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试验记载标准及相关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205.50 KB
- 文档页数:8
油菜N、P、K不同配方验证试验发布时间:2021-10-28T05:26:43.516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16期作者:宋晟[导读] 油菜是正安县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宋晟贵州省正安县农业农村局 563400油菜是正安县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经测土配方相关试验研究,初步给出我县油菜施肥配方为亩施用纯N10:P6:K10。
为验证该配方在生产上的准确性、适用性,更好指导大田生产,在格林镇兴隆村进行验证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材料参试油菜品种为油研50。
有机肥为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嘉有牌,有机质≧40% N.P.K≧4%),N肥为赤天化尿素(46%)、P肥为牛蹄普遍(18%)、K肥为俄罗斯牌硫酸钾(60%)。
1.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6个处理,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长8m,宽2.5m(小区面积20m2 ),重复间隔1m,小区间隔0.5m,保护行1m。
配方2为验证配方,配方1为增量配方,配方3为减量配方。
试验地块平整,肥力一致。
注:空白区为无肥区。
1.3试验实施试验于2013年9月10日育苗,10月21日移栽,行距50cm,窝距24cm。
苗7叶1心,苗高28cm。
底肥为尿素20%,普钙100%,钾肥60%,硼砂100%;追肥分两次,第一次10月28日追肥,尿素40%;第二次12月20日追肥,尿素40%,钾肥40%。
2014年5月20日收割,分区进行籽粒和生物产量计产、抽样、考种。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有机肥区株高、分枝高等分析,其长势为最差的处理,单株有效角果数和空白区相差不大,其产量和空白区一样,可以初步判定该地块有机质缺乏,单纯施用有机肥是不起作用的。
推荐配方2产量最高,增加和减少N、P、K施用量都会造成产量的下降,其产量较高的原因是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多,说明配方比例是恰当的。
常规施肥区为长势最好的,但单株有效角果数只位列第二,说明其肥料配比不当。
油菜品种区域试验技术一、田间试验方法1、田间试验设计每试验点同组试验在同一地块进行,按试验方案画出田间种植图,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区域试验13.34平方米、筛选试验6.67平方米,试验点小区面积应一致;2、区组的方位:区组排列的方向应与试验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一致;一、田间试验方法3、小区的形状与方位:小区长方形,品种行数不少于5行,小区长边应与试验地实际或可能存在的肥力梯度方向平行;4、保护行设置:区域试验四周均应设置保护行,保护行不少于4行,保护行品种与对应小区品种一致。
5、走道设置:为方便田间操作管理,区组间、小区间及试验与保护行间应设置走道,小区间及试验与保护行间走道和区组间走道以0.67米为宜。
二、试验地的选择试验地应选择地势平坦、不受荫蔽、远离畜禽、形状规正、大小合适、灌排方便、地力均匀、肥力中上、前作(非十字花科植物)一致的地块。
区域试验地应注意轮作换茬。
三、试验种子的准备在播种前严格按照田间试验种植图首先在室内分装好种子,为确保播种均匀,可先将每小区种子分装成多个小包,然后确定每小包种子种多少行(如每小区播16行时,可分4包种子,每包种4行),然后将每小区种子扎在一起并按小区编上号。
播种时先按小区编号发放种子,经核对无误后再进行播种。
四、适时播种、严把播种质量关适宜的播种期是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气候因子、耕作制度等决定的。
其中气候条件又是确定适宜播种时期的重要因子。
在我省气候条件下油菜的适宜播种期育苗移栽一般在9月10日左右,直播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上旬。
一般要求播种后3天内无大雨,无长期的阴雨连绵天气。
播种时要求田间土块颗粒小,耕耙均匀,含水量适中。
一般田间含水量在60-70%最有利于油菜出苗。
油菜直播播种时必须做到稀播、匀播,力求均匀一致。
种子播完后应及时浅覆土以利保墒提墒。
同时为确保试验地苗全、苗匀,还可在各小区两端1—2行的保护行中适当多播点种子,以利移苗补缺,但补缺的苗必须带土移栽、及时浇水以利快速返青活苗。
油菜根肿病防治试验报告【摘要】本次试验旨在研究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方法,通过设定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在使用某种特定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株高和产量也明显增加。
经过讨论,我们认为对于油菜根肿病的防治,合理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结论部分指出,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来有效预防和控制油菜根肿病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
通过本次试验,为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油菜、根肿病、防治、试验、报告、引言、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讨论、结论1. 引言1.1 引言油菜根肿病是造成油菜产量严重损失的重要病害之一,给油菜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油菜根肿病,本试验通过对不同防治措施的测试与比较,旨在找到一种可行、有效的防治方法,为油菜产量提供保障。
本试验将探讨不同处理方法对油菜根肿病的影响,从而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
本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试验的研究,能够有效防治油菜根肿病,提高油菜产量,为农业生产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探究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方法,以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包括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比较不同防治方法的效果和成本,探讨根肿病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通过试验,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案,为油菜种植者提供科学的栽培指导,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
通过研究油菜根肿病的防治,也可以为其他作物的根部病害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利益。
2.2 试验方法1. 油菜根肿病防治试验的地点和时间:本次试验在油菜种植基地进行,时间为XX年XX月至XX年XX 月。
2. 试验材料和工具:- 油菜种子:选择抗逆性较强的油菜种子,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附件1
油菜品种试验记载标准
1 气候概况及自然灾害对试验的影响
何种因素、时间及影响程度。
2 播种期
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如遇特别干旱不能及时出苗,需记载
播种后的降雨及灌溉情况。
3 现蕾期
以50%以上植株可见明显的绿色花蕾为标准。
4 初花期
以全区有25%植株开始开花为标准。
5 终花期
以全区有75%以上植株完全谢花(花瓣变色,开始枯萎)为标准。
6 成熟期
以全区有50%以上角果转黄变色,且种子呈成熟色泽为标准。
7 收获期
实际收获日期。
8 品种生长势和一致性
8.1 调查时间
抽苔后期观察植株的高低、大小和株型。
8.2 分级标准
生长势分“强”、“中”、“弱”三级;一致性分齐、中、不齐三级。80%
以上植株一致者为“齐”;60%-80%植株一致者为“中”;生长一致的植株不足
60%者为“不齐”。
9 抗逆性调查
9.1 抗寒性
9.1.1 调查时间
在融雪或严重霜冻解冻后三至五天调查。
9.1.2 评价方法
表现有冻害的植株占调查植株总数的百分数。
9.2 抗倒伏性
9.2.1 调查时间
在成熟期进行目测调查。
9.2.2 分级标准
分直、斜、倒三级。主茎下部与地面角度在80度以上为“直”;80度至45
度者为“斜”;小于45度者为倒。
9.3 抗病性
青荚后期记载各品种菌核病、病毒病的田间发生情况。按抗、中、感三级记
录。20%以下植株明显感病者为“抗”;20%-50%植株明显感病者为“中”;50%
以上植株明显感病者为“感”。
10 考种项目
10.1株高
子叶节至全株最高部位的长度,精确至0.1cm;
10.2分枝部位
子叶节至主茎上第一个有效分枝间的长度,精确至0.1cm;
10.3有效分枝数
至少有一个有效角果的分枝总数,包括一次分枝和二次分枝,精确至0.1个;
10.4有效角果数
含有1粒以上饱满或半饱满种子的角果总数,包括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全株
有效角果数,精确至0.1角;
10.5每角粒数
每株20角,总计400角中的饱满或半饱满种子平均值,精确至0.01粒;
10 产量结果
10.1 小区产量
指小区实收产量,以kg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三位。
10.2 亩产量:
以三个重复小区平均产量换算求得,以kg/亩表示,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附件2
油菜品种展示筛选试验记载本
( — 年度)
承试单位
试验地点
海 拔 东经 度,北纬 度
试验执行人
执行人电话
一、播种及田间管理过程
1、试验地点 ;小区实际面积: 。
2、土壤类型: ;排灌条件: ;前作: 。
3、种植方式: ;种植密度: 。
4、种植规格:行距 ,塘距 。
5、施肥情况(肥料种类、使用时间和方法)
6、田间管理情况(间苗、定苗、中耕除草、灌溉及病虫草害防治)
7、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二、气候情况及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三、观察记载表
表1 田间调查表(生育期记载:月/日)
品种名称 播种期 出苗期 抽苔期 初花期 终花期 成熟期 收获期 苔期 抗寒性 抗倒伏性 菌核病 病毒病
生长势 一致性
表2 室内考查性状表
品种名称
株高(厘米) 有效分枝高度(厘米) 一次有效分枝数(个) 二次有效分枝数(个) 单株有效果数(个) 每角粒数(粒) 千粒重
(g)
主序 全株
表3 小区产量记载表(小区试验或1亩以下的大区试验填写此表)
小区面积: 平方米
品种名称
小区产量(kg)
折合亩产(kg) 产量位次 比对照增产
(%)
Ⅰ Ⅱ Ⅲ 合计 平均
注:小区产量保留3位小数,亩产量保留2位小数。
表4、示范产量记录表(面积在1亩以上的示范品种培训此表)
品种名称 种植面积 测产产量 加权平均亩产量 测产田1 测产田2 ......
面积 产量 面积 产量 面积 产量
单位:面积——亩;产量kg/亩
四、参试品种简评(生育期、生长势、整齐度、抗病性、抗逆性、经
济性状和产量、是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