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是指由于影响需求的诸因素发生变化后,需求量做出反应的程度。

从理论上分析,可以对影响需求的任何变量的弹性进行考察,但由于其中一些因素难以量化,因此通常考察的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而需求的价格弹性具有代表性,因此主要讨论需求的价格弹性,并按通常习惯称之为需求弹性。

各种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Ed来表示需求弹性的大小。需求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

(一)理解需求弹性和需求弹性系数的要点

1.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

2.需求弹性系数是指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而不是需求量变动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绝对量的比值,这样可以排除计量单位的影响。

3.需求弹性系数的数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这取决于有关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若它们同方向变动,则Ed为正值;反之,Ed为负值。实际运用时,为方便起见一般都取其绝对值,Ed的绝对值表示变动程度的大小。

4.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需求弹性系数大小并不一定相同。

(二)需求弹性的分类范围

一般情况下,不同类商品的需求弹性也是不同的,为了揭示某种商品及其在某一价格的弹性高低,通常根据需求弹性系数大小进行分类:

1.∣Ed∣=0,表明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固定不变,如以价格为纵坐标,需求量为横坐标(以下同),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此时称需求完全无弹性,或称需求弹性为零。

2.∣Ed∣=∞,表明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需求量是无限的,需求曲线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此时称需求有完全弹性。

3.∣Ed∣=l,表明价格每提高(或降低)一定比率,则需求量相应减少(或增加)相同的比率,需求曲线为一条正双曲线,此时称需求为单一弹性。

4.∣Ed∣>1,在表明价格每提高(或降低)一定比率,则需求量相应减少(或增加)更大的比率,需求曲线比较平坦,此时称需求富有弹性。

5.0<∣Ed∣<1,在表明需求量变动比率的绝对值小于价格变动比率的绝对值,需求曲线比较陡峭,此时称需求缺乏弹性。

(三)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

1.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

一般而言,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很多,则该商品的需求很可能是富有弹性的。因为若该商品价格上涨(或下降),消费者就会减少(或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或减少)对该商品替代品的购买量。因此,把一种商品的范围限定的越窄,它的替代晶越多,需求弹性也越大。

另一方面,如果某种商品有完全相近的替代品,则该商品的需求可能有完全弹性。

2.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商品在消费者家庭预算中所占的比例

若商品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则它们的需求弹性通常很小,因为无论这些商品是否涨价,消费者都必须购买,而且它们在家庭开支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大,因此它们价格的涨跌对每个家庭需求的影响都很小。同时,商品为奢侈品,则通常可有可无,因此需求弹性相对较大。

同时,商品在消费者家庭预算支出中占的比例也影响到它们的需求弹性。对于那些占家庭支出比例较大的商品,如果它们的价格上涨,则对消费者的生活影响较大,因而需求量必然减少很多,所以它们的需求弹性也较大;反之则需求弹性相对较小。

3.商品本身用途的多用性

某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其需求弹性越大。因为用途越多的商品其价格发生变化时,会从多种途径影响到对他的需求。

4.商品的耐用程度

商品越是耐用,需求弹性越小。因为消费者一旦购买耐用品,即使它们的价格下降,消费者也不会在短期内重新购置。

5.时间的长短

需求弹性是时间的函数,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而言,时间越长,消费者和厂商越容易找到新的替代品,因而需求也越有弹性。

(四)需求弹性与消费者支出(或销售者收入)之间的关系

若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则价格与消费者支出呈反方向变动。

若某种商品的需求为单一弹性,即价格升(降)的百分率与需求减(增)的百分率相等,此时价格P与需求量Q的乘积为定值,因此价格变化与消费者支出(或销售者收入)无关。

若某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则价格与消费者支出呈同方向变动。

局部均衡价格

三、局部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在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中,必有买者和卖者共同接受的价格。在这个价格下,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从而使商品的市场达到一种平衡。达到市场均衡时的价格称之为均衡价格,达到市场均衡时的数量成为均衡数量。

由市场需求函数与市场供给函数可以求出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我们可以利用图形显示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把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合并到一幅图上,得到下列图1—5。

图1—5局部均衡价格的确定

图1—5中,市场供给曲线Qxs与市场需求曲线Qxd的焦点E点为均衡点。

商品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形成是市场供求力量自发作用的结果。在这一均衡点,生产这一商品的所有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愿意提供数量等于消费这一商品的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愿意购买的数量。

任何脱离这一均衡点的状况都成为失衡。在失衡的情况下,市场上供求力量的自发作用最终会实现均衡。

例如,当某种商品的供给超过需求时,提供这种商品的厂商会竞相压价出售。这将会降低该商品的市场价格。较低的市场价格会提高消费者的需求而降低的生产者的供给,而最终实现供求的均衡。

反之,当某种商品的需求超过供给时,消费者会竞相以高价购买该商品。这将会提高市场价格。较高的市场价格会降低消费者的需求而提高的生产者的供给,从而在较高的均衡价格下实现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均衡。

(二)关于均衡点的讨论

均衡点的存在性。如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在第一象限存在交点,则存在均衡点。否则,就不存在均衡点。

均衡点的惟一性。所谓均衡点惟一性是指只存在惟一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而不存在别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在局部均衡的情况下,均衡点通常是惟一的。

均衡点的稳定性。其含义如下:当价格略微偏离均衡点时,如果由于市场的力量或其他经济机制的作用,使价格能自动地逼近并达到均衡点,则该均衡点是稳定的;否则,就称该点是不稳定的。

对于均衡点的稳定特征的讨论是建立在稳定条件基础上,所规定的稳定条件不一样,均衡点的特征就不同。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 弹性分析

弹性的相关概念 弹性系数点弹性弧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一、单项选择题 1、贵夫人对一般的美容化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0 ; D、以上都有可能。 2、如果某产业许多厂商生产同一种标准化产品,则其中任一厂商的产品的需求: A、完全无弹性; B、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3、假定生产某种产品的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产品的: A、需求曲线左移; B、需求曲线右移; C、供给曲线左移; D、供给曲线右移。 4、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则意味着价格一定程度的下跌将会导致: A、卖者总收益增加; B、买者需求量减少; C、买者总支出减少; D、买者需求增加。 5、如果价格上升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6、厂商在工资率下降时,一般倾向于增雇工人,假如对工人的需求缺乏弹性,工资率的下降将导致工资总额: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7、如果小麦市场是缺乏弹性的,小麦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由于气候原因使小麦产量下降20%,则: A、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小麦产量下降20%; B、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小麦的价格上升低于20%; C、小麦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小麦的价格上升超过20%; D、以上都不对。 8、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可以预期价格上升: A、多于5元; B、少于5元; C、等于5元; D、以上都不对。 9、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决定对销售者征税,如果政府希望全部税收都由买者承担,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则应具备的条件是: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0小于无穷大; 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0小于无穷大,供给弹性为0; C、供给弹性大于0小于无穷大,需求价格弹性等于0; D、以上都有可能。 10、劣等品足球的收入弹性: A、等于0; B、大于0; C、小于0; D、大于1。 11、商品的供给曲线为过原点一条直线,则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A、等于1; B、等于该供给曲线的斜率; C、不确定; D、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12、对一斜率为正且在原点的左端与数量轴(横坐标)相交的线性供给曲线,其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先考虑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用图1来说明。 图1 线型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在图中,线性需求曲线分别与纵坐标和横坐标相交于A、B两点,令C点为该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从几何意义看,根据点弹性的定义,C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表示为: d dQ P GB CG GB CB FO e dP Q CG OG OG AC AF =-?=?=== 由此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在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大;相反,位置越低,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就越小。这一特征在图2 (a)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图(a)中,随着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由最低的A点逐步上升到最高的E点的过程,相应的点弹性由e d=0逐步增加到e d=∞。具体地分析,在该线性需求曲线的中点C,有e d=1,因为CA=EC。在中点以下部分的任意一点如B点,有e d<1,因为BA1,又因为DA>ED。在线性需求曲线的两个端点,即需求曲线与数量轴和价格轴的交点A点和E点,分别有e d=0和e d=∞。可见,线性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都是不相等的。这一结论对于除了将要说明的两种特殊形状的线性需求曲线以外的所有线性需求曲线都是适用的。 在图(b)和图(c)中各有一条特殊形状的线性需求曲线。图(b)中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的点弹性均为无穷大,即e d=∞。图(c)中的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均为零,即e d=0。可见,对于线性需求曲线上每—点的点弹性都不相等的结论来说,水平的和垂直的需求曲线是两种例外。

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现在猪肉价格不稳定,究其根本原因是国家过分的干预农业,对母猪进行补贴,可以给猪入保险,这样大大提高里养殖户的积极性,但这种积极性是盲目的,结果造成里春节后猪肉价格一落千丈,现在国家又对猪肉进行里冻肉储备,带来的影响是猪肉的价格急剧上涨,但这种上涨时一种泡沫,现在猪肉仍然处于一种供过于求的状态。 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是微观经济学的得意之作,因为这两者都可以有漂亮的、通俗易懂的数学模型作支撑,最容易给初学者留下“科学的经济学”的印象。 什么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呢?最准确的还是用公式来表示: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有些物品价格有微小变动(例如上升1%),即引起需求量的较大变动(例如下降3%),这时候该物品的需求弹性即为3,一些非必需的、即兴型的消费品就可能如此,如夏天的西瓜;有些物品价格有较大波动(例如下降3%),却只引起需求量的较小变动(例如1%),则该物品的需求弹性为1/3,像面粉、大米一类的基本必需品就可能如此。一些物品价格变动幅度与需求变动幅度一致,则其需求弹性为1,例如猪肉就可能如此。微观经济学把第一种情形称作富有弹性,第二种情形称为缺乏弹性,第三种情形称作单位弹性。事实上,同一种物品,在不同价格点上的价格弹性不同,在不同价格点上的上升弹性与下降弹性也不同。例如,当大米价格较低,需求量较大时,其价格上升弹性较大,例如为0.5,即价格上升会引起需求量的较大下降;其价格下降弹性较小,例如为0.2,即价格下降会引起需求量的更较小下降。当大米价格较高,需求量本来就较小时,其上升弹性就比较小,例如为0.2,即价格进一步上升只能引起需求量的较小下降;而下降弹性则比较大,例如为0.5,即价格下降可引起需求量的较大上升。这一数量关系可以用供求曲线图来精确表达。 懂得需求弹性有什么意义呢?“弹性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它有助于弄清价格上涨对于收益的影响。对许多企业来讲,这是个关键问题。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餐厅或杂志出版社,都需要决定是否值得提高价格,以及较高价格的收益是否能够弥补较低需求的损失。”(P52)例如,“对于美国航空公司来说,弄清乘客的需求弹性相当于每年可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在理想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希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new)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应的解释。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 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 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P:价格(Price); 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介绍: 某房地产公司要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根据研究资料,租房的需求收入弹性是之间,买房的需求收入弹性在之间,估计今后10年内每人每年平均可增加收入2%-3%,需要掌握的是10年后居民住房需求(租房、买房)的增长数量。 二、案例分析目标: 由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城镇住房的生产与消费快速步入“市场导向”时代,作为房地产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策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积极把握民众的住房需求变化,才能制定出相应的短、中、长期规划,应对市场竞争,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此次案例分析,我组主要是根据“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是住房消费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居民住房(购房和租房)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这一关键因素,通过对济南市(假定城市)住房需求情况、租房需求收入弹性、买房需求收入弹性、收入增加比例等因素的分析,为某房地产公司制定一个住房的长远规划。 三、案例分析: 名称数值 租房需求收入弹性 买房需求收入弹性 收入增长比率2%-3%

购房需求量(提供)780万㎡ 租房需求量(提供)520万㎡ 26-30岁住房需求人数占同龄人数比率(提供)32% 30-45岁住房需求人数占同龄人数比率(提供)76% 45岁以上住房需求人数占同龄人数比率(提供)22% (一) = = 也就是说10年后居民收入增加了%%。 (二) 根据£=(ΔQ/Q)/(ΔI/I),故ΔQ/Q=£(ΔI/I) (1)租房 *%=% *%=% (2)买房 *%=% *%=% (三) 假设案例时间为2011年,同时10年内其它因素影响不大: (1)租房 ΔQ1=520*%=万平方米 ΔQ2=520*%=万平方米 即ΔQ租房的区间为(,) (2)买房 ΔQ1=780*%=万平方米

商品需求弹性的例子和解释

商品需求弹性的例子和 解释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富有弹性:名酒如五粮液,其现行的价格如此之高,以至于除了富人以外,其他人对它们几乎没有需要,但一旦有了需要,也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有替代品,只除非在同类产品当中,在你的行业当中属于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能够被社会的高端群体所认可,例如茅台。交叉弹性大于0。垄断竞争。 缺乏弹性:感冒药泰诺,对应的是生存与健康,有病了就不能不吃药,因此,价格变动再大,也得吃药,也得买,所以,它的弹性非常小,几近于零。有替代品,快克,白加黑等其他感冒药,且交叉弹性也大于1。垄断竞争 中性:汽油,汽油价格上升,最初的几个月中,需求量的减少是中性的的,因为人们购买更省油的汽车,或者转向公共交通,或者迁移到离工作地距离较近的地方居住,但若干年后,汽油的销售量会大幅度减少。但一般油价又收到国家的调控,所以基本能控制在1左右。无替代品。完全垄断 由于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取决于众多因素,所以,需求弹性也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根据经验,我们认为以下因素对需求弹性的影响较大。 一般而言,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当看病的价格上升时,尽管人们会比平常看病的次数少一些,但不会大幅度地改变看病的次数。同理,当粮食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可能会“省吃”,但同样不可能大幅度地减少对粮食的购买。原因就是人们把看病和粮食看成是生活必需品。与此相比,如果到某着名旅游胜地的旅游费用上升

了,则到该地旅游的旅客可能会大量减少。原因是旅游活动是一种休闲活动,可以看成是奢侈品。 第二,商品代用品的多少。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物品需求弹性的大小取决于替代性,替代性越高,则需求弹性就越高;反之,替代性越低,则需求弹性就越低。如装饰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替代品的种类。 第三,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需求弹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第四,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太注意其价格的变化,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太会注意价格的变动。 第五,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 第六,不同的人由于收入不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也不相同。

需求的价格弹性及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需求的价格弹性及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学院/班级:商学院会计(2) 学号:2008290129 姓名:李玲 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及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在市场上,有的商品的价格下降后,会吸引大批的消费者业购买,使商家的销售收人迅速增加;而有的商品价格下降后,只吸引少量的消费者前来购买,使商家的销售收入减少。为什么两种商品降价后,给商家带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同。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 1。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被用来衡量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根据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但变动方向相反。 在价格上升或下降后,需求量减少或增加的幅度会因商品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商品价格稍有变化, 需求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情况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相讨反应是非常敏感的。而有的商品,价格比较大幅度的变动,只会使需求量发生相对较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并不是 特另日敏感。有的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与需求量减少的幅度相同。两个百分率的变化恰好相等:也有 的商品,价格变化后,需求量并不发生任何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概念就是用来说明和区别上述诸种 情况,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通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同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较而确定的,是一个用来表示需 求量这一变量对另变量价格的微小的百分率变化所作出的反应程度的概念。通常以价格变动百分率去除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表示。这两个变动的百分率比值,称为价格需求弹性系数,即:需求弹性系数=需求 量变动的百分率/价格变动的百分率。设Ed代表需求弹性系数,P代表原价格△P代表价格的变动量,Q 代表原需求量,△Q代表需求的变动量,则需求弹性系数可由下列公式表示: 根据需求定理,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动方向相反,因此上式中的Ed值为负值。 但是在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方面,考虑到弹性系数的符号并无特殊意义,因此为了方 便起见,一般用绝对值来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它分为五种情况:富于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完全弹性,完全无弹性。 (a)图表示的是需求富有弹性,即Ed>1,说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这时的需 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线。(b)图说明的是需求量曲线缺乏弹性,即Ed>l,表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线。(C)图表示的是需求具有单位弹性,即Ed= 1,说明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等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即Q=1/Po 。(d) 图表示的是需求完全弹性,既Ed=,说明在既定的价格之下需求量可以任意变动,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 条与横轴平行的线。(e)图说明的是,需求完全无弹J胜,即Ed二0,说明不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固定不变,这时的需求量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这五种类型中,完全无弹性、单位弹性以及完全富 有弹性是三种极端特殊的情况,在实际中是极难遇到的。大多数是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要么是富有弹性,要么是缺乏弹性的。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该商品替代品数目多寡以及相近的程度、该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重要性、以及该商品用途的多寡等。商品替 代数目的多寡以及相近程度是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最重要的因素。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该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其次,该商品在消费者预算重要性越大,需求的价 格弹性就越大,重要性越小,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再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用 途越广,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当这些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时,消费者只购买较少的数量,以 便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当这类商品降价后,消费者将购买较多的数量,以便用于比较次要的用途上。

需求价格弹性与其实际意义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及其实际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毛利润最大化是其最终目标。而总利润TR=P*Q,这里的价格和需求量并不是互相独立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理清两者的联系,通过调整,在销售量与单位利润之间达到巧妙的平衡使总利润达到最大化,是企业决策的关键。而需求价格弹性理论正好能解决这一问题,从这方面看,弄清这一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实际之中对每个参与社会中的经济行为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接下来,我将仔细分析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由需求曲线可知,一般情况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会发生变化。但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与价格变化的关系究竟是怎样呢?譬如,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百分之一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究竟分别会上升多少呢?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就是专门为解决这一类问题而设立的。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一般情况下,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也就是说,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因此,需求量和价格的相对变化量符号相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由于他的符号始终不变,为了简单起见,习惯上将需求看做为一个正数,因为我们知道它是个负数。 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价格弧弹性和点弹性,两者的本质相同。它们的区别仅在于:前者表示价格变动量较大时的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而后者表示价格变动量无穷小时的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 (1)弧弹性 (a)弧弹性的含义及公式:需求价格弹性的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以 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则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公式为: =(ΔQ/Q)/(ΔP/P) 此公式为从一点到另一点的弧弹性公式,当所求的弧弹性为曲线的弧弹性时,其公式为: (b) 弧弹性的类型

需求收入弹性应用案例分析

MBA案例分析总结 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组对整个规划进行了一个设定,现在我们需将这个规划面对整个媒体,整个房地产界等做一个陈述,预测10年后,这个房地产公司应如何进行住房规划。 首先,我们应了解10年后居民住房需求(租房、买房)的增长数量。要求出住房需求(租房、买房)的增长数量,根据案例,只分别给出租、买房的需求收入弹性区间,我们知道住房需求收入弹性很好地度量了收入变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它被定义为住房需求的百分比变化与家庭收入的百分比变化的比值,同时案例中提到今后10年内每人每年平均可增长收入2%——3%,在此处,我们组进行了激烈的讨论,10年后每人收入的百分比变化到底是多少,我们应该以现在为基数进行累积,还是估算第9年从而来求,后来根据我们的计算以及对题目的仔细思考,一致认为:既然是要我们现在做规划,就应该从现有基数来累积进行计算,故10年后的收入百分比变化为a——b, 计算步骤为a=【(1+2%)10-1】/1=22% b=【(1+3%)10-1】/1=34% 从而由需求收入弹性的公式(E=住房需求的百分比变化/收入的百分比变化)和已知的条件,我们可得出10年后居民住房需求增长数量,图表1所示:

根据我们所学的需求收入弹性,一般我们认为e总是大于0的,因为收入的变化同住房支付能力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当0<e<1时,缺乏收入弹性,住房属于生活必需品,说明居民租、住房支付能力的提高速度要小于收入增长的速度,对于租房者和一部分买房者来说,住房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当收入增加时,将购买住房的数量增加。根据查找资料显示,北京的自有住房家庭的收入弹性为0.86,仍然偏向于必需品的范畴,投资意识还相对较弱。当e>1时,弹性大,住房属于奢侈品,说明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提高速度大于收入增长的速度,这里我们看到,只在买房收入弹性中出现,据查找资料显示,美国学者以各种样本(一个城市或者多个城市)所估计的自有住房家庭的收入弹性分布在1.1-1.5之间,根据他们的研究表明,此时人民不再把住房当成仅仅是遮风避雨和休息的场所, 而更多地是利用它来实现舒适的生活、显示地位和财富以及获取投资收益。用期权的理论来解释,从图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买房增加量为15.4%-51%,变动性远大于租房17.6%-34%,所以未来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大于租房,因此,投资于用于出售的住房比较可能挣钱。 其次,我们组对用来租的房子进行了界定,认为如果是可以出租的门面,作为房地产公司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部分房子将能取得比较大的利润,他们将愿意进行投资,但如果是廉租房,根据国家的要求,我国将在2011年前,基本解决747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这一部分的需求相当大,就贵州省都匀房地产管理局来说,目前全市5个办事处的5736户的低收入居民中,已经有1200多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均衡价格理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主要研究需求与供给,以及需求与供给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反过来又如何影响需求与供给。还涉及到影响需求与供给的因素发生变动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也就是弹性理论。均衡价格理论时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理论。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作为均衡价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了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分析给我们研究经济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渠道。 在阅读本文之前,您应确定您已经阅读并理解了以下内容:均衡价格理论——需求 均衡价格理论——供给 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弹性 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经济模型的分析方法 如果您已经阅读并掌握了以上内容,并且您有理解需求弹性、供给弹性的需要,请您继续阅读以下内容。 广义上来讲,有关需求的弹性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

弹性。在以下文章中,所有提到“需求弹性”字样的都是指“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自变量为价格,因变量为需求量。也就是说,需求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的敏感程度,或者说,需求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 分率。 根据弹性的弧弹性公式,推知需求弹性的弧弹性公式: ed = (~Q / ~P) * (P / Q) 其中,ed是指需求弹性系数,~Q为需求量变化量,~P为价格变化量,P、Q分别为变化之前的价格。 根据弹性的点弹性公式,推知需求弹性的点弹性公式: ed = (dQ / dP) * (P / Q)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由5降到4,需求量由400上升到800时,如何计算该商品的需求弹性? 根据弧弹性的定义,我们可以指导该问题符合弧弹性的计算方式,得到: ~P = 4 - 5 = -1 P = 5 ~Q = 800 - 400 = 400 Q = 400 ed = (400/-1) * (5/400) = -5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1 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1 价格变动不会使销售收入变动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0,i、j两种商品为替代品 <0,i、j两种商品为替代品为互补品 =0,i、j两种商品无关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需求量的变动/变动收入 >1 高档品 <1 必需品 <0 低档品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供给完全有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充足 =1供给价格弹性为1 大于0小于1,供给价格弹性不充足 =0,完全无弹性 影响供给价格的因素:时间、生产周期与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平均总成本=总成本/总产量 边际成本=总成本增加额/总产量增加额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出口总值X-进口总值M) 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总供给C+I=总需求C+S 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 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M-X) 投资乘数=1/(1-β)=1/S 通货膨胀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货币购买力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票面价值*预期股息)/存款利息率 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非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 进口干预包括: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驿(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1、资源配制2、收入分配3、经济稳定和发展4、 财政支出分类 1、按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有1、财政支出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等) 2、财政经济功能分类(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转移性支出、赠与等 2、按交易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国债的种类:1、内债与外债2、短期、中期、长期国债3、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国债4、上市国债与非上市国债5、货币国债与实物国债 国债的政策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税收、发行国债)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4、调控宏观经济 预算分类1、预算编制形式(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2、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3、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 4、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 5、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投入预算和绩效预算) 6、预算管理层级(规划项预算、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我国政府预算体系: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 财政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 财政政策功能:导向、协调、控制、稳定 财政政策工具:预算政策、税收政策、公债政策、公共支出政策、政府投资政策、补贴政策 财政政策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1、货币发行2、对银行的业务(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全国清算) 3、对政府的业务(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对国爱提供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货币政策工具:1、一般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3、直接信用控制(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 4、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商业银行主要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 商业银行主要业务:1、负债业务(吸收存款、借款业务) 2、资产业务(票据贴现、贷款业务 3、中间业务(结算、信托、租赁、代理、咨询) 金融市场的结构:1、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 2、资本市场(长期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金融期货市场 3、外币市场 国际储备:四种类型(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IMF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事业单位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事业单位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 事业单位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物权公示原则 物权的种类:1、自物权和他物权2、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3、主物权和次物权4、法定物权和意定物权5、有期限物权和无期限物权 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是指由于影响需求的诸因素发生变化后,需求量做出反应的程度。 从理论上分析,可以对影响需求的任何变量的弹性进行考察,但由于其中一些因素难以量化,因此通常考察的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而需求的价格弹性具有代表性,因此主要讨论需求的价格弹性,并按通常习惯称之为需求弹性。 各种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Ed来表示需求弹性的大小。需求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 (一)理解需求弹性和需求弹性系数的要点 1.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 2.需求弹性系数是指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而不是需求量变动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绝对量的比值,这样可以排除计量单位的影响。 3.需求弹性系数的数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这取决于有关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若它们同方向变动,则Ed为正值;反之,Ed为负值。实际运用时,为方便起见一般都取其绝对值,Ed的绝对值表示变动程度的大小。 4.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需求弹性系数大小并不一定相同。 (二)需求弹性的分类范围 一般情况下,不同类商品的需求弹性也是不同的,为了揭示某种商品及其在某一价格的弹性高低,通常根据需求弹性系数大小进行分类: 1.∣Ed∣=0,表明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固定不变,如以价格为纵坐标,需求量为横坐标(以下同),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此时称需求完全无弹性,或称需求弹性为零。 2.∣Ed∣=∞,表明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需求量是无限的,需求曲线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此时称需求有完全弹性。 3.∣Ed∣=l,表明价格每提高(或降低)一定比率,则需求量相应减少(或增加)相同的比率,需求曲线为一条正双曲线,此时称需求为单一弹性。 4.∣Ed∣>1,在表明价格每提高(或降低)一定比率,则需求量相应减少(或增加)更大的比率,需求曲线比较平坦,此时称需求富有弹性。 5.0<∣Ed∣<1,在表明需求量变动比率的绝对值小于价格变动比率的绝对值,需求曲线比较陡峭,此时称需求缺乏弹性。 (三)影响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 1.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 一般而言,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很多,则该商品的需求很可能是富有弹性的。因为若该商品价格上涨(或下降),消费者就会减少(或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或减少)对该商品替代品的购买量。因此,把一种商品的范围限定的越窄,它的替代晶越多,需求弹性也越大。 另一方面,如果某种商品有完全相近的替代品,则该商品的需求可能有完全弹性。 2.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商品在消费者家庭预算中所占的比例 若商品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则它们的需求弹性通常很小,因为无论这些商品是否涨价,消费者都必须购买,而且它们在家庭开支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大,因此它们价格的涨跌对每个家庭需求的影响都很小。同时,商品为奢侈品,则通常可有可无,因此需求弹性相对较大。 同时,商品在消费者家庭预算支出中占的比例也影响到它们的需求弹性。对于那些占家庭支出比例较大的商品,如果它们的价格上涨,则对消费者的生活影响较大,因而需求量必然减少很多,所以它们的需求弹性也较大;反之则需求弹性相对较小。

经济学中“弹性”大全

第二章 弹性分析 影响商品需求的任何因素变动将导致商品需求发生改变,商品销售方渴望知道,如果他们对商品销售价格进行调整、对商品质量进行改进或者提高售后服务水平等等,其商品的市场需求将如何变化;同样,政府也想知道,调整税收将如何影响产品和劳务的市场需求,更一般地说,函数自变量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函数因变量变化。为了更好地进行定量分析,经济学家选择了一个被命名为弹性(η)的定量分析指标,弹性描述了函数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即自变量变化1%个单位时,因变量将变化百分之几个单位。如果函数表达式为()y f x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数理工具将函数图像上11(,)A x y 和22(,)B x y 两点之间的弧.弹性.. 刻画如下: 100%100%y y x y x x y x η???===????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数弧弹性()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数 (2-1) 当11(,)A x y 、22(,)B x y 两点无限靠近,即0x ?→时,弧弹性演化成点弹性...,同样,我们可以利用数理工具将点弹性刻画如下: dy x dx y η==?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数点弹性()自变量变化的百分数 (2-2) 第一节 弹性的数理刻画与几何意义 面对具有函数关系的变量,比如()y f x =,或者123(,,,...,)n y f x x x x =,经济 学研究中,常常需要考察自变量变化()x ?对因变量变化()y ?的影响力度( y x ??)。如果仅仅研究11(,)A x y 和22(,)B x y 两个状态,那么,最理想的研究工具当然是y x ??,因为y x ??直观地显示:自变量变化1单位时,因变量变化y x ??单位,但是,这种比较静态方法没有经济学边际分析意义。 由于导数具有边际分析意义,所以,经济学更多地利用导数()dy dx 刻画自变量变化()dx 对因变量变化()dy 的影响力度,但是,对目标函数求导的结果往往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