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段太尉逸事状》练习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段太尉逸事状》练习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段太尉逸事状》练习
2018苏教版语文选修《段太尉逸事状》练习

《段太尉逸事状》的练习

[教学要求]

1.掌握本文文体:记录人物逸事的记叙文。

2.掌握段秀实刚勇仁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

3.掌握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4.掌握本文寓褒贬于叙事、不着议论、冷静从容、严谨沉稳的写实手法。

5.掌握本文运用倒叙手法的艺术效果。

[考核要求]

1.领会与简单应用:段秀实的个性特征:刚勇仁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

2.简单应用: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综合应用:寓褒贬于叙事、不着议论、冷静从容、严谨沉稳的写实手法。

[练习]

一、填空题

1.柳宗元是唐代_______家,唐代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2.柳宗元,字_______,祖籍河东,称_______。因死在柳州刺史任上,故又称_______,著有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与_______齐名,并称“韩、柳”

4.段太尉的名字叫做_______。

5.《段太尉逸事状》一文选自_______。该文主要记述了段太尉勇服郭唏、_______和_______三件逸事。

6.勇服郭唏反映了段太尉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二、选择题

7.以下哪个特征不是段秀实的个性特点?( )

a.刚勇仁义

b.谦虚好学

c.外柔内刚

d.勇毅见于平淡

8.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字( )。

a.子舆

b.子美

c.子厚

d.子思

9.以下哪一特点不是《段太尉逸事状》一文的写作特点?( )

a.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突出中心人物形象

b.采用了倒叙手法

c.纯用客观写实

d.采用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10.以下哪位人物不是《段太尉逸事状》的人物?( )

a.贺兰敬明

b.尹少荣

c.白孝德

d.郭唏

11.节显治事堂反映了段太尉( )

a.刚勇

b.柔中见刚

c.仁慈

d.廉洁

12.《段太尉逸事状》的“状”指的是?( )

a.文状 b 判决书 c.逸事状 d.行状 13.《段太尉逸事状》选自( ) a.《柳宗元集》

b.《柳河东集》

c.《柳宗元选集》

d.《柳河东全集》

三、解词题

14.纵 (1)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2)王子唏……纵士卒无赖

15.状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2)太尉判状辞甚转巽 (3)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16.其 (1)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2)吏以此告此,此取视 ,其故封识具存

17.注 (1)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塑上 (2)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18.甲 (1)唏一营大嗓,尽甲 (2)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19.辞 (1)无伤也!请辞于军 (2)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3)太尉判状辞甚巽 (4)余睹李将军……,口不能道辞 (5)广时知之,乃自辞于大将军

20.出入 (1)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于天下 (2)宗元尝出入歧周……间

21.以 (1)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2)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3)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4)又以刃刺酒翁

22.务 (1)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2)务民于农桑 (3)方今之务 (4)惟陈言之务去四、翻译题

23.杀一老卒,何甲也。 24.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25.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日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

26.日群行丐取于市。丐

27.太尉列卒取十七人

28.领行卒无赖。郐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偷:嗜:率:货:窜:名:

29.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口兼,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口兼:辄:椎:盈道上:

30.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以王故:戚:

3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白:计:

32.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以生仁付公理:因:恬然:且:若何:

33.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无寇:诚以都虞侯命某者:已:

34.既署一月,唏军士十七人人市取酒。署:

35.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36.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勋塞天地:务:恣:且:乱欲谁归罪:且及:

37.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戢:

38.吾未哺食,请假设草具。

39.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巽:谕:

40.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哺:市:使勿知:

41.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汝诚人耶:野如赭:且:

42.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

43.朱洮幸致货币,慎勿纳。幸:货币:慎勿纳:

44.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坚拒:不得命:果:谢:处贱无以拒:

45.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其故封识具存。比如:故:识:具:

46.今之称太尉大节,……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所立如是:

47.太尉为人女句女句,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也色待物,……遇不可,必达其志。未尝以色待物:遇不可,必达其志:

48.命持马者去,旦日来。旦日:

49.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谢:请:

50.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以:

51.一夕,自恨死。恨:

五、简答题

52.《段太尉逸事状》主要记述了段太尉哪些逸事?这些逸事反映了段秀实哪些个人特征?

53.简析《段太尉逸事状》的写作特色?

54.《段太尉逸事状》是怎样采用对比映衬的写作手法的?

55.《段太尉逸事状》是如何采用纯客观写实的写作手法的?

56.《段太尉逸事状》在叙事上采用了什么方法?采用这一方法有何意义?六、阅读分析题

57.阅读《段太尉逸事状》第一至四段(太尉始……由是无祸),回答下面的问题。这几段记载了段太尉哪件逸事?这几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品德?开篇的紧张场面对刻画段太尉的形象有何作用?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场面?“无伤也,请辞于军”、“杀一老年,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主要体现了段太尉什么性格特点?写白孝德的懦弱与郭唏“不解衣,戒侯卒击柝卫太尉”对塑造主人公段秀实的形象有何作用?“列卒”、“取士”、“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尽辞去”“解佩刀”、“笑且入”等属于什么描写?“无伤也,请辞于军。”“尚书固负若属耶”等属于什么描写?

58.阅读本文第五、六、七段(先是……自恨死),回答下面的问题。这几段落记载了段太尉哪件逸事?这几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性格特点?文中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描写这一性格特征?分别写出采用这些描写方法的词语文中有关焦令谌和尹少荣的描写对塑造主人公段秀实的形象有何好处?

59.阅读本文第八段(及太尉……具存),回答下面的问题。本段记载了段太尉哪件逸事?本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性格特点?文中写朱此的奸诈对塑造段太尉形象有何作用?

2018全国高考语文3卷(含答案解析)复习课程

2018全国高考语文3卷(含答案解析)

(全国Ⅲ卷)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含答案解析)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淮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成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因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

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 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2018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含答案)资料讲解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学科.网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

苏州大学2018届高考考前指导卷2(含答案)

苏州大学2018届高考考前指导卷2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1.设全集{|2,}U x x x =∈N ≥,集合2{|5,}A x x x =∈N ≥,则U A =e ▲ . 2.已知i 是虚数单位,复数(12i)(i)a -+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 ▲ . 3.利用计算机随机产生0~1之间的数a ,则事件“310a ->”发生的概率为 ▲ . 4.某地区连续5天的最低气温(单位:C ?)依次为8,4,1,0,2--,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 ▲ . 5.执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则输出的结果为 ▲ . 6.若抛物线24x y =的弦AB 过焦点F ,且AB 的长为6,则弦AB 的中点M 的纵坐标为 ▲ . 7.已知一个正方体的外接球体积为1V ,其内切球体积为2V ,则2 1 V V 的值 为 ▲ . 8.设S n 是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满足a 4 + 3a 11= 0,则 21 14 S S = ▲ . 9.已知0a >,函数2()()f x x x a =-和2()(1)g x x a x a =-+-+存在相同的极值点,则a = ▲ .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C :x 2+(y -1)2=4,若等边△PAB 的一边AB 为圆C 的一条弦,则PC 的最大值为 ▲ . 11. 若cos 2cos()4ααπ=+,则tan()8 απ += ▲ . 12. 已知0,0a b >>,则 222a b a b b a + ++的最大值为 ▲ . 13. 在ABC △中,90C =∠°,24AB BC ==,,M N 是边AB 上的两个动点,且1MN =,则CM CN ?的取值范围为 ▲ . 14. 设函数()33,2, ,x x x a f x x x a ?-<=?-?, ≥若关于x 的不等式()4f x a >在实数集R 上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苏州大学2018届高考考前指导卷1

苏州大学2018届高考考前指导卷1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若集合{|24},{|}A x x B x x a =<=>≤,若{|34}A B x x =<<, 则实数a = ▲ . 2.设复数 1 i 1 z 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 . 3.如图是七位评委打出的分数的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方差为 ▲ . 4.甲、乙两人下棋,已知甲获胜的概率为0.3,且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为0.5,则 乙不输的概率为 ▲ . 5.根据右图所示的伪代码,当输出y 的值为 1 2 时,则输入的x 的值 为 ▲ . 6.已知双曲线C :22 221(0,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焦点到渐近 C 的焦距为 ▲ . 7.设实数x ,y 满足条件01,02,21,x y y x ?? ??-? ≤≤≤≤≥则|343|x y ++的最大值为 ▲ . 8.若函数sin()(0)y x ω?ω=+>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ω的 值为 ▲ . 9.设n S 为正项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48102a a a ?=,则3S 的最小值为 ▲ . 10. 三棱锥BCD A -中,E 是AC 的中点,F 在AD 上,且FD AF =2 ,若 三棱锥BEF A -的体积是2,则四棱锥ECDF B -的体积为 ▲ . 11. 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数书九章》中记载了求三角形面积的“三斜求积”方法,相当于 如下公式ABC S ?现已知ABC △的周长为42,面积为84,且5 cos 13 B = ,则边AC 的长为 ▲ . 12. 已知 O 为矩形 P 1P 2 P 3 P 4 内的一点,满足 13134,5,7OP OP PP ===,则 24OP OP ?= ▲ . 13. 已知直线22y kx k =+-与曲线232 x y x -=-交于A B ,两点,平面上的动点P 满足2PA PB +≤,则|| PO 的最大值为 ▲ . 3 2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考前(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济南市2018届高三5月针对性练习(二模)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2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

2019-2020年高三语文考前指导3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考前指导3 含答案 班级姓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浣衣母 废名 ①茅草房建筑在沙滩的一个土坡上,背后是城墙,左是沙滩,右是通到城门的一条大路,前面流着包围县城的小河,河的两岸连着一座石桥。这,就是李妈的家。而她的酒鬼李爷确乎到什么地方做鬼去了,留给李妈的:两个哥儿,一个驼背姑娘,另外便是这间茅草房。 ②李妈利用这天然形势,包洗城里几家太太的衣服。李妈并没实在感到穷的苦处。朝前望,又满布着欢喜:将来儿子成立…… ③李妈日子过得像门前桥下的流水一样,缓缓地流着。邻居王妈的小宝贝,白天里总在李妈门口匍匐着,吃饭时她也顺便喂一喂;身上穿着彩衣的许许多多的城里太太们的小孩,也喜欢来这里围着她,口里不住歌唱。茅草房俨然是孩子们的乐园。 ④李妈平安的度过四十岁了。李妈的茅草房,再也不专是孩子们的乐地了。太太们的姑娘下河洗衣,依着母亲的嘱咐,只能到李妈家休息。李妈拿一把芭扇,急于想挥散她们那苹果似的额上一两颗汗珠。三五成群的少年,傍晚,也喜欢来到她茅草房河的对岸以及宽阔的桥石上。姑娘们回家去便是晚了一点,说声李妈也就抵得许多责备了。守城的兵士,渐渐同李妈认识,有两个很带着孩子气的,简直用了妈妈的称呼。他们有了这公共的母亲,越发显得活泼而且近于神圣了。 ⑤只是后来,她的两个儿子,一个死了,那一个逃到什么地方当兵,驼背姑娘也死了。 ⑥今年夏天来了一个单身汉,年纪三十岁上下。一日想到,在李妈门口树荫下设茶座,生意必定很好,跑去跟李妈商量;自然,李妈是无有不行方便的。 ⑦人们不像从前吝惜了,用的是双铜子,每碗掏两枚,值得四十文;水不花本钱,除偿茶叶同柴炭,可以赚米半升。每天,那汉子提着铜壶忙出忙进。老实说,不是李妈,任凭怎样的仙地,来客也决不若是其拥挤。那汉子苦央着李妈不再洗衣服:“到了死的日子还是跪!”李妈也就过着未曾经历过的安逸了。然而寂寞!疑心这不是事实:成天闲着。李妈并不显得几大的欢欣,照例招呼一声罢了。晚上,汉子进城备办明天的茶叶,门口错综的桌椅当中,

2020届高三语文考前强化练(含答案)

2020届高三考语文考前强化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互相激荡中,中 国文化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发展,韩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韩愈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鹖冠子》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程,《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读墨子》等一系列读书札记都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如《读荀》中提出的“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读墨子》中认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等,皆以壁立千仞的勇毅提出新见,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 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佛教实有风靡之势,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形有类于战国时期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说:“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障百川使东之,挽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贡献;在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对佛教的宣扬。 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出现过多次,谈论的问题颇为丰富复杂。陈善认为,韩愈赠浮屠诸诗文中,不仅没有丧失辟佛的儒者立场,而且有着引导佛子改弦更张、归顺儒道的良苦用心。而国学大师陈寅恪指出,韩愈《原道》中提出的道统说,实受到新禅宗“教外别传”的传法世系的影响;其扫除章句、直指人伦的论述方法,也受到新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的影响。当代学者也有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饶宗颐先生《韩愈〈南山诗〉与昙无忏译马鸣〈佛所行赞〉》、陈允吉《论唐代寺庙壁画对韩愈诗歌的影响》等。 韩愈为了应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道统”说法,强调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一脉相传的儒学传统,成为宋代以后新儒学的开山。为了与佛学心性论对抗,对儒家心性学派的思想予以关注,他举出《礼记·大学》中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以批判“置天下国家于不顾”的佛老学说,从而把儒学从伦理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