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亭集序基础知识复习

兰亭集序基础知识复习

兰亭集序基础知识复习
兰亭集序基础知识复习

兰亭集序知识整理

一、重点字词

1.不正确的选项

A.群贤毕.至(完毕)

B.少长咸.集(全、都)

C.茂林修.竹(长)

D.映带

..左右(映衬、围绕)

2.不正确的选项

A.流觞.曲水(酒杯)

B.列.坐其次(排列而坐)

C.列坐其次.(次序)

D.一觞.一咏(酒杯)

3.不正确的选项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即使;繁盛)

B.俯察品类

..之盛.(自然界的万物;繁多)

C.所以

..游目骋.怀(…的原因;放开、敞开) D.极.视听之娱(穷尽)

4.不正确的选项

A.夫人之相与

..一室之内(对面交谈)..(相交往) B.或取诸

...怀抱(或者;从…中取得) C.悟言

5.不正确的选项

A.因寄

..形骸(放纵、无拘束) C.虽趣.舍万殊.(趣味;特别)..所托(依、靠着;寄托) B.放浪

6.不正确的选项

A.欣.于所遇(喜欢)

B.暂.得于己(一时)

C.及.其所之既

..倦(赶得上;到、往;已经)

7.不正确的选项

A.感慨系.之矣(附着)

B.向.之所欣(面对)

C.以.之兴.怀(用;发起、引起)

8. 不正确的选项

A.修.短随化.(长;风化)

B.终期.于尽(时间)

C.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看;缘由)

9.不正确的选项

A.临.文嗟悼.(面对;悲伤)

B.不能喻.之于怀(比喻)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当然)

10.不正确的选项

A.齐.彭殇为妄作(把…看做相等)

B.信.可乐也(真实)

C.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做一样)

二、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悟言一室之内:

三、指出下列词类活用显现

1.一觞.一咏:

2.映带.左右:

3.群贤.毕至:

4.极.视听之娱: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6.齐.彭殇为妄作:

7.少长

..咸集

四、指出下列特殊句式

1.修禊事也

2.死生亦大矣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其致一也

5.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6.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7.当其欣于所遇8.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9.引以为流觞曲水10.列坐其次

五、解释下列字词

1.一若合一契

2.以引以为流觞曲水

3.之所之既倦

其致一也亦足以畅叙幽情以之兴怀

一觞一咏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夫人之相与

极视听之娱

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4.修茂林修竹

5.期终期于尽

6.次列坐其次

况修短随化期年之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乃重修岳阳楼君与家君期日中

7.致其致一也

无从致书以观

六、文学常识

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善书法,有“”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七、默写,默写,默写(一定要默写)

4.向之所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赤壁赋预习

一.解释下列字词

1.七月既望

..

..2.举酒属.客3.少焉

4.徘徊于斗牛

..横江6.纵.一苇之所如.

..之间5.白露

7.凌.万顷之茫然

..而登仙

..8.冯.虚御.风9.羽化

10.于是饮酒乐甚

..兮溯.流光

..11.扣舷

..而歌之12.击空明

13.渺渺

..兮天一方15.倚.歌而和.之..兮予怀14.望美人

16.余音袅袅

..17.不绝.如缕.18.舞.幽壑之潜蛟

19.泣.孤舟之嫠妇20.舞幽壑

..

..之潜蛟21. 泣孤舟之嫠妇

二、指出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现象

1.扣舷而歌之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三、指出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客有吹洞箫者

四、抄写名句

1. ,。举酒属客,,。2.少焉,,。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4.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实的生活。加油,孩子们!!!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 1.翻译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下他们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2.重点字词 一、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 二、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 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 古:胸怀抱负。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1.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通“”,会面。(“悟_______通___晤_____,____面对面________) 2. 实词 (1)临:未尝不临文嗟悼()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一:若合一契()其致一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觞一咏() (3)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4)修: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守战之具()(5)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期(jī)年之后() 君与家君期日中() (6)次:列坐其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3. 虚词 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以之兴怀()暮春之初()4.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 .._______________今义: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_____________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以为 ..流觞曲水古: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5.所以 ..游目骋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 ..一世古: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 ..之盛古: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物品的种类 5.词类活用(类型+解释)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归纳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归纳 一、实词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全到;毕:全、都;咸:都。 2、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3、茂林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长,引申为高。 4、清流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5、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6、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7、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8、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 9、信可乐也:实在。 10、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11、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12、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 13、向之所欣:过去、以前。 14、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旧迹。 15、以之兴怀:以,因;兴,发生、引起。 16、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 17、终期于尽:至,及。 18、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19、不能喻之于怀:明白。 20、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21、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22、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23、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二、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三、古今异义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3.是日也 古义:代词,这。 今义:表判断 4.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文中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5.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8.向之所欣 古义:过去,从前。 今义:对着 9.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 10.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古义:句首发语词 今义:指妻子 四、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小的人。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3、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4、死生亦大矣,大事,形容词作名词。 5、映带左右。环绕,名词作动词。 6、一觞一咏。喝酒,名词作动词。 7、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动词的使动用法。 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的使动用法 9、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10、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 11、所以游目骋怀:使动用法,使…奔驰 五、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二)一 1、若合一契:一起。 2、其致一也:一样。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将......视为一样。 4、一觞一咏:一边……一边……。 (三)次 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兰亭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语法体系 1、词语: (1)词类划分(2)常用词法 2、句式: (1)判断句(2)省略句(3)被动句(4)倒装句 1、重要实词(生僻实词,一词多义,偏义复词)(1)修禊事也禊:古代祭祀礼节。三月三人们到河边去 邪修:做 (2)茂林修竹修:高 (3)况修短随化:修:长寿 (4)清流激湍:激湍:流得很急的水 (5)引以为流觞曲水:以为:把…作为 (6)列坐其次:列:排列其次:曲水旁边 (7)畅叙幽情: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8)俯察品类之盛:品类:自然界的万物 (9)所以游目骋怀:所以:所用来,表目的 (10)足以极视听之娱:足以:能拿来极:穷尽 (11)信可乐也:信:确实 (12)夫人之相与:相与:相处交往 (13)俯仰一世:俯仰:时间短暂

(14)或取诸怀抱:或:有的人诸:之于怀抱:志向 (15)或因寄所托:所托:爱好的事物 (16)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迹:旧迹 (17)况修短随化:短:长寿,短命。化:自然 (18)终期於尽:期:到 (19)齐彭殇为妄作:彭:长寿殇:短命 (20)故列叙时人:列:一个个 (21)录其所述:录:记下所述:作的诗歌 (22)其致一也:致:兴致,情致 (23)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这篇文章 2、重要虚词 ①之 (1)代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件事 感慨系之矣这种情况 不能喻之于怀古人的文章 (2)动词,到。 及其所之既倦 (3)主谓取独 夫人之相与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不知老之将至 (4)结构助词的,或音节助词无意义 1、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 2、仰观宇宙之大的 3、后之览者的 4、悟言一室之内的 5、暮春之初音节助词无实意 (5)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以 (1)介词,表示方式,原因,工具等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表因为 (2)连词,而,表顺承、修饰 (3)连词,因为。 (4)连词,来 所以游目骋怀连词,来 ③而 (1)连词而,表顺承 (2)连词而,表修饰 (3)连词来,因而。表因果 (4)连词却,表转折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和答案

兰亭集序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 2、亦将有感于斯文 .. 3、或取诸怀抱 ..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5、所以 ..游目骋怀 6、俯仰 ..一世 7、俯察品类 ..之盛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 ..咸集。 况修短 ..随化死生亦大.矣 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 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 ..左右②一觞.一咏 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 ..之娱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二)一 (1)若合一契(2)其致一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4)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4、余船以次俱进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6、陈胜、吴广次当行: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6、修守战之具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4、期(jī)年之后 5、、君与家君期日中 【虚词运用】 1、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2、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以之兴怀暮春之初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二)倒装句: ⑴介宾短语后置(于+宾语也叫状语后置):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 ②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 ③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 ④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 ⑵定语后置: 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 (三)省略句: 1、省略句: ⑴省主语: ①(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⑵省介词宾词: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⑶省介词“于”: ①映带(于)左右②悟言(于)一室之内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 1.翻译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 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 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 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向上 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 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 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 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 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参加聚会的人,抄录下他们作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缘由,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集会的诗文。 2.重点字词 一、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 ,会面) . 二、古今异义

《兰亭集序》通假字 词类活用 解释 特殊句式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总结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选取 二、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群贤毕至,少长 ..咸集形容词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2.游.目骋.怀使动用法,游:使……移动;骋:使……放纵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意动用法,一:把……看成一样; 齐:把……看作相等4.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环绕 5.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 6.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数词作动词,是一样的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做 修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高的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寿命)长 盛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大 俯察品类之盛.繁多 所以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用来…… 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曾不知老之.将至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到,引申为“追求”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代词,这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 列坐其次.旁边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面对,引申为“阅读”;喻:明白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及,到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 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死和生是大事啊 (二)定语后置句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抬头看广大无边的宇宙,低头看种类繁多的事物 (三)状语后置句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 2.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有人凭借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将身体自由放纵,不受约束 3.当其欣于所遇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4.不能喻之于怀不能在心里明白 (四)省略句 1.映带(于)左右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2.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引来清流,把它当作流觞的曲水 3.列坐(于)其次在水旁排列而坐 五、成语积累 1.游目骋怀:舒展眼力,开畅胸怀。 2.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附:文学文化常识 1.上巳节 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的重要节日。《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 上巳节也称女儿节。 2.书序与赠序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兰亭集序》《<呐喊>自序》等。赠序用于临别赠言,如《送东阳马生序》等。

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

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导读: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趣"通"取"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诗文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 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

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2死生亦大矣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 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开畅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全面归纳

通假字 1 ?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今:①抱在怀里;② 胸前;③ 心里存着;④ 打算。 4、弓1(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 作为。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寿命短死生亦大矢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 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冋,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 (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 一起。例:若合一契 2) 一样。例:其致一也 3) 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 ... 一边 .. 。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3、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 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 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五)修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 期(j i )年之后 周、满 5、 、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 【虚词运用】 1、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4、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5、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高 长 学习 进步 办好 修建 6、修守战之具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整治 至 、及 ,注定 期望、要求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2019 一、基本常识 1、关于序、跋类文体 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 2、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3、写作背景 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词语言 1、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 2、古今异义 茂林修竹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 或取诸怀抱古:兼词,“之于”合音今:常用义为众曾不知老之将至古:读zeng ,竟今:读zeng 多作姓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归纳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③所?砍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喝酒) (2)映带左右(带:环绕) (二)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三)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四)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 (五)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六)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七)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 四、一词多义 1 之 ⑴所之既卷(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⑶夫人之相与(取消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 2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长短) 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修建”)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3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 译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兰亭集序》重点字词及翻译 1.翻译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的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却)不能明白于心。因此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

兰亭集序词语归纳(

兰亭集序词语归纳(

————————————————————————————————作者:————————————————————————————————日期: 2

《兰亭集序》知识归纳(教师版) 2010-11 班级学号姓名 一、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皆,都 2、此地有崇.山峻岭高 3、又有清流激湍 ..左右流势很急的水;映衬,围绕; ..,映带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 ..和畅这;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 ..之盛.万物;繁多 6、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彼此交往 7、或.取诸怀抱,悟言 ..一室之内有的人;兼词,之于;相对面谈 8、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随着,顺着 9、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读音:zēng) 10、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先前,从前 11、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因;引起,发生 1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至,及;消亡 1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原因,缘由;像,好像 14、未尝不临文嗟悼 ..慨叹、忧叹,悲伤 15、不能喻.之于怀明白,说出 1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本来;虚妄荒诞的话;妄造,胡说 ..,齐彭殇为妄作 17、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抄录;所作的诗 18、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引起心中感触;情趣 19、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 二、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释其含义 虽趣.舍万殊趣——“取” 三、请写出下列各句中古今异义词语的古今意义 古今 1、或取诸怀抱 ..胸怀抱负胸前 3 / 7

2、列坐其次 ..它的旁边次一等 3、夫人 ..之相与两个词:发语词和人尊称别人的妻子 4、及其 ..所之既倦等到他连词 5、引以为 ..流觞曲水以(之)为,把它作为认为 6、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借以,靠它来表因果的连词 7、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表因果的连词 四、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其含义 1、群贤.毕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贤德之人 2、少长 ..咸集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3、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舒展、奔驰 4、足以极视听 ...之娱极,副词用作动词,穷尽; 视听,动词用作名词,眼睛、耳朵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数词活用作动词,把……看作一样; 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6、一觞 ..一咏数量词用作动词,喝点酒 7、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名词用作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 五、请解释下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1、毕 ①群贤毕至全部,全都 ②六王毕,四海一完成,结束 2、以 ①亦足以畅叙幽情连词,来,用来,表目的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因为 ③引以为流觞曲水介词,把 3、虽 4 / 7

兰亭集序 文言知识整理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整理 【古今异义】 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 胸前;③ 心里存着;④ 打算。【句式】 古汉语句式: a) 判断句:修禊事也 死生亦大矣。 b) 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不能喻之于怀 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词类活用】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觞一咏觞:喝洒。 ②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之人。 少长咸集少:少者;长:长者。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热闹的场面。 死生亦大矣大:大事。 ③数词活用为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用作动词,看做一样。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一:用做动词,是一样的。④意动用法: 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用动词,看作相等。 【一词多义】 (一)之 (1)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修 修禊事也做 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长 (四)盛 丝竹管弦之盛热闹 俯察品类之盛繁多 (五)所以 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 【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或通“趋”,趋向。 【涉及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课后成语】 东床快婿

《兰亭集序》公开课优秀教案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认识生命的价值。 3、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并进而了解作者对山水钟情的性灵。 4、积累文言实虚词知识。 教学重难点: 依托于文言语言的学习,并进而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认识是教学的重点;深入理解作者在感情的起伏变化中寄托的的生命感悟,并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赏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环节: [课前预习] 1、运用字、词典,疏通全文,读准句子,尝试口译全文,标清难以理解的字词(读一读、译一译、标一标) 2、了解王羲之的生平事迹和晋代的思想潮流,把握文章感情(查一查,找一找) 3、评价王羲之的生命观,写写自己的人生观(想一想,写一写) [课堂流程] 一、赏帖悟性 1、字如其人 说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很多人想到这是部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一行书”,观书贴,悟性情。 (1)字的特点:古雅秀美,潇洒自然 古人常用一个字来形容它——“雅” (2)字如其人 王羲之的“雅”:出身名门[其伯父为东晋元勋王导“旧时王谢堂前燕”(王导.谢安)其父王旷.官至淮南太守]又少有美誉,自然兴起名士之雅。(羲之简介)2、检查预习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世殊事异/ 虽取舍万殊(归类记忆)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称推求) ▲向之所欣/ 及其所之既倦 游目骋怀/ 人之相与(结构推断) 2.解释下列句子

苏教版-语文-高二-《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教学设计】 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二、诵读训练 听范读,朗读。 三、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 (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 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 ⑴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 所谓“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 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01年是庚辰年;2002年是辛巳年;…… ⑵修禊: 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兰亭集序》完整 拼音 注释 版

yǒnɡ hé jiǔ nián,suì zài ɡuǐ chǒu,mù chūn zhī chū,huì yú kuài jī shān yīn zhī lán tínɡ,xiū xì shì yě。qún xián bì zhì,shào zhǎnɡ xián j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cǐ dì yǒu chōnɡ shān jùn lǐnɡ,mào lín xiū zhú;yòu yǒu qīnɡ liú jī tuān,yìnɡ dài zuǒ yòu,yǐn yǐ wéi liú shānɡqū shuǐ,liè zuò qí cì。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 suī wú sī zhúɡuǎn xián zhī shènɡ, yì shānɡ yì yǒnɡ, yì zú yǐ chànɡ xù yōu qín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shì rì yě,tiān lǎnɡ qì qīnɡ,huì fēnɡ hé chànɡ,yǎnɡɡuān yǔ zhòu zhī dà,fǔ chá pǐn lèi zhī shènɡ,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 suǒ yǐ yóu mù chěnɡ huái, zú yǐ jí shì tīnɡ zhī yú,xìn kě lè y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兰亭集序导学案及答案

《兰亭集序》【复习目标】 1.学习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及书序的特点。 2.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的特殊现象。 【知识积累】 一、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①趣舍万殊 ②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二、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列坐其次(2)是日也 (3)向之所欣 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极视听之娱(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修竹: 3.列坐其次: 4.所以游目骋怀: 5.极视听之娱: 6.信可乐也: 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8.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9.趣舍万殊: 10.欣于所遇: 11.快然: 12.曾不知老之将至: 13.及其所之既倦: 14.感慨系之: 15.向之所欣: 16.以之兴怀: 17.昔人兴感之由: 18.临文嗟掉: 19.喻之于怀: 2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1.其致一也: 五、一词多义 之 ①所之.既倦②以之.兴怀 ③夫人之.相与④极视听之.娱 所 ①所.以游目骋怀②或因寄所.托 ③录其所.述 一 ①若令一.契②其致一.也 ③因知一.死生为虚诞④一.觞一咏 夫①悲夫.②夫.人之相与 六、判断特殊句式类型 ①死生亦大矣。 一、翻译下列句子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4)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默写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2、此地有,;又有,, ,列坐其次。 3、虽无,一觞一咏,亦。 4、是日也,,,,,所以,,信可乐也。 5、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6、虽,,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7、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况,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三、课外文段拓展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轨少好学,有行检。周蔡王引为记室,以清苦闻。迁卫州治中。隋高祖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其东邻有桑,葚落其家,轨遣人悉拾还其主,诫其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机杼之物(机杼:织布机。机杼之物:指劳作得来的东西。)不愿侵人。汝等宜以为诫。”在州四年,考绩连最。持节使者合阳公梁子恭状上,高祖嘉之,赐物三百段,米三百石,征轨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之。既至京师,诏与奇章公牛弘撰定律令格式。时卫王爽为原州总管,上见爽年少,以轨所在有声,授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后数年,迁硖州刺史,抚

《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重点实词及重点句子翻译

《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重点实词及重点句子翻译 一、重点实词 1、群贤毕至:茂林修竹: 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4、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5、畅叙幽情:惠风和畅: 6、品类之盛: 7、所以游目骋怀: 8、极视听之娱: 9、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10、信可乐也: 11、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 12、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3、虽趣舍万殊: 14、静噪不同: 15、暂得于己: 16、所之既倦: 17、感慨系之: 18、向之所欣:

19、陈迹: 20、以之兴怀: 21、修短随化: 22、终期于尽: 23、临文嗟悼: 24、不能喻之于怀: 2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 26、始舍于其址: 27、盖音谬也: 28、有泉侧出: 29、有穴窈(yǎo)然: 30、有怠而欲出者: 31、盖其又深: 32、方是时: 33、则或咎其欲出者: 34、夫夷以近: 35、瑰怪: 36、幽暗昏惑: 37、无物以相之: 38、何可胜道:

39、此所以: 40、慎取: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2、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6、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