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化县同心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427.26 KB
- 文档页数:2
新宁县龙口锑矿成矿规律分析摘要:龙口矿床是新宁县回龙镇的一个大型矿床,位于新宁县城40度的直线距离37公里左右。
通过对该矿区的地质及矿床特点的综合研究,对其成矿潜能及控矿规律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锑的成矿作用是由构造和岩性共同作用决定的,有利的岩石位置有利于锑矿化富集。
关键词:新宁县;龙口锑矿;成矿规律1矿区地质背景龙口锑矿所在的地区,位于紫云山凸起的北侧,位于公田-灰汤-新宁深大断裂带的南侧和北侧,是龙口次级复合背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矿井的区域中,褶皱构造相对比较简单,地层整体上是一个偏向南东的单斜层,在断层构造上,有一套北东向的断层,比较大的有5条(F1~5),基本上是互相平行的。
以F1为主控矿容矿构造,为该矿的主控容矿构造。
在F1的作用下, I型锑成矿脉成矿作用较为明显,且成矿程度相对较高,为该区主要的矿石类型。
2矿区地质特征龙口锑矿所在的地区,位于紫云山凸起的北侧,位于公田-灰汤-新宁深大断裂带的南侧和北侧,是龙口次级复合背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龙口构造带具有近南北向的倾向,略向南倾斜的倾向,其两侧的侧向基本上是对称的,以震旦系为中心,两侧分别是寒武系和泥盆系。
3 矿床特征3.1矿体特征龙口锑矿床主要分布在 NE向F1段,F2段和F5段也有成矿作用。
在F1的作用下, I型锑成矿脉成矿作用较为明显,且成矿程度相对较高,为该区主要的矿石类型。
矿体从矿区的北部向西南延伸,出露标高为680-400米,控制层为680-92米(ZK704)。
断裂带向南、向东延伸,在其边界附近,锑矿化体间断地出现于较深的部位。
龙口锑矿只发现了一条锑矿, I号。
其中, I型锑矿床形成于F1期,并受到前一期F1期的严格制约。
I号锑矿,总的走向为 NE,倾向31-330度,倾角60度,脉线长度为650米,成矿范围为0-11.73米。
3.2矿石特征该矿床的矿石成分比较单一,以黄铁矿和辉锑矿为主,偶尔发现方铅矿床,辉锑矿床呈脉状、不规则状或浸染状,充填于岩缝或分散于岩体之间。
湖南省新邵县龙山锑金矿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远景分析马武良;康如华;贺文华【摘要】通过前人大量的地质工作表明,湖南省新邵县龙山锑金矿位于华南褶皱带的湘中凹陷中部, EW 向白马山―龙山构造窿起带与 NE 向宁乡―新宁基底断裂带和 NW 向锡矿山―涟源基底断裂带交汇部位,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矿床控矿因素主要为地层与构造,区内矿体的延深规模一般是其走向延长的1.5~10倍,深部找矿远景巨大。
%The results of a large amount of geological works done by the predecessors suggest that Longshan Sb-Au deposit in Xinshao of Huanan is located inside the middle part of Central Hunan depression in South China folded belt,which is at the intersection part among EW-trending Baimashan-Longshan tectonic uplift zone,NE-trending Ningxiang-Xinning basement fault zone and NW-trending tin mine-Lianyuan basement fault zone.The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of the deposit are favorable.The major ore-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deposit include strata and structures,and the extension scale of the orebodies in the area is typically 1.5—10 times of the extension length along the strike,and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at the deep part is great.【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6(030)005【总页数】5页(P741-745)【关键词】龙山锑金矿;矿床控矿因素;找矿远景;湖南【作者】马武良;康如华;贺文华【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湖南娄底 417000;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湖南娄底 417000;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湖南娄底 4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6;P618.51湖南省新邵县龙山锑金矿位于华南褶皱带的湘中凹陷中部,EW向白马山—龙山构造窿起带与NE向宁乡—新宁基底断裂带和NW向锡矿山—涟源基底断裂带交汇部位[1],该褶皱带为湖南省金锑矿重点成矿区(图1)。
渣滓溪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毛红光(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湖南娄底 417000)摘要渣滓溪锑矿位于雪峰隆起中段,主要赋存于板溪群五强溪组的一套火山沉积浅变质岩系中,矿脉(体)成群成组出现。
本文对矿床地质进行了概述,对其成因进行了论述,其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渣滓溪锑矿、地质特征、成因渣滓溪锑矿床是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八队于2008~2010年评价的一个中型锑矿床。
该矿床自1906年开采至今,现采矿最大深度达540m,截止2007年,矿山保有资源储量十分有限,属湖南省资源严重危机矿山。
所以在该区开展地质研究与生产勘探工作,具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1地质特征渣滓溪锑矿床处于扬子准地台雪峰山弧形构造带中段与郴州—邵阳北西向基底构造岩浆岩带的交汇部位,构造线由北东向变换为近东西向的转弯内缘处。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板溪群、次为震旦系、寒武系和泥盆系,亦见零星分布的奥陶系、石炭系及二叠系。
其中板溪群为区域内主要赋矿地层,次为震旦系及寒武系。
与锑成矿最密切相关的地层为板溪群五强溪组(Ptbnw),为一套浅海相复理石建造的浅变质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
本区域经历了从雪峰至燕山运动等多期次构造活动,形成了以断裂为主,褶皱为次的基本构造格架。
区域构造线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图1),由一系列短轴复式背、向斜及逆、冲断层组成,具有典型的断块式构造特征(图2),其抬升断块内北东向、北西向及近东西向次级构造发育,尤以断裂醒目。
断裂有北北东向、北东向、北东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五组,其中以北东向最为发育。
渣滓溪锑矿即处于区域性北东向岳溪断层(F1)和马家溪断层(F2)所夹持的上升地块内,两断层起着区域性导矿作用。
1.1 含矿层区内出露地层为板溪群五强溪组,为一套浅变质沉积—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复杂,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可分为两个岩性段:(1)五强溪组第一段(Ptbnw1)①第三层(Ptbnw1-3):由厚层状杂砂岩和底部石英岩状砂岩组成,其中夹少量凝灰岩,厚86.46m。
2 雪峰弧形构造带金锑矿床地质特征2.1 金锑矿床分类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过程,矿床地质工作者们试图从成矿作用、物质来源、地质特征、岩石类型、地球化学环境等不同角度对矿床进行描述和分类。
我省对金锑矿床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归纳入表2-1和表2-2。
对金矿而言,雪峰弧形构造带中金矿被归结为以沃溪、漠滨、邓石桥、黄金洞等金矿为代表的石英脉型、细脉带型、浅变质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等表2-1 湖南省岩金矿代表性的分类方案分 类 人大 类 或 亚 类金矿产出部位矿床实例黄宝根等(湘中)石英脉型石英单脉型破碎带石英脉型层间破碎带型石英细脉带型主要产于前寒武系 沃溪蚀变破碎带型同上 龙山细脉浸染型凹陷区边缘钟久思等与浅变质岩系有关的热液型前寒武系构造隆起区沃溪、黄金洞、铲子坪浅成—超浅成中酸性岩浆热液型上古生界凹陷区七宝山、水口山沉积后期叠加热液型隆起区系边缘高家坳、石峡胡永嘉、伏庆是等(湘东)绿岩型金矿前寒武系隆起区邓石桥构造蚀变岩型前寒武系隆起区黄金洞斑岩型深断裂带壳幔源中酸性岩体七宝山卡林型沉降带局部隆起边缘石峡韩仲文等变质热液型前寒武系隆起带沃溪、漠滨、黄金洞、铲子坪与中酸性岩有关的岩浆热液型与壳幔源岩株有关水口湾、康家湾滤热液型局部隆起带边缘高家坳、白云铺表2-2 史明魁等对湘中锑矿类型的划分方案大 类亚 类围 岩构造位置矿体形状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围岩蚀变矿床规模矿床实例I碳酸盐岩中锑矿床IA似层状矿床IB脉状(切层)矿床以泥盆系为主,次为寒武系、石炭系,岩性为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坳陷中的凸起或背斜与断裂交汇处似层状、透镜状辉锑矿、黄铁矿单脉、细脉、网脉、束状脉等辉锑矿为主,次为黄铁矿,伴生白钨矿、方铅、闪锌矿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硅化为主,次为黄铁矿化、重晶石化、萤石化、碳酸盐化超大型、大中型、小型及矿点、矿化点,品位高锡矿山等矿点、矿化点,品位变化大Ⅱ碎屑岩中锑矿床ⅡA似层状矿床ⅡB脉状(切层)矿床板溪群、冷家溪群为主、次为寒武系、奥陶系、震旦系。
一、引言1.1 目的根据水湘圩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矿产分布、矿床类型特征,总结该区成矿规律,编制成矿规律图及成矿预测图,优选预测靶区,并对优选的靶区进行详查设计。
1.2 要求编制水湘圩地区矿床(点)特征一览表;编制水湘圩地区A-A'地质剖面图(1:5万)(见附表1-1)和水湘圩地区成矿规律图(见附表1-2)及水湘圩地区成矿预测图(1:5万)(见附表1-3);编写实习报告:《水湘圩地区成矿规律研究及成矿预测、靶区优选报告》。
1.3 自然地理及前人工作概况水湘圩地区为水系发育的山区,区内山川走向均大致呈南北。
中部为切割十分剧烈的高山区,海拔在1100m以上,山势陡峻,坡度可达25-40度,残坡积物为厚度不大于1-2m并有少许基岩碎块的黄褐色亚粘土。
东、西和南部则为低山丘陵区,山势较缓。
在砂页岩分布区,残坡积物仍为夹杂着少许基岩碎块的黄褐色亚粘土,单厚度大于3m,有的局部可达10m以上;灰岩分布区,卡斯特地形发育,残坡积物则为红色粘土,其厚度为0-10 m不等。
本区属温带气候,温暖潮湿多雨。
年平均气温为18℃左右,其中8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8-29℃;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一般为6-7℃,但在山势高峻处的气温则要普遍偏低甚多。
年平均降雨可达1500m左右,大多集中在3-8月,其中以5月和6月降雨量为最大。
区内植物茂盛,灌木丛生,中高山区和丘陵区均有竹林零星分布。
本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尤以中高山区更为突出,区内除已经开采的矿山人口较多外,水湘区,黄圩和大圩则为仅有的几个居民聚居地。
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瑶族等少数民族。
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为水稻和薯类。
居民多从事农业生产,也有少数手工业作坊和小型商业网点。
由于山区丰富水利资源的逐步利用,已修建了小型水电站,渔牧业也得到了发展。
XXXX年,某地质队曾在本区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进行了同比例尺的地面磁测、地面伽玛测量、重砂测量和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综合方法找矿工作。
湖南醴陵王家湾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高磊;申燕元
【期刊名称】《黄金》
【年(卷),期】2024(45)5
【摘要】王家湾金矿床位于扬子陆块江南造山带东南缘醴浏隆起带南源冲复式褶
皱北段,成矿区带划分属于钦杭成矿带湖南段的湘东北亚段,处于浏阳—板杉铺金铜铅锌找矿远景区南段。
矿体主要赋存于冷家溪群地层中,劈理化带是矿区内的导矿
容矿构造,且已发现矿体大多受北西向劈理化带控制。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原生矿石,工业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夹石英脉型。
该矿床热液成矿作用可分为4个阶段,以石英-黄铁矿-毒砂-金阶段、石英-碳酸盐-多金属硫化物-银金矿阶段为主成矿阶段。
硅化、黄铁矿化和毒砂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王家湾金矿床是以变质热液为主的中低温热液脉状金矿床。
【总页数】8页(P80-87)
【作者】高磊;申燕元
【作者单位】湖南省城市地质调查监测所;益阳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1;P618.51
【相关文献】
1.湖南醴陵市团山背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2.湖南崇阳坪地区石英脉型钨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3.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4.
江南造山带湘东北地区王家湾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研究5.湖南省溆浦县江溪垅金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某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某金锑矿深部成矿预测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金锑矿;中铁断裂;控矿因素;成矿预测中图分类号: 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矿区地质概况1.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为中三叠纪a岩组(ta2)、b岩组(tb2)、下三叠纪a岩组(ta1)的一套灰色—灰绿色滨海—浅海相泥砂质组成的类复理石建造,遭受板岩—千枚岩级低绿片岩相轻微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组分单调、组合多变、韵律层发育的砂板岩层,岩性以变质长石石英砂岩、杂砂岩、变质粉砂岩、板岩为主。
1.2构造本区受印支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横穿本区的近东西向构造,主要以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为主。
本区断裂构造比较发育,除区域性中铁断裂带外,主要有东西向压性断裂、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北东向张扭性断裂、近南北向张性断裂,其中与金锑矿化关系密切相关的为近东西向的压扭性层间断裂。
褶皱构造主要沿走向和倾向的次级褶皱比较常见,规模小,形态不规则。
1.3岩浆岩本区岩浆岩不发育,但在各矿化区均见少量酸性、中性岩脉出露,脉岩的展布严格受区域大断裂及次级断裂控制,延伸方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串珠状。
酸性脉岩主要为斜长花岗斑岩,规模小,出露宽度几米至几十米,延伸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多顺层贯入与围岩侵入接触或断层(裂隙)接触,脉岩均遭受不同程度的蚀变。
中性岩脉主要包括石英闪长玢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等。
岩脉出蓐宽度一般几米至十几米,石英闪长岩脉宽度可达20~40m。
与围岩界线清楚,围岩中角岩化普遍,接触带岩体中可见围岩捕虏体。
岩体中节理常见,有乳白色石英脉穿插。
2 成矿地质特征2.1矿化特征根据本区内已发现的金锑矿化点,将本区分为四个矿化区:i号矿化区东西长6km,南北宽4km,分布有较强的au、sb、as 异常,矿化以金锑为主,类型主要为构造角砾岩—石英细脉型,其次为裂隙充填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和裂隙中硅化细脉侵染型,共(伴)生矿物为毒砂—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褐铁矿,毒砂—辉锑矿—辰砂等,已圈出16条矿化体,金品位最高达au:4.93×l0-6,锑品位最高达sb: 9.38×l0-2,该两个矿化点构成i区最有利的矿化地段。
湘西滑板溪金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赖胜;付伟;苏特;谭尹枨;王德恭;滕建青【摘要】滑板溪金锑多金属矿地处湖南安化境内,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上段北西边缘,地处著名的湘西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部.结合矿区最新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并对区内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①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下统宁国组灰绿色条带状板岩、粉砂质板岩组合的浅变质岩体中,多呈脉状、薄层状、浸染状产出,分带明显;②矿化蚀变作用强烈,细脉状硅化、退色化及黄铁矿化与矿化关系密切;③矿床多分布于区域性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交汇处,受NE向断裂控制作用明显,并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等因素共同控制,属中—低温热液充填改造型矿床;④矿体主要产于蚀变破碎带内,成矿方式以矿体(脉)沿断裂破碎带和裂隙充填为主,含矿断裂破碎带尤为发育.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层、构造、蚀变、化探原生晕异常等方面分析了综合控矿特征及矿化特征,认为矿区构造交汇部位、NE向断裂、硅化脉破碎带、蚀变地段、地表出露的金属氧化物(如锑华)及其硫化物(毒砂)为有利的找矿标志;矿区W—NW向深部及1#、2#矿脉外围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Huabanxi Au-Sb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located in Anhua County,Hunan Province,which is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west edge of the upper section of Xuefeng Mountain arcuate tectonic belt,the southwest of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in Western Hu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latest prospecting results in the mining area,the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besides that,the ore-controlling factor,deposit genesis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 are al-so analyzed in detail.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①the min eralization bodies ( ore-bodies) are mainlyhosted in the shallow metamorphic rocks of the lime-green striped slate and silvery slate in Ningguo Formation of Lower Ordovician Series,the shapes of them are mostly presented as veined,layered,disseminated,and zoning characteristics is obvious;②the mineralization altera-tion effect in the mining area is strong,the fine vein silicide,fading and pyritiz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ineralization;③the deposits are mostly distributed in the intersection area of secondary fracture that is located in the side of the regional large frac-tures,and they are controlled by NE trending fracture significantly,and also controlled by strata,lithology and fracture struc-tures,the deposits in the mining area are belongs to medium-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illing transformation deposit;④the ore-bodies are mainly produced in alteration fracture belt,the metallogenic mode is mainly for the filling mode is conducted by ore-bodies ( veins) along the fault fracture zone and fissure.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results,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strata,structure,alteration and geochemical primary halo anomal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vorable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the mining area are tectonic intersection ar-ea,NE trending fault,siliconized vein fracture zone,alteration section,the metal oxides ( such as antimony) and theirs sulfides( arsenopyrite) exposed in the surface in the mining area;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the W-NW direction of the mining area and the periphery of 1#、2# ore-bodies are huge,they are worth conducting further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work in the are-as.【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9页(P151-159)【关键词】金锑多金属矿;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找矿标志【作者】赖胜;付伟;苏特;谭尹枨;王德恭;滕建青【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0;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0;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0;湖南省地矿局四一八队,湖南娄底417000;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广西总队,广西桂林541000;湖南省地矿局四一八队,湖南娄底417000;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P618.66滑板溪金锑多金属矿位于湘西安化县境内,安化与溆浦两县接壤地带,地处著名的湘西以锑金钨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部[1]。
湘中锡矿山锑矿控矿特征与成矿预测贺建湘;肖亮明;邹利群;于水【摘要】Hsikuangshan Sb ore field in central Hunan generally includes three important mineralization cen-ters,namely Feishuiyan mineralization center,Laokuangshan mineralization center and Tongjiayuan mineral-ization center.The three mineralization centers are distributed with fundamental equidistant regularity. Chenjiachong anticline-Daocaowan anticline area is possibly the fourth mineralization center in Hsikuang-shan Sb ore field because of its large-scale reserves.The prospecting works in Hsikuang shan Sb ore field shall focus on the ore-transmitting (ore-controlling)fracture,namely F7 5 ,F72 ,F7 1 ,F3 and F2 1 9 .In particu-lar,parts of the fault footwall in which both shale shielding layer and tectonic extensional space exist shall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s greatly promising prospecting targets.%湘中锡矿山锑矿田可以概括为三大成矿中心即飞水岩成矿中心、老矿山成矿中心、童家院成矿中心,这三大成矿中心具有基本等距性分布的规律。
吉林省安图县矿山屯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牛特;杨洪波;卢长建;李乐;许承平【摘要】矿山屯锑矿在空间分布上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按断裂构造展布方向划分成北西西向和北北东向两组矿化带,矿体主要赋存在北北东向矿带中,矿体呈脉状和含矿角砾岩体状出现.根据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温度及成矿机制的分析,认为该矿床的成因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矿床.【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6(035)002【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矿山屯;吉林【作者】牛特;杨洪波;卢长建;李乐;许承平【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1;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〇五队,吉林延吉 133000;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〇五队,吉林延吉133000;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〇五队,吉林延吉 133000;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〇五队,吉林延吉 133000;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〇五队,吉林延吉 1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66矿山屯锑矿床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万宝镇矿山屯西部,是历史比较悠久的老矿点,早在日伪时期就被发现,并被日伪掠夺式开采。
解放后,曾有多个单位在此进行了许多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工作。
本文较系统的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温度及成矿机制等方面来探讨该矿床的成因。
矿区位于天山—兴安地槽与中朝准地台交接部位的槽区边缘,处在古洞河—辉发河深断裂与两江—春阳大断裂的交汇处附近。
受两条大断裂构造的长期强烈活动的影响,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表现出较强的多期性和继承性(图1)。
区内出露的主要为奥陶系青龙村群变质岩层和中生界白垩系大拉子组地层。
青龙村群受多期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岩石变质程度深浅不同,差异较大,主要由混合片麻岩、长英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石墨大理岩、砂板岩、泥灰质板岩、变质砂岩等组成,同时夹薄层结晶灰岩及角岩;大拉子组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岩,不整合覆盖在青龙村地层及燕山期以前的岩浆岩之上。
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本章着重从区域地球化学、构造、岩浆、地层和岩相等方面介绍了矿床形成的控制条件,并在矿床产出的地质及地球化学背景的基础上,阐明矿床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成矿系列、成矿系统和成矿模式。
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层控矿层的有关概念及成矿作用、控矿因素等。
同时还以板块构造理论,分析了板块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矿床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体,是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是地球内部(地壳与地幔)和外部(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们在地壳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第一节控矿条件一、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区域地球化学特征是指一定地区元素的丰度和分布特征,以及在该区地质演化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或分散的历史。
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往往一些元素集中分布于这个区域,而另一些元素又集中于另一个区域,元素分布具有区域性特点。
构成所谓的地球化学省,如中国华南的W,广西北部的Sn,俄罗斯远东的Sn,澳大利亚西部的Au,美国西部的Cu,南非的Cr、U、Au等十分集中,这些地区分别构成相应元素重要的成矿区(带)。
Noble(1970,1973)在研究美国西部的金属成矿省时发现金属富集区的空间位置与地壳表层构造无关,不能用地壳中发生的作用来解释。
形状简单而且呈线状分布的金属省可能代表一种深成控制作用,起源于地壳底部和上地幔。
张本仁(1991)通过对秦岭地区深源岩石(包括基性火山岩、侵入岩、深源包体等)地球化学丰度的对比研究也发现,区域矿床类型与下地壳-上地幔元素丰度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近年来人们又注意到加拿大科迪勒拉成矿带内不同构造单元中均有铜矿床产出,包括斑岩铜矿、块状硫化物铜矿和层状铜矿。
不同成因类型铜矿床在同一成矿带内产出表明铜矿的形成并不只是受地壳表层地质构造因素的控制,其富集的原因可能要归结于该带内铜丰度值高的上地幔。
上述几个典型地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虽然还是初步的,但已较明确地显示地壳中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主要是由于上地幔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所引起的。
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1范围本标准主要为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工作规定了研究程度,控制程度,工作质量,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及划分条件,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钨、锡、汞、锑矿产的地质勘查和资源/储量估算;也适用于验收及评审钨、锡、汞、锑矿产各阶段地质勘查报告;还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勘查开发筹资、融资、股票上市等活动中评价及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7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3勘查的目的任务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的目的是寻找和发现新的矿产资源,探求各类矿产资源/储量,提交各个阶段的勘查报告,为矿产资源开发服务。
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4个阶段。
各阶段的任务如下:a)预查阶段是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调查、极少量工程验证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预测的矿产资源量;b)普查阶段是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进行一定数量的各项野外工作,以及概略研究,确定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并圈出详查区范围,估算推断的矿产资源量;c)详查阶段是进行系统的勘查工作,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制或破坏矿体的因素,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及估算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d)勘探阶段是进行各项系统的加密工作,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制和破坏矿体的因素,确定矿体的连续性,估算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并通过预可行或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投资决策和设计确定生产方案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4勘查研究程度4.1 预查阶段4.1.1 地质研究程度在全面收集,深入分析,研究和对比区域地质、物探、化探、重砂、遥感、矿产勘查资料和各种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预查区内成矿条件有利的物探、化探、重砂异常、矿(化)点,采用路线地质踏勘,结合适宜的物探、化探方法进行初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