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语文考前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1
2018年高考语文考前分类具体☞导论述类文本阅读:1、看题目+看出处+看关键词,了解话题、对象。
2、标出段落序号,了解论证结构和层次,这是第2题考点。
选项句子的常见错误类型:1.概念的范围被扩大或缩小。
2.改变性质(化“可能”为“绝对”,化“未然”为“已然”)。
3.偷换概念。
4.观点持有者偷换。
(有时明明是作者所引述的某个人的观点,被偷换为作者的观点)5.因果倒置。
操作方法:1、弄清定义(概念)的全部要素。
2、看清选项对原文句子成分的丢失、转移和变化。
3、看选项的推理过程中有无偷换概念、强加因果。
4、重点监控:已然与未然,肯定与否定,绝对与相对,原因与结果、程度轻重、范围大小。
5.看有无背离语境的暗示,是否与材料或相关信息相矛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或散文● 掌握答题要领★1、如何实现快速解读,把握选文的主旨。
A、必须认真读一遍文章。
B、留意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C、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答题步骤A、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揭示。
B、查语境。
把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然后认真搜索相关信息区的前后,看是否有与之有并列或承接或递进等关系的语句、段落。
C、主观题看赋分,配答案。
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主观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包括实用类阅读),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不是一点,一定要分条作答。
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5---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
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
如果未标明序号,自己也应该心中有数,不可只答一点了事。
如果题干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哪些”等提示,更要认真把握住。
2018届高考语文最后叮咛、考前辅导【整体提醒】1.心态:走进考场,做一次深呼吸。
不关注周围的情况,沉下心来,调整好心态。
告诉自己,高考试卷最规范、个人复习最充分,因而成绩最好。
自信心、平常心、精细心。
2.节奏:拿到试卷后,快览全卷,定解题思路;合理用时,看分赋时。
利用好考前五分钟。
论述类文本10分钟以内为宜;文言文阅读20分钟为宜;古诗词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15分钟左右;文学类文本15分钟左右;论述类(或实用类)文本15分钟左右为宜;作文尽可能留足1小时,最迟10:35要开始写作文。
题目做好能有5分钟检查最好。
3.应考大原则:头脑清醒,不急不躁;卷面整洁,不留空白。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生题熟做,熟题细心,似曾相识的题目要格外小心【温馨提醒】1.把握节奏,有条不紊。
2.认真审题,全面作答。
问什么,就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
先问什么,就先答什么。
3.答案要凸显关键词,术语运用力求准确。
4.试题原卷上尽可能留下审题、阅读、思考的痕迹,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也避免大意犯错。
5.选择题仔细比较筛选,使用排除法或优选法做题。
6.主观题一定要研究分值,根据分值确定答案的多少。
7.文字表述题,尽可能从多角度解答,并用①②③分点答题。
8.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如无绝对把握,尽量不要轻易改动自己第一次写下的答案。
【各类题型应试提醒】一、论述类文本(一)树立一种概念:“答案就在原文中”(二)具备两种心态1、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
只有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
2、一定要认真仔细。
①题干是要求选什么,务必看明白。
②找题干选项对应的原文区间要看准区域,不可局促于一点,不及其余。
③选项与原文的比照重在意思表达的比照。
④一定要比照完选项才选优。
小结:论述文阅读解题方法一是根据选项找原文;二是对照原文找差异;三是针对差异作判断。
二、文学类(4-6题,)首先要明确文体①务必看清题目的要求。
高2018届语文学科考前指导我自信,我成功我难人难莫畏难,我易人易不大意战胜粗心,书写工整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留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一、一般论述类阅读如何读懂论述文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
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
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
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验证。
【论述文】总体解题技巧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
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
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
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
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
1.【概念词语】理解题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划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境义。
如若是“下定义”式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2.【句子】理解题答题技巧: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
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
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
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分辨先后顺序。
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3.【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
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要点概括题】答题技巧: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