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质量基础试题答案
- 格式:xlsx
- 大小:57.69 KB
- 文档页数:22
ISO9001-2015试题(附答题)第一题,选择题(可多选)1.GB/T19001-2015标准中持续改进活动包括()。
A: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B: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C: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D:以上全部2.关于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B:应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C: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结果应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D:以上都对3.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方法包括()。
A:顾客会晤B:顾客赞扬C:担保索赔D:以上全是4.审核方案()。
A:是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安排B:就是对审核进行策划后形成的文件C:是审核检查方案D:是审核计划5.GB/T19001-2015标准要求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
A:符合性、实施性和有效性B: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C: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D:适宜性、实施性和有效性6.依据GB/T19001-2015标准,不合格输出的控制适用于()A:产品交付前发生不合格品B:产品交付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C: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服务D:以上都是7.依据GB/T19001-2015标准8.5.1条款,以下哪种说法错误?()A:监视和测量主要是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在本条款B:为过程的运行提供适宜的基础设施和环境C:配备具备能力的人员,包括所要求的资格D:采取措施防止人为错误12.关于纠正措施,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不考虑不合格造成的影响,采取相同程度的纠正措施B:应评审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C:采取纠正措施可能导致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D:应保留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的形成文件的信息13.策划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时应确定()A:监视和测量的对象B: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C:监视和测量的时机D: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时机14.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审核方案时应考虑()A:有关过程的重要性B: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变化C:以往的审核结果D:审核员不能来自外部15.管理评审应()。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试题姓名:身份证号码:考试日期:考试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及其控制时,组织应考虑下列哪些因素:()A:顾客和其他有关相关方所期望的对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水平B:顾客及使用者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C: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所需的内部和外部资源D:A+B+C2:组织对确定策划和运行QMS所需的来自外部的成文信息进行适当的(),应予以保护,防止非预期更改A:发放并使用B:保持可读性C:授权并修改D:识别,并予以控制3:组织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应确定、识别组织的经营风险和机遇,并制订应对风险的措施或方案,应对风险的措施包括:()A:寻求机遇承担风险B:消除风险源C:通过信息充分的决策而保留风险D:以上都是4:组织的知识是指组织从其经验中获得的特定知识,是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的共享信息,其中内部来源的知识可以是:()A: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得到的经验教训B:产品标准C:学术交流D:专业会议5:ISO9001:2015标准关于适用时组织应保留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评审成文信息中,下列哪项内容标准没有明示要求保留:()A:产品和服务的工艺要求B:产品和服务的新要求C:评审结果D:B+C6. 审核发现是指:()a)审核中观察到的事实b)审核的不合格项;c)审核中观察到的事实与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d)审核中的观察项。
7:ISO9001:2015标准()条款要求确定QMS范围A:1.2B:4.1C:4.3D:7.08:质量方针具备的特征包括:()A: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B: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C: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D:以上全部9:ISO9001:2015标准要求组织策划QMS时应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提出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并评价这些措施的()A:适用性B:有效性C:充分性D:效率10:在策划和实施管理评审时,组织应考虑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其中不包括趋势性信息是:()A:资源的充分性B:监视和测量结果C: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D:顾客满意和有关相关方的反馈11下面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
质量基础知识试题一、填空题1.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
2.产品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可信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3.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适用性观点。
4.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5.质量环是指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6.“三检制”通常是指:自检、互检、专检。
7.检验方式有:全检和抽检。
8.所谓处理质量问题的三现是:现场,现物和现认;9.PDCA循环是指:P:Plan_ 计划_、D:Do_实施_、C:_Check_检查_,A:_analysis 分析。
二、是非题1.“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 )2.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 )3.服务是产品类别中的一类。
(√ )4.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5.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管理性检查活动。
(× )6.自检、互检、专检这“三检”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
(√)7.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8.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9.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10.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11. 首检就是首件检查:(×)12. 互检就是互相检查:(√)13. 全检就是全数检查:(√)14. 抽检就是抽样检查:(√)15. 免检就是免除检查:(√)三单选题、1. 质量是一组固有(A )满足要求的程度。
A. 特性B. 品质C. 行为的特性D. 特征2.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D )。
A. 符合性质量B. 广义性质量C. 满意的质量D. 适用性质量3.《产品质量法》于(B )年7 月8 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