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陈卫东先生介绍之一
- 格式:docx
- 大小:14.53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储望华改编的钢琴曲《解放区的天》作者:左楠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2期盘锦市大洼县高级中学左楠储望华是著名的华裔澳藉作曲家,钢琴家。
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里,他执着对艺术的追求,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
他改编及创作的《解放区的天》为中国演奏家广泛演奏,并被列入钢琴教材和业余考级比赛的规定曲目之一。
二十世纪初以来,几代中国作曲家努力探索如何借鉴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及在西方乐器上表现出“中国神韵”,而储望华在其中的执着和贡献是不容质疑的,其探索也呈现出独特性。
本文通过对《解放区的天》改编曲的创作背景及陕北民歌的元素进行主要的分析,对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此作品对待学生教学,及演奏此曲的现实意义应用加以阐述和论述。
1.《解放区的天》创作背景《解放区的天》是储望华于1963年根据陈志昂作曲的同名歌曲以及陕北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改编而成的。
作品中大量地采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调和节奏,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
该曲以鹤岗矿区的解放历史为背景,展现中国煤矿工人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的创业精神。
诠释了进取实干精神的诞生过程和大干红五月的起源。
我国陕北地区历史悠久,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陕北人民是那样的朴实、豪爽与乐观。
陕北民歌旋律简洁明快,富有歌唱性。
陕北民歌一般采用两句体的乐句结构。
核心调式主要是徵调式、商调式。
双四度叠置是陕北民歌中非常常用的曲调框架,所以旋律中四、五、七、八度大跳音程随处可见,因此“大跳”也就成为陕北民歌的一个主要的风格特征。
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粗旷、嘹亮、豪放。
2.《解放区的天》作品分析《解放区的天》是储望华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探索实践中的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时至今日仍然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和演奏中。
该曲为A 大调,采用了带再现的三步曲式。
作为一部民歌改编钢琴曲《解放区的天》这部作品的旋律可以说比较完整地再现了原歌曲的旋律,能贴切的表达出陕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演唱形式为齐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节拍为2/4拍 G大调速度为进行曲2、《美丽的家乡》丁毅、田川作词王云之、刘易民作曲节拍为2/4拍 1=C 表情术语为欢快、喜悦地这首歌曲选自歌剧《傲蕾 .一兰》根据达斡尔族民歌(即东北民歌)《忠实的心哪想念你》改编。
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3、《驯鹿》选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演奏形式为月琴独奏,刘锡津作曲乐曲节拍为4/4拍演奏情绪为舒展地4《冬猎》选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演奏形式为柳琴独奏,刘锡津作曲乐曲A段表情术语为活泼欢快的B段表情术语为优美抒情地5、《鸿雁》是一首蒙古族民歌节拍为4/4拍速度为中速稍慢表情术语为抒情地。
《鸿雁》原名《鸿嘠鲁》,意思是“白天鹅”,后发展成现在的《鸿雁》。
表达了草原人民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首作品曾作为片尾曲被用在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
6、《长城放鸽》王晓玲作词瞿希贤作曲 C大调节拍为2/4拍表情术语为抒情、豪迈地7、《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张东辉作词蒋雄达作曲 C大调速度稍快地应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8、《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羌族民歌周小泉作词作曲速度为中速稍快表情术语为欢快地9、羌笛流传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吹管乐器,音色高亢,略有悲凉感10、锅庄舞是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歌舞形式11、《瑶族舞曲》演奏形式为民族管弦乐合奏刘铁山、茅沅作曲。
《瑶族舞曲》是大家广为熟知的民族管弦乐曲。
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12、《木鼓歌》刘位循作词杨正仁作曲歌曲节拍为2/4拍速度为中速13、《锦鸡出山》根据土家族音乐改编田隆信改编《锦鸡出山》是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
乐曲生动地描绘了锦鸡的各种生活情态,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全曲分为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遇顽敌、荣归五个部分。
!"摘要#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席伟泷关键词陈其钢的单簧管曲《晨歌》陈其钢作为近年来在海外影响较大的中国作曲家,以其创作上的多变性和对音色的深入追求和广泛把握,使其创作体现出独有的魅力。
单簧管曲《晨歌》虽为作者早先的创作,但融入了作者作为单簧管演奏者的经验和作为作曲家创作的经验,因而,貌似简单的谱面却暗含着深层的音乐表现含义,再加上作者对演奏上的具体要求,学习和研究此曲不仅可以使我们领略陈其钢音乐创作的风格特点,同时,还可启发我们对同类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陈其钢;单簧管曲《晨歌》;音乐分析;演奏提示作者简介:席伟泷(%(!)*),男,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
收稿日期:)""%*"&*"&一、陈其钢及其创作旅法中国作曲家陈其钢,%(!%年出生于上海。
自幼受到音乐、绘画、书法和电影艺术的熏陶,并开始学习音乐。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主修单簧管演奏专业。
%($,年开始了其在浙江省歌舞团管弦乐队演奏员的生涯,长期的乐队实践积累下的经验和刻苦的自学增长了他的音乐才干。
%($!年起涉足乐队指挥和作曲,开始了他早期的创作实践。
%($-年,陈其钢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在作曲家罗忠鎔教授指导下学习作曲。
罗忠鎔先生是深得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精神的中国作曲家之一,他通过师承将自保罗・兴德米特到)"世纪中国早期作曲家谭小麟以来的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全面地输入到中国,现在又将使陈其钢倍受滋润。
通过五年的勤奋学习,陈其钢全面地掌握了传统作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为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期间,他创作的主要作品就是为降.调单簧管和钢琴而作的《晨歌》。
%(-+年,陈其钢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中国教育部出国研究生的考试,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赴法国深造。
十分幸运的是陈其钢来到法国不久,以其出色的才能受到当代音乐大师梅西安(/01213453661738,%("-—%(())的赏识,年事已高且早已终止了在巴黎音乐学院教学活动的梅西安破例接纳了这位来自中国的学生。
赵天华的作曲简介赵天华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音乐风格在国内外乐坛享有盛誉。
他的作曲作品涵盖了多种音乐形式和风格,从交响乐到室内乐,从歌剧到电影配乐,从器乐独奏到合唱作品,他的音乐作品丰富多样,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早年经历赵天华出生于中国的一个音乐世家,从小接受音乐的熏陶和教育。
他在父亲的影响下,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
他的才华很快得到了认可,年轻的他在音乐界崭露头角。
音乐风格赵天华的音乐风格独特而多样化,他善于运用不同的音乐元素和技巧,创造出丰富的音乐表达。
他的音乐作品常常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他的作品既有豪放激昂的音乐,也有细腻柔美的旋律,充满了情感和张力。
代表作品赵天华的作品广泛被世界各地的乐团和音乐家演奏和录制。
以下是他的一些代表作品:1. 交响乐《黄河》这是赵天华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当代音乐的经典之作。
这部交响乐以黄河为主题,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作品中融入了中国民歌和古筝的元素,展现了浩渺壮丽的黄河景象。
2. 歌剧《红楼梦》这部歌剧是根据中国古代经典小说《红楼梦》改编而成,赵天华为其谱写了动人的音乐。
歌剧中的旋律优美动人,情感丰富,完美地表达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室内乐《四季》这是一部以四季为主题的室内乐作品,包括了四个乐章,分别表达了春夏秋冬的不同情绪和景色。
赵天华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乐器和音色,创造出了生动而丰富的音乐画面。
4. 电影配乐《英雄》这部电影配乐是赵天华为中国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谱写的音乐。
这部电影以中国古代的英雄故事为背景,赵天华的音乐为其增添了更多的情感和氛围,使得整个电影更加生动和感人。
影响和荣誉赵天华的音乐作品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他多次获得国内外音乐奖项,包括中国音乐金钟奖、德国葛莱美奖等。
他的作品也被多个国际乐团邀请演出和录制,为中国音乐赢得了国际声誉。
饱蘸民间音乐情怀的作曲家作者:孙晓烨来源:《音乐生活》2020年第02期纵观音乐发展历程,每个时代都被贴上了某种音乐风格的标签,如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等等,当把20世纪音乐统称为现代音乐风格之后,对于21世纪的音乐风格似乎就再也没有使用过任何固定的形容词,这或许正可以说明生活在当下的作曲家们都在努力探索着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他们的音乐作品与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学习经历、生活态度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我国,有着这样一位作曲家,他的创作吸收了中国民间音乐的精髓,用自己的音乐语言和创作理念谱写出一批具有中国风味的优秀音乐作品走向世界,他就是杨勇!杨勇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是我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作为一位多产作曲家,他创作的作品涉及独奏、室内乐、交响乐等多种体裁,先后获得美国华盛顿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美国ALEA Ⅲ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意大利Valentina Bucchi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西班牙Cituat de Tarragona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美国Delta Omicron国际作曲比赛一等奖、乌克兰Marian&lwanna Kots Prize三等奖,以及连续13年获得美国作曲家、作家、出版家协会(ASCAP)年度特别奖等国际奖项,并且分别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瑞典、荷兰、丹麦、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等国家演出,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杨勇在当今音乐界享有很高声誉,其作品在国内外也受到高度关注,不仅多次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马萨诸塞州艺术委员会、Meet The Composer与多个基金会的奖金,而且不断接到来自于各国知名音乐家及音乐机构的委约。
杨勇自幼喜欢音乐,在那个物资、信息匮乏的年代,唯一能接触到的音乐形式就是样板戏,就这样,他在样板戏的熏陶下逐渐萌发出要走上专业音乐道路的想法。
尽管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杨勇还是凭着自己的满腔热情学习了小提琴、钢琴等乐器以及相关专业音乐理论知识,并于197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就读本科,大学期间的专业训练为杨勇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琴房八位中国作曲家朱践耳祖籍安徽泾县,一生相当勤奋,他在许多重要的音乐创作领域都留下了成功的记录。
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美的表现形式,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艺术成就是交响音乐的创作活动。
代表作品:声乐作品《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清晰的记忆》,器乐作品《第一、二、三、四交响曲》、《节日序曲》、《天乐》唢呐协奏曲等。
贺绿汀原名贺楷,号抱真。
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
贺绿汀作为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一位早期实践者,将欧洲音乐的传统技法与民族音乐相结合。
他的创作风格朴实简练,浑然天成。
代表作品: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合唱《游击队之歌》,独唱《嘉陵江上》等。
谭盾目前国际乐坛上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作曲家之一。
他为武侠电影《卧虎藏龙》作曲配乐,并因此于2001年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奖。
代表作品:《第一弦乐四重奏"风、雅、颂"》、交响曲《离骚》、《乐队及三种固定音色的间奏》(人声、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戏韵》、《死与火》、《鬼戏》、《道极》、《九歌》等。
马思聪中国的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
马思聪的作曲技巧成熟且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
当中国的许多作品还沉缅于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手法、风格的时候,他的作品就已经渗进了西洋19世纪末以来的现代音乐的因素。
代表作品:《第一交响乐》,《第二交响乐》,管弦乐组曲《山林之歌》,《西藏音诗》,声乐作品《民主大合唱》、《春天大合唱》,大型歌舞剧《晚霞》,交响乐《阿美山组曲》等。
李焕之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
建国后,一直活跃在音乐战线,编有《作曲教程》,并撰写了三百余篇论文,部分收入《音乐创作散论》一书。
代表作品:《民主建国进行曲》、《新中国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等歌曲,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第一交响乐--英雄海岛》,古琴弦歌合唱《苏武》,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独幕歌剧《异国之秋》等。
教师招考音乐专业知识“中国近代音乐史”必知作曲家★萧友梅(1884—1940)音乐教育家、作曲家。
字雪鹏,号思鹤。
广东中山人。
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及钢琴,并于1906年加入“同盟会”。
1927年在蔡元培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音乐院——国立音乐院,是我国最早的一所体制较完备、规模较大和独立设校的音乐机构,该院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音乐高等教育的开始。
1929年奉命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任校长。
他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
代表作品:歌曲——《问》《南飞之雁语》(均是易韦斋词)、《“五四”纪念爱国歌》《卿云歌》合唱歌曲——《春江花月夜》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弦乐四重奏——《小夜曲》(中国第一部重奏作品)著作:《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编写教材《钢琴教科书》、《和声学》、《普通乐学》等。
★赵元任(1892—1982)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作曲家。
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常州人。
中国语言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汉语言学之父”。
“罕见的通才”、“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
清华“四大导师”: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
中国第一位女性院长——杨步伟(赵元任之妻)代表作品:主要著作——《国语新诗韵》、《现代吴语的研究》歌集——《新诗歌集》、《儿童节歌曲集》、《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歌曲——《劳动歌》、《老天爷》、《西洋镜歌》、《卖布谣》(刘大白词)、《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合唱——《海韵》合唱曲《海韵》《海韵》是合唱歌曲。
女声独唱和混声合唱、徐志摩诗,赵元任曲。
作于1927年,收入1928年的《新诗歌集》。
歌词以优美抒情又带有感伤的笔调,写一位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到家里,不怕大海风浪,暮色苍茫中独自在海滩徘徊、歌舞,最后被波涛吞没。
歌曲通过合唱、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表现了作为旁观者的“诗翁”,女郎和大海三种不同形象,它们各以不同的主导主题作基础,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渐展开,较好地发挥了合唱的艺术效果。
儿童音乐赏析_南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新学堂歌”音乐的创作特点不包括一下哪点()。
答案:歌词多白话文,通俗易懂2.著名儿童歌曲作曲家潘振声在1999年上海公安博物馆成立后将《_____》的手稿无私免费上交给警察,让歌曲中传唱的精神代代相传。
后经国家文物局鉴定其曲谱原稿被评为现代革命一级文物,永远珍藏在上海公安博物馆里。
答案:一分钱3.电影《麦兜当当伴我心》中许多歌曲内容改编自儿童生活经验,旋律均出自世界级大师之手。
其中歌曲《一身猪腩肉》的旋律采用的是()。
答案:《土耳其进行曲》4.___是民歌中风格最强的一种,有的悠扬秀丽,有的豪放粗犷,曲调多数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扬。
答案:山歌5.江苏民歌《茉莉花》的伴奏乐器较有韵味,有笛子、()、古筝、扬琴等,统称江南丝竹。
答案:琵琶6.中国民族乐器按材质可以分为八类,分别是金、石、()、革、丝、()、匏、竹。
答案:土,木7.下列哪一个件不属于打击乐器()答案:扬琴8.“凤吹声如隔彩霞”是说哪件乐器?()答案:笙9.下列哪些选项都是吹管乐中的名曲?()①《姑苏行》②《百鸟朝凤》③《二泉映月》④《鹧鸪飞》⑤《渔舟唱晚》答案:①②④10.下列不属于古代宫廷乐器的有()答案:二胡11.阮的共鸣箱是()形。
答案:圆12.先秦的琴师伯牙,抚琴抚的是什么琴呢()?答案:古琴13.我国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是()。
答案:瑶族舞曲14.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中用了许多民族乐器,它们的种类分别是()。
答案:吹奏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15.《红旗颂》前奏部分的小号旋律来自(),这段旋律能够将听众们带回开国大典升旗仪式那令人激动的时刻。
答案:《义勇军进行曲》16.下列乐器按顺序依次属于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和打击乐组的是()。
答案:长笛、圆号、竖琴、响板17.在管弦乐器合奏位置中,一般处于最后一排中间位置的乐器组为()。
答案:铜管组和打击乐组18.莫扎特被人们称为()。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五课第四课音乐会教材分析1.歌曲《游击队歌》是由我国作曲家贺绿汀所作的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自抗日战争初期之始传唱至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歌曲反映了处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游击健儿的昂扬斗志、乐观精神和必胜的信念。
歌词以精练的语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游击战士战斗生活,表达了他们的精神风貌。
2.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这首口笛独奏曲的主题旋律取自苗族“飞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口笛是一种小巧玲珑、可含在口中吹奏的笛子。
它即能吹奏悠扬的旋律,又具有模仿鸟类鸣叫的造型功能,因而赋予乐曲以生动的趣味。
3.器乐合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这首舞曲原来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
这是在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两首匈牙利舞曲中的一首,另一首为《匈牙利舞曲》(第六号),也出自于勃拉姆斯之手笔。
这里我们将欣赏到的是用三角琴( __的民族弹奏乐器)、手风琴等乐器合奏的改编曲。
4.小号与乐队《那不勒斯舞曲》《那不勒斯舞曲》是 __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号为主奏乐器。
5.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
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6.歌曲《嘹亮歌声》这是一首曲调规整,词意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儿童歌曲。
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纵情欢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
2. 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
教学过程: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游击队歌》--口哨;《苗岭的早晨》--口笛; 3.聆听《游击队歌》: (1)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该歌谱用投影仪显示出来,让学生边听口哨吹奏,边看歌谱,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传天籁之音授二胡之业作者:贾路红来源:《音乐探索》2020年第01期关键词:陈振铎;年谱记事;二胡;艺术贡献1972年,陈振铎创作二胡曲《青松曲》。
作品是他观赏关山月的油画《韶山青松》,回忆起瞻仰韶山毛主席故居有感而作,此曲运用京剧的西皮调式写成,旋律流畅轻松、活泼动听。
1973年3月18日,陈振铎根据歌曲《火红的太阳照山村》编作了二胡独奏曲,也可以用作齐奏,这是一首火辣辣的,充满了喜悦兴奋情绪的乐曲,演奏干净利落,用弓刚健有力。
1976年6月,陈振铎将同窗学友冼星海的《春耕曲》改编成了二胡独奏曲。
8 月,他又把王玉西的歌曲《社员都是向阳花》改编成了二胡独奏曲。
10月30日至11月10日,陈振铎在西安艺术学院(现西安音乐学院)北教学楼401教室进行了学术讲座,他在这里共讲座5 场。
第一场是“刘天华作品初探、浅论刘天华艺术观”,第二场是“刘天华二胡作品分析”,第三场是“刘天华三首琵琶曲”,第四场是“刘天华二胡作品分析”,第五场是“古曲《汉宫秋月》介绍、分析”。
还举行了3场座谈会,观摩了3场音乐会,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1980年春改编二胡曲《军民大生产》。
这是由张寒晖词,根据陇东民歌《推炒面》改编而成的歌曲,陈振铎又将此曲改编成二胡独奏曲,描写了当时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情景,表现了人们雄壮豪迈,欢快向上的思想感情。
在这期间,对民间乐曲和古曲的修订上,他还订谱了《满江红》《旱天雷》《蒙古舞曲》《小桃红》《纺纱》《夜深沉》《翠湖春晓》《花欢乐》《兰花花》等。
11 月17 日至18 日,文化部科技局为上海音乐学院何宝泉设计、潘照福等研制出来的蝶式筝召开了技术鉴定会。
到会代表有文化部艺术教育局蔡孑人,文化部科技局顾造新,中国音乐家协会崔瑛,中央民族学院陈振铎,中央音乐学院吴景略、林石城、曹正,中国歌剧舞剧院项斯华,北京民族乐器厂樊汝武,北京乐器研究所张天铎等28人。
鉴定会由科技局副局长王敏主持。
①1981年7月12日,在北京乐器学会会议室举行了北京二胡研究会首次筹备会。
岁月如歌作者:青青来源:《职业》2009年第10期激情岁月,岁月如歌。
歌声是时代的绕梁余音,歌声带我们回忆美好的过往。
60年来,伴随着共和国发展的历程,一首首赞颂各个平凡、崇高职业的歌曲,常在我们的耳畔唱响。
1.学习雷锋好榜样洪源词,生茂曲演唱:合唱歌颂职业:职业精神主题词:永做革命的螺丝钉流行时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传唱度:★★★★★经典记忆:“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
词曲作者在两个半小时内就创作出了《学习雷锋好榜样》。
这首“榜样”歌已经传唱了46个春秋,十几亿中国人几乎都唱过或听过,甚至外国人也在唱。
许多人是在这首歌的影响下长大的,歌曲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激情,感染和激励着60后、70后……高扬的雷锋精神始终熠熠生辉,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我为祖国献石油薛柱国词,秦咏诚曲演唱:刘秉义歌颂职业:石油工人主题词:石油工人多荣耀流行时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传唱度:★★★★★经典记忆:“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歌词充满浪漫主义精神,成功地展示出石油工人宽阔博大的胸襟,敢于拼搏、勇于奉献的情怀。
这首歌唱响了祖国的各个角落,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也激励着各行各业的人们。
3.美丽的心灵陈雪帆词,金凤浩曲演唱:朱逢博歌颂职业:环卫工人主题词:高尚的职业,美丽的心灵流行时间: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传唱度:★★★★★经典记忆:“曙光透进路旁的林荫,铃声打破黎明的寂静。
姑娘驾驶清洁车,晨风吹动着你的衣襟。
年轻的姑娘,新一代的清洁工人,我要为你歌唱,我要为你歌唱,歌唱你美丽的心灵,美丽的心灵……”这首歌歌词质朴,调子清新、活泼、动听,1980年经歌唱家朱逢博首唱,《美丽的心灵》在全国大江南北唱响,从此“美丽的心灵”成了环卫工人的代名词。
“军歌之父”郑律成作者:王晓霞来源:《北京支部生活》2018年第09期人物简介郑律成(1914.8—1976.1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杰出的作曲家、被誉为“军歌之父”。
1933年,郑律成来到中国南京参加由在华朝鲜人组成的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开始了一边革命,一边学习音乐的生活。
1937年10月,郑律成到达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
1938年,因创作《延安颂》一举成名。
1939年,郑律成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期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被中央军委颁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首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鼓舞着一代代军人为民族的独立和祖国的强大而一往无前。
这首歌的前身是《八路军进行曲》,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延安,曲作者被人们誉为“军歌之父”。
您知道这位曲作者是谁吗?是哪国人吗?1933年,19岁的郑律成和一批朝鲜爱国青年来到中国,进入朝鲜在华抗日团体开办的南京“朝鲜革命干部学校”。
经朋友介绍,他在上海找到一位俄国声乐教授学唱歌。
南京到上海相隔数百里,他坚持每周一次,专程坐火车到上海上课,用中文和外文背熟世界各国的许多名曲。
为了提高演唱技巧,他坚持每天在肚子上放沙袋练习呼吸,把腹肌练得像小钢板一样有力。
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以后,郑律成参加了南京进步文艺青年发起成立“五月文艺社”、上海大公电影戏剧读者会第五队和战地服务团,走上街头演唱、教唱救亡歌曲,与自己同志秘密集会时,也要自弹自唱《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
这时,他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被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壮举深深震撼。
1937年冬,他穿越道道封锁线,来到延安。
1938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延安城里举行的大会散了以后。
郑律成和同志们爬上北门外的山坡,放眼一望,啊!这是一幅多么雄伟壮丽的图画:一列列整齐的队伍唱着歌,沐浴着夕阳的余晖,走向山野田间;远处正在操练的战士们嘹亮的口号声,与这歌声交相呼应,此起彼落,威武雄壮……延安在热血沸腾,延河水在欢唱,迎来一轮明月在宝塔山上……郑律成望着眼前动人的景象,再也抑制不住内心孕育已久的激情,他对身边鲁艺文学系的莫耶同志说:“给我写首歌词吧。
东进随想曲2022年暑假的时候,宣传部门抽调本市几位音乐史料研究者去江浙一带采风,收集革命音乐历史资料,编撰一本大型的献礼书,我也有幸忝列其中。
接到通知后,我匆匆收拾了一下,第二天一早便随着一行七人乘坐中巴出发了。
一路很顺当,下午三点就到了天目山。
地接老张提议,不如趁这时间去附近景区转转,穿过梅溪镇村庄,没走几百步路就是了。
如今农村真是大变样了,一幢幢二层楼房造得像小宾馆一样精致玲珑。
每户门前还有个小花园,桃红柳绿地妖艳着。
不知是谁发现有一家花园的大树上,竟结出了绿色的柚子,翠叶粉墙相衬,煞是好看。
大家忍不住停下脚步,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这时,我们听到二楼半开的窗户里传出小海上歌调钩沉录(三)文字_俞一帆Exploring Post Musical Life ( Ⅲ )提琴演奏的《新四军军歌》,尤其是最后一句“东进!东进”,双音与和弦的华彩句显得气势悲壮而豪迈。
大家正在诧异从未听到过这首乐曲的无伴奏小提琴改编版,正想从头听听看,作品却换成《托赛里小夜曲》了。
这首曲子由钢琴伴奏,柔美的琴声略带一丝哀伤和缅怀之情。
这两首曲子放在一起也太不相干了。
听得出演奏者的功力很不错,然而这样的琴声响起在偏僻乡里,倒是令人浮想联翩呢。
老张见我们拍完照还不想走的样子,看出我们这伙人的好奇心,笑着说:“哦,这是我们李老师在拉呢。
”接着,他又低声自言自语道:“真是的,怎么没想到他呢?”他看看手表,对我们说:“不如就先去采访他吧。
”原来,他说的这位李老师就是梅溪群众文化馆的老馆长,已退休多年。
他的父亲曾是上海国立音专的学生,据说跟随来华的小提琴家卫登堡学过几年提琴,抗战时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和这首《新四军军歌》的作曲者何士德还是同学呢。
1939年,他亲眼目睹了陈毅的诗词是如何被谱写成军歌,又如何不胫而走,四处传唱“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1939年10月11日《抗敌报》刊登的颁布学唱《新四军军歌》的命令及歌谱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而成为中国的“马赛曲”的情景。
陈卫东先生,作曲家,由他创作的《总想再望一眼》、《渔娘曲》、《祖国母亲的爱》、《鼓浪屿》、《诉说》、《只求你好》等歌曲唱遍大江南北。
我和陈卫东老师是2006年12月份在由大北农等在央视梅地亚中心农业百强网站颁奖典礼上认识的,当时我是代表戴尔公司的演讲与颁奖嘉宾,他是当晚举办的晚会的演唱嘉宾,他的雄浑、富有感染力的歌声,让人难忘。
后来的交往中,了解到,他与佛门甚有渊源,热心公益事业,例如汶川大地震后不久,他为了鼓励在四川灾区抗震的社工,受民政部特别邀请与顾颖一起为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谱写了《我愿意,--中国社工人之歌》,被民政部领导赞誉为中国公益歌曲的领军人物。
陈卫东2003年8月在厦门创作的《我的厦门》已作为厦门城市形象歌曲,已拍摄成MTV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向全世界播出,向全世界展现美丽的厦门。
后来,东歌应我牵线邀请,参与了杜子建等张罗,王利芬等主持的为西南大旱举办的赈旱义演并演唱了当天演出的主题曲目。
陈卫东部分作品(东歌不注意宣传,网上东西不太多。
):
《诉说》——由中国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丁毅在悉尼歌剧院演唱,轰动了海外,并作为主打歌曲收入了丁毅的首张个人专辑中并多次在CCTV大型晚会中演出。
《鼓浪屿》韦唯演唱并作为第二届金钟音乐奖宣传片播出。
《怕回家的孩子》——96年获全国首届“金叶杯”少儿征歌电视大赛一等奖,在中央电视台受到国务委员李铁映的亲自颁奖。
《谁不认识我》,石顺义词,佟铁鑫演唱,CCTV拍摄,在迎运期间在CCTV,BTV多次播出。
《你好故乡人》——被评为中国2003年度最佳优秀歌曲。
《飞天梦》——2003年与台湾词坛泰斗---庄奴先生合作的歌曲,在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庆祝晚会中演唱。
《芳名叫寂寞》——2005年与台湾词坛泰斗---庄奴先生合作的歌曲,为中国大陆唯一收入纪念邓丽君逝世十周年演唱专辑作品,全球发行。
《奥林匹克美丽的花》——2005年6月与台湾词坛泰斗庄奴老先生合作完成了新北京新奥运歌曲。
《月儿圆》——2005年8月与中国著名词作家乔羽、庄奴合作完成。
《疼爱妈妈》——2005年8月底创作的在中央电视台一、三套播出。
美情歌》——9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爱我中华”全国汇演获作曲、演唱、辅导三个一等奖。
《高崎寨放歌》——2001年获“西部情”全国民族歌曲征歌优秀作品奖,并指定为下届歌手演唱的曲目。
《红楼绝唱》(十三个字、四首诗、千古绝唱)——2005年10月与中国十大策划家韩颐和创作。
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同志亲笔书写。
《道一声辛苦》——2005年11月与著名词作家石顺义合作,并由青年歌唱家李丹阳演唱。
《动物的祈祷》——2006年1月与西藏著名佛教大师——丹曾活佛合作完成了童声合唱,在佛教影片采用并全球播放。
《海天一色》——2006年4月创作完成了反映海峡两岸骨肉同胞亲情的歌曲并选为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演唱歌曲。
《贴心人》,石顺义作词,著名青年歌唱家谭晶在CCTV演唱,后又在CCTV3欢乐中国行中压轴演唱,及在CCTV3等演唱。
五台山形象歌曲《金色五台山》,石顺义作词,谭晶演唱。
《人民网之歌》06年9月,谭新政作词,陈卫东首唱。
《世界,我为你震撼》顾颖作词,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孙健演唱。
《爱在天地间》,电视连续剧
《西域军魂》主题曲。
《畲家三月三》——2002年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比赛获“金奖”。
《母亲城》——2005年4月与著名词作家石顺义合作创作新北京新奥运的歌曲。
《海峡的风筝》——2005年9月为“海峡两岸风筝节”创作的主题歌。
《问一声我的祖国》——2005年10月与著名词作家石顺义合作
《冬天来厦门》——在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2006 中国厦门)(原第四届奥林匹克国际合唱比赛)636首歌曲征集中,以优美的旋律搏得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一等奖”。
《让爱满人间》——2006年3月21日应邀在京创作的社会公益歌曲。
《打工日子》——2006年5月入选中国第一届打工艺术节主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