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机接口实验三 8253计数器实验

微机接口实验三 8253计数器实验

微机接口实验三 8253计数器实验
微机接口实验三 8253计数器实验

实验三 8253计数器实验

1、实验要求:

利用8088/86外接8253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可以实现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

2、实验目的:

(1)学习8088/86与8253的连接方法。

(2)学习8088/86对8253的控制方法。

3. 实验器材:

(1)G2010+实验平台 1 台

(2)G6W 仿真器 1 台

(3)连线 若干 根

(4)8253芯片 1 片

(5)万用表 1 块

(6)Lab8088板 1 块

4、实验电路:

5、实验说明:

本实验中计数器按方式0工作。即十六位二进制计数器。当计数设置好后,计数器就开始计数。如果要读入计数器的值,要先锁存计数值,才能读到计数值。本实验所设计数值为5,也就是外部5个脉冲,计数器值加1。同时OUT 脚输出一个高电平。实验时,可以将OUT0接到LED 上,观察计数器是否工作。

6、实验框图:

7、程序清单:(IN8088A/B03.ASM )

开始

设置工作方式 锁存计数值 读回计数值

CONTROL equ 0a003h

COUNT0 equ 0a000h

COUNT1 equ 0a001h

COUNT2 equ 0a002h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proc near

mov al, 30h ; 通道0,方式0 mov dx, CONTROL

out dx, al

mov al, 5 ; 计数器初始值。

mov dx, COUNT0

out dx, al ; 低八位

mov al, 0

out dx, al ; 高八位

Again:

mov al, 00000000B ; 锁存计数器值

mov dx, CONTROL

out dx, al

mov dx, COUNT0

in al, dx ; 读入计数值低八位 mov bl, al

in al, dx ; 读入计数值高八位 mov ah, al

mov al, bl

jmp Again

start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变换方式

效果图: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8088/86与8253的连接方法,学习了8088/86对8253的控制方法。知道了8088/86外接8253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实现对外部事件的计数本实验是在计数值保持为5的情况下实现的,外部5个脉冲,即按钮按下10下,计数器值加1,out 脚输出高电平,由于out脚连接LED灯,可看到LED灯亮起或熄灭的

效果,即实现了控制。

8253定时器、计数器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8253定时器/计数器仿真实验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2014-12-31

实验五8253定时器/计数器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针对特定的芯片,学会用Proteus ISIS设计仿真电路图; 2.掌握8253工作原理,对8253进行仿真; 3.了解电路一般仿真方法。 二、实验内容 1.配置Proteus仿真环境; 2.根据电路图,用合适的代码对其进行仿真。 三、实验步骤 1.安装Proteus和masm32编译器; 2.在Proteus里配置masm32编译器。配置过程如下: 图1 添加/移除代码生成工具(1) a)把masm32.bat 复制到c:\masm32\bin 里面(c:\masm32 为你自己安 装masm32的路径);

b)启动Proteus ISIS 后,选择菜单源代码——>设定代码生成工具。 打开如图1所示; c)点击“新建”,然后选择c:\masm32\bin\masm32.bat文件,就出现图 2; 图2 添加/移除代码生成工具(2) d)图中红圈位置分别填上ASM 和EXE。然后点确定。使用masm32 编 译器就配置好了。 3.在画好电路图后,选择菜单源代码——>添加/删除源文件。出现图3; 图3 添加/移除源代码(3) 4.代码生成工具选择masm32,然后点新建,创建自己的源代码。比如 8253.asm,点确定; 5.接下来点击源代码——>1.8253.asm,编辑自己的代码。完成后保存; 6.点击源代码——>全部编译。出现图4表示编译成功,表示程序可以执

行。 图4 代码成功编译 7.点击Proteus中的调试菜单的相应功能,完成仿真。 四、实验结果 1.仿真电路图如图5所示; 图5 8253仿真电路图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学习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2、学习计数器程序的编写。 3、学习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4、学习定时器程序的编写。 5、熟悉汇编语言 2、实验说明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口驱动LED灯上显示出来。 2、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3、实验仪器和条件 计算机 伟福实验箱(lab2000P) 4、实验内容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口驱动LED灯上显示出来。 2、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P3.4引入定时器T0。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输入波形,因此单片机至少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检测到一次跳变。这就要求被采样电平至少维持一个完整的机器周期,以保证电平在变化之前即被采样。同时这就决定了输入波形的频率不能超过机器周期频率。 3、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4、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TMOD

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TCON 主要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或停止等。 5、在例程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因为中断定时常数的设置对中断程序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置数前要先关对应的中断,置数完之后再打开相应的中断。 五、思考题 1、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 2、改为门控方式外部启动计数; 3、如果改为定时间隔为200us,如何改动程序; 4、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例如使用方式1,定时间隔为10ms,如何改动程序。 六、源程序修改原理及其仿真结果 思考题一: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 方法一: movTMOD, #00000100b;方式0,记数器 movTH0, #0 movTL0, #0 setbTR0;开始记数;由于方式0的特点是计数时使用TL0的低五位和八位 TH0,故用加法器a用“与”(ANL)取TL0的低五位,再用yiwei子程序实现TH0的低三位变为高三位与TL0相加,这样赋给P1时就是八位计数的结果。 Loop: mova,TL0 anla,#1fh

8253计数器定时器接口实验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五 8253计数器/定时器接口实验 1.实验目的 1)学会通过PC总线、驱动器、译码器等在PC机外部扩充为新的芯片; 2)了解8253计数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8253初始化的程序设计; 4)掌握8253方式0的计数方式的使用方法和方式3方波产生的方法。 2.实验内容 将实验装置上的1片8253定时器/计数器接入系统,具体做两个内容的实验。 1)实验一:将8253的计数器0设置为工作于方式0,设定一个计数初值,用手 动逐个输入单脉冲,观察OUT0的电平变化。 硬件连接:断开电源,按图2-1将8253接入系统。具体包括: (1)将8253的CS接I/O地址输出端280H-287H; (2)将8253的计数器0的CLK0与单脉冲信号相连,以用来对单脉冲进行计数; (3)将8253的GATE0用专用导线接向+5V,以允许计数器0工作; (4)将8253的OUT0接到LED发光二极管,以显示8253计数器0的输出OUT0的 状态。 图2-1 8253实验一的连线图 2)实验二:将8253的计数器0、1均设置为工作于方式3(方波),按图2-2重 新接线。要求是当CLK0接1MHz时,OUT1输出1Hz的方波,OUT的输出由LED 显示出来。将计数器0与计数器1串联使用,计数器0的输出脉冲OUT0作为计数器1的时钟输入CLK1。

图2-2 8253实验二的连线图3.程序及框图 1)程序框图 图4-1给出了8253实验一的流程图。 图4-1 程序流程图 图4-2给出了8253实验二的流程图。 2)程序代码 实验一程序代码: CTRL EQU 283H TIME0 EQU 280H TIME1 EQU 281H DATA SEGMENT MESS DB 'ENTER ANY KEY RETURN TO DOS!',0DH,0AH,'$' DATA ENDS CODE SEGMENT

8254定时计数器应用实验报告

XX 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8254定时/计数器应用实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指导教师: 报告人:学号: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单元的内容外,还可以读出状态寄存器的内容。 (6)计数脉冲可以是有规律的时钟信号,也可以是随机信号。计数初值公式为: n=fCLKi÷fOUTi、其中fCLKi 是输入时钟脉冲的频率,fOUTi 是输出波形的频率。 图(1)是8254 的内部结构框图和引脚图,它是由与CPU 的接口、内部控制电路和三个计数器组成。8254 的工作方式如下述:(1)方式0:计数到0 结束输出正跃变信号方式。 (2)方式1:硬件可重触发单稳方式。 (3)方式2:频率发生器方式。 (4)方式3:方波发生器。 (5)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方式。 (6)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方式。 图(1)8254的内部借口和引脚8254 的控制字有两个:一个用来设置计数器的工作方式,称为方式控制字;另一个用来设置读回命令,称为读回控制字。这两个控制字共用一个地址,由标识位来区分。控制字格式如表

1所示。 表1 8254的方式控制字 表2 8254 读出控制字格式 表3 8254 状态字格式 8254 实验单元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步骤及相应操作结果 1. 计数应用实验 编写程序,将8254 的计数器0 设置为方式3,计数值为十进制数4,用单次脉冲KK1+ 作为CLK0 时钟,OUT0 连接MIR7,每当KK1+按动5 次后产生中断请求,在屏幕上显示字符“M”。 实验步骤: (1)实验接线如图2所示。 (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3)运行程序,按动KK1+产生单次脉冲,观察实验现象。(4)改变计数值,验证8254 的计数功能。

8253定时器(微机原理)1

接口实验三 8253定时器 / 计数器 一、实验目的 ⒈学会8253芯片和微机接口的原理和方法。 ⒉. 掌握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二、实验内容 1. 用8253的0通道产生周期为30毫秒的方波,去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和灭。 2.用8253的0通道和1通道级联的工作方式,产生周期为20秒的方波,去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和灭。 3. 用8253的0通道产生1、2、3、4、5、6、7、8(1的高音)这八个音阶频率的方波信号,送到小喇叭去控制其发声。 三、实验接线图 图1

图2 图3 图6-5 四、实验原理 对8253编程,使OUT1输出周期为2MHZ(周期为0.5μS)的时钟直接加到CLK1,则OUT1输出的脉冲周期最大只有0.5μS*65536=32768μS=32.768MS,达不到20秒的延时要求,为此,需用几个通道级连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N0=5000,工作于方式2,则从OUT0端可得到序列负脉冲,频率为2MHZ/5000=400HZ,周期为2.5MS。再把该信号连到CLK1,并使通道1工作于方式3,使OUT1输出周期为20秒(频率为1/20=0.05HZ)的方波即可,应取时间常数N1=400HZ/0.05HZ=8000。

分频电路由一片74LS393组成, T0-T7为分频输出插孔。该计数器在加电时由RESET信号清零。当脉冲输入为8.0MHZ时,T0-T7输出脉冲频率依次为4.0MHZ,2.0MHZ,1.0MHZ,500KHZ,250KHZ,125KHZ,62500HZ,31250HZ。 五、编程指南 ⒈8253芯片介绍 8253是一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有三个十六位计数器,其计数频率范围为0-2MHz,用+5V单电源供电。 8253的功能用途: ⑴延时中断⑸实时时钟 ⑵可编程频率发生器⑹数字单稳 ⑶事件计数器⑺复杂的电机控制器 ⑷二进制倍频器 2,8253的六种工作方式: ⑴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⑷方式3:方波频率发生器 ⑵方式l:可编程频率发生⑸方式4:软件触发的选通信号 ⑶方式2:频率发生器⑹方式5:硬件触发的选通信号 六、实验程序框图 七、实验步骤 ⒈按图1连好实验线路 ⑴8253的GATE0接+5V。

接口定时器与计数器实验定时器实验

同组同学学号:同组同学姓名:

实验框图: 主程序框图 源程序及分析: CONTROL equ 0c003h ;设置命令寄存器 COUNT0 equ 0c000h ;设置计数器0 COUNT1 equ 0c001h ;设置计数器1 COUNT2 equ 0c002h ;设置计数器2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proc near ;第一次定时器设定: mov al, 36h; ; 计数器0,16位,方式3,二进制(00110110B=36h) mov dx, CONTROL out dx, al mov ax, 1000

实验电路及连线: 连线连接孔1 连接孔2 1 8253_CS CS0 2 8253_OUT0L0 3 8253_GATE0VCC 4 8253_CLK0单脉冲 实验说明: 本实验中计数器按方式0工作。即十六位二进制计数器。当计数设置好后,计数器就开始计数。如果要读入计数器的值,要先锁存计数值,才能读到计数值。本实验所设计数值为5,也就是外部5个脉冲,计数器值加1。同时OUT脚输出一个高电平。实验时,可以将OUT0 接到LED上,观察计数器是否工作。 实验框图: 主程序框图 源程序及分析: CONTROL equ 08003h COUNT0 equ 08000h COUNT1 equ 08001h COUNT2 equ 08002h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proc near mov al, 30h ; 通道0,方式0 mov dx, CONTROL out dx, al mov al, 5 ; 计数器初始值。

单片机实验之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定时器/计数器计数功能的使用方法。 2、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中断、查询使用方法。 3、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4、掌握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二、设计要求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1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在P 1.0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2、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中断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2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在P 1.0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三、电路原理图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弄清楚了定时/计数器计数功能的初始化设定(TMOD,初值的计算,被计数信号的输入点等等),掌握了查询和中断工作方式的应用。 七、思考题 1、利用定时器0,在P1.0口线上产生周期为200微秒的连续方波,利用定时器1,对 P1.0口线上波形进行计数,满50个,则取反P1.1口线状态,在P 1.1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答:程序见程序清单。

四、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1、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1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 汇编程序: ORG 0000H START: LJMP MAIN ORG 0100H MAIN: MOV IE, #00H MOV TMOD, #60H MOV TH1, #9CH MOV TL1, #9CH SETB TR1 LOOP: JNB TF1, LOOP CLR TF1 CPL P1.0 AJMP LOOP END C语言程序: #include sbit Y=P1^0; void main() { EA=0; ET1=0; TMOD=0x60; TH1=0x9C; TL1=0x9C; while(1) { TR1=1; while(!TF1); TF1=0; Y=!Y; } } 开始 TMOD初始化 计数初值初始化 中断初始化 启动定时器 计数溢出 清计数溢出标志 Y N P1.0口线取反

定时器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应用Array实验项目名称:51定时器实验实验时间: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熟悉keil仿真软件、protues仿真软件的使用和单片机定时程序的编写。了解51单片机中定时、计数的概念,熟悉51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中断方式处理定时/计数的工作过程,掌握定时/计数器在C51中的设置与程序的书写格式以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 软件:KEIL C51单片机仿真调试软件,proteus系列仿真调试软件 三、实验原理: 1、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基本情况 8051型有两个十六位定时/计数器T0、T1,有四种工作方式。MCS-51系列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有几个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 加法计数寄存器TH0、TH1 (高八位);TL0、TL1 (低八位); 定时/计数到标志TF0、TF1(中断控制寄存器TCON) 定时/计数器启停控制位TR0、TR1(TCON) 定时/计数器中断允许位ET0、ET1(中断允许寄存IE) 定时/计数器中断优先级控制位PT0、PT1(中断优IP) 2、51单片机的相关寄存器设置 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 TMOD的低四位为T0的方式字,高四位为T1的方式字。TMOD不能位寻址,必须整体赋值。TMOD各位的含义如下: 1. 工作方式选择位M1、M0 3、51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过程(逻辑)方式一 方式1:当M1M0=01时,定时器工作于方式1。

T1工作于方式1时,由TH1作为高8位,TL1作为低8位,构成一个十六位的计数器。若T1工作于定时方式1,计数初值为a,晶振频率为12MHz,则T1从计数初值计数到溢出的定时时间为t =(216-a)μS。 4、51单片机的编程 使用MC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的步骤是: .设定TMOD,确定: 工作状态(用作定时器/计数器); 工作方式; 控制方式。 如:T1用于定时器、方式1,T0用于计数器、方式2,均用软件控制。则TMOD的值应为:0001 0110,即0x16。 .设置合适的计数初值,以产生期望的定时间隔。由于定时/计数器在方式0、方式1和方式2时的最大计数间隔取决于使用的晶振频率fosc,如下表所示,当需要的定时间隔较大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即将定时间隔分段处理。 计数初值的计算方法如下,设晶振频率为fosc,则定时/计数器计数频率为fosc/12,定时/计数器的计数总次数T_all在方式0、方式1和方式2时分别为213 = 8192、216 = 65536和28 = 256,定时间隔为T,计数初值为a,则有 T = 12×(T_all – a)/fosc a = T_all – T×fosc/12 a = – T×fosc/12 (注意单位) THx = a / 256;TLx = a % 256; .确定定时/计数器工作于查询方式还是中断方式,若工作于中断方式,则在初始化时开放定时/计数器的中断及总中断: ET0 = 1;EA = 1; 还需要编写中断服务函数: void T0_srv(void)interrupt 1 using 1 { TL0 = a % 256; TH0 = a / 256; 中断服务程序段} .启动定时器:TR0(TR1)= 1。 四、实验内容过程及结果分析: 利用protues仿真软件设计一个可以显示秒表时间的显示电路。利用实验板上的一位led数码管做显示,利用中断法编写定时程序,控制单片机定时器进行定时,所定时间为1s。刚开始led数码管显示9,每过一秒数码管显示值减一,当显示到0时返回9,依此反复。然后设计00-59的两位秒表显示程序。 (1)实现个位秒表,9-0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2015-1-7

实验六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 一、实验目的 掌握8253芯片和微机接口原理和方法,掌握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二、实验内容 1.设计8253定时器/技术器仿真电路图; 2.根据仿真电路图,编写代码,对8253定时器/计数器进行仿真。 三、实验要求 1.要求计数器2工作于模式1(暂稳态触发器),计数初值为1250; 2.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3(方波模式),输出一个1KHz的方波,8253的 输入时钟为1MHz,计数初始值格式为BCD。 3.8253与系统的连接如图1所示。 图1计数器8253与8086连接原理图

注:实验过程中,发现图1有误。应将8253定时器/计数器右边部分的电阻R2与按钮交换位置。 四、实验原理 8253具有3个独立的计数通道,采用减1计数方式。在门控信号有效时,每输入1个计数脉冲,通道作1次计数操作。当计数脉冲是已知周期的时钟信号时,计数就成为定时。 8253的工作方式3被称作方波发生器。任一通道工作在方式3,只在计数值n为偶数,则可输出重复周期为n、占空比为1:1的方波。 进入工作方式3,OUTi输出低电平,装入计数值后,OUTi立即跳变为高电平。如果当GATE为高电平,则立即开始减“1”计数,OUTi保持为高电平,若n为偶数,则当计数值减到n/2时,OUTi跳变为低电平,一直保持到计数值为“0”,系统才自动重新置入计数值n,实现循环计数。这时OUTi端输出的周期为n×CLKi周期,占空比为1:1的方波序列;若n为奇数,则OUTi端输出周期为n×CLKi周期,占空比为((n+1)/2)/((n-1)/2)的近似方波序列。 8253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字决定这定时器0,1,2的工作模式。一旦CPU对控制字进行写操作,且对相应的定时器有效,则相应定时器改变工作模式,可能准备接收计时初值。控制字的格式如图2所示。

3实验三_定时计数器

实验三定时计数器实验 (实验前一定要先完成仿真电路设计,没有完成的不能进入实验室) 一、实验要求 设计一个如图所示的门铃电路,当按下按钮开关时,喇叭发出叮咚的门铃声音。 二、实验目的 掌握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定时模式及编程。 三、实验步骤 1、按实验一的方法设计电路原理图。 本实验需要选取的元器件有单片机AT89C51、瓷片电容CAP、电解电容CAP-ELEC、电阻RES、晶振CRYSTAL、按钮BUTTON、普通三极管PN2222、喇叭SPEAKER等。本实验中的元器件参数值:晶振X1频率为12MHz,瓷片电容C1、C2的值为30pF,电解电容C3的值为10uF,电阻R1为470,R2、R3的值为10K,单片机AT89c51的时钟频率12MHz。 2、编写源程序 程序设计方法 1.我们用单片机实定时/计数器T0的方式2来产生700HZ和500HZ的频率,根据定时/计数器T0,我们取定时250us,因此,700HZ的频率要经过3次250us的定时,而500HZ 的频率要经过4次250us的定时。 2.在设计过程,只有当按下k1之后,才启动T0开始工作,当T0工作完毕,回到最初状态。

3.“叮”和“咚”声音各占用0.5秒,因此定时/计数器T0要完成0.5秒的定时,对于以250us为基准定时2000次才可以。也就是前0.5秒P3.2输出700HZ的频率,后0.5秒输出500HZ的频率。 四、仿真。 在PROTEUS ISIS环境,加载.HEX文件进行仿真。 五、写入实验箱单片机测试 启动ISP在线写程序,将仿真通过的.HEX文件写入综合实验箱的单片机中进行测试。检查是否和仿真的效果相同。 #include unsigned char t500hz; unsigned char t700hz; unsigned int tcnt; bit stop; bit flag; sbit SP1=P3^3; sbit SPOUT=P3^2; void main(void) { TMOD=0x02; TH0=0x06; TL0=0x06; ET0=1; EA=1;

实验三 8253定时器

实验三8253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姓名:张朗学号:11121535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8255芯片与微机接口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8255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将8253的计数器0设置为方式2(频率发生器),计数器1设置为方式3(方波频率发生器),计数器0的输出作为计数器1的输入,计数器1的输出接在一个LED上,运行后可观察到该LED在不停地闪烁。 1.编程时用程序框图中的二个计数初值,计算OUT1的输出频率,用表观察LED,进行核对。 2.修改程序中的二个计数初值,使OUT1的输出频率为1Hz,用手表观察LED,进行核对。 3.上面计数方式选用的是16进制,现若改用BCD码,试修改程序中的二个计数初值,使LED的闪亮频率仍为1Hz。 三、实验区域电路连接图

CS3→0040H;JX8→JX0;IOWR→IOWR;IORD→IORD;A0→A0;A1→A1; GATE0→+5V;GATE1→+5V;OUT0→CLK1;OUT1→L1;CLK0→0.5MHz;(单脉冲与时钟单元) 四、程序框图 五、编程

1.T=1.48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ORG 1200H START: CLI MOV DX, 0043H MOV AL, 34H OUT DX, AL MOV DX, 0040H MOV AL, 0EEH OUT DX, AL MOV AL, 02H OUT DX, AL MOV DX, 0043H MOV AL, 76H ;01110110设置计数器1,方式3,16位二进制计数OUT DX, AL MOV DX, 0041H MOV AL, 0E8H OUT DX, AL MOV AL, 03H OUT DX, AL JMP $ ;8253自行控制led灯 CODE ENDS END START

实验一 8253方波实验

实验一8253方波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8253芯片和微机接口原理和方法。 (2)掌握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二、实验仪器 示波器教学机电脑 三、实验内容 8253的0通常工作在方式3,产生方波。 四、程序框图 五、实验电路 六、编程提示 8253芯片介绍 ,用+5V 8253是一种可编程定/计数器,有三个十六位计数器,其计数频率范围为0~2MH Z 单电源供电。 8253的功能用途: (1)延时中断 (2)可编程频率发生器 (3)事件计数器 (4)二进制倍频器 (5)实时时钟 (6)数字单稳 (7)复杂的电机控制器 8253的六种工作方式: (1)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 (2)方式1:可编程频率发生 (3)方式2:频率发生器 (4)方式3:方波频率发生器 (5)方式4:软件触发的选通信号 (6)方式5:硬件触发的选通信号

8253的0号通道工作在方式3,产生方波。 七、程序清单 通道0工作在方式3:00110110H=36H 计数器0:0FFE0H 控制计数器:0FFE3H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code,es:code org 3000H start: MOV DX,0FFE3H MOV AL,36H OUT DX,AL MOV DX,0FFE0H MOV AL,00H OUT DX,AL MOV AL,10H OUT DX,AL JMP $ code ends end start 八、实验步骤 (1)按实验电路图连接线路: ①8253的GATE0接+5V。 (已 ②8253的CLK0插孔接分频器74LS393的T2插孔,分频器的频率源为:4.9152MH z 连好)。 ③8253的CS孔与138译码器的Y0孔相连。 ④对一体机而言,将SIO区D0~D7用排线与BUS区D0~D7相连。 (2)运行实验程序 (3)用示波器测量8253的OUT0输出插孔有方波产生。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 当程序清单中MOV AL 10H 时,其频率为149.9HZ,T=6.7ms 当程序清单中MOV AL 15H 时,其频率为114.3HZ,T=8.7ms

单片机定时器实验报告

XXXX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开课实验室: 2010年 5月14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定时器T0、T1的方式选择和编程方法,了解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方法,学会实时程序的调试技巧。 二.实验原理: MCS-51单片机内设置了两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T0和T1,通过编程,可以设定为定时器和外部计数方式。T1还可以作为其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 定时器T0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L0和TH0构成,定时器T1由TH1和TL1构成,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CON控制其运行。定时器的中断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权寄存器IP中的相应位进行控制。定时器T0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0BH,T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1BH。 定时器的编程包括: 1)置工作方式。 2)置计数初值。 3)中断设置。 4)启动定时器。 定时器/计数器由四种工作方式,所用的计数位数不同,因此,定时计数常数也就不同。

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应该清楚中断响应过程:CPU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之前,自动将程序计数器PC内容(即断点地址)压入堆栈保护(但不保护状态寄存器PSW,更不保护累加器A和其它寄存器内容),然后将对应的中断矢量装入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转向该中断矢量地址单元中以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定时器T0和T1对应的中断矢量地址分别为000BH 和001BH。 中断服务程序从矢量地址开始执行,一直到返回指令“RETI”为止。“RETI”指令的操作一方面告诉中断系统该中断服务程序已经执行完毕,另一方面把原来压入堆栈保护的断点地址从栈顶弹出,装入到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返回到被到中断的程序断点处,以便继续执行。 因此,我们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注意。 1.在中断矢量地址单元放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使中断服务程序可以灵活地安排在64K 字节程序存储器的任何空间。 2.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应特别注意用软件保护现场,以免中断返回后,丢失原寄存器、累加器的信息。 3.若要使执行的当前中断程序禁止更高优先级中断,可以先用软件关闭CPU中断,或禁止某中断源中断,在返回前再开放中断。 三.实验内容: 编写并调试一个程序,用AT89C51的T0工作方式1产生1s的定时时间,作为秒计数时间,当1s产生时,秒计数加1;秒计数到60时,自动从0开始。实验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计算初值公式 定时模式1 th0=(216-定时时间) /256 tl0=(216-定时时间) mod 256

实验六 8255和8253可编程芯片编程实验

实验六 8255/8253可编程芯片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8255、8253芯片结构及接口方式。 2.掌握8255、8253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以8253的计数器1,通过CLK1对300Hz的信号进行计数定时,采用方式2,要求定时时间为2S; 2、将计数器1的输出OUT1接到计数器2的CLK2上,用计数器2对其计数4次,采用方式3产生方波信号; 3、利用8255的A口工作于方式0输出控制LED灯、B口工作于方式0的输入, OUT2接到PB0上,查询PB0的状态,若PB0==0,则从A口输出00001111,若PB1==1,则从A口输出11110000。 三、实验预习要求 学习教材的相关内容,根据实验要求画出程序流程图,写出实验程序。 四、实验步骤 1)系统各跳线器处在初始设置状态。 将8位LED灯接到8255的A口,CS_8255接200H,则8255 状态/命令口地址为203H,PA口地址为200H,PB口地址为201H。 将CS-8253接208H,则8253计数器0地址为208H,计数器1地址为209H,计数器2地址为20AH,控制口地址为20BH。 CLK1接时钟信号源上的300Hz信号,OUT1接到CLK2上,OUT2接到8255的PB0上,GATE1和GATE2都接到+5V上。 2)启动PC机,打开THGMW-88软件,输入源程序,并编译源程序。编译无误后,下载程序运行。 五、实验要求 1)根据实验内容编写一个程序,并在实验仪上调试和验证,记录程序。 2)观察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变化情况和时间的关系。 3)不改程序,将CLK1接到150Hz信号源上观察有什么变化,接到900Hz信号源上又有什么变化,想想为什么?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 计数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学习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2、学习计数器程序的编写。 3、学习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4、学习定时器程序的编写。 5、熟悉汇编语言 2、实验说明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 (T0) 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 口驱动LED丁上显示出来。 2、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3、实验仪器和条件 计算机 伟福实验箱( lab2000P) 4、实验内容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 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 口驱动LED丁上显示出来。 2、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P3.4引入定时器T0。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输入波形,因此单片机至少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检测到一次跳变。这就要求被采样电平至少维持一个完整的机器周期,以保证电平在变化之前即被采样。同时这就决定了输入波形的频率不能超过机器周期频率。 3、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4、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 TMOD 用于设置定时器/ 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TCON 主要

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或停止等。 5、在例程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因为中断定时常数的设置对中断程序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置数前要先关对应的中断,置数完之后再打开相应的中断。 五、思考题 1、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 2、改为门控方式外部启动计数; 3、如果改为定时间隔为200us,如何改动程序; 4、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例如使用方式1定时间隔为10ms,如何改动程序。 六、源程序修改原理及其仿真结果 思考题一: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 方法一: movTMOD, #00000100b方式0,记数器 movTH0, #0 movTL0, #0 setbTR0开始记数;由于方式0的特点是计数时使用TL0的低五位和八位 TH0,故用加法器a用与”(ANL)取TL0的低五位,再用yiwei子程序实现TH0 的低三位变为高三位与TL0相加,这样赋给P1时就是八位计数的结果。 Loop: mova,TL0 anla,#1fh movr1,a mova,TH0

8253计数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8088/86与8253的连接方法。 2、学习8088/86对8253的控制方法。 二、实验器材 计算机,汇编相关程序,WA VE6000实验仿真器 三、实验原理 利用8088/86外接8253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可以实现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设置断点读回计数器的值。本实验中计数器按方式0工作。即十六位二进制计数器。当计数设置好后,计数器就开始计数。如果要读入计数器的值,要先锁存计数值,才能读到计数值。本实验所设计数值为5,也就是外部5个脉冲,计数器值加1。同时OUT 脚输出一个高电平。实验时,可以将OUT0接到LED 上, 四、实验步骤 (1) 在实验箱断电的情况下连好线。 (2) 输入程序并检查,保存程序。 (3) “编译”程序。 (4) “全速执行”程序。 (5) 记录实验结果及分析。 五、实验数据 CONTROL equ 08003h COUNT0 equ 08000h COUNT1 equ 08001h COUNT2 equ 08002h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 start proc near mov al, 30h ; 通道 0,方式0 mov dx, CONTROL out dx, al mov al, 5 ; 计数器初始值。 mov dx, COUNT0 out dx, al ; 低八位 mov al, 0 out dx, al ; 高八位 Again: mov al, 00000000B ; 锁存计数器值

mov dx, CONTROL out dx, al mov dx, COUNT0 in al, dx ; 读入计数值低八位 mov bl, al in al, dx ; 读入计数值高八位 mov ah, al mov al, bl jmp Again start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六、实验结果分析 电路连接后按下试验箱左侧开关,L0灯亮。因为选择输入的单脉冲为高电平。程序编译后全速执行,观察到L0灯灭了。因为单脉冲信号进入,写信号有效时向计数器写入控制字CW,之后其输出端OUT就变低电平,所以灯灭。按下单脉冲开关第六次后,L0灯重新亮起。原因是本实验所设计数值为5,也就是外部5个脉冲,计数器值加1。同时OUT脚输出一个高电平。所以灯又亮了。由此看来应该是第五次就亮的,那为什么是第六次灯才亮,是因为有一个软件误差,软件启动在CPU用输出指令向计数器写入初值后就启动计数。但事实上,CPU写入的计数初值只是写到了计数器内部的处置寄存器中,计数过程并未真正开始。写入初值后的第一个CLK信号将初值寄存器中的内容送到计数器中,而从第二个CLK脉冲的下降沿开始,计数器才真正进行减1计数。之后,每来一个CLK脉冲都会使计数器减1,直到减到零时在OUT端输出一个信号。因此,从CPU执行输出指令写入计数初值到计数结束,实际的CLK脉冲个数比编程写入的计数初值5要多一个,即6个。只要用软件启动计数,这个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若要修改初值,可以在指令“MOV AL,5”修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一个软件误差,所以每次输入的初值要比自己本来要的初值(N)多1,即(N+1)个脉冲

实验3 定时器0

实验3 定时器0和定时器1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C语言进行定时器应用程序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1、在同一个程序中实现:用定时器0的方式1实现第一个LED灯以1000ms间隔闪烁,用定时器1的方式1实现数码管前两位59秒循环计时。 三、实验步骤 1、硬件连接 (1)使用MicroUSB数据线,将实验开发板与微型计算 机连接起来; (2)在实验开发板上,用数据线将相应接口连接起来; 2、程序烧入软件的使用 使用普中ISP软件将HEX文件下载至单片机芯片内。 查看结果是否正确。 四、实验结果——源代码 #include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sbit led = P2^0; sbit LSA=P2^2; sbit LSB=P2^3; sbit LSC=P2^4; u16 t1; u16 t2; u8 sec; u8 DisplayData[2]; u8 code smgduan[]={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

void Time0Init() { TMOD |= 0x01; TH0=0xFc; TL0=0x18; EA=1; ET0=1; TR0=1; } void Time1Init() { TMOD |= 0x10; TH1=0Xd8; TL1=0Xf0; EA=1; ET1=1; TR1=1; } void delay(u16 i) { while(i--); } void datapros() { DisplayData[0]=smgduan[sec%10]; DisplayData[1]=smgduan[sec/10]; } void DigDisplay() { u8 i;

proteus实验例子8253计时器

proteus实验例子8253计时器 篇一:实验八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的Proteus仿真实验实验八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的Proteus仿真实验 一、实验要求 利用 8086 外接8253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可以实现方波的产生。 二、实验目的 1、学习8086 与8253 的连接方法。 2、学习8253 的控制方法。 3、掌握8253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三、实验电路及连线 1、Proteus 实验电路 2、硬件验证实验 硬件连接表 四、实验说明 1、8253 芯片介绍 8253 是一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有三个十六位计数器,其计数频率范围为0-2MHz,用+5V 单电源供电。 2、8253的功能用途: (1)延时中断 (2)可编程频率发生器 (3)事件计数器

(4)二进制倍频器 (5)实时时钟 (6)数字单稳 (7)复杂的电机控制器 3、8253 的六种工作方式: (1)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 (2)方式l:可编程频率发生 (3)方式2:频率发生器 (4)方式3:方波频率发生器 (5)方式4:软件触发的选通信号 (6)方式5:硬件触发的选通信号 五、实验程序流程图 六、实验步骤 1、Proteus 仿真 a.在 Proteus 中打开设计文档“8253_STM.DSN”; b.建立实验程序并编译,仿真; c.如不能正常工作,打开调试窗口进行调试。 参考程序: CODE SEGMENT;H8253.ASM ASSUME CS:CODE START: JMP TCONT

TCONTROEQU0A06H TCON0 EQU0A00H TCON1 EQU0A02H TCON2 EQU0A04H TCONT: MOV DX,TCONTRO MOV AL,16H ;计数器0,只写计算值低8 位,方式3,二进制计数 OUT DX,AL MOV DX,TCON0 MOV AX,20 ;时钟为1MHZ,计数时间=1us*20=20us,输出频率50KHZ OUT DX,AL JMP $ CODE ENDS END START 2、实验板验证 a.通过USB 线连接实验箱 b.按连接表连接电路 c.运行PROTEUS 仿真,检查验证结果 篇二: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计时器设计 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计时器设计 和丽花 :《电子世界》20XX年第15期

实验三 定时计数器、8253方波实验

实验三定时/计数器、8253方波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8253芯片和微机接口原理和方法。 2.掌握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二、实验内容 8253的0通常工作在方式3,产生方波。 三、电路原理图 1.程序流程 2.实验电路图 四、程序清单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CODE,ES:CODE ORG 3490H H9: MOV DX,0FFE3H MOV AL,36H OUT DX,AL MOV DX,0FFE0H

MOV AL,00H OUT DX,AL MOV AL,10H OUT DX,AL JMP $ CODE ENDS END H9 五、编程提示 8253芯片介绍 8253是一种可编程定/计数器,有三个十六位计数器,其计数频率范围为0~2MHZ,用+5V单电源供电。 8253的功能用途: ⑴延时中断 ⑵可编程频率发生器 ⑶事件计数器 ⑷二进制倍频器 ⑸实时时钟 ⑹数字单稳 ⑺复杂的电机控制器 8253的六种工作方式: ⑴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 ⑵方式1:可编程频率发生 ⑶方式2:频率发生器 ⑷方式3:方波频率发生器 ⑸方式4:软件触发的选通信号 ⑹方式5:硬件触发的选通信号 8253的0号通道工作在方式3,产生方波。 六、实验步骤 1、实验连线 ⑴连接138译码输入端A.B.C,其中A连A2,B连A3,C连A4,138使能控制输入端G与总线单元上方的GS相连。 ⑵定时计数单元CLK0与分频单元T2相连,GATE0与5V相连,8253CS与译码单元Y0相连。

⑶用8芯扁平电缆将8251串行通信单元的数据总线插座与数据总线单元任一插座相连。 2、LED环境 (1)在“P.”状态下按“0→EV/UN”,装载实验所需的代码程序。 (2)在“P.”状态下键入3490,然后按“EXEC”进入实验项目的运行。 3、PC环境 在与PC联机状态下,编译、连接、下载PH88.asm,用连续方式运行程序。 4、观察运行结果 以连续方式运行程序,用示波器观察OUT0应有方波输出。 5、终止运行 按“暂停图标”或实验箱上的“暂停按钮”,使系统无条件退出该程序的运行返回监控状态。 七、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学会了8253芯片和微机接口原理和方法,掌握了8253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和编程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