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转向与制动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5.48 MB
- 文档页数:56
1.汽车的中性转向点:使汽车前后轮产生同一侧偏角的侧向力作用点称为中性转向点。
2.汽车的转向灵敏度:汽车在等速行驶时没在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就是等速圆周运动。
常用输出与输入的比值,如稳态时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来评价稳态响应。
这个比值称为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也称转向灵敏度,以符号ωr/δ)s来表示。
3.间隙失效:由于汽车与越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拖住,无法通过的情况称为间隙失效。
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拖尾失效。
4.汽车的悬挂质量分配系数ε:定义ε=ρ²y/ab,并称为悬挂质量分配系数。
当ε=1时,联系质量m2c=0;在ε=1的情况下,前、后轴上方车身部分的集中质量m2f、m2r的垂直方向运动时相互独立的。
5.动力因数为:驱动力Ft减去空气阻力Fw与汽车重力G比6.汽车行驶时一定收到的阻力:空气阻力Fw和滚动阻力Ff.7.汽车的加速能力通过: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8.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9.汽车的通过性是指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及各种障碍的能力.10.某种轿车的越过壕沟的宽度能力由前轮决定,其越过壕沟的宽度为Ld=,越台能力取决于后轮。
11.汽车的制动距离:它指的是汽车速度为Ua。
时,从驾驶员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住为止所驶过的距离。
12.汽车的平顺性:汽车的平顺性主要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之内,因此平顺性主要根据乘员主观感觉的舒适性来评价。
13.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之比或称转向灵敏度.14.汽车的制动效率为:车轮将要抱死的制动强度与被利用附着系数的比值15.车辆坐标系中的三个角速度分量名称为:俯仰角速度,侧倾角速度,横摆角速度16.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在0.26——0.6之间.17.汽车行驶条件:驱动力条件:Ft》Ff+Fi+Fw,附着条件Ft《Fzφφ18.对于汽车的横向振动来说,人最敏感的频率为0.5—2Hz,纵向为4—8Hz19.滑动附着系数出现在滑动率为15%—20%20.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使用方面:①行驶车速的选择②档位的选择③挂车的应用及正确的保养与调整;(2)汽车结构方面:①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②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③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及提高效率④改进汽车外形和轮胎设计。
汽车功能安全汽车功能安全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保障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行车安全的要求不断增加,汽车功能安全也日益重要。
下面主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汽车功能安全。
首先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ABS可以防止车轮在制动过程中出现抱死现象,保持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减少制动距离,并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它通过控制制动液的压力来调节制动力,使车辆保持最佳的制动效果。
现在的大部分汽车都配备有ABS系统。
其次是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
ESC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辆的各项数据,并通过控制发动机和制动系统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它能够根据车辆的运动状态自动调整发动机输出和车轮制动力,使车辆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ESC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有效地防止翻车和侧滑等危险情况。
另外,车辆动态控制系统(DSC)也是一种常见的汽车功能安全。
DSC可以通过控制发动机、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来实现车辆的动态控制,使车辆更加稳定和安全。
它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操作来主动调整车辆的行驶轨迹,防止车辆偏离目标方向。
此外,还有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
ACC通过雷达或摄像头等传感器来感知前方车辆的位置和速度,并自动调整车辆的速度和距离,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
它能够减少驾驶员的疲劳程度,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最后是胎压监测系统(TPMS)。
TPMS可以实时监测车辆轮胎的气压,并在胎压过低或过高时发出警报。
它可以提醒驾驶员及时调整轮胎气压,确保轮胎正常使用,减少爆胎的风险,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总之,汽车功能安全是通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保障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通过ABS、ESC、DSC、ACC和TPMS等功能,可以使车辆更加稳定、操控更加灵活、驾驶更加舒适,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汽车功能安全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为人们的驾驶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汽车五大域讲解随着ECU(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增加,汽车逻辑控制越来越复杂。
域控制器出现的最初逻辑并不是为了减少车辆ECU数量而存在的,而是为了整合数据、增强计算能力而生。
所谓“域”(Domain)即控制汽车的某一大功能模块的电子电气架构的集合,每一个域由一个域控制器进行统一的控制,最典型的划分方式是把全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分为五个域: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座舱域和自动驾驶域汽车5个主要的功能域:1.动力域∙多种动力系统单元(内燃机,电动机/发电机、电池、变速箱)∙计算和分配扭矩∙变速器管理∙电池监控∙发电机调节支持的通讯类型包括CAN/CAN-FD,GigabitEthernet并对通讯提供SHA-256加密算法支持面向CPUGPU发展,需要支持AdapativeAUTOSAR环境,或支持POSIX标准接口的操作系统。
2.底盘域∙与汽车行驶相关(传动系统、行驶转向、制动系统)∙贴近——控制执行端(感知识别,决策规划,控制执行——智能汽车核心系统)∙在未来自动驾驶车辆上,转向杆、刹车和加速踏板等都将不再保留,更先进的驾驶方式是利用车辆智能感知单元进行分析,工作指令通过线束传递给转向或制动系统来实现自动驾驶。
这项技术就被称为线控技术∙线控底盘5大系统:转向、换挡、油门、悬挂、制动底盘域是与汽车行驶相关,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共同构成。
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智能汽车的感知识别、决策规划、控制执行三个核心系统中,与汽车零部件行业最贴近的是控制执行端,也就是驱动控制、转向控制、制动控制等,需要对传统汽车的底盘进行线控改造以适用于自动驾驶。
线控底盘主要有五大系统,分别为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线控悬挂,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是面向自动驾驶执行端方向最核心的产品。
3.智能座舱域(娱乐,通信)座舱域的常见应用∙语音识别∙手势识别∙显示性能:一芯多屏显示,仪表屏不同尺寸,中控屏,∙虚拟化技术∙安全级别不同的应用进行隔离∙远程控制∙整车OTA智能座舱关键技术:∙基于更高算力的座舱域控制器芯片开发产品集成度更高。
“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ABS”的控制方式ABS系统中,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称为控制通道。
如果对某车轮的制动压力可以进行单独调节,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独立控制;如果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车轮的制动压力一同进行调节,则称这种控制方式为一同控制。
在两个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一同控制时,如果以保证附着力较大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称这种控制方式为按高选原则一同控制;如果以保证附着力较小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则称这种控制方式为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
按照控制通道数目的不同,ABS系统分为四通道、三通道、双通道和单通道四种形式,而其布置形式却多种多样。
四通道ABS对应于双制动管路的H型(前后)或X型(对角)两种布置形式,四通道ABS也有两种布置形式。
控制装置和A BS警示灯等组成,在不同的AB 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往往不同,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控制逻辑也可能AB 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不尽相同。
在常见的AB S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有关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
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1、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2、EBD电子制动力分配3、EBA紧急制动辅助装置4、CBC转弯制动控制5、BAS制动力辅助系统6、BA 机械制动辅助系统7、ASR驱动(轮)防滑系统8、TCS循迹控制系统9、TRC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10、ESP 电控行驶平稳系统11、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12、VSC电子稳定装置13、MSR发动机阻力矩控制14、EDS电子差速锁15、VSA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16、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1、ABS是刹车防抱死系统.ABS工作时就相当于以很高的频率进行点刹,于是在紧急情况下踩制动踏板,肯定会感到制动踏板在颤动,同时也会听到制动总泵发出的“哒哒”声,这便是ABS在正常工作。
由于制动总泵在不断调整制动压力,从而对制动踏板有连续的反馈力。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踩住制动踏板,同时采取积极措施避险。
2、EBD是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用高速计算机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对四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摩擦力数值,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安全。
当紧急刹车车轮抱死的情况下,EBD在ABS动作之前就已经平衡了每一个轮的有效地面抓地力,可以防止出现甩尾和侧移,并缩短汽车制动距离。
EBD实际上是ABS的辅助功能,它可以改善提高ABS的功效。
所以在安全指标上,汽车的性能又多了“ABS+EBD”。
3、EBA是电子控制煞车辅助,这个系统可以感应驾驶人对煞车踏板的作动需求程度, 当电脑从煞车踏板所侦测到的煞车动作, 来判断驾驶人此次煞车的意图, 如果是属於非常紧急、急迫的煞车, EBA此时将会指示煞车系统产生更高的油压使ABS发挥作用, 而使煞车力更快速的产生减少煞车距离, 电子控制煞车辅助系统尤其是对於脚力较差的妇女及高龄驾驶者, 在规避紧急危险的煞车时甚有帮助4、CBC转弯制动控制又称弯道自动控制(CBC)。
汽车底盘构造知识点一、底盘的定义和作用底盘是指汽车上用于支撑车身、传递动力、转向和制动等功能的结构部件总称。
它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车身及其上部负荷,同时又要传递发动机和变速器产生的动力,使其转化为车轮运动能量,并通过悬挂系统保证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二、底盘结构1.前悬挂系统:前悬挂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转向节、控制臂等组成,用于支撑前轮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摆动自由度。
2.后悬挂系统:后悬挂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控制臂等组成,用于支撑后轮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摆动自由度。
3.转向系统: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节、传动杆和转向齿轮等组成,用于实现方向盘操作与前轮转向之间的机械传递。
4.制动系统:制动系统主要由刹车片或刹车鼓、刹车盘、制动缸等组成,用于实现对车辆运动状态的控制,以达到减速、停车和保持车辆静止的目的。
5.传动系统:传动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和驱动轴等组成,用于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使车辆得以运动。
6.悬挂系统:悬挂系统主要由弹簧、减震器、控制臂等组成,用于支撑车身并吸收路面颠簸所带来的冲击力。
三、底盘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底盘设计必须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包括加强底盘结构强度和刚度,提高悬挂系统稳定性和制动效果等。
2.舒适性原则:底盘设计必须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乘客的舒适性,包括提高悬挂系统的缓冲能力和降低噪音水平等。
3.经济性原则:底盘设计必须考虑到生产成本和使用费用问题,包括采用合理的材料和工艺以及优化结构设计等。
4.环保性原则:底盘设计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减少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等。
四、底盘维护保养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底盘各个部位的磨损和松动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
2.清洗保养:定期清洗底盘,特别是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等易受污染的部位。
3.润滑保养:定期给底盘各个部位进行润滑,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并延长使用寿命。
4.注意驾驶习惯:避免急加速、急刹车、超载等不良驾驶习惯,以减少对底盘的损伤。
基于逻辑门限值的汽车abs控制策略ABS控制系统是汽车安全驾驶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是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正常制动、稳定停车的关键。
ABS控制系统主要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液压控制单元、速度传感器、车轮传感器等部件组成。
在急刹车或路面低陷时,ABS控制系统会通过液压阀门进行控制,防止车轮锁死,保证车辆制动、转向的可控性。
基于逻辑门限值的汽车ABS 控制策略,对于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可控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门限值是指一个阈值,大于该值则表示情况发生,小于该值则表示情况未发生。
在ABS控制系统中,门限值是通过ECU进行调节,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对所需的门限值进行预设。
如果传感器检测到车轮即将锁死,则ECU将会根据预设的门限值控制液压阀门进行制动,防止车轮锁死导致车辆失控。
门限值的设定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一般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建立模型、验证模型等步骤,确保ABS控制系统可以在各种不同路况下保持稳定和有效。
门限值的设定需要根据车辆的制动情况、路面的状态、车速等多种因素确定,以保证ABS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出响应,避免车辆出现短暂的失控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门限值的设定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驾驶模式进行调节。
例如在雪地路面上行驶时,由于路面摩擦系数较低,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轮悬挂状态与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偏差,因此需要增加门限值来避免系统的误判。
而在高速行驶时,由于车速较快,车辆制动距离较长,因此需要降低门限值来保证系统的敏捷性和响应速度,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制动。
总的来说,基于逻辑门限值的汽车ABS控制策略,可以大大提高车辆驾驶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通过合理的门限值设定,可以控制车轮的制动情况,避免车轮锁死和车辆失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路况、驾驶模式等因素进行调节,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为驾驶者带来更高的安全保障。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分院指导教师2020年 7 月 24 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汽车制动系统,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诊断 (1)一、制动系检查 (2)(1)前盘式制动器的检查 (2)(2)驻车制动系统制动踏板的高度调整 (2)(3)制动控制系统 (3)二、ABS控制系统故障码的含义以及控制系统部件的检修 (4)(1)ABS控制系统故障码含义及部件的检修 (4)(2)ABS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7)(3)制动踏板振动或者ABS出现操作噪声 (8)三、VDC工作原理及故障检修 (10)(1)VDC工作原理 (10)(2)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的诊断: (11)四、案例分析 (14)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摘要制动系统包括普通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以及ABS/VDC/EBD 控制系统。
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盘以及制动助力系统的改良,与同款车型雅阁、凯美瑞相比,J31天籁具有一定优势,新款天籁J32车型制动盘的大小为296×26T,助力器改为11寸,比同类车型的制动助力器都大,通过改善制动助力器尺寸与制动盘的尺寸,改善了车辆在高速公路的路况下的制动,中等减速情况都得到了良好改善。
在中等车速情况下减速,改善了踏板的刚度,也减少了踏板的行程。
在低速情况下,提供了最优化的踏板行程。
关键词:汽车制动系统,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诊断一、制动系检查(1)前盘式制动器的检查制动片的检查:标准厚度为9.5mm,极限厚度为2.0mm。
制动盘厚度检查:标准厚度为28.Omm,极限厚度为24.0mm。
后盘式制动器的检查:制动片标准厚度为8.5mm,极限厚度为2.0mm。
制动盘厚度的检查:标准厚度为16.0mm,极限厚度为14.00ram。
驻车制动系统检查:使用196N的力踩下驻车制动踏板时,通过确认踏板行程在规定范围以内,可以通过听棘轮声响来确认,标准一般为6个槽口左右,手制动提示指示灯点亮,一般在1个槽口的时候就会点亮。
车辆制动时的工作过程车辆制动时的工作过程是指车辆在行驶中,为了减速或停止,通过对车轮施加制动力,使车轮的旋转速度降低或停止,从而达到控制车辆的目的。
车辆制动时的工作过程涉及到车辆的制动系统、制动原理、制动方式和制动性能等方面。
车辆的制动系统车辆的制动系统是指车辆上用来实现制动功能的一套装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制动踏板:是驾驶员操作制动系统的部件,通过踩下或松开制动踏板,可以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
制动总泵:是制动系统的压力源,通过驱动活塞,将制动液压力传递到各个轮缸。
制动液:是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的介质,通常是一种不易沸腾、不易冻结、不易腐蚀、不易泄漏的液体。
制动管路:是连接制动总泵和各个轮缸的管道,用于输送制动液。
轮缸:是安装在各个车轮上的部件,通过接收制动液压力,推动活塞,使制动摩擦片与刹车盘或刹车鼓发生摩擦。
制动摩擦片:是安装在轮缸上的部件,通常由金属支架和摩擦材料组成,与刹车盘或刹车鼓接触产生摩擦力。
刹车盘或刹车鼓:是固定在车轮上的部件,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与制动摩擦片接触产生摩擦力。
车辆的制动原理车辆的制动原理是指车辆在行驶中,通过对车轮施加制动力,使车轮的旋转速度降低或停止,从而达到控制车辆的目的。
根据能量转换的原理,车辆在行驶中具有一定的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当需要减速或停止时,必须消耗这部分机械能。
而消耗机械能的方式就是通过摩擦力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因此,车辆的制动原理就是利用摩擦力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车辆的制动方式根据对车轮施加摩擦力的方式,车辆的制动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鼓式制动:是指利用轮缸推动两个或四个制动蹄向外运动,使得摩擦片与刹车鼓发生摩擦,从而产生制动力。
鼓式制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自增力效应明显等优点,但也存在散热性能差、重量大、调整困难等缺点。
鼓式制动一般用于对刹车性能要求不高的经济型汽车或微型汽车的后轮。
盘式制动:是指利用轮缸推动两个或多个制动摩擦片向内运动,使得摩擦片与刹车盘发生摩擦,从而产生制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