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高一 物理上学期1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 Word版含答案)

四川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高一 物理上学期1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 Word版含答案)

四川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高一 物理上学期1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 Word版含答案)
四川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高一 物理上学期1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 Word版含答案)

四川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高一物理上学期1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Word版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当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

A.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置变化相同B.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

C.速度大小不断改变,方向一定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方向一定不变2.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不同的是()

A.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D.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3.如图所示,木板B托着木块A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A、B保持相对静止.a、b、c、d四个位置分别是运动过程中的最右边、最高点、最左边和最低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a点A对B的压力最大

B.在b点A对B的压力最小

C.在c点A受B的摩擦力最大

D.在d点A受B的摩擦力向右

4.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A以速率v A=10m/s匀速运动,在绳与轨道成30°角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v B为()

A.53

m/s

3

B.20 m/s C.

203

m/s

3

D.5 m/s

5.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静止不动,则可知

A.F增大时静摩擦力也增大 B.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因为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所以没有下滑

6.如图所示,小孩用玩具手枪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先后射出两粒弹珠,击中竖直墙上M、N两点(空气阻力不计),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 M、v N,、运动时间分别为t M、t N,则

A.v M=v N B.v M>v N

C.t M>t N D.t M=t N

7.1924年瑞典的丁·斯韦德贝里设计了超速离心机,该技术可用于混合物中分离蛋白。如图所示,用极高的角速度旋转封闭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管中的蛋白会按照不同的属性而相互分离、分层,且密度大的出现在远离转轴的管底部。己知玻璃管稳定地匀速圆周运动,管中两种不同的蛋白P、Q相对于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和2r,则()

A.蛋白P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蛋白受到的力有重力、浮力和向心力C.蛋白P和蛋白Q的向心力之比为1:2 D.蛋白P和蛋白Q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 8.如图所示,一电梯在缆绳的拉动下向下做减速运动,则()

A.电梯中的人处于失重状态

B.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与人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由于缆绳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9.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水平外力F作用在B上,使A、B一起沿水平桌面向右加速运动.设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B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保持A、B相对静止,逐渐增大F,则 ( )

A.f1不变、f2变大

B.f1变大、f2不变

C.f1和f2都不变

D.f1和f2都变大

10.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

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在这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F m

B.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C.A立即离开墙壁

D.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

1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细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B.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12.如图所示是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的四条纸带,物体最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纸带1 B.纸带2 C.纸带3 D.纸带4

13.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实际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A.科学假说B.等效替代C.理想模型D.控制变量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惯性的大小仅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

15.在下列叙述中,哪些是表示时间的?()

A.上学途中用了40分钟

B.下午5点30分放学

C.早晨8点钟开始上课

D.晚上10点30分睡觉

16.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极限法

B.控制变量法

C.放大法

D.等效替代法

17.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B.伽利略让铜球从斜面滚下,测出了其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C.伽利略通过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路程与时间平方成正比的规律,建立了匀加速运动的概念18.下列计时数据,表示某一时刻的是()

A.列车在杭州站停车3min B.本场物理考试历时60min

C.小明总是19:00看新闻联播节目D.某学校集一节课是8:00-8:40

19.如图所示是P、Q两质点运动的v-t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

A.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

B.零时刻P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质点的加速度

D.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

20.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在丙图中,小孩用大小为90N水平力推动木箱匀速运动.则()

A.甲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

B.乙图木箱没有受到摩擦力

C.丙图木箱受到摩擦力

D.上述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100N

二、多选题

21.如图所示,静水中有一木球用细线拴住,对木球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其偏离竖直方向θ角且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木球静止,使拉力F从图示位置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过90°,F转动过程水不受扰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始终变大B.F先变小后变大

C.绳子拉力始终变小D.绳子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22.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滑块轻轻放置于一足够长的传送带的左端,已知传送带以速度v0顺时针运动,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当滑块速度达到v0时电动机突然断电,传送带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减速至停止。关于滑块放上去后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加速时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减速时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滑块刚放上去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mg

C.滑块始终没有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D.传送带减速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变为ma

23.如图,质量为M、长为L、高为h的矩形滑块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上表面光滑,其右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外力击打滑块左端,使其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向右的速度v0,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落地( )

A.小球离开M后经

2h t

g =

B.小球向右匀加速运动直至从M上掉落

C.小球的落地点可与M

2

24()

hv M m hL

h g M

μ

μ

+

-

D.小球的落地点可与M左端相距

2

() 2

v M m L

g M

μ

+

-

24.如图示,两物块质量为M和m,用绳连接后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块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拉物块M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中间绳子的张力T ()

A.T的大小与运动情况无关B.T 的大小与θ无关

C.T的大小与μ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

25.在汽车的维修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图中分别为剪式千斤顶的实物图和示意图。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汽车刚被顶起时,若已知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4.0×104N,且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恰为120°,则

()

A.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4.0×104N

B.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各为2.0×104N

C.若摇动把手把车继续往上顶,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D.若摇动把手把车继续往上顶,两臂受到的压力将不变

三、实验题

26.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弹簧的原长x0=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

27.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

f=50Hz。

(1)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操作过程中应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C.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砂桶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D.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车总质量M远小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

(2)某次实验中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其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测出s1=1.34cm,s2=2.00cm,s3=2.66cm,s4=3.32cm,则B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通过实验获得如下表所示的几组数据,请用描点法在图丙中得出a-F的关系图像

________。

F(N)0.020.040.060.080.100.120.14

a(m/s2)0.140.230.320.420.500.590.66

(4)根据作出的a-F图像,分析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__________。

28.实验小组利用图1来探究:“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应接_____电源

A.交流4﹣6V B.交流220V

(2)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可用小吊盘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则:小吊盘的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

(3)在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2所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象分别为图中的直线I和直线Ⅱ,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29.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间关系”的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的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由纸带求得.

(1)如图乙所示实验仪器为电火花计时器,下列关于其工作电压判断正确的是____.A.交流电源6V B.直流电源6V

C.交流电源220V D.直流电源220V

(2)图丙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取A、B、C、D、E、F、G 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用毫米刻度尺测得:

AB=0.60cm,AC=1.60cm,AD=3.00cm,AE=4.80cm,AF=7.00cm,AG=9.60cm.根据上图可知,打下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另一同学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图线如图丁,该图线不通过原点,明显超出偶然误差范围,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

(4)若实验中将小车换成滑块,将木板水平放置可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测出动摩擦因数μ,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实验测得的动摩擦因数μ比真实值_______(填“大”或“小”).

四、解答题

3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薄木板,它的右端与桌面的右端相齐,在薄木板的中央有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对薄木板施加一个向右的拉力F使木板向右运动,已知拉力F=4.5N时,小滑块与木板之间恰好发生相对滑动。薄木板的质量M=1.0kg,长度L=1.0m,小滑块的质量m=0.5kg,小滑块与桌面、薄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设滑动摩擦力等于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拉力F=3.6N时,m与M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小滑块与薄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若使小滑块脱离木板但不离开桌面,拉力F应满足的条件。

31.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夹角θ=37°,从A到B长度为L=41m,传送带v0=20 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0.5kg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痕迹。已知s in37°=

0.6,g=10 m/s2,求:

(1)煤块从A到B的时间;

(2)煤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痕迹的长度。

32.ETC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所示,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在收费中心线处减速至0,经过20s缴费后,再加速至

15m/s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10m处减速至5m/s,匀速到达中心线后,再加速至15m/s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

(1)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从收费前减速开始,到收费后加速结束,总共经过的时间t 和通过的路程s;

(2)汽车过ETC通道,从收费前减速开始,到收费后加速结束,总共经过的时间't和通过的路程's;

(3)如果过ETC通道,汽车通过第(1))问的路程,比人工收费通道所节约的时间。

33.如图所示,BC为半径r

2

2

5

m竖直放置的细圆管,O为细圆管的圆心,在圆管的末

端C连接倾斜角为45°、动摩擦因数μ=0.6的足够长粗糙斜面,一质量为m=0.5kg的小球从O点正上方某处A点以v0水平抛出,恰好能垂直OB从B点进入细圆管,小球过C点时

速度大小不变,小球冲出C点后经过9

8

s再次回到C点。(g=10m/s2)求:

(1)小球从O点的正上方某处A点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为多大?

(2)小球第一次过C点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多少?

(3)若将BC段换成光滑细圆管,其他不变,仍将小球从A点以v0水平抛出,且从小球进入圆管开始对小球施加了一竖直向上大小为5N的恒力,试判断小球在BC段的运动是否为匀速圆周运动,若是匀速圆周运动,求出小球对细管作用力大小;若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则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详解】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

012

x v t at =+

,可知各段时间内的初速度不同,则位移不同,即位置变化不相同,故A 错误;速度该变量△v=a?△t ,故应该是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改变始终相等,故B 正确;若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速度的方向可能发生变化,如竖直上抛运动.故C 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故D 错误;故选B .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是指高铁列车的速度比汽车的大,故A 错误;

B .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是指小汽车的速度增加快,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相同,故B 正确;

C .汽车刹车太急,是指加速度不能太大,故C 正确;

D .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是指跑车的速度增加快,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相同,故D 正确。 故选A 。

3.B

解析:B 【解析】

在运动的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三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合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等于A 所受的摩擦力,合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等于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因为整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合力大小不变,根据力的分解可知,从a 到b 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减小,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增大,竖直方向上的分力方向向下,即A 受到的重力大于支

持力,在b 点,22

Nb Nb v v mg F m F mg m R R

-=?=-,在a 点,合力水平向左,竖直方

向合力为零,即Na F mg =,所以B 对A 的支持力在减小,从b 到d 过程中,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先减小,后增大,方向先向下,后向上,故B 对A 的支持力在一直增大,所以d 点的A 受到的支持力最大,b 点A 受到的支持力最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点A 对B 的压力最小,d 点A 对B 的压力最大,故A 错误B 正确;在a 、c 两点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两个点的向心力大小相等,所以两个点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即a 和c 点的静摩擦力相等,且达到最大,故C 错误;在d 点合力竖直向上,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所以摩擦力为零,D 错误.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将B 点的速度分解如图所示:

则有:2A v v =,2cos30B v v =?,解得:203

m/s cos30A B v v ==?;故A ,B ,D 错误;

C 正确;故选C.

5.B

解析:B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G 恒定,因为物体静止不动,所以

f G =,摩擦力与F 的大小无关,方向竖直向上,B 正确.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CD .弹珠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212

h gt =

可得:

2h t g

=

因竖直下落高度h M <h N ,可得t M <t N ,故CD 错误; AB .两弹珠水平位移x 相等,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

x =vt ,

则v M >v N ,故A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蛋白P 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合外力不为零,故A 错误;

B.受力分析时不分析向心力,故B 错误; CD.由圆周运动公式

2==F ma m r ω

可知,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因蛋白P 和蛋白Q 的半径之比为1:2,则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但向心力大小与质量有关,因不知道两蛋白质量,则无法确定向心力之比;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电梯向下减速时,加速度向上,对人受力分析可知人所受支持力大于重力,则人处于超重状态,故A 错误;

B. 因电梯有加速度,则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与人的总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 错误;

C. 缆绳对电梯的弹力和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C 正确;

D. 电梯对缆绳的弹力是由于电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D 错误。 故选C 。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 物体:1A f m a =,对整体:2()A B F f m m a -=+,可见,当F 增大时,加速度a 增大,f 1变大;而2()A B f m m g μ=+,μ、m A 、m B 都不变,则f 2不变,故B 正确,A 、C 、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水平外力F 逐渐增大,A 、B 都保持相对静止,加速度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以A 和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摩擦力f 1和f 2的大小变化情况.

10.A

解析:A 【解析】

速度不能发生突变,力可以突变,突然将F撤去,弹簧的压缩量没有来得及发生改变,故弹力不变,对B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加速度。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B球的速度大于A球的速度,弹簧将被拉长,A受到弹簧的弹力A离开墙壁;在A离开墙壁后,B球的速度大于A球的速度,弹簧将被拉长,A将做加速运动,而B做减速运动

【详解】

撤去F前,B球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零,弹簧弹力等于F,将F 撤去的瞬间,速度不能发生突变,所以速度仍然为零,弹簧的压缩量没有来得及发生改变,故弹力不变,所以B球

只受弹簧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m

不等于零,所以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

零,故A正确,B错误;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B球的速度大于A球的速度,弹簧将被拉长,A受到弹簧的弹力A离开墙壁,故C错误;在A离开墙壁后,B球的速度大于A 球的速度,弹簧将被拉长,A将做加速运动,而B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一个物体能不能看成质点,要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地球的质量、体积很大,当对所分析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BCD.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了,完全可以忽略,此时可以看成质点;但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不能看作质点,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打出的纸带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同,纸带l上相邻两点的间距都相等,所以纸带1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打出的纸带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同,纸带2上相邻两点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纸带2做先加速后减速的变速运动,不可能为匀变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打出的纸带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同,纸带3上相邻两点的间距逐渐减小,所以纸带3做减速运动,可能为匀变速运动,故C符合题意;

D、打出的纸带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同,纸带4上相邻两点的间距先减小后增大,所以纸带4做先减速后加速的变速运动,不可能为匀变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13.C

解析:C

【分析】

这四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常用到的,根据每种方法含义可以做出判断;

【详解】

A、所谓科学假说,是指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所做出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A错误;

B、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物理学中有许多运用这种方法的实例,如在电路中以一个电阻来等效代替多个电阻,以便于分析电路,在研究二力合成的问题上,将两个力与等效的一个力作对比,所以B错误;

C、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所以C正确;

D、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所以D错误.

【点睛】

知道各种方法的确切含义,再来判断就很容易了,理想模型是我们高中经常遇到的,如质点,点电荷等都是理想模型.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是由于惯性,不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A错误;惯性的大小仅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B错误,C正确;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受重力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C.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上学途中用了40分钟,表示时间,选项A正确;下午5点30分放学,表示时刻,选项B 错误;早晨8点钟开始上课,表示时刻,选项C错误;晚上10点30分睡觉,表示时刻,选项D错误;故选A.

16.C

【解析】

由于这两个实验形变量都比较小,所以采用了放大法来观察,故C正确;

故选C

1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伽利略认为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下落是相同的,故A错误;

B.伽利略让铜球从斜面滚下,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故B错误;

C.伽利略根据光滑斜面上铜球下滑的运动规律,外推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不是用实验直接证实得到这个结论的,故C错误;

D.伽利略从对落体运动和斜面运动的一般观察开始,通过实验发现了路程与时间平方成正比的规律,从而建立了匀加速运动的概念,故D正确。

故选D。

1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列车在杭州站停车3min,是一段时间,故A错误;

B.本场物理考试历时60min,表示时间,故B错误;

C.19:00是指某一瞬间,即指时刻,故C正确;

D.8:00-8:40是8:00这时刻到8:40这时刻即为一段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

B.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所以零时刻P质点的速度为虽然为零,但是斜率(即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即斜率逐渐减小最后接近零,所以P质点的加速度一开始大于Q的加速度,后来小于Q的加速度,故C错误.

D.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所以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故D正确.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力的平衡可知甲图受到静摩擦力及其大小,以及丙图受到滑动摩擦力及其大小,至少推动木箱的水平推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详解】

A.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说明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且静摩擦力大小为80N,故A错误;

B.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即最大静摩擦力为100N,故B错误;

CD.丙图中小孩用大小为90N水平力推动木箱匀速运动,说明木箱受到推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滑动摩擦力是90N,故C正确,D错误.

二、多选题

21.BC

【解析】

【详解】

对木球做受力分析:

木球受力平衡,正交分解:

解得:

因为:

木球体积不变,浮力大小不变,从0变为,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外力先减小后增大;绳子拉力:

因为从0变为,

解析:BC

【解析】

【详解】

对木球做受力分析:

木球受力平衡,正交分解:

cos sin F T αθ=

cos sin F mg T F θα=++浮

解得:2tan tan cos +sin tan tan 1sin()

F mg F θθααθ

θα?-==

++浮因为:

浮排F gV ρ=

木球体积不变,浮力大小不变,α从0变为90,sin()α?+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外力F 先减小后增大;绳子拉力:

tan tan tan tan cos 1

1cos sin cos +sin tan sin 1+tan tan sin F mg F mg F T θθθθααθααθθαθθ

--=

=??=?浮浮 因为α从0变为90,tan α一直增大,绳子拉力T 一直减小,BC 正确,AD 错误。 故选BC 。

22.ABD 【解析】 【分析】

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传送带模型。 【详解】

A .滑块向右运动,加速时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即向右,减速时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即向左,A 正确;

B .滑块刚放上去时,与

解析:ABD 【解析】 【分析】

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传送带模型。 【详解】

A .滑块向右运动,加速时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即向右,减速时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即向左,A 正确;

B .滑块刚放上去时,与皮带之间有相对运动,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 ,B 正确;

C .滑块速度达到v 0时电动机突然断电,传送带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匀减速至停止,若加速度a g μ≤,则滑块以加速度a 和皮带一起减速,即滑块与皮带保持相对静止,滑块受静摩擦力作用,C 错误;

D .若加速度a g μ≤,则滑块以加速度a 和皮带一起减速,此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摩擦力大小为f =ma ,D 正确。 故选ABD 。

23.ACD 【解析】 【详解】

AB .滑块上表面光滑,在滑块和小球脱离之前,小球静止不动,脱离之后,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得:,A 正确,B 错误;

C .小球未脱离滑块时,滑块的加速度:

脱离时,物块

解析:ACD 【解析】 【详解】

AB .滑块上表面光滑,在滑块和小球脱离之前,小球静止不动,脱离之后,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212

h gt =

解得:t =

A 正确,

B 错误;

C .小球未脱离滑块时,滑块的加速度:

1()M m g

a M

μ+=

脱离时,物块的速度为1v :

220112v v a L -=

小球脱离滑块时,滑块的加速度:

2Mg

a g M

μμ=

=

若小球落地时,滑块未停下,则t 时间内,滑块运动的位移:

21121

2

x v t a t =-

解得:1x h μ=

-,C 正确; D .若小球落地时,滑块已停下,则t 时间内,滑块运动的位移:

21222v a x =

解得:220()2v M m L

g M

x μ+-=,D 正确。 故选ACD 。

24.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整体 对m

则中间绳上的张力

故ABC 正确。 故选ABC 。 【点睛】

本题是连接体问题,两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

解析: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整体

()()()sin cos F m M g m M g m M a θμθ-+-+=+

对m

sin cos T mg mg ma θμθ--=

则中间绳上的张力

sin cos =

mF

T mg mg ma m M

θμθ=+++ 故ABC 正确。 故选ABC 。

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4)

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1.关于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 几个运动物体有相同位移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也一定相同 C. 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时,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 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一定不等于零 2.我国运动员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冠军,成绩是12秒91,在男子110米跨栏中夺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在短跑中多年的梦想,是亚洲第一飞人。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 ( )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3.如图所示,一个被吊着的均匀球壳,其内部注满了水,在球的底部有一带阀门的细出水口.在打开阀门让水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其中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变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4.有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它的受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 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接触面也为水平, 则甲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张明同学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张明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1

安居育才中学2009年初中第三次诊断考试

安居育才中学2009年初中第三次诊断考试 化学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Ag- 108 N-14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今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行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B.大量使用塑料袋C.回收费旧电池D.节约用水 2.下列现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电灯发光c矿石粉碎D蜡烛燃烧 3.下列粒子(微粒)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汽水C.泥水D.澄清石灰水 6.下列食品上,涂上碘水后不能呈现蓝色的是 A.马铃薯 B.面包 C.青菜 D.芋头 7.以下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C ( ) A.K2S04B.NH4N03C.KN03D.Ca(H2P04)2 8.今年1月分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 (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B.+2价C.+3价D.+4价 9.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C.Z>y >X D.Z>X>y, 10.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混合物B.燃烧都会放出热量C.都是可再生能源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氯化钠食盐NaCl2B.碳酸氢钠纯碱NaHCO3 C.氢氧化钙熟石灰CaO D.氢氧化钠火碱NaOH 12.以下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A.铁栏杆上涂油漆是为了防止生锈 B.热水器安装烟囱是为了防止CO2中毒 C.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是为了隔绝空气 D.碳酸氢铵不和熟石灰混合施用是为了防止氮元素的损失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14.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铁和硫酸铜溶液B.铜和硫酸锌溶液 C.稀盐酸和纯碱D.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15.最近发生甲型H1N1流感,为了搞好防疫,我校紧急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全校消毒,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2H4O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B.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是化合物D.过氧乙酸是氧化物

高一物理上册12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12月月月考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细线a 和b 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系一个静止在空气中的氢气球,细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a 、b 受到拉力分别为Ta 和T b ,氢气球受到浮力为F ,不计氢气球的重力,则 A .Ta T b C .F =Ta D .F

6.如图为皮带传动示意图,传动时皮带不打滑,大小轮半径分别为R和r,且R>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轮的角速度小于大轮的角速度 B.小轮的角速度等于大轮的角速度 C.小轮边缘线速度与大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D.小轮边缘的线速度大于大轮边缘的线速度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米、牛顿、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力、速度、路程均为矢量 C.只有细小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 D.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 8.一个物体自由下落6s后落地,g取 10m/s2,则最后 2s内通过的位移为() A.20m B.80m C.100m D.180m 9.如图所示,AB和CD是彼此平行的河岸,若河水以恒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向右流动,现使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出发,则小船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A.直线P B.曲线Q C.直线R D.曲线S 10.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2012年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卓同竞赛正式

2012年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卓同杯”知识竞赛化学试题 (答卷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u-64 Ag-108 Mg-24 Ca-40 Fe-56 S—32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在答题表相应位置) 1、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蜡烛燃烧火焰太小,应努力加大风速以使供氧充分从而让火焰燃烧更旺 2、下列有关原子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原子一定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D.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3、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2H2O 2 2H2↑+ O2↑ B.2NaOH +CuSO 4Na2SO4+Cu(OH)2↓ C.4Fe+3O 22Fe2O3D.2Fe+3HCl2FeCl3+H2↑ 4、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3:8 5、实验室新进一批铁粉,应该把它和下列哪种物放在同一实验柜中() A、红磷 B、氯化钠 C、生石灰 D、烧碱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 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6g B.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6∶5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 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后得到水2g C.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8、如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 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不可能是() 9、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 ①2Na +Cl22NaCl ②2Mg+CO22MgO+C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②属于置换反应 B.①②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C.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不是所有可燃物的燃烧都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 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1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D卷(模拟)

辽宁省高一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12题;共50分) 1. (8分) (2016七下·泰兴期末) 2008年8月1日,出现了日全食现象,我国新疆等7省、自治区观测到了全过程。发生日全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读图完成。 图中显示了()级天体系统 A . 一 B . 二 C . 三 D . 四 2. (4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下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全年炎热,原因是图中的() A . ①强②弱 B . ①强③弱

C . ③强④强 D . ②强④弱 (2)影响该地区气候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A . 赤道低压带 B . 副热带高压带 C . 西风带 D . 东南信风带 3. (8分) (2016高三上·河北月考) “地表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的差值,通常用“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表示,通量密度越大,代表有效辐射越大。下图示意我国三个地区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的不同月份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c三地分别是() A . 腾冲、乌鲁木齐、哈尔滨 B . 哈尔滨、乌鲁木齐、腾冲 C . 乌鲁木齐、腾冲、哈尔滨 D . 腾冲、哈尔滨、乌鲁木齐

(2) 导致图中三地1月和7月地表有效辐射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 太阳辐射、植被状况 B . 大气成份、海陆分布 C . 地势高低、大气环流 D . 纬度差异、天气状况 4. (4分)印度半岛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A . 地形地势的影响 B .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 . 热带气旋的影响 D .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5. (4分) (2013高一上·鹰潭月考) “时空地理特征分析”是地理学科的学习特色之一,根据你的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臵示意图”,完成1-3题。 1.地球所处的四个位置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地球所处的位置是 A.①B.② C.③D.④ 3.当地球处在位置③时 A.北京昼长夜短B.北京昼夜等长 C.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4-5题。 4.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23.5°N D.0°-23.5°S 5.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6.该日上海的昼长是 A.6时36分B.16时51分C.10时15分D.9时15分7.表中纬度最高的城市是 A.北京B.成都C.哈尔滨D.西安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横波在③层消失 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9.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莫霍面以上部分B.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C.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D.①②③的全部

房地产开发是我国某市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下图为住宅小区楼间距与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为了使住宅楼一楼正午也始终有阳光照射,最好的观察日期是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11.我国南方住宅区的楼间距,理论上比北方要小,理由是 A.南方地形平坦 B.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C.南方的白昼时间比北方长 D.正午太阳高度角南方比北方大 右图6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 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3.图中能正确表示图6中P风带风向的是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A.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B.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D.整体分布较均衡 15.图中a区域较b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 B.地形地势 C.天气 D.纬度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市区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右图,完成16-18题。

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人教版

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每小题5分,共65分) 1.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起跳时,下列关于运动员和跳板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跳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跳板发生了形变 B.跳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底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跳板发生了形变 D.运动员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底发生了形变 2.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C.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D.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木块P和Q,水平力F推动两个木块做匀速运动,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P受3个力,Q受3个力 B.P受3个力,Q受4个力 C.P受2个力,Q受5个力 D.P受4个力,Q受6个力 4.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关于物块与斜面间摩擦力的 大小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增大 B.可能一直减小 C.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D.可能一直增大 5.两个共点力F1、F2大小不等且它们之间的夹角不变,其合力大小为F, 则 ( ) 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 B.F1、F2同时增加10N,F也增加10N C.F1增加10N,F2减小10N,F一定不变 D.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另一个大小保持不变,则F一定增大 6.下列哪组力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A.3N、4N、8N B. 3N、5N、1N C.4N、7N、8N D.7N、9N、16N 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三者相同 B.乙一定最大 C.丙一定最大 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1000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滑块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cm时,测力计的读数不可能为( )

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9题;共94分) 1. (6分) (2018高三上·海安月考)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下图),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A .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 夏季风势力强 C . 受沿岸洋流影响 D . 地形平坦开阔 (2)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 京剧 B . 豫剧 C . 秦腔 D . 川剧 (3)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 京剧

B . 豫剧 C . 秦腔 D . 川剧 2. (8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银川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A . 东部季风区 B . 西部地区 C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 . 青藏高寒区 (2)银川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A . 东部季风区 B . 西部地区 C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D . 青藏高寒区 (3)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的名称是() A . 西电东送

B . 西气东输 C . 南水北调 D . 西煤东运 (4)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的名称是() A . 西电东送 B . 西气东输 C . 南水北调 D . 西煤东运 3. (6分)(2017·新课标Ⅱ)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4分) A .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高一 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风力推动下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图中M、N为同一个叶片上的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点的线速度小于N点的线速度 B.M点的角速度小于N点的角速度 C.M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N点的向心加速度 D.M点的周期大于N点的周期 2.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他的重力为零 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3.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A.100 N B.20 N C.16 N D.0 N 4.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g、m/s、N是导出单位 B.kg、s、J是基本单位 C.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D.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6.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它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7.某中学举行秋学期运动会,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2m/s B.10m/s C.10.3m/s D.10.4m/s 8.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叠放在物体a上。现对物体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定拉力F,a、b仍然都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受b向右的摩擦力 B.b受a向左的摩擦力 C.a、b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为零 D.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9.如图是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它的运动情况应该是() A.先加速,后减速 B.先静止,然后沿斜面加速下滑 C.先静止,然后向x轴负方向运动 D.先沿x轴负方向加速运动,然后静止 10.一汽车以36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斑马线上有行人后立即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汽车行驶过程中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15m/2s B.18m/2s C.5m/2s D.4.2m/2s 11.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P,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并且P与传送带保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此时传送带对物体P的摩擦力() A.方向可能向左B.方向一定向左C.方向一定向右D.一定为零

江西省赣州市宁师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在答题卷对应的栏目内填涂,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8年5月初向火星发射的“洞察”号无人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18年11月26日14时54分在火星成功着陆,执行人类首次探测火星“内心深处”奥秘的任务。据此完成1~2题。 1.“洞察”号无人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 B.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南移动 C.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北移动 D.地球公转速度先减慢后加快 2.“洞察”号在火星上进行科研活动可能遇到的因难有() A.阳光不足,电力无法维持 B.失重严重,在火星表面无法着陆 C.地形复杂,在火星表面行动困难 D.大风肆虐,设备容易受损 下图为海南某地理要素等值线(等值线的数值①>②>③>④)、等高线和年太阳辐射量线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虚线可能是()A.等温线 B.等日照线 C.等降水量线 D.等潜水位线 4.影响Q地附近的等值线(虚线)向南凸出的因素是() A.植被覆盖率 B.洋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通海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南的杞麓湖,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通海县是云南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当地人多地少,菜农一般分散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20世纪90年代,通海蔬菜就畅销国内130多个大中城市。近些年来通海蔬菜开始走出国门,出口到东南亚、日本、韩国、迪拜等国家和地区。据此完成5-6题。 5.通海县蔬菜一年可以种植3~4茬,主要得益于() A.肥沃的土壤 B.充足的光照 C.丰富的降水 D.适宜的热量 6.在有限的土地条件下,通海县菜农分散种植不同种类蔬菜的主要目的是()

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八年级上英语期中测试

2007年下八年级英语期中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听力部分(30) 一、听句子。根据所听内容选择适当的答语。句子读一遍。(每小题1.5分) ( ) 1. A.Don’t thank me. B. All right. C. You’re welcome ( )2.A.A twenty-minute ride. B.By bike. C.Twenty minutes ( )3.A. My school is very near. B. I walked to school. C.I take a bus. ( )4.A. You can take a train. B.It’s very quick. C.Shanghai is beautiful. ( )5.A. Yes, I can. B.Sorry, I can’t. C. Yea, I do. 二、听对话和问题。根据所听内容选择适当的图片。对话和问题读一遍。(每小题1.5分) 三、听对话。根据所听内容选择最佳答案。对话读两遍。(每小题1.5分)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11-13小题。 ( )11.What library does the man suggest to the woman? A. The Central Library. B. The City Library. C . The Sunny Library. ( )12.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find a library? A. She wants to borrow some books. B. She wants to return some books. C. She wants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 )13. How can the woman get there? A .Turn left at the third crossing to Guangming Road. B.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to Guangming Road. C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to Guangming Road.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14-15小题。 ( )14. Where is Tina going? A. She’s going to the shop. B. She’s going to school. C. She’s going to the park. ( )15. How does Tina usually go to school? A .She usually walks to school. B. She usually goes to school by bike. C. She usually goes to school by bus. 四、听短文。根据所听内容选择最佳答案。短文读两遍。(每小题1.5分) ( )16.What does Jane do ? A. She’s a nurse. B. She’s a teacher. C. She’s a student. ( )17. When does Mrs Scott leave home ? A. At 8:00 am. B. At 7:00 am. C. At 7:30. ( )18. How does Ann go to school.? A. She walks to school. B .S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C .S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 )19. When do Sam and Ann do their homework? A. Before they go to bed. B. Before supper. C. After supper. ( )20. Does Ann usually go to bed late? A. Yes, she does. B. No, she doesn’t. C. We don’t know. 笔试部分(120) 一.单项选择(15) ()21。The book is ____. Most of the teachers are ____in it. A.interesting , interested B.interesting ,interesting C.interested, interesting D.interested, interested ()22. What______ your uncle ______ for vacation? A. does, does B. is, doing C. is, do D. are, doing ()23.Nina goes to see her grandparents ____ . A.by foot B.on feet C.by feet D.on foot ()24. ____ does your friend go to school? By bike. A. How far B. How long C.How D.What ()25.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Yes,____ . A.I would B.I’d love C.I’d D.I’d love to ( )26。.I have two good friends. One is Jack, _______ is Mike. A. the other B. another C. others

【精选】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

北京市昌平区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A.牛顿 B.焦耳 C.米D.米/秒 【解答】解:A、牛顿是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推导出来的,是导出单位,故A 错误. B、焦耳是功的单位,是根据功的公式W=Fl推导出来的,是导出单位,故B错误. C、米是长度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故C正确. D、米/秒是速度的单位,是根据速度的公式v=推导出来的,是导出单位,故D错误. 故选C. 2.关于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不同 C.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答】解:A、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它们的性质可以不同,比如支持力和重力可以是一对平衡力,但它们的性质是不同的,所以A错误.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的性质是相同的,是同种性质的力,所以B错误.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最大的区别在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所以C正确.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的性质是相同的,但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所以D错误. 故选C. 3.公共汽车进入转弯路口向右转弯时,车内乘客会() A.向前倾斜 B.向后倾斜 C.向左倾斜 D.向右倾斜 【解答】解:汽车突然向右转弯时,下半身由于受车的摩擦力改为向右前方运动,上半身由

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向左倾倒. 故选:C. 4.一支架固定于放于水平地面上的小车上,细线上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系在支架上,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放在小车上质量M的A 物体跟小车相对静止,如图所示,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Mgsinθ,向左B.Mgtanθ,向右C.Mgcosθ,向右D.Mgtanθ,向左 【解答】 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tanθ=ma 得a=gtanθ 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 f=Ma=Mgtanθ,方向水平向右.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2m,中间用轻弹簧相连,水平面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A、B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突然撤去推力F的瞬间,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0,a B.a,2a C.2a,a D.0,2a 【解答】解:撤去推力F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014年安居育才中学卓同杯小升初数学试卷(安岳)

2014年安居育才中学卓同杯小升初数学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填空(20分) 1、(2分)据最新资料显示,中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三百五十六万平方千米.这个数字写作3560000_________ 平方千米;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4998000000吨,约为____50___ 亿吨(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2、(3分)2的分数单位是____六分之一_____ ,它有____17_____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原数减去____5_____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3、(2分)一根绳子长3米,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____六分之三_____ 米,每段占全长的_六分之一________ . 4、(2分)用2、3、5三张数字卡片,最多能摆出____6_____ 个不同的三位数. 5、(2分)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面积占大三角形A 的,占小三角形B 的,则三角 形A与三角形B的面积比为___2:3______ .如果三角形B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A的面积是___36____ 平方厘米. 6、(4分)1÷4=4:____16_____ == ____25_____ %= __0.25 _______ (小数) 7、(1分)小明有12元零花钱,比小红少25%,小红有__16_____ 元. 8、(1分)某人将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2.7%,到期交了20%的利息税后,可以拿到___5216______ 元. 9、 (2分)在0.26、、2.6、0.267中,最大的数是__2.6______ ,最小的数是____0.26_____ .10、(1分)小不点周末和妈妈一起逛商场,甲商场广告上写着“满200送120”,意思是购物达到200元就送礼券120元,乙商场的促销手段是满“300送200”,你认为去___乙______ 商场比较合算.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5分) 11、(1分)一件商品,先涨价20%,然后又降价20%,结果现价与原价相等.( X ) 12、(1分)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这一年的二月份有29天.(√) 13、(1分)的分子加上9,分母加上24,分数的大小不变.(√) 14、(1分)小数的倒数一定比1大.( X ) 15、(1分)若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圆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到原来的2倍.( X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6、(1分)10吨煤烧了后,又烧了吨,现在剩( B )吨. B C 21、(10分)直接写得数. 180×4=720 257+48=305 10.1﹣0.4=9.7 0.1×8÷0.1×8=64 = ? 15 8 6 54 9 = + 5 2 4 1 二十分之十三 0.5÷0.02=25 72×11﹣72=720 5779.3÷3.77×0=0 0.8× 4 1 1=1 22、(9分)求未知数x. 16﹣40%x=12 x x=1.6 16:x=0.75:. 解: X=10 解: X=1.8 解:X=40 23、(15分)计算下面各题. 3×(150﹣1530÷15) 34.7﹣+65.3﹣ 5﹣× =144 =99 =5- 1 4 = 3 4 4 (1﹣0.95)÷0.01 . =5 =二十四分之四十七

高一地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高一(18届)地理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75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市2015年5月黄金周期间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1~2题。 1.这次降水形成的原因是( ) A.气流下沉 B.气流对流上升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 D.暖气团被迫抬升 2.此系统对我国天气现象的主要影响还表现为(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3.下图为某区域附近区域四个地点的风向观测图,据此可判断该区域的天气系统是( ) ①北半球气旋②南半球反气旋③北半球反气旋④南半球气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哪些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 ①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②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③夏秋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④秋季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完成下列问题。 5. A.二氧化碳 B.甲烷 C.氟氯烃 D.一氧化二氮 6.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7.下列有关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两极冰川融化 B.海平面上升

C.导致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温带地区降水量增加 如果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 A.①——降水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 9.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表示,2009年是南水北调工程新的建设目标明确后的第一年,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一年。该工程影响图中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环节,只参与了陆地循环的是:() A.密西西比河的河流径流 B.登陆台风形成的降水 C.洞庭湖水注入长江 D.塔里木河的河流径流 下图是“一观测站测得的某河流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1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1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14. 下列措施中,属人类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环节施加影响的是:( ) A.人工降雨 B.淡化海水 C.跨流域调水 D.开采地下水 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图”,完成15~16题。 15.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判断,该海区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6.A处与B处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流经的是寒流 B.B处流经的是暖流 C.A处洋流由南向北流 D.B处洋流由南向北流 17. 下列渔场的形成与上升流有关的是()A.北海道渔场 B.北海渔场 C.秘鲁渔场 D.纽芬兰渔场

高一 物理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一匀质木棒,搁置于台阶上保持静止,下图关于木棒所受的弹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B.C.D. 2.翻滚过山车是大型游乐园里比较刺激的一种娱乐项目.如图所示,过山车(可看成质点)从高处冲下,过M点时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在圆形轨道内经过A、B、C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山车运动到最高点B时,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均为零 B.过山车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C.过山车经过A、C两点时的速度相同 D.过山车做变加速运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却不一定越大 B.同一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D.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如图所示,AB和CD是彼此平行的河岸,若河水以恒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向右流动,现使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出发,则小船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A.直线P B.曲线Q C.直线R D.曲线S 5.一质点沿曲线从M点运动到N点,它在P点时的速度v方向和加速度a方向可能是

A.B. C.D. 2m/s,则该汽车在任意1s内6.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为2 () A.位移一定为2m B.速度一定变化2m/s C.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 D.末速度比下1s的初速度小2m/s 7.摩天轮一般出现在游乐园中,作为一种游乐场项目,与云霄飞车、旋转木马合称是“乐园三宝”.在中国南昌有我国第一高摩天轮﹣﹣南昌之星,总建设高度为160米,横跨直径为153米,如图所示.它一共悬挂有60个太空舱,每个太空舱上都配备了先进的电子设备,旋转一周的时间是30分钟,可同时容纳400人左右进行同时游览.若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乘客() A.速度始终恒定 B.加速度始终恒定 C.乘客对座椅的压力始终不变 D.乘客受到到合力不断改变 8.将一小球以5m/s的速度水平抛出,经过1s小球落地,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关于这段时间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着地速度是10m/s B.小球竖直方向的位移是10m C.小球着地速度是5m/s D.小球水平方向位移是5m 9.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木块A.木块A 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为l (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木块A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