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数字化加工操作细则

档案数字化加工操作细则

档案数字化加工操作细则
档案数字化加工操作细则

档案数字化加工操作细则

为确保本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根据国家档案局和本局有关档案数字化的规定和标准,按照本馆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流程,特制定本操作细则。

本细则对档案数字化加工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档案实体交接、目录审核修改、扫描前处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质检、数据挂接、档案装订、数据验收、数据备份、档案归还等,提出操作要求,并在整个工作环节中确保档案实体及其信息的安全保密。

一、档案实体交接

档案实体交接分为档案领取、档案归还、档案存放三个环节,由本馆档案数字化中心和承担本馆档案数字化的服务机构、监理公司三方指定管理人员完成。

(一)档案领取

1.按照馆藏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计划,服务机构根据工作进度以及加工能力,提出档案领取申请,经监理公司审核后,向本馆档案数字化中心管理员递交,由档案数字化中心管理员负责向收集保管处提出需要加工档案的全宗、年份、保管期限、目录号、案卷号,库房管理人员按需求调卷,清点、核实无误后办理档案出库登记手续。

2.出库档案进入档案数字化中心,数字化中心管理员与

监理公司、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共同清点、核对该批次档案的范围、数量,确认无误后,应填写《档案交接记录表》,并经三方签字确认。

3.接收的档案有错误之处立即核查更正,并打印出勘误表请档案数字化中心管理员确认后再进行档案整理等工作。

4. 加工人员按档案的档号排列顺序依次向服务机构管理人员领取档案,确认加工内容并签字。

5. 加工完毕后,加工人员将档案退还服务机构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确认签字。

(二)档案归还

1.同一批次出库的档案在完成数字化加工并经由数字化中心管理人员质检抽查合格后,服务机构管理人员按《档案交接记录表》,确定应归还档案的档号(全宗号、年份、保管期限、目录号、案卷号)和数量,并检查档案的完整性。

2.将档案按出库时的排列顺序排列。

3.监理公司对服务机构提出归还的档案进行清点、检查档案的完整性,确认无误后向数字化中心提出归还建议。

4.数字化中心与监理公司、服务机构管理人员现场清点并抽查档案的完整性情况,三方确认无误后在《档案交接记录表》签字确认。

5. 档案数字化中心管理员负责向收集保管处归还档案,办理档案归库手续。

(三)档案存放

1.数字化加工档案一律统一存放在临时库房,下班后不能留存在加工位及加工区域。

2.每天上、下午上班后,由数字化中心、监理公司、服务机构按当日数字化加工范围,共同到临时库房运送档案到加工中心,下班后提前10分钟清点出库加工档案,将加工档案返回临时库房存放。

3.加工档案的安全管理要责任到个人,个人加工领取的档案在加工完毕后必须完整、如数归还,加工档案禁止存放到抽屉内,在下班前必须检查个人使用的扫描仪,避免遗漏。

二、数字化加工

数字化加工应严格按照本馆规定的流程进行,具体为:目录审核修改→档案拆装→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质检、→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档案装订→档案归还。除目录审核修改、扫描前处理、档案扫描外,其他工作流程不允许接触档案实体,如确实因质量检查、修改工作需要,可向服务机构现场管理人员申请使用档案实体。

(一)目录审核

1.未建立机读目录数据库的,加工人员应在档案数字化中心管理人员指导下按照《档案著录规则》(DA/T 18-1999)、《广西壮族自治区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要求(试行)》以及数据挂接等要求,依据档案实体逐一进行目录著录。

2.核对目录时如发现有目录无正文、有正文无目录或卷内目录指定的页号内容与卷内目录内容不匹配现象,应及时告知现场监理和数字化中心管理人员处理。

3.机读目录数据库建库工作完成的,核实档案目录著录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不规范或错误的文件题名、责任者、档号、起止页号,应依据档案实体对目录数据进行修改。

著录条目质量应达到以下标准:

①文件题名:一般由责任者、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文件没有题名或不能揭示内容的,应根据其内容拟写题名;文件题名过于冗长的,在不丢失重要信息和损伤原意的情况下,可删去冗余部分,拟写或删改的题名字数应控制在60个字以内。

②文件时间:一律用8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4位数表示年,第5—6位数表示月,第7—8位数表示日,月、日位数不足补“0”,无法确定的时间亦用“0”替代。

③年度:属于公元纪年的年度录入要规范齐全,如“1994年”,不能是“94年”。

④文件编号:除年度用“[ ]”号外,其余原文照录;联合发文或档案上有多个文件编号时,只著录一个文件编号,但立档单位的文件编号必须著录。

⑤责任者:必须著录对文件负责的个人姓名和机关、团体的通用简称或全称,不能以“本市”、“本局”等模糊名称著录;责任者有多个时,著录列居首位的责任者,立档单位本身是责任者的必须著录,其余视需要著录,被省略的责任者用“[等]”表示,责任者之间以“;”号相隔。

⑥档号:档号结构应为“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文

件所在页号”,各号之间用“—”间隔。除全宗号中作为全宗属类代码的汉字或英文、汉语拼音字母等原样照录外,各号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固定位数以利排序,具体为:全宗号3位、目录号3位、案卷号4位、文件所在页号4位,位数不足前补“0”。

⑦检查著录条目的正题名、档号、年度、责任者、文件编号、档案馆代码、保管期限、页号、密级等若干必录项目是否著录完整;残缺文字用“□”号表示。

4.机读目录修改后如错误地方不多,用水性笔在原纸质目录上略加修改不影响目录整洁、美观的,不需重新打印;如果需要修改内容太多影响到目录页面美观的,则要重新打印,将新目录放置在原档案目录上。

5.目录数据存储格式为txt以及dbf格式文件,符合GD2000数据接收要求。

(二)档案拆装

1.档案拆除装订前逐页清点案卷张、页数。出现有少量页码错漏编的,要在档案与装订线相反的页面下角,需用前一页页码用铅笔加“—1,……”标注在档案上,如漏编页码属本卷的最后一页档案,应续上一页档案的顺序往后编码,不能用“—1”表示,档案原始页码看不清的要用水性笔写上实际页码,并在备考表上说明错漏编情况,由数字化中心管理员签字确认;漏编数量多的,应整卷按规范重新编制页号。出现页数严重不符、纸张破损严重等异常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交数字化中心管理员进行处理。

2.档案虫蛀、碳化情况严重,影响扫描的要登记在册,由数字化中心管理员与相关处室做好对接,进行修补或裱糊,不允许擅自拆除装订。

3.档案清点完成后,填写《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单》中相应项:实际张、页数、偏离数、偏离情况等,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4.拆除装订物时应注意保护档案不受损害。浆糊粘连、衣车缝制等拆除装订会造成档案页面损坏的,不允许强行拆除;杂志、书籍等拆除装订难以复原的,也可不拆除装订扫描。

5.拆分档案发现原件有夹带实物的,应根据原件给实物编号,并用塑料袋妥善保管好,装订时再按原样复原。

6.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并质检通过后,要逐页清点档案卷内文件纸张数量,还原装订原貌。

7.档案还原装订遇到页面倒置、无装订边、装订线压文字等情况,无装订边的应贴边后装订,不允许装订线压在文字上;对倒置页面进行纠正,如遇到其他特殊情况应交数字化中心管理员,与相关处室沟通、协商,提出装订建议,按建议进行装订。

(三)档案扫描

1.每日开始扫描前必须多扫描仪玻璃面进行除尘,确保扫描效果。

2.扫描分辨率按项目合同要求进行。档案扫描前要确定扫描仪设定的参数符合项目规范、要求,档案要逐页通过扫描设备,确保图像清晰完整。

3.对于原件不清晰的档案扫描,要调整对比度、亮度等相关参数,以使扫描后的图像尽量清晰;扫描时须将纸张放正,倾斜度控制在1度之内。

4.档案中有浮贴时,浮贴加原页扫1页,浮贴揭开后原页扫1页,若有多张浮贴重叠,每张浮贴均需单独扫描。

5.纸张过薄的档案,须在其后垫上白纸,以使扫描的档案字迹清晰,不透视下一页图像内容。档案本身内容太靠边时需用白纸垫在背后再扫描,以防档案内容扫描缺。

6.空白页有页码无内容的不扫描,在档案备考表及工作单注明。

7.纸质档案中有照片的,应调整扫描分辨率为600dpi,文件存储格式为tiff,按照片档案扫描要求扫描,并在工作单上注明。

8.档案页面若有折角或折叠,应小心展开、抚平、压平,褶皱严重的,应覆盖纸张用低温熨斗熨平。但传真纸、照片等不允许用熨斗熨平。

9.对于不适合拆卷的档案,采用零边距扫描仪扫描,如用常规扫描仪,则在扫描过程中尽量避免扫描页面变形、漏光等,确保扫描图像质量,同时注意避免对档案造成的损害。

10.扫描时不允许不遮盖扫描以及非质量不合格的重复扫描。如有特殊需求须与监理人员和数字化中心管理人员确认。

11.扫描完成后,检查扫描仪是否有档案遗漏,按要求将档案整理好装回档案盒内,填写《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单》,及时将档案及工作单移交管理人员。

12.扫描人员在每日下班归还档案前必须检查扫描仪和桌面等设施,确保档案无遗漏。

(四)图像处理

1.图像文件要进行纠偏、裁边、图像拼接等精细处理,力求保持档案原貌,不允许用软件强行纠偏、自动裁剪档案原有页面。图像处理应达到:图像完整、清晰、底色与档案本身相仿、色泽均匀、无影响图片美观的非档案所有的黑边(白边或灰边),图像不偏斜或倒置,符合正常阅读习惯。

2.可对图像进行90度或180度旋转,禁止小角度旋转,偏离1度以上退回重新扫描。可对原件本身偏斜严重的图像进行纠偏处理。

3.图像处理基本要求:先纠偏,再裁剪。

图像纠偏:

(1)若纸张偏斜,文字不偏斜,以内容正来纠偏、裁剪。

(2)若纸张不偏斜,文字偏斜,文字偏斜角度小的,

以纸张规则的边缘来纠偏、裁剪;若文字偏斜度大于3度,以内容正来纠偏裁剪。

(3)若纸张规则,文字不偏斜,以规则的纸张来纠偏、裁剪。

图像裁剪:

(1)处理翻折档案图像时,翻起部分只保留覆盖后页档案部分,其他部分裁除。

(2)处理档案中有黏贴小于32开不规则小浮贴的图像,当小于32开不规则小浮贴与后页内容无关联时,应分开裁剪,不保留小于32开不规则小浮贴以外的其他图像;小于32开不规则小浮贴与后页内容有关联时或互为补充内容时,小于32开不规则小浮贴图像的裁剪,要保留后页完整图像。

(3)A3页面、书本、笔记本等原则上分开裁剪。如A3(或其他)为跨页号印制,可进行整页扫描,按其中间折痕进行图像裁剪,以确保文件内容、页码的连续性。

(4)档案出现大的破损,裁剪时要保留破损部分。

(5)原档案有托边的纸张,裁剪时以原档案大小裁剪。

(6)两页16开或A4档案粘连,内容有联系的,按两页裁剪成一个画幅;内容没有联系的,按单页裁剪成两个画幅。

(7)粘贴有分类小标签的会计账簿,要保留分类小标签扫描和裁剪。

(8)纸张有不规则边角,但不属于破损(如存根类),且无档案信息的,可进行规整裁除。

(9)笔记本等页面一个画幅中,一页有内容一页没有内容且无页码时,应裁剪空白页面。

(10)备考表若与其他非档案页面(无档案信息)粘连,形成A3页面时,裁剪只保留备考表部分。

4.处理过程中对档案装订孔、档案原有污点等不去除,处理过程应遵循在不影响可懂度的前提下展现档案原貌的原则,不允许出现原件没有的颜色、变形、明显皱纹等破坏图像质量的现象。

5.去除不属于档案页面的白边、灰边、黑边等,以有效缩小图像文件的容量,节省存储空间。

6.依据有关规范要求对图像文件进行命名。图像文件命名格式与目录数据库的档号格式一致:全宗号(4位)—目录号(3位)—案卷号(4位)—文件页号(或文件顺序号),档号中的各号(代码)固定位数,不足前补“0”。

7.按档案实体页数、页序检查、排列图像文件的页数、页序,确保一致、无缺漏。

8.图像处理完成后,填写《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单》。

三、图像质检

1.图像质检必须逐页翻看检查图像,检查图像反映的文件数量、页数是否与其目录一致,图像是否还原档案原貌、

文字清晰,每页图像的页码是否存在,无漏失、多扫、不清晰、变形、失真、偏斜、页码错误等情况。

2.检查图像文件命名是否规范,图像排列循序是否正确。

3.检查过程中如碰到图像内容不清楚、数量不准确等情况,须拿档案纸质原件对照确认的,向管理人借出案卷实体对照,问题明确后即时归还。

四、数据挂接

1.批次图像质量经检查确认合格后,通过相应的软件与档案文件目录数据库进行批量挂接,数据挂接完成,依据档案全文图像和目录数据,核对目录条目与档案原文的挂接是否正确,发现错误及时修正。

2.服务机构对数据挂接全面检查并检查合格后,向监理公司提出批次质检要求并提供该批次全文、目录数据,监理公司质检发现问题,返回服务机构修改。

3.监理公司完成批次检查并确认合格后,向数字化中心管理员提交《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加工成品发布程序表》及相关全文、目录数据,数字化中心管理员负责将该批次数据发布至本局馆局域网,并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提交服务机构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重新发布修改数据。

4.数据挂接合格后方可进行档案装订还原、归库、数据备份等项工作流程。

五、数据备份

1.数据质检、挂接合格后,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向监理公司提交《档案数据批量操作程序表》,监理公司确认无误后,向信息化工作处转交,信息化工作处在确认数据已备份至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后,将程序表交给服务机构刻录小组进行光盘刻录。

2.数据刻录使用刻录软件NERO,刻录速度≤8X,光盘由服务机构提供,采用档案级专业刻录机,每张刻录数据量不超过4.3GB。

3.刻录光盘为档案级光盘,现有清华同方及JVC两种

4.7GB的DVD。为防止同品牌光盘质量故障影响数据质量,在一式三套中,不能单纯一种品牌的光盘。

4.划分好数据刻录的文件夹,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做好分级分项组织管理,以光盘号命名光盘卷标。

5.光盘面使用光盘笔英雄HERO CD\DVD Marker CD 书写专用笔CD-C001或真彩0615B光盘专用油性笔标注:年度、顺序号、全宗号等。

6.封面打印:制作光盘封面(正面、背面、背脊)录入信息并打印;光盘封面与封底使用专门的WORD模板打印,裁剪。分别录入(A、B、C)三套保存数据入库。及时记录、填写工作进度表、档案数据存储光盘刻录表等信息。

7.光盘专检人员负责读取检查每张光盘,刻录必须保证质量,要求盘片能在普通光驱中正确读取,内容无差错(有

任何差错必须重新刻录)。把计算机设置成可以浏览缩略图;其次对照数据单查看文件数。信息处工作人员随机抽检光盘质量。及时放至7-1光盘库,做好光盘存储位置登记。

8.数据刻录完毕后,由信息化工作处按数据备份等相关操作规程监督各加工计算机以及服务器等加工存留数据的移动、删除等操作。

9.未经信息化工作处的允许,各加工计算机产生的加工数据不得私自迁移、删除。

档案数字化的基本流程

档案数字化的基本流程 一、档案分类整理 按照档案情况:年度、类别、长短期等进行分类整理,将部门编制不统一的进行统一分类,以便数字化后方便查找与管理。 二、档案交接 分类整理后的档案按年度、类别提出,提卷时数字化加工方的提卷人员按照要求,编写档案的页号和需要扫描录入的文件页号后及抽取不需扫描的页面,并按实际页数填写详细的档案交接清单,并由双方主管人员签字。 三、索引著录 标引著录为了方便查阅与管理,打印制作档案目录及档案封面,对文字录入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但要录的文本域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在某一页面上,一些文本域要在多个文件中选择,标引著录时需按照国家档案局有关标准结合的实际情况录入。 文本域录入按照统一的标准对所需录入的文本进行标引、按照录入特征制作相应的《文字录入工作说明书》,供录入员和校对人员参考。 注: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按照档案进馆标准录入。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的样式可根据档案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四、档案拆分 档案拆分前要对档案进行统一的编号,编制总页号后,要从中选中需要扫描的页面。再一次编制所需扫描的页号,两个页号需要用铅笔的颜色或位置区分,以确保档案还原时能够

清楚区别和核实页数,档案拆分时要严格按照要求对不需扫描的页面进行标注。 五、档案的扫描 原件的扫描与存储格式完全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统一标准要求扫描。扫描人员按照《扫描与处理工作说明书》的要求,填写移交清单(此移交清单是档案拆分人员和扫描人员共同填写)并签字领取后进行纸介扫描。扫描图像使用先进的图像扫描处理软件,扫描人员可根据原稿质量,对系统进行定义,如自动倾斜校正、自动去污、自动分文件等批处理功能。在由系统自动处理功能的同时,扫描人员根据原件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如超大页面的处理、纸张颜色深浅及薄厚的处理、扫描时可根据不同原件的情况,调整图像的分辨率、阀值、明亮度以及扫描方式和扫描速度,确保在扫描图像质量清晰的情况下,使原件完好无损。六、图像处理 采用自动化处理和人工处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图像质量的完美。通过校对系统对图像进行校对,确保图像顺序正确、去斑点、污渍、黑边、偏斜处理、校验。在校对时发现不合格图像及时返回前一工序进行改正。 七、质量检验 对扫描处理完成后的图像页面进行检验,对档案拆分、扫描、修正、去污、文本流程图的处理、插图、照片的处理以及文本和图像页的匹配进行检验等质量进行全面检验。 对文本域录入与文本录入域的标引、文件的页号及页数进行对比,对扫描前的图像页的标引与扫描后的图像页的编号与页数进行对比,发现不合格的登记清单并退回上一流程重新处理。 八、图像与索引挂接 文本域录入和扫描处理检验后的图像成品,按年度进行文字图像与系统的挂接,不需手工挂接即可实现文本与图像页与系统的挂接。挂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后,进行再次的成品验收,对各种使用习惯逐页进行检验,验收合格后移交验收小组验收。 九、案卷整理 档案整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有序的整理,公司安排专人负责案卷整理与还原。

档案数字化加工方案

(三)数字化加工部分 (2) 6.1. 需求分析与总结 (2) 6.2. 参考的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 (2) 6.3. 数字化加工实施细则 (3) 6.9.1. 本项的扫描加工流程 (3) 6.9.2. 生产流程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组成: (4) 6.9.3. 档案整理 (5) 6.9.4. 著录标引 (6) 6.9.5. 纸件扫描 (7) 6.9.6. 图像处理 (8) 6.9.7. 质量检验 (10) 6.9.8. 档案还原装订 (10) 6.9.9. 数据存储与备份 (12) 6.9.10. 档案电子数据与XXXXXX 烟草档案系统的无缝挂接 (12) 64 项目所采用的OCR处理技术介绍 (12) 6.10.1. OC R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12) 6.102 所采用的OCR及双层PDF生产流程 (13) 6.10.3. 生产流程逻辑示意图 (14) 6.5. XXXXXXf案数字化服务特点 (15) 6.11.1. 自动化程度高 (15) 6.11.2. 标准化程度高 (15) 6.11.3. 严格的质量控制 (15) 6.11.4. 文档安全性高 (15) 6.11.5. 标准的格式 (15) 6.11.6. 方便存储与管理 (16)

三)数字化加工部分 6.1. 需求分析与总结 此次项目是将中国烟草总公司XXXXX)省公司及所属11个市烟草公司的约 183 万页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将成品数据挂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纸质档案的折分整理、扫描与图像处理、数据的挂接与光盘备份都将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相关标准及XXXXXX!档案局相关规定,结合xxxxxXS草档案现状定制加工技术规范与生产加工流程。 。据上述现状,具体人员安排,项目实施周期,采用标准及实施细则如下。 6.2. 参考的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DA/T 31 —2005) 《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 (GB/T 17235.1-1998 )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GB/T 1 8894-2002) 《中央档案馆接收档案的标准》 《XXXXX省档案接收和收集管理相关规定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 《档案著录规则》 (DA/T 1 8-1 999 ) 《无酸档案卷皮卷盒用纸及纸板》 (DA/T 24-2000) 《档案修裱技术规范》 (DA/T 25-2000) 《xxxxxxxxxxXX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XXXXX烟草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新都建设局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 实施方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档案内容及数量(现场调研).............................................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档案数字化环节及质量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档案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档案安全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实施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备配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人员配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项目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总体实施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人员岗位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项目实施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档案借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档案整理排序分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档案录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整理环节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档案数字化加工流程及

档案数字化加工流程及规范 文档目录 一、操作流程 (2) 二、档案调卷 (2) 三、整理及著录 (2) 四、拆卷 (3) 五、档案扫描 (3) 六、影像处理 (4) 七、数据质检 (4) 八、档案装卷 (4) 九、完整归还 (5) 十、数据备份 (5) 八、数据挂接 (5)

、操作流程 档案数字化加工业务总体流程包括:档案调卷、整理及著录、拆卷、档案扫描、影像处理、数据质检、档案装卷、完整归还、数据备份、数据挂接。 先后顺序为:调卷> 著录> 拆卷> 扫描> 处理> 质检> 装卷> 归还> 备份> 挂接。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务必安此流程进行操作,以便从总体任务中提高工作效率。 二、档案调卷 这个过程我方要指定一个专门的负责人与客户(档案馆库房管理员)共同完成,将待加工的档案从库房搬运到加工现场,对档案要逐份清点,并办理档案交接登记,与客户做好交接记录,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拆卷环节的工作。要求:1,我方指定专人负责。 2,填写《档案交接登记表》(附件一)。 3,在交接登记表上要有双方的签字。 三、整理及著录 档案目录的整理是数字化加工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正确的档案目录,会给后序工作带来很大麻烦,所以在数字化加工之前必须有完整且正确的档案目录。 对于待加工的档案,要制作电子目录。制作途径有两种: (一),使用数字化加工软件的数据录入功能,进行目录制作。 (二),使用Excel表格方式制作,目录模板使用《档案目录模板》文档(文档号为JS121006002。 如果用户提供的有纸质目录或电子目录,我方要认真核对有无错漏现象,找出错误并修正。并修改成与《档案目录模板》类似的字段标准。对于错误或疏漏的修正,具体细则如下: 1,如果用户提供的目录和纸质档案不对照的,应该以纸质档案原文内容为标准进行录入,并删除错误信息。 2,著录项相关内容录入要完整,如有不明确或不完整的著录项需记录并及时反应给组长,如果目录中要增加或减少相关著录字段,要与客户协商,并及时向公司技术部反馈。以下著录项必不可少,且与纸质档案要一一对 照: 八、、? 以“卷”为管理单位的年度、期限、卷号、题名、卷内文件序号、卷内文件题名、卷内文件页号等。以“件”为管理单位的年度、期限、件号、页数、题名等。 3,如果目录内容有错(如主题内容,文号等),以纸质档案信息为准,并及时反应给组长,由组长与客户协商解决。 4,如遇到较少见的繁体字或不清晰的字体,需向组长反应,不允许擅自解决,所有的繁体字在录入时应录入为简体字。 5,如遇到无题名的档案,及时记录下来,反应给客户协商解决

档案数字化项目投标技术方案设计

一、项目实施案 (一)项目实施的依据 1、《人民国档案法》 2、《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档案局第8号令) 3、档案局《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1999 4、《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15) 5、《档案著录规则》(DA/T18-1999)。 6、《纸制档案数字化技术规》(DAT-31-2017) 7、《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GB/T18894—2002 (二)项目实施前准备 1、人员准备 (1)甲人员 职务:现场交接管理人员 职责:①负责与乙的档案提卷和还卷等交接工作,协同甲人员作好交接清单记录并签字。②负责监督乙规化加工。③随时把握乙加工进度并进行协调。④及时关注并抽查乙加工质量。⑤代表甲与乙进行及时的沟通及问题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完工。 (2)乙人员 2.1 管理人员:主要为熟悉现场加工管理,熟悉数字化整体作业流程,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现场管理及沟通能力的乙负责人。 2.2 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为熟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了解档案数据库标准和系统开发。了解档案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乙技术支持工程师。 2.3 数据采集作业员:主要为了解档案数据库数据标准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乙数字化制作工作人员

2、项目设备设施准备 (1)主要加工设备及其技术参数

数字化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数字化加工管理软件,是档案数字化加工的主要应用工具,也是确保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的关键技术。档案数字化加工软件必须具有扫描、图像处理、著录、校对、质检、自动挂接、查询检索、数据转换、数据上传、数据统计、打印传输等功能,能够满足档案数字化加工全流程各业务环节的需要,以及对加工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的需要。 (3)其他辅助加工设备 除上述主要加工设备外,在档案数字化加工现场,还需要配备以下辅助设备:办公桌椅、档案存储柜、储物柜、装订机、电熨斗、切纸机、抽湿机、碎纸机以及纸、档案卷皮、档案盒、装订线、胶水等消耗材料。具体参照招标文件要求或合同约定配置。 3、场地部署准备 (1)各单位应配备专用的数字化加工场地,并进行合理布局,形成档案存放、数字化前处理、档案著录、档案扫描、图像处理、质量检查等工作区域。一般设在档案部门独立、可封闭的建筑。

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1总则 1.1为了规范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验收管理,确保档案安全和项目质量达到有关要求和标准,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广西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 2对象、依据及前提条件 2.1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接受本级行政区域内业主单位委托组织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的验收。 2.2依据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合同书、合同附件、有关技术说明文件及规范的验收资料,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进行验收。 2.3项目验收的前提条件 2.3.1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全部完成,并满足使用要求; 2.3.2各个分项全部预验收合格; 2.3.3已通过自治区档案局指定软件综合应用测试;2.3.4各种验收资料完备,符合合同内容; 2.3.5经过相关主管部门和项目业主同意; 2.3.6合同或合同附件规定的其他验收条件。 3验收内容

3.1分项验收:对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分项进行验收,包括档案整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目录建库、数据挂接、数据备份等。验收以抽检的方式检查已完成数字化加工的所有档案和数据,抽检的比率不得低于档案和数据总量的5%。 3.2验收指标:以下分项抽检标记为“不合格”:未按数字化加工要求拆装、处理档案,档案破损、页码顺序错误、页数不清、目录不实;扫描档案技术指标错误,扫描、处理图像文件不完整、不清晰、不反映档案原貌以及有缺页、漏页、重页、顺序颠倒等质量问题;图像文件存储格式、命名未按规范要求;目录建库数据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著录项目不全、内容不准确规范,不能与图像数据库批量、快速挂接以及数据挂接错误的;数据备份不当造成数据丢失、错误,成品数据未进行多套备份。 验收抽检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含95%)时,予以验收“通过”。 合格率=合格的文件数/被抽检文件总数×100%。 4验收程序 4.1验收程序 4.1.1预验收

不动产档案数字化方案3

1、项目背景 在市级政府各部门中,国土资源局(原土地管理局)是设立较晚的一个部门,然而国土资源部门目前承担的管理职能,使其产生了大量的各类档案需要管理。传统县级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采取手工方式,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编研等工作都主要以手工为主,这中间包括建立全引目录本、索引卡等。这种方式工作效率较低,国土资源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部分国土资源部门的档案管理信息化采用了一般的条目管理方式的方案,这种方式对于纯粹的档案管理来说促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但对于国土资源部门来说,大量的档案是通过办事流程产生的,与以档案馆档案管理模式开发的档案管理系统在模式上存在显著的不同。数据格式多样,给土地归档工作带来了不便,急需把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同一归档管理。所以建立优质、高效、具有国土资源特点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国土资源局数字档案室,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手工作业方式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而且能更好的促进我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保障土地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利用,还为今后逐步建立国土电子政务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我公司现场调研统计,这部分档案包括房管档案约14万卷,国有土地档案8万卷。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土资源局对于这些档案一直处于手工管理方式,这部分档案的查阅利用目前只能采用手工方式查阅,严重影响档案的查阅速度和利用效率;基于上述情况,国土资源局急需对这部分档案进行规范化整理,在管理方式上,迫切需要由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转变,采用电子化管理手段将这些档案全部数字化保存并用于档案的查阅,同时也为国土资源局的不动产数据整合提供良好的基础。 2、建设目标 项目总体目标是:将国土资源局的纸质档案进行规范化整理,然后进行档案属性录入,完成所有档案的数字化(内容包括:扫描、图片处理、数据挂接等工序),建立完整的机读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实现档案的检索和全文文件浏览,为国土资源局的办公自动化及公众提供高效服务,为不动产数据整合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 3、不动产数字档案数字工作流程 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模、人员以及所承担的业务,其不动产数字档案数字化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集成高速扫描仪、大幅面图纸扫描仪、平板扫描仪等采集设备采集纸制文档资料。经过流水线数字化处理,实现纸制文档到数字化电子文档的转换。 包括国土和房产档案出入库登记、数据双机录入、文件扫描、影像处理、一次质检、二次审核,实现文档数字化流水线作业。完成档案数字化加工所涉及的全部工作流程。

档案数字化加工整理项目投标书技术方案(124P)38

一、项目需求理解程度、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1.对本项目需求的理解 1.1 对项目概述的理解 (一)项目预算理解 本项目财政预算金额为元(人民币)。 (二)项目概况理解 1.项目背景:档案管理工作是中心各项工作的基础。 中心在日常公积金业务审批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公积金业务档案,包括公积金归集、提取和贷款三大类业务的档案。根据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为 实现档案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管理,需对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各类档案进行同步整理、扫描,形成数字档案提供查询利用,提高档案服务能力和水平。 2.项目整体情况:中心目前保存的这些公积金业务档案资 料中,大部分均已由前台柜员打上页号;已打印文件材料清单(相当于卷内目录)。 前台柜员在办理业务时,已将该纸制档案高清拍照并保存在业务系统中;但大多 数电子影像需图像处理。公积金业务档案类别及数量详情如下表: 档案类别预计数量(卷/份)预计每卷档案页数公积金业务档案(包括:归集类、 不少于450万卷3-15页提取类、贷款类档案) 整理、扫描场地由中标方提供,且场地的相关安保设施等需符合档案局的检 查要求;档案整理工作中的所有设备、工具、维修与耗材费用(包括卷皮、档案盒、不锈钢装订夹、复印件等)等均由中标方承担。 (三)项目目的及目标理解 完成存量的公积金业务档案约450万卷(份)的整理、补录、补扫描及电子 影像的图像处理与复核工作。

(四)项目依据及参考标准理解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 3.《档案著录规则》(DA/T18-1999)。 4.《深圳经济特区档案与文件收集利用条例》。 5.《纸制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 6.《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业务档案整理规范》。按以上规范进行整理、著录、扫描后的档案要达到深圳市档案馆进馆质量要求。 (五)项目采购范围理解 中标方通过人员、设备、技术、管理等,对接收的实体档案进行专业化的归档、整理、著录、扫描等加工,形成规范的入库档案和规范的档案电子数据库。 (六)项目完成期限理解 本项目完成期限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8个月。 (七)付款方式理解 按财政委员会相关规定进行。 1.2 对技术要求的理解 (一)归档、整理、扫描工作流程和服务内容理解。 1.档案接收:要对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登记移交清单:对档案实体内容按移交清单逐一进行清点,并登记份数与页数。 2.编档号:对每份业务档案按档案整理要求分类编号,以方便档案的查询利用。 3.组卷整理:包括拆钉、粘贴、盖章、填写封皮等环节。中标方应严格按照《档案整理规则》(DA/T22-2000)进行整理。 4.部分著录:在核对纸制档案的基础上,对系统内不全的档案信息进行补录。中标方应严格按照《档案著录规则》(DA/T18-1999)进行著录。 5.扫描:包括部分档案的扫描处理、图像处理、二校处理、批量上载、合卷处理等环节。 6.总体检查:检查档案实体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内容是否一致;检查接收

档案数字化加工流程

档案数字化加工流程 档案数字化加工业务总体流程包括:档案调卷、整理及著录、免拆卷、档案扫描、影像处理、数据质检、完整归还、数据备份、数据挂接。 先后顺序为:调卷> 著录 > 扫描> 处理> 质检 > 归还> 备份> 挂接。在之前的档案管理数字化就是需要拆卷的,但就是现在有专业的非接触式扫描设备(比如book2net与iscan系列的产品)可以免拆卷,这就省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下面介绍详细的步骤: 档案调卷 这个过程我方要指定一个专门的负责人与客户(档案馆库房管理员)共同完成,将待加工的档案从库房搬运到加工现场,对档案要逐份清点,并办理档案交接登记,与客户做好交接记录,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拆卷环节的工作。 整理及著录 档案目录的整理就是数字化加工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正确的档案目录,会给后序工作带来很大麻烦,所以在数字化加工之前必须有完整且正确的档案目录。 对于待加工的档案,要制作电子目录。制作途径有两种: (一),使用数字化加工软件的数据录入功能,进行目录制作。 (二),使用Excel表格方式制作,目录模板使用《检察机关档案目录模板》文档(文档号为JS121006002)。 如果用户提供的有纸质目录或电子目录,我方要认真核对有无错漏现象,找出错误并修正。并修改成与《检察机关档案目录模板》类似的字段标准。对于错误或疏漏的修正,具体细则如下: 1,如果用户提供的目录与纸质档案不对照的,应该以纸质档案原文内容为标准进行录入,并删除错误信息。

2,著录项相关内容录入要完整,如有不明确或不完整的著录项需记录并及时反应给组长,如果目录中要增加或减少相关著录字段,要与客户协商,并及时向公司技术部反馈。以下著录项必不可少,且与纸质档案要一一对照: 以“卷”为管理单位的年度、期限、卷号、题名、卷内文件序号、卷内文件题名、卷内文件页号等。 以“件”为管理单位的年度、期限、件号、页数、题名等。 3,如果目录内容有错(如主题内容,文号等),以纸质档案信息为准,并及时反应给组长,由组长与客户协商解决。 4,如遇到较少见的繁体字或不清晰的字体,需向组长反应,不允许擅自解决,所有的繁体字在录入时应录入为简体字。 5, 如遇到无题名的档案,及时记录下来,反应给客户协商解决。 6,关于顺页;整理著录的同时,检查案卷的完整性,就是否有缺页、漏页、错编现象,正、副卷标注就是否正确,有问题及时反馈。没有问题时,用2B铅笔对纸质档案内容进行标注页码,正面标注在右上方,背面标注在左上方,页码字体工整、大小适中。 7,关于分卷问题;档号保持不变,卷号采用“卷号-卷次”格式,如0025-1、0025-2、0025-3……0025-12、0025-13;如果纸质档案分多卷,但就是客户没有分卷次的,我们要重新编卷次,增加一条案卷目录,每个分卷都要对应一条案卷目录(不能两个分卷对应一个目录)。 8,关于补卷问题;漏归档的档案作为补卷插入时,卷号要以实际的纸质档案的卷号为准。如0025-1、0025-A、0025-补、0025A等,我们做目录时当保持不变。 9,档号、卷号、件号、页号中不能出现正反斜杠(\ ,/),如果发现要改成中划线(-)(注意:中划线录入时,要使用英文输入法下的半脚录入),日期格式统一采用8位数字,如20120206,不足8位时补0。 档案扫描

数字化方案样本

飞扬公司拥有自身的数字化加工工厂, 可向用户提供档案资料的扫描服务, 同时也可培养用户的扫描队伍, 掌握扫描工具, 形成用户自身的数字化加工队伍。 1、实施数字化的特点 ●自动化程度高 依托飞扬软件公司较强的软件开发实力, 我们开发出了先进的档案扫描系统, 实现网络化操作, 自动批量处理, 在扫描的同时由系统自动进行图像处理, 自动去除图像黑边、倾斜校对、去斑点等; 扫描完成后所生成的文件能够方便地挂接到任何档案管理软件系统中。 ●标准化程度高 完全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和使用习惯, 符合国家计算机光盘档案存储标准, 符合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案电子档案标准。标准文号: 档发[ ]6号。 ●严格的质量控制 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软件, 网络化流水作业, 整个流程由软件控制, 前后工序紧密结合, 次工序在完成本项操作的同时检查上一工序的质量是否合格, 做到质量不合格随时返回, 并有严格的员工操作记录, 控制员工操作中的每一步, 系统自动生成数据记录操作过程, 随时检查任何工序的质量及完成情况, 确保一次性达到成品质量要求。

●独创的综合验收系统 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档案验收人员能够利用数字档案验收系统, 按档案类型、年度、机构、文件号等对图像质量、文本著录的正确性进行检查, 标识出不合格图像后, 数字档案验收系统自动统计出详细的错误列表, 如图像有黑边、字迹不清、偏斜、文本著录错误、文本与图像的挂接等情况的列表。加工人员根据列表修改错误。经过验收系统的数据则完全符合质量要求。 ●档案安全性高 从接收原始档案的拆分、扫描、文字录入、校对等流程都有记录和管理, 确保档案在扫描过程中不被损毁, 每天上下班对档案质量及数量严格的核对与交接, 认真填写作业清单和交接清单。 ●方便存储与管理 可将扫描的电子档案方便存储于光盘中及其它存储器。按照国际标准TIFF格式, 按200dpi、 A4、黑白计算计算, 30KB/页, 150万份档案总存储容量需: (30 * 1500000) / (1024 * 1024 )= 43GB。每一张CD光盘可容纳万余张A4大小文件影像, 与档案管理软件挂结后, 在数秒钟内即可查询到任何一幅电子档案影像信息。A0图纸的扫描大小约为A4的十倍, 由此可推算出150份图纸扫描的总存储量为430G, 而同一张CAD图纸文件的大小远远小于扫描文件大小。 2、档案数字化系统流程图

档案数字化加工管理制度

档案数字化加工管理制度 档案是企业开展业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和凭证性信息记录,是企业的核心信息资源与重要资产。集团企业具有机构庞大、下属单位较多且层次复杂,各下属单位分散等特点。对于集团企业,实现集中部署应用、分级管理,构建立体式企业数字档案馆,是集团企业数字档案管理最佳解决之道。 数字化基本流程: 整理、扫描、图像处理、质量检查、生成文档、存储、装订,回库共八个环节 纸质档案数字化基本流程:档案出库,案卷整理,扫描,图像处理,质量检查,生成文档,存储,装订回库。 数字化加工场所一般设在档案部门独立、可封闭的建筑内。数字化加工场所应符合防盗、防火、防尘、防水、防潮、防高温、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有害生物、防污染等安全管理要求。 数字化加工场所应配备满足安全管理需要的视频监控设备,确保档案暂存处、数字化加工工位、服务器、数据导出端及门窗等无监控死角;视频监控系统应由档案部门专人负责,数字化加工场所设于档案部门之外的,档案部门应定期检查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服务机构应将视频监控数据移交档案部门保存;视频监控数据自产生之日起保存不少于6个月;档案部门应定期对视频监控数据进行回放检查,在删除视频监控数据之前,要留存视频回放安全检查记录。 数字化加工场所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并满足工作需要的档案装具,用于分别存放待数字化处理和已数字化处理的档案。 数字化加工场所须封断所有档案数字化加工设备的无线网络功能,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测。 数字化工作人员存放随身物品要有专用储物箱柜,并与档案装具分区放置;数字化加工场所不得有非工作需要的私人物品,包括照相机、摄像机、手机、录音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各类电子设备和各类移动存储介质;严禁擅自将数字化加工场所内的物品带离现场。 工作人员要挂牌上岗,接受身份核查登记和安全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数字化加工场所。

档案数字化项目投标技术方案设计

一、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 3、国家档案局《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1999 4、《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15) 5、《档案著录规则》(DA/T18-1999)。 6、《纸制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17) 7、《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 (二)项目实施前准备 1、人员准备 (1)甲方人员 职务:现场交接管理人员 职责:①负责与乙方的档案提卷和还卷等交接工作,协同甲方人员作好交接清单记录并签字。②负责监督乙方规范化加工。③随时把握乙方加工进度并进行协调。④及时关注并抽查乙方加工质量。⑤代表甲方与乙方进行及时的沟通及问题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完工。(2)乙方人员 2.1 管理人员:主要为熟悉现场加工管理,熟悉数字化整体作业流程,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现场管理及沟通能力的乙方负责人。 2.2 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为熟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了解档案数据库标准和系统开发。了解档案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乙方技术支持工程师。 2.3 数据采集作业员:主要为了解档案数据库数据标准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乙方数字化制作工作人员

2、项目设备设施准备 (1)主要加工设备及其技术参数

数字化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数字化加工管理软件,是档案数字化加工的主要应用工具,也是确保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的关键技术。档案数字化加工软件必须具有扫描、图像处理、著录、校对、质检、自动挂接、查询检索、数据转换、数据上传、数据统计、打印传输等功能,能够满足档案数字化加工全流程各业务环节的需要,以及对加工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的需要。 (3)其他辅助加工设备 除上述主要加工设备外,在档案数字化加工现场,还需要配备以下辅助设备:办公桌椅、档案存储柜、储物柜、装订机、电熨斗、切纸机、抽湿机、碎纸机以及纸张、档案卷皮、档案盒、装订线、胶水等消耗材料。具体参照招标文件要求或合同约定配置。 3、场地部署准备 (1)各单位应配备专用的数字化加工场地,并进行合理布局,形成档案存放、数字化前处理、档案著录、档案扫描、图像处理、质量检查等工作区域。一般设在档案部门独立、可封闭的建筑内。 (2)数字化加工场地应符合防盗、防火、防尘、防水、防潮、防高温、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有害生物、防污染等安全管理要求。场地内应配备可覆盖全部场地的报警、防火等应急设施设备。 (3)数字化加工场地应配备满足安全管理需要的视频监控设备,确保档案暂存处、数字化加工工位、服务器、数据导出端及门窗等无监控死角;视频监控数据自产生之日起保存不少于6个月,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监控录像要保存到项目完工数据移交1个月后;档案部门应定期对视频监控数据进行回放检查,在删除视频监控数据之前,要留存视频回放安全检查记录。 (4)数字化加工场地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并满足工作需要的档案装具,用于分别存放待数字化处理和已数字化处理的档案。 (5)各单位和数字化服务机构应合理规划、配备和管理档案数字化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先进,能够满足数字化工作的需要。 (6)数字化加工场地须封断所有档案数字化加工设备的无线网络功能以及非必要的各终端接口,各单位和数字化服务机构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测。如有必要,应由县档案局构建数字化加工专用局域网和视频监控专用网。

档案数字化基本工作流程

档案数字化基本工作流程 一、术语和定义 1、数字化 用计算机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 2、纸质档案数字化 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 3、数字图像 表示实物图像的整数阵列。一个二维或更高维的采样并量化的函数,由相同维数的连续图像产生。在矩阵(或其他)网络上采样——连续函数,并在采样点上将值最小化后的阵列。 4、黑白二值图像 只有黑白两级灰度的数字图像。它对应于黑白两种状态的文字稿、线条图等。 5、连续色调静态图像 以多于两级灰度的不同浓淡层次或以不同颜色通道组合成的静态数字图像。在纸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通常表现为灰度扫描和彩色扫描两种模式。 6、分辨率 单位长度内图像包含的点数或像素数,一般用每英时点数(dpi)表示。 7、失真度 对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换后,数字图像与档案原件在色彩、几何等方面的偏离程度。 8、可懂度 数字图像向人或机器提供信息的能力。 9、图像压缩 清除图像冗余或图像近似的任一种过程,其目的是对图像以更紧凑的形式表示。 二、纸质档案数字化基本要求 1、基本原则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原则是使档案信息资源准确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使可以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以满足社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2、数字化对像的确定原则 应当对所要进行数字化的对象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确认,只有符合一定要求的纸质档案文献才能进行数字化。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 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必须符合国家档案开放规定以及有关规定。 2)价值性原则 属于归档范围且应永久或长期保存的、社会利用价值高的档案可列入数字化加工的范围。 3、基本环节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档案整理、目录建库、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数据质检、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成果管理等。 4、过程管理 1)应加强纸质档案数字化各环节的安全保密管理机制,确保档案原件和数字化档案信息的安全. 2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各个环节均应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及时整理、汇总,装订成册,在数字化工作完成的同时建立起完整、规范的记录。 三、档案整理

档案数字化加工方案和投标书

档案的文件目录打印 21 Neusoft 东软 历史档案数字化加工解决方案 1 项目建设内容 ............................................................................... 3 2历史档■案数字化处档案数字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 22 照片档案数字化标准 ........................................................... 5 2.3. 声音档案数字化标准 ■...c.□...曰 . (6) 24 影像档案数字化标准 20PP .年…02..月 ..................... 6 2.5. 实物档案数字化标准 ......................................................... 6 3 数字化加工环节 ............................................................................. 7 3.1. 档案接收 .................................................................... 7 3.2. 标准的目录结构和文件夹的建立 ............................................... 8 3.3. 建立目录数据库 .............................................................. 8 3.4. 档案著录的工作细节 ......................................................... 8 3.5. 档案整理 .................................................................... 9 3.6. 档案扫描 ...................................................................12 3.7. 图像处理 ...................................................................14 3.8. 质检岗位:图像初检和复检(一检、二检) ................................. 15 3.9. 著录标记一稿双录、人机校验 ........................................... 16 3.10. 数据挂接 ................................................................17 3.11. 数据成品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终检) .............................. 17 3.12. 光盘制作 ................................................................18 3.13. 数据的硬盘备份 . (20) 现场测试和检验 ............. HHIII I IIIIIIIIIIIIIIII . 21 档案装订还原 ............... .......?9 . (21) 3.17. 档案原件的还库 ..............................................................22 4. 服务成品 . (23) 4.1. 成品数据技术参数 ..........................................................23 4.2. 服务效果 ...................................................................23 5. 数据检验、验收和备份 ..................................................................24 5.1. 数据检验 ...................................................................24 5.2. 验收审核 ...................................................................24 5.3. 验收登记 ...................................................................24 5.4. 数据备份 ...................................................................24 6. 电子数据质量标准 .......................................................................25 6.1. 图像顺序 ...................................................................25 6.2. 图像质量 ...................................................................25 6.3. 图像分辨率 .................................................................25 6.4. 图像与目录挂接 ............................................................25 6.5. 防病毒 .....................................................................25 6.6. 存储格式 ...................................................................25 6.7. 操作使用 ...................................................................25 7. 安全措施 (25) 7.1. 数字化加工管理 .............................................................26 7.2. 档案安全管理 (27)

档案数字化加工方案计划

(三)数字化加工部分 (2) 6.1.需求分析与总结 (2) 6.2.参考的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 (2) 6.3.数字化加工实施细则 (3) 6.9.1.本项的扫描加工流程 (3) 6.9.2.生产流程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组成: (4) 6.9.3.档案整理 (5) 6.9.4.著录标引 (6) 6.9.5.纸件扫描 (7) 6.9.6.图像处理 (8) 6.9.7.质量检验 (10) 6.9.8.档案还原装订 (10) 6.9.9.数据存储与备份 (12) 6.9.10.档案电子数据与XXXXXX烟草档案系统的无缝挂接 (12) 6.4.项目所采用的OCR处理技术介绍 (12) 6.10.1.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12) 6.10.2.所采用的OCR及双层PDF生产流程 (13) 6.10.3.生产流程逻辑示意图 (14) 6.5.XXXXXX档案数字化服务特点 (15) 6.11.1.自动化程度高 (15) 6.11.2.标准化程度高 (15) 6.11.3.严格的质量控制 (15) 6.11.4.文档安全性高 (15) 6.11.5.标准的格式 (15) 6.11.6.方便存储与管理 (16)

(三)数字化加工部分 6.1.需求分析与总结 此次项目是将中国烟草总公司XXXXXX省公司及所属11个市烟草公司的约183万页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并将成品数据挂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纸质档案的折分整理、扫描与图像处理、数据的挂接与光盘备份都将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相关标准及XXXXXX省档案局相关规定,结合XXXXXX烟草档案现状定制加工技术规范与生产加工流程。 。据上述现状,具体人员安排,项目实施周期,采用标准及实施细则如下。 6.2. 参考的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1—2005) 《连续色调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及编码》(GB/T 17235.1-1998)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 《中央档案馆接收档案的标准》 《XXXXXX省档案接收和收集管理相关规定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 《档案著录规则》(DA/T 18-1999) 《无酸档案卷皮卷盒用纸及纸板》(DA/T 24-2000) 《档案修裱技术规范》(DA/T 25-2000) 《XXXXXXXXXXXX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XXXXXX烟草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