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土木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土木工程学报》2013投稿须知

刊名:土木工程学报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0-131X

CN:11-2120TU

邮发代号:2-582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土木工程学报

创刊时间:1954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土木工程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土木工程界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岩土力学及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结构、道路及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等专业在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重要成果及发展状况,同时也刊登建筑材料、港口、水利、市政、计算机应用、力学、防灾减灾等专业中与上述学科交叉或有密切联系的论文报告。本刊办刊宗旨为促进国内外土木工程界的学术交流。

《土木工程学报》创刊于1954年3月,由郭沫若同志题写刊名。1958年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59年至1961年为月刊;1962年起再次改为双月刊。1966年曾改为3个专业分册出版,直至1966年9月"文革"开始时停刊。1980年5月复刊,出版季刊,96页。199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80页。1997年起由铅排印刷改为激光照排胶印,印刷质量及时效性大幅度提升。1999年由16开80页,改为大16开(A4)80页;2000年至今改为大16开112页;2003年起出版大16开112页,月刊。

《土木工程学报》被Ei(美国工程索引)、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网络版)、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等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核心期刊。

本刊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首批收录的315种来源期刊之一。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出版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2007年版公布的信息表明:《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在CSCD核心库收录的666种学术性期刊中排名第180位,总被引频次为627次,他引频次546次。

本刊也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首批收录的统计来源科技期刊之一。2009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指标显示: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08年收录的1723种统计源期刊中,《土木工程学报》总被引频次1876次,他引率0.96,在本学科44种期刊中列第4位,在全部1868种期刊中列第159位;影响因子0.755,在本学科44种期刊中列第5位,在全部1868种期刊中列第227位。

2010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指标显示: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09年收录的1946种统计源期刊中,《土木工程学报》总被引频次2162次,他引率0.94,在本学科43种期刊中列第4位,在全部1946种期刊中列第167位;影响因子0.772,在本学科43种期刊中列第5位,在全部1946种期刊中列第218位。综合评价总分60.1,在土木建筑工程类43种期刊中列第3位,在全部1946中期刊中列第192位。

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09版)中,本刊2008年影响因子0.925,总被引频次2335次,在“建筑科学”学科中均列第2位。

获1991年度“建设部好期刊”称号;1996年、1999年、2001年连续被评为“建设部优秀期刊”。

获2000年度、2001年度、2002年度中国科协“基础性及高科技期刊专项经费资助”。

1. 《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建筑结构、桥梁结构、隧道及地下结构、岩土力学、基础工程、交通工程和建设管理等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论文报告,包括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总结,同时也刊登建筑材料、道路、港口、水利、市政、计算机应用、力学、防灾减灾等专业中与上述学科交叉或有密切联系的论文报告。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科研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土木工程类大专院校师生。

2.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2.1 所有来稿均要求网上投稿,投稿信箱:tmgcxb@16

https://www.doczj.com/doc/d52460113.html,。来稿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炼。本刊审稿周期3个月,请勿一稿多投。本刊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进行检测。

2.2 署名者应为稿件执笔人或稿件内容的主要责任者,本刊拒绝不当署名行为。文后请附所有作者姓名、出生年、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主要从事技术工作领域、重要学术成就。通信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号码和电

子邮箱等信息请务必填写完整,以便编辑部与作者联系。

2.3 正文前应列有300~400字的中文摘要、150~200个单词左右的英文摘要及作者单位英译名,并列有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关键词下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E-mail。摘要写作应符合本刊标准,撰写前请阅读《摘要写作要求》。由于文摘的写作质量关系到Ei收录和检索,请作者务必重视。

2.4 首页脚注附基金项目及编号、第一作者姓名、学历、职称。

2.5 来稿包括图、表,一般不超过7000字(约

3.5页印刷页)。稿中所附图及表格应放在正文中,文稿中所有图题、图注、表题均为中、英文对照。表格用三线表。来稿要求为word文档,且文件大小应控制在1M以内,特殊情况可放宽到3M(例如图比较多的情况下)。采用jpg格式的图片可以有效节约文件大小。

2.6 正文用五号宋字体,双栏打印,每栏23字每页45行。

2.7 来稿文字、科学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符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方案、规范和标准,国家无规定者应合乎专业习惯。

2.8 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本文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文内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在文内相应引用位置注明序号。文献著录项目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2)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J].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4)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5)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6)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获取和访问路径

外文文献著录规则同上。中国人名字按照姓前名后著录。外国人姓名也按“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著录,如J.C.Smith 著录为Smith J C,连姓者如E.C.Bate-Smith著录为Bate-Smith E C。

中文文献后请加英译文,并在最后加注(in Chinese)。如:蓝柳和,谢康和.成层软黏土地基黏弹性一维固结半解析解[J].土木工程学报,2003,36(4):105-110(Lan Liuhe, Xie Kanghe. Semi-analytical solution of one dimension visco-elastic consolidation for layered soft clay[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3,36(4):105-110(in Chinese)) 注:①文献类型标识代码:M—普通图书,C—会议录,G—汇编,N—报纸,J

—期刊,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 ②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代码:MT—磁带,DK—磁盘,CD—光盘,OL—联机网络。

3. 本刊对刊用稿件有权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不能按本刊意见进行修改的稿件,本刊有权不予采用。

4. 来稿采用与否,均通知作者。审稿期间作者可采用“作者查稿系统”查询稿件当前处理状态。在收到编辑部的录用或者退稿通知之前,请勿就审稿意见提出讨论。本刊审稿流程:收稿→分稿→一审→二审→三审→发录用通知→审英文→待刊,其中在审稿的任何阶段未通过都会及时发退稿通知,以免影响作者另投他刊。

5. 来稿一经刊用,即收取一定的版面费用,并赠第一作者该期学报四份。

6. 根据中国科协学会部[1988]科协学发字第039号文,我刊对采用的稿件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作为办刊经费来源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