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张拉计算例题.
- 格式:pdf
- 大小:271.92 KB
- 文档页数:4
四、张拉设备及检验1、张拉设备的选用设备能力计算:3束:P=1860*0.75*140*3/1000=585.9KN4束:P=1860*0.75*140*4/1000=781.2KN5束:P=1860*0.75*140*5/1000=976.5KN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选用两个YDC1500型穿心液压千斤顶,其张拉力150T.压力表的选用:压力表选用最大读数为60MPa,千斤顶同油压表的关系必须经省级计量单位标定.2、在下述情况下,应对油表、千斤顶进行配套校验.油泵、千斤顶、油表之中有一件是进场后修复过,第一次使用的;使用超过六个月或连续张拉200次以上的;在运输和张拉操作中出现异常时.五、张拉有关数量值计算张拉时应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控制以张拉力为主,伸长值为校核控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控制在±6%以内.锚下控制应力计算:σcon=1860mpa*0.75=1395mpa.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ΔL=<P p L>/<A p E p> (1)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 p=P;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本工程采用每根A p=140mm2;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本工程采用E p=197444mpa.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应力按下式计算:P p=P<1-e-〕kx+μθ〔>/<kx+μθ> (2)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由于本工程采用的是预埋金属螺旋管道,故采用0.0015;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本工程采用0.25.六、张拉伸长量计算:<一>中跨半跨计算方法如下:1、N1#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789.2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90.7cm;2、N2#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628.5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252.9cm;3、N3#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467.8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415.1cm;4、N4#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106.6cm+曲线长73.3cm<1.4º>+直线1040.1cm;<二>边跨非连续端半跨计算方法如下:1、N1#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617.2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266.7cm;2、N2#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456.7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426.7cm;3、N3#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296.2cm+曲线长349.1cm<5º>+直线586.7cm;4、N4#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106.6cm+曲线长73.3cm<1.4º>+直线1050.1cm;<三>边跨连续端半跨N4计算方法如下:1、N4#束:分为工作段长65cm+直线长106.6cm+曲线长73.3cm<1.4º>+直线1040.1cm;七、张拉计算结构名称:长**河桥25米后张法预制箱梁<一>、中跨中梁半跨计算结果如下:1、N1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2、N2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3、N3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4、N4束3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42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585.9.伸长量计算<二>、边跨非连续端半跨计算结果如下:1、N1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2、N2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3、N3束4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56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781.2.伸长量计算4、N4束5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70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976.5.伸长量计算<三>、边跨连续端半跨N4计算结果如下:1、N4束5股预应力钢绞线特性截面面积Ap〕mm2〔700弹性模量Ep〕N/ mm2〔195000张拉控制力Pk<KN>976.5.伸长量计算八、25米箱梁预应力钢束材料数量及伸长量计算表。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设计计算书二00六年四月目 录1. 设计荷载与内力计算 (1)1.1 梁截面几何特征 (1)1.2 柱截面几何特征 (1)1.3 荷载标准值 (2)1.4 内力计算 (2)2. 梁中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估算 (5)2.1 预应力筋线形的采用 (5)2.2 预应力筋的估算 (5)2.3 普通钢筋估算 (6)3. 第一批预应力损失计算 (7)3.1 孔道摩擦损失2l σ (7)3.2 锚具内缩损失1l σ: (7)3.3 第一批预应力损失lI σ: (8)4. 施工阶段抗裂验算 (9)4.1 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完成后的预应力等效荷载 (9)4.2 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完成后的预应力综合弯矩 (9)4.3 施工阶段恒载作用下的弯矩 (12)4.4 施工阶段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13)5. 第二批预应力损失计算 (15)5.1 钢筋应力松弛损失4l σ: (15)5.2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5l σ (15)5.3 预应力总损失l σ: (16)5.4 钢绞线平均有效预应力: (16)6. 预应力引起的次弯矩和次剪力计算 (17)6.1 预应力损失完成后的预应力等效荷载 (17)6.2 综合弯矩 (17)6.3 次弯矩、次剪力 (18)7. 正截面抗裂验算 (20)7.1 荷载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下框架梁弯矩 (20)7.2 正截面抗裂验算结果 (20)7.3 抗裂验算小结 (21)8. 正截面承载力验算 (22)8.1 荷载基本组合下框架梁弯矩 (22)8.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结果 (22)9. 斜截面承载力验算 (25)9.1 荷载作用下框架设计剪力 (25)9.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结果 (25)1. 设计荷载与内力计算1.1 梁截面几何特征1.2 柱截面几何特征1.3 荷载标准值屋面梁上的线荷载:(1)恒载:① 楼板自重、粉刷、吊顶、管道等:6.5kN/m2×6m=39kN/m② 次梁(250×500)自重:约为5.5kN/m③ 端支座处屋面梁自重:25×(0.45×1.5)=16.9kN/m内支座处屋面梁自重:25×(0.45×2.2)=24.8kN/m因此,恒载为(端支座)61.4~(内支座)69.3kN/m(2)活载:0.7kN/m2×6m=4.2kN/m1.4 内力计算由通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建立计算模型。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工程项目预应力盖梁张拉计算书(盖梁后张法张拉过程计算)编制:计算:审核:XXXXXXX公司攀大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TJ9分部二○一七年八月十六日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报告一、参考资料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40mT梁整幅双柱盖梁钢束图》3、《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x7预应力钢绞线产品质量证明书》4、《预应力钢绞线检测报告》5、《攀枝花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千斤顶检定证书》6、《攀枝花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抗震压力表检定证书》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计算钢绞线理论伸长值ΔL=(P p L)/(A p E p)式中:Pp——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 KNPp=P(1-e-(kx+μθ))/(kx+μθ)P——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每股张拉力:0.75x1860x139/1000=193.905KN;N1取2326.86KN、N2取2132.95KN、N3取2132.95 KN。
(N1=193.905×12=2326.86,N2=193.905×11=2132.95,N3=193.905×11=2132.95)。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见设计图)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见设计图)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金属波纹管取0.0015 μ——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17L——预应力筋的长度(m)(L=X+M)B——工作长度,0.7 m(限位板厚度+千斤顶长及顶后工具锚厚度的和)Ap——钢绞线的截面积,取139mm²(供应商或试验的质量报告书提供)Ep——钢绞线的弹性模量195000MPa(供应商或试验的质量报告书提供)系数k及μ值表孔道成型方式k μ(钢绞线)预埋金属螺旋管道0.0015 0.12~0.22采用值0.0015 0.17计算表(采用分段计算详见附表)计算结果如下:单端工作长度钢束伸长值计算(△L1,)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张拉端和工作锚之间有一定距离,我标段预制场中的该段距离为0.70m,忽略工具夹片松弛的影响,且该段的伸长值为:△L1,=PL/AyEg=(193.905×0.7)/(195000×139)=5.01mm 最终理论总伸长值计算(△L):N1:△L=2×(83.2+5.01)=176.42mmN2:△L=2×(82.5+5.01)=175.02mmN3:△L=2×(80.6+5.01)=171.22mm实际伸长值容许(6%)范围如下:N1: 166mm ~ 187mmN2: 165mm ~ 185mmN3: 161mm ~ 181mm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顺序为N3——N1——N2,根据已进行标定的油表计算出张拉油表读数如下:张拉油表读数(MPa)表号:HC66571136373 千斤顶编号:7#三、张拉顺序及张拉油表读数计算1)张拉千斤顶和配套张拉油表经攀枝花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攀枝花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标定,并将标定报告交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使用,张拉采用两台YDC2500型千斤顶对称同步张拉,张拉顺序为N3—N1—N2。
水榭桥中板N1、边板N1张拉控制计算:中板N1边板N1均为4根钢绞线形成,计算长度均为:15607mm 。
预应力钢筋绞线采用低松驰且直径为ф15.2mm ,钢绞线公称截面积为A=140mm 2,标准强度MPa f pk 1860=,弹性模量MPa E P 51095.1⨯=。
对称张拉所用的151#千斤顶对应的压力表编号为3998.14D ,152#千斤顶对应的压力表编号分别为1218。
151#通过标定对应得出对应的回归方程均为:f(p)=28.68X+8.61。
152#通过标定对应得出对应的回归方程均为:f(p)=28.3X+7.96。
钢束张拉程序:0→初应力(0.10con δ)→con δ00.1(持荷2min )→con δ(锚固)。
张拉顺序:左N1→右N2→右N1→左N2锚固张拉应力(100%con δ):MPa con m 1395139500.100.1=⨯==δδ;控制应力con δ=N A p C con ⨯⨯δ,N 为钢束中钢绞线的股数。
10%con δ=10%×1395Mpa ×140mm 2×4=78.120KN20%con δ=20%×1395Mpa ×140mm 2×4=156.240KN100%con δ=100%×1395Mpa ×140mm 2×4=781.200KN152#千斤顶压力表(1218)直线方程为:f(p)=28.3X+7.9610%f(p)=78.120=28.3X+7.96=2.48Mpa20%f(p)=156.240=28.3X+7.96=5.24Mpa100%f(p)=781.200 =28.3X+7.96=27.3Mpa151#千斤顶压力表(3998.14D )直线方程为:f(p)=28.68X+8.6110%f(p)=78.120=28.68X+8.61=2.42Mpa20%f(p)=156.240=28.68X+8.61=5.15Mpa100%f(p)=781.200 =28.68X+8.61=26.94Mpa依设计图纸可知钢铰线一端理论伸长值△L=48.9mm水榭桥中板N2张拉控制计算:中板N2为3根钢绞线形成,计算长度为:15657mm 。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四川境)工程项目预应力盖梁张拉计算书(盖梁后张法张拉过程计算)编制:计算:审核:XXXXXXX公司攀大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TJ9分部二○一七年八月十六日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报告一、参考资料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40mT梁整幅双柱盖梁钢束图》3、《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1x7预应力钢绞线产品质量证明书》4、《预应力钢绞线检测报告》5、《攀枝花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有限公司千斤顶检定证书》6、《攀枝花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抗震压力表检定证书》二、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计算钢绞线理论伸长值ΔL=(P p L)/(A p E p)式中:Pp——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 KNPp=P(1-e-(kx+μθ))/(kx+μθ)P——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每股张拉力:0.75x1860x139/1000=193.905KN;N1取2326.86KN、N2取2132.95KN、N3取2132.95 KN。
(N1=193.905×12=2326.86,N2=193.905×11=2132.95,N3=193.905×11=2132.95)。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见设计图)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见设计图)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金属波纹管取0.0015 μ——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17L——预应力筋的长度(m)(L=X+M)B——工作长度,0.7 m(限位板厚度+千斤顶长及顶后工具锚厚度的和)Ap——钢绞线的截面积,取139mm²(供应商或试验的质量报告书提供)Ep——钢绞线的弹性模量195000MPa(供应商或试验的质量报告书提供)系数k及μ值表孔道成型方式k μ(钢绞线)预埋金属螺旋管道0.0015 0.12~0.22采用值0.0015 0.17计算表(采用分段计算详见附表)计算结果如下:单端工作长度钢束伸长值计算(△L1,)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张拉端和工作锚之间有一定距离,我标段预制场中的该段距离为0.70m,忽略工具夹片松弛的影响,且该段的伸长值为:△L1,=PL/AyEg=(193.905×0.7)/(195000×139)=5.01mm 最终理论总伸长值计算(△L):N1:△L=2×(83.2+5.01)=176.42mmN2:△L=2×(82.5+5.01)=175.02mmN3:△L=2×(80.6+5.01)=171.22mm实际伸长值容许(6%)范围如下:N1: 166mm ~ 187mmN2: 165mm ~ 185mmN3: 161mm ~ 181mm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顺序为N3——N1——N2,根据已进行标定的油表计算出张拉油表读数如下:张拉油表读数(MPa)表号:HC66571136373 千斤顶编号:7#三、张拉顺序及张拉油表读数计算1)张拉千斤顶和配套张拉油表经攀枝花公路桥梁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攀枝花市计量测试研究所标定,并将标定报告交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使用,张拉采用两台YDC2500型千斤顶对称同步张拉,张拉顺序为N3—N1—N2。
25m 箱梁预应力张拉与理论伸长量计算一、 张拉力计算(校核图纸)1、 钢绞线参数0'15、24钢绞线截面积:A=140mm2,标准强度:R b y = 1 86 0 Mpa,弹 性模量 Ey=l 、9 5 xlO 5Mp a2、 张拉力计算 a 、 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0、7 5 RbyxA=O 、75x186 0x106x140x10—= 195、3Kn b 、 每束张拉力(中跨梁)N 1 〜N 2 (4 索):P 总=195、3x4=781. 2K n (标准)*1、0 2=796、 8 Kn N3 〜N4(3 索):P 总=195、3x3 = 5 85、9Kn (标准)*1、02= 59 7、6 Knc 、 每束张拉力(边跨梁)N1~N4(4 索):P 总=195、3x4= 7 81 > 2K n (标准)*]、0 2=796、 8 Kn二、 设计图纸中钢绞线中有直线与曲线分布,且有故PHP P(1)中跨箱梁1> 1: N1 钢绞线经查表: k=0、00 15u=0、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o = 0 . 11 87 (为弧度)竖弯与平弯N 1 :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 2: N 2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卩=0、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 = 0、1 187 (为弧度)竖弯与平弯N 2: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3: N 3 钢绞线经查表:k=0> 0015 u=0、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 = 0 . 118 7 (为弧度)竖弯与平弯 N3: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 4: N4 钢绞线经查表:k= 0、0 0 15n = 0 > 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0559(为弧度)竖弯与平弯N4: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2)、边跨箱梁1> 1:N1 钢绞线经查表: k= 0 . 00 15u = 0、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 =0. 1187(为弧度)竖弯与平弯N1: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2:N2 钢绞线经查表: k=0、0015u=0. 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二0、1187 (为弧度)竖弯与平弯N2: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3: N3 钢绞线经查表:k=0、00 1 5n=0. 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1 1 87 (为弧度)竖弯与平弯 N3: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4: N4 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u=0> 2 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二0、0 5 59 (为弧度)竖弯与平弯N4: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备注:以上终点力P P(KN)、AL (mm)伸长量根据下列公式计算P(1— e—(kx+ u()))(l)^ Pp= kx+ u 0PpL(2)、AL= A P E P35 m箱梁预应力张拉与理论伸长量计算一、张拉力计算(校核图纸)1、钢绞线参数0」15、2 4钢绞线截面积:A=140mmS标准强度:R\=1860M p a, 弹性模量Ey=l、95xl05Mpa2、张拉力计算a>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0、75 R b y xA=0> 7 5x1 8 6 0xl0“xl4 0 xlO% 1 95、3Knb、每束张拉力(中跨梁)N1~N5(4 索):P 总=195、3x4=7 8 1、2Kn(标准)*1、0 2 = 796、8 Knc、每束张拉力(边跨梁)N 1、N5 ( 4 索):P总=195、3x4 = 7 81、2Kn(标准)*1> 02=796、8 KnN2~N4(5 索):卩总=195、3x5=9 7 6、5 Kn(标准)*1、0 2= 996、 0 Kn二、设计图纸中钢绞线中有直线与曲线分布,且有故PHP P(1)、中跨箱梁1、1: N1 钢绞线经查表:k=O 、00 1 5 u=O 、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 =0、1100 (为弧度)竖弯与平弯N1: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2:N2钢绞线经查表:k=0、00 15 卩=0、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0、1100 (为弧度)竖弯与平弯 N2: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3:N3 钢绞线经查表:k=0、0015n = 0 > 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 =0、1100(为弧度)竖弯与平弯N3: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4: N4 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u =0、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1 1 00 (为弧度)竖弯与平弯 N4: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 5: N5钢绞线经查表:k=0、00 15 卩=0、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o = 0、0 1 92 (为弧度)竖弯与平弯 N5: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2)、边跨箱梁1、1:N1钢绞线经查表:k=0、0015卩=0、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1100 (为弧度)竖弯与平弯N1: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2 : N 2钢绞线经查表:k=0、0015 卩=0、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 =0、1100 (为弧度)竖弯与平弯 N2: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3:N 3钢绞线经查表:k=0、001 5 卩=0、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0、1100(为弧度)竖弯与平弯 N3: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4:N4钢绞线经查表: k=0. 0 015 卩=0、2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0、0559(为弧度)竖弯与平弯N4:理论计算值(根据设计)1、5:N5 钢绞线经查表:k=0、0 015 u=O、2 5根据图纸计算角度()二0、0 192(为弧度)竖弯与平弯根据设计)N 5:理论计算值(P (1— e — (kx+ u 0 ))(1)、Pp= k x + u()P P L(2)、AL二 A P E P。
一、工程概况(一)总体概况即本项目终点K11+700,全长11.7公里。
我标段共有T梁432片,其中90片为16 m,342片为13m,(详见表1.1T梁工程数量表)。
表1.1T梁工程数量表二、施工工艺张拉作业使用智能张拉设备。
当试压同条件试块强度和现场回弹强度≥90%设计强度值时进行张拉。
张拉正后方设置防护钢板挡板。
预应力张拉设计顺序现张拉N1,后张拉N2,依次进行。
钢绞线张拉程序:0→初应力(0.10δk) →0.2δk→1.0δk(持荷5min锚固),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采用双控,即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伸长量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差值需控制在±6%以内。
若实际量测伸长量符合计算要求(与计算伸长值相比误差在±6%范围之内)则封闭锚具和夹片并拆除千斤顶,如果实际量测伸长量与计算伸长值相差较大,暂停张拉,查清原因并解决问题后方再继续张拉(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及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见计算书)。
T梁起拱度采用张拉前后测设高程并计算其差值得出。
张拉前,在梁中轴线上以跨中为起点向两边每2m纵距布设观察点位,用水准仪测设高程。
张拉时要注意不要堵塞进、出浆孔孔道。
张拉完成后,将多余的钢绞线用砂轮机切除,钢铰线剩余长度﹥3cm。
钢绞线切除后,及时对锚头进行封堵,保证封锚密实。
张拉前千斤顶、锚环、夹片、工作锚具、工作夹片、压力表、油泵等张拉设备进行检验。
千斤顶、油泵、压力表与张拉应力值的关系方程式,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
锚环、夹片、工作锚具、工作夹片应当无破损,锚环、夹片、工作锚具、工作夹片在使用前送样进行强度检验,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公路桥梁预应力钢铰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格》等技术要求后使用。
使用前必须对每一个锚环和夹片进行观察,发现有损伤和裂纹等异常情况,给予更换,如异常情况的锚环、夹片数量占该批次数量的10%,则该批次的锚环、夹片停止使用。
张拉时,钢铰线应匀速渐进张拉,按照先N1后N2的顺序,智能张拉操作具体方法为:(1)、准备工作①准备与张拉系统能配套使用的限位板、锚具、夹片,电脑(预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自带无线网络适配器),三相电缆,阳伞等必须准备齐全。
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书.doc范本1:一、引言该文档旨在对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进行详细说明。
包括计算梁体的受力状态、预应力钢束张拉计算、锚固长度计算等部分。
通过本文档的编写,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计算过程,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二、梁体受力状态计算1.梁体几何参数的确定2.梁体受力分析3.梁体设计荷载的确定4.梁体内力的计算三、预应力钢束张拉计算1.预应力钢束的选择和布置2.预应力钢束的张拉计算3.张拉过程中的应力、变形计算四、锚固长度计算1.锚固长度的确定2.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3.锚固长度的检查和优化五、其他设计要求1.梁体的裂缝控制2.预应力钢束的保护层厚度3.短期和长期的变形控制4.施工工艺和安全要求六、附件1.梁体几何参数表格2.预应力钢束布置示意图3.张拉计算过程中的计算表格4.锚固长度计算表格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1.预应力混凝土:指通过在结构中施加预先拉应力的混凝土。
2.锚固长度:指预应力钢束锚固在混凝土内的有效长度。
3.变形控制:指在结构受力过程中,控制结构变形的大小和变形速度。
范本2:一、引言该文档旨在对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进行详细说明。
包括梁体的受力状态计算、预应力钢束的张拉计算、锚固长度的计算以及其他设计要求等。
通过本文档的编写,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计算过程,为工程设计提供指导。
二、梁体受力状态计算1.确定梁体的几何参数,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2.分析梁体的受力状态,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3.确定梁体的设计荷载,包括恒载、活载等。
4.计算梁体的内力,包括正弯矩、剪力以及轴力。
三、预应力钢束张拉计算1.选择合适的预应力钢束并进行布置。
2.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计算,确定所需的张拉力。
3.计算张拉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
四、锚固长度计算1.确定锚固长度的要求和设计准则。
2.使用合适的计算公式计算锚固长度。
3.进行锚固长度的检查和优化。
五、其他设计要求1.控制梁体的裂缝,尽量减小裂缝的宽度和数量。
预制水泥梁的载荷计算例题预制水泥梁是一种经济高效,易于施工并具有较高承载能力的结构元件。
在进行预制水泥梁的载荷计算时,需要考虑梁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及荷载情况等因素。
本文将以一道预制水泥梁的载荷计算例题为例,详细介绍计算的步骤与方法。
假设预制水泥梁的几何尺寸如下:梁宽为200mm,梁高为400mm,梁长为4m。
梁采用C40等级的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混凝土的自重为24kN/m³。
现需计算该梁在两种荷载情况下的承载能力。
荷载情况一:均布荷载假设该梁所承受的均布荷载为20kN/m²。
首先,计算梁的自重:梁的截面积=0.2m*0.4m=0.08m²梁的自重=0.08m²*24kN/m³=1.92kN/m接下来,计算荷载情况一下的总荷载:总荷载=均布荷载+自重总荷载=20kN/m²+1.92kN/m=21.92kN/m然后,计算梁的弯矩:弯矩=(总荷载*梁长²)/8弯矩=(21.92kN/m*(4m)²)/8=43.84kN·m接下来,根据混凝土梁的设计方法,计算梁的截面强度。
首先,计算受压区的高度hc:hc = 弯矩 / (0.8 * 梁宽)hc = 43.84kN·m / (0.8 * 0.2m) = 274kN/m²然后,根据钢筋的位置及受拉区的高度hc',计算受拉区的应力σcc:受拉区的应力σcc = 弯矩 / (0.8 * 梁宽 * hc')假设受拉区的高度hc'为200mm,则受拉区的应力σcc = 43.84kN·m / (0.8 * 0.2m * 0.2m) =274kN/m²接下来,计算梁的截面抵抗矩:抵抗矩 = 0.8 * 梁宽 * (hc - hc')抵抗矩 = 0.8 * 0.2m * (274kN/m² - 200mm) = 37.44kN·m最后,计算梁的抵抗力:抵抗力=抵抗矩/梁高抵抗力=37.44kN·m/0.4m=93.6kN荷载情况二:集中荷载假设该梁所承受的集中荷载为60kN。
预应力张拉技术一、预应力系统安装:1、波纹管、锚垫板和连接器安装:(1) 、波纹管安装: 预应力用波纹管采用塑料波纹管,波纹管严格按设计图纸位置和要求安装,并要以定位筋将波纹管固定牢固,在直线段约为0.5米一道住”字形架立筋固定,曲线段加密,以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波纹管产生移位,影响钢束对门式墩混凝土的压力,如果管道和钢筋发生冲突,应以管道位置不变为主。
(2)、锚垫板安装:在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安装对应型号和规格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并将锚垫板喇叭口底端和波纹管连接牢固,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模板上。
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
锚下螺旋筋及加强钢筋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喇叭口与波纹管道要连接平顺,密封。
对锚垫板上地的压浆孔要妥善封堵,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堵孔。
安装锚垫板时,对于两端张拉的锚具,需注意压浆端进浆孔向下,出气孔向上,对于一端张拉的P 锚、H 锚应把张拉端作为进浆孔,且向下,以保证压浆的密实。
2、钢绞线安装:a.钢绞线下料:钢绞线必须在平整、无水、清洁的场地下料,钢绞线下料长度要通过计算确定,计算应考虑孔道曲线长,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及外露工作长度等因素,预应力筋地切割宜用砂轮锯切割,下料过程中钢绞线切口端先用铁丝扎紧,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b编束:编束时必须使钢绞线相互平行,不得交叉,从中间向两端每隔1m 用铁丝绑紧,并给钢绞束编号。
束成后,要统一编号、挂牌,按类堆放整齐,以备使用。
c. 穿束穿束前应检查管道是否畅通,如果出现堵塞孔道现象,必须采取措施疏通。
钢绞线端头必须做成锥型并包裹,可利用人工或卷扬机进行牵引,并在浇砼之前穿束 (跨大堤悬浇门式墩在浇筑后穿束) 。
穿束时在管道内穿入一根引索,利用引索将钢丝引出,将钢丝另一端与钢束拖头连在一起,用卷扬机将钢束拉出。
3、横向预应力安装横向预应力钢绞线及波纹管在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完毕后安装。
采用人工穿束,把钢绞线一头用扎花锚锚固,另一头慢慢穿入扁型波纹管道内。
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示例范本1: 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示例本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的详细示例。
在本中,我们将介绍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的步骤,并提供了实际计算的具体示例。
希望本对读者在工程设计中进行预应力张拉计算时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
第一章序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和缩略词第二章 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步骤2.1 确定设计参数2.1.1 T梁几何参数2.1.2 材料参数2.2 计算预应力力值2.3 计算初始应力2.4 制定张拉方案2.4.1 预应力筋布置2.4.2 预应力筋张拉计划2.5 张拉计算2.6 变截面计算2.7 考虑自重效应2.8 检查极限状态2.8.1 弯矩极限状态2.8.2 剪力极限状态第三章 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示例3.1 桥梁参数3.2 材料参数3.3 计算预应力力值3.4 计算初始应力3.5 张拉方案制定3.6 张拉计算3.7 变截面计算3.8 考虑自重效应3.9 极限状态检查第四章结论4.1 概括本的主要内容4.2 对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进行总结4.3 对未来工程设计中预应力张拉计算的展望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 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输入数据表格附件2: 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结果表格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预先施加在结构中的拉应力2. 张拉:通过预应力张拉筋施加拉力3. 极限状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或失效状态的临界点范本2: 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示例本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的详细示例。
在设计T梁时,预应力张拉计算是重要且关键的一步,通过本所示的计算步骤和示例,读者将能够了解和掌握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章引言1.1 目的和适用范围1.2 术语和定义第二章 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步骤2.1 设计参数确定2.1.1 T梁几何参数2.1.2 材料参数2.2 预应力力值计算2.3 初始应力计算2.4 张拉方案制定2.4.1 预应力筋布置2.4.2 预应力筋张拉计划制订2.5 张拉计算2.6 变截面计算2.7 自重效应考虑2.8 极限状态检查2.8.1 弯矩极限状态检查2.8.2 剪力极限状态检查第三章 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示例3.1 T梁桥梁参数3.2 材料参数3.3 预应力力值计算示例3.4 初始应力计算示例3.5 张拉方案制定示例3.6 张拉计算示例3.7 变截面计算示例3.8 自重效应考虑示例3.9 极限状态检查示例第四章结论4.1 对本内容的总结和回顾4.2 对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方法的思考和展望罗列出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输入数据表格附件2:T梁预应力张拉计算结果表格罗列出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在结构荷载作用之前通过张拉的方法施加在构件中的拉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