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版五年级下数学 观察物体(三)课堂实录

最新版五年级下数学 观察物体(三)课堂实录

最新版五年级下数学 观察物体(三)课堂实录
最新版五年级下数学 观察物体(三)课堂实录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3、通过拼摆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积木图片)同学们,大家喜欢搭积木吗?你们看,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能用积木搭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搭一搭。(板书:观察物体三)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例1:按要求摆一摆。

解决问题(1):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

(1)学生动手拼摆,并与同伴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摆法:

解决问题(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1)学生动手拼摆,在小组中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多种摆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提问: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

2、教学例2。

出示例2: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

(1)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例题提供的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同桌交流摆法。

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呈现多种图形。

提问:通过刚才的拼摆你有发现了什么?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一种摆法。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2.第2题: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组织交流摆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第(1)题中有多种不同的摆法,第(2)题是不能确定5个小正方体怎么样摆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有多种摆法。

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摆法。

当想象不出来时,用小正方体摆酒变得简单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通过练习巩固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教学重难点:

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一、复习铺垫: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一些知识,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在从一个和多个方向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二、基础练习:

1、第3、4题学生自己独立练习,再交流。

对于第4题第(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的。

2、第5题:可以让学生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3、第6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4、第7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根据题意摆一摆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讨论。

三、提高练习:

1、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是不是相同的呢?从不同方向看呢?

2、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3、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指名回答,一起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的重点:

通过三个面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可能。

2.当想象不出来的时候,用小正方体摆就变得简单了。

课后反思: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观察物体》教案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三、教学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个玩具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1、出示一个六个面颜色都不同的正方形,让学生在某一位置观察这个正方形,问学生最都能看到几个面的颜色,要看到其他几个面的颜色,怎么办? 2、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为什么每个人得到的结果不同呢?” 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师:那么为什么会不一样呢?你同意谁的结论? 生:他们四人都不对,因为只摸到了一部分,不全面。 师:对呀!这四个人得到的结论都不是全面的。为什么呀? 生:他们四个人都是从各自的角度上摸的? 师: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的特征,必须要全面的去观察这个物体,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综合无分析把握这个物体的形状和特点。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 探索新知: 1、观察物体 (1)出示闹钟,(放在学生中间)分组进行。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位置同时观察。(2)学生活动,观察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到的物体形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1:因为我在闹钟的前面。 生2:因为我在闹钟的后面。 生3:因为我在闹钟的左边。 生4:因为我在闹钟的右边。 师:我们每一个人只看到一种结果,你相信别人的结果吗?真是这样吗? 学生交换位置观察,再交流一下(注意自己的观察位置) (3)师:通过刚才的不同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不同的地方看到的都不一样。 生:没一个物体都不一样,有好多形状。 师:是这个物体不一样吗? 生:不对,是我们人看的饿位置不一样。

(完整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案

1 观察物体(三)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为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学习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具运用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生展示不同的摆法。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解析(附答案)

一、填空 1.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考查目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答案:正;左;上。 解析: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因角度不同观察到物体的形状也不同。从正面看时,是上下两行,下面是相连的三个正方形,上面左上角和右上角各有一个正方形;从左面看时也是上下两行,下面是相连的四个正方形,上面左上角有一个正方形,从右边数第二个正方形的上方有一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时,是上下四行,从下面数第一行在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第二行是三个相连的正方形,第三行和第四行在最右边各有一个正方形。 2.用一些棱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搭建成一个几何体,从两个角度观察所得的图形如下,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是()cm3。 考查目的:根据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 答案:7。 解析:由该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可以分析出当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时,从上面看到每层正方体的个数如下图所示。由于小正方体的棱长为1 cm,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是7 cm3。 3.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号和()号的形状和小丽搭的是相同的; (2)从正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形状相同的是()号和()号,或者是()号和()号。考查目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并确定所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答案:(1)①⑤;(2)①⑤,④⑥。 解析:第(1)题通过观察图形可知,小丽搭的积木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一行2个正方形,由小明搭的积木可得,①号和⑤号积木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也是一行2个正方形;第(2)题从正面看,①号和⑤号看

到的图形都是一行3个正方形,④号和⑥号看到的图形也相同,都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边。 4.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下面是它的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少需要摆()块,最多能摆()块,共有()种摆法。 考查目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并确定摆法。 答案:8;10;9。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图形下层是6个小正方体,上层最少是2个正方体靠左边,最多有4个小正方体靠左边。摆法分析:下层是并排两行,每行3个小正方体,只需通过调整上层的小正方体的数量和摆放位置就可以得到9种不同的摆法。 5.小刚搭建了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都是如图的形状,请问:他一定是用()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考查目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同时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答案:4。 解析: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可以确定该几何体底层有3个,第二层有1个,即可得出该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引导学生掌握口诀“从上面看打地基,从正面看尽量搭,从左面看拆违章”,就能快速地得出答案。 二、选择 1.一堆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图,那么至少有()块同样的正方体。 A.5 B.6 C.7 D.8 考查目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答案:A。 解析:从前面看,是4个小正方形,一共有2列2层;从上面看是2行,前面一行有1列靠左边,后面一行是2列;从右面看有2行,前面一行是1个正方形,后面一行是2个正方形。所以前面一行只有1个正方体靠左边,后面一行是2列2层(下层有2个小正方体,上层也有2个小正方体),一共有1+2+2=5个正方体。 2.由10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2)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xx小学xxx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添加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观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观察视图不变的情况下的物体组成方法,正确添加、摆放小正方体;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分别确认或辨认由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形状。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能根据观察物体看到的某个面的形状,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物体,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能借助简单物体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推理,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观察几何体的不同面的兴趣,愿意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几何体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产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体会“空间与图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及一一对应思想的教育。 教学重点: 利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借助直观思考探索不同的摆法。 教学难点: 准确依据要求添加和摆放小正方体,正确进行物体的三视观察,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六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教具;学生每两人准备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学具;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仪。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姓什么吗? 生:蔡!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师:蔡老师来自盐城,对你们来说,我就是远道而来的…… 生:客人! 师:那你们作为小主人,此时此刻,有什么话想对蔡老师说吗? 生1:欢迎蔡老师! 生2:谢谢蔡老师! 生3:谢谢老师给我们上课! 师:谢谢,谢谢!非常感谢孩子们的热情! 师:我请大家看张图吧!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一个人。 师:是一个人吗?我明明看到的是一匹马呀!(师转身凝视图片,恍然大悟状)哎哟,不好意思!图片放反了!(旋转图片)现在看到什么? 生:马!

人教版五年级《观察物体》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观察物体》公开课教案《观察物体》 一、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②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③情感目标:在观察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请同学们观察一组庐山的照片,并出示《题西林壁》—远近高低各不同。此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打开孩子的视野,并由此引入课题—观察物体。 2.新授知识 ①.出示一个足够大的小药箱。 让学生站在小药箱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有的学生看到一个面,有点学生看到两个面,也有的学生看到三个面) 教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不管站在哪一个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注意:观察时,视线都要垂直于该观察物体的表面。否则,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很难只看到一个面,会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②.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 (1)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看小药箱,看一看能看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 (2)把自己看到的面画在表格里上。 上面 正面 左右面 (3)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换各自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提问,如果我们从后面、左侧面和下面看小药箱,又都看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呢? 小结:根据物体摆放的位置,当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都会看到不同的图形。但我们发现,从正面和从后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从左侧面和从右侧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从上面看和从下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说明前后、左右和上下的位置是相对的。 注意;使学生明确,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而言的。 3.体验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1)小组观察桌面上的圆柱和球,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按一定的顺序在小组里说说你看见了什么图形? (2)小组观察课件、一个圆柱和一个正方体的正面、上面和左面分别可看到的是什么? 4.看图形联想 (1)出示一个正方体的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人 魏慧敏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知道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 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 状。
3.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 状。 教学准备:小药箱,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先来比比谁的眼力好,看着屏幕,快速地说出照
片中分别是什么物品?(出示一组不同角度拍摄的物体照片) 师:同样一个物体照片,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却
看不出?(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例 1 的情景图,谈话引入 师:我们班的“卫生角”有一个小药箱,我们先来研究研究这 个小药箱吧。(出示实物小药箱)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说说你是怎么 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2.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小药箱。 让学生站在小药箱的不同的位置(板书:正面、侧面、上面) 进行观察,说说看到的是哪几个面(有的学生看到一个面,有的学 生看到两个面,也有的学生看到三个面) 师: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不管站在哪一个位置,都不 能同时看到小药箱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最少可 以观察到一个面)
二次备课
1

经典模板 (33)五上《观察物体》课堂实录及评析

五上《观察物体》课堂实录及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P38例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2、使学生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一个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3、能辨认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4、学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一、教学流程 师:看看它是谁?(课件展示从储钱罐、电视机的上面、前面、侧面看到的不同形状的图片。) 生1、2……:储钱罐的上面、电视机的侧面…… 师:对,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各不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版书课题:观察物体) 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课桌上准备好的小药箱,注意:人动箱不动,你看到了小药箱的那些面呢! 生:正面、侧面、上面……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到的形状角度一样吗?看到的形状一样吗?这些不同的形状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下面让我们再仔细观察小药箱吧! 师:一次观察一个面,并在每个面上用一个字注明。如:看到上面就标个“上”字。 生1、2、3……:汇报(上面、下面、左面……) 师:不错!刚才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老师也观察了小药箱的每个面,猜猜老师是从那个方向看到的?课件出示。完成P38填一填。(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师:(根据课件图片进行面的相对性教学):当你看到写有“小药箱”三个字的正面时会想到() 生:(背面、后面、反面)

师:看到上面会想到() 生:(底面、下面) 师:看到左面会想到() 生:(右面) 师:在刚才的观察中你发现了些什么? 生:我发现每两个相邻面共一条边(一条棱)。有这样的棱8条,这样的相邻面8组……。 师:你能一次观察三个面吗? 生:边观察边说“能” 师: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观察方法,一次看到了三个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1、2、3……:我一次看到的三个面的位置关系是相邻的。这三个面共一点(顶点小药箱有8个顶点就有8组这样的相邻面。这一点连着三条棱,就有8组这样的三条棱…… 师:大家善于观察、勤于动脑,你们的发现太棒了!你能一次看到小药箱的四个面吗?五个呢?六个呢? 生:不能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填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的。在任一位置,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个面。 师:小法官巧判断: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都能看到3个面。() 2、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正方体,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球体,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师:(小游戏)猜猜老师拿的可能是什么?(让学生看见老师手中拿的长方体的一个正方形面,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体,并说说理由) 生1:可能是正方体,因为…… 生2:可能是长方体,因为…… 师:大家的想象和推理都很棒。假设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大长方体盒子,你在里面一次最多可以看见几个面?几个面看全了吗? 生1:假设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大长方体盒子,我在里面一次最多可以看见6个面。 生2:有3个面看不全,被我自己遮着了。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教案

观察物体(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准备:小正方体若干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为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黄山特产的盒子、圆柱形茶叶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趣感知。 1、师:我们的家乡黄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观看黄山特产录像。 2、引入课题:今天老师也带来一样黄山特产,猜猜是什么? 课件出示盒子:一面写着“黄山特产”,一面写着“精美黄蜡石” (1)点面朝“黄山特产”字样的同学回答(答案五花八门) (2)点面朝“精美黄蜡石”字样的同学回答(答案只有一个) 3、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师:同样一个盒子,为什么有的能一眼看出,有的却看不出?(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见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二、提炼生活原形,抽象单一几何体,升华新知。 1、课件展示特产包装盒。 2、观察实物圆柱形茶叶筒。 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3、课件确认圆柱体从正面看是长方形的。

师: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光线的明暗造成我们视觉上的立体感,其实圆柱体从正面看是长方形的。 3、课件出示如果圆柱体缩短,从正面看会是什么样子? 4、如果圆柱体放倒呢? 5、填写观察实验报告: 从不同角度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把你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三、制造问题情景,进一步探究两个几何体的相对位置。 1、活动一:观察物体,确定观察角度。(播放课件:游戏猜猜我是谁?) 师:有三个同学也进了特产店,猜猜看他们分别是谁? 2.活动二:出示图形,想象推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实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实 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观察中,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明确从不同的位置看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1.准备图片或照片: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图片和生活照片,教室的前后照片,荣壶四个角度的照片。 2.准备实物:玩具布狗、茶壶等。 3.教师准备:将桌子分组拼成方形,每个方形组桌四周各安排一个座位,组组的桌子上先摆好茶壶,再摆上纸盒、玩具布狗。 4.学生准备:课前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并选举一人做组长。鼓励有数码照相机的带数码相机。 设计理念: 直观与操作在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实物、模型、图形及学生熟悉的图象等感性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来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是不同的。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吗?很简单,

就是请你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动作。准备好了吗? 请起立,向左转,挥挥你的右手。 向右转,请坐下。 请用左手摸摸你的左耳;请你指着邹老师的左手;请你指着邹老师的右手;(请一学生)请你到我的右边,看看我的左半边胸;再请握握我的左手(你好!);谁还想和我做朋友?(另请一生)请你站到我的左边,握握我的右手。好玩吗?课后两个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玩一玩! [分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这样的一个课前游戏作为引入,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一、出示照片,教学例1 1.大家都喜欢拍照片吗? 2.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出示教室的前后两张照片,让大家观察。 3.首先:哪一张是教室前面的照片?哪一张是教室后面的照片? 4.其次:哪一线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哪一张是在教室后面拍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提示:想一想,如果你是摄影师,站在教室的前面拍到的是哪里啊? [案例分析:从我们熟悉的教室照片入手,让学生体验一种亲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测试题

桐乡戴氏教育五年级下数学练习
一、看一看
一、观察物体
1、一次最多能看见长方体的(
)个面。
2、
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3、
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
的图形是 ;从(
二、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从正面观察
,所看到的图形是( )。
)面看到的图形是
【①



2、下面( )立体图形从左面看,所看见的图形是 。
【①



3、从上面观察
所看到的图形是( )。
【①



4、从右面观察
所看到的图形是( )。
【①



)面看到 。
5、一个由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分别是 正面 由( )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模型。
【① 4 ② 6 ③ 9 】
三、说出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1.

)(
)(

2.




, 这是
左面 右面


3.他们看到的形状
分别是什么?填一填。
( ) ( )( )( )

四、“动手操作”显身手。36 分
下面立体图形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的形状分别是什么?画一画
五、请分别在括号里注明下面照片是从哪一面拍的。
()
上面 ()
正面 ()
左面 ()
上面
正面
左面
上面
正面
左面

观察物体二_《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观察物体二_《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确实是没有的,新教材增设了这部分内容,它的目的在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对周围的客观世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的观察。本课就是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他们更好的认识与理解人类生存的空间,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学会生存。教材无论是在呈现,教学活动的安排,还是教学评价都有别于以往的教材。它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正确的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实录:一、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激发活动的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照相嘛?生:喜欢。 师:下面就让我们先来做一个照相的游戏。老师想照孩子们的背面,你们应该怎样站呢?(生原地转动,背向老师)师:如果老师想照你们

的侧面呢?(生原地转动,侧面向老师,有的左面向老师,有的右面向老师)师:无论老师照的是孩子们的左面还是右面,其实都是照的孩子的侧面。 师:老师想照你们的正面呢?(生原地转动,正面向老师)师:孩子们做的非常好,请坐下。 (生坐下)师: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部数码相机,下面我们就真的来拍几张照片。先请一个小模特儿,谁来?(小模特儿上来,站在教室的中间,摆一个造型)再请一个摄影师,谁来?(摄影师上来,接过照相机)师:现在摄影师想照小模特儿的正面,孩子们指一指他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全体学生用手指出摄影师的位置)师:摄影师你同意嘛?摄影师:同意(拍摄小模特儿的正面)师:摄影师你还想到其他什么位置去照呢?摄影师:我还想去侧面照。 师:你们知道他应该站哪儿呢?指一指。(生指,摄影师拍照)师:摄影师,你还想去哪呢?摄影师:我还想照后面。 师:请孩子们指一指他应站哪?(生指,摄影师拍照)摄影师:老师我拍完了。 师:真是一个能干的摄影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看看刚才摄影师拍的照片呢?生:想。 师:下面老师把照片呈现在屏幕上。 (出示三张照片,生很感兴趣)师:下面我们一张一张的来看。(点击

(完整版)《观察物体》(二)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1-副本

崇岗九年制学校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 提问: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小组交流后,反馈总结。 (三)巩固发散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拼摆图形,交流反馈。 (四)评价反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教 学 反 思 《观察物体》这节课的知识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掌控,第一节课的教学有如下两点掌控较好。1、门生的空间想象与脱手本领得到了培育。新授入手下手要求门生在四个雷同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基础上再添一个,从正面看形状不变,怎么样摆?以小组合作的体例,汇集每一个组员的设法,充沛调动门生的兴致,在拼摆的进程中体验同一个形状摆放物体的多样化,使门生的逆向思惟和空间想象获得练习,大部分同砚摆出了六种,而且说出理由和摆法。因而咱们上每一节课都要充沛去发掘门生的潜力,让他们开展想像的同党,固然老师备课时也要把题目想得完全、全面。 2、充沛领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络。课一开始就要门生察看由四个一样小正方体摆出立体图形的正 面、上面、侧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要求门生用鼠标在课件里指出来,同时老师画在黑板上的平面图形要门生上来填出是从甚么偏向所观察到的,逐步升华到给出六个一样的小正方体摆出来的立体图形,要求门生脱手画一画,先从正面、侧面画,发现正面和侧面的平面图形是雷同的,但从上面看的平面图形对比难画,门生通过仔细察看,不要教师指点也能画出,结果很好。这节课我让门生在“拼摆”和“察看” 中进行商量,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通过想像从什物中抽象出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又在拼摆中领会多种摆法,大大进步了门生的想像、察看、脱手操作本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精品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判断、辨认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 3、在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的习惯。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物体 教具准备:照相机;正方形、长方形模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在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哪位同学愿意作一下自我介绍? 面对大家,落落大方,真不错!我们跟人打招呼就应这样正面对着大家。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认识讲台等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调查好不好?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教室里的物品,并且说一说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在哪?注意:观察的时候人要坐端正,头不能移动。 学生观察后互相交流。 问:你是怎样确定的? 指出:讲台这面大家是正面,它的左侧或右侧的面都叫侧面,台顶的一面是上面。 学生互相说一说。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谈话:老师请大家准备了,拿出正方体像我这样放好! 请生找出三个面分别在哪?自由发言。 说明:生活中有些物体的正面、侧面已经约定俗成了,但是像正方体模型这样,没有明显的标志,就把正对着大家的一面称为正面。 指名说说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是什么颜色? 3、认识洗衣机、电冰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做87页第一题,指明回答。 三、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1、活动中质疑。 谈话:请自己来进行一次观察活动,拿出正方体,先选择一个位置说说看到了哪几个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解析(含答案)讲解学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解析(含答案)

一、填空 1.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考查目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答案:正;左;上。 解析: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因角度不同观察到物体的形状也不同。从正面看时,是上下两行,下面是相连的三个正方形,上面左上角和右上角各有一个正方形;从左面看时也是上下两行,下面是相连的四个正方形,上面左上角有一个正方形,从右边数第二个正方形的上方有一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时,是上下四行,从下面数第一行在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第二行是三个相连的正方形,第三行和第四行在最右边各有一个正方形。 2.用一些棱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搭建成一个几何体,从两个角度观察所得的图形如下,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是()cm3。 考查目的:根据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 答案:7。 解析:由该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可以分析出当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时,从上面看到每层正方体的个数如下图所示。由于小正方体的棱长为1 cm,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是7 cm3。

3.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号和()号的形状和小丽搭的是相同的; (2)从正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形状相同的是()号和()号,或者是()号和()号。 考查目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并确定所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答案:(1)①⑤;(2)①⑤,④⑥。 解析:第(1)题通过观察图形可知,小丽搭的积木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一行2个正方形,由小明搭的积木可得,①号和⑤号积木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也是一行2个正方形;第(2)题从正面看,①号和⑤号看到的图形都是一行3个正方形,④号和⑥号看到的图形也相同,都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边。 4.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下面是它的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少需要摆()块,最多能摆()块,共有()种摆法。 考查目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并确定摆法。 答案:8;10;9。

(完整word)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教学 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例1、例2。 教材与学情分析: 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本单元的主 要学习内容是在前面经历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 立体图形以及集合组合体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根 据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 合体,借助操作,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转化,培养 学生的空间观念。例1是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 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例2是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 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图。 学生经过二年级下册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从不同 角度观察单个立体图形的学习,以及四年级下册从3个 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组合体的学习。已经掌握了 一些观察的方法、培养了一些操作的能力,积累了较丰 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 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进一步积累活动

经验,同时侧重积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提高学 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用小正方体摆 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 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借助空间想象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体教具、小正方体学具 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新闻:郑州。。。(播放纸片楼新闻视频) 师:在刚才的视频中,为什么有人会看到纸片楼呢?(学生答,教师随机点评。)

五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例2及练习一第1~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能分析和分辨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测和拼搭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情况。【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经历观察过程,根据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体的图形,推测出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 若干个小正方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下图的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三)。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教学例1 1.学生探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若干个小正方体。 师:现在同学们每个小组都有若干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自主探究一下,怎样拼搭立体图形,才能从正面看到的是,看一看哪个小组得出的方法最多。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2.探究结果汇报。 (1)一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是,可以先一行摆3个小正方体,剩下的1个小正方体的摆放位置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后面,如下图。 ②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任意1个的前面,如下图。 师: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从正面观察时,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

二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观察物体》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内容目的在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对周围的客观世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的观察。本课就是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他们更好的认识与理解人类生存的空间,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学会生存。教材无论是在呈现,教学活动的安排,还是教学评价都有别于以往的教材。它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正确的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实录: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激发活动的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照相嘛? 生:喜欢。 师:下面就让我们先来做一个照相的游戏。老师想照孩子们的背面,你们应该怎样站呢? (生原地转动,背向老师) 师:如果老师想照你们的侧面呢? (生原地转动,侧面向老师,有的左面向老师,有的右面向老师) 师:无论老师照的是孩子们的左面还是右面,其实都是照的孩子的侧面。 师:老师想照你们的正面呢? (生原地转动,正面向老师) 师:孩子们做的非常好,请坐下。 (生坐下) 师: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部数码相机,下面我们就真的来拍几张照片。先请一个小模特儿,谁来? (小模特儿上来,站在教室的中间,摆一个造型) 再请一个摄影师,谁来? (摄影师上来,接过照相机) 师:现在摄影师想照小模特儿的正面,孩子们指一指他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 (全体学生用手指出摄影师的位置) 师:摄影师你同意嘛? 摄影师:同意(拍摄小模特儿的正面) 师:摄影师你还想到其他什么位置去照呢? 摄影师:我还想去侧面照。 师:你们知道他应该站哪儿呢?指一指。(生指,摄影师拍照)

五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练习题

五下观察物体练习 一、填空 1.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2.用一些棱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搭建成一个几何体,从两个角度观察所得的图形如下,那么最多用()块小正方体。 3.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 (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号和()号的形状和小丽搭的是相同的; (2)从正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形状相同的是()号和()号,或者是()号和()号。 4.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下面是它的两 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少 需要摆()块,最多能摆()块,共有() 种摆法。 5.小刚搭建了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都是如图的 形状,请问:他一定是用()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二、选择 1.一堆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图,那么至少有()块同样的正方体。 、

2.由10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B.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C.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D.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 ( 3.如下图: 从正面看是图(1)的立体图形有();从左面看是图(2)的立体图形有();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 4.用5个大小相等的小立方体搭成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下表。请选择填空。 A. B. C. 5.有几堆摆好的小方块,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里至少有()个小方块。 )

三、解答 1.下面图形是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木块搭成的几何体从三个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图形,请你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该几何体的实际形状,它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木块搭成' 2.用5个小正方体木块摆一摆。 (1)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如下,有几种摆法 , (2)如果要同时满足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如下,有几种摆法 3.如图(1)是从上面看一些小正方体所搭几何体的平面图,方格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你在图(2)的方格纸中分别画出这个几何体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 4.如下图所示,要使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 (1)如果是5个小正方体,可以怎样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的过程,通过小组交流和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通过观察,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观察物体并指出物体的正面,反面和侧面。 难点: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乐乐,乐乐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有

趣的新闻。(播放多视角艺术品视频。) 师: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多个角度看这件艺术品,看到的面就不一样。老师这里还有几张有趣的图片。 师:这是什么?(球)是这样吗?(兔子抱着蘑菇)到底是什么呢?(储存罐) 师:看来想要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个物体,就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他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板书课题) 二、探讨新知 1、出示长方体教具 (1)观察这个长方体,它有几个面?分别是上、下、前、后、左、右。 小组活动:4人为一小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在不移动长方体的情况下,你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完成学习卡上第1题。 生1:我看到了长方体1个面,是x号面。 生2:我通过观察,看到了长方体的2个面,分别是x号x号面。 生3:我看到了长方体的3个面,分别是x号x号面。 师:这个小组观察的是同一个长方体,为什么看到的面不一样? 教师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就不一样。(板书)技术:随观察随投屏用了手机拍照学生观察到的面的照片投屏。(2)有没有人看到了4个面?5个面?6个面?谁想上来挑战一下,找到一个位置可以看到长方体的4个面。 学生活动,30秒时间上台观察长方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