http://www.ipcc-nggip.iges.or.jp 译自英文 马耳他国际翻译有限公司(ITA Ltd) 在法国印刷 ISBN 92-9169-520-3

目录 前言 序言 概述 词汇表及参加人员名单 第 1 卷一般指导及报告 第 2 卷能源 第 3 卷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 第 4 卷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第 5 卷废弃物

前言 在认识到潜在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后,世界气象组织(WMO )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在1988年共同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IPCC 的一项活动是,通过其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方法方面的工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供支持。 本报告是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计划三年工作的结晶,是对其以前编写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的更新。200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科技咨询附属机构(SBSTA )在新德里举行了第十七次会议,这项任务就是响应这次会议上发出的邀请而开始的。当时,IPCC 被邀请修订《1996年IPCC 指南》,以便反映在《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开展的相关工作1,旨在于2006年早期完成这项任务。 为回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出的邀请,IPCC 在其第20次会议(2003年2月于巴黎)上启动996年的指南包括《199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修订本》3,以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写本指南有赖主要协调作者、主要作者和供稿作者 —— 全世界有250余名专家供稿 —— 的专业技 Taka Hiraishi (日本)和 Thelma Krug (巴西)及 盛顿(美国)、阿鲁沙(坦桑尼见,第二次是政府和专家联 了一项进程,这项进程使其在第21次会议(2003年11月于维也纳)上就《2006年IPCC 指南》的职权范围、目录和工作计划2达成了一致。工作计划旨在及时完成这项任务,以便在将于2006年4月召开的IPCC 第25次会议上予以批准和通过。 1和不确定性管理》4和《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优良作法指南》5。《2006年指南》正是依据这些大量工作逐步制定的,以便确保尽可能顺利地从前一些指南过渡到这些新的指南。新指南中纳入了新源和新气体,此外还根据以前指南发行之后科学技术知识的进步,对以前出版的方法进行了更新。 编能、知识和合作。这些作者在IPCC 进程的各个起草和评审阶段,为编写本报告投入了精力、时间和努力,对此我们表示十分感谢。如上所说,本报告依据IPCC 以往的清单报告和有关清单专家利用IPCC 清单指南的经验的报告,没有这些报告作为基础,这项任务本会更加艰巨得多,我们十分感谢所有为这些报告供稿的人所做的贡献。 由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特别工作组联合主席Michael Gytarsky (俄罗斯联邦)、William Irving (美国)和 Jim Penman (英国)共同组成的指导小组对这些指南的编写进行指导,以确保各卷的一致性并与以前的IPCC 清单报告保持连续性。因此,我们希望对他们在引导和指导本报告编写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表示感谢。 编写报告期间,分别在奥斯陆(挪威)、Le Morne (毛里求斯)、华亚)、渥太华(加拿大)、马尼拉(菲律宾)、莫斯科(俄罗斯联邦)和悉尼(澳大利亚)召开了多次作者和专家会议。在此特别对组织这些会议的主办国和有关机构表示感谢。我们还希望感谢所有为作者和评审人提供过支持的政府,没有他们的贡献,本报告不可能完成。 本指南在2005年进行了两次评审。第一次是专家评审,提出了6000多条意合评审,又提出了8600多条意见。评审人所做的努力及其意见为最终报告的质量改进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此我们希望对他们表示感谢。此外,评审编辑所做的工作确保了收到的所有意见得到适当的考虑,因此我们也希望对他们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 1 尤其包括科技咨询附属机构和执行附属机构的工作,以及非《公约》附件一缔约方之国家通讯专家咨询小组的工作和附件一缔约方温室气体清单的技术评审工作。 2 http://www.ipcc-nggip.iges.or.jp/提供有权限范围、目录和工作计划。 3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997)。 Houghton J.T.,,Meira Filho L.G.,Lim B., Tréanton K.,Mamaty I.,Bonduki Y.,Griggs D.J. 和 Callander B.A. (编辑). 《199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修订本》。 IPCC/OECD/IEA ,法国巴黎。 4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2000)。Penman J.,Kruger D., Galbally I.,Hiraishi T.,Nyenzi B.,Emmanuel S.,Buendia L.,Hoppaus R.,Martinsen T.,Meijer J.,Miwa K.,和 Tanabe K. (编辑)。《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IPCC/OECD/IEA/IGES ,日本叶山。 5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 )(2003), Penman J.,Gytarsky M.,Hiraishi T.,Krug, T.,Kruger D.,Pipatti R.,Buendia L.,Miwa K.,Ngara T.,Tanabe K.,Wagner F.,《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优良作法指南》。 IPCC/IGES ,日本叶山。

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任务,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2014]63号),并组织了对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本次编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旨在帮助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准确核算和规范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科学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及对策,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和深入研究,编制完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 《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部分阐述了指南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报告内容。本指南适用范围为在中国境内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作业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核算与报告的排放源类别和气体种类主要包括燃料燃烧二氧化碳(CO2)排放、火炬燃烧CO2和甲烷(CH4)排放、工艺放空CO2和CH4排放、设备泄露CH4逃逸排放、CH4回收利用量、CO2回收利用量以及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CO2排放。 四、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使用本指南的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应以最低一级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边界,核算和报告在运营上受其控制的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主体如果除石油天然气生产外还存在其他生产活动且伴有温室气体排放的,还应参考其生产活动所属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核算并报告这些生产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企业应为排放量的计算提供相应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

《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试行)》(SHMRV-001-2012)

SH/MRV 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文件 SH/MRV-001-2012 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 核算与报告指南 (试行) 2012年12月11日发布2013年1月1日实施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目录 前言 (1) 1 范围 (2) 2 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原则 (3) 5 边界确定 (4) 6 核算方法 (4) 6.1 基于计算的方法 (4) 6.1.1 排放因子法 (4) 6.1.2 物料平衡法 (7) 6.2 基于测量的方法 (7) 6.3 不确定性 (7) 7 监测 (7) 7.1 监测计划 (8) 7.2 监测实施要求 (8) 8 报告 (8) 8.1 报告编制 (8) 8.2 数据质量控制 (9) 8.3 信息管理 (9) 附录 A (10) 附录 B (11) 附录 C (16) 附录 D (26)

前言 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我国现阶段发展来看,能源结构仍旧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因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切实推动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要求在上海等七个省市开展区域碳排放交易试点。2012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2]64号),要求制定出台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和分行业的核算方法等。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是开展碳排放交易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指导和规范本市排放主体的温室气体核算、监测和报告行为,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市信息中心、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等单位开展了本指南和相关行业方法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际和国内相关技术标准、指南和文献资料,听取了相关行业协会和国内外专家意见,通过对各行业企业的大量调研,结合上海实际,制定本指南。本指南旨在加强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指导排放主体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算,并编制“方法科学、数据透明、格式一致、结果可比”的排放报告。同时,本指南也是本市制定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方法的重要依据。 鉴于此类指南在国内是首次发布,本指南可能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相关反馈意见。今后将根据使用情况和实际需要,作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本指南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本指南起草单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 本指南参与单位:上海市信息中心、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上海市交通和港口管理局、上海市质量和技术监督局。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顾庆平、王延松、臧奥乾、宾晖、陆冰清、唐玮、李瑾、李青青。 本指南主要参与人:凌云、刘佳、朱君奕、齐康、鞠学泉、余星、蒋文闻、张东海、臧玲、罗鸿斌、彭鹓、潘洲、金韬、蒲军军。 本指南咨询专家:孙翠华、郑爽、林翎、康艳兵、王庶、唐人虎、朱松丽、胡晓强、朱静蕾、孙富敬、马蔚纯、沈猛。

《长春市2017、2018年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报告》顺

《长春市2017、2018年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报告》顺 《长春市2017、2018年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报告》顺利通过评审验收 9月17日,长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了《长春市2017、2018年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报告》项目评审验收会,会议邀请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节能监察中心、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和清单编制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编制温室气体清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清单可以识别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了解各部门排放现状,预测未来缓解潜力,全面、客观的掌握我市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系统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会上,专家组听取了关于《长春市2017、2018年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报告》的汇报,对清单中涉及的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城市废弃物处理5个领域排放清单及汇总结果进行了评审。《长春市2017、2018年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报告》分析了长春市温室气体关键排放源、排放领域结构比例、温室气体排放种类、不同领域年度排放变化情况,能够反映长春市温室气体排放基本情况,为摸清长春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掌握全市碳排放情况和开展温室气体减排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 专家组认为《长春市2017、2018年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报告》对长春市2017、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的统计、分析和汇总符合《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要求,长春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报告框架合理、内容完整、方法科学、数据详实、叙述规范。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废气及温室气体清单

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源清查情况及清单 一、废气排放情况 常见的废气来源于生产生活当中,如车间生产产生的工业废气、食堂厨房产生的油烟气等,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本公司的食堂是使用液化气为燃料,产生的油烟废气排放很少。另因本公司生产加工过程较为简单,不存在注塑、丝印、喷油等工序,经环保检测部门来我司检测后,未有废气排放及超标。 二、温室气体排放源调查情况 通常典型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来源有以下四类: 1.固定燃烧源 指固定式设备之燃料燃烧,如锅炉、熔炉、燃烧炉、蒸汽涡轮机、加热炉、焚化炉、引擎及燃烧塔等 2.移动燃烧源 指交通运输设备之燃料燃烧,如汽车、卡车、火车、飞机及船舶 3.制程排放源 物理或化学制程之排放,例如:CO2从炼油制程中之触媒裂解、PFC从半导体晶圆制程及光电业之干式蚀刻或清洗化学气相沈积制程反应室所造成之排放等 4.逸散排放源 有意及无意的排放,如从设备之接合处、密封处、顷料、填塞物之泄漏。亦可能含从煤堆、废水处理厂、矿坑、冷却水塔之排放及从瓦斯加工设备排放的甲烷 结合本公司实际生产情况,经过对温室气体排放排的分析调查,得出清单如下: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温室气体CO2排放当量(吨/年) 注:所用CO2灭火器使用量较小,无法量化,故忽略不计

量化原则:各种排放源温室气体排放量之计算主要采用“排放系数法”,公式如下: 使用量或产生量(活动数据)Χ 排放系数ХIPCC2006全球暖化潜势系数= CO2当量数 (1)各种温室气体之排放依来源不同,将单位化为吨或升之重量与体积单位。 (2)各种不同的发生源,依《温室气体盘查工具》所提供之排放系数及计算方法。 (3)选择好排放系数后,计算出之数值再依2006 PICC 之各种温室气体之全球暖化潜趋GWP,将所有之计算结果转换为CO2e (二氧化碳当量值),单位为吨/年 4.1.2 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

浙江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修订版

浙江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 (2018年修订版) 二○一八年六月 —1 —

目录 前言 (5) 第一章能源活动 (6) 一、概述 (6) 二、化石燃料燃烧活动 (10) 三、生物质燃烧活动 (29) 四、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逃逸 (31) 五、石油和天然气系统逃逸 (32) 六、电力调入调出二氧化碳间接排放 (36) 第二章工业生产过程 (38) 一、概述 (38) 二、水泥生产过程 (39) 三、石灰生产过程 (40) 四、钢铁生产过程 (41) 五、电石生产过程 (43) 六、己二酸生产过程 (45) 七、硝酸生产过程 (46) 八、一氯二氟甲烷生产过程 (47) 九、其他工业生产过程 (49) 第三章农业活动 (58) 一、概述 (58) 二、稻田甲烷排放 (59) —2 —

三、农用地氧化亚氮排放 (61) 四、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 (66) 五、动物粪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69) 第四章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74) 一、概述 (74) 二、森林和其它木质生物质生物量碳贮量变化 (75) 三、森林转化温室气体排放 (85) 第五章废弃物处理 (90) 一、概述 (90) 二、固体废弃物处理 (91) 三、废水处理 (100) 第六章不确定性 (109) 一、概述 (109) 二、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及降低不确定性的方法 (109) 三、量化和合并不确定性的方法 (111) 第七章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115) 一、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趋势 (115) 二、对策建议 (115) 第八章市县温室气体清单报告格式及大纲 (116) 一、总报告 (116) 二、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清单报告 (130) —3 —

某接待室工程量清单与投标报价编制实例(DOC)(1)

4.9 工程量清单编制、计价实例 根据接待室工程施工图和该工程招标文件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及工程量清单报价表。 接待室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1、结构类型及标高 本工程为砖混结构工程。室内地坪标高±0.000m,室外地坪高-0.300m。 2、基础 M5 水泥砂浆砌砖基础,C10 混凝土基础垫层200mm 厚,位于-0.06m 处做20mm 厚1:2 水泥砂浆防潮层(加质量分数为6%的防水粉)。 3、墙、柱 M5 混合砂浆砌砖墙、砖柱。 4、地面 基层素土回填夯实,80mm 厚C10 混凝土地面垫层,铺400mm×400mm浅色地砖,20mm厚1:2 水泥砂浆粘结层。20mm厚1:2 水泥砂浆贴瓷砖踢脚线,高150mm。 5、屋面 预制空心屋面板上铺30mm厚1:3 水泥砂浆找平层,40mm厚C20 混凝土刚屋面,20mm 厚1:2 水泥砂浆防水层(加质量分数为6%防水粉)。 6、台阶、散水 C10 混凝土基层,15mm厚1:2 水泥白石子浆水磨石台阶。60mm厚C10 混凝土散水,沥青砂 浆塞伸缩缝。 7、墙面、顶棚 内墙:18mm厚1:0.5:2.5 混合砂浆底灰,8mm厚1:0.3:3 混合砂浆面灰,满刮腻子 2 遍,刷乳胶漆 2 遍。 天棚:12mm厚1:0.5:2.5 混合砂浆底灰,5mm厚1:0.3:3 混合砂浆面灰,满刮腻子 2 遍,刷乳胶漆 2 遍。 外墙面、梁柱面水刷石:15mm厚1:2.5 水泥砂浆底灰,10mm厚1:2 水泥白石子浆面灰。 8、门、窗 实木装饰门:M-1、M-2 洞口尺寸均为900mm×2400mm。 塑钢推拉窗:C-1 洞口尺寸1500mm×1500mm,C-2 洞口尺寸1100mm×1500mm。 9、现浇构件 圈梁:C20 混凝土,钢筋HPB235:Φ12,116.80m;HPB235: Φ6.5 ,122.64m。 矩形梁:C20 混凝土,钢筋HR335:Φ14,18.41kg ;HPB235: Φ12,9.02kg ;HPB235: Φ6.5 ,8.70kg 。 10、预制构件 预应力空心板:C30 混凝土,单件体积及钢筋重量如下: YKB 3962 0.164m 3/块 6.57kg/ 块(CRB650 Φ4) YKB 3362 0.139m 3/块 4.50kg/ 块(CRB650 Φ4) 3 YKB 3062 0.126m /块 3.83kg/ 块(CRB650 Φ4) 接待室工程施工图如下

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土建全套实例)

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土建全套实例) 一、土石方工程清单编制例题 例1:某工程外墙外边线尺寸为36.24m×12.24m,底层设有围护栏板的室外平台共4只,围护外围尺寸为3.84m×1.68m;设计室外地坪土方标高为-0.15m,现场自然地坪平均标高为-0.05m,现场土方多余,需运至场外5km处松散弃置,按规范编制该工程平整场地清单项目。 解:该工程按自然标高计算,多余土方平均厚度0.10m,按题意需考虑外运。工程量计算: 平整场地:S=36.24×12.24+3.84×1.68×4=469.38m2 例2:如图,某房屋工程基础平面及断面如图,已知:基底土质均衡,为二类土,地下常水位标高为-1.1m,土方含水率30%;室外地坪设计标 高 - 0.15m,交付施工的地坪标高-0.3m,基坑回填后余土弃运5km。试 计算该基础土方开挖工程量,编制工程量清单。 解:本工程基础槽坑开挖按基础类型有1-1、2-2和J-1三种,应分别列项。工程量计算:挖土深度=1.6-0.3=1.30 m 1、断面1-1:L =(10+9)×2-1.1×6+0.38=31.78m (0.38为垛折加长度) V=31.78×1.4×1.3=57.84m3 其中:湿土 V=31.78×1.4×0.5=22.25m3 2、断面2-2:L=9-0.7×2+0.38=7.98m V=7.98×1.6×1.3=16.60m3 其中:湿土 V=7.98×1.6×0.5=6.38m3 图4-1 3、J-1: V=2.2×2.2×1.3×3=18.88m3 其中:湿土 V=2.2×2.2×0.5×3= 7.26m3 根据工程量清单格式,编制该基础土方开挖工程量清单如下表: 表1-2 例3:某工程室外排水管道WSI,工程量80m(含窨井),采用外径450mm水泥涵管直铺。工程设计室外地坪标高-0.45m,交付施工场地标高-0.55m,管底(外壁)平均标高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泰州市彩虹装饰工具有限公司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目录 一、概念 ` 以政府、企业等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称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二、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目的 通过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 有利于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全面掌握与管理 2. 提高社会形象 3. 对于确认减排机会及应对气候变化决策起重要参考作用 4. 发掘潜在的节能减排项目及CDM项目 5. 积极应对国家政策及履行社会责任 6. 为参与国内自愿减排交易做准备 三、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程序 《

对于需要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政府及企业,首先要根据政府及企业的特点开放专门的编制指南,然后再根据该指南进行数据搜集及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使决策者对该政府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更加一目了然。最后为了证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可靠性,需要选定有资格的核查机关对排放清单进行核查。 为了方便政府和企业对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管理,跟据需要,还可以为其温室气体排放创建数据库,以方便随时查询与更新。 具体程序如下: 一、开发编制指南 1.碳排放计算标准 2.计算方法学开发 3.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二、排放计算 1.资料收集 2.温室气体排放计算 ! 三、编写报告 1.排放结果分析 2.根据开发的编制指南编写报告 四、核查 1.选定有资格的核查机关 2.对排放清单进行核查 四、温室气体排放分类 为了更加明确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以及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温室气体排放分为直接排放(SCOPE1),基于电热或热能使用的间接排放(SCOPE2)和其他间接排放(SCOPE3)。

工程量清单实战案例分析

工程量清单实战案例分析 前言 继上期与大家探讨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原则后,本期我将和大家交流下工程量清单的实战案例分析。作为一名曾从业六年的工料测量师,本人亲手编制的工程量清单几近百份,涵盖了各种合约关系、诸多专业范畴。以下是本人的一点经验心得,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1. 详细的编制说明 对于一份清单而言,其编制说明不可或缺。 首先,编制说明的第一步就是按专业划分清单,以总包合同为例往往这么划分:一号清单基本设施费用(即措施费清单);二号清单建筑工程;三号清单装饰工程;四号清单电气工程;五号清单给排水工程;六号清单采暖工程;七号清单通风工程;八号清单照管费、指定分包工程暂定价及暂定款(测量师行习惯,非国标)。 其次,计算规则的约定。传统测量师行拥有一份以实物量为原则分工种说明的计算规则,但现在为与国内结合大多采用各地定额中的计算规则,惟对其仍会进行一些改动,如“所有过梁、圈梁及构造柱项目均不再单独进行量度,所述内容之价款须包含在相应砌筑工程之综合单价内,及按国家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布置,惟请投标单位特别留意:结算时不会因过梁、圈梁及构造柱项目之实际布置情况与投标单位之预计存在的任何差异而有所调整”。这些直接与后面清单列项、项目描述直接相关,必须让投标单位清楚并理解。 最后,是其他说明,比如某某为包干性质、某某须投标单位自行考虑等须向投标单位澄清的内容。 总之,清单的编制说明你可以理解成一份使用说明书、也可以理解成一份游戏规则,由此建立信息上的平等,才能在后续工作中实现共识。 2. 准确的项目描述 清单描述有多重要?先举个例子,比如清单中常见的“钢梯”项目,一般清单往往没有其他描述,那么它到底是由几根钢筋组成的U型爬梯呢?还是H 型的架梯?或者是钢架带踏步有扶手的楼梯?不同的理解投价不同,至少得把具体图集号写上吧,否则结算时必有争议。 清单描述必须与图纸所绘画、技术规范所要求、工程量计算规则所定义的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做好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部署,推动本市气候变化应对工作,落实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任务和目标 按照《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编制完成本市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五大领域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及六氟化硫(SF6)六种温室气体清单。同时,建立温室气体清单数据信息查询管理系统。具体目标任务是: (一)先行编制完成2005年和2010年本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实施逐年常态化清单报告编制工作。掌握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与构成情况,主要行业和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的分布状况,重点排放源和排放水平,为落实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提供基础性依据。 (二)建立温室气体清单数据信息查询管理系统。利用数据采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当代先进信息化技术,建立集温室气体排放活动水平数据采集、分析、查询、交换、管理于一体的信息系统,为清单编制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 (三)培养相对稳定的清单编制工作专业人员和专家队伍,形成清单报告编制、评估、审核、发布工作机制,为建立科学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考核制度创造条件。 二、总体思路和原则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系统性和敏感性强,对专业技术性和数据保密性要求高。要按照国家和省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及专家学者的作用,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共识和合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编制一套数据可信、方法可靠、结论可比的较高质量的地方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一)实事求是,数据可信。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对数据收集要求高,必须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1.统计年鉴、公报、普查数据;2.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统计数据;3.实测、文献和专题调研数据;4.专家估算数据的顺序采用,对统计数据要充分理解统计口径,对实测数据要经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论证把关,确保数据科学、可靠。

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专题年度进展报告

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专题年度进展报告 1.专题背景 1.1专题介绍 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专题(以下简称为能源清单专题)是GEF/UNDP/SDPC中国准备初始国家信息通报能力建设项目(ECPINC)的7个既定目标之一,也是该项目6个专题子合同之一,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为专题的实施单位。 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估算分部门、分设备、分燃料品种的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估算煤矿和矿后活动的甲烷排放;研究生物质燃烧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估算石油、天然气系统甲烷逃逸排放;估算中国1994年能源活动甲烷排放总量;估算中国1994年能源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专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参考IPCC指南,研究确定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清单编制方法和排放因子;编制1994年中国分部门、分主要设备、分能源品种的能源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提交一个方法科学、数据透明、格式一致、结果可比的1994年中国能源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在排放因子和计算方法上为完善IPCC指南做出贡献。 继20XX年10月19日国家计委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在北京京信饭店召开"中国准备初始国家信息通报能力建设项目启动会议"后,20XX年12月7日能源清单专题组在国宏大厦召开了专题起动会议。按照ECPINC项目办公室的要求和专题计划进度安排,近一年来专题组围绕实现专题目标的技术路线的确定、排放源活动水平数据的收集、排放因子的研究、研究人员的培训与国际考察、确定国际专家及其TOR、召开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会议、聘请协作单位、为活动水平数据收集设计和发放行业调查表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专题研究年度计划的预期目标。 1.2分包合同中本年度的主要活动概述 分包合同中本年度专题的主要活动包括如下内容: 1.2.1能源活动水平数据收集 ·采取资料收集、咨询、调研和抽样调查等方式收集分析和确定化石燃料燃烧的活动水平数据,包括:活动部门、技术和设备类型、燃料种类:完善和改造1994年能源平衡表及其数据,建立能源活动水平数据库。 ·收集煤矿矿井开采、露天开采和矿后活动的煤炭产量和甲烷排放情况。煤矿包括:分高、低瓦斯储量的地下国有煤矿、乡镇煤矿和露天煤矿。收集各类型煤矿的煤层甲烷含量及其排放特征,矿后活动甲烷排放量的比例等参数。 ·调查中国分类型(薪材、作物秸杆、家畜粪便等)分主要燃烧设备的生物质能燃烧量。

《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附件2 中国电网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专家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专家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 《中国电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要求以及报告内容和格式。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和六氟化硫(不核算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源包括使用六氟化硫的设备的修理和退役过程以及输配电损失引起的排放。适用范围为从事电力输配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电网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输配电损失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使用六氟化硫设备修理与退役过程产生的排放两部分。使用六氟化硫的设备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泄漏,但是气体的泄漏率低且监测难度大,因此暂不考虑这部分的排放。 鉴于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是一项全新的复杂工作,本指南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希望相关使用单位能及时予以反馈,以便今后做出进一步的修改。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解释和修订。

中国xx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中国xx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报告主体(盖章): 报告年度:2011年 编制日期: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中国xx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施行)》以下简称“指南”,本报告主体核算了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填写了相关数据表格。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温室气体排放 三、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 四、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 本报告真实、可靠,如报告中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本企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人代表(签字): 年月日

一、企业基本信息

二、温室气体排放 1、化石燃料温室气体排放 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企业xx过程中xx设备使用的化石燃料有xx和xx。根据财务提供数据,按“指南”计算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xxt。 表1.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

表1.2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 2、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本企业xx生产过程中使用xx,产生xx排放。根据(生产记录、统计报表、单据),xx生产过程产生的xx排放量为xx吨,二氧化碳当量为xx吨。(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xx,所以在xx生产过程中没有xx造成的排放;同时在xx过程当中xx,所以在xx过程也不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在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为零。)_ 表2.1工业生产过程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 表2.2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清单 3、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 根据xx,本企业在2011年度净购入电力xx万kWh,蒸汽xx百万千焦。则根据“指南”计算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二氧化碳的量为xxt。 表3.1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 表3.2净购入使用电力及热力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 4、运输过程所产生的排放

造纸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DOCX 32页)

附件 1 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加快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企业温

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强化企业社会责 任。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 奠定基 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 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清华大学专家编制。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本指南在方法 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造纸协会等单位专家的大力支持。 一、主要内容 《中国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的七个部分以及附录,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管理要求以及报告内容和格式。核算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本指南考虑的排放源类别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废水厌氧处理排放以及净购入使用电力、热力的排放。适用

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与碳排放量 计算方法专题培训班 朱松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北京,2011年10月23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四、能源活动清单报告格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一、能源活动GHG 清单概述 ?能源活动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不包括吸收汇,能源活动排放占74.1%(1994年);?如果扣除吸收汇,则能源活动排放所占比重为82.4%(1994年) ; 1994年总排放量:40.57亿吨CO 2eq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能源活动排放清单构成 ?能源清单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是最主要的排放源,气体主要为CO 2及少量CH 4和N 2O ;?生物质燃料燃烧是燃料燃烧中最大的CH 4排放源;?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甲烷逃逸排放是能源活动部门中最大的CH 4排放源;?油气系统温室气体逃逸排放比 例较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部门构成 ?燃料燃烧活动中,能源生产及加工转换部门和工业部门为主要排放源,占总排放量的78.27%;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交通与居民、商业排放增长更为迅速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能源活动GHG 排放基本化学原理 l 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的化学构成: --0.10无规律S/%~17 -0.5 5.8 46.9 薪柴(收到基)~38--2575天然气~42-0.1613.7385.87原油~240.2~5.00.2~1.80.5~4.089~97无烟煤低位发热值 (MJ/kg,m 3) O/%N/%H/%C/% l 化学反应-示例 CH 4+ O 2àCO 2↑+ H 2O +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