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程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程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程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程伟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程伟性别男出生年月1960.09 专业职称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博士/硕士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办公电话82193005

从事学科

专业

中医医史文献电子邮箱chwh90665@https://www.doczj.com/doc/d49149777.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中国传统医学现代转型研究;比较文化精神医学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医史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任委员、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副会长

黑龙江省医学伦理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前主持

科研课题

中医心理养生思想研究,局级,2010.01-2012.01

主要论著中医诊断学(英文)主审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中国医学史,编委,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08

中医神志病学,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 09

中医基础(中医药大学专业英语教材),主审,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9. 01 医学英语基础教程主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1、11

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作者之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2

中国医学史,主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08

消化系统西医难治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2012、5

主要科研

成果精神医学领域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历程,黑龙江省教育厅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2007.5

抑郁症的文化相关性研究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10.03

从求证到解析—中国传统医学现代转型的现实与可能,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独立,2010.03 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一等奖,第二,2010.12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20世纪50年代精神医学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华医史杂志2007、04 中医学能得到学理上的合法性辩护吗?——重估中国传统医学的科学价值,

医学与哲学,2007. 04 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医学与哲学,2007.05 中国古代心脑认识再评价,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04 医学教育的基点:关爱生命以人为本,医学与哲学,2008.07 中药性味的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与研究方法的探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06 高等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深刻的观念变革,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三十而立,走向成熟——本杂志倡导着与医学有关的另一种生活

医学与哲学,2010.02 传统、主体性、现代转型—中国传统医学发展道路的重大选择,科学,2010、03

新华文摘,2010、08 吉益东洞的意义——读《吉益东洞——日本古方学派的“岱宗”与“魔鬼”》,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 03 中医学发展要在坚守与开放之间保持张力,中医药学报,2010.03 浅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08 从复杂性到中医药研究中医药学报 2011、05 可视的叙事:身体技术的图像证词医学与哲学 2012、07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马艳春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马艳春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2.1 专业职称副研究院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博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办公电话82195301 从事专业方剂学电子邮箱yanchunma@https://www.doczj.com/doc/d49149777.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方剂学文献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分会常务委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国际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公派专项出国留学项目地方合作项目 留金法[2010]5012 2.教育部立项资助“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地龙成分EFE通过介导 TNF-a/Smad7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 3.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地龙有效成分对慢性点燃大鼠海马区神经 递质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主要论著1.家庭常见病简易中医疗法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 2.糖尿病中医治疗经验集副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主要科研成果1.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人 2012 2. 地龙成分EFE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持人 2011 3. 地龙成分EFE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GMC、TGF-β的影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一等奖主持人 2011 4. 地龙有效成分对糖尿病肾病作用机理研究黑龙江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人2010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 地龙成分对高糖刺激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2011,33(3):410-414 中成药 2.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特点探讨 2011,26(3):437-441中华中医药杂志 3.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及展望2010,13 (6): 658-659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4. 地龙成分及含药血清对人正常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2010,13(5):493-495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5. 中药干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机制2010,13(4):446-448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6.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及分脏分法辨治探述2010,27(3):127-130中医药信息 7.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理论探讨2010,38(2):86-88中医药学报 8. 左归丸实验研究概况2010,32(3):477-480中成药 9. 左归丸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ATP酶及Bcl-2 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2010,28(1):205-207中华中医药学刊 10. MTT法检测地龙有效成分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2010,27(1):34-36中医药信息

法学界权威人物

法学界权威人物 中国当前的法律权威和领导者 ? 法学理论 张文显朱苏力何维方葛弘毅舒沈国英宗灵孙笑侠卓袁泽李步云刘左祥傅子堂孙国华辛春莹郭道辉郝铁川卢世伦史泰丰王成光朱京文李林李龙刘汉谢晖 法律史 曾张宪义金范吴陈数何华勤陈盛清范忠信元秋吴悠杨建英一凡杨永华于荣根韩延龙怀肖丰霍存福刘海年倪正茂高亨浦建朱勇 宪法和行政法 周业忠、徐崇德、韩大元、胡建淼、胡金光、蒋碧欣、蒋明安、罗浩才、马怀德、陈云生、方世荣、张庆福、张书一、莫、蒲增元、童志伟、、王、、肖、杨海坤、袁书鸿、张广波、朱伟、 刑法 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张明楷陈明华陈兴良曹子丹楚胡爱芝古贺小荣炳松梁华仁罗大华欧阳涛区新九阮七林苏晖俞康叔华张志辉周道銮卢建平王佐甫何鹏姜伟孙乾 民商法

江平、梁辉兴、吴汉东、王立明、孙显忠、王卫国、、郑、、、、刘春田、、史少霞、史玉卓、秦有图、顾红云、郭明瑞、龙逸飞、吴焕宁、夏银兰、许、杨大为、、杨振山、马俊举、沈、吴昌珍、范健、尹田 诉讼法 江陈为广众徐景春范崇义龙宗智陈瑞华陈卫东边陈建林桂明谷董培荆韩朝刘家星沈大明宋英辉谭氏桂堂威建天平安王建王建王建王建王建汪建成王亚信杨荣信张卫平周国军左卫民谭兵李浩昌义严段崔民 经济法 杨子欣、李昌齐、刘龙恒、刘文华、齐多军、邵建东、史济春、杰夫、张守文、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国际法 韩德培、曾、梁、余劲松、陈安、董立坤、龚仁人、王春、李双元、刘南来、饶格培周仲海 军事法 丛文生,顾德新,李昂图,张

世纪初的中国法学家学派 (1)所谓的红色学派法学家是一群在学术上已有建树的法学家,他们的学术理论受到高度评价他们可以在30多岁时成为博士生导师。主要代表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北京大学的吴,武汉大学的等。 (2)所谓黄学派法学家是指能够把法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有价值的改革建议,从而有效地推动中国政治、经济和司法体制改革的法学家。他们善于联系实际,运用法律原则批判现实,关注民生,倡导改革。他们不仅著作丰富,而且分量很重。在他们的代表作品中,他们经常用黄金语言表达他们的主要观点和主张。主要代表有中国政法大学的江平、中国法律杂志的郭道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梁慧星等。(3)所谓紫派的紫法学家,是指比红法学家更红一层的法学家。 紫法学家的特点是他们参与改革但不主张改革。他们经常从更正统的角度解释、论证和宣传现有的改革措施和理论。它们经常被紫色的光环所包围。他们在政治上受到高度重视,经常参与重要法律的起草。他们也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地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学术职位,如博士生导师、总裁、董事会主席等。他们还经常主持编写国家教材。紫色法学家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们往往对他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探索持批判态度,他们的批判往往以政治批判为主,以学术批判为辅。1996年的所谓“小南事件”就是这一特征的重要体现。②最有代表性的紫色法学家是张广波张广波,大连海事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教授,专攻宪

30位当代国医大师

30位当代泰斗级老中医成“国医大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评选出首届“国医大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他们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30名中医专家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jiǎ、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按姓氏笔画)。 这30位首届“国医大师”,是从全国中医(包括民族医药)临床工作者中遴选出来的,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工作经历都在55年以上。6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10人、上海3人、江苏3人,广东、浙江、天津、山东、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四川、广西、内蒙、西藏各1人。 1. 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擅治多种疑难杂症。方和谦之父方伯屏师从御医赵云卿,为当年京城“十大名医” 2. 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1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15岁时从开药铺的父亲手中得到本《黄帝内经》,在江南奉贤出诊12年中几乎每天抚读,在江苏省中医学校进修破格留校,后调北京中医学院,创建内经教研室。对五行、气血循环、运气学说提出独到见解。 3. 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2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家学渊源,是王氏名医第19代传人,15岁便开始随父识药辨病。《内经》和中医基础理论专家 4. 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生在中医家庭,祖父是广州天福堂药材股东,父邓梦觉是岭南温病医家,中学后考入省中医药专门学校,跟随陈月樵等学习,后在香港和广州两地行医。 5. 任继学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 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5岁从师吉林名医宋景峰。中医内科急症专家 6. 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为师,后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著名中医内科学家 7. 何任男,汉族,1921年1月出生,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1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医学上自家传,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 8. 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8月出生,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南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起即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症,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攻里通下派。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早年师从哈荔田(承施今墨周介儒等)9. 张灿玾男,汉族,1928年7月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9 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著名的中医医史文献专家。1943年从祖父与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简介

中西交融,守正创新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欢迎你 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格物致理,辨病论因,中西方医学在这里碰撞交融、创新发展的思想在这里律动交响。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始终秉承中西医结合,践行中医药现代化的初心和使命,历数载耕耘,为中医药现代化事业输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传承岐黄经典,再发时代新声。如果你有心钻研中医经典理论,为传统医学科技赋能,守正创新;或者矢志成为杏林高手,悬壶济世,普救含灵之苦,这里便是你最好的舞台。广募有志之士,共攀医学高峰,我们在南方医科大学等你。 一、专业概况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同时也是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二、专业特色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中西医结合临床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隶属本学科有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享有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平台; 形成中、西医结合,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的特色。充分利用综合性医科大学的优势,培养医学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医学人才。 1.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中医思维能力培养,注重创新能力提升。 三、培养模式 四、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员工81人,博士后7人。其中正高21人,副高23人,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6%,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24名。现有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16人次,省名中医等省级人才称号29人次。拥有以院士、国家教学名师、中央保健医师、国家教学团队为代表的优秀教师队伍。

五、教学资源 本专业享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1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各类“金课”、精品课程30门。享有国家级临床技能中心、馆藏460万册资源的图书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人体博物馆等。拥有南方医院、佛山市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等26家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1.教学团队及课程建设

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程雷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程雷 程雷 1978年6月生,河北廊坊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AssociateProfessorofRenminUniversityofChina,SchoolofLaw 新闻'> 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1-200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 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Doctor’sdegreeinCriminalP rocedure,thetopicofPhDdissertationwasCovertInvestigationinChina RenminUniversityofChinaLawSchool(2004/07) Master’sdegreeinProcedureLaw RenminUniversityofChinaLawSchool(2001/04) BAdegreeinLaw Chinese’People’sPublicSecurityUniversity,LawDepartment. 刑事诉讼法学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 法学类核心期刊论文 1.“秘密侦查兴起背景探究”,载《法学家》2008年第5期。 2.“变革创新中的意大利刑事司法制度”,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三作者)。 3.“德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现在与未来”,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三作者)。 4.“法国刑事诉讼法改革的新进展”,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0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三作者)。 5.“不仅仅是收回——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研讨会综述”,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第二作者)。 6.“程序合法性原则论纲”,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第二作者)。 7.“欧洲三国反酷刑的经验及其启示”,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5期(第三作者)。 8.“秘密侦查立法宏观问题研究”,《政法论坛》2011年第5期 一般学术刊物论文 1.“遏制刑讯逼供与秘密侦查合法化之博弈”,载《法制日报》2007年11月25日第16版。 2.“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由分歧走向共识”,载《法制日报》2007年11月18日第16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王锐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王锐性别男出生年月1977.7 专业职称副教授 最后学历/ 学位硕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药学院办公电话87266893 从事专业药剂学电子邮箱wrdx@https://www.doczj.com/doc/d49149777.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新药及新剂型研究 主要社会 兼职 黑龙江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员,中国药学会会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中药阴道温敏微囊凝胶给药系统的研究,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基金,2012-2014 2.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创新药物“十三味肺清糖浆”的研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2009-2012 主要论著1.《中成药学.2009.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委 2.《中药药剂学实验教程》.2009.5.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主编 3.《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同步题解》.200 4. 5.中医古籍出版社.副主编 4.中华药浴.2008.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副主编 主要科研成果1.优质高效中药品种示范研究中药广谱抗菌粉针“广炎灵”开发研制.黑龙江省科 技进步二等奖.黑龙江省人民政府.9.2008.3 2.逍遥丸新剂型-逍遥胶丸制备工艺及初步质理标准.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二等奖.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8.2008.2 3.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药注射液的研制.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药行业协会.8.2009.11 4.创新药物丁香苦苷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医药行业协会.7.2011.11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注射用广炎灵粉针指纹质量标准研究.2009.6.中医药信息 2.环糊精包合清脑醒神贴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2010.11.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3.清脑醒神贴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2011.3.时珍国医国药 4.十三味肺清糖浆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2012.4.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江西中医药大学心理学考研招生简章

报考导读: 招生简章:2017年江西中医药大学心理学考研大纲,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每年变动都很小,力比多李华心建议招生简章关注报考条件、专业信息、时间流程、奖学金及联系方式,此文档江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心理学考研人可以参考。 院校介绍:江西中医药大学座落在江西南昌梅岭山麓,创建于1959年,是江西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是引领中医药行业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主导力量。学校拥有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最大的校园,生态环境优美,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文明单位;拥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0人次、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5人。 已有57年本科、33年硕士研究生、23年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自2014年起自主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二级教学院(部)15个,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设有本科专业21个,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等6大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中医学、中药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二级学科点34个),省级示范性硕士点2个。现有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全国中医药院校和江西省唯一拥有2个国家工程中心的高校),研发的中药制药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被100多家企业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建有全国首个岐黄国医外国政要体验中心、岐黄国医书院,原始创新成果——“热敏灸”理论和技术有力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成为国家行业建设标准并在上海世博会上向全球推广,开创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格局。 一、招生规模 1.2016年我校预计招收450名硕士研究生(含接收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满玉晶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满玉晶性别女出生年月1962.04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硕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8705 从事专业中医妇科学电子邮箱manyujinghlj@https://www.doczj.com/doc/d49149777.html, 主要研究 方向 不孕症、功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兆流产、盆腔炎性疾病、围绝经期综合征 主要社会兼职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际妇产科联盟会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国坤宁安对围绝经期大舒鼠模型卵巢内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省自然基金2009.7 王秀霞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经验总结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2010.8 主要论著中西医结合职业医师应试指南及习题集(第十篇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主编 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4.6 现代妇产科临床诊疗主编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4.9 中医妇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复习及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导丛书) 编委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 今日中医妇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 编委 主要科研成果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胰岛素抵抗及其中西医干预的系列研究黑龙江省中局科学进步二等奖第六名 2006. 妍婷灌肠液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的研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五名 2007. PBL与EBM教学法相结合在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三等奖第一名 2008.11 妍婷灌肠液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研究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五名 2009.8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自拟养血通络汤治疗产后身痛15例中医药信息 2003.5 2、恶性淋巴瘤累及卵巢破裂1例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6.4 3、巨大子宫肌瘤剜除术及子宫修补术1例医学研究杂志 2006.6 4、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筛查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6.7 5、妍婷灌肠剂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家兔Th1/Th2的调节作用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6.11 6、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68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6.11 7、朱丹溪从痰论治月经病之探析时针国医国药 2007.12 8、中药辅助治疗重度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1例中国医药导报 2008.5

国医大师李济仁简介

国医大师李济仁简介 李济仁养生茶、药茶、中华医药 李济仁,歙县人,1931年出生,皖南医学院教授、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精擅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治疗,有《济仁医录》等专著10余部,论文百余篇,并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古老的徽州,秀木成阴、风景如画,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域性医学流派新安医学便诞生于此。 李济仁,原名李元善,1931年初冬出生于徽州歙县,7岁入私塾,善文。动乱年代,民众深受病患之苦,遂从?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之古训,立志以医道济人济世。1943-1948年,他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研习中医,并更名?济仁?,成为新安一代名医世家?张一帖?第14代传人。 继承传统并开拓创新,是李济仁医术之特色。在医治外感病、急症方面,他继承?张一帖?心法,妙方独具,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常一剂奏效;对于疑难杂症,则合参新安汪机?培元派?调补气血、固本培元思想,主张辨症与

辨病相结合。由于不了解中医,很多人不信任其?偏方秘方?,医生们故常不敢使用。对此,李济仁有着独到见解:?有些验方听起来的确荒诞不经。但常年使用、效果确实的验方,还是值得采纳的。?他熔经方、时方、验方于一炉而精心化裁,针对世界性顽疾系统提出益肾填精、健脾和胃、养血舒筋等法,在痹症诊治上提出寒热辨治、气血并举、痹痿同治?三期疗法?、创立治疗冠心病的?归芎参芪麦味方?、治疗慢性乙肝的?乙肝转阴方?等效方验方,并总结出?强调服药时间,注重动静宜忌?、?推崇数方并用,主张定时分服?等精辟论见。由于医名远播、疗效精到,海内外慕名求诊者纷至沓来,对此,李济仁总是予以悉心诊治。繁忙的医、教、研之余,他甚至还为4000余位患者提供?无偿函诊服务?。 李济仁是?新安医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理论与临床并重是其从医的另一重要特色。?新安医学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他潜心提炼新安医家诊治之特色规律,主编《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等书,其中,集新安医著之大成的鸿篇巨著《新安医籍丛刊》首次将历代新安医家著作进行校注整理。?独本不能流传……要让更多人领会新安医学的魅力?,为此,他毅然捐出传本极少的新安医著《神灸经纶》,交由出版社出版。经多年努力,他带着学生们成功?还原?已尘封于历史的668位新安医家、400余部新安医籍,并厘清阐明其针对急、危、难、重病症的诊疗经验和富特色的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马建

研究生指导教师简况表 姓名马建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1.05 专业职称主任医师 最后学历/ 学位研究生/硕士 招收学生 层次 硕士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办公电话82111401-8906 从事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电子邮箱majian1961@https://www.doczj.com/doc/d49149777.html, 主要研究方向1、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研究2、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研究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神经和大血管病变的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带头人 3、中华中医药学会消渴分会副主任委员 4、黑龙江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 5、省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前主持科研课题1、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哈尔滨市科技局2008.01-- 2010.12 2、基因芯片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辩证分型中应用的研究教育部春晖计划2009.01--`2011.12 3、祛胰抵方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临床与实验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01--2013.12 主要论著《糖尿病》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8月 《内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中医类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材》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糖尿病调治与生活宜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1月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研究》(上、下册)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12年4月 主要科研成果1、胃动灵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名 2002年2、瑞香狼毒提取物逆转多药耐药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名 2007年3、糖肠宁治疗糖尿病肠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二名 2011年 主要发表学术论文1.糖肾康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AGES、PKC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年3月 2.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肝功能指标关系思考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3月 3.祛胰抵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血清IL-6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年11月 4.益气养阴、活血祛痰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作用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年9月 5.清肝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3

从“少阳为枢”理论看柴胡桂枝汤的拓展应用

从“少阳为枢”理论看柴胡桂枝汤的拓展应用 吕雅景1,刘英锋2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2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南昌 330006) 摘要: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其最初含义是:太阳外受风寒,逾日未解,内陷少阳,而外证未除,故少阳太阳并病。但是后世对其的应用却不仅仅限于《伤寒论》上所阐述的太阳少阳并病,而是更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各科,这主要是基于“少阳为枢”的病位病机特点。兹从“少阳为枢”之生理到“少阳失枢”之病理进行细致讨论,并举典型案例以求印证,最终使广大读者更深刻了解柴胡桂枝汤的的理论基础并广泛用之于临床。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少阳为枢;临床广泛应用之机理 基金资助: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少阳三焦体系的证治分类研究(04A30) Study the expanded application of Chaihu Guizhi Decoction from the view of shaoyang resembling a pivot Abstract:Chaihu Guizhi Decoction is written in the “Treatise on Cold-induced Diseases”.Its original meaning is : taiyang channel is contracted by wind-cold evil .But part of the pathogenic factor transmits from taiyang channel to shaoyang channel because 0f the loss of government.So it’s called the disorder of taiyang channel complicated with involvement of shaoyang channel.But Chaihu Guizhi Decoction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departme by the later generation medical scientists ,not just in this occasion.And This wide range is mainly based on the location Pathogenesis characteristic of shaoyang resembling a pivot.Now we will discuss meticulously it from the Etiology of shaoyang resembling a pivotand to the Pathog of Lost in the Shaoyang pivomedical recorst. And I will write down two medical recors in order to confirm my view. Lastely the applied points of Chaihu Guizhi Decoction could be known by readers. Keywords:Chaihu Guizhi Decoction ;shaoyang resembling a pivot ;the mechanism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widely 在跟随导师临证当中,每见老师巧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杂病效如桴鼓,心中无不激发对中医的热情,并产生了深究经方奥秘的渴望。遂门诊之余査阅书籍、参阅经典,收集病案、实例分析,以期领悟柴胡桂枝汤巧用的原因所在,经过一番系统的学习与总结,竟发现在这个小小的柴胡桂枝汤后面竟别有洞天——少阳为枢乃是其为临床广

人大法学导师介绍:陈卫东教授

人大法学导师介绍:陈卫东教授 一、简介(含基本资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职务、奖励、荣誉称号) 陈卫东,男,1960年7月生,山东蓬莱人,法学博士。1979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诉讼法学研究生,1986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北京市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第二人民检察分院、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海淀区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并受聘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河北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国家检察官干部学院、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 1999年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法学家,2001年获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自诉案件审判程序》、《司法文书写作教程》、《中国刑事诉讼法》、《检察监督职能论》、《刑事普通程序》、《刑事特别程序的实践与探讨》、《刑事二审程序论》、《审判监督程序论》等8部,主编、参编各类教材、著作《刑事诉讼法学》、《中国律师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事、行政、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等50余部。 近年来,陈卫东教授致力于中国的司法改革研究,发表、出版了许多学术论文与著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为中国的司法改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参加了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的一系列改革论证会,参加了中国律师法、中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起草与修正工作,目前正在参加刑事证据法的立法起草工作。 陈卫东教授与英国大使馆文化委员会、英中协会、美国福特基金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承担了美国福特基金会《中国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刑事诉讼法的配套措施与保障机制研究》等项目,目前正在承担英中协会《保释制度研究》等一系列课题,主持召开过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等大型国际研讨会。还与美国纽约大学正在合作《刑事审判及审前程序》的课题。 二、教授课程 本科生: 1.程序正义讲座 2.教授讲座 硕士生: 1.刑事诉讼法专题 2.刑事诉讼法 博士生: 1.法学前沿 2.刑事证据法

中国首次表彰30位“国医大师”(五)

中国首次表彰30位“国医大师”(五) 朱良春 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近70载。 活动年表 国医大师朱良春 1917年生,江苏镇江丹徒人,后迁居南通市。 1923年-1928年读私塾6年,后转入学校学习。 1935年至武进孟河拜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学习中医。 1936年转至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学习。 1937年因抗战,转入上海中国医学院,跟随章次公先生侍诊实习。1938年毕业。

1939年2月至南通设立诊所开业行医。 1945年-1948年除诊病外,并创办南通中医专科学校,任副校长。 1952年参与创办中西医联合会诊所,任所长。后改为联合中医院,任院长。 1956年无偿将医院全部设备捐给政府,成立市级中医院,任院长。 1987年国务院批准他为“杰出高级专家,暂缓退休”。 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 朱良春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江苏省政协常委暨南通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中医药学会1-2届理事暨江苏省分会副会长,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之后任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主任中医师,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鲜药研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

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及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专家组成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技术顾问,沪、港、台当代中医技术中心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理事,新加坡中华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中医教材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曾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作学术演讲。 成就荣誉 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 ”,同年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1991年7月,国务院颁予政府特殊津贴证书。1993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医药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09年获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2003年7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 2003年7月16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

《彷徨--回眸百年中医》观后感

《彷徨--回眸百年中医》观后感 唐日林 依稀清楚的记得研究生入学时第一次观看《彷徨--回眸百年中医》在看到中医药在抗击非典时发挥了在外人看来近乎神奇的疗效时的激动心情,却也为在非典爆发的初始阶段中医处于迟迟无法介入救治的尴尬境界而感到深深的愤闷与无奈,更为在运用中医完全战胜非典后,有关部门在举行庆功大会时却未曾邀请一个中医人员参加大会而感到深深的痛心与讽刺!作为一个中医学子,无数的疑问凝聚在我的心头,让我久久难以释怀,是谁让中医处于这样尴尬的境地?是谁在非典爆发的初始阶段作出不让中医介入抢救工作的方针政策?非典的到来给普遍疯狂迷恋抗生素、激素的大众敲响了警钟,不知有关部门是否有所感悟?在成功控制住非典疫情后,为什么中医仍无出席庆功大会的机会?如果在未来再次面临未知的疫情时,中医又会是何种境地?种种的疑问,我该向谁要答案?为了寻找到答案,我反复观看了这部纪录片。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最具原创性的中医,形成于大约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到了今天,西医已经逐渐占据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中医其实也成为了西医化的中医,原本的传统中医已经很难看到了,即将成为文化标本的中医,在非典面前,却突然让我们看到了一线神奇的光芒。”主持人轻描淡写的说着这些话,但在我听来却是无比的心酸,我想中医还有很长的一段

路要走,作为新一代的中医学子,特别是岐黄国医书院的学子,任重而道远!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用西医治疗成了大多数中国人的首选,而关于中医似乎已经很难被人们想起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曾在一段时间内缺乏自信,缺乏民族自信!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已经为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的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中医已经成功治愈了非典等不计其数的疾病的实事面前,作为后人的我们,却有不少人在怀疑中医是不是科学的,并为此而争论不休,更为可笑的是那些已经实实在在被中医所治愈的人当中居然有不少人持有“中医虽然治愈了我,但我依然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这样的观点。我想,中医虽然治愈了你的身体,但你极度缺乏民族自信及近乎迷信的崇洋媚外的心病却非中医所能治愈!即使是像孙中山、梁启超这样的名人也未能给中医以足够公平公正的姿态,梁启超在西医院被西医误切了健康的肾脏后,不但阻拦家属去怪罪西医,更是亲自撰写了一篇短文发表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声明应该要以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西医科学!我不知道如果反过来,当时出错的假设是个中医,又会引起怎么样的漩涡?你们又何曾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过中医?自甲午战争失败后,确实是有一大批有志之士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科学来救国图强,但由于当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而无知的幻想着以废除中医来作为引进西方科学的途径,牺牲了

(完整版)研究生复试导师邮件模板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 我是***,女,现是**大学(211工程)大四的学生,今年报考的是贵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为政治56,英语51,数学118,物理化学123,总分348。本科期间通过了英语六级和国家计算机二级。 北化的**是个大组,而且实力顶尖,在本科期间写关于催化剂之类的论文就曾搜到过李老师您的一些文章,对老师在催化剂的表征、合成方面的研究很感兴趣,所以今年报考了北化,想做您的研究生,我是在考研网上找到的您的邮箱,冒昧的给您发了邮件,我希望可以师从李老师继续深造,在研究生阶段可以有所成绩。 本科期间我一直刻苦学习,一直坚信“天道酬勤”,相信自己踏实、勤奋地学习,必定会有收获。在老师的精心培养以及大学良好的学术氛围下,我在基础实验,操作实验,实验技能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专业知识考试中的成绩是良好以上,为读研打下了基础。如果有幸能得到李老师的青睐,能加入您的研究组,我一定会专心科研,用心地从事自己所热爱的科研事业。 最后祝李老师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感谢李老师百忙之中看这封邮件,谢谢您。 此致 敬礼! 老师你好, 我叫大学的本科专业是,想调剂到贵校。我的第一志愿 是大学,很遗憾未能通过大学的复试分数线。经同学推荐了解到大学学术氛围浓厚,师资条件也不错,想调剂到贵校。从网上得知老师您有过很好地学术经历,也获得过很多嘉奖,承担过一些重要项目,想调剂您的研究生。以下是我的基本情况: 今年的初试总分为,单科分别为:政治英语数学一专业课。本人从小就对方面十分热爱但由于没有机会,一直没有很好地发挥这方面的热情。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认真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道,由于学校的软硬件都不是很好,所以一直想通过考研这条道,对专业进行深度的学

关于沉默权的几点思考

关于沉默权的几点思考 曲柏杰 所谓的沉默权也就是反对自我归罪原则,它是无罪推定原则的自然引申和司法实践,西方的著名的“米兰达法则”即“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所说的一切,都可能作为指控你的不利证据。你有权请律师在你受审时到场……”既是沉默权的集中体现。无罪推定原则是是现代法治思想的体现,是一项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刑事原则,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然沉默权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引申,那么,这一权利也必然是现代刑事诉讼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我国,无罪推定原则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更谈不上有沉默权的规定。虽然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但这并不是西方的无罪推定,我国讲的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可见在中国犯罪嫌疑人没有沉默权。笔者认为这不符合现代的法治精神和人权思想,更是造成刑事冤假错案发生的根源。 我国沉默权缺失的弊端 纵观我国刑事审判,冤假错案的比例比较大,尤其近些时间在我国比较大的刑事冤错案连续发生,如湖北京山佘祥林案、河北广平聂树斌案等,佘被错判11年尚有命在,而聂早已成地下鬼矣。这样的错案近期连续发生,自然会让人问个为什么,原因自然有很多方面,如刑训逼供、死刑复核程序的漏洞等等,但是也自然会让人想到如果中国实行无罪推定,犯罪嫌疑人有沉默权,那么佘祥林就不会冤狱11年之久,聂树斌可能在十年后的今天还活在人间。 1、沉默权缺失的原因 一是历史原因。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中国式封建法制思想,长官意志、行政与司法不分、纠问式的审判方式,使刑讯自然形成,而与沉默权的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在这份土壤中不可能自然培育出这种文明的法律思想,法治文明没有在中国真正形成。二是现行司法体制的原因。保障沉默权的行使必须有一套重证据、防刑讯、有监督、有制约的司法体系。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中正是缺少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所谓的“如实供述”就是问你话你必须说,不说就采取措施,此时由于没有律师在场更没有他人作证,到哪你也告不了。法律中虽然规定了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得刑讯逼供,不轻信口供,但由于没有制度保障,使之流于形式,也使得这些文字苍白无力,没有具体意义,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权利无从得到保障。三是立法上的原因。由于立法者没有沉默权的思想基础,或者说从根本上就没有让你有沉默权的意思,这就是从源头上把沉默权排出在立法之外,所以程序法上自然没有关于沉默权的规定,具体到司法,自然也是无法可依,所以立法是关健。 2、沉默权缺失必然导致冤假错案频发。 对于刑事政策,我国长期以来提倡的是“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走一个坏人”的是非不清的观念,导致刑事司法机关,尤其侦查机关,总要想尽一切办法,来证明进了司法机关的人都是“坏人”,而要证明“坏人”最简单、最省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刑讯逼供。如果我国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实行“只要证据不足,就立即放人”的科学刑事司法制度,相信诸多这样的错案就会大幅度被扼制。 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早已作出“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

十位高龄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医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瑰宝。国医大师们传承中华国粹,并运用中医于生活中,使中医健康发展。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邓铁涛(95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长寿秘方:一是不争名不争利,心态上凡事顺其自然。二是饮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三是要运动,每天早上打八段锦。他推荐,“我冲凉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是相对的冷热交替。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 朱良春(94岁,江苏名中医,擅用虫药治肿瘤) 长寿秘方:60年长期坚持吃一种“养生粥”,所用材料:绿豆50克、薏仁50克、莲子5 0克、扁豆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黄芪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做法:将前五类洗净入砂锅,加入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40分钟,加入枸杞一起再煮1 0分钟。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饭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颜德馨(91岁,上海中医领袖,气血“衡法”大家) 长寿秘方:人体的长寿与衰老均与气血息息相关。气血流畅、循环周身,则脏腑和调、健康长寿。“我吃的膏方主要就是一些健脾、补气、活血的药物,不外乎红花、桃仁等。提倡每天早上空腹用开水冲服,不主张一天服两次。”颜老说。 陆广莘(84岁,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医理论大家) 长寿秘方:吃东西要细嚼慢咽,有时候一个鸡蛋能吃上半天。陆老常说:“要带着一种享受的态度去吃东西”。他每天都会吃2个鸡蛋,他认为鸡蛋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能够抗衰老。每天早起,陆老都会用手搓耳朵、揉肚子,让经脉血液流动畅顺。习惯晚上睡前泡脚,能让自己休息更好。

路志正(91岁,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 长寿秘方:路老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吃生姜,认为生姜配合红枣、红糖养生效果很好,但生姜只能早上吃切忌晚上吃。陆老习惯早上搓脸和晚上睡前沐足,晚上沐足有助于把血引下来,让大脑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周仲瑛(84岁,南京中医药大学前任院长) 长寿秘方:周老每周5个半天给人看病,对他来说,一辈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给患者看病。他生活规律,不熬夜。“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淡泊名利,心平气和,很有气度。 唐由之(85岁,北京中医眼科名家,曾为毛泽东主席做金针拨障术) 长寿秘方:养生要养心,心胸要开阔,知足常乐,保持一个豁达、平和的心态。现在每周开诊2次,乐于接受新事物,不断思考,让脑子经常运动。另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7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也要保证有一定时间的午休。 李振华(87岁,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 长寿秘方:李老从医60余年,注重调理脾胃,吃东西很清淡,饮食有节,不会暴饮暴食。注意运动,饭后散步,冬天在客厅里环绕走15分钟。书法养生,调养性情。 张琪(90岁,哈尔滨,全国中医肾病首席专家) 长寿秘方:精神愉悦、心情舒畅是长寿的秘诀。对不如意事或闲言碎语要从客观上分析、一笑了之。饮食营养顺其自然,既不要暴饮暴食,也不素食清淡,不要一提有胆固醇的东西就不敢吃,他主张膳食均衡,荤素搭配,一味吃素粗茶淡饭或者饥饿减轻体重都不可取。 张学文(76岁,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首届国医大师中最年轻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