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校准规程

内部校准规程

内部校准规程
内部校准规程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1 页 共 21 页

内部校准规程实施日期2010-03-01

一、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测量溶液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 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数显温度表(精度0.1℃).

4 环境条件

室温。

5 校准步骤

5.1 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5.2 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5.3 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5.4 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

5.5 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

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取得结果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5.6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下的温水中(30℃为

宜),用基准数显温度表进行校对(把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

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2 页 共 21 页内部校准规程

实施日期

2010-03-01

5.7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量,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1.0℃。

5.8 把温度计放在50℃以上的热水中(80℃为宜),重复5.6、5.7相关步骤。

5.9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

6 相关记录

6.1内校记录表。

二、显微镜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对显微镜进行内部校准,确保样本观察清晰、准确。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使用中和维修后的生物显微镜的自校准。3 校准所使用的主要测量设备

星点板,测量范围:物镜(0-1000)X,最大允许误差:0.1%。4 校准的环境条件

温度:25+2℃,湿度:45%+2%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

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3 页 共 21 页内部校准规程

实施日期

2010-03-01

5 校准步骤5.1仪器外观

目镜、物镜、聚光镜等部件无损坏。

显微镜各移动与转动部分应有舒适感觉,不得有过紧过松现象。5.2光学系统成像质量

打开光源,缩小光阑孔,校验其中心与聚光镜、物镜和目镜孔径中心重合程度。

由低倍镜到高倍镜观察星点板,校验物镜之球差、色差、慧差和像散等像差。

5.3改变物机镜放大倍数

转动物镜转换器,改变物镜放大倍数时,观察像面中心焦离量。5.4刻度和刻字

显微镜上所有刻度和刻字均须明显,清晰。6 相关记录6.1内校记录表

三、微量移液器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保证移液器加样的准确性。

2 适用范围

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单道或多道移液器。

3 校准环境和用具要求

3.1室 温:20~25℃,测定中波动范围不大于±0.5℃。

3.2电子天平:放置于无尘和震动影响的台面上。称量时,为保证

天平内的湿度(相对湿度60~90%),天平内应放置一装有10mL蒸馏水的小烧杯。

3.3小烧杯:5~10mL体积。

3.4测定液体:温度为20~25℃的去气双蒸水。

3.5选定校准体积:

⑴拟校准体积;

⑵移液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

⑶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定体积的10%)。

如为固定体积移液器,则只有一种校准体积。

4 校准步骤

⑴ 将移液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⑵ 调节好天平;

⑶ 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纱布拭干吸头;

⑷ 垂直握住移液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地吸取蒸馏水;

⑸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在管壁,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

⑹ 将移液器以30℃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移液器压至

第一档,等待1~3秒,再压至第二档,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⑺ 记录称量值;

⑻ 擦干吸头外面;

⑼ 按上步骤称量10次;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

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4页 共 21 页内部校准规程

实施日期

2010-03-01

⑽ 取10次测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移液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参照附录计算体积;

⑾ 按校准结果调节移液器。5 相关记录

5.1内校记录表

附录 不同温度下的纯水密度(ρw)温度t℃ ρw 8 0.9886 9 0.9985 10 0.9984 11 0.9983 12 0.9982 13 0.9981 14 0.9980 15 0.997916 0.997817 0.997618 0.997519 0.997320 0.997221 0.997022 0.9968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

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5页 共 21 页内部校准规程

实施日期

2010-03-01

23 0.996624 0.996325 0.996126 0.995927 0.995628 0.9954

四、温控设备内部校准规程1 目的

确保温控设备符合相关技术参数,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相符。2 范围

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温控设备的校准。包括生化培养箱、恒温水浴锅、恒温摇床培养箱、干热灭菌箱等。4 校准用设备校准好的温度计3 校准方法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

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6 页 共 21 页内部校准规程

实施日期

2010-03-01

3.1按温控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设定温度上下限,显示达到设定的温度后,放入校准好的温度计,记录实际温度。

3.2记录实际温度与显示温度的差值,计算是否符合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

3.3与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不符合者,请生产厂技术人员进行检修。4 相关记录

4.1内校记录表

五、荧光定量PCR仪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

荧光定量PCR仪是复杂精密仪器,其校准工作需由专业工程师进行。除与仪器厂家达成协议定期校准以外,以实验判断仪器校准状态也可为何时进行仪器校准提供信息。

2范围

新购置、使用中、检修后的荧光定量PCR仪。

3校准用试剂

标准化荧光PCR试验试剂及102、103、104、106标准品。

4校准方法

4.1分析室内质控图,及时发现系统误差。经过分析排除了试剂和人员误差后,确定仪器是否出现了检测偏差需要校准。

4.2确定仪器需校准后,进行仪器状态效验试验

4.2.1准备标准化试剂及标准品

4.2.2在仪器处于校准状态下,用标准化试剂对102、103、104、106标准品进行扩增实验,分别计算标准曲线的斜率、截距、相关性的控制限。

4.2.3绘制标准曲线,观察标准曲线的三个参数是否处在控制范围和102标准品是否检出。

4.2.4当仅有102标准品未检出时,检查实验全过程。再次上机检测102标准品。

4.2.5当102标准品未检出、标准曲线的三个参数超出控制范围或仅出现后者时,先排除实验的人员、试剂因素,再重复实验。如结果依然,联系厂家立即进行仪器校准。

4.3仪器经过校准后,重复该实验。

5相关记录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7 页 共 21 页

内部校准规程实施日期2010-03-01

5.1内校记录表

六、纯水制备仪器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确保实验室用水符合各项实验要求。

2 范围

新购置、使用中、检修后的纯水制备仪器。

3校准用设备

电阻表、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

4 校准方法

4.1取制好的各级纯水按实验室用水标准进行检测。

4.2制备的水不符合标准的仪器按仪器操作说明清洗或更换滤柱。

4.3检修后仪器制备的纯水重新检测,仍不合格的联系生产厂进行检修。

5 相关记录

5.1内校记录表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8页 共 21 页

内部校准规程实施日期2010-03-01

附录:实验室用水标准 (中国国家实验室用水标准 G B 6 6 8 2–9 2)

一 级

PH 值范围( 25 ℃ ): ——

电导率( μs/cm.25 ℃ ): ≤0.1

比电阻( MΩ.cm. 25℃ ): ≥10

可氧化物质 [ 以( 0 )计上 ] , mg/L : ——

吸光度( 254nm , 1cm 光程): ≤0.001

蒸发残渣( 105±2 ℃ ), mg/L : ——

可溶性硅 [ 以( SIo2] 计, mg/L :<0.01

二 级

PH 值范围( 25 ℃ ): ——

电导率( μs/cm.25 ℃ ): ≤1

比电阻( MΩ.cm. 25℃ ): ≥1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

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9页 共 21 页内部校准规程

实施日期

2010-03-01

可氧化物质 [ 以( 0 )计上 ] , mg/L :< 0.08 吸光度( 254nm , 1cm 光程): ≤0.01 蒸发残渣( 105±2 ℃ ), mg/L : ≤1.0 可溶性硅 [ 以( SIo2] 计, mg/L :< 0.02

三 级

PH 值范围( 25 ℃ ): 5.0-7.5 电导率( μs/cm.25 ℃ ): ≤5

比电阻( MΩ.cm. 25℃ ): ≥0.2

可氧化物质 [ 以( 0 )计上 ] , mg/L :< 0.40 吸光度( 254nm , 1cm 光程): —— 蒸发残渣( 105±2 ℃ ), mg/L : ≤2.0 可溶性硅 [ 以( SIo2] 计, mg/L : ——

七、PCR仪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确保本仪器的功能和运行正常,检测数据正确,特制定本规程。

2. 技术指标

加热范围:可调式热盖,控制温度范围从30℃~110℃。温度精度:0.1℃

热均一性:15秒内温度均一性0.3℃。

升温、降温速度:最快升温速度4℃/秒,最快冷却速度3.0℃/秒。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

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10 页 共 21 页内部校准规程

实施日期

2010-03-01

电压:100~240V 频率:50~60Hz /相功率:250W

存储量:程序最多可有1000个,每个最多99步,总步骤可达1500步。

3. 自校步骤

3.1 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仪器自校。3.2 进入控制面板,利用各种操作键编制程序。

3.3 放入加好样品的Eppendorf管,关好热盖,启动程序。

3.4 待程序运行结束后,取出Eppendorf管,将产物进行电泳,并与标准

Marker进行比较,观察其是否与预期设计的片段大小相符。4.结果判定

将自校结果与上述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比对,如二者相符,则仪器检定合格,可以正常使用;否则应及时与厂家联系维修。5.相关记录5.1内校记录表

八、电泳仪内部校准规程

1. 核查目的:确保本仪器的功能和运行正常,能够达到电泳图谱正常的效果。

2 使用范围:该自校程序适用于水平电泳仪。

3 技术指标

额定电压:100-120/200-240V 50-60HZ

输入功率:约350W

纹波系数:<2%

稳定度:<0.5%

调整率:<0.5%

最大电压:140V 2.5A

4.检验方法

4.1打开电源,在恒定电流的情况下测定电压或在恒定电压的情况下测定电流,若与显示值相符,则仪器运转正常。

4.2利用配制好的琼脂糖凝胶和标准DNA Marker电泳,看两次同一Marker跑出的电泳图是否相同,若相同则仪器运转正常。

5.相关记录

5.1内校记录表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11 页 共 21 页

内部校准规程实施日期2010-03-01

九、生物安全柜自校程序

1. 自校目的:确保本仪器的功能和运行正常,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2. 技术指标

型号 NU -425

CLASSⅡ A/B3

外排气/循环气 30%/70%

可选尺寸(英尺) 2、3、4、6

安全性 环境保护

3.检验方法

3.1材料:90mm培养皿,营养琼脂培养基,酒精灯等。

3.2方法

3.2.1培养基的制备:在生物安全柜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熔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置凝固后,倒置于37℃培养箱培养48h,证明无菌后备用。

3.2.2沉降菌数测定:先打开生物安全柜内的紫外灯照射30min后,将备妥的营养琼脂平板5个,以无菌方式移入生物安全柜,置四个角落和中央各1个,开盖,暴露30min后将盖盖上。在37℃培养箱内倒置培养

48h。

3.3 结果及判定:取出平板,计算平板的生长菌落总数,求出平均菌落数,结果应≤1。

4 .检测结论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

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12 页 共 21 页内部校准规程

实施日期

2010-03-01

若结果符合100级要求,则证明仪器自校合格,否则与仪器厂家联系,进行仪器调试与校正。5.相关记录5.1内校记录表

十、冰箱期间核查程序

1.核查目的:确保本仪器的功能和运行正常,冻存效果实验要求。

2.技术参数:

2.1 电源:交流165V-252V(50Hz)2.2输入总功率:130W

2.3总容积:301L 其中冷冻室64L,冷藏室237L 2.4 冷冻能力:4kg/24h 2.5额定输出功率:1-400W 2.5额定耗电量:1.3kW.h/24h

2.6 外型尺寸:深655×宽600×高1627mm

3. 核查方法:

3.1 分别设定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为4℃、-20℃,观察冰箱显示温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

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13 页 共 21 页内部校准规程

实施日期

2010-03-01

度是否与设定值一致。

3.2 将刻度完整,并能正常测温的温度计分别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和冷冻室。

3.3 待30分钟后,取出温度计读数。

4. 核查结果判定标准: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刻度,冷藏室和冷冻室温度分别为4℃、-20℃,则该冰箱功能和运行正常。

5.相关记录5.1内校记录表

十一、ATB Expression 细菌鉴定仪自校规程

1、 目的:为验证本仪器是否能准确地鉴定送检的常见细菌,以及仪器能否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2、 使用范围:该自校规程适用于ATB Expression 细菌鉴定仪。3. 校验人员要求:校验人员应该为该仪器的负责人或熟悉该仪器操作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14 页 共 21 页

的人员。

4. 校验标准:该仪器能够准确地鉴定出标准的参考菌株(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并显示出各种生化反应参数(因本实验室不进行药敏实验,未购入药敏试剂条,因此涉及到药敏的内容不进行校验)。

5. 检验程序

5.1打开总电源开关,将电脑、ATB电源以及打印机电源打开。

5.2 选择电脑的DOS系统。

5.3 在C:操作符下直接键入ATB即可进入鉴定系统。

5.4 试条的阅读

5.4.1在主菜单上,用‘←’及‘→’按至‘api/ATB’的项目上,然后按‘Enter’。

5.4.2屏幕上即显示3个选择:

F1=目测鉴定细菌试条

F2=自动阅读鉴定细菌试条

F3=自动阅读药敏分析试条

5.4.3目测鉴定细菌,按F1:

5.4.3.1屏幕即出现各种鉴定试条的类别。

5.4.3.2利用‘↑’及‘↓’选择所需要目测的试条名称,例如

API20E,再按‘Enter’。

5.4.3.3屏幕出现记录表,再对应试条的结果,用键盘输入反应读数。F1=阳性, F2=阴性, F3=?,亦可用数字输入。

5.4.3.4再按‘Enter’确认读数,不然的话,按‘Delete’。

5.4.3.5再按‘Enter’电脑分析开始。

5.4.3.6屏幕出现所鉴定细菌的名称、结果的合理性等等资料。

内部校准规程实施日期2010-03-01

5.4.3.7如需更详细的有关内容,可按下列键:

F1=试条上生化结果

F2=整体报告

F3=其他试条提议

F5=生化结果比较

F6=打印报告

5.4.3.8如需打印报告,请按‘F6’,再按‘Enter’。

5.4.4自动阅读鉴定细菌,按F2:

5.4.4.1屏幕出现红色显示,将ATB鉴定试条放于阅读器的承托架上,然后按‘Enter’。

5.4.4.2阅读器将会自动判断试条的类别,分析试条的反应情况,显示鉴定报告。

5.4.4.3屏幕出现所鉴定细菌的名称、结果的合理性等等资料。

5.4.4.4亦可用F键读取更详细的资料,同目测鉴定程序一样。

5.4.4.5亦可用‘F6’打印报告。

5.5患病动物资料

5.5.1在主菜单上,用‘←’及‘→’按至‘PATIENT’的项目上,然后按‘Enter’。

5.5.2屏幕显示:

5.5.2.1在SP.Ref一栏,输入样本编号,例如19282102,共13位,再

用‘Enter’确认。

5.5.2.2在Surname栏中,输入畜主姓氏,按‘Enter’,然后在Name项输入畜主名字,按‘Enter’,以上可用汉语拼音。

5.5.2.3在Specimen date一栏,确认样本收集日期,用‘Enter’。5.5.2.4在Comment一栏用‘?’加‘→’键,选择患病动物评语,例如Male指雄性,Female指雌性等,又如不需要的话,按‘Enter’即可。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

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15页 共 21 页内部校准规程

实施日期

2010-03-01

5.5.2.5如需即时进行鉴定/药敏测试,请按‘F3’,Next step即进行下一个步骤或按‘Enter’以作存档,日后再添加测试结果。

5.5.2.6屏幕出现四种鉴定模式(因应试条种类):F1=自动阅读鉴定F2=目测鉴定

F3=不鉴定,只作细菌药敏Esc=Quit,离开

5.5.2.7根据试条的阅读程序操作,进行鉴定(目测或自动阅读)。注意:如要将结果存档于电脑记录内,必须将所得结果VALIDTE,用‘Enter’键于细菌名称上按一下完成细菌鉴定后,屏幕将出现患病动物样本的英文菌名称

5.5.2.8当鉴定完成后,sensitivity test的字幕闪动,然后根据您的需要,提出四项药敏工作模式:

F1=自动阅读F2=目测F3=不作药敏测试F4=离开

5.5.2.9如需在这一个标本上多作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细菌鉴定及药敏,请按F1;

Add an organism=“加进一种细菌”注意:每个标本最多作5个细菌测试

5.5.2.10如已完成,请按‘Enter’作为存档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

YC-ZY-B06

第二版 第1次修改 第 16 页 共 21 页内部校准规程

实施日期

2010-03-01

5.6 对有档案号(往诊)的动物样本增加测试或更改结果5.

6.1在主菜单上,用‘←’及‘→’选

择‘Specimen’或‘PATIENT’项目上,再按‘Enter’。

5.6.2将要翻看的样本档案号输进Sp.Ref一栏中,按‘Enter’,屏幕即显示该动物以往的

鉴定及药敏结果:在sens(即药敏)一项中,X=已做,φ=未做。5.6.3根据您的需要,按:F1=加一种菌落F2=再做鉴定

F3=再做药敏F6=鉴定要敏同做以进行修改

5.7显示存档内的动物样本记录

5.7.1在主菜单上,用‘←’及‘→’选择‘DISPLAY’项目。

5.7.2将要显示的档案号或动物名称或标本号输入适当位置上。5.7.3屏幕显示情况:

注释:Reference为样本号码 Date等于样本收集日期

G.1-G.5等于每一个样本的五类细菌的编号A=鉴定结果B=药敏结果或X=已完成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 校验仪器及设备 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 环境条件 1. 温度: 23 ±2 ℃ 2. 湿度: 50 ±20 %RH 6 校验 6.1 卡尺、高度尺、深度尺 6.1.1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6.1.2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 2级)。 6.1.3 校验标准 6.1.4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 示值误差检测: (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

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测量点如下图 (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6.1.3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6.2 钢直尺 6.2.1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6.2.2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 校准参考依据JJG1-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6.2.3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所有同名长度的线纹应等长。直尺分度应自端边算起,

各种试验仪器设备校验方法与规程

混凝土坍落度筒校验方法 编号:SG-C02-01本方法是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以及检修后的混凝土坍落度筒及维勃稠度仪用的坍落度筒的校验。 一、概述 坍落度筒是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的专用设备,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二、技术要求 1.坍落度筒应为薄钢板或其他金属制成的圆台形筒。内壁光滑、无凹凸部位。底面和顶面应互相平行并与锥体的轴线垂直。 2.坍落度筒筒外三分之二高度处应焊两个手把,下端应焊脚踏板。 3.坍落度筒的内部尺寸为 底部直径 200±2mm 顶部直径 100±2mm 高度 300±2mm 筒壁厚度不小于1.5mm 4.捣棒直径(16±0.2)mm,长(600±5.0)mm的钢棒,表面光滑平直,端部应磨圆。 三、校验项目及校验条件 5.校验项目 (1)外观检查 (2)筒各部位尺寸检查 6.校验用仪器 (1)游线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2)钢直尺量程500mm,分度值1mm (3)直角尺 四、校验方法 7.外观检查 目测检查:内壁是否光滑,有无凹凸部位。 8.用钢直尺测量两个把手是否在筒外三分之二高度处。底面和顶面是否平行并与锥体轴线垂直,测量捣棒长度。 9.用游标卡尺测量筒壁厚度及捣棒直径,准确至0.1mm;测量筒底及顶部的直径和高度尺寸,各部位应测量三点,取其算术平均值,准确至1mm。 10.用直角尺量测底面、顶面是否与筒轴线垂直。 五、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结果的,应填写校验证书。全部项目合格,在结论栏内填写“合格”;任一项目不合格时,校验结论为“不合格”,并给出不合格项目的数值。 六、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为一年。 注:本方法摘自铁道部《铁路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方法》。 附录1 坍落筒校验记录 送验单位仪器编号校验号 混凝土及砂浆试模校验方法

万用表内校规程

重庆三木华瑞机电有限公司批准制订部门品质部 万用表内校规程审核文件编号? 编制胡建兵版本A0 第 1 页共1 页 1.0、目的:对本公司万用表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0、校正范围:DCV(0∽100)V;ACV(1mV∽1000V;DCI:(0∽10)A; ACI:1mA-10mA;OHM:(0-10)MΩ。 3.0、权责:由品质部负责对该规程进行实施。 4.0、使用标准件:精密电阻100Ω;1KΩ;10KΩ;100KΩ;1MΩ;10MΩ。 外校合格的万用表;交流可调电源;外校直流可调电源。 5.0、校正环境:温度23℃±5℃;湿度60%±20%。 6.0、校正步骤: 6.1 校正前: 6.1.1 确保校准环境无任何电磁干扰和机械震荡干扰。 6.1.2 以目测检验,外部面板,机壳铭板的型号,编号及量程范围上的字迹清晰,各按键 功能旋钮开关应当灵活可靠.数显正常,不担缺字少划。 6.1.3 检查指针万用表在未接入检测器件前示数是否归零;数显万用表示数是否接近零。 6.1.4 做好表面的清洁、保养等工作。 6.2 校正中: 6.2.1 打到二极管档,短接表笔,指示灯亮,蜂鸣器鸣叫,屏显为0。 6.2.2 校电阻档:取精密电阻,用外校万用表和待校万用表去测该电阻。记下值,进行 比较,各量程选取合适的电阻测量. 6.2.3 直流电压档:取外校和内校万用表并接在直流可调电源上,各档位选取五点,调 节可调电源旋钮,记下两表的显示值对比 6.2.4 直流电流档:取外校和内校的万用表串接在直流可调电源上,各档位选取三点, 调节可调电源旋钮,记下两表的显示值. 6.2.5 同理依直流电流电压档的校验方法,用交流调压器校验交流电流电压档. 6.3 校正后: 6.3.1 当有外观,键钮,数显不良时,转校验单位判定是否暂停使用,并安排送校。 6.3.2 如键钮、数显不良时,不能正确判定数据时,应以暂停使用,并送修,如无 法修理应以报废处理。 6.3.3 校正完毕,应贴校正标签,并将结果记录在仪器校正报告书内。 6.3.4 各校验工具仪器使用完毕,放回固定的位置 7.0、判定标准:DCV:0.0005级 DCI:0.005级 ACV:0.02级 ACI:0.05级 OHM:0.001级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职责 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校验仪器及设备 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 环境条件 1. 温度:23 ± 2 C 2. 湿度:50 ± 20 %RH 6校验 6.1卡尺、高度尺、深度尺 6.1.1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6.1.2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 38块2级) 6.1.3校验标准 6.1.4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 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 示值误差检测: (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 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

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测量点如下图 (4)不同量程的尺子可选用不同的基准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对标准块量测值误差,不能大于 6.1.3 项表格内的允许误差。 (5)将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 个月 6.2 钢直尺 6.2.1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6.2.2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 校准参考依据JJG1-1999 钢直尺检定规程。 6.2.3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 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所有同名长度的线纹应等长。直尺分度应自端边算起,标注相应的以厘米为计数单位的数字。标称全长处应标注cm 单位。 (4)尺上应标注制造厂名(或商标)、诬互标志、分度值及编号。数字、文字、线纹均应清晰,排列整齐,不得有遗漏。 (5)新制造的尺应符合以上要求,使用中的尺允许有不影响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2. 示值测量 (1)将被检直尺端边与金属线纹尺零线刻度相平,使用显微镜进行测量,进行归零。 (2)检定点的选择,1000mm以下在其全长范围内大致均匀分布不少于3段与标准线纹尺相应长度相比较;被检尺超过1000 mm可分为两段与标准尺比较,其误差为两段误差的代数和。 (3)测量时应使被检尺的刻线面与标准尺的尺边在同一平面上。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精选文档)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每年一次 7相关记录 《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验步骤 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每年1次。 7相关记录:《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

专用检具校准规程

专用检具校准规程ABG-ZJ-03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检验模、1:1检验标样、弧度板的校准。 2.职责 技术科组织质检科对检具实施校准,质检科根据技术科给定编号建立《专用检具明细表》并填写《专用检具检定记录》。 3.周期:本公司检具验证周期为一年。 4.工作程序 4.1检验模 4.1.1检验模来源 a)顾客提供; b)按顾客图纸或样品玻璃自制的。 4.1.2检验模验证方法 a)顾客提供的对照顾客自存的验收检验模或采用到现场与顾客的车身、车头或其它方法进行验证,必要时得到顾客的确认。 b)本公司自制的封样玻璃或顾客样品玻璃进行验证对比,要求按封样玻璃上的说明进行验证,尺寸偏差控制在±0.5㎜之内,吻合度偏差控制在0.3㎜之内。 4.2 1:1检验标样 4.2.1 1:1检验标样来源:按顾客提供图纸或实样由本公司自制。4.2.2 按顾客提供的图纸或实样进行验证,尺寸偏差控制在±0.5㎜之内。4.3弧度板

4.3.1按顾客提供的实样玻璃制作的弧度板(主要指弧度不均匀的专用弧度板),对照实样玻璃进行验证,要求吻合度的偏差控制在1㎜之内。 4.3.2按顾客提供的图纸或单曲面样品制作的检验用弧度板,用本厂数控切割机所切的弧度进行验证,要求吻合度的偏差控制在0.5㎜之内。 4.4例外验证 当检具发生意外损伤时,由质检科通知有关部门进行修复,修复后必须报技术科重新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鉴定,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要对有关部门及责任人给予处理。 4.5闲置检具由质检科挂牌,报废时由质检科填写《检具报废单》并经技术科确认后方可在《专用检具明细表》中注销。 编制: 质检科 审核: 批准: 日期:

检验室内部校准规程要点

内部校准规程(电子秤、电子天平) 1.0 目的 用于规范电子称和电子天平的内部校准方法,以保证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2.0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电子称和电子天平的内部校准。 3.0 工具 外校标准200g砝码。 4.0 校准步骤 4.1 电子称的校准 4.1.1 清洁被校电子秤进行归零调平。 4.1.2 分别在电子秤托盘上的五个位置(四个角和中心点)置放200g的砝码进行称量,将五个重量读数取平均值,砝码必须使用由计量检定检验机构校准合格的砝码。 4.1.3 根据下式计算误差 △(%)=(G-g)×100%/G 式中G——砝码示值 g——电子称的平均读数。 4.1.4 误差:△(%)在±5‰以内,判校准合格,如果出现误差,无论误差数值的大小,现场的校准人员都必须通知实验室的计量管理员,计量管理员首先应查询是否有备用的电子称。如果没有备用的电子称然后在看误差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再投入使用。 4.2 电子天平的校准 4.2.1 零位稳定后按CAL键,显示器显示:CAL –C200-(闪烁等待放置200g校准砝码) 4.2.2 校准砝码放上后,显示:﹍(等待校准) 4.2.3 待稳定后,显示:200.00,校准完成。 4.3 如发现电子称有问题及时上报实验室,由实验室人员处理。 5.0 校准频率: 6.0参考文件

电子称的使用说明书 内部校准规程(容量仪器) 1.0 目的 1.1 了解容量仪器校准的意义和方法。 1.2 初步掌握移液管的校准和容量瓶与移液管间相对校准的操作。 2.0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内部校准。 3.0 工具 外校电子称、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4.0 校准步骤 4.1 称量被校量具的量入或量出的纯水质量,在根据不同温度下纯水在空气中的密度计算出量具的实际体积。 4.2 规格及要求 4.2.1 移液管 4.2.2 容量瓶 4.2.1 滴定管 5.0 校准频率 6.0 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196

量具内部校准规程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 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中。 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 每年一次 7相关记录 《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

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验步骤 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 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校准周期 每年1次。 7相关记录 《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 3、本厂其他量具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规范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内校规程,确保其校准的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使用的钢卷尺,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校验。 3 术语和定义 钢卷尺是测量长度用的量具,主要结构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整条钢带,卷于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尺盒或框架内。 钢卷尺的标称长度:对于10 m以下的钢卷尺取0.5的整数倍,对于10 m以上的钢卷尺取5的整数倍。 4 职责 质量部计量管理员负责定期进行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内校。 5 具体实施 5.1 周期 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对该仪器的校准周期作以下规定 a)最长不得超过1年; b)若修理必须经校准合格后才能使用; c)新增测量装置在使用前校准。 5.2 校验基准 ●标准I级钢卷尺,需经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校验,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任意两个线纹之 间的允许误差为0.1mm。 5.3 校准环境条件 标准件校验应在20±5℃的温度,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环境下。日常使用钢卷尺可在实验室室温环境下进行校准。应在校验报告上注明实际温度和湿度。 5.4 检定方法 5.4.1 外观检查 ●钢卷尺头端完好,无破损,无影响使用精度的外观检测; ●钢卷尺无明显锈迹、斑点,尺钩保持垂直; ●钢卷尺尺带的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 ●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清晰并垂直到尺边,不能有重线或漏线。 5.4.2 示值误差 在量程范围内选取最多5个检测点,包含500mm的点(零值误差)和全量程的点,用经外校的标准I 级钢卷尺逐段进行比较。 将尺端装有尺钩或拉环的普通钢卷尺平铺在桌面上,与经检定合格的I级标准钢卷尺进行比较。使表示零位位置的尺钩(或拉环)与标准钢卷尺的零值线纹对准,在测量点处读出误差值。如有疑问,用分度值为0.01 mm读数显微镜进行校准。在测量处的误差值符合下表的要求。

电子秤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本指示规定了公司自行校准的电子秤校准方法、接受标准及校准周期。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的电子秤的内部校准。 3.职责 品质管理部负责此标准的执行。 4.参照标准 JJG539-1997 《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电子秤使用说明书。 5. 检定条件 5.1 检定室内温度20±5℃。 5.2 检定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 5.3 校准基准 5.3.1标准砝码(检定用的标准砝码误差,应不大于秤相应称量最大允许误差的1/3。)。 5.3.2对于移动式的秤,应在平台或平板上进行测试。 5.3.3外校合格台秤。 6.检定项目和误差判定

2. 多于四个支撑点的秤 将砝码加放在一个支撑点上方,所占面积约等于承载器的1/N,N为支撑点个数 结果计算与判定:测试结果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偏载误差(四角误差),偏载误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 重复性测试1、在电子天秤中央,加入规定砝码(1000g),记录天 平显示值和零位值,重复进行3次,每次载荷应返零一 次。 2、结果计算与判定:测定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为示值重复误差,示值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最大允许误 差绝对值。 对同一载荷,多次称量结果 之差,应不大于该称量最大 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8. 检定结果处理 8.1检定为合格电子秤,由检定人员填写《电子秤内校记录表》并提交相关人员审核后,贴上校准合格标签。 8.2 检定不合格电子秤,在《电子秤内校记录表》里注明不合格项目,并标示不合格标签,停止使用。可维 修电子秤由使用人员申请进行维修,维修后再次校准,校准合格后方可正常使用;如无法修复的按《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8.检定周期 检定周期为一年。 9. 相关记录 《电子秤内校记录表》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 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 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 QC 检验人员:确保校准检查工作能够及时执行,使用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 期内,进行仪器的开机校准工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 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 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行。 起草人 起草日期 部门审核人 审核日期 质量管理部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拷贝号 生效日期 变更原因及内容: 颁发部门 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 及份数 0 质 量 管 理 部 [2] 生产技术管理部 [0] 设 备 管 理 部 [1] 前 处 理 车 间 [0] 丸 剂 车 间 [0] 综 合 制 剂 车 间 [0] 采 购 供 应 部 [0] 人 力 资 源 部 [0] 办 公 室 [0] 研 发 部 [0] 财 务 部 [0]

四、内容 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行;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行开机校准才能运行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行。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 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一要求进行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 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行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目录、检定方式(见附表), 且每年一次进行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用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行检定或校准。在距检定日期一个月或半个月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 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一保管。2.5检验仪器设备的标识 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期间,均使用绿色的“合格”标识。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 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2.6.2未经计量检定合格或已超过有效期的仪器设备不得正式投入检测活动。 2.6.3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经自校、检定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进行检定或校准,待合格后方能再次使用。 2.6.4QC检验员应熟练掌握所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正确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杜绝误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失效。 2.7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维修及报废 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或使用中损坏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仪器使用人员立即停止使用 并报告设备部进行维修,修好后再次进行检定或校准;如不能维修,则由设备管理员 按照《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调拨管理规程》执行。 2.8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搬运、防护和贮存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领取、送检和使用,应遵照生产厂家规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进行操作,杜绝野蛮装卸和运输。贮存要满足计量检测设备存放的环境条件要求。 3.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内部校准

自行校准规程

作业指导书 文件标题:自行校准规程 编号:QS/WI15 版号:B/0 页数:共 2 页(不含本页) 拟制:XXX 日期:XXX 审批:XXX 日期:XXX 生效日期:XXXXX 受控印章:分发号:

一、钢直尺 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钢直尺检定规程》,为保证公司内使用中的钢直尺量值的准确性,特起草钢直尺自行校准规定如下: 1. 外观要求 1.1 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现象。 1.2 尺的线纹面必须明晰,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同时线纹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1.3 尺身应保持平面度,不能有影响测量精确的弯曲现象。 2. 示值误差:标称长度为150m、300m全长允差±0.10mm,标称长度为500mm的全长允差±0.15mm,标称长度为1000mm全长允差±0.20mm,校验方法:用经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的1m钢直尺进行比对,没有超出规定为合格可继续使用,不合格应予作废。 3. 公司内规定钢直尺的校准周期为一年。 4. 塑料直尺、三角尺的校准可参照钢直尺本规程执行。 二、钢卷尺 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钢卷尺检定规程》,为保证公司内使用中的钢卷尺量值的准确性,特起草钢卷尺自行校准规定如下: 1. 外观要求 1.1 尺面不应有凹凸不平的现象; 1.2 尺带拉出和收卷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制动式钢卷尺的按钮装置,应能有效地控制尺带收卷;尺带表面不得有锈浊和明显的斑点、折痕、脱皮、气泡等缺陷。 1.3 尺带两边必须平滑,不得有锋口和毛刺,尺钩应保持直角,不得有目力可见的偏差。 1.4 尺带全部分度线纹必须均匀明晰,便于识读。 2. 示值误差。标称长度为1000mm、2000mm全长允差±0.2mm,标称长度为3000mm全长允差±0.3mm。校验方法:用经法定检测机构检定合格的1m钢直尺进行对比,比对段1m、2m钢卷尺不得少于2段、3m钢卷尺不得少于3段。没有超出规定的为合格可继续使用,不合格的作报废处理。 3. 公司内规定钢卷尺的校准周期为半年。 三、兆欧表 1.外观要求 1.1表体外观无破损、开裂情况 1.2表笔电线无损坏,数显屏幕无破损,充电口无阻塞 2.校准方法 2.1将兆欧表送专业检测部门检测,每年一次 2.2购买标准电阻 2.3每月使用标准电阻对兆欧表进行检查。 四、伏安功率表 1.外观要求 1.1外观完整,无外壳破裂、污渍、油渍 1.2数字显示屏清晰、完整,没有黑块、黑斑以及接触不良情况 2校准步骤 2.1将伏安表切换至电流测试功能,用经过正规测试机构测试合格的标准万用表和伏安表同时测试某一通电用电器的电流,记录标准万用表和伏安表的读数并计算相对误差,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填写校正记录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对公司内的计量器具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长度类度量尺(如游标卡尺、高度尺)、检具、塞规等的内部校准。 3 职责 内校由质检部门标准校检量具校检。 4 校验仪器及设备 送检合格的万能角度尺,送检合格的直角尺,送检合格的钢直尺,送检合格的钢卷尺,送检合格的数显卡尺等。 5 环境条件 1. 温度:23±2℃ 2. 湿度:50±20%RH 6 校验 卡尺、高度尺、深度尺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卡尺、外校合格的标准块(1-100mm38块2级)。 校验标准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检查尺子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表头的指针/游标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各功能能稳定、工作可靠。 2. 示值误差检测: (1)将尺子调至零点位置,使读数归零、指针对准零点。 (2)选取一块标准量块进行测量,读取其数值。(注意:取放标准量块时,必需戴细纱手套;测量过程卡尺要与被测量块同方向平直。 (3)

用同样的方法,取3~5组不同量块进行测量。测量点如下图 ( 5) 将 检定结果填写在《计量器具校检表》内。 校准周期:12个月。 钢直尺 校检项目: 1. 外观检查 2. 示值误差检测 校验仪器及设备 外校合格的标准直尺,校准参考依据JJG1-1999钢直尺检定规程。 校验步骤: 1. 外观检查: (1)尺的端边、侧边及背面应光滑,不应有毛刺、锋口和锉痕等现象。 (2)尺的刻线面不应有碰伤、锈迹及影响使用的明显斑点、划痕。 (3)线纹必须清晰,垂直到侧边,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断线现象存在,半毫米、毫米、半厘米、厘米线纹应用户不同长度的线纹表示。所有同名长度的线纹应等长。直尺 分度应自端边算起,标注相应的以厘米为计数单位的数字。标称全长处应标注cm单 位。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

This Document can only be used in JingDeZhen FuXiang Pharm.Co., Ltd. Any unauthorized use and copy is forbidden . 仅限景德镇市富祥药业有限公司内部使用。未经授权,不得使用或拷贝。 标 准文件 Standard document 文件编号 Document No. SOP-LOP-790-8/00 高效液相色谱仪校验规程 Calibration SOP for HPLC 页 码 Page 1 / 9 状 态Status 正式 Formal 备份号 Control No. 起草人 Written by 起草日期 Written date 年月日颁发部门 Issued department 质量管理部 Quality department 审核人 Reviewed by 审核日期 Reviewed date 年月日批准人 Approved by 批准日期 Approved date 年 月 日 生效日期 Effective date 年月日 分发部门Distributed department :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部QA QC 1、目的Objective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内部校验规程,确保校验工作规范、顺利进行。 2、范围Scope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二极 管阵列检测器)的校验。3、职责Responsibilities : 3.1 培训职责:本文件起草人或审核人或批准人负责对质量管理部全体人员培训。3.2 QC :负责制定本规程,并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3.3 QA :负责监督和检查本规程的实施。4、定义Definition :无。5、程序Procedures :5.1 依据 国家计量校验规程JJG 705-2002液相色谱仪,安捷伦液相说明书,岛津液相说明书。5.2 备件及材料5.2.1水:HPLC 级水。 5.2.2化学试剂:乙腈(HPLC )、丙酮(分析纯)。5.2.3咖啡因标准品。5.2.4咖啡因标样。 0.005 mg/ml, 0.010 mg/ml, 0.025 mg/ml,0.050 mg/ml,0.125 mg/ml 和0.250 mg/ml 咖啡 因水溶液。 5.2.5色谱柱: 4.6mm ×250mm ,C18,5μm 。5.2.6 容量瓶:10ml 。

仪器仪表内部校准规程修订稿

仪器仪表内部校准规程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1.目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建立测量/计量仪器的检定和校准管理规范,对公司内部的所有测量/计量仪器进行有效的校准管理,使其能客观正确的反应生产中的实际数据和信息,有效的管控产品的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用于物料接收、产品制造、质量检验、验证实验等工作的测量/计量仪器仪表的校准。 3.定义 仪器仪表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仪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仪器仪表校准目的:通过与标准比较确定测量装置的示值。 4.职责 各区域仪表工按规定的标准及制成文件进行内部校准。 5.程序 仪器仪表校准前准备 校准工具:仪器仪表校准前,选用相对应的标准器具,而且所有标准器具都经具有检定资质的机构进行过检定且在检定有效期内才可作为校准工具。(按检定标准使用的器具需在器具上标明具体误差)。 校准环境条件基本要求:校验区域的温湿度、噪音、防尘、防腐蚀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在室内开展的所有检定项目和计量标准器具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校准人员资格要求:按国家、地方检定规程从事检定/校准工作的人员,应按国家制订的有关检定员管理办法,按所能够从事的检定项目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检定员证。也可由本单位 编制校准规范,并对从事此项测量仪器校准的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然后考核通过,由公司人力资 源部颁发校准人员证。 仪器仪表校准 各部门仪校人员将新采购回的仪器仪表领出,参照相关校准作业规范对仪器仪表进行 校验,并填写《内校记录表》。填写字迹要求工整规范,无涂改,每月月底将记录表交由工艺设 备部统一存档。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器仪表,各部门仪校人员在仪器到期前20天,陆续将需要校准的仪器仪表收集齐全,并负责完成所有的校准工作。 对于需送出外校的仪器仪表,使用单位必须提前5天将仪器仪表标准器具送至供应处, 便于供应处提交仪器仪表校验计划和准备。外校必须送政府部门认可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校准,校准合格后用标签来表明其校准状态,有关证书由工艺设备部保存,并将外校合格的

数字万用表操作校准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

1、将ON/OFF开关置于ON位置,检查9V电池。如果电池电压不足,“”将显示在显示器上。这时应更换电池后方能使用该仪表。 2、测试笔插孔旁边的“”符号表示输入电压不应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数值,这是为了保护内部线路免受损伤。 3、测试前应将功能开关置于你所需要的量程位置。 4、切勿在功能开关置于位置时测量电压或电流。 5、切勿测量高于地电位1000V的直流电压或700Vd的交流电压,以确保人身安全。 6、在测量高电压时,注意不要接触被测电路或未使用的仪表端子。 二、直流电压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色表笔插入V/Ω/F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V 量程位置,并将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电源或负载上,红色表笔所接端的极性将和电压值同时显示在显示器上。 三、交流电压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色表笔插入V/Ω/F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V~量程位置,并将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电源或负载上,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四、电阻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色表笔插入V/Ω/F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Ω量程位置,将表笔并接到被测电阻上,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五、直流电流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当被测电流不超过200mA时,红色表笔插入mA 插孔。如果被测电流在200mA和20A之间,则将红色表笔插入A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 A 量程位置,并将测试笔串联接入到待测负载上,

电流值显示的同时将显示红表笔连接的极性。 六、交流电流测量 1、将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当被测电流不超过200mA时,红色表笔插入mA 插孔。如果被测电流在200mA和20A之间,则将红色表笔插入A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所需的A~量程位置,并将测试表笔串联接入到待测负载上,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 校准方法: 一、将ON/OFF开关置于ON位置,黑色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色表笔插入V/Ω/F插孔。 二、将功能开关置于20V档,黑色表笔接入2V标准电池的负极,红色表笔接入标准电池的正极。 三、读数稳定后,从显示器上读取测量结果,与标准电池的标准电压对比校正,误差在±0.1%范围内。

内部校验管理规程

深圳纽斯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内部校验管理规程 一、目的:建立温度计、温湿度计、液位计内部校验管理规程,使其正确地显示。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用玻璃温度计、温湿度计和液位计的校验。 三、责任者:QC检验员、设备员、质量部经理 四、规程: 一、温度计的校验: 1.所有新购进的温度计在使用前,必须用标准温度计进行校验。 2.将待校验的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共同浸入水浴或油浴中,比较温度指示值的差异,若 差异在±0.5℃内,则可判定合格。 3.水浴一般用于测试100℃以下时使用的温度计,油浴则用于测试100℃以上使用的温度 计。 4.测试时须注意温度计浸入水浴或油浴中的深度,并两者感温部位浸入的深度相同,以求 得最准确的读数。 5.校验合格的温度计,编号后供使用。 6.在用温度计每年校验一次。 7.及时填写温度计校验记录。 二、温湿度计的校验: 1、公司每年要对工厂使用的温湿计挑选2-5个进行检定,做为标准温湿度计。 2、其他温湿度计每年要根据标准温湿度计内部检验一次。 3、所有新购进的温湿度计在使用前,也必须用标准温湿度计进行校验。 4、开启校准房间空调2小时以上,使房间的温湿度稳定,校验前将待校验的温湿度计和标 准温湿度计放在房间的桌面上,注意时通气孔全部露出,放置1小时再记录一次,然后将比较温度指示值的差异,若温度差异在±2℃内,相对湿度差异在±5%,则可判定合格; 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5、测试时须注意房间的温湿度恒定、测试点相同,通气孔全部露出,以求得最准确的读数。 6、校验合格的温湿度计,编号后供使用。 7、在用温度计、温湿度计每年内部校验一次。

三、液位计的校验: 1、将待校验的设备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准备好充足的校验用的纯化水,用洁净的不锈钢桶盛放,放在温湿度恒定的环境中2小 时以上备用。 3、准备好经过校验合格的电子磅秤。 4、用温度计测量纯化水的温度,查附表计算50L纯化水的质量,用电子磅秤称量后,倒入 需要校验的配料罐、储罐中,5分钟后观察液面位置,用记号笔记下刻度,同样,再继续称量50L纯化水,逐段进行记录,直至满可视刻度为止。 5、如果配料罐、储罐超过500L,可以先称量100L纯化水的质量,方法同上。 6、将所有刻度用全部记录下来后,再按比例将刻度精密打印出来,贴在配料罐、储罐即可。 7、新买的配料罐、储罐的液位计在正式使用前必须经过内校后才能使用。 附表:

万用表内校规程

1 目的 本指引明确规定出(公司名称—)内所有数字万用表之校正指引,以便有效地保持其准确度及性能良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名称—)内所有用于检测,测量和试验的数字万用表之校正。 3 职责 3.1 计量员:负责数字万用表的校正及数据记录。. 3.2 品质主管:评核校正结果. 4 所需设备 4.1标准万用表电源电阻器 5 校正环境 5.1温度20℃~25℃湿度<75% 6 校正步骤 6.1 校正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档 6.1.1将标准万用表和被校万用表与电源相连接,置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于直流电 压测量档,调节电源逐个输入附表中量程范围内的电压,记录标注万用表与被校万用表的读数,并计算相对误差,此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填写校正记录 6.2校正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档 6.2.1将标准万用表和被校万用表与电源相连接,置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于交流电 压测量档,调节电源逐个输入附表中量程范围内的电压,记录标注万用表与被校万用表的读数,并计算相对误差,此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填写校正记录 6.3 校正数字万用表直流电流档 6.3.1 将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连接到电路中,置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于直流 测量档,调节电阻器,已获得附表中量程范围内的电流,比较并记录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的读数并计算误差,此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填写校正记录。 6.4 校正数字万用表交流电流档 6.4.1 将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连接到电路中,置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于交流 测量档,调节电阻器,已获得附表中量程范围内的电流,比较并记录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的读数并计算误差,此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填写校正记录。6.5 校正数字万用表电阻档 6.5.1 将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连接到电路中,置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于电阻 测量档,调节电阻器,已获得附表中量程范围内的电阻,比较并记录被校万用表和标准万用表的读数并计算误差,此误差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填写校正记录。

监视和测量设备内部校准规程汇编

广灵金隅水泥有限公司 监视和测量设备内部校准规程汇编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GLJY/ C-80 版本: A 发放号码:

第一部分技术质量部自校规程 一、荧光分析仪自校规程 (一)、自校用具:①标准样片②荧光分析仪 (二)、自校周期为每周校正一次,特殊情况下随时校正。 (三)、自校步骤: 1、在桌面中选择进入System菜单下的Monitors,打开漂移校正窗口。 2、选择漂移校正测量,把所需测量标准样片放入样品架上 3、选择检测标样的名称 4、通过电脑将样品送入样品室中测量,在测量中,电脑将自动对已存 标样数据进行校正和修复 5、校正完毕,退出样片。 二、标准容器的自校规程 (一)容量瓶的自校规程 将洗净干燥带塞的容器瓶在0.1g感量的天平上准确称出空瓶质量,注入蒸馏水至标线,记录水温,用滤纸条吸干瓶颈内壁和瓶外的水滴,盖上瓶塞称量(如250ml的容量瓶,则要求称准至0.1g)。两次质量之差即为容量瓶所盛水的质量,按公式Vt=mt/p t计算该容量瓶的真实体积数值,求出校正值。然后用移液管加入或吸出校正值的水,重新刻画一标线记号。 (二)移液管的自校规程 将移液管用洗涤液洗净,然后按照使用规则移取蒸馏水,并调节水面至标线处,以滤纸将移液管尖端外壁擦净,将水放入己知质量的

称量瓶中,按照上述选定的方法处理移液管中残液滴,称出称量瓶和水的质量,并由空瓶质量算出水的净质量,根据室温下水的密度求出移液管的实际容量。

如校准结果同原标容量有显蓍差异,可另行刻度:根据上述校准结果,先估计一刻度位置,再重复上述校准步骤,如仍有偏差,再行修改刻度,重复校准。直至获得准确刻度。 (三)滴定管的自校规程 将滴定管分洗净并在活塞上涂凡士林后,注入与室温相同的蒸馏水,调整液面至刻度0外,记录当时水的温度,然后以滴定时的速度(每秒3-4滴)将0-10ml的一段水(不一定等于10ml,但相差也不得超过±0.1ml),放入经过洗净、干燥、冷却至室温并准确称量过的50ml的定碘烧瓶中。称其质量(准确至0.001g),与空瓶质量之差即为放出水的质量。 同法依次称出10-20ml,20-30ml……先进等刻度间水的质量。 三、抗压夹具的自校规程 1、上、下压板的长度、宽度、厚度、自由距离、球座的中心、定 位销、框架底部中心定位孔用分度值不低于0.02mm的卡尺和专用试块检测。 2、接触表面的平面公差按GB11337规定检测。 3、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进行比较或用表面粗糙度计 测量,以粗糙度计为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