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语文考前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1
2018年高考语文考前分类具体☞导论述类文本阅读:1、看题目+看出处+看关键词,了解话题、对象。
2、标出段落序号,了解论证结构和层次,这是第2题考点。
选项句子的常见错误类型:1.概念的范围被扩大或缩小。
2.改变性质(化“可能”为“绝对”,化“未然”为“已然”)。
3.偷换概念。
4.观点持有者偷换。
(有时明明是作者所引述的某个人的观点,被偷换为作者的观点)5.因果倒置。
操作方法:1、弄清定义(概念)的全部要素。
2、看清选项对原文句子成分的丢失、转移和变化。
3、看选项的推理过程中有无偷换概念、强加因果。
4、重点监控:已然与未然,肯定与否定,绝对与相对,原因与结果、程度轻重、范围大小。
5.看有无背离语境的暗示,是否与材料或相关信息相矛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或散文● 掌握答题要领★1、如何实现快速解读,把握选文的主旨。
A、必须认真读一遍文章。
B、留意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C、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答题步骤A、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揭示。
B、查语境。
把命题所涉及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然后认真搜索相关信息区的前后,看是否有与之有并列或承接或递进等关系的语句、段落。
C、主观题看赋分,配答案。
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主观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包括实用类阅读),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不是一点,一定要分条作答。
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5---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
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序号,则按序号答够要点。
如果未标明序号,自己也应该心中有数,不可只答一点了事。
如果题干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哪些”等提示,更要认真把握住。
2018届高考语文最后叮咛、考前辅导【整体提醒】1.心态:走进考场,做一次深呼吸。
不关注周围的情况,沉下心来,调整好心态。
告诉自己,高考试卷最规范、个人复习最充分,因而成绩最好。
自信心、平常心、精细心。
2.节奏:拿到试卷后,快览全卷,定解题思路;合理用时,看分赋时。
利用好考前五分钟。
论述类文本10分钟以内为宜;文言文阅读20分钟为宜;古诗词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15分钟左右;文学类文本15分钟左右;论述类(或实用类)文本15分钟左右为宜;作文尽可能留足1小时,最迟10:35要开始写作文。
题目做好能有5分钟检查最好。
3.应考大原则:头脑清醒,不急不躁;卷面整洁,不留空白。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生题熟做,熟题细心,似曾相识的题目要格外小心【温馨提醒】1.把握节奏,有条不紊。
2.认真审题,全面作答。
问什么,就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
先问什么,就先答什么。
3.答案要凸显关键词,术语运用力求准确。
4.试题原卷上尽可能留下审题、阅读、思考的痕迹,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也避免大意犯错。
5.选择题仔细比较筛选,使用排除法或优选法做题。
6.主观题一定要研究分值,根据分值确定答案的多少。
7.文字表述题,尽可能从多角度解答,并用①②③分点答题。
8.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如无绝对把握,尽量不要轻易改动自己第一次写下的答案。
【各类题型应试提醒】一、论述类文本(一)树立一种概念:“答案就在原文中”(二)具备两种心态1、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
只有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
2、一定要认真仔细。
①题干是要求选什么,务必看明白。
②找题干选项对应的原文区间要看准区域,不可局促于一点,不及其余。
③选项与原文的比照重在意思表达的比照。
④一定要比照完选项才选优。
小结:论述文阅读解题方法一是根据选项找原文;二是对照原文找差异;三是针对差异作判断。
二、文学类(4-6题,)首先要明确文体①务必看清题目的要求。
高2018届语文学科考前指导我自信,我成功我难人难莫畏难,我易人易不大意战胜粗心,书写工整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留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一、一般论述类阅读如何读懂论述文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基本概念以及对基本概念解释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基本观点以及对观点阐述的文字。
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标示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揭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划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
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
文章内容与题目相互验证。
【论述文】总体解题技巧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肯定陈述。
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保持一致。
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
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要有前因后果。
注意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颠倒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
1.【概念词语】理解题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划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境义。
如若是“下定义”式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2.【句子】理解题答题技巧: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当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
其次要对修饰成分认真思考,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
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
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分辨先后顺序。
检查该选项的解释与全文或全段的倾向性是否一致。
3.【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
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要点概括题】答题技巧: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2018年高考语文考前方法指导研究好此材料多拿十分——不信你就试一试!反馈自己学习,解决自己学习的问题考场做题原则——通览试卷,明确难易——先易后难——时间安排——越是靠前做的题时间越要抓紧不能拖拉,切不可前松后紧——集中精力,排除干扰——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考场目标——会答的不丢分;书写要工整;抓紧时间,不能空题。
——记住——我难人亦难,但我不畏难;平常心态对待考试,心态平和。
记住几句话:①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相信我能行你就行。
②拼搏是成功的秘诀,没有不通过努力的成功,全力以赴才能在高考中更幸运。
③高考是一场考试,技巧是有的: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命题规律,审清题意,分步答题,找到得分的规范,书写美观大方。
这几点无疑是必须准备好的。
④最后一点最重要:平常心态才能超常发挥。
【一】、一般论述性文本阅读(总分9分,3道选择题,必考)【1】答题步骤(节约时间)——直接入题,审清题意——选项文本定位——选项与文本比对——筛选答案。
【2】命题错误类型(牢记):①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②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重点关注:③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④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⑤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⑥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⑦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⑧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⑨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⑩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3】注意:求大同存小异,关键看以上的错误类型。
细心静心定能做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一道单选3分,一道双选4分,一道主观题5分,总计12分)考查选材:一般为人物传记或新闻报道。
2018届高考语文临考指导一、总原则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开拓思维,善于左右联系,争取超常发挥。
仔细审清题意,细心周全答题,反复认真检查,做到志在必得。
二、具体要求(1)保持状态,天天语文,每天都要进行语文复习。
(2)缓解情绪,冥想放松。
进入考场。
尚未答题前,运用冥想的方式,通过短暂的想象或联想,使自己的情绪缓解下来。
(3) 强化信心,适度亢奋。
语文考试跟文学创作具有某些相似性,它必须保持适度的亢奋心理,才容易激发灵感,激活思维,要找到情绪的最佳点。
(4) 考试要合理用时,选择题稍快点,保证有60分钟写作文。
(5)心无旁骛,置身文本。
和语文教材一样,语文试卷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天地。
考生心无旁鹜地进入到文本之中,进入到一种审美境界之中,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6 )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不过分追求速度与激情,也不能犹豫恋战白费时间;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三、备考指导(l)拼音1、从历年高考的题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①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组是②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是③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是2、从所选的词来看,大都是常见字。
个别生僻的字,可以不予理睬,当作正确的看待。
3、从字特点来看,大都是多音字和形似字。
【答题技巧】A、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
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B、善用排除法。
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
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
【小窍门】①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②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