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的栽培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434.00 KB
- 文档页数:37
燕麦栽培技术作者:刘云梅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1期刘云梅(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会泽 654200)1选择良种燕麦要达到高产、优质,优化栽培之目的,选择优质良种是基础。
目前会泽县主要以传统地方品种为主,单产偏低。
2018年会泽县引进了多个燕麦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种植,据试验示范结论:坝莜14号、坝莜18号效果较好,适宜推广种植。
2种子选择及处理选用饱满均匀,无霉变,无虫蛀的种子。
播种前选择晴朗天气,晒1~2 d,再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拌种,可防治燕麦穗部病害。
3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后,立即深耕养地或播前深耕,清理墒面,即可开沟播种。
燕麦施肥主要以种肥为主。
播种时每亩施用200~300 kg优质精细农家肥和40 kg过磷酸钙、5~10 kg尿素,与种子充分混合拌匀后一次性施用。
4适时播种根据会泽县的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春播期应在3月下旬至4月中上旬,秋播期在10月中下旬为最适播种期。
5播种方法根据种植习惯和栽培管理水平,主要以点播、条播、撒播为主,引进推广机播。
点播、条播的方法均是随耕开沟,再把种子和种肥一起点入沟或穴内,开下1条播种沟时,顺势耙平覆土盖严种子。
采用机播一般行距25~30 cm,塘距20 cm,每亩点播1.2万~1.5万塘,每塘25~35粒种子。
燕麦出土能力较弱,不宜深播,播种深度一般在3 cm左右为宜。
春播宜深些,秋播宜浅些;墒情差宜深些,墒情好宜浅些;砂性土宜深些,黏质土宜浅些。
选择晴天播种,以保持播后墒面土层疏松,有利于出苗。
6田间管理6.1中耕除草掌握“由浅到深,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当幼苗在4叶期时,进行第1次中耕,要“浅锄、细锄、不埋苗”,消灭杂草,破除板结,提高地温,减轻盐碱,促进幼苗的生长;在分蘖后拔节前进行第2次中耕;在拔节后封垄前进行第3次中耕。
6.2主要病虫害防治1)燕麦坚黑穗病。
用拌种双、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以种子重量0.2%~0.3%的用药量进行拌种。
燕麦新品系中燕1号高产栽培技术燕麦是一种常见而受欢迎的谷物,因其营养丰富、健康有益而备受青睐。
针对市场对燕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燕1号高产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燕1号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燕麦栽培者提高产量和质量。
燕1号是一种由我国科学家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的高产燕麦品种。
它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势,适宜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栽培。
下面将从选择品种、土壤要求、种子处理、播种时间、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燕1号高产栽培技术。
首先,选择合适的品种是高产栽培的基础。
燕1号具有较矮小的株高、密度较大的穗和较大的单穗产量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燕麦的产量。
因此,在进行燕1号高产栽培时,应选择燕1号种子进行种植。
其次,土壤要求对于高产栽培也是至关重要的。
燕1号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在肥沃、疏松、保水性能好的土壤中生长更佳。
因此,在进行燕1号高产栽培时,应选择肥沃的土壤进行种植,并结合土壤改良措施,如有机肥的施用等,以提高土壤肥力。
种子处理也是燕1号高产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去除受损或未成熟的种子。
然后,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10%的过氧化氢溶液、50%的福尔马林溶液等进行处理。
最后,通过浸泡种子在50℃的温水中15分钟,可以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种子萌发。
播种时间也是影响燕1号高产栽培的关键因素之一、燕1号适宜在春季进行播种,一般选择地温达到5℃以上时进行。
在播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状况合理安排播种时间,以避免恶劣气候对苗期生长的不良影响。
施肥管理也是燕1号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燕麦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可有效提高燕麦的生产能力。
同时,还应根据土壤质地、结构等特点,适量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最后,病虫害防治也是燕1号高产栽培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栽培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并有效防治燕麦的常见病虫害,如燕麦锈病、蚜虫等。
山西省燕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V1山西省是燕麦生产的主要地区之一,其燕麦产量占全国产量的相当一部分,因此燕麦生产技术的质量对于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山西省燕麦生产技术进行指导意见,希望对于燕麦生产者们有所帮助。
1.良好的田间管理燕麦是一种怕水怕寒、适宜温和气候、喜好肥沃疏松土壤的作物。
在燕麦的生长期间,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施肥。
在肥料的使用上,我们需要遵循量少频施的原则,不宜一次性施肥过多。
每亩土地施用30至40公斤的灰分肥和氮肥,并在生长期适时施用磷肥和钾肥。
(2)除草。
在燕麦的生长期中,我们需要进行适时的除草工作,以保证燕麦与杂草之间的养分竞争以及卫生条件。
(3)病虫害防治。
为防止燕麦生长期间遭受病虫害的侵袭,我们需要预防和治疗燕麦茎叶病、赤霉病、稻瘟病等常见病虫害,要及时调整防控措施,避免使用过量农药或化学物质,保护生态环境。
2.科学的栽培技术(1)选用适宜的品种。
在燕麦的生产中,我们应该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以保证燕麦的产量和质量。
如:高粱燕、山燕11号、太行燕三号、晋燕5号等。
(2)保证适宜的密度。
在燕麦的生产中,我们应该根据生长区域的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合理的定植密度。
在平原地区,适宜密度为33 500~37 500株/公顷;在山区,适宜密度为22 250~24 250株/公顷。
(3)把握正确的收获时机。
在燕麦的收获期中,我们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收获时机,一般收获期在从6月底到7月中旬。
在收获过程中,要注意清理燕麦留下的茎叶、根系等无效物质,以保证燕麦的质量。
3.合理利用农资在燕麦的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农资,以减轻生产成本。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选用优质农具。
在燕麦的生产中,我们可以选择高效率、省力的农具,如四轮手扶拖拉机、摇杆联动式燕麦收割机等。
(2)应用科学的农药剂。
在燕麦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选用农药剂,避免过多、过度使用,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
饲用燕麦种植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饲用燕麦种植的术语和定义、土地准备、种植、田间管理及刈割利用。
本文件适用于饲用燕麦的种植和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燕麦oats一年生优质禾本科牧草。
为麦类作物中最耐寒的一种,其叶、茎叶多汁柔嫩,适口性好,其茎叶、籽实、稃壳、秸秆等均是各类家畜的优良饲料。
3.2饲用燕麦feeding oats用于生产饲草的栽培燕麦,包括皮燕麦和裸燕麦。
3.3分蘖期tillering stage50%的幼苗从基部叶腋产生侧芽1cm以上的时期。
3.4拔节期elongation stage50%的植株第一个茎节露出地面1cm~2cm的时期。
3.5抽穗期heading stage50%的植株发育完全的幼穗从剑叶鞘内伸出的时期。
3.6乳熟期milk stage150%以上植株的籽粒内充满乳汁,并接近正常籽粒大小的时期。
3.7蜡熟期dough stage50%以上植株籽粒的颜色接近成熟,内具蜡状物的时期。
4土地准备4.1选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质疏松、pH值 5.5~8.0的壤土。
4.2整地应符合以下要求:a)施足底肥,有机肥以22500kg/hm2~30000kg/hm2为宜。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b)施肥后深耕,耕翻深度宜大于20cm,除去草根、石块。
c)打碎土块,耙平地面,使土层上虚下实、深浅一致,达到地平土碎土细,间隔4m~5m开沟。
5种植5.1种子选择及处理5.1.1品种选择应选用国家或省级审定、适宜当地生产条件的饲用燕麦品种。
燕麦(Avena L.)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易于栽培、产量高、品质好,抗旱、耐寒,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强[1-2]。
世界各地种植的燕麦属作物,主要是皮燕麦(Avena sativa L.)和裸燕麦(Avena nuda L.),我国以种植裸燕麦(别名莜麦)为主,占我国燕麦种植面积的90%以上[3-5]。
燕麦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中国西北部是世界公认的4个燕麦起源中心之一[6]。
燕麦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促进益生菌繁殖、抗氧化及增强抵抗力等治疗和保健作用[7]。
1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燕麦新品种固燕1号系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于2007年从定西市农科院引进高代材料8709-4(亲本为731-2-2-1-2x 品5号),经过多年定向系统选育而成,2023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审核登记,登记号为9642023Y0235。
2007年从定西市农科院引进高代材料8709-4,2008年对引进的高代材料8709-4进行株系种植,当年收获株系代号8709-4-9;2009年进行株行试验,筛选出优异株系(品系)8709-4-9-32;2010—2011年进行品系鉴定试验;2012—2014年进行品系比较试验;2015—2017年进行生产试验;2018—2020年进行多位点生产示范。
2产量表现2.1品鉴试验2010—2011年,燕麦新品种(系)引进鉴定试验结果(见表1),固燕1号折合平均产量2053.5kg·hm -2,较对照燕科1号(折合平均产量1625.3kg·hm -2)增产26.3%,在参试材料中居第1位。
2.2品比试验2012—2014年,试验设在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彭堡村,参试品种(系)12个,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0m 2,11行区,行距25cm 。
根据三年品比试验结果,固燕1号生育期90~99d ,平均株高96.5~104.0cm ,穗长16.8~19.3cm ,穗铃27.6~35.0个,穗粒数44.6~85.0粒,穗粒重1.0~1.6g ,千粒重13.9~21.8g 。
引黄灌区春麦后复种饲用燕麦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宁夏引黄灌区春麦后复种饲用燕麦前茬收获、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栽培技术要素。
本文件适用于在宁夏引黄灌区灌排水有保障、盐碱较轻、肥力中上等的壤土地区种植饲用燕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燕麦Arrhenatherum elatius (L.) Presl又名高燕麦、大蟹钓、银边草,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亚洲西部,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4 前茬收获7月上旬,一般在7月10日左右,对前茬春小麦进行收割腾茬,秸秆打捆或粉碎还田。
5 播前准备选地选择地势平坦、灌排方便、地力较好、盐碱较轻、前茬小麦能在7月10日前收获的地块。
灌水造墒于6月25日左右灌麦黄水或7月10日左右(即春麦收获后)尽快灌跑马水造墒,确保后茬饲用燕麦播种时土壤有较好的墒情。
整地施肥犁地,耙耱整地,做到上虚下实、表土细碎,结合整地每666.7m2施磷酸二铵15kg。
6 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春麦后复种的高产优质、抗倒性强,生育期在90d~110d左右的中早熟品种。
推荐使用牧乐思、喜越、喜韵等品种。
7 播种技术1播种方式和规格采用耕播一体匀播机或小麦条播机匀行播种,行距15cm~20cm,密度400株/m2。
播期适宜播期7月10日~7月20日,最晚不得迟于7月20日。
播量每666.7m2播量为13kg~18kg,保苗27万株。
建议肥力高的田块播量13kg~15kg,肥力低的田块播量15kg~18kg。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应在3cm~5cm,不超过5cm。
8 田间管理灌水追肥8月中旬饲用燕麦拔节期视降水情况每666.7m2灌水30m3~60m3,每666.7m2追施尿素15kg。
杂草防除8月中旬化学除草,每666.7m2用72%2,4-D异辛酯乳油30ml+70%苯磺隆水散分粒剂1g,兑水30 kg喷雾防除双子叶杂草。
燕麦的营养价值1、燕麦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经常食用,即可对中老年人的主要威胁———心脑血管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2、经常食用燕麦对糖尿病患者也有非常好的降糖、减肥的功效;3、燕麦粥有通大便的作用,很多老年人大便干,容易导致脑血管意外,燕麦能解便秘之忧;4、它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含有的钙、磷、铁、锌等矿物质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贫血的功效,是补钙佳品;5、燕麦中含有极其丰富的亚油酸,对脂肪肝、糖尿病、浮肿、便秘等也有辅助疗效,对老年人增强体力,延年益寿也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燕麦是名副其实的健康食品。
燕麦的栽培环境1、温度:燕麦喜凉爽但不耐寒,温带的北部最适宜种植,种子在2~4℃就能发芽,幼苗能忍受-2~-4℃的低温下环境,在麦类作物中是最耐寒的一种。
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冬季寒冷,只能在春季播种,较南地区可以秋播,但须在夏季高温来临之前成熟。
2、水分:燕麦生长在高寒荒漠区,但种子发芽时约需相当于自身重65%的水分,蒸腾系数比大麦和小麦高,消耗水分也比较多,生长期间如水分不足,常使子粒不充实而产量降低。
因此燕麦的根茎往往长达一米左右,以便能汲取更多的水分。
3、土壤:燕麦在优良的栽培条件下,各种质地的土壤上均能获得好收成,但以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最佳,对酸性土壤的适应能力比其他麦类作物强,但不适宜于盐碱土栽培。
一、选地及整地选地:选择PH 值为5.5-6.5的土壤,要求精细整地,耕透耙平,注意保墒。
一切豆科作物均是良好前茬,以大豆、玉米等作物为佳,马铃薯茬也可以。
燕麦最忌连作。
连作会使燕麦田病虫害的发病率增高,杂草蔓延。
特另是尖叶草。
岗坡地不宜种植。
大豆前茬残留咪草烟、氯嘧磺隆对燕麦有严重危害,应选择4年以上没有施用过咪草烟和氯嘧磺隆的地块种植。
整地:坚持伏、秋整地。
要求整平耙细,达到待耕状态。
前茬全部深松25-30cm ,后耙茬作业,耙深12-15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