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配筋图识读
- 格式:doc
- 大小:367.50 KB
- 文档页数:10
柱平法识图1.柱平法制图规则1.1梁平法识图:1.1.1.框支柱一般是指建筑上下结构发生变化,上层为柱、上层为剪力墙时,下层柱称为框支支柱,一般其截面较大,配筋较多。
梁上柱和墙上柱是指从梁上或墙上起的柱。
1.1.2.阅读柱平法施工图,必须要从图上了解的内容如下:1.1.2.1.柱编号;1.1.2.2.标高;1.1.2.3.截面尺寸(包括异形柱截面的详细尺寸)1.1.2.4.角部配筋1.1.2.5.各边中部配筋1.1.2.6.箍筋1.1.3.关于标高1.1.3.1.柱平法施工图都要注明柱的分段标高,通过阅读如何理解这些标高呢?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柱标高的表示方法,如-0.030~19.47,前一个数是指本段柱的根部标高,后一个数是本段柱的顶标高。
✓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标高系指基础顶面标高✓梁上柱的根部标高是指梁顶面标高✓剪力上柱的根部标高分两种情况:一是柱给筋锚固在墙内的,其根部标高为墙顶面标高;当柱与剪力墙重叠一层时,其根部标高为墙顶面往下一层的结构层楼面标高。
1.2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2.1柱平法施工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注写式,也就是用柱平面图,再用表格式配合来表示柱钢筋的各项信息;另一种是截面注写式,也就是直接在柱平面图上,在柱的截面表示该类柱钢筋的各项信息。
1.2.2列表式表示法如下图:在上图中,柱所有的配筋信息都可以在列表中清楚的看到。
1.2.3截面式柱平法如下图所示以上图中KZ1(-19.47~37.47)为例:B*H=650*600 B1=B2=325 H1=150 H2=450角筋:4根二级25B边一侧中部筋:5根二级25 两侧对称H边一侧中部筋:4根二级25 两侧对称箍筋:一级直径为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 为井字形箍筋柱的平法图主要是指截面数据、标高数据、及配筋数据,而配筋数据又很简单,只能纵筋和箍筋两种。
这些钢筋在柱是如何摆放的呢?这就要阅读平法图集的柱构造详图部分。
如何看懂配筋图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板配筋图识读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结构详图包括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
通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表示即可,必要时也可加画断面图。
每种规格的钢筋只需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
断面图反映板的配筋形式、钢筋位置及板厚。
板的配筋有分离式和弯起式两种:如果板的上下钢筋分别单独配置,称为分离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得到就称为弯起式,下图中的配筋即为分离式配筋。
一、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
⑵φ10@100/200(4) 表示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150,。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一根Φ22。
板配筋图识读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结构详图包括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
通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表示即可,必要时也可加画断面图。
每种规格的钢筋只需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
断面图反映板的配筋形式、钢筋位置及板厚。
板的配筋有分离式和弯起式两种:如果板的上下钢筋分别单独配置,称为分离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得到就称为弯起式,下图中的配筋即为分离式配筋。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板配筋图识读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结构详图包括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
通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表示即可,必要时也可加画断面图。
每种规格的钢筋只需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
断面图反映板的配筋形式、钢筋位置及板厚。
板的配筋有分离式和弯起式两种:如果板的上下钢筋分别单独配置,称为分离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得到就称为弯起式,下图中的配筋即为分离式配筋。
一、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
⑵φ10@100/200(4) 表示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150,。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板配筋图识读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结构详图包含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
往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表示即可,必需时也可加画断面图。
每种规格的钢筋只要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
断面图反应板的配筋形式、钢筋地点及板厚。
板的配筋有分别式和弯起式两种:假如板的上下钢筋分别独自配置,称为分别式,假如支座邻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获得就称为弯起式,下列图中的配筋即为分别式配筋。
一、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为φ 10 ,加密区间距 100 ,非加密区间距 200 ,全为。
⑵ φ10@100/200(4) 表示为φ 10 ,加密区间距 100 ,非加密区间距 200 ,全为。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150,。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 3Φ22, 下部钢筋为 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 2φ12, 下部钢筋为 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 4Φ25, 下部钢筋为 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 3Φ25, 下部钢筋为 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 的钢筋,通长部署,用于双肢箍。
⑵2Φ22+ (4Φ12 )表示 2Φ22 为通长, 4φ 12,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 4Φ25 ,下排为 2Φ25。
⑷ 2Φ22+ 2 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平均部署。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 φ12 表示梁双侧的,每侧一根φ12。
⑵G4 Φ14 表示梁双侧的,每侧两根Φ14。
⑶N2 Φ22 表示梁双侧的,每侧一根Φ22 。
⑷ N4 Φ18 表示梁双侧的,每侧两根Φ18 。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 4Φ25 所有伸入支座内。
板配筋图识读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结构详图包括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
通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表示即可,必要时也可加画断面图。
每种规格的钢筋只需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
断面图反映板的配筋形式、钢筋位置及板厚。
板的配筋有分离式和弯起式两种:如果板的上下钢筋分别单独配置,称为分离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得到就称为弯起式,下图中的配筋即为分离式配筋。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 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 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 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 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 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 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 (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 Φ20 表示两根Φ 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板配筋图识读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构造详图包含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平日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暗示即可,须要时也可加画断面图.每种规格的钢筋只需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断面图反应板的配筋情势.钢筋地位及板厚.板的配筋有分别式和弯起式两种:假如板的高低钢筋分别单独设置装备摆设,称为分别式,假如支座邻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得到就称为弯起式,下图中的配筋即为分别式配筋.一.箍筋暗示办法:⑴φ10@100/200(2) 暗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⑵φ10@100/200(4) 暗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⑶φ8@200(2) 暗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⑷φ8@100(4)/150(2) 暗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一.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暗示办法:⑴ 3Φ22,3Φ20 暗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⑵ 2φ12,3Φ18 暗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⑶ 4Φ25,4Φ25 暗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⑷ 3Φ25,5Φ25 暗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二. 梁上部钢筋暗示办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暗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安插,用于双肢箍.⑵ 2Φ22+(4Φ12)暗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⑶ 6Φ25 4/2 暗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⑷ 2Φ22+ 2Φ22 暗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平均安插.三. 梁腰中钢筋暗示办法:⑴ G2φ12 暗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⑵ G4Φ14 暗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⑶ N2Φ22 暗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⑷ N4Φ18 暗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四. 梁下部钢筋暗示办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暗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体伸入支座内.⑵ 6Φ25 2/4 暗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⑶ 6Φ25 (-2 )/4 暗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体伸入支座.⑷ 2Φ25 + 3Φ22(-3)/ 5Φ25 暗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安插.五. 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φ10@100/200(2) 2Φ25N4Φ18(-0.100)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4Φ25 2Φ25 4Φ25300×700N4φ10KL7(3) 300×700 暗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Y500×250 暗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N4Φ18 暗示梁腰中抗扭钢筋.φ10@100/200(2) 2Φ25 暗示箍筋和架立筋.-0.100 暗示梁上皮标高.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才能可以由四种门路得到:①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感化力,也称胶结力.②混凝土压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③钢筋概况凹凸不服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感化,也称咬合力.④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供给锚固才能.为了呵护钢筋.防腐化.防火以及增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在构件中的钢筋外面要留有呵护层(图3.3.3).根据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划定,梁.柱的呵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板和墙的呵护层厚度为10~15mm.正筋就是正弯矩筋,简略的说,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如梁板等,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对于持续梁板,一般就在跨中, 同理,负筋一般在支座处(上部受拉)通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雷同,可以采取搭接衔接情势,包管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施展其抗拉强度,并且两头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贯通筋是指贯串于构件(如梁)全部长度的钢筋,中央既不弯起也不中止,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转变直径.贯通筋既可所以受力钢筋,也可所以架力钢筋.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当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一般构造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设置装备摆设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至于端支座负筋,中央支座负筋就是两头的和中央的盖筋别名盖铁.扣筋,平日设置在板的支座(端支座,中央支座),地位在板的上皮,其感化是抵抗板的负弯矩,也可以叫板负筋如今板中差不久不多都有两层,基层筋都是通长的,应当叫主筋,而板负筋是架起来的,板负筋根据设计的不合也不一样,有板上全放的,也有不全放的,不全放的设计一般是长度有梁短跨的1/4吊筋是将感化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分散力传递至顶部,是进步梁推却分散荷载抗剪才能的一种钢筋,外形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重要感化是:因为梁的某部受到大的分散荷载感化,可能会使梁上引起斜裂痕,特殊是力感化在受拉区内,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轻微损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施展各自的感化而设置的,重要安插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痕,引起构造的损坏,就必须配吊筋了,还要加配附加箍筋.“腹筋” 感化:梁的抗扭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必设计盘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度设计规范的构造请求查得此数据.当梁嵬峨到必定请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若干.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请求规范查得.1. 什么是负弯矩:在弯矩图上(假如你学过构造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向上弯起的弯矩是正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比方,你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刻,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向上拗的时刻,是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明确了正负弯的差别,你就可以往下看了;2.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经常简称为“负筋”,一般来说,常碰着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代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当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1米阁下;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端两头受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消失负弯矩,这是一个症结部位,常按锚固请求放必定的负筋2. 根据GB50010-2002,在温度,压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概况安插温度压缩钢筋. 温度压缩钢筋可应用原有钢筋贯通安插,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请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个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央跨钢筋的盘算1.中央支座负筋中央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 n/3+中央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 n/4+中央支座值+Ln/4留意:当中央跨两头的支座负筋延长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 n/3+前中央支座值)+(Ln/3+后中央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 n/4+前中央支座值)+(Ln/4+后中央支座值). 其他钢筋盘算同首跨钢筋盘算.三.尾跨钢筋盘算相似首跨钢筋盘算四.悬臂跨钢筋盘算1.主筋软件合营03G101-1,在软件中重要有六种情势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剖析: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呵护层+钢筋的斜段长+基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上手下排钢筋=L 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呵护层+15d2.箍筋(1).假如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重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盘算,上部钢筋消失斜长的时刻,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假如没有产生变截面的情形,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盘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第二节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略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合之处在于:1.通俗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斟酌+5d的断定值.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解释.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长长度为L 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呵护层+梁高-呵护层+L a 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程度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规模为≥≥;7.正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第二章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盘算中剪力墙是最难盘算的构件,具体表如今:1.剪力墙包含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斟酌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类转角情势;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类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合;5.墙柱有各类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央层,根据洞口的地位不合还有不合的盘算办法.须要盘算的工程量二.基本内箍筋基本内箍筋的感化仅起一个稳定感化,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盘算(软件中是按三根).第二章中央层一.柱纵筋1. KZ中央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央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划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规模内加密;假如该柱采取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规模内同时须要加密.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规模内加密;假如该柱采取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规模内同时须要加密.第三节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地位不合,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是以各类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雷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角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若何斟酌的呢?弯锚(≦Lae):梁高-呵护层+12d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直锚(≧Lae):梁高-呵护层1.5Lae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柱顶部第一层:≧梁高-呵护层+柱宽-呵护层+8d柱顶部第二层:≧梁高-呵护层+柱宽-呵护层留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ae):梁高-呵护层+12d直锚(≧Lae):梁高-呵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呵护层+柱宽-呵护层} 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若何斟酌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呵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呵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 留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呵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呵护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呵护层+柱宽-呵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若何斟酌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呵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呵护层留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第四章板在现实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重要剖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形.板筋重要有: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散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持高低层).一、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根据轴网盘算的.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头弯钩(假如是Ⅰ级筋).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二.负筋及散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规模-扣减值)/布筋间距+1 散布筋长度=负筋安插规-负筋扣减值负筋散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散布筋间距+1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持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持高低层)根据现实情形直接盘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应用直接输入法输入盘算.第五章罕有问题为什么钢筋盘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盘算为11.9d?我们软件中箍筋盘算时取的11.9D现实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成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当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按照外皮盘算的成果是1000+300;假如按照中间线盘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划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成果是:≈1.9d.梁中消失两种吊筋时若何处理?在吊筋信息输入框顶用“/”将两种不合的吊筋衔接起来放到“吊筋输入框中”如2B22/2B25.尔后面的次梁宽度按照与吊筋一一对应的输入进去如250/300(2B22对应250梁宽;2B25对应300梁宽)当梁的中央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合时,软件是若何处理的?当梁的中央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合时,我们在软件直接输入当前跨右支座负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负筋的钢筋.软件盘算的原则是支座两侧的钢筋雷同,则经由过程;不合则进行锚固;断定原则是输入格局雷同则经由过程,不合则锚固.如右支座负筋为5B22,下一跨左支座负筋为5B22+2B20,则5根22的钢筋经由过程支座,2根20锚固在支座.梁变截面在软件中是若何处理的?在软件中,梁的变截面情形分为两种:1.当高差>1/6的梁高时,无论两侧的格局是否雷同,两侧的钢筋全体按锚固进行盘算.弯折长度为15d+高差.2.当高差<1/6的梁高时,按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合的断定前提进行处理.假如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产生变更,我们若何处理柱纵筋?假如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产生变更,柱纵筋的处理分两种情形:1.若柱纵筋采取电渣压力焊,则按柱顶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置;2.若柱纵筋采取绑扎搭接,例如1~2层为C45,3~10层为C35,则柱要离开来树立两个构件:一个为C45,为3层,但3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目的是不让2层作为顶层盘算锚固;另一个构件树立1~10层,1~2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钢筋信息自3层开端输入,如许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每米高圆形柱螺旋钢筋长度盘算公式:L=N(P*P+(D-2b+do)^2*π^2)^0.5+两个弯钩长度式中: N=螺旋圈数,N=L/P(L为构件长即圆形柱长)P=螺距 D=构件直径do=螺旋钢筋的直径b=呵护层厚度别的:钢筋理论质量=钢筋盘算长度*该钢筋每米质量钢筋总耗质量=钢筋理论质量*[1+钢筋(铁件)损耗率] 钢筋理论质量盘算捷径:。
板配筋图识读之吉白夕凡创作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结构详图包含配筋平面图和断面图。
通常板的配筋用平面图来暗示即可,需要时也可加画断面图。
每种规格的钢筋只需画一根并标出其规格、间距。
断面图反映板的配筋形式、钢筋位置及板厚。
板的配筋有分离式和弯起式两种:如果板的上下钢筋分别单独配置,称为分离式,如果支座附近的上部钢筋是由下部钢筋弯起得到就称为弯起式,下图中的配筋即为分离式配筋。
一、箍筋暗示方法:⑴φ10@100/200(2) 暗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暗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暗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暗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暗示方法:⑴ 3Φ22,3Φ20 暗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暗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暗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暗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暗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暗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安插,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暗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暗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暗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安插。
三、梁腰中钢筋暗示方法:⑴ G2φ12 暗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暗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暗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暗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情境四:结构施工图识读 子情境二:柱配筋图识读 一、钢筋混凝土有关知识 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石子、水按一定比例拌合、凝固养护制成的水泥石,它受压能力好,受拉能力差,易受拉断裂。而钢筋的抗拉、抗压能力都很高,如把钢筋放在构件的受拉区中使其受拉,混凝土只承受压力,这将大大地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小构件的断面尺寸,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 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构件称为钢筋混凝土构件。
钢筋混凝土构件可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现浇构件是在施工现场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构件。预制构件是在工厂成批生产,运到现场安装的构件。另外还有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即在构件制作过程中通过张拉钢筋对混凝土预加一定的压力,以提高构件的抗拉和抗裂能力。以上情况均应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图中反映出来。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图的重要内容就是表达钢筋。 1.混凝土的等级和钢筋的品种与代号 混凝土按其抗压强度不同分为不同等级,普通混凝土分C7.5、C10、C15、C20、C25、C30、C35、C40、 C45、C50、C55、C60等10级,等级愈高,混凝土抗压强度也愈高。 钢筋的品种与代号见下表 2.钢筋的分类与作用 如下图所示,按钢筋在构件中的作用不同,构件中的钢筋可分为: (1)受力筋——承受拉力或压力(其中在近梁端斜向弯起的弯起筋也承受剪力),钢筋面积根据受力大小由计算决定,并配置在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
(2)箍筋——用以固定受力筋位置,并承担部分剪力和扭矩。多用于梁和柱中。 (3)架力筋——用于固定梁内箍筋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4)分布筋——多配置于板中,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并承担抵抗各种原因引起的混凝土开裂的任务。
(5)其他——因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吊环等。 3.钢筋的保护层和弯钩 为了保护钢筋,防蚀、防火及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在构件中的钢筋,外面要留有保护层。各种 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应按下表采用
如果受力筋用光圆钢筋,则两端须加弯钩,以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带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强,两端不必加弯钩。常见的几种弯钩形式见下图。 4.钢筋的表示方法 为了突出钢筋,配筋图中的钢筋用比构件轮廓线粗的单线画出,钢筋横断面用黑圆点表示。 为了便于识别,构件内的各种钢筋应编号。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引出线端头的直径为6mm的细线圆中。
在编号引出线上部,应用代号写该号钢筋的等级品种、直径、根数或间距。 例如:2Φ20表示3号钢筋是两根直径为20mm的II级钢筋。又如Φ8@200②表示2号钢筋是I级钢筋直径为8mm,每200mm放置一根 (个)(@为等间距符号) 。如下图 二、平法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是对我国目前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表示方法的重大变革。平法的表达形式,就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地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以简化设计。
各类结构构件按平法的制图规则及构造详图详情可参阅相应图集,如《03G101-1现浇砼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03G101-2现浇砼板式楼梯》、《04G101-4现浇砼楼面与屋面板》、《04G101-3筏形基础平法配筋图集》等。
各图集中的制图规则,既是设计者完成柱、梁、墙平法施工图的依据,也是施工和监理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施工图的依据。各图集中的构造详图,编入了目前国内常用的且较为成熟的构造作法,是施工人员必须与平法施工较配套使用的正式设计文件。
按平法绘制的施工图出图时,宜按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及其它构件的顺序排列。 三、03G101-1图集 03G101-1图集包括常用的现浇砼柱、梁、墙三种构件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地区抗震等级为和抗震等级为和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的现浇砼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主体结构施工图的设计。 按平法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当用表格或其它方式注明地下、地上各层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并放在柱、墙、梁等各类构件的平法施工图中。注意,结构层楼面(地)标高,是指将建筑图中的各层楼(地)面标高值扣除建筑面层及垫层厚度(一般为30~50mm)后的标高;同时,结构层号应该与建筑层号对应一致。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准确无误地按平法施工图进行施工,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必须写明以下内容: 1、注明所选用平法标准图的图集号(如03G101-1),以免图集升版后在施工中用错版本。 2、写明砼结构的使用年限。 3、当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应写明抗震设防烈度和结构抗震等级,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详图;当无抗震设防要求时,也应写明,以明确选用非抗震的标准构造详图。 4、写明柱、墙、梁各类构件在其所在部位所选用的砼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以确定相应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及最小搭接长度等。 四、柱平法施工图 柱平法施工图是在柱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柱配筋图;施工人员依据平法施工图及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进行施工,故称柱平法施工图。 首先,按一定比例绘制柱的平面布置图,分别按照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部柱、剪力墙绘制在该图上,并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然后,根据设计计算结果,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柱的截面及配筋。 这里主要介绍截面注写方式,即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柱中各选一截面,在其原位上以一定比例放大绘制柱截面配筋图,注写柱编号、截面尺寸b×h、角筋或全部纵筋、箍筋的级别、直径及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间距。同时,在柱截面配筋图上尚应标注柱截面与轴线关系。 五、梁平法施工图 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梁配筋图;施工人员依据平法施工图及相应的标准构造详图进行施工,故称梁平法施工图。 首先,按一定比例绘制梁的平面布置图,分别按照梁的不同结构层(标准层),将全部梁及与之相关联的柱、墙绘制在该图上,并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对轴线未居中的梁,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但贴柱边的梁可不注。 然后,根据设计计算结果,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梁的截面及配筋。 这里主要介绍平面注写方式,即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注写分为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平面注写方式示例 (一)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可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集中标注的内容,包括4项必注值和2项选注值。4项必注值包 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梁箍筋、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2项选注值包括: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梁顶面标高高差。 1、梁编号:由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几项表示如下。
2、梁截面尺寸:等截面梁有b×h表示;加腋梁用b×h、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 c2为腋高);悬挑梁当根部和端部不同时,用b×h1/ h2表示(其中h1为根部高, h2为端部高)。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用“/”分隔,箍筋肢数写在括号内。箍筋加密区长度按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详图采用。 如:8-100/200(2)表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均为双肢箍;8-100(4)/200(2)表示HPB235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100mm为4肢箍、非加密区间距200mm为双肢箍;4、梁上部贯通筋或非架立筋:所注规格及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既有贯通筋又能架立筋时,用角部贯通筋+架立筋的形式,架立筋写加号后面的括号内。 如:222用于双肢箍;222+(412)用于6肢箍,其中222为贯通筋,4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纵筋与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且多数跨的配筋相同时,可用“;”将上部纵筋与下部纵筋分隔。如:214;318表示上部配214的贯通筋,下部配318的贯通筋。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此项为选注值,当梁腹板高≥450mm时,须配置符合规范规 定的纵向构造钢筋,注写如下:G4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12的纵向构造钢筋,两侧各212对称配置。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注写如下:N618,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18的纵向构造钢筋,两侧各318对称配置。 当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但此时受扭纵向钢筋的间距应满足规范对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 6、梁顶面标高高差:此项为选注值,当梁顶面标高不同于结构层楼面标高时,需要将梁顶标高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差值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高于楼面为正值,低于楼面为负值。 (二)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的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 1、梁支座上部纵筋:原位标注的支座上部纵筋应为包括集中标注的贯通筋在内的所有钢筋。多于1排时,用“/”自上而下分开;同排纵筋有2种不同直径时,用“+”相联,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如:625 4/2表示支座上部纵筋共2排,上排425,下排225; 225+222表示支座上部纵筋共4根1排放置,其中角部225,中间2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否则,须在两边分别标注。 2、梁下部钢筋:与上部纵筋标注类似,多于1排时,用“/”自上而下分开。同排纵筋有2种不同直径时,用“+”相联,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如:625 2/4表示下部纵筋共2排,上排225,下排425; 3、附加箍筋或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图中统一说明,少数与统一说明不一致者,再原位引注。
4、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某一项或某几项)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段时,则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