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调度法及仿真示例
- 格式:pdf
- 大小:378.58 KB
- 文档页数:16
实验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实验目录实验题目 (1)一、实验目标 (1)二、实验原理 (1)1. 排队系统的一般理论 (1)2. 离散系统常用的仿真策略 (2)3. 本实验采用单服务台模型 (3)4. 仿真运行方式 (3)三、理论分析 (4)1. 涉及的基本概念 (4)2. 仿真的总体规划设计 (5)四、建模过程 (7)1. 思路分析 (7)2. 仿真策略 (7)3. 事件列表 (8)4. 变量定义 (8)5. 系统流程框图 (9)五、仿真源程序(Matlab) (10)六、结果分析 (12)七、感受及建议 (15)实验题目实体(临时实体)到达模式:实体到达模式是顾客到达模式,设到达时间间隔Ai 服从均值5min A β=的指数分布/1()(0)A A A f A e A ββ−=≥服务模式:设服务员为每个顾客服务的时间为Si .它也服从指数分布,均值为4minS β=/1()(0)S S s f S e S ββ−=≥服务规则:由于是单服务台系统,考虑系统顾客按单队排列,并按FIFO 方式服务一、实验目标通过单服务台排队系统的方针,理解和掌握对离散事件的仿真建模方法,以便对其他系统进行建模,并对其系统分析,应用到实际系统,对实际系统进行理论指导。
二、实验原理1. 排队系统的一般理论一般的排队系统都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1)到达模式:指动态实体(顾客)按怎样的规律到达,描写实体到达的统计特性。
通常假定顾客总体是无限的。
(2)服务机构:指同一时刻有多少服务设备可以接纳动态实体,它们的服务需要多少时间。
它也具有一定的分布特性。
通常,假定系统的容量(包括正在服务的人数加上在等待线等待的人数)是无限的。
(3)排队规则:指对下一个实体服务的选择原则。
通用的排队规则包括先进先出(FIFO),后进先出(LIFO),随机服务(SIRO)等。
2. 离散系统常用的仿真策略(1)事件调度法(Event Scheduling):基本思想:离散事件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是事件,事件发生引起系统状态的变化,用事件的观点来分析真实系统。
如何使用MySQL实现数据库的定时任务引言:数据库是现代应用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定时任务是数据库中的一项重要功能。
定时任务可以实现一些周期性的自动化操作,比如数据备份、定期统计报表等。
MySQL作为一款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也提供了一些方法来实现定时任务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ySQL来实现数据库的定时任务。
一、使用MySQL事件调度器MySQL事件调度器是一种内置的定时任务调度器,在MySQL 5.1.6版本引入,可以用来周期性地执行SQL语句或存储过程。
下面是一个使用事件调度器实现定时任务的示例:```sqlDELIMITER $$CREATE EVENT `myevent`ON SCHEDULE EVERY 1 DAYSTARTS '2022-01-01 00:00:00'DOBEGIN-- 执行需要定时任务的SQL语句或存储过程INSERT INTO backup_table SELECT * FROM original_table;END $$DELIMITER ;```在上述示例中,创建了一个名为`myevent`的事件,每天执行一次,开始时间为2022-01-01 00:00:00。
在`DO`之后的`BEGIN`和`END`之间可以编写需要定时执行的SQL语句或存储过程。
上述示例中,执行了一条`INSERT`语句,将`original_table`表中的数据插入到`backup_table`表中。
二、使用MySQL定时器MySQL定时器是从MySQL 5.7版本开始引入的一种新特性,它通过在MySQL服务器上创建一个定时任务,定时触发指定的SQL语句或存储过程。
下面是一个使用定时器实现定时任务的示例:```sqlCREATE DEFINER=`root`@`localhost` EVENT `myevent`ON SCHEDULE EVERY 1 DAYSTARTS CURRENT_TIMESTAMPCOMMENT '定时任务示例'DOBEGIN-- 执行需要定时任务的SQL语句或存储过程INSERT INTO backup_table SELECT * FROM original_table;END;```在上述示例中,创建了一个名为`myevent`的定时器,每天执行一次,开始时间为当前时间。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础第⼆篇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第⼗章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础10.1 基本概念离散事件系统:系统中的状态只是在离散时间点上发⽣变化, ⽽且这些离散时间点⼀般是不确定的。
例10.1单⼈理发馆系统, 设上午9:00开门, 下午5:00关门顾客到达时间⼀般是随机的, 为每个顾客服务的时间长度也是随机的。
系统的状态:服务台的状态(忙或闲)、顾客排队等待的队长也是随机的。
状态量的变化只能在离散的随机时间点上发⽣。
1. 实体分为两⼤类: 临时实体及永久实体临时实体:在系统中只存在⼀段时间的实体。
这类实体由系统外部到达系统, 通过系统, 最终离开系统167永久实体:永久驻留在系统中的实体。
只要系统处于活动状态, 这些实体就存在, 或者说, 永久实体是系统处于活动的必要条件。
临时实体按⼀定规律不断地到达(产⽣), 在永久实体作⽤下通过系统, 最后离开系统, 整个系统呈现出动态过程。
2. 事件引起系统状态发⽣变化的⾏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类系统是由事件驱动的。
“顾客到达”为⼀类事件----顾客到达——》引起系统状态——服务员的“状态”可能从闲变到忙(如果⽆⼈排队),或者另⼀系统状态——排队的顾客⼈数发⽣变化(队列⼈数增加)。
“顾客离去”为⼀类事件----顾客接受服务完毕后离开系统------服务台“状态”由忙变成闲。
事件表:实现对系统中的事件进⾏管理, 表中记录每⼀发⽣了的或将要发⽣的事件类型, 发⽣时间, 以及与该事件相联的实体的有关属性等等。
系统事件:系统中固有事件。
“程序事件”:⽤于控制仿真进程。
1681693. 活动⽤于表⽰两个可以区分的事件之间的过程, 它标志着系统状态的转移。
顾客的到达事件与该顾客开始接受服务事件之间可称为⼀个活动----排队活动4. 进程进程由若⼲个有序事件及活动组成⼀个进程描述了它所包括的事件及活动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及时序关系。
5. 仿真钟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状态本来就只在离散时间点上发⽣变化,因⽽不需要进⾏离散化处理。
动漫场面调度的概念和组成、调度技巧及案例一、场面调度的概念场面调度是导演使用的基本的、首要的手段。
电影场面调度的依据主要是剧本提供的内容,作者描述的人物性格与心理活动,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等。
导演根据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产生场面调度的构思,并在影片摄制过程中逐步实现这一构思。
场面调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能产生银幕画面的构成作用,传递富于表现力的造型美之外,它对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渲染环境气氛、寄予哲理思想、创造特殊意境等方面,都可以产生积极的审美作用,增强艺术的感染力量,活跃和推动观众的联想,从而满足观众的审美享受。
它的作用的发挥常得力于演员的表演,摄影与美术的造型以及蒙太奇的技巧等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否则它的作用就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电影场面调度基本上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
电影的目标是移动的观众,是导演引导观众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去观察银幕上的生活,它几乎不给观众留有选择的余地,它把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两者作为不可分割的创作手段统一起来加以运用,观众通过电影画面,从各种不同的视点和距离间接地观看演员的表演和情节的进展以及周围的环境气氛。
动漫场面调度主要指将脚本故事内容中的人物、事件和背景等具体限定的部分通过恰当的构图分配到每一幅画面中,由此构成分镜头台本的镜头语言的基础。
这也是动漫艺术家通过艺术构思,将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环境气氛等传导给观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
动漫场景调度可分为"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两种,场面调度的处理手法根据方向和作用分为纵深场面、重复场面、对比场面和象征场面等几种;根据人物与镜头角度则有横向、纵向、斜向、循环、综合等处理手法。
二、动漫人物场面调度动漫中的人物场面调度是指动漫导演通过对画面人物的位置变化来表现其运动方向、运动状态的经营方式。
人物的运动方向、所处位置的更动以及人物与人物与人物与场景之间发生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会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从而揭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的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
第4章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4.1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一般概念4.1.1 一般概念离散事件系统:系统中的状态只在离散时间点上发生变化,而且这些离散时间点一般是不确定的。
系统状态是离散变化的,而引发状态变化的事件是随机发生的,因此这类系统的模型很难用数学方程来描述。
随着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及其在军事、航空航天、CIMS和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应用的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一些与连续系统不同的建模方法:流程图和网络图。
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⑴实体:是描述系统的三(四)要素之一,是系统中可单独辨识和刻画的构成要素。
如:工厂中的机器,商店中的服务员,生产线上的工件,道路上的车辆等。
从仿真角度看,实际系统就是由相互间存在一定关系的实体集合组成的,实体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产生系统特定的行为。
实体可分为两大类:临时实体和永久实体临时实体——在系统中只存在一段时间的实体。
一般是按一定规律有系统外部到达系统,在系统中接受永久实体的作用,按照一定的流程通过系统,最后离开系统。
临时实体存在一段后即自行消失,消失有时是指实体从屋里意义上退出了系统的边界或自身不存在了;有时仅是逻辑意义上的取消,意味着不必再予以考虑。
如:进入商店的顾客、路口的车辆、生产线上的工件、进入防空火力网的飞机、停车场的汽车等。
永久实体——永久驻留在系统中的实体。
是系统产生功能的必要条件。
系统要对临时实体产生作用,就必须有永久实体的活动,也就必须有永久实体。
可以说临时实体与永久实体共同完成了某项活动,永久实体作为活动的资源而被占用,如:理发店中的理发员、生产线上的加工装配机械、路口的信号灯等。
属性和行为相同或相近的实体可以用类来描述,这样可以简化系统的组成和关系。
如:理发店服务系统可以看成是由“服务员”和“顾客”两类实体组成的,两类实体之间存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⑵属性是实体特征的描述,一般是系统所拥有的全部特征的一个子集,用特征参数或变量表示。
选用那些参数作为实体的属性与建模目的有关,一般按以下原则:便于实体分类:如按理发店顾客的性别;便于实体行为的描述:如飞机的速度便于排队规则的确定:如生产线上待处理工件的优先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