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作文 一件可笑的事 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作文《一件让人――的事》教案《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教案篇⼀:《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宠物的闹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详细描写一件事来表达特定的情感。
2. 启发学生挖掘生活中看似平凡却充满趣味和独特情感的事件。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引导学生细致描述事件的经过。
- 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哭笑不得的情感。
2. 难点- 让学生意识到细节描写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我先和同学们说我家宠物发生的事。
我家养了只猫,名叫小花。
这猫平时就淘得很。
有⼀天,我正在家悠闲地看着电视,小花在一旁眯着眼打盹。
我看到桌子上有个纸盒子,就想起来⼀时候玩的纸飞机折法,于是就拿那张纸开始折。
我刚折了几下,这小花就“嗖”地一下跳上了桌子,好奇地盯着我的手。
2. 事情发展- 我没太在意,继续折我的飞机。
哪知道小花突然伸出⼀⼀,⼀下就把我刚折了一半的纸给抓⼀了。
它抓着纸就开始满屋跑,那速度快得就像一阵小旋风。
我就在后面追,喊着“小花,你给我站住!”小花呢,根本不理我,跑着跑着就钻进了沙发底下。
我趴在地上往沙发底下看,就看见它那毛茸茸的身子蜷缩在角落里,两只眼睛滴溜溜地转,嘴里还叼着那张被它弄皱了的纸,得意地看着我。
3. 高潮部分- 我想着用猫棒把它引出来,我在沙发这头晃着猫棒,嘴里还“喵喵喵”地叫着。
刚开始小花动了一下,可突然它像是改变了主意,就在沙发底下开始撕那张纸。
我能听见那“刺啦刺啦”的声音,心疼我的纸啊。
过了一会儿,它从沙发底下慢悠悠地走了出来,头上还顶着一小片碎纸,那模样就像戴了个奇怪的帽子,可它还特别神⼀,在我面前走来走去。
4. 事情结果- 我⼀开始很⼀⼀,想好好教训它一下。
可是看到它那滑稽的样子,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小花啊,总是给我整出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四、总结- 通过讲述小花的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在描写⼀件事的时候,要把人物或者小动物的动作、神态细致地刻画出来。
就像我写小花,它的“跳”“抓”“跑”“钻”这些动作,还有给它钻进沙发后“得意”的神态,都让这个故事充满了趣味。
一件可笑的事
上海市平利路一小王奕君
我小的时候有许多难以磨灭的事,有的事让我开心,有的事让我悲伤,还有的事让我感到委屈……而有一件事让我难忘,让我觉得可笑,那就是帮爷爷弄调味料。
在我的四岁生日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起去“海底捞”吃火锅,庆祝我的生日。
爸爸让我去给爷爷盛调味料,爷爷让我加上海鲜汁、糖、花生酱、胡椒粉和芝麻。
我按照爷爷的要求去做,我先盛入了芝麻,又加入胡椒粉,再加了花生酱,接着把糖加上了。
我想:爷爷让我加上海鲜汁,一定是他特别喜欢吃海鲜汁,我就多加点。
于是,我加上了三勺海鲜汁。
我把调好的调味料,递给了我的爷爷,爷爷拿起筷子蘸了蘸调味料,品尝一下,说:“好辣呀!”说完,爷爷马上拿起一杯水,“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
爷爷说:“你是不是加了辣椒油?”我马上恍然大悟说:“哎呀!我一定把辣椒油当成了海鲜汁”。
大家听了都开怀大笑。
我现在回想小时候的事,我也会忍不住地笑了。
《告诉你一件可笑的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表达内容及提示,引导学生明确习作要求、范围。
2。
联系本单元的幽默故事和学生生活,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可笑"之处能把生活中的“可笑”的事用流畅而通顺的语言写清楚、说具体.3.认识并了解修改符号及其用法,试着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1。
能把生活中的“可笑”的事用流畅而准确的语言写清楚、说具体。
2.认识并了解修改符号及其用法,试着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1。
动物、卡通人物、人哈哈大笑的图片。
2.PPT课件3.《父与子》漫画图片4。
《父与子》中父亲和儿子的头饰。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引出话题(出示动物、卡通人物及人开怀大笑的图片)同学们,今天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图片里的动物、卡通人物和人都笑得特别开心)大家猜猜他们看到了什么笑得这么开心?(生说)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生活中的“可笑的事”.(板书“告诉你一件可笑的事")二、明确要求,打开思路1。
明确表达内容,了解习作要求及范围.(1)读一读表达内容,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明确习作的内容:写自己经历的一件可笑的事.)(2)联系本单元课文,说说幽默故事的“可笑”之处。
2。
阅读表达提示,打开思路。
(1)由于幼稚做了可笑的事。
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吃西瓜误吞了西瓜子,担心肚子里长西瓜。
(2)因为粗心大意做出可笑的事.比如:由于早晨着急上学,衣服穿反了或者书包忘带了。
(3)由于淘气做出可笑的事。
比如:招惹小狗,被追得狼狈逃窜。
(4)由于意外引发的可笑的事.比如:帽子被大风刮走,追帽子;地下有水泡没发现,直接跑进去。
3。
读了表达提示之后,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想到的)师小结:你们都说得不错,这就是今天你们要告诉大家的在你们身上发生的“可笑”的事.(提醒学生只能说“一件")4。
小组内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笑”的事.(幻灯提示: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重点说可笑“的地方。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作文:一件可笑的事【典范 1】在我小时候,做过很多可笑的事,但这件可笑的事,一直是让我历历在目。
在我五岁那年的夜晚,妈妈带我去商铺里买植物,我们左挑右选,终于挑中了漂亮而娇贵的凤仙花。
我看了看凤仙花的包装,只见它上边有着凤仙花的样子,怎样浇水,还有几个醒目的大字:附有营养土,不用装土。
于是,我和妈妈饶有兴致地买了凤仙花。
到了家里,我急不可待地打开凤仙花的包装盒,一不留意,竟把种子扔到了沙发上,我当时并无注意到,只在意快点拆完包装盒,拆完包装盒后,我认为种子就在花盆里,而后,我就拿举预先准备好的水,倒进花盆里。
忙完这些以后,已经是九点钟了,于是,我就活蹦乱跳地跑进了房间里睡觉去了。
清晨起来,我发现花盆里有了平淡淡的香味,当时我也其实不知道这些平淡淡的香味是从营养土里出来的,我快乐极了,认为凤仙花快开了,就对它更为珍爱,关照。
但是,一天、二天、三天都三番五次地过去了,凤仙花一直没有长出来,到了第九天的清早,自己的内心终于有了迷惑,我为了除去自己的迷惑,就从家里拿了一把小铲子,在花盆里挖呀、挖呀,一直没有找到凤仙花的种子,我便哇哇大哭起来,我那响亮的哭声吵醒了妈妈,妈妈跑过来问:“ 儿子,你怎么了 ?” 我说:“ 呜呜,我栽花的种子没有了。
” 妈妈指着沙发上说: “ 不是有凤仙花的种子吗 ?” 我看了一下种子,转悲为喜。
想象着傻乎乎地养着没有种子的花,真令人可笑。
【典范 2】五彩斑斓的生活中风趣的事像朵朵浪花,令人回味,此中有一件事我此刻想起来还不由得哄堂大笑。
那是我四岁的时候,曾今想当个小大人。
一天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只留下我一个人,衣橱的门是翻开的,我望着衣橱里花花绿绿的衣服,突发奇想:我也来当一次妈妈。
于是,我拿下妈妈的裤子、帽子和上衣,又 “ 嘟嘟嘟 ” 地跑到鞋架旁,取出妈妈的高跟鞋。
沪教版作文十五《这件事做成了》教学设计沪教版作文十五《这件事做成了》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 能回忆自己学会做成的或没做成的事。
2. 能把自己做成或没做成的事完整具体地写下来。
【教学建议】1. 先引导读读题目及要求,引导学生讨论回忆,自己最近学会做哪些事?哪些做成了,哪些没做成?选材是作文前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往往不知该选什么,或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因此,老师要尽力引导学生先回忆讨论一下,最近你们做了什么事?比如,家里新添置了什么?你在学校的兴趣班里学会了什么?老师、父母、朋友又新教了你什么新本领?校园里又流行什么活动?先打开学生的视角,引发学生思维,不要过多地去限制学生,这样才会有新颖、新鲜的材料可供写作。
2. 在写作前,可以让学生先列出提纲。
把自己怎么会去做这件事的,是怎么做这件事,最后结果怎样先列一个提纲,然后再进行写作。
特别要把这件事是怎么做的写清楚,要让别人一看,也能照样子去做;或能知道你当时是怎么做的?3. 推荐两篇短文,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以启发思维,学习别人习作中的长处,避免短处。
《成功了》闵行区江川路小学刘星临了。
妈妈一抿嘴,瞪大眼睛看了我一下,说:“刚才是你自己要学的,不可以半途而废,既然做了,就要努力完成。
”我听了妈妈的话,吐了吐舌头,又重新拿起手机,开始发送。
我用心地、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按着每一个按键,用拼音输入法,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输入文字:老爸,我和老妈先吃饭了。
确定,发送。
手机上一只小风筝一次又一次地向外飞去,最后屏幕上显示:发送。
“耶,成功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不一会儿,手机发出“叮叮咚咚”的铃声,老爸也回了一条短消息:知道了。
这回我熟练多了,再次给老爸发送了一条,我们高兴时常常唱的一句广告歌词:啦啦你是一颗瓜子。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搞笑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乐观心态。
教学重点:1. 搞笑作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如何欣赏和评价搞笑作文。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搞笑作文。
2. 如何将搞笑作文的欣赏与学生的实际写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搞笑作文的范文、多媒体课件、作文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预习搞笑作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笑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笑话好笑在哪里?为什么能让人发笑?二、欣赏搞笑作文1. 教师展示搞笑作文的范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2. 学生讨论:这篇作文好笑在哪里?作者是如何运用搞笑手法的?3. 教师点评:总结搞笑作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如夸张、对比、拟人等。
三、评价搞笑作文1. 教师出示作文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搞笑作文。
2. 学生分组讨论,对范文进行评价。
3. 教师总结评价结果,强调评价搞笑作文的关键点。
四、实际操作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创作一篇搞笑作文。
2.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修改作文。
3.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搞笑作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搞笑作文的欣赏与自己的写作相结合?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搞笑作文,让学生了解搞笑作文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要将搞笑作文的欣赏与学生的实际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案设计分析:一件有趣的事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感。
”本习作设计主要通过引导学生确定写作的范围,筛选合适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观察生活细节,学会思考生活问题,学会写作。
让学生的外部刺激能转化为写作的内部动机和能力。
充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提升情感、审美的价值,享受作文教学所带来的愉悦。
目的要求:1、选择生活中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写一篇作文,围绕“趣”选择材料,突出有趣性。
2、习作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通顺的语句。
教学重点: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中心明确。
教学难点: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习作准备:学生汇报自己在生活中做过哪些有趣的事。
指导步骤:一、启发谈话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哪些事情你觉得有趣?(学生纷纷说出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有趣的活动、游戏、电影、电视……但大多数学生只是把事情的大概简略的叙述出来,没有把握住文章的主题:有趣,缺少文章的灵魂。
)二、明确写作要求作文主体:写一件事必须是有趣的。
(在写作文之前,审清题目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同学拿到作文题目,不审题,也不看写作要求,拿到题目就写,结果不是跑题,就是不符合写作要求。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一件有趣的事》,其中“有趣”是非常重要的,是题眼。
有趣就是能使人感到高兴,有意思或能引起人的好奇心。
我们要选择这样的事情来写。
)三、指导选材1、作文应围绕有趣来写。
(生活中学生经历许多事,但应选取有趣的事情,这就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来选取可行素材,突出有趣性。
)2、我们经历过的事有很多,什么样的事才是趣事呢?学生交流有趣的事情,教师恰当指导。
(提示:要讲清事情的经过,扣住题眼“趣”字,选材要有新意。
)3、讨论交流,评议选材情况,确定作文材料(1)小组交流,围绕“你准备写一件什么趣事,这件事为什么有趣?”来展开讨论。
(选自己最有趣的部分说具体、生动。
一件可笑的事
1 出示题目:一件可笑的事
2 思考:读了题目,你知道了要写什么?
说明:通过这一个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①是抓住“可笑”来写;②写一件事;
③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体现人物特点。
三、挖掘素材,打开思路。
1 回忆趣事: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有哪些事让你想来觉得可笑?
如:小孩穿大鞋;拆“家当”;学妈妈涂口红;叫错人;把洗面奶当牙膏;扮演角色……
2 诱导独立思考:
①这些事中,哪些事你认为可笑而想要写出来告诉大家?
②从那些事情中,可以看出,他(她)是个怎样的人?
3 交流归纳
①某某穿大鞋、大衣服和涂口红,看出他(她)是个天真可爱的人。
②某某拆玩具,看出了他(她)是个爱动脑,动手的人。
③某某把洗面奶当牙膏,看出了他(她)有个粗心的人。
说明:通过这一情景,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选择材料,而且让学生懂得最好的材料是自己亲身经历而别人不知道的事,材料的真实、新颖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四、展开想像,编拟故事。
1 再读《刮脸》,展开讨论:《刮脸》这个故事为什么深受大家喜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小贝当描写得生动活泼的呢?
2 交流中体会写作方法: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特点。
3 老师指导:写好作文除了选择真实素材以外,要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展开想像同样重要。
但是想像必须合理。
4 选择学生交流中的一个事例,随机指导一篇作文,以作示范。
说明:从例文入手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作,能够充分发挥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
让学生在学习范例中感悟基本的习作方法,并在仿写中习得,效果应该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