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AS抑制剂作用和功能

RAS抑制剂作用和功能

RAS抑制剂作用和功能
RAS抑制剂作用和功能

RAS抑制剂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

已有多项RCT研究证实,RAS抑制剂治疗在有效减少蛋白尿的同时能够保护肾脏,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REIN和MICRO-HOPE研究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可减少非糖尿病及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AIPRI研究显示,对于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贝那普利与安慰剂相比,可使轻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肾脏终点事件(血清肌酐水平增加1倍、进入终末期肾脏病或死亡)的危险性减少38% 。ESBARI研究证实,即便是血清肌酐值>3mg/dl的晚期(第4期)肾功能不全患者,用ACEI(贝那普利)治疗36个月时蛋白尿减少52%,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的危险降低24%,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风险降低40%,主要终点减少43%(图2),并且ACEI对肾功能的保护独立于其降压作用。同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ARB)使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降低35%,达到肾脏硬终点的危险性降低16%。

由于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也是预示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因此减少蛋白尿也可能改善心血管病预后。RENAAL研究结果表明,ARB减少2型糖尿病因心力衰竭而住院的次数,但不影响心血管的联合终点率(死亡和致残)。目前尚无更多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干预蛋白尿能改善慢性肾脏病人群的心血管病预后。

增加RAS抑制剂的抗蛋白尿效应

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增加RAS抑制剂的剂量可能会增强其抗蛋白尿作用,但针对蛋白尿的治疗能否改善慢性肾脏病的预后硬终点尚无循证医学证据。为探索RAS抑制剂抗蛋白尿的最佳剂量及其对肾脏预后的影响,我们近年在中国慢性肾脏病人群中进行了一项前瞻、随机、开放标签、终点分析设盲的单中心临床研究——ROAD(Renoprotection of Optimal Antiproteinuric Doses,最佳抗蛋白

尿剂量的肾脏保护)试验。该研究共纳入360例有临床蛋白尿(尿蛋白定量>1.0

g/d,超过3个月)和肾功能减退(血肌酐133~442 mmol/L)的非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入4组。其中第1组和第3组分别接受常规剂量的贝那普利(10 mg/d)或氯沙坦(50 mg/d);第2组为大剂量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从10 mg/d开始逐步增加剂量至20 mg/d、30 mg/d和40 mg/d,以蛋白尿的降低程度作为增加剂量的依据,目标是达到患者可以耐受的最佳抗蛋白尿剂量(定义为尿蛋白排泄量较前一剂量时降低<10%);第4组为大剂量氯沙坦组,按上述原则从氯沙坦50 mg/d 起始逐步增加剂量至100 mg/d、150 mg/d和200 mg/d。每个加量期为1个月,在达到最佳抗蛋白尿剂量时停止加量并在该剂量上维持。平均观察期3.7年。以肾脏预后(血清肌酐水平增加1倍、进入终末期肾脏病或死亡)为主要终点。结果显示,与各自的常规治疗剂量组相比,大剂量贝那普利组和氯沙坦组到达主要终点的危险性分别下降51%和53%,肾功能减退的速度延缓了60%和55%。四组患者的蛋白尿水平都有明显下降,但大剂量组的下降幅度均显着大于各自的常规剂量组。

目前临床指南对RAS抑制剂的推荐剂量都是根据其降压效果做出的,而忽略了对另一个重要指标——蛋白尿减少程度的关注。ROAD研究第一次证实,增加RAS 抑制剂的剂量不仅能进一步减少蛋白尿,并且能够改善肾脏预后硬终点。该研究还提示,对RAS抑制剂的抗蛋白尿作用存在个体差异。在该研究人群中,大约50%

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双倍剂量(贝那普利20 mg/d,氯沙坦100 mg/d)RAS抑制剂时能够达到最佳抗蛋白尿效果,在此范围内提高剂量并未增加主要不良事件率。提示需要对RAS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进行个体化评估。

传统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手术治疗,放化疗,中西医结合疗法,以及生物免疫治疗方法。但是他们都有一些共同存在的弊端,如风险性极大,无法保证生活质量等等。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方法与上述几种肺癌治疗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所在。相对放化疗来说,靶向药物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了放化疗治疗所带来的强烈毒副反应;和生物免疫治疗方法对比,靶向药物治疗的风险性要低很多,安全性较高。目前,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不断增多,常见的靶向药物有特罗凯,易瑞沙,索拉非尼等。

但是,易瑞沙和特罗凯是针对EGFR突变才有治疗的效果,而多吉美则针对VEGFR和PDGFR突变才有治疗的效果,同时上述几种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也相较较大,患者易出现诸如腹泻、皮疹、恶心呕吐、结膜炎、溃烂、间质行肺炎等症状。安卓健是萃取自牛樟芝的天然小分子靶向药物,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低抗药性,抑制转移,有广谱性,有治愈可能五大优势,他的毒副作用远远低于同类靶向药物,且是市面上一种针对RAS突变治疗的靶向药物。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胰腺癌比较理想的方案选择。

据研究发现,安卓健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并启动癌细胞的程序性凋亡和自噬作用,进而杀死癌细胞。研发团队更明确地以实验证明,安卓健在癌细胞里所扮演的角色为蛋白质脂肪酸转移酵素抑制剂,藉由抑制蛋白质脂肪酸转移酵素的活性,间接地抑制主导癌细胞增生的重要讯息传递上游因子Ras,开启癌细胞走向死亡的途径。

在细胞的讯息传递路径上,Ras主要为活化控制基因转录的激酶,从而调节细胞的增生与分化。Ras基因的点突变通常导致癌细胞的过度活化,使得细胞不正常增生与转移;在多数的恶性肿瘤中均发现有Ras点突变的现象。Ras的活性取决于此蛋白是否能顺利的由细胞核生成并镶嵌至细胞膜上,该过程需要一系列的转译后修饰作用,包括:

(1)在Ras蛋白质的羧基端高度保留的CAAX motif中的半胱氨酸进行蛋白质异戊二酰化;

(2)以蛋白质酶移除CAAXmotif中的AAX胺基酸片段;

(3)甲基化;

(4)脂肪酸修饰作用等。

而法尼基转移酶参与Ras活化的第一步,即蛋白质异戊二酰化,安卓健即为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间接的抑制Ras的活性,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与分化的目的。

在探讨安卓健诱导癌细胞死亡的讯号传递路径中,研究结果指出:安卓健通过抑制 Ras 的活性,进而影响其下游讯息传递因子,包括抑制PI3K 的表现量与降低 Akt 的磷酸化程度;以及活化 AMPK促使 TSC1/TSC2 结合更紧密,进而大大的降低 mTORC1 的活性,开启癌细胞的自噬作用机制;安卓健同时会活化MEK1/ ERK1/2 的路径,促进癌细胞的自噬作用机制;另外,安卓健会使线粒体不稳定,降低 Bcl-2、Bcl-XL 与 MCl-1 的蛋白质量,使癌细胞程序性凋亡。由于安卓健能同时诱导癌细胞启动自噬作用与程序性凋亡的机制,而实验室的细胞毒性测试亦指出安卓健对多数的癌细胞(脑癌、淋巴癌、血癌、肺腺癌、乳癌、肝癌、胰脏癌、胃癌、直肠癌、前列腺癌与膀胱癌等 ) 都有毒杀效果,所以安卓健有机会成为主力的临床癌症用药。

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的用药护理 免疫抑制剂定义 是一类通过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而使组织损伤得以减轻的化学或生物物质。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目前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1、钙调素抑制剂类:环孢菌素CsA类、他克莫司(FK506) 2、抗代谢类:硫唑嘌呤、霉酚酸脂(MMF) 3、激素类:甲强龙、醋酸泼尼松 4、生物制剂:抗T细胞球蛋白(AT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 免疫抑制剂用药原则 1、预防性用药:环孢素A、FK506、霉酚酸脂(MMF)等。 2、治疗/逆转急性排斥反应(救治用药):MP(甲基强的松龙)、ALG或ATG、霉酚酸脂(MMF)、FK506等。 3、诱导性用药(因急性肾小管坏死而出现延迟肾功能、高危病人、二次移植、环孢素肾毒性病人):ATG、ALG等。 4、二联:激素(醋酸泼尼松)+抗代谢类(骁悉) 三联:激素(醋酸泼尼松)+抗代谢类(骁悉)+环孢素A(新山地明) 激素(醋酸泼尼松)+抗代谢类(骁悉)+FK506(他克莫司) 常用免疫抑制剂 1、环孢素(CsA):新山地明(进口)田可、赛斯平(国产) 作用机理

属于钙神经蛋白抑制剂,可以选择性抑制免疫应答,通过破坏使T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的表达,阻断参与排斥反应的体液和细胞效应机制,防止排斥反应的发生。 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新山地明受进食和昼夜节律的影响较山地明小,所以服药时间不必将用餐考虑在内。 环孢素A依靠胆汁排泄,肝功能障碍,胆汁淤积症或严重胃肠功能障碍都会影响环保素A的吸收和代谢。只有极少部分药物经肾脏排出,且不能经透析去除,所以对于肾脏功能不全者和需透析治疗的患者,均不需调整药物浓度。 副作用 (1)肾毒性:血清肌酐、尿素氮增高;肾功能损害。个体差异大,临床表现不典型,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移植肾损害很难鉴别。且发生肾损害时,血药浓度可能正常,甚至偏低。 (2)接近半数的患者会出现肝脏毒性,其发生率与用药量密切相关。 (3)神经毒性:表现为肢体震颤、失眠、烦躁等。 (4)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5)其他并发证: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钾血症、牙龈增生、糖尿病、多毛症。 用量 联合用药时:初始剂量为6~8mg/kg/d,Q12h,以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 注意事项 (1)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时服药,禁忌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常用免疫抑制剂

常用免疫抑制剂 一、激素类药物 主要为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和强的松(prednisolone),前者在术后近期及急性排斥时静脉注射,以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后者为术后口服维持。 作用机制:对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均有影响,主要是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也阻碍淋巴细胞DNA合成和有丝分裂,破坏淋巴细胞,使外周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并损伤浆细胞,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缓解变态反应对人体的损害。 副作用:骨质疏松、溃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二、细胞毒类药物 1.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依木兰,Imuran) 作用机制:主要抑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对T细胞的抑制较明显,并可抑制两类母细胞,故能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但不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副作用:抑制骨髓使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感染等。 2.霉酚酯酸(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商品名:骁悉CellCept) 作用机制:特异性抑制T和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抗体形成和细胞毒T细胞的分化。 副作用:1)消化道不适:食道炎、胃炎、腹痛、腹泻和消化道出血。2)血液:中性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 三、钙调素抑制剂 1.环孢素(ciclosporin,cyclosporinA) 作用机制:可选择性作用于T淋巴细胞活化初期。辅助性T细胞被活化后可生成增殖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环孢素可抑制其生成;但它对抑制性T细胞无影响。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抑制淋巴细胞生成干扰素。 副作用:多毛、震颤、胃肠道不适、齿龈增生以及肝、肾毒性;亦可见乏力、厌食、四肢感觉异常、高血压、闭经及抽搐发作等。 2.普乐可复(Prograf),又称FK506或他克莫司(tacrolimus)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与环孢素相同,主要是抑制白细胞介素-2的合成,作用于T细胞,抑制T细胞活化基因的产生(对 -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等淋巴因子的mRNA转录有抑制作用),同时还抑制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但不影响抑制型T细胞的活化。与环孢素相比,有如下特点:1)免疫作用是环孢素的数十倍到数百倍。2)可减少肝、肾移植受体的急、慢性排斥反应。3)细菌和病毒感染率也较环孢素治疗者低,尤其是本品有较强的亲肝性,对肝移植的功效高100倍,因而大大降低了临床使用剂量,可降低原治疗费用1/3~1/2,同时不良反应也明显降低。 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震颤、思维紊乱、低磷血症、失眠、视力障碍和呕吐等,偶见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异常,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失调,皮肤瘙痒等。 四、生物制剂类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2015-03-09 环孢素(CsA):新山地明、田可、赛斯平 作用机理 属于钙神经蛋白抑制剂,可以选择性抑制免疫应答,通过破坏使T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的表达,阻断参与排斥反应的体液和细胞效应机制,防止排斥反应的发生。 目前,市面出售的环孢素A有两种:一种为进口的,为瑞士诺华制药(新山地明),其剂型主要是胶囊;另一种为国产的,其剂型有口服液和胶囊。国內已有华东医药(赛斯平)、华北制药(田可)等多家生产厂家。 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环孢素A依靠胆汁排泄,肝功能障碍,胆汁淤积症或严重胃肠功能障碍都会影响环保素A的吸收和代谢。只有极少部分药物经肾脏排出,且不能经透析去除,所以对于肾脏功能不全者和需透析治疗的患者,均不需调整药物浓度。 新山地明受进食和昼夜节律的影响较山地明小,所以服药时间不必将用餐考虑在内。 副作用 1、肾毒性:个体差异大,临床表现不典型,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移植肾损害很难鉴别。且发生肾损害时,血药浓度可能正常,甚至偏低。

2、接近半数的患者会出现肝脏毒性,其发生率与用药量密切相关。 3、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血压41%~82%,高胆固醇血症37%,高尿酸血症35%~52%,高钾血症55%,震颤12%~39%,牙龈增生7%~43%,糖尿病2%~13%,多毛症29%~44%。 用量 联合用药时:初始剂量为6~8mg/kg/日,分两次服用,以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 注意事项 1、严格按医嘱服药,禁忌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2、遵医嘱监测血药浓度。 3、药品储存在15~30度室温中,忌冷冻。 4、定时服药,养成良好的定时服药习惯。 5、环孢素有不同的剂型,不同的厂家,各药在同一患者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不尽相同,故改换不同剂型、不同厂家的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排斥反应或药物中毒。 6、接受本药治疗的母亲不应授乳。 7、过敏体质者慎用注射液。 8、因硝苯吡啶可引起齿龈增生,故在应用环孢素A期间,发生齿龈增生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硝苯吡啶。 血药浓度 1、 CsA谷值浓度(C0)

免疫抑制剂整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选择 (网上搜集,感谢同行) 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分为四大类:即非甾类抗炎药、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NSAIDs和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症状,但关节炎症和破坏仍可发生或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经诊断即开始DMARDs治疗。推荐首选常用的如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羟氯喹。视病情可单用也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DMARDs联合治疗。一般对单用一种DMARDs 疗效不好,或进展性、预后不良和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采用机理不同的DMARDs联合治疗。联合用药时,其不良反应不一定比单一用药多。联合用药时,可适当减少其中每种药物的剂量,如MTX可选用7.5mg ~25mg/周和柳氮磺吡啶1.0~3.0g/日。目前常用的联合方案有:① MTX+柳氮磺吡啶;② MTX+羟氯喹(或氯喹);③ MTX+青霉胺;④ MTX+金诺芬;⑤ MTX+硫唑嘌呤;⑥柳氮磺吡啶+羟氯喹.国内还可采用MTX和植物药(如雷公藤、青藤碱和白芍总甙)联合治疗。如患者对MTX不能耐受,可改用来氟米特或其他DMARDs。 ⑴ NSAIDs 通过抑制环氧化合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退热、消肿作用。由于NSAIDs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故可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食欲不佳,严重者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等;肾脏不良反应:肾灌注量减少,出现水钠潴留、高血钾、血尿、蛋白尿、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发生肾坏死致肾功能不全。NSAIDs还可引起外周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损害等,少数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皮疹、哮喘),以及耳鸣、听力下降,无菌性脑膜炎等。应强调,NSAIDs虽能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但不能改变病程和预防关节破坏,故必须与DMARDs联合应用。 ⑵DMARDs 该类药物较NSAIDs发挥作用慢,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大约需1-6个月,故又称慢作用药。它虽不具备即刻止痛和抗炎作用,但有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首选何种DMARDs。从疗效和费用等考虑,一般首选甲氨蝶呤,并将它作为联合治疗的基本药物。 ①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口服、肌注或静注均有效。口服60%吸收,每日给药可导致明显的骨髓抑制和毒性作用,故多采用每周一次给药。常用剂量为7.5~25mg/周,个别重症患者可以酌情加大剂量。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口炎、腹泻、脱发、皮疹,少数出现骨髓抑制,听力损害和肺间质变。也可引起流产、畸胎和影响生育力。 ②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SSZ)一般服用4~8周后起效。从小剂量逐渐加量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使用方法:每日250~500mg开始,之后每周增加500mg,直至每日2.0克,如疗效不明显可增至每日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