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折的术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978.00 KB
- 文档页数:20
下颌骨骨折术后护理下颌骨在颌面部骨骼中体积相对较大,位置最为突出,生活中比较容易受到创伤,因此它是口腔颌面部创伤中常见急诊之一,我院2010年1月-2012 年3月收治的2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经过专业护理人员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全面提高了治愈率。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7-55 岁。
开放性骨折22例,闭合性骨折 6 例。
1.2 方法下颌骨骨折的手术切口选择双侧下颌升支前缘之间任意长度的前庭沟骨膜切口,全部病例均使用了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
2 护理2.1 一般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瞳孔的变化。
有无肢体活动异常、早期休克的情况。
如无休克征象,应取半卧位,减少出血,利于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有无舌后坠现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2 心理护理患者发生下颌骨骨折后常由于疼痛刺激,对手术效果的未知,对医疗费用的担忧等因素,往往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在正确评价患者心理状况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尽量缓解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3术前准备术前常规备皮,清洁口腔。
术前8h禁饮、6h 禁食。
术晨稀碘伏漱口,术前晚保证睡眠,必要时适当给予镇静剂。
2.4术后护理术后局麻患者取平卧位,全麻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完全清醒后再取半卧位,便于伤口渗血的引流,减轻颌面部的充血肿胀。
严密观察呼吸的变化,如有喉头水肿,排痰困难,可遵医嘱给予超声波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每小时2次,再行叩背协助排痰。
认真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每日2 次,对于能自行漱口的,每餐后用浓替哨唑稀释液含漱后再用生理盐水漱口,不能自行漱口的,可用漱口液擦洗或用注射器冲洗口腔。
2.5饮食护理术后一般选用高蛋白、高热量、含钙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少食多餐,以促进骨痂生长,伤口愈合。
下颌骨骨折复位固定术的护理发表时间:2014-03-06T16:38:31.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5期供稿作者:董贵玲[导读] 下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骨创伤。
下颌骨因其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骨折的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董贵玲(福建省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362000)【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337-02 下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骨创伤。
下颌骨因其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骨折的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除具有一般骨折所表现的软组组织肿胀、疼痛、移位、出血和功能障碍外,常同时伴有口腔感觉异常、唇及牙周组织损伤、咬合关系错乱,张口受限等症状。
如何对下颌骨骨折病人进行护理,很大程度上将影响骨折的愈合和口腔功能及面容的恢复。
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进几年来共收治下颌骨骨折病人36例,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下颌骨骨折均为外伤所致。
男29例,女7例,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18岁,平均25岁,其中颏部骨折18例,体部骨折8例,升支部及髁状突骨折9例。
其中合并有颅脑外伤5例,合并有其它部位骨折为3例,意外跌伤5例,交通事故16例,训练受伤7例。
1.2治疗方法 36例患者中21例行下颌骨切开复位固定术,15例患者行手法复位固定术,36例患者在行手术或手法复位后均行上下颌牙间结扎固定加橡皮圈牵引术。
合并有颅脑外伤与其它部位骨折者,与相关科室配合采取相应的治疗。
1.3治疗效果 36例患者经手术或手法复位,颌间结扎固定加橡皮圈牵引术后4-6周,经抗炎、对症治疗,口腔护理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与护理,切口I期愈合,口腔的咀嚼、吞咽、语言等基本功能恢复正常,全部治愈出院。
2 急症病人的护理2.1迅速评估病人情况,颌骨骨折常伴有颅脑损伤和面部大面积组织挫裂伤。
头面部外伤的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外耳道、口腔内有无血性分泌物,尽快排除合并颅脑外伤的患者。
颌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一)定义颌骨骨折包括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按照骨折创伤是否暴露,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二)症状、体征颌面部骨折主要表现为面部畸形,咬合紊乱和张口受限,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具体表现为:1.颌骨骨折: 骨折端位移、咬合错乱、骨折段异常动、下唇麻木、张口受限。
2.上颌骨骨折: 面型改变、咬合关系错乱、眶及眶周变化,口、鼻腔出血、眼的变化。
3.下颌骨骨折: 疼痛、肿胀、面部畸形、张口受限。
4.颧骨及颧弓骨折:畸形、复视。
(三)护理问题1.疼痛外伤后伤口疼痛。
2.组织完整性受损与外伤后致皮肤粘膜破损有关。
3.吞咽困难与疼痛、咬合错乱、咀嚼功能障碍、下颌制动致吞咽不适有关。
4.面部畸形与骨折错位、局部肿胀有关(四)护理措施1.执行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2.体位:术后取半卧位,可减少局部肿胀。
重症患者注意变换体位,鼓励患者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鼻腔分泌物。
4.注意口腔清洁:在颌骨骨折情况下,患者进食受限,唾液分泌减少,使口腔失去自洁作用,口腔分泌物、血液、食物残渣及脱落坏死组织滞留,利于病原体生长,易引起口内感染而影响愈合,所以要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内并发症。
保持口腔清洁,告知患者饭后漱口,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3次,张口活动受限,不能自行漱口者,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擦洗或用注射器冲洗口腔。
5.术后第一天为减少创口出血,可进低温流质饮食,待伤口渗血减少后,再进常温饮食,如牛奶、稀饭、果汁、菜汁、肉汤、豆浆等。
术后l周逐渐进半流食、软食。
6.术后伤口局部,24小时内可冰袋冷敷预防肿胀和血肿。
7.检查咬合关系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调整。
8.功能训练:手术复位内固定者,上颌骨骨折一般固定4周左右,上颌骨骨折固定3周即可逐步活动,练习张口动作;术后7~10天即可指导患者逐步进行颞下颌关节功能锻炼,必要时可用筷子和木楔子、开口器等予以辅助通过张口练习,以加强肌肉关节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的愈合,避免术后张口受限。
下颌骨骨折术后护理摘要:目的:观察护理措施对下颌骨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38例,均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由专业护理人员给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38例患者经过治疗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和局部炎性反应,术后张闭口功能与咬合关系均恢复良好,面部外形恢复正常。
结论:对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有效恢复患者的闭口功能。
术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局部炎症反应的出现,全面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81-01下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颌面外伤之一。
随着各种事故发生率的增加,下颌骨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
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案为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我院对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38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7.21±10.25)岁;其中男性26例,女12例;骨折类型包括单发下颌骨骨折16例,下颌角骨折7例,髁状突骨折6例,多发性下颌骨骨折9例;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24例,摔倒伤8例,击打伤6例。
全部患者均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同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意识不清者。
1.2 护理方法: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体温呼吸频率、瞳孔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口颌面部位置特殊,组织疏松、血管、淋巴丰富,术后面颈部易发生明显肿胀。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以利于伤口引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颌面部骨折护理常规【相关知识】颌面部骨折多因颌面部损伤引起的颌面部骨断裂,包括上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颧骨及颧弓骨折、鼻筛骨骨折和眼眶骨折。
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表现,除了肿胀、疼痛、出血、移位及畸形等一般骨折表现外,损伤部位不同而各自不同。
【治疗原则】原则上应尽早治疗,目的是重建骨解剖结构和连续性,并保证骨折在限定时间内正确愈合。
复位与固定是骨折治疗的两个重要环节。
一、常用复位方法: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切开复位。
二、常用固定方法1.颌间固定法牙弓夹板颌间固定法、颌间钢丝结扎固定法、颌间钉+橡皮圈牵引固定法。
2.内固定法拉力螺钉固定法、加压钛板固定法、小型和微型钛板固定法,重建板固定法。
3.颅颌固定法。
【护理】一、术前护理(一)术前评估1. 健康史和相关因素(1)外伤经过、有无其他部位的损伤、治疗经过等。
(2)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
(3)年龄、职业、身高、体重、营养状态。
(4)近期手术史、过敏史、目前用药情况。
(5)活动能力。
(6)全身皮肤黏膜情况。
2.疾病症状体征(1)生命体征。
(2)骨折位置、局部肿胀情况,有无合并其他骨折和损伤,是否有出血、有无张口受限及咬合错乱、有无进食及吞咽困难等。
3.辅助检查:X线、CT、MRI等检查阳性结果。
4. 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二)术前护理措施1. 口腔科术前常规护理。
2. 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从心理上认清接受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意义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让病人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3.戒烟、酒。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4.保持口腔清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5.有软组织损伤时先进行清创处理。
6.根据手术部位要求做好术区备皮。
7.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前指导,做好术前常规检查。
二、术后护理(一)术后评估1. 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手术范围、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
2. 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疼痛等。
3. 患者的进食情况。
4. 心理状况,有无焦虑、失眠或其他情绪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