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二章教学设计教案资料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二章教学设计教案资料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二章教学设计教案资料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二章教学设计教案资料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重点提示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教学目标的分类及表述方法。

(2)运用指导教学法和发现教学法设计课堂教学。

(3)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及模式。

★考纲链接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2.教学目标的意义:(1)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估;(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3)指引学生学习。

3.教学目标的分类:(1)认知目标;(2)情感目标;(3)动作技能目标。

4.认知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5.情感目标包括: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6.动作技能目标包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7.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2)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8.行为目标具备三个要素:(1)具体目标。即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2)产生条件。即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3)行为标准。即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

9.任务分析。任务分析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连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然后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逐级排列出来。

10.教学中的九个事项。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11.常用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

12.教学媒体:(1)非投影视觉辅助;(2)投影视觉辅助;(3)听觉辅助;(4)视听辅助。

13.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联系;

(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14.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1)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2)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3)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5.发现教学设计四原则:(1)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6.合作学习教学设计实施五特征:(1)分工合作;(2)密切配合;(3)各自尽力;(4)社会互动;(5)团体历程。

17.个别化教学及其基本环节。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包括这样几个环节:(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2)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3)引入有序的教学材料,加以操练和练习;(4)容许学生以自己速度向前学。

18.个别化教学的经典模式:(1)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2)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以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3)掌握学习,是由布鲁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D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2.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属于(B )。A.接受 B.价值体系个性化 C.反应 D.形成价值观念

3.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C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A.知识 B.应用 C.评价目标 D.综合目标

4.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B )。

A.二个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5.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 )。

A.心理变化 B.信息加工 C.智力活动 D.信息输入

6.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 )。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7.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A )。

A.个别化教学 B.指导性教学 C.合作教学 D.情境教学

8.(A )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于此。

A.教学目标 B.教学目的 C.测评 D.教学策略

9.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A )。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10.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教学策略被称为(C )。

A.发现教学 B.掌握学习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11.(C )是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是对材料领会的一种形式。

A.转换 B.解释 C.推断 D.记忆

12.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系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C )。

A.目标分类 B.目标表述 C.任务分析 D.任务执行

13.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C )。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14.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D )。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15.情感目标的等级划分中,(D )等级的价值内化水平最高。

A.反应 B.接受 C.形成价值观念 D.价值体系个性化

16.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学生就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的是(B )。

A.程序教学 B.掌握学习 C.情境教学 D.计算机辅助教学

17.在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中,能够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属于教学目标的(B )层次。

A.应用 B.综合 C.领会 D.评价

18.通常人们所说的态度和欣赏属于情感目标的(C )。

A.反应 B.接受 C.形成价值观念 D.价值体系个性化

19.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 )。

A.学习动力缺乏最主要的表现是厌学。

B.要让学生掌握上课记笔记的学习技巧,养成上课记笔记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令人信服地让学生了解记笔记的作用,具体方法以及如何使用笔记。

C.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学习方法是相同的,所以应该从小学起就全面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成绩好的同学也会有厌学情绪。

20.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称为(B )。

A.发现教学 B.指导教学 C.程序教学 D.合作教学

21.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是(A )。

A.引起学生注意 B.提示教学目标 C.唤起先前经验 D.呈现教学内容

22.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连的(C )。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课堂行为 C.各种子目标 D.教学阶段

23.在乒乓球比赛中,面对各种情况,抽球还击率达到90%,则说明动作技能达到了(D )的目标。

A.模仿 B.准确 C.连贯 D.习惯化

24.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是(B )。

A.具体目标 B.行为目标 C.心理目标 D.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25.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C )。

A.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B.合作学习策略 C.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D.师生互动策略

2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不决定于他们能力上的差异,而在于他们的(D )。

A.学习积极性 B.智力水平 C.学习自觉性 D.学习时间

27.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之为

(B )。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28.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C )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29.发现学习的首倡者为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D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普莱西 D.布鲁纳

30.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A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31.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A )。

A.知识 B.领会 C.综合 D.评价

32.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A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掌握学习

33.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按领域原则和按(A )。

A.功能 B.大小 C.用途 D.年龄

34.在个别化教学中,程序教学的发明人是(B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布鲁纳 D.加涅

35.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来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A )。

A.模仿 B.准确 C.连贯 D.习惯化

36.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是(B )。

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

37.关于课堂教学的环境,实验证明学生座位的选择会影响学习,其中坐(A )是最积极的学习者。

A.教室前面几排及中间几列 B.中心区域 C.后排 D.左右两列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教学结果的_测量_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2.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即引起学生注意、_指示教学目标_、唤起先前经验、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学习指导、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予反馈、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3.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适宜于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_讲授教学_。

4.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_最终目标_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

5.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_综合_和评价等六个层次。

6.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_课堂社会环境_两个方面。

7.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步,预先要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_学生的起始状态_为止。

8.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和_选择教学策略_三个方面。

9.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_教学方法_、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10.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_自身的学习_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或原理。

11.教学目标具有_教学测量和评价_、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12.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四个要素:_行为主体_、行为动作、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13.对所学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_概念和原理_的回忆。

14._课堂问答_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向学生提问,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15.提出掌握学习的心理学家是_布卢姆_。

16.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_价值体系个性化_五个等级。

17.教学策略主要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_以学生为中心_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策略。

18.教师组织安排课堂空间的方法一般有按领域原则和按__功能原则___两种。

19.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景、_学生学习特点_、教学目标性质、教学媒体的特性等方面的因素。20.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_可测量_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21.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_教与学_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22.知识领会过程中的转换,即指_用自己的话_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23.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目标的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_教学方法的选用_、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24.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动作技能目标可具体分为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_习惯化_。

25.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由两部分构成,一般教学目标、_具体教学目标_。

26.合作学习的特征_分工合作_、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助、团体历程。

27.分析指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_关系_的分析、组织原理的分析。28.价值体系个性化内分两个水平_概念化心向_和性格化。

29.教学媒体包括非投影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听觉辅助、_视听辅助_。

30.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_教学目标_的一切活动计划。

31.教师可以根据_眼神和表情_、随时指定学生代表将所学知识或问题答案说出来、根据学生的课堂作业来检查全班学生的理解状况三条线索来判定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

32.戴尔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列了11种媒体构成了一个_经验锥形_。

33.发现教学要进行得顺利,关键在于_给学生创设的问题情境_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34.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_动作技能_三大领域。

35.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_预期_。36.采用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的成绩是以成功完成内容单元所需的而不是以在团体测验中的名次_时间_为依据的。37.知识作为教学目标,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

38._领会_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

39._接受_是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

40.反应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这类目标与教师通常所说的“_兴趣_”类似。

41.价值体系个性化的学习结果包括广泛的活动范围,但重在那些有代表性的行为或_行为特征_。

42.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需要。但因其无法直接观察,因此,有人提出了它与外部行为相结合的_目标陈述_方法。

43.在向学生陈述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确保学生理解目标和结果,形成_心理定向_。4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_教学材料_为中介的师生互动过程特别重要。

45.使用教学媒体,是为了使教学遵循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从经验的直接动作表征、经验的图像表征直到经验的_符号表征_。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有助于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2)有助于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一旦确定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策略;(3)指引学生学习。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教学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2.简述行为目标的陈述所要具备的要素。

答:行为目标陈述所具备的要素:(1)具体目标:即用以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2)产生条件:即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也就是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3)行为标准:即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也就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定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3.简述任务分析的作用。

答:任务分析的作用:(1)教师能够确定出学生的起始状态;(2)能够分析出从起始状态到最终目标之间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行为倾向;(3)能够确定出为实现最终目标而逐级实现各种子目标的逻辑顺序。

4.简述教学策略包含的内容。

答:教学策略包括:(1)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2)教学方法的选用;(3)教学媒体的选择;(4)教学环境的设置;(5)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5.什么是教学设计?试分析说明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要注意:(1)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指明了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而且为教学活动结束时评定教学效果提供了依据;(2)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心理学对如何组织教学内容的研究和阐述集中在教材的组织呈现和针对不同教材类型、不同课程类型组织教学内容诸方面;(3)选择教学形式、方法和策略;(4)分析教学对象;

(5)加强对教学传媒的了解,恰当和选择运用,以便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

6.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应考虑哪些具体因素?

答: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应考虑:(1)综合权衡教学情景(如全班、小组自学);(2)学生学习特点(如阅读、非阅读、视听偏好);(3)教学目标性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4)教学媒体的特性(如静止图像、动画、文字、口语等)。7.简述指导教学的主要活动或要素。

答: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一般认为,指导教学包括六个主要活动:(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这些活动并不是遵循某种顺序的一系列步骤,而是有效教学的因素,并且要与学生的能力倾向相匹配。

8.简述布鲁纳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原则。

答:布鲁纳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原则:(1)向学生解释清楚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2)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

(3)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适当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 (4)材料难度要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9.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阶段:(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2)促使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

(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论基础上引出结论。

10.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

答: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 (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2)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对应关系;(3)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辅之以操练和练习;(4)允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进行。

11.简述诱导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答:诱导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有:(1)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上看,教师扮演多重角色;(2)该模式重要环节是教师能够在班级中创设、确立并维持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信赖和理解的和谐气氛;(3)该模式主要方式是活动与教师的诱导相结合,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展示内心世界,在群体互动中达到互助和自助。

四、论述题。

1.试述加涅的教学事项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引起学生注意。这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条件。(2)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3)唤起先前经验。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原有知识与技能为基础。(4)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教学材料的性质、学生学习特点与预期学习结果等有关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5)提供学习指导。在学习指导中,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并教学生一些记忆和理解的方法,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保持。(6)展现学习行为。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要学生学到新行为。而学习是内在的心理活动,如果要想确定教学之后学生是否产生了学习,那就要让学生展现其外显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使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加强对正确反应的记忆。(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当确知学生获得了所教知识技能后,就要教学生如何记住知识,并给以复习的机会,以便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要提供一些问题和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习迁移。

2.试述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答:在教学中,设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课堂行为以及教学评价都具有一定的作用:(1)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第一,教学目标能促进一些组织结构松散的学习活动;第二,如果从学习材料和活动本身看不出所学信息的重要性,教学目标就可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成绩;第三,在阅读课文段落之前,表述教学目标似乎能帮助学生记住段落中的一些具体信息。(2)促进课堂行为和交流。如果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师就可预测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从而会选择和创造那些能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目标的活动,这不仅使预期的变化更容易达到,而且会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3)有利于评价和测验。

3.如何陈述教学目标?

答: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教学目标要用可观察的行为来陈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1)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马杰提出行为目标有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发生的条件、可接受的行为标准三个要素。根据马杰的行为目标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目标陈述上的含糊性,使之变得更加明确、可操作。(2)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这一方法既克服了严格的行为目标只顾具体行为变化而忽视内在心理过程变化的缺点,也同时克服了用传统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的含糊性和不可操作性的弊端,因

此,受到普遍的认可和采纳。

4.关于教学目标分类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答:在世界上影响比较大的有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布卢姆认为各种意识水平都可用行为形式表现出来,并把它们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领域。在三个领域中,布卢姆的贡献主要在认知领域。认知领域目标是指认知的结果,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级水平。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主要有态度、兴趣、理想、欣赏和适应方式等,其亚领域可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方面。技能领域分为知觉、准备状态、引导的反应、机械练习、复杂的反应和创作等六种。以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目标分类学,且具体、可操作,改变了以往始终沿用的常模参照测验的做法,促进了标准参照测验的实现。但他忽视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的内在联系,各个领域的目标也不够详尽。(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①言语信息的学习。学习理解言语信息的能力和陈述观念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②智慧技能的学习。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③认知策略的学习。是学生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学习过程的能力,“管理”学习过程的方式;④态度的学习。是学习获得一种内部倾向或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以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⑤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动作技能的学习,获得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操作能力。由于加涅的目标体系是以各层次智力技能的心理机制为依据的,对教学具有非常直接和明确的要求。所以,在许多教学设计中都采用了这种目标体系。

5.如何理解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程序教学及掌握学习?

答:(1)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关于发现学习的一些普遍性结论可以归纳如下:①从总体学习成绩上来看,发现学习并不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更好或更坏;②从高水平的思维技能上来看,发现学习通常更有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创造性和独立学习能力;③从情感领域的学习来看,发现学习比传统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教师和学校学习的积极态度,或者说,学生更喜欢学校。

(2)合作学习。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的研究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在许多方面都卓有成效:①各种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成绩,女生及后进生成绩提高尤为突出;②学生对学校科目更感兴趣,更多地参加课堂活动,更经常地在学习上互相鼓励,相互支持,在课堂上较少表现不良行为;③学生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接受、相互友好、建立友谊。此外,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发展复杂的认知技能,如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元认知意识及学习策略等。

(3)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它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程序学习的关键是编制出好的程序。为此,斯金纳提出亍编制程序的五条基本原理(原则):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强化(反馈);自定步调;低错误率。程序教学可以按程序教材的编排方法分为直线式程序和分支式程序两种。当前,分支式程序经常可以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见到。CA1是以计算机为呈现手段的程序教学。

(4)掌握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通常包括下列组成成分:①小的、分离的单元;②逻辑序列;③在每一单元结束时,通过考试检验掌握水平;④每一单元要有一个具体的,可观察的掌握标准;⑤为需要额外帮助或练习的学生提供“补救”措施,以使他们达到掌握水平。该方法优点表现在学生的如下变化上:学得更多并在课堂测验上表现得更好;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更有规律;更喜欢上课和教师;对学科更感兴趣;对学科学习能力更有信心。

6.如何进行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设计?

答:不同知识类型有不同的教学设计要求,应采取不同的教学设计。

(1)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的要求:①明确学生能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②教学安排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③使用符号标志技术。符号标志是在学习材料中加入的,虽不增加实际内容但却有助于强调材料的概念结构和组织的标志或词语。它们虽不提供实际的信息,但材料的结构更为清晰,使人一目了然。使用符号标志的形式多种多样;④教学方法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习惯,可选用讲解、图示、提问、回忆等方法;

⑤教学媒体的设计应尽可能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来展现事物的结构和事物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知识,并做好及时反馈。

(2)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的要求:①检验程序性知识教学效果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概念、规则去解决相应的问题,应以学生应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为中心;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应强调经过充分的练习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则。如果教学内容是概念,应重视运用正例和反例,用正例有助于概括和迁移,用反例有助于辨别并更准确地把握概念。如果是规则的教学要重视把它们运用于各种新情境,做到面对适当条件(如果)就能立即作出反应(则);③如果是由一系列产生式组成的较长的程序性知识,应注意把握分散与集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的要求:①策略性知识教学组织,应明确其效果是看“学生会学习”的情况;②既可组织专门的学习方法的教学,又要把思维方法渗透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教学组织中;③教师可以把自己内隐的思维活动的监控和调节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加以仿效。

7.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答:(1)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能理解时,教师可以给以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事实性的问题不能依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2)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3)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给以较少指导;对于能力较弱、个性依赖的学生给以较多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8.为了调动课堂积极性,王老师经常用分组讨论的方法使同学参与到课堂中来,你认为这属于合作学习吗?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答:(1)课堂分组讨论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课堂形式。(2)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①分工合作,是指以责任分担的方式达成合作追求的共同目的。真正有效的分工合作必须符合两个条件:每个学生都必须认识到工作是大家的责任,成败是大家的荣辱;工作分配要适当,必须考虑每个学生的能力与经验,作合理安排;②密切配合,是指将工作中应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各种项目分配给每个人;③各自尽力;④社会互动,合作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在态度上相互尊重,在认知上能集思广益,在情感上彼此支持。为此,学生必须具备两项基本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和待人处事的基本社交技巧;⑤团体历程,是指由团体活动达成预定目标的历程。

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定义:学与教 二、核心:学习心理 三、学科范畴:心理学分支,应用心理学范畴 四、学习性质界定: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五、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六、五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物质、社会环境)、教学媒体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的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 ④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⑤教育经验总结法 ⑥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⑦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从而了解心理特点的方法 二、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 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发展概况: 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2、1877年、俄罗斯、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 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教育心理学之父、奠基人 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 方东岳《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60年代至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成熟) 80年代末(深化拓展)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定义:指个体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二、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表现:①同一方面发展速度;②不同方面发展速度 关键期: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几个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4~5岁书面语言4岁形状知觉5岁儿童智力发展 四、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决定论①、高尔顿②、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③、格赛尔:成熟论 2、环境决定论①、洛克(白板说)②、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3、影响身心因素

教育心理学教案讲课稿

教育心理学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五章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计划课时: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不良行为的原因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掌握不良行为的具体原因及其解决方式。掌握行为矫正的概念和原则。理解实用行为分析程序,了解各程序的概念。 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以自学、讨论为辅。即利用多媒体课件(PPT)进行讲授式、讨论式教学。 教学重点:掌握不良行为出现的具体原因及其解决方式。 教学难点:真正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实。 教学过程: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一、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学生的不良行为决非空穴来风,一定是有原因的。课堂不良行为最常见的强化物就是注意──来自教师、同学或者两者,另一个原因是学生想从腻味、挫折、烦躁和不愉快的活动中解脱出来。 (1)赢得教师的注意 有时候,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是为了赢得教师的注意,哪怕是消极的注意。这一原因比许多老师想象的要更普遍。其解决方法也相当容易,尽量地忽视他们,当他们表现不良时只注意那些表现好的学生。如果实在无法忽视他们的不良行为时,只好暂时请出去,例如让学生站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或者送到校长办公室,这将比斥责有效一些。事实上,斥责对其他学生而言起到了强化作用。 (2)同伴的注意 学生表现不良除了赢得教师的注意外,另一个普遍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得同学的注意和赞赏。青少年时期这一原因就更为普遍。忽视受同伴强化的不良行为是错误的。例如,一个学生将书放在头上晃来晃去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教师忽视了,这一行为就会继续下去,并且还可能鼓励其他人做出类似的行为;斥责,又只会吸引全班更多的注意,甚至更糟的是,增强了他在同伴中的地位。对于受同伴强化的不良行为,教师可以做出以下两个反应:一个就是将犯规者从班上请出去,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西方: 冯特桑代克 美国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1913—1914年发展成为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 俄国:乌申斯基于1868年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卡普杰列夫于1877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 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西方:①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不断扩大②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③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前苏联:①注重理论观点的探讨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布隆斯基、鲁宾斯坦②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③对西方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进行全面否定我国:20世纪初,出现第一本《教育实用心理学》,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著。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50年代学习和介绍苏联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 西方:①内容日趋集中,初步形成理论体系②注重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 前苏联:①对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态度发生变化,由排斥到亲近②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③注重理论方面的探讨,发展了自己的学习理论④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我国:("文革")中断 四.深化拓展时期(20C80年代以后) ①各理论派别分歧越来越小,东西方相互融合 ②更加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我国:复苏繁荣1980年,潘菽《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 1、什么是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2、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2、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 3、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是什么?对学前教育有何启示?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核心

当代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行动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及其同事、学生、专业研究者)单独或者共同进行的以提高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反省研究。 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包括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容。 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教师、教学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与教学及其评价/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第二章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的迁移或概括。顺应:个体在其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不能使新的经验同化时,便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

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最近发展区:指一定的已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与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化:指外部的东西转化为部的东西,把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维果茨基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化。 场依存性: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风格。 场独立性: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在的参照(主体感觉)的一种认知风格。 反思型:能够做出缓慢但仔细而准确反应的一种认知风格。 冲动型:能够做出快速但不准确反应的一种认知风格。 说说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他的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主用多种方式表述教学容;主理解知识建构过程;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收集、分析、梳理有关资料,主动进行意义的建构。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出来三个重要倾向,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陈帼眉 姜勇(1-7章)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 ②工业心理学 ③医学心理学 ④护理心理学 ⑤司法心理学 ⑥艺术心理学 ⑦体育心理学 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 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2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真题精选2 (总分:171.00,做题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14,分数:14.00) 1.在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分期中具体运算阶段指()。 (分数:1.00) 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15岁 解析: 2.不属于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的是()。 (分数:1.00) A.感知运动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 C.前运演阶段 D.具体运演阶段 解析: 3.提出“发展性教学”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1.00) A.奥苏伯尔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乌申斯基 解析: 4.小学儿童的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分数:1.00) A.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要形式 B.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D.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解析: 5.小学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在过渡中存在着 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大约在()。 (分数:1.00) A.三年级上学期 B.三年级左右 C.四年级上学期 D.四年级左右√ 解析: 6.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1.00) A.巴甫洛夫 B.列昂节夫 C.维果斯基√ D.鲁利亚 解析: 7.小张是一个多愁善感、孤僻内向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小事情,也会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他的气质类型是()。 (分数:1.00)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黏液质 解析: 8.按照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建立自我同一性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 段是()。 (分数:1.00) A.6?12岁 B.12?18岁 C.18?25岁√ D.25?50岁 解析: 9.下列哪项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表现()。 (分数:1.00) A.水平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性别差异 解析: 10.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分数:1.00) A.可逆性 B.守恒性 C.形象性√ D.互反性 解析: 11.皮亚杰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是()。 (分数:1.00) A.图式、运算、同化、顺应 B.图式、成熟、同化、平衡 C.图式、成熟、同化、平衡 D.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小学教育心理学

小学生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 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 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 个案研究法(5)教育实验总结法(6)作品分析法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 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1.心理发展概念:心理发展是个体从胚胎时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 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与发展是逐渐的、连续而有规律的。 2.(选择)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2)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心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 (4)心理发展过程中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大题论述)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观:认为知识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来完成的。

图式:动作的组织或结构或是行为以及思维的方式,最初的图式源于遗传。 例如出生的婴儿具有吸允、哭叫以及视、听、抓握等行为。这些属于遗传图式。 例如一个四个半月的婴儿,当看到拨浪鼓时,就会伸手去抓,抓住后摇晃拨浪鼓。这一个行为模式的心理结构,即图式。或者:敲击东西有声音。 同化:根据已有的图式结构来理解新事物或事件的过程。 例如:学会抓握的婴儿当看到床上的玩具时,会反复用抓握的动作去获得玩具。当他独自一个人,玩具又较远(看得见),手够不着时,他仍用抓握的动作试图得到玩具。这一动作过程就是同化,婴儿用以前的经验来对待新的事物(远处的玩具),即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或者:小孩子敲东西,给他新的事物的时候她还是敲。 顺应:有机体调节自己图式结构来理解新事物或者事件的过程 例如;如上述提到的那个婴儿为了得到远处的玩具,反复抓握,偶然的抓到床单一拉,玩具就从远处到了近处,以后婴儿就会用这一动作来得到玩具,这一动作过程就是顺应。或者:小孩子敲击鸡蛋时鸡蛋碎了,打破了原有的图式任何东西都能敲击。 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滤的过程。 例如:如上述举的实例,当婴儿获得拉床单可以得到远处的玩具,这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大将军

《当代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一章★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C)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第二章★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思性 ★第三章★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C)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4.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5.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B)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第四章★ 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C) A.人类学习 B.机器学习 C.网络学习 D.动物学习 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B) A.态度 B.习惯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C)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第五章★ 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知同化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

小学教育心理学重点归纳

学教育心理学 一章绪论 育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节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育心理学的史前思想 育心理学的形成 育心理学的发展 二)西方: 希腊的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代: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 、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 代克(Thorndike)(美): 903年着成《教育心理学》 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 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一)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 二)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 0s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一)内容趋于集中 二)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三)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 二节: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学习的任务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涵: 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有效的教育。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儿童心理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质: 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何揭密专长? 家-新手比较研究范型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路径。 新教师 教师可能存在的错误观念 学≠传授知识 象:新教师授课往往“口干舌燥、面红而赤”,但收效甚微,学生不愿听讲,没有学习兴趣。 因: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应当顾及教授的对象,即“学生”。尤其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早先形成的错误概念。“学习心理”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上述内容。 科知识≠教师所需的全部知识 科知识只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知识,其它许多知识,如:如何呈现教学内容、了解学生、评价学生、组织课堂教学等也是师必备的知识。 其是“教学法-内容知识”在有效教学中非常重要,涉及如何呈现教学内容、如何为不同年阶段的学生安排授课难度、如何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等。 科内容知识不会自动生成教学法-内容知识,获得此类知识需要相当长的教学经验,并且需要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方可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五章-教学设计重点试题解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五章教学设计重点试题解 [日期:2008-12-27]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字体:大中小] 一、选择题 1.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也就是对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这是( )。 A.教学原则B.教学设计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 2.下面不属于宏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的是( )。 A.制定教学计划B.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C.确定教学目标D.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 3.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 )。 A.概括B.系统C.巩固D.评价 4.智育目标包括三个方面:陈述性知识、认知策略和( )。 A.心智技能B.特殊技能C.元认知D.程序知识 A.应力求明确、具体,并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 B.应反映学习的类型,在不同学习类型中,也应反映学生掌握的水平 C.应陈述通过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变化 D.应该简明扼要,可以操作 8.教材编写的依据是( )。 A.教学制度B.教学设计C.教学目标D.教学大纲 9.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这一过程是( )。 A.教学设计B.教学任务分析C教学测量D.教学评价 10.下面不属于《美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学媒体的分类的是( )。

A.印刷材料B.图示媒介C.声音媒介D.电子媒介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949c1178.aspx二、填空题 1.教学设计是指( )及其( )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 2.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造就各种人才的需要及( )出发,全面安排学生有效学习的课程数量、学习活动方式、课时安排与分配等,才能从整体上保证( )的正常运转。 3.宏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制定教学计划、( )、( )、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 4.( )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 5.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我国学者倾向于将这六级目标概括为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为( );第二个范畴为( )。 6.教学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 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 )。 7.( )是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终末状态与教学开始前学生原有的起始状态之间的心理差距。 8.确定学生的( )可以利用学生的作业、小测验或课堂提问等方法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也可以通过诊断|生的单元测验来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或倾向。 9.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 )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 )。 15.( )指教学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和工具。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设计的涵义及其类型。 2.请从系统的观点谈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的原则。 3.简述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内容。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 教学设计)【圣才出品】

第23章教学设计 1.什么是教学设计?其基本方法是什么?教学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教学设计的涵义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安排与确定。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等)进行选择、安排与规划。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向教学技术转化的关键。 ①教学设计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在对有关教育教学、学生学习、能力与品德的本性以及学习规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也是衡量某种教学设计效能的尺度。教学理论作为改进教学工作的原理或原则,只有通过周密而详细的设计,才能转化为方法或技术。 ②教学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必须与学校实际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来,而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正是通过教学设计来实现的。因此,为了改进教学,除了认真研究教学理论外,同时也必须加强教学设计工作,使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技术。 (2)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科学的教学设计必须以系统论观点作为其指导思想,必须采用现代系统论所创导的系统方法。系统论方法是应用系统原理,综合研究事物的性质及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在应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进行以下三个层次的分析。 ①活动分析 由于作为教学目标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活动的内在调节机制,因而必须通过活动

的分析才能确定教学的目标系统。通过活动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系统时,应选择确定各学科领域的典型活动;区分各典型活动的层次或水平;确定目标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层次与序列。 ②任务分析 目的与任务是指具有相属关系的两个层次的不同目标项目。上层的目标项目称为“目的”,其下属的目标称为“任务”。目的与任务之间的关系是总目标与次目标的关系,是上层或上位目标与下层或下位目标的关系。任务分析目的是确定教学活动中的作业内容。通过任务分析以确定教学作业时,必须确切规定并明确表述教学任务所含的各种目标因素;任务配置必要的教学作业,则教学任务不仅要有确切的规定,同时要有明确的表述;注意区分不同的任务系列;注意区分同一任务系列的不同要素。 ③作业分析 教学系统中的作业是教师用以完成教学任务,借以构建学生能力与品德结构的手段,通常称为教材。在教学系统中教材即教与学的一系列作业。这种作业是用来实现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构建一定的能力与品德结构的手段。作业既是实现教学任务的手段,又是制定教学活动程序的依据。作业分析的目的就是加深对作业的认识,为制定教学活动程序提供依据。 (3)教学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系统包括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活动、教学成效的考核与评估,他们分别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①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中所要构建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它既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为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其设计必须遵循教育方针制约性原则、活动分析原则、类化经验原则、系统性原则和明确化原则。

教育心理学第3版教学设计第5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五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一讲心理发展概述 一、教学目标 1.识记:发展心理的概念和一般特征。 2.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因素。 3.应用:掌握青少年心理年龄特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青少年的心理年龄特征。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1 五、教学流程: 导入 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上一章的内容,让同学开展对“青少年期是指哪个年龄阶段”的讨论,逐渐引入到本章主要内容的学习。 讲解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一生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心理发展”,特指个体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阶段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主要指个体心理的积极、有序的发展变化,是个体心理连续、 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这几个基本特征。

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前后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是后来发展的前提。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心理发展又是一个矛盾的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某些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取代了旧质要素而占主导地位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 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例:三岁幼儿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绘画时不会事先构思,画什么算什么。在直觉动作思维的基础之上,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儿童就可以脱离动作操作仅依靠记忆中保持的形象来进行思维,这样就产生了思维发展的一个质变,即形象思维产生了。在此基础上,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逐渐从主要依靠形象进行思维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进行思维,思维的发展又有了一个新的质变,即抽象思维产生了。 附:通常,我们把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本章着重讲授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学生的心理特征。 (1)婴儿期(1岁前)。 (2)童年早期(1~6岁),相当于托儿所和幼儿园阶段。 (3)童年中期(6~12岁),相当于小学教育阶段。 (4)少年期(12~15岁),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5)青年初期(15~18岁),相当于高中教育阶段。 2.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一般说来,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稳定的速度和顺序,人们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所以,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大多数同龄儿童总是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上,表现出相似的心理特点。并且,心理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颠倒的,因此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可变性: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每个个体在发展速度、最终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普遍觉得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聪明,就是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儿童心理的发展变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 技能是通过练习能提升的 C. 技能就是潜能 D. 技能一下子就能学会 B. 系鞋带 打电话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一、 单选题 (本题共 15 道题,每道题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 为正确 答案,每道题 1 分,共 15 分 ) 1. 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集中体现在对( )的不同解释上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过程 D. 反思过程 2.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 )阶段会出现“集体的独白”这一现象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3. 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 并规 划、引到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 A. 语言智能 B. 逻辑 - 数学智能 C. 空间智能 D. 内省智能 4. 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表 现出 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 A. 扇贝效应 B. 罗森塔尔效应 C. 巴纳姆效应 D. 天花板效应 5. 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主题分类( ) A. 人类学习 B. 网络学习 C. 机器学习 D. 动物学习 6. 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而完成的( ) A. 顿悟 B. 形式条件作用 C. 尝试 -错误 D. 模仿 7. 幼儿在没有家长的教导下,也会自发的学会爬行,这种现象叫做( ) A. 试误学习 B. 创造性能力 C. 潜伏学习 D. 客体永恒 8.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 实事件或真题问题上的教学称为( ) A. 支架式教学 B. 情境教学 C. 探索学习 D. 合作学习 9. 随机通达教学是由谁提出的( ) A. 斯波罗 B. 马斯洛 C. 维特罗克 D. 列昂节夫 10. 根据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当学生完成较容易的作业时, 教师应使其紧张程度 控 制在( ) A. 较高的水平 B. 较低的水 C. 非常低的水平 D. 中等水平 11. 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关系,这种学习属于( ) A. 符号学习 B. 词汇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原理学习 12. 下列对技能描述正确的是( A. 技能就是活动程序 B. 13. 下列任务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 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表后,计算 3*5= ? C. 写创造性思维的论文 D. 14. 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 A. 分散学习 B. 谐音联想法 C. 画出系统结构图 D. 多种感官参与 15. 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二、 多选题 (本题共 6 道题,每道题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为 正确答 案,每道题 2分,共 12 分) 1. 以下哪几个不属于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发展 8 阶段论( ) A. 主动感对自卑感 B. 自主对羞怯 C. 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 D. 友爱亲密对寂寞孤独

2017年上半年河南省中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学设计考试题

2017年上半年河南省中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 学设计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是() A: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 C:进入继续教育强国行列 D:进入幼儿教育强国行列 2、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A:十进制数35 B:二进制数10101 C:八进制数26 D:十六进制数1A 3、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____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4、《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作者是() A:海涅 B:雨果 C:巴尔扎克 D:狄更斯 5、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 A:传统教育理论 B:现代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6、当喝酒的“老习惯”与驾车的“新方式”遭遇的时候.有的人想“鱼与熊掌兼得”,既喝酒又驾车。因此,如果不从社会传统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对刚刚走进汽车社会的人们进行引导教育.而只靠疾风暴雨的执法运动,很难根治酒后驾车的顽疾。当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舆论的深入讨论和专项行动的持续展开,“喝酒不驾车,驾车不喝酒”的基本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____ A:根治酒后驾车顽疾不一定要开展专项行动 B:社会习惯的转变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C:转变生活理念是解决酒后驾车问题的根本途径

D:专项行动对于解决酒后驾车问题治标不治本 7、以下和“太阳和金子是会发光的”判断不相同的是。 A:宋祖英和谭晶晶是歌唱家 B:李健和张亮是同事 C:冰箱和洗衣机是家用电器 D:汽车和火车是交通工具 8、”私德教育”的核心是() A:家庭美德教育 B:尊老爱幼教育 C:做人处事教育 D:交往礼仪教育 9、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__的雏形。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10、爱国主义情感属于下列哪种情感?()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责任感 1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合理化 B:示范化 C:多样化 D:个别化 12、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__ A.认识动机 B.成就动机 C.赞许动机 D.交往动机 13、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__。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14、(2007年10月)我们通常认为刀子的作用是切割,而忽视刀子的其他用途,影响这一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A:问题的特征 B:已有的知识经验 C:功能固着 D:个体智力水平 15、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的提出者是()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小学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一规律的反映。( B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反映出人们选择教育方式受到下列哪种理论的影响( B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决定论 D.心理决定论 1.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C )是适应认知差异的最佳教学方式。 A.分组教学 B.小班教学 C.个别教学 D.大班教学 2.( A )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A.丹瑟洛 B.尼斯比特 C.皮连生 D.鲍斯菲尔德 3.“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 C )揭示了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4.马斯洛认为,下列哪一项需要永远也得不到完全满足?( D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的需要 D.审美需要 5.阅读技能是一种( C )。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6.下列属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的是( A )。 A.学习任务 B.兴趣 C.自我效能感 D.归因 7.看到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C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8.最早的有关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 A )。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9.将学业成绩看做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的是( C )。 A.学习驱力 B.认知驱力 C.自我提高驱力 D.附属驱力 10.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A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11.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在原因的是( A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2.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 )。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学设计模拟题

一、选择题 1.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也就是对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这是( B )。 A.教学原则B.教学设计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 2.下面不属于宏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的是( C )。 A.制定教学计划B.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C.确定教学目标D.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 3.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 D )。 A.概括B.系统C.巩固D.评价 4.智育目标包括三个方面:陈述性知识、认知策略和( A )。 A.心智技能B.特殊技能C.元认知D.程序知识 A.应力求明确、具体,并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 B.应反映学习的类型,在不同学习类型中,也应反映学生掌握的水平 C.应陈述通过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变化 D.应该简明扼要,可以操作 8.教材编写的依据是( D )。 A.教学制度B.教学设计C.教学目标D.教学大纲 9.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这一过程是( B )。 A.教学设计B.教学任务分析C教学测量D.教学评价 10.下面不属于《美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学媒体的分类的是( C )。 A.印刷材料B.图示媒介C.声音媒介D.电子媒介

二、填空题 1.教学设计是指( 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 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 2.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造就各种人才的需要及( 各种人才成长的规律)出发,全面安排学生有效学习的课程数量、学习活动方式、课时安排与分配等,才能从整体上保证( 教学系统)的正常运转。 3.宏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编选教材)、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 4.( 教学目标)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 5.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我国学者倾向于将这六级目标概括为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为( );第二个范畴为( )。 6.教学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 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 )。 7.( )是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终末状态与教学开始前学生原有的起始状态之间的心理差距。 8.确定学生的( )可以利用学生的作业、小测验或课堂提问等方法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也可以通过诊断|生的单元测验来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或倾向。 9.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 )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 )。 15.( 教学媒体)指教学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和工具。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设计的涵义及其类型。 2.请从系统的观点谈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的原则。 3.简述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内容。 4.简述教师教学任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