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在降低ICU病人焦虑情绪中的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167.05 KB
- 文档页数:2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目的探究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与接受治疗的85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士共情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焦虑和抑郁评分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異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焦虑患者采用护士共情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效果显著。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e] empathy nursing on self-efficacy and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Methods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in and I treated 8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using the nurse empathy nursing,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elf-efficac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while the leve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Nurses empathy nursing mode is adopted for patients with anxie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self-efficacy,anxiety and depressive state of patients,significant effect.Key words:Nurse empathy nursing;Anxiety;Self-efficacy;Anxiety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发病率很高,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患者表现为持续焦虑、心慌、抑郁、失眠等症状,自我效能都会很低,生活质量水平降低,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
共情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共情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均实施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和焦虑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共情护理的实施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有着积极影响,通过对患者耐心倾听,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与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析;共情护理;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依从性;影响精神疾病的种类繁多,发病原因复杂,且患者的治疗周期长,患者在长期住院的过程之中,很可能因为周边环境问题,而导致发生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也会对其后续的治疗以及预后带来影响[1]。
因此,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共情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方法,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状态有着良好的改善效果[2]。
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护理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共情护理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均实施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7~59岁,平均(42.69±3.62)岁,病程1~5年,平均(2.08±0.62)年。
共情在临床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共情在临床心理护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共情是指个体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临床心理护理中,护士需要运用共情能力来更好地理解和关心患者的情感状态,从而提供更加贴心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首先,共情有助于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感状态。
在面对患者时,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通过共情,护士可以更好地感知患者的情感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问题。
其次,共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临床心理护理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共情,护士可以更好地关心和理解患者,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共鸣,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效果。
此外,共情也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
通过关心和理解患者,护士可以更好地关注患者的情感状态和需求,从而更加专业、负责地提供护理服务。
同时,共情也有助于护士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共情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与意义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工作满意度。
在这个关系中,共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感,从而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共情是指人们能够感同身受并理解他人情感和体验的能力。
在医患关系中,医生通过共情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痛苦,从而更加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
当患者感受到医生对自己的共情时,他们会感到被理解和被关心,从而增强对医生的信任感,积极配合治疗。
共情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应对患者的情绪和焦虑。
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会感到恐惧、不安和焦虑,这些情绪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共情,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他们的焦虑,如提供情绪支持、解释治疗过程和风险等。
这样一来,患者会感到被关心和被照顾,从而减轻焦虑情绪,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共情还有助于改善医患沟通。
医生在共情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医生可以更好地解释治疗方案和预后,使患者对治疗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期待。
同时,共情还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解决患者的疑虑和困惑,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共情对医生自身的职业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共情能够提高医生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成就感。
当医生能够感受到患者的痛苦和需求,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减轻痛苦和恢复健康时,医生会感到满足和成就感。
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发医生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使他们更加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然而,要实现有效的共情在医患关系中,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技巧。
首先,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与患者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其次,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
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应对和处理。
心理护理在改善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心理中的作用引言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中最需要高度监测和治疗的病房之一。
在这里,患者通常是接受重症治疗或急救的情况下住院的,而往往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和严密的监护。
在ICU中,治疗的过程总是十分复杂而繁琐的,这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
家属们同样也会面临不小的心理挑战,包括焦虑、抑郁和自责等情感。
如果不加以处理,这些情感问题将会影响到患者和医务人员。
为了缓解这种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心理护理在ICU监护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心理护理在改善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心理中的作用。
ICU患者家属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焦虑是较为常见的情感问题之一。
家属们自然而然地会担心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
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和脆弱,产生负面的情绪,加剧对患者的关注。
有时,他们在发现患者的体征异常时会情绪激动,这会将焦虑感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2.抑郁与焦虑不同,抑郁情况更加严重。
长时间的等待和未知的未来使得家属们感到彻底无法控制当前的处境。
这些感受可能会导致家属们退缩和对自身状况感到失去信心。
一些家属们可能会因为患者的病情恶化而产生自我评价,情绪进一步加重,会影响到自身和患者的健康。
3.自责当家属们遭受重大变故时,他们经常会责怪自己,认为自己对患者的状况起了作用。
这种自责情绪会极大地干扰他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心理护理的介入1.沟通在ICU病房中,家属和医生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
医生必须为家属们提供有关患者真实状况的信息,让家属们了解患者的治疗进展。
同时,医生需要听取家属的意见和担忧,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和家属们本身的情绪健康。
这种有效的沟通可以减轻家属们的压力,同时使他们感到对治疗的情况了解更加透彻,从而更有信心。
2.规划家属们需要制定一个较为明确的治疗计划,以便能够更好地减轻自己的焦虑情绪。
这个计划可以包括关于患者的疾病和治疗方案的详细信息,以及指导家属们如何给予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照顾。
如何缓解ICU患者的焦虑情绪在医院住院的时候,被送进ICU(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往往会经历一段焦虑情绪,这是很正常的反应。
ICU环境相对陌生,临床设备和医疗措施也可能引起不安。
然而,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缓解这种焦虑情绪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缓解ICU患者焦虑情绪的方法。
首先,建立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对于缓解ICU患者的焦虑情绪至关重要。
ICU的环境通常嘈杂而忙碌。
减少环境刺激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和集中精力恢复。
医护人员应该尽量降低噪音,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确保床铺的整齐干净。
此外,提供适当的照明和充足的空气流通也有助于患者的精神舒适。
通过这些措施,ICU的患者可以感受到一个安全、舒适和宁静的环境,从而减轻焦虑情绪。
其次,建立有效的沟通是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无论患者身体状况如何,医护人员都应尽可能明确和频繁地与患者沟通。
医生和护士可以用简单而温和的语气解释治疗计划、病情变化和各种医疗措施。
让患者明白自己的情况,有助于他们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减轻焦虑。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的参与,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对患者的心理康复很有帮助。
与此同时,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对ICU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也有重要作用。
疼痛与焦虑有密切关联,因此有效地管理患者的疼痛可以减轻焦虑。
医生和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疼痛指数和报告来制定适当的疼痛管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通过控制疼痛,患者能够更好地休息和恢复,同时也能减轻焦虑和不安感。
此外,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也是减轻ICU患者焦虑情绪的重要手段。
心理咨询师或专业的心理健康团队可以提供情绪支持、疏导焦虑和教授放松技巧。
瑜伽、冥想和深呼吸练习等放松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焦虑。
此外,提供音乐疗法和艺术治疗等创意疗法也对减少焦虑有积极效果。
这些心理支持和干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积极调整心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情绪。
最后,家庭支持和关怀在ICU患者焦虑情绪缓解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9 年第 6 卷第 8 期2019 Vol.6 No.8127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观察严存花(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青海西宁 810000)【摘要】目的 观察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66例焦虑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护士共情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3例:护士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3个月、6个月自我效能量表(GSE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同一时间段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焦虑症患者给予护士共情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关键词】护士共情护理;常规护理;焦虑症;自我效能;焦虑状态【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8.127.01焦虑症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恐惧、忧虑、呼吸困难、心烦、心悸、胸闷等。
护士共情护理是一种以人文精神为指导理念的新型护理模式,有效结合了亲情护理与心理护理[1]。
本次研究为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66例焦虑症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护士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自我效能量表(GSE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同意,实验组33例焦虑症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5(18/15),患者年龄最小为23岁,年龄最大为68岁,中位年龄为(42.28±1.25)岁。
对照组33例焦虑症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14(19/14),患者年龄最小为24岁,年龄最大为71岁,中位年龄为(42.24±1.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