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臵示意图”,完成1-3题。

1.地球所处的四个位置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地球所处的位置是

A.①B.②

C.③D.④

3.当地球处在位置③时

A.北京昼长夜短B.北京昼夜等长

C.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4-5题。

4.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23.5°N

D.0°-23.5°S

5.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6.该日上海的昼长是

A.6时36分B.16时51分C.10时15分D.9时15分7.表中纬度最高的城市是

A.北京B.成都C.哈尔滨D.西安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横波在③层消失

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9.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莫霍面以上部分B.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C.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D.①②③的全部

房地产开发是我国某市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下图为住宅小区楼间距与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为了使住宅楼一楼正午也始终有阳光照射,最好的观察日期是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11.我国南方住宅区的楼间距,理论上比北方要小,理由是

A.南方地形平坦

B.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C.南方的白昼时间比北方长

D.正午太阳高度角南方比北方大

右图6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

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3.图中能正确表示图6中P风带风向的是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A.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B.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D.整体分布较均衡

15.图中a区域较b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

B.地形地势

C.天气

D.纬度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市区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右图,完成16-18题。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高一地理 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 图中的M 天体可能是( B ) A.水星或地球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地球 2. 与地球相比,M 天体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C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岩石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 ④没有卫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排列正确的是( C )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 .光球、色球、日冕 D.日冕、色球、光球 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D ) 读右图,回答第10题。 5.右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B. 目前的黄赤交角度数是23°26′ C.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极圈的度数 6.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C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7.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 A .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B .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C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D .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8.岩石圈是指( B ) A .地壳 B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C .地壳和地幔 D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A B D 0W C 0W

读下图,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40% C. 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④——晴朗的夜晚辐射量较强 10.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D )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11.下面四种热力环流示意图错误的是( D) 1 读图1,完成12~13题。 12.①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 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 13.②风带的盛行风向是( B)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13、下面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C ) 读表1“某同学记录的北京春季某周天气状况”,完成14~16题

安居育才中学2009年初中第三次诊断考试

安居育才中学2009年初中第三次诊断考试 化学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Ag- 108 N-14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今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行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B.大量使用塑料袋C.回收费旧电池D.节约用水 2.下列现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电灯发光c矿石粉碎D蜡烛燃烧 3.下列粒子(微粒)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汽水C.泥水D.澄清石灰水 6.下列食品上,涂上碘水后不能呈现蓝色的是 A.马铃薯 B.面包 C.青菜 D.芋头 7.以下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C ( ) A.K2S04B.NH4N03C.KN03D.Ca(H2P04)2 8.今年1月分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 (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B.+2价C.+3价D.+4价 9.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C.Z>y >X D.Z>X>y, 10.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混合物B.燃烧都会放出热量C.都是可再生能源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氯化钠食盐NaCl2B.碳酸氢钠纯碱NaHCO3 C.氢氧化钙熟石灰CaO D.氢氧化钠火碱NaOH 12.以下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A.铁栏杆上涂油漆是为了防止生锈 B.热水器安装烟囱是为了防止CO2中毒 C.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是为了隔绝空气 D.碳酸氢铵不和熟石灰混合施用是为了防止氮元素的损失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14.下列各组内的两种物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铁和硫酸铜溶液B.铜和硫酸锌溶液 C.稀盐酸和纯碱D.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 15.最近发生甲型H1N1流感,为了搞好防疫,我校紧急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全校消毒,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2H4O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B.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C.过氧乙酸是化合物D.过氧乙酸是氧化物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胜利一中2009――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模块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35题,每题2分,共7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右图为“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统计图”。据图回答1 —2题。 1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为 () A. 甲和乙 B.乙和丁 C.丙和乙 D.乙和丙 2 ?造成乙类型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 ②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医疗卫生事业进步④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 从北美迁往拉美B ?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亚洲 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5 —6题。 5. 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B.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 C.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D.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

6.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 高一地理第1页共8页

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版 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时量:5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图,回答1~3题。 1.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新的人口政策实施后,将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展变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图为2015年四地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4~5题。 4.四地中,人口老龄化现象最明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到2035年,此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就学和就业压力减轻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小 C.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 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 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 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 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图 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 图。读图完成6~8题。 6.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 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 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 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 7.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 8. “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快速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 C.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 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人口容量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l6.6亿、l5.1亿、l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人口已超过人口合理容量 B.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在16亿左右 C.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 D.从土地资源看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l6亿 10.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文化 C.资源状况 D.生活消费水平 读下图,完成11~12题

2012年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卓同竞赛正式

2012年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卓同杯”知识竞赛化学试题 (答卷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u-64 Ag-108 Mg-24 Ca-40 Fe-56 S—32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在答题表相应位置) 1、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D.蜡烛燃烧火焰太小,应努力加大风速以使供氧充分从而让火焰燃烧更旺 2、下列有关原子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原子一定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D.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3、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A.2H2O 2 2H2↑+ O2↑ B.2NaOH +CuSO 4Na2SO4+Cu(OH)2↓ C.4Fe+3O 22Fe2O3D.2Fe+3HCl2FeCl3+H2↑ 4、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3:8 5、实验室新进一批铁粉,应该把它和下列哪种物放在同一实验柜中() A、红磷 B、氯化钠 C、生石灰 D、烧碱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 A.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6g B.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6∶5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 A.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后得到水2g C.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8、如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 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不可能是() 9、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 ①2Na +Cl22NaCl ②2Mg+CO22MgO+C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②属于置换反应 B.①②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C.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不是所有可燃物的燃烧都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 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1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调研考试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调研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48分) 1. (4分) (2017高一下·宜春月考) “单独二胎”政策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下图为“我国2013年末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图”(注:图中比例表示该年龄段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数量的比),据此回答问题。 (1) 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重大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 . 克服独生子女问题 B . 平衡男女比例失衡 C . 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D .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2) “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将() ①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②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④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 (4分) (2017高一下·武城期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千米。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 新疆() A . 2010年人口增长已变为“三低”模式 B . 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C .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 D . 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 (2) 新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 A . 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 B . 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 C . 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0~14岁人口比重上升 D . 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 3. (4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下图示意甲、乙两岛屿位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臵示意图”,完成1-3题。 1.地球所处的四个位置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地球所处的位置是 A.①B.② C.③D.④ 3.当地球处在位置③时 A.北京昼长夜短B.北京昼夜等长 C.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4-5题。 4.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23.5°N D.0°-23.5°S 5.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6.该日上海的昼长是 A.6时36分B.16时51分C.10时15分D.9时15分7.表中纬度最高的城市是 A.北京B.成都C.哈尔滨D.西安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横波在③层消失 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9.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莫霍面以上部分B.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C.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D.①②③的全部

房地产开发是我国某市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下图为住宅小区楼间距与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为了使住宅楼一楼正午也始终有阳光照射,最好的观察日期是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11.我国南方住宅区的楼间距,理论上比北方要小,理由是 A.南方地形平坦 B.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C.南方的白昼时间比北方长 D.正午太阳高度角南方比北方大 右图6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 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3.图中能正确表示图6中P风带风向的是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 A.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B.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D.整体分布较均衡 15.图中a区域较b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 B.地形地势 C.天气 D.纬度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市区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右图,完成16-18题。

高中地理必修1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潍坊市高一地理期末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组成。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请把第Ⅱ卷的答案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 直接写在试卷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2.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白昼时间比黑夜长,但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 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冬至日 D.冬至日--春分日 3.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的季节应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5.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至夏至 B.夏至到秋分 C.秋分至冬至 D.冬至到春分 6.当北京(116°E)太阳高度达一天当中的最大值时,北京时间(120°E)为 A、12时 B、12时16分 C、11时44分 D、11时56分 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7~9题。 7.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8.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9.此系统易造成: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下图为沿某岛屿20 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10~11题。 10.该岛甲、乙两地都是: A .1月降水量最大 B .2~6月的降水量逐月增加 C .7月气温最低 D .8~12月气温逐月递减 11.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为: A .地处背风地带 B .海拔较高 C .受沿岸寒流影响 D .距海较远 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13.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14.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右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读后回答15~16题。 15. 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2020最新高一下册期中考试地理有答案

高一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命题人:刘巧玉审题人:谭文岳 请注意: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属于文化范畴的是 A.广场上的雕塑 B.温泉 C.建筑材料 D.城市 2.若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有关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概念,根据图形所示的相互关系,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概念是 A.土地资源、自然资源、自然环境 B.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 C.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自然环境 D.水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据此完成3~5题。 3.按照明太祖的该法令,明朝将出现 A.较高的出生率B.较高的死亡率 C.生育时间缩短D.亲子年龄差距增加 4.明太祖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 A.顺应民意 B.增加劳动力 C.鼓励垦荒 D.奴化民众 5.目前,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类似法令的是 A.美国 B.英国 C.中国D.非洲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回答6~8题。6.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7.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人均耕地减少 D.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8.该现象会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读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回答9~10题。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

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地理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4分) 读图1 “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3题。 1. 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 ① B.② C ?③D.④ 2. 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④增强 3. 下列地理现象能反映热力环流基本原理的是 ( ) B. 白天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D.春季多沙尘暴天气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o 读图,回答 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4?5题。

4.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 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 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5.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 ?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 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则是十分有限的。回答6?8题。 6.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C.多年平均蒸发量 D ?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7?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下表为“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以北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数据",据此回答 ①江河水 ②湖泊淡水 ③冰川 ④浅层地下淡水 &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 2000mm 以上,但严重缺水,主要原因是 A. 用水量大 B C. 污染严重 D ?年径流量小 ?河流流程短

高一下期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2013—2014学年下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 一 地 理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人:赵伟峰 审核人:张丽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60分) 该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a 、b 、c 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 ) A .a 表示的是死亡率 B .b 表示的是出生率 C .b 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D .c 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2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中国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大约出现在2027年左右 B .2015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 C .2015年之后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大,死亡率开始回升 D .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人口抚养比为儿童人口(O ~14岁)和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人口就业比为劳动年龄人口和总人口之比。一般来说,人口就业比越高,人口抚养比越低,对经济发展比较有利,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下图反映我国人口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展望。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年份“人口红利”较明显的是( ) A .1965 B .1980 C .1995 D .2010 4.“人口负债”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 ①计生政策放宽 ②退休年龄提高 ③消费总体需求扩大 ④医疗支出增加 ⑤劳动力过剩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③ D .①④⑤ 该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市人口总量最小的年份是 ( ) A .2000年 B .2003年 C .2006年 D .2008年 6.该市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 B .有利于该市产业结构调整 C .促进该市经济发展 D .2006至2008年该市劳动力需求量有所减少 人口就业比 人口抚养比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10 2020 2040 2050 20 30 40 50 60 百分比 年份

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八年级上英语期中测试

2007年下八年级英语期中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听力部分(30) 一、听句子。根据所听内容选择适当的答语。句子读一遍。(每小题1.5分) ( ) 1. A.Don’t thank me. B. All right. C. You’re welcome ( )2.A.A twenty-minute ride. B.By bike. C.Twenty minutes ( )3.A. My school is very near. B. I walked to school. C.I take a bus. ( )4.A. You can take a train. B.It’s very quick. C.Shanghai is beautiful. ( )5.A. Yes, I can. B.Sorry, I can’t. C. Yea, I do. 二、听对话和问题。根据所听内容选择适当的图片。对话和问题读一遍。(每小题1.5分) 三、听对话。根据所听内容选择最佳答案。对话读两遍。(每小题1.5分)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11-13小题。 ( )11.What library does the man suggest to the woman? A. The Central Library. B. The City Library. C . The Sunny Library. ( )12.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o find a library? A. She wants to borrow some books. B. She wants to return some books. C. She wants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 )13. How can the woman get there? A .Turn left at the third crossing to Guangming Road. B.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to Guangming Road. C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to Guangming Road.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14-15小题。 ( )14. Where is Tina going? A. She’s going to the shop. B. She’s going to school. C. She’s going to the park. ( )15. How does Tina usually go to school? A .She usually walks to school. B. She usually goes to school by bike. C. She usually goes to school by bus. 四、听短文。根据所听内容选择最佳答案。短文读两遍。(每小题1.5分) ( )16.What does Jane do ? A. She’s a nurse. B. She’s a teacher. C. She’s a student. ( )17. When does Mrs Scott leave home ? A. At 8:00 am. B. At 7:00 am. C. At 7:30. ( )18. How does Ann go to school.? A. She walks to school. B .She goes to school by bus. C .S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 )19. When do Sam and Ann do their homework? A. Before they go to bed. B. Before supper. C. After supper. ( )20. Does Ann usually go to bed late? A. Yes, she does. B. No, she doesn’t. C. We don’t know. 笔试部分(120) 一.单项选择(15) ()21。The book is ____. Most of the teachers are ____in it. A.interesting , interested B.interesting ,interesting C.interested, interesting D.interested, interested ()22. What______ your uncle ______ for vacation? A. does, does B. is, doing C. is, do D. are, doing ()23.Nina goes to see her grandparents ____ . A.by foot B.on feet C.by feet D.on foot ()24. ____ does your friend go to school? By bike. A. How far B. How long C.How D.What ()25.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Yes,____ . A.I would B.I’d love C.I’d D.I’d love to ( )26。.I have two good friends. One is Jack, _______ is Mike. A. the other B. another C. others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试卷说明: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30道小题,每小题2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图1为“1985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我国 A. 1985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 B. 1987年以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C. 2002年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死亡率 D. 2006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变化较小 2.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有助于 A. 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 B. 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C.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D.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图2“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完成3~5题。 3. 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A. 环境人口容量 B. 人口合理容量 C. 环境承载力 D. 土地承载力 4. 为实现广州市人口发展预期,今后应该 A. 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 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C. 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 引进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5. 下列关于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年龄结构是“中间低,两头高” B. 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 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最慢 D.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读图3“‘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丰台区整体发展格局示意图”,完成6、7题。 图3 6. 下列城市功能分区属于工业区的是 A. 丽泽金融商务区 B. 河西生态旅游休闲区 C. 丰台科技园区 D. 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 7. 丽泽金融商务区快速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A. 专业人才集聚 B. 商业贸易发达 C. 工业基础雄厚 D. 交通位置优越 图4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8、9题。

2014年安居育才中学卓同杯小升初数学试卷(安岳)

2014年安居育才中学卓同杯小升初数学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填空(20分) 1、(2分)据最新资料显示,中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三百五十六万平方千米.这个数字写作3560000_________ 平方千米;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4998000000吨,约为____50___ 亿吨(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2、(3分)2的分数单位是____六分之一_____ ,它有____17_____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原数减去____5_____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3、(2分)一根绳子长3米,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____六分之三_____ 米,每段占全长的_六分之一________ . 4、(2分)用2、3、5三张数字卡片,最多能摆出____6_____ 个不同的三位数. 5、(2分)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面积占大三角形A 的,占小三角形B 的,则三角 形A与三角形B的面积比为___2:3______ .如果三角形B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A的面积是___36____ 平方厘米. 6、(4分)1÷4=4:____16_____ == ____25_____ %= __0.25 _______ (小数) 7、(1分)小明有12元零花钱,比小红少25%,小红有__16_____ 元. 8、(1分)某人将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2.7%,到期交了20%的利息税后,可以拿到___5216______ 元. 9、 (2分)在0.26、、2.6、0.267中,最大的数是__2.6______ ,最小的数是____0.26_____ .10、(1分)小不点周末和妈妈一起逛商场,甲商场广告上写着“满200送120”,意思是购物达到200元就送礼券120元,乙商场的促销手段是满“300送200”,你认为去___乙______ 商场比较合算.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5分) 11、(1分)一件商品,先涨价20%,然后又降价20%,结果现价与原价相等.( X ) 12、(1分)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这一年的二月份有29天.(√) 13、(1分)的分子加上9,分母加上24,分数的大小不变.(√) 14、(1分)小数的倒数一定比1大.( X ) 15、(1分)若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圆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到原来的2倍.( X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6、(1分)10吨煤烧了后,又烧了吨,现在剩( B )吨. B C 21、(10分)直接写得数. 180×4=720 257+48=305 10.1﹣0.4=9.7 0.1×8÷0.1×8=64 = ? 15 8 6 54 9 = + 5 2 4 1 二十分之十三 0.5÷0.02=25 72×11﹣72=720 5779.3÷3.77×0=0 0.8× 4 1 1=1 22、(9分)求未知数x. 16﹣40%x=12 x x=1.6 16:x=0.75:. 解: X=10 解: X=1.8 解:X=40 23、(15分)计算下面各题. 3×(150﹣1530÷15) 34.7﹣+65.3﹣ 5﹣× =144 =99 =5- 1 4 = 3 4 4 (1﹣0.95)÷0.01 . =5 =二十四分之四十七

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以下各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下(答题卡在第Ⅱ卷上),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的消息: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通过出厂评审,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任务实施前最后阶段的测试工作。根据计划,我国将于今年三、四季度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据此回答1~2题。 1.人类发射的各种飞行器,属于利用宇宙资源中的 A.空间资源 B.太阳能资源 C.矿产资源 D.旅游资源 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选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的主要原因是 A.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B.丰富的能源、资源条件 C.比较理想的气象条件 D.发达的科技条件 3.以下有关地球运动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大于昼夜交替的周期 B.如果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则一个太阳日小于一个恒星日 C.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刚好是一个恒星年 D.一个回归年大于一个恒星年 4.某天,有人看到太阳在天空中呈逆时针方向运行,且日出、日落都在他的 正北方向,则此人的地理位置可能在 A.75°N,120°E B.60°20′N,30°W C.45°S,70°E D.66°34′S,20°W 5.以下为四个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ABCD 6.如果南回归线的位置向南移动,则地球上五带的纬度范围变化情况是 A.温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小 B.寒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小,热带范围变小 D.寒带范围变大,温带带范围变大 7.比较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其中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的是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D.④区域 8.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9.气候类型明显不同,而自然带基本相同的地区分布在 A.热带大陆的东岸和西岸 B.*带大陆的北部和南部 C.亚寒带大陆的北部和南部 D.温带大陆的东岸和西岸 10.当南极地区出现较明显的“臭氧空洞”时,北半球是什么季节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为某山脉中部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11~12题。 11.该图所示的降水类型是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12.若该山脉山麓的夏季气温为14℃,则该山脉北坡永久性积雪的雪线高度大约是 A.600米~800米 B.1900米~2100米 C.2300米~2500米 D.3800米~4000米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 的,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B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 3.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4—5题。 4.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D) A.绿色用地B.工业用地C.交通用地D.商业用地 5.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区应选在D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6.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是D A.城市的人均收入B.城市的建筑特色 C.城市的布局形式D.城市的服务范围 7.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D A.人口迁移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 8.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B A.地形条件B.光热条件C.土壤条件D.市场条件 9.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C 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10.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B 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C.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 D.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低 11.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因素是C A.地质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D.台风侵袭 12.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户,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B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交通运输D.劳动力低廉 13.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入我国汽车工业,这种现象反映了D A.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B.汽车工业需大量劳动力投入 C.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集中D.跨国公司需寻找最优区位 14.与新兴工业相比,传统工业的明显特点是C 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②工业集中分布 ③工业分散布局④技术高度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篇一】第Ⅰ卷(选择题,60分) 本卷共4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2010~2017年福建省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时期该省人口总数() A.持续下降 B.持续上升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2013年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A.产业转移和升级B.收入的提高C.人口政策D.环境质量变好 3.该省的人口增长不会导致() A.公共空间严重不足 B.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明显 C.交通拥挤加剧 D.城市功能分区合并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4~5题。 4.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 B.乙省 C.丙 D.丁省 5.能提高四省环境人口容量的最有效途径是() A.扩大耕地B.提高科技C.人口迁移D.改善交通 图2为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6~8题。 6.据图,有关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正确的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7.我国人口总数达到峰的时间大约在() A.2015年B.2020年C.2028年D.2035年 8.若我国人口进入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在() A.2010~2015年B.2015~2020年C.2025~2030年D.2030~2035年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3示意近十七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9.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七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C.劳动力需求数量逐年增加D.人口机械增长率逐年增加 10.人口迁移对该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①加大了该市的就业压力②劳动力、人才外流 ③加剧了该市的环境问题④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各国城市化的特点不同。据图4,回答11~12题。 1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发展的特点是() A.城市职能单一化 B.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 C.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D.积极在新区建设新城市 图5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13~14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