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发展史(二)
- 格式:docx
- 大小:18.31 KB
- 文档页数:3
百度传奇人物百度传奇人物——李彦宏创业故事主人公简介李彦宏,1968年出生在山西阳泉一个普通家庭,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妹妹。
他没上过幼儿园,启蒙教育是他三姐教的。
上子弟学校的李彦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阳泉一中,后在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从山西阳泉一中金榜题名,进入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就读于年图书情报系。
由于李彦宏对该专业并不怎么热爱,所以他决定和北大众多出国留学的同学一样,他为自己设定了一条出国道路。
他买了一大堆“托福”的书,每天三点一线,学校—教室—图书馆。
由于北大开设了很多选修课,李彦宏喜欢计算机,所以他经常旁听计算机相关的课。
他怀抱着出国的梦想,积极投入自己的爱好,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学习结束了北大生涯。
1991年,他被美国纽约布法诺大学录取,同年,他踏上出国留学的征程,开始了他在美国的留学生活。
2000年开创百度公司,2019年,以李彦宏总裁为首的百度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正文19岁的他背上行李离开山西阳泉到梦想中的北大读书,23岁远渡重洋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主攻计算机,31岁创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这只是李彦宏个人一个简短的人生经历。
众所周知:百度是一个中国搜索引擎的历史传奇,而李彦宏更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在如今的中国互联网,如果哪天百度消失,会不会觉得缺点什么呢?’’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句广告语在现实社会中常常被使用。
百度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李彦宏。
当年,怀抱”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梦想,李彦宏毅然放弃外国丰厚的待遇回国创办百度。
1999年,他回国创办百度。
2019年,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
在李彦宏的领导下,百度不仅拥有全球最优秀的搜索引擎技术团队,同时也拥有国内最优秀的管理团队,产品设计,开发和维护团队;在商业模式方面,也同样具有开创性,对中国企业分享互联网成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经过十几年努力,把一开始只有7人的公司发展成为中国人最常使用的中文网站,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而百度的崛起也让李彦宏成为中国企业史上的新标杆人物。
疯狂seo论坛:搜索引擎发展史(一)1990年第一个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Archie出现,用于搜索FTP服务器上的文件。
当时基于HTTP 协议的Web还没出现。
1993年6月,第一个Web搜索引擎World Wide Web Wanderer出现,只收集网址,并没有索引文件内容出现。
10月,第二个Web搜索引擎ALIWEB出现,开始索引文件元信息(也就是标题标签等信息),也没有索引文件内容。
1994年1月,Infoseek创立,其搜索服务稍后才正式推出。
Infoseek是早期最重要的搜索引擎之一,允许站长提交网址是从Infoseek开始的。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就是Infoseek的核心工程师之一。
4月,Yahoo!由David Filo和Jerry Yang(杨致远)创立。
当时还没有注册 域名,网站建立在斯坦福大学的域名上。
Yahoo!最初不是真正的搜索引擎,而是人工编辑的网站目录,创始人亲自把收集的有价值的网站列在Yahoo!目录中。
当网站数量还不大时,可以实现人工编辑,既为用户提供方便,又保证了信息质量,Yahoo!迅速成长为网络巨人。
4月,第一个全文搜索引擎(索引文件全部内容)WebCrawler推出。
起初是华盛顿大学的一个研究项目。
1995年被美国在线AOL在线收购,1996年又被Excite收购。
2001年停止研发自己的搜索技术,网站成为元搜索引擎(整合、显示多个第三方搜索引擎结果,被成为元搜索引擎。
)6月,Lycos创立,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之一。
1995年1月,域名注册。
4月,Yahoo!公司正式成立。
12月,Excite搜索引擎正式上线,成为早期流行的搜索引擎之一。
2001年其母公司破产,被Infoseek购买。
2004年被Ask Jeeves收购。
12月,Infoseek成为网景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
网景,Netscape,当时浏览器市场的绝对控制者,曾占市场份额的90%以上。
搜索引擎一、搜索引擎的概念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并将处理后的信息显示给用户,是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
新竞争力通过对搜索引擎营销的规律深入研究认为:搜索引擎推广是基于网站内容的推广——这就是搜索引擎营销的核心思想。
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句话的确包含了搜索引擎推广的一般规律。
本文作者在“网站推广策略之内容推广思想漫谈”一文中提出一个观点:“网站内容不仅是大型ICP网站的生命源泉,对于企业网站网络营销的效果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网站内容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网站推广手段,只是这种推广需要借助于搜索引擎这个信息检索工具,因此网站内容推广策略实际上也就是搜索引擎推广策略的具体应用。
二、搜索引擎的分类1、全文索引全文索引引擎是名副其实的搜索引擎,国外代表有Google,国内则有著名的百度搜索。
它们从互联网提取各个网站的信息(以网页文字为主),建立起数据库,并能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相匹配的记录,按一定的排列顺序返回结果。
根据搜索结果来源的不同,全文搜索引擎可分为两类,一类拥有自己的网页抓取、索引、检索系统(Indexer),有独立的“蜘蛛”(Spider)程序、或爬虫(Crawler)、或“机器人”(Robot)程序(这三种称法意义相同),能自建网页数据库,搜索结果直接从自身的数据库中调用,上面提到的Google和百度就属于此类;另一类则是租用其他搜索引擎的数据库,并按自定的格式排列搜索结果,如Lycos搜索引擎。
2、目录索引目录索引虽然有搜索功能,但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为真正的搜索引擎,只是按目录分类的网站链接列表而已。
用户完全可以按照分类目录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不依靠关键词(Keywords)进行查询。
目录索引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大名鼎鼎的Yahoo、新浪分类目录搜索。
3、元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META Search Engine)接受用户查询请求后,同时在多个搜索引擎上搜索,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Google搜索从入门到精通1,前言我是在2000年上半年知道Google的。
在这之前,我搜索英文信息通常用AltaVista,而搜索中文信息则常用Sina。
但自使用了Google之后,它便成为我的Favorite Search engine了这也得感谢新浪网友曹溪,因为当初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推介,才使我识得了Google。
得1996年夏季的时候,当我第一次接触Internet,便被扑面而来的魔力征服了。
那种天咫尺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在经历了疯狂的WWW冲浪和如痴如醉的BBS沉迷之后,我意识到Internet对我影响至深的还是在于学习方式的变迁。
如何来描述这种变迁呢?以前的学习,一般需要预先在肚子里存储下足够的知识,必要时,就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所需的部分。
这种学习方式造就了很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的大才子。
但是,到了信息领域大大超出“四书五经”的新时期,预先无目的的吞下海量信息的学习方式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比方说,我们到了大型的图书城,往往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旧有的学习方式需要变更以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
目的明确的去学习,即先知道要学什么,然后有目的的去寻找答案,这种方式看上去更加有效率。
我不妨把这称为“即学式”,相应的,旧有的称为“预学式”。
不过,“即学式”的实施是有前提的。
首先,要求学习者拥有一个包罗万象的信息库,以供随时抽取各种目的信息;其次,是需要一个强劲的信息检索工具,以便高效率的从信息库中提取信息。
很明显,Internet可以充当那个海量的信息库,而搜索引擎,则正是寻找之火的绝好工具。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Internet只有一个,而搜索引擎则有N多个。
有搜索高手说,所谓搜索,就是“在正确的地方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正确的方法寻找正确的内容”。
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掌握诸多搜索引擎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用一两个相对强劲的具代表性的工具达到绝大多数搜索目的更为人们所迫切希望。
不同的时期,涌现出不同的强者。
搜狗浏览器的发展历史介绍
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搜狗浏览器的发展历史,以方便大家参考。
搜狗是搜狐公司的旗下子公司,于2004年8月3日推出,目的是增强搜狐网的搜索技能,主要经营搜狐公司的搜索业务。
在搜索业务的同时,也推出搜狗输入法、搜狗高速浏览器。
2010年8月9日搜狐与阿里巴巴宣布将分拆搜狗成立独立公司,引入战略投资,注资后的搜狗有望成为仅次于百度的中文搜索工具。
2013年9月16日,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腾讯随即获得搜狗完全摊薄后36.5%的股份,而且腾讯持股比例会在近期内增加至40%左右。
2015年11月8日,搜狗与知乎的深度合作正式公布,其中搜狗全面接入知乎内容数据,同时上线的搜狗知乎搜索垂直频道,聚合知乎优质内容;知乎启用搜狗为其定制的搜索技术解决方案,完全升级知乎搜索的底层引擎。
搜狗2016年第二季度收入达1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达到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
财报显示,搜狗移动搜索流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80%,对整体搜索收入贡献从去年同期的24%上升到接近一半。
艾瑞数据显示,搜狗移动搜索市场份额已达16.2%,在搜索行业稳居第二。
搜狗是搜狐公司的旗下子公司,于2004年8月3日推出,目的是增强搜狐网的搜索技能,主要经营搜狐公司的搜索业务。
在搜索业务的同时,也推出搜狗高速浏览器、搜狗输入法、免费邮箱、企业邮箱等业务。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和几大网站的发展史今天又把咱们国家的互联网历史翻出来研究了,每一次看都有不少发现,干脆复制这里来,下次不需要搜了一、中国互联网产生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1990年10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相当于现在的INTER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
由于当时中国尚未正式连入Internet,所以委托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运行CN域名服务器。
二、互联网泡沫泡沫的幽灵很早就在地球上游荡。
用他的魔力导演着“一夜成乞丐,一夜成富翁的”的人间悲喜剧。
1993年,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创建雅虎搜索网站,1998年总收入达到2.03亿美元,利润总额2500万美元。
进入1999年后,Yahoo的股票市值已经接近380亿美元,超过波音公司。
1994年,31岁的贝索斯决定在互联网上销售产品,亚马逊网站诞生。
到1999年,亚马逊网上书店成为全球第三大图书销售商,拥有450万长期顾客。
截止到1999年10月,收入达到3.56亿美元,自1997年公开上市到1998年底,其股票价格飙升了2300%。
而网景,一个从成立到上市不到两年,没有挣过一分钱的公司,居然站到巨人微软的对面!一些人在比较雅虎和波音之后,甚至下了这样的定义:网络经济3年等于工业经济70年!网络就这样让人美梦成真。
互联网制造的“暴富速成”神话,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后来者追随。
而网民队伍的日渐扩大,决定了其后续发展空间永远无限。
这种泡沫示范作用迅速蔓延到中国,尽管中国的网民当时也不过600万左右。
1998年,被称为中国网络三雄(搜狐、新浪、网易)之一的搜狐盈利40万美元的消息,居然被各家媒体抢发。
据调查,迄今还没有几家网络公司站出来,声称自己投资网络有了盈利。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与展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日益迅速。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起步阶段、高速增长阶段、应用创新阶段等。
到了今天,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从不稳定到稳定,由快速崛起到成为全球巨头的历史性跨越。
1.起步阶段(1994-2002)中国的互联网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
1994年5月17日,中国大陆的第一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中国在线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随着政府放宽互联网管制,从此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中国网址、新浪、雅虎中国、搜狐等一批著名的互联网企业相继诞生。
这个时期,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较慢,网络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国人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仍然不高。
2.高速增长阶段(2002-2012)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互联网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
这一阶段的互联网领域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景象,我国各大互联网企业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2003年,淘宝电子商务开展,国内网络购物业务逐渐铺开。
2004年,百度上市,引领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市场。
此后,中国互联网业务增长迅速,包括许多家众所周知的互联网公司——新浪微博,腾讯QQ和微信,阿里巴巴等等,在市场中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2012年,中国网民人数达到5.17亿,占当时全球网民的24%。
3.应用创新阶段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呈现出了应用创新的态势。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3G、4G 网络的普及为中国互联网的应用创新铺平了大道。
现在的中国互联网具备了超过10万亿的规模,全部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02.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0%。
中国的互联网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AI技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步伐。
2020年,中国建设数字人民币的工作也已经启动,数字人民币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规模性运营的央行数字货币。
展望中国的互联网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之内就已经口碑极佳,迅速崛起成为全球领先国家之一,这离不开中国互联网发展中紧跟世界潮流和寻求合作的策略。
2345发展史
2345发展史
2345是一家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公司,成立于2003年。
该公司为
用户提供多种互联网服务和产品,如浏览器、搜索引擎、手机应用等。
最早的时候,2345主要提供一款被称为“2345浏览器”的产品。
这款浏览器凭借其简洁、快速的特性,迅速成为许多用户的首选。
随
着互联网的发展,2345开始扩展业务范围,推出了更多的产品,并不
断进行技术创新。
2008年,2345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
该搜索引擎以其高效、
精准的搜索结果,吸引了大量用户。
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2345
开始致力于优化搜索引擎的算法和用户体验。
他们不断改进搜索结果
的质量,提高搜索速度,并加入了更多实用的功能,如电影、音乐等
的搜索。
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2345也抓住了这个机遇,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应用。
他们开发了许多实用的手机工具和应用程序,如手机浏览器、手机输入法等,为手机用户提供便利和丰富的使用体验。
2010年,2345成立了自己的研发部门,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
优化。
他们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和功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同时,2345还加强了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如今,2345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广泛产品线的互联网技术公司。
他们为用户提供全面、高效的互联网服务。
在未来,2345将继续不断
创新和优化,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互联网体验。
网络搜索引擎第一篇:网络搜索引擎的历史和意义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搜索引擎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常用方式之一。
但是,网络搜索引擎并非一夜之间崛起,而是经过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
早期的网络搜索引擎主要基于人工分类和目录方式实现,其中雅虎是最著名的一种。
这种搜索方式主要依赖于编辑人员主观的判断和分类,因此容易出现信息过时、分类不准确等问题。
直到1998年,谷歌公司推出了基于算法的搜索引擎,才使得搜索引擎的质量和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网络搜索引擎的意义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并且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源和答案。
尤其对于研究员、教育者和学生等,搜索引擎更是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工具和学习资料来源。
此外,搜索引擎还为企业和机构提供了便捷的网络宣传和品牌推广渠道。
但是,网络搜索引擎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搜索结果的真实性、可信度、隐私保护等问题。
这一方面主要涉及到搜索引擎算法和数据收集等技术和管理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和加强搜索引擎的监管和规范管理,以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和合法性。
综上所述,网络搜索引擎的历史和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搜索引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追求搜索引擎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和保障网络安全。
第二篇:网络搜索引擎使用技巧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对于我们准确、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搜索技巧:1. 搜索关键词的组合当搜索一个专题或领域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用多个关键词一起搜索,组成一个更准确的查询。
例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搜索关键词可以组合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短语进行搜索。
2. 用双引号包裹关键词如果需要搜索完整的、包含空格的短语,可以使用双引号将短语括起来。
例如搜索“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可以输入“新能源汽车”的短语,这样搜索结果会更精准。
史上最强⼤的搜索引擎——⼈⾁搜索从【1.0】到【7.0】(组图)互联⽹,诞⽣与上世纪60年代。
⽹络搜索引擎,诞⽣于上世纪90年代。
⽹络⼈⾁搜索,诞⽣于20世纪。
⽽且,不断与时俱进⼈⾁搜索:是⼀种类⽐的称呼,主要是⽤来区别传统搜索引擎。
它主要是指通过集中许多⽹民的⼒量去搜索信息和资源的⼀种⽅式,它包括利⽤互联⽹的机器搜索引擎(如百度等)及利⽤各⽹民在⽇常⽣活中所能掌握的信息来进⾏收集信息的⼀种⽅式。
⼈⾁搜索引擎——史上最强⼤的搜索引擎成千上万的⽹友被这台⽆形的搜索引擎卷⼊其中(不管是“搜者”还是“被搜者”),推动着这⼀世界上⽆⽐强⼤搜索机器的运转,从事着世界上“最黄最暴⼒”的事业,任何搜索引擎都难以望其项背(不管是百度还是⾕歌),它的魔⽖⽉伸越长⽆孔不⼊,⽆远弗届……■⼈⾁搜索1.0(引擎⾸次发动)以公布个⼈资料为重点当时在⽹上有⼈贴出⼀张美⼥照⽚,并声称是其为⼥朋友,有⼈则指认该⼥⼦为⼀位AV⼥演员。
很快有⼈查清此照⽚属于微软的⼀位⼥代⾔陈⾃瑶【还好本来就是个有点名⽓的⼈】,并且贴出了她的⼤部分个⼈资料【以公布个⼈资料为重点,是从根⼉上传下来的】。
■⼈⾁搜索2.0:【2006年2⽉★“踩猫事件”】★事件:06年2⽉26⽇,⽹友发帖《愤怒:半⽼徐娘⾎腥虐杀⼩动物》,残忍杀猫场景由⼀组图⽚组成,是⼀名时髦中年妇⼥微笑地怀抱可爱的⼩猫,并将⼩猫放到地上轻柔抚摩,但接着就⽤尖尖的⾼跟鞋鞋跟踩进⼩猫的嘴巴和眼睛,⼩猫吃惊绝望地回头,最后是⼩猫脑袋被踩碎死去。
■⼈⾁搜索2.0(⽅法基本确定):◇先在⼈格上进⾏侮辱◇然后推测私⼈信息◇最后发出通缉令对这位⼥⼠这种虐待、伤害动物的⾏为,⽹络上⼏乎是⼀⽚讨伐之声。
有⼈将其称呼为“⼥魔”、“摧猫狂花”、“⼈渣”等【先在⼈格上进⾏侮辱】。
针对⼥⼠的粗暴、过激、甚⾄污秽的咒骂语⾔⽐⽐皆是,关于其姓名、居住地、职业、⾝份乃⾄国籍引起种种猜度和争论【然后推测私⼈信息】。
有⼈还发出“⽹络通缉令”,悬赏查出这⼈的⾝份和住址,并对其予以惩处,呼应“通缉令”者的⽹友不在少数,并有⼈表⽰愿意就此捐款【最后发出通缉令。
疯狂seo论坛
:
搜索引擎发展史(二)
2000年
GoTo.com(后来的Overture)的重大失误之一,一个具开创意义的模式,其品牌名
称却没能被普通用户知道,也因此无法与Google这种家喻户晓的品牌抗衡。
10月,Google推出AdWords,以CPM模式,也是按显示付费,提供搜索广告服务。
这个模式并不成功。
2001年
9月,Ask Jeeves收购Teoma,一个与Google一样重视链接的搜索引擎,曾经被认
为是可能与Google抗衡的搜索引擎之一。
10月,百度作为搜索引擎正式上线,直接独立提供搜索服务。中文搜索迅速进入百度
时代。
2002年
3月,Google AdWords推出PPC形式,也就是按点击付费,成为今天AdWords的主
流。PPC搜索广告由Overtue发明,由Google发扬光大。从PPC开始,Google AdWords
才真正被客户接受和广泛使用,Google
成为充分利用搜索的网上赚钱机器。
5月,美国在线AOL放弃Inktomi,开始使用Google搜索数据。
10月,Yahoo!放弃在用户搜索时先返回Yahoo!目录中数据的做法,完全改为显示
Google搜索数据。Yahoo!目录至今还是最重要的网站目录。
12月,Yahoo!收购苦于没有良好赢利模式的Inktomi,为2003年一系列收购和整合
拉开序幕。Yahoo!显然希望拥有自己的搜索技术,而不想继续依赖其他搜索引擎如Google。
2003年
2月18日,Overture宣布收购Alta Vista。除了广告平台,Overture也拥有了自己的
搜索技术。
2月25日,Overture宣布收购FAST的搜索技术部门,FAST拥有AllTheWeb.com,
也向另一个著名的搜索网站Lycos提供搜索数据。Overture因此拥有了当时两大主要搜索
技术公司。
3月,Google推出后来被称为Adsense的内容广告系统,向其他内容网站提供广告服
务,成为很多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7月,Yahoo!宣布以16亿美元收购Overture,将除了Google之外的几乎所有主流
搜索技术(Inktomi 、Alta Vista、FAST)收归旗下。可惜,随着2010年Yahoo!放弃自己
的搜索技术,转而使用微软必应
,Yahoo!以前收购的及自己在此基础上研发多年的搜索技术全部无疾而终。Overture
的PPC广告平台被整合、改名为Yahoo!Search Marketing。
2003年,微软MSN开始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技术。此前,MSN网站一直使用Inktomi
等搜索技术提供商的搜索数据。
2004年
2月,正如所有人预料的,Yahoo!在收购了几大搜索公司后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不
再使用Google数据和技术。
8月,Google上市。
11月,微软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MSN Search,不再使用第三方搜索服务。三雄鼎立
时期开始。
2005年
8月,百度上市。
2006年
5月,微软推出类似于Google Adwords的广告系统AdCenter。
9月,MSN Search改名为Live Search,实际上MSN网络品牌全部改为Live,并做了
大量推广。不过并没有显著提高微软在搜索市场的份额,Google仍然一枝独秀。
2007年
3月,Google也开始提供类似网站联盟的按转化付费的广告形式。4月,Google收购
传统网络广告公司DoubleClick,进入更广泛的网络广告领域。
2009年
6月,微软Live Search改名为必应(Bing)。
7月29日,Yahoo!开始使用Bing搜索数据。
2003年至2010年,搜索领域的技术革新不断,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引擎推出了
整合搜索、个人化搜索、实时搜索、地图服务、线上文件编辑、网站统计、浏览器、网管工
具、超大容量电子邮件、即时
通信等,总体上看,通常是Google推出新服务,其他搜索引擎很快跟进。
国内,百度也创建了百科、知道、贴吧等独特服务。
但搜索引擎服务商没有大的变化。国际上,始终是Google独大,Yahoo!第二,占有
不大不小的份额,微软Live/Bing第三,苦苦追赶而不得。2009年微软推出Bing及与Yahoo!
签署协议后,Bing的市场份
额开始慢慢上升,蚕食了原来Yahoo!的市场。
据NetMarketShare统计,2010年8月全球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中,Google占据84.73%,
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由于中国用户数的庞大,百度搜索量排在第三位,但除中国外,其他国
家很少使用百度。
美国市场一直是全球搜索引擎风向标。据HitWise统计数字,2010年各种搜索引擎市
场份额出现变化,不同市场调查公司采样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得出的数据也有差别。同样
是美国8月份数字,Nielsen
公司的数据是Google占65%,Bing已经超过Yahoo!,以13.9%的市场份额上升为
第二名,Yahoo!为13.1%。而comScore的报告又显示8月份Google在美国的市场份额
为65.4%呈下降趋势,Yahoo为17.4%,比
以前几个月还有增长,Bing为11.1%也略有增长。
由于8月底Yahoo!已经开始使用Bing数据,Bing实际上已经占据美国搜索市场的
20%以上份额,三雄鼎立结束,两雄争霸开始了。目前Google还遥遥领先,也没有市场被
挖角的迹象。
在中文搜索市场,百度独大,Google第二。2010年Google退出中国风波后,Google
在中文搜索市场份额小幅下降。
据艾瑞网公布的数字,2010年第二季度,按网页搜索量计算,百度在中国搜索引擎市
场占有80.2%份额,Google下降至14.1%,
按营收计算,百度占70.8%,Google占27.3%。Google每次搜索产生的收入高于其
他搜索引擎。
搜索领域变化很快。在2010年9月,百度推出了开放平台,用户不离开百度搜索结
果页面就可以使用某些应用如小游戏。Google推出了“GoogleInstant”,用户正在输入搜
索词时(还没有按搜索按钮或
Enter键)就可以看到搜索结果。这些都将影响用户搜索模式,对SEO有什么长远影
响还有待观察。
本文出自:http://www.fkseo.net/thread-49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