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一带一路_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_王姣娥

_一带一路_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_王姣娥

_一带一路_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_王姣娥
_一带一路_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_王姣娥

“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

王姣娥1,2,王涵1,2,3,焦敬娟1,2,3

(1.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要: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降低贸易成本、增强国际联系、构建“一带一路”的基本条件。建设国际航空网络与陆路运输通道、海上航运通道,共同组成“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基于2014年的OAG 计划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空运输联系空间格局,并运用枢纽度模型识别国际航空枢纽。研究表明: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空客运联系广度和强度均高于货运,其中国际客运联系集中在泰国、俄罗斯和新加坡等国,而国际货运联系则主要集中在俄罗斯;②中国对外航空网络格局总体上表现为“轴—辐”与“点—点”模式并存;③上海、北京和广州为中国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空客运枢纽机场,上海同时还是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航空运输;空间格局;枢纽

1引言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重点领域。其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降低贸易成本、增强国际联系的基本条件,也是“一带一路”构建的优先和重点领域。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区际及国际航空客货流量迅速增长,航空运输在各个国家间的远程运输联系尤其客运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逐渐成为社会交流的重要载体。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地区间经济贸易联系强度,从而加强区域间的国际经济联系与合作。因此,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空运输联系的空间格局以及中国国际航空运输枢纽建设,对于构建“一带一路”航空运输网络和优化枢纽布局,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航空运输网络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对航空网络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拓扑特征(Chou,1993;Shaw et al,1994;Bowen,2000;O'Connor,2003;周蓓,2006)、航空网络的“轴—辐系统”(Jaillet et al,1996;O'Kelly,1998;金凤君等,2005)、航空网络的复杂性(Amaral et al,2000;Chi et al,2003;Guimeráet al,2004;刘宏鲲等,2007;王姣娥等,2009;焦敬娟等,2014;王姣娥等,2014)、航空枢纽的甄别(王姣娥等,2011)等方面。其中,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航空网络的分布和结构特征,对国际航空网络关注较少,仅有王成金等(2005)作过研究。。在枢纽识别方面,既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①简单统计分析。如基于航空客流或对外贸易数据对城市划分等级(顾朝林,1992;郭文炯等,1999;周一星等,2002;朱英明,2003;薛俊菲,2008);②基于重力模型的分析(Taaffe,1956;Matsumoto,2004;顾朝林等,2008;于涛方等,2008);③基于复杂网络的中心性分析(Choi et al,2006;莫辉辉等,2010;党亚茹等,2011;钟柯等,2012);④基于图论分析方法(Nystuen et al,

第34卷第5期2015年5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4,No.5May 2015

收稿日期:2015-04;修订日期:2015-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41035,41371143)。作者简介:王姣娥(1981-),女,湖南涟源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交通地理与区域发展,E-mail:wangje@https://www.doczj.com/doc/d21995897.html, 。

554-562页

10.11820/dlkx

网络出版时间:2015-05-21 14:54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d21995897.html,/kcms/detail/11.3858.P.20150521.1454.004.html

第5期王姣娥等:“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

1961;宋伟等,2008;王成金,2010;甄峰等,2012)。本文在空间流场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图论分析方法,对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线、航班、可售座位数进行分析,揭示航空客货运输联系的空间格局,并进行枢纽识别。

2研究区域与分析方法

自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逐渐增强,旅客运输量与货邮运输量均呈近于指数态势增长(图1)。截至2012年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

达到942万人次和21.8万t ,与1990年相比增长了31.3和23.7倍。从发展趋势分析,2007年以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中国国际旅客运输总量的比重变化不大(26%左右),之后迅速增加(图1),2012年达到34.6%。相比旅客运输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中国国际货邮运输量的比重相对较小,在10%左右上下波动,2012年为12.9%①。2.1研究对象与数据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合作网络,目前尚无精确的空间范围。为方便研究,本文界定“一带一路”的研究范围包括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中东欧、中亚、蒙古和俄罗斯、中国等65个国家(图2)。

①由于数据统计受限,本段的流量仅包括国内航空公司运营的数据,不足实际流量数据的一半。这是由于在中国国际航空运输中,国外航空公司运营的航班和座位数高于国内航空公司的相应规模。

图11990-201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客货运输量及占总量的比重变化

Fig.1Air passenger and air cargo flows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 and

percentages in the total flows internationally for China,1990-2012

图2“一带一路”范围与机场分布格局

Fig.2The study area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irports

555

地理科学进展

第34卷

航空数据来源于OAG(Official Aviation Guide),包括国内外航空公司的航线、航班和可售座位数计划数据。据此分析,2014年中国共有52个机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95个机场开通了476条国际客货运航线,航班共计22.9万次,分别占中国国际运输的51.8%和41.1%。可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国际航空运输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国外通航机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17个,占17.9%)、泰国(9个,占9.5%)、马来西亚(6个,占6.3%)(表1)。2.2

枢纽识别模型

在空间流的研究中,枢纽的概念体现为“流”集聚与扩散的功能及二者的综合,规模与方向反映了城市体系的基本秩序。本文采用O-D 航空运输联系数据进行图论(Nystuen et al,1961)分析。主要分析步骤如下:

(1)构建原始O-D 矩阵并修正。根据国内外城市之间的航线(或航班、座位数),构建O-D 矩阵X ,O 为起点城市,D 为终点城市。若城市i 到j 有航线,则x ij =1,否则x ij =0;采用航班或座位数时,则x ij 为城市i 到城市j 的实际运营数量。n 为国内外通航城市总和。由于航空运输联系矩阵基本对称,因此本文中O-D 数据无向。然后,根据x ij 的最大值进行标准化处理(y ij ),由此形成新矩阵Y 。

y ij =x ij /max (x ij )

(1)0≤y ij ≤1(i ,j =1,2,…,n )

(2)

(2)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矩阵X 和Y 中,

x ij 和y ij 均反映了城市间的直接联系,实际上城市间存在间接联系,间接联系蕴含在节点等级中,需进行模型测算。首先构筑邻接矩阵Y ,随着n 的增加,节点间的间接联系不断衰弱,根据下面公式得出间接联系矩阵A 。

a ij =∑ky ik y kj (k =1,2,…,n )

(3)

式中:a ij 是矩阵Y n 的元素,y ik 是点i 到k 的联系载荷;

y kj 是点k 到j 的联系载荷。以上公式融合了级数为n 的间接联系。定义矩阵B 中的元素b ij 为从点i 到点j 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的总和。

B =Y +Y 2+Y 3+…+Y n +…

(4)

(3)简化运算。对式(4)进行简化,设I 为单位矩阵,由于原始数据没有有向圈,矩阵(I -A )可逆,即存在逆矩阵(I -Y )-1,表示由点i 到j 的所有路径的数量。如果以上成立,则可采用几何级数计算,形成式(5)和(6)。各矩阵采用Matlab 6进行计算。

(I -Y )-1=I +Y +Y 2+…+Y n +…

(5)B =(I -Y )-1-I (6)

3航空运输联系的空间格局

3.1航空网络空间格局

整体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运联系广度和强度均要高于货运(图3-4)。2014年,中国分别有58个和11个机场开通了国际客运和货运航线,其中89.7%(52个)和81.8%(9个)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国际客运和货运联系。从统计上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国际客运航线432条,客运航班21.9万次,可售座位数4108.9万个,分别占中国国际运输联系的51.5%、41.1%和41.0%。比较而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运航线(44条)仅为客运航线的10.2%,货运航班密度(10053班次)仅为客运的4.6%,联系范围相对较小、强度也较低。但从广义范围比较,“一带一路”占中国对外国际货运航线的55%、航班的41.6%,与客运比重大体相当,这表明并非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空货运发展缓慢,而是中国的国际航空货运发展整体上远滞后于于航空客运。

在“一带一路”地区,中国的国际航空客、货运均呈现出“轴—辐”与“点—点”模式并存的航空网络。按照可售座位数统计,国际航空客运在国内的首位联系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乌鲁木齐和上海4个城市,联系度分别为32.6%、18.0%、13.5%和10.1%。按区域分析,蒙俄地区78.9%的城市以北京为首位联系城市,中亚地区88.9%的城市选择乌鲁木齐,东南亚地区选择广州、昆明和上海,南亚、西亚/中东地区的首位联系城市则未体现出显著

表1“一带一路”次区域划分

Tab.1Sub-regions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

556

第5期王姣娥等:“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

的集中性。同样,以中国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则中国对外航空联系的首位城市主要为东南亚的曼谷和新加坡,联系度分别为38.5%(20个)和26.9%(14个)。这更进一步表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航空运输联系紧密。按照国际货运航班分析,在国内的首位联系城市为上海,联系度为57.7%,在国外的首位联系城市为新西伯利亚,联系度为44.4%。

3.2运输联系区域特征

按区域分析,中国的对外航空客运联系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而货运联系则在蒙俄和西亚/中东地区。在航空客运方面(图5),中国与东南亚联系最为密切,2014年共建立了客运航线274条,航班156894次,可售座位数达2864万个,占中国对外航空运输约70%左右;与蒙俄、西亚/中东、南亚地区的航空客运联系次之,国际航线、航班、可售座位数占比均保持在5%~15%;与中亚、中东欧地区的航空

客运联系最少,三者占比均少于4%。在航空货运方面,中国与各区域的联系呈分散特征。其中与蒙俄、西亚/中东地区的联系最多(>20%),与中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联系次之(<20%),与中东欧地区联系最少(<5%)。

从国家分析,中国的对外航空客运联系主要集中在泰国、俄罗斯和新加坡,对外航空货运联系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建立了航空客运联系,占总量的54.7%,与14个国家建立了航空货运联系,占21.9%。按照航线数量对通航国家进行排序(表2),则前10位国家

图3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空客(a)货(b)运输联系格局

Fig.3Spatial patterns of air passenger linkages (a)and air cargo linkages (b)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 in 2014

图4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空可售

座位数的分布格局

Fig.4Available seats for air transport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 in 2014

图52014年中国与次区域之间的国际航空运输联系(a)及比重(b)

Fig.5Air transport linkages (a)between China and sub-region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 and percentages (b)in 2014

557

地理科学进展第34卷

国、阿联酋和波兰,首位城市为曼谷、迪拜和华沙。航空货运方面,首位国家分别为马来西亚、阿塞拜疆和捷克,首位城市则相应为槟城、巴库和布拉格。

3.3航线分布距离规律

从距离分析,货运航空运输的平均航距大于客运。从航线距离频数分布图分析(图6),客、货运航线总体上均呈正态分布特征,即短程航线和长程航线比重相对较小,航线在航距均值附近占有较大比重。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客运航线(432条)总里程为150.4万km,平均航距为3482km;国际货运航线(44条)总里程为25.6万km,平均航距为5818km,是客运平均航距的1.7倍。其中,客运航线主要集中在1000~4000km的航距范4000~5500km的航距范围内,航线数量占比40.9%,该航距范围内的国外城市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西伯利亚等城市。航距在1000km以下和6000km以上的客运航线数量较少,共占总数的18.5%;航距在4000km以下和10000km以上的货运航线数量也较少,占22.7%。

4航空枢纽识别

4.1机场位序—规模特征

从国内机场的位序—规模图分析(图7),航线、航班和可售座位数均呈现出幂指数分布特征,即航空运输量主要集中在少数机场,且航空客运的集聚

表2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航空运输量前十位通航国家

Tab.2Top10countries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 with international aviation routes to and from China in2014 558

第5期王姣娥等:“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

特征强于货运。其中,80%的国际客运航线、航班

和可售座位数分别集中在40.4%、17.3%和15.4%的机场;而80%的国际货运航线、航班分别集中在44.4%、33.3%的机场。北京、上海、广州位居国际客运联系的前3位,共占有通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9.4%的航线、56.7%的航班和61.3%的可售座位数。上海、广州、郑州则位于国际货运联系的前3位,共占有70.5%的货运航线和83.0%的货运航班。4.2航空客运枢纽

中国通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空客运枢纽已基本形成,并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层级结构,但对各区域的次级枢纽机场差异较为明显。采用枢纽度模型(Nystuen et al ,1961)对中国机场通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运航线、可售座位数进行计算,并基于K-means 分类方法对国内机场进行分类,最终根据专家经验对结果进行修正。总体上共分为3类:第一类为枢纽机场,是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国际航空运输联系的核心节点或控制性节点;第二类为次级枢纽机场,是中国国际航空运输联系的次级节点,对外联系较多,但枢纽

性不足;第三类为其他机场,这类机场虽有国际航

空运输联系,但体量较少(表4)。根据具体分类结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的国际航空客运枢纽为上海、北京、广州3个城市,次级枢纽机场为昆明、成都、乌鲁木齐、杭州、武汉等城市。由于中国与东南亚、蒙俄、南亚、西亚/中东、中亚的航线联系较多,可以考虑设置区域枢纽。其中,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西亚/中东的客运枢纽为北京、上海和广州,面向蒙俄地区的枢纽为北京和哈尔滨,面向中亚地区的枢纽为乌鲁木齐。4.3航空货运枢纽

中国通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机场正在逐渐形成。采用枢纽度模型计算国内机场对外货运航线、航班的枢纽度,并基于k-means 方法对国内机场进行分类,再根据专家经验对结果进行修正(表5)。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的货运枢纽机场为上海,其2014年通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计16条国际货运航线,5345个货运航班,分别占总量的36.4%与53.2%。次级枢纽机场为广州和郑州,2014年分别建立了8条和7条国际货运航线,

图7中国国际机场位序—规模和累计概率分布图Fig.7Rank-size dis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airports in China

图6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航线距离分析

Fig.6Number of air routes vs.flight distanc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

559

地理科学进展

第34卷

运输的重要联系区域之一,且国际航空客、货运均呈现出“轴—辐”与“点—点”模式并存的航空网络。2014年中国共与“一带一路”沿线35个国家、89个城市建立了国际航空客运联系,与14个国家、26个城市建立了国际航空货运联系。综合航线、航班和可售座位数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对外航空客运联系中占比超过40%。

(2)中国的国际航空货运发展滞后于国际航空客运,且后者的集聚性也更为明显。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立了432条国际客运航线,是国际货运航线的10倍;从航班频率分析,国际航空客运联系强度远高于货运,后者发展明显不足。从空间上分析,中国国际航空客运联系区域集

中在东南亚地区,联系国家主要为泰国、俄罗斯和新加坡。货运联系集中在蒙俄、西亚/中东地区,联系国家主要为俄罗斯。鉴于中国的国际航空货运“一带一路”沿北京和次北京、广州等国更应关注区52-58.[Dang Y R,structure of cit-of civil avia-展望[M].北京:商

chengzhen tixi:li-The Commercial 联系与层域划分[J].地理研究,27(1):1-12.[Gu C L,Pang H F.2008.Study on spatial relations of Chinese ur-ban system:gravity model approach[J].Geographical Re-search,27(1):1-12.]

郭文炯,白明英.1999.中国城市航空运输职能等级及航空

联系特征的实证研究[J].人文地理,14(1):27-31.[Guo W J,Bai M Y .1999.A positive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al hierarchy of urban air transportation and the features of air transportation relationship in China[J].Human Geog-raphy,14(1):27-31.]

焦敬娟,王姣娥.2014.海航航空网络空间复杂性及演化研

究[J].地理研究,33(5):926-936.[Jiao J J,Wang J E.2014.Spati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Hainan Airlines network:an analysis of complex network[J].Geographi-

表4中国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航空客运枢纽机场Tab.4International aviation hubs of China by passengers

to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

560

第5期王姣娥等:“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

cal Research,33(5):926-936.]

金凤君,王成金.2005.轴—辐待服理念下的中国航空网络模式构筑[J].地理研究,24(5):774-784.[Jin F J,Wang

C J.2005.Hub-and-spoke system and China aviation net-

work organization[J].Geographical Research,24(5):774-784.]

刘宏鲲,周涛.2007.中国城市航空网络的实证研究与分析[J].物理学报,56(1):106-112.[Liu H K,Zhou T.2007.

Empirical study of Chinese city airline network[J].Acta Physica Sinica,56(1):106-112.]

莫辉辉,金凤君,刘毅,等.2010.机场体系中心性的网络分析方法与实证[J].地理科学,30(2):204-212.[Mo H H, Jin F J,Liu Y,et https://www.doczj.com/doc/d21995897.html,work analysis on centrality of airport system[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30(2): 204-212.]

宋伟,李秀伟,修春亮.2008.基于航空客流的中国城市层级结构分析[J].地理研究,27(4):917-926.[Song W,Li X W, Xiu C L.2008.Patterns of spatial interaction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Chinese cities based on intercity air passen-ger flows[J].Geographical Research,27(4):917-926.]

王成金.2010.城际集装箱交流枢纽的识别及其物流特征:以中国铁路运输为例[J].地理学报,65(10):1275-1286.

[Wang C J.2010.Identification of inter-urban container transport hubs and their spatial characteristics:a case study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n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5(10):1275-1286.]

王成金,金凤君.2005.从航空国际网络看我国对外联系的空间演变[J].经济地理,25(5):667-672.[Wang C J,Jin F J.2005.Spatial evolvement of China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rough analyzing aviation international networks[J].

Economic Geography,25(5):667-672.]

王姣娥,莫辉辉.2011.航空运输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30(6):670-680.[Wang J E,Mo H H.

2011.Geography of air transportation:retrospect&pros-pect[J].Progress in Geography,30(6):670-680.]

王姣娥,莫辉辉.2014.中国航空网络演化过程的复杂性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14(1):71-80.[Wang J E,Mo H https://www.doczj.com/doc/d21995897.html,plex evolution process of China's air transport network[J].Journal of Transport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14(1):71-80.]

王姣娥,莫辉辉,金凤君.2009.中国航空网络空间结构的复杂性[J].地理学报,64(8):899-910.[Wang J E,Mo H H, Jin F J.2009.Spat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viation network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theor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64(8):899-910.]

薛俊菲.2008.基于航空网络的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分

布格局[J].地理研究,27(1):23-33.[Xue J F.2008.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hinese ur-ban system based on aviation network[J].Geographical Research,27(1):23-33.]

于涛方,顾朝林,李志刚.2008.1995年以来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演变—基于航空流视角[J].地理研究,27(6):1407-1418.[Yu T F,Gu C L,Li Z G.2008.China's urban sys-tem in terms of air passenger and cargo flows since1995 [J].Geographical Research.27(6):1407-1418.]

甄峰,王波,陈映雪.2012.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J].地理学报,67(8):1031-1043.[Zhen F,Wang B,Chen Y X.2012.China's city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spac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ina Micro-blog[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7(8):1031-1043.]

钟柯,肖昱,许珺,等.2012.基于列车运行网络的中国城市中心性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14(1):85-93.

[Zhong K,Xiao Y,Xu J,et al.2012.Measuring city cen-tralities based on the train network of China[J].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14(1):85-93.]

周蓓.2006.四川省民用航空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J].经济地理,26(4):577-580.[Zhou B.2006.The topological characters and developing mechanism of avia-tion network in Sichuan[J].Economic Geography,26(4): 577-580.]

周一星,胡智勇.2002.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研究,21(3):276-286.[Zhou Y X,Hu Z Y.2002.Looking into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Chinese urba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ir transportation [J].Geographical Research,21(3):276-286.]

朱英明.2003.中国城市密集区航空运输联系研究[J].人文地理,18(5):22-25.[Zhu Y M.2003.The study of air transportation links among urban compact district of Hun-inghang[J].Human Geography,18(5):22-25.]

Amaral L,Scala A,Barthélémy M.2000.Classes of small-world network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97(21): 11149-11152.

Bowen J.2000.Airline hubs in Southeast Asia: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odal accessibility[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8(1):25-41.

Chi L P,Wang R,Su H,et al.2003.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US freight network[J].Chinese Physics Letters,20(8):1393-1396.

Choi J H,Barnett G A,Chon B https://www.doczj.com/doc/d21995897.html,paring world city networks:a network analysis of internet backbone and air

561

地理科学进展第34卷

transport intercity linkages[J].Global Networks,6(1):81-

99.

Chou Y H.1993.Airline deregulation and nodal accessibility [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1):36-46. GuimeráR,Amaral L A N.2004.Modeling the world-wide air-port network[J].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38(2): 381-385.

Matsumoto H.2004.International urban systems and air pas-senger and cargo flows:some calculations[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10(4):239-247.

Nystuen J D,Dacey M P.1961.A graph theory interpretation of nodal regions[J].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

ciation,(7):29-42.

O'Connor K.2003.Global air travel:toward concentration or dispersal[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1(2):83-92. O'Kelly M E.1998.A geographer's analysis of hub-and-spoke network[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6(3):171-186. Jaillet P,Song G,Yu G.1996.Airline network design and hub location problems[J].Location Science,4(3):195-212. Shaw S L,Ivy R L.1994.Airline mergers and their effect on network structure[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

(4):234-246.

Taaffe E J.1956.Air transportation and United States urban distribution[J].Geographical Review,46(2):219-238.

China's international aviation transport to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

WANG Jiaoe1,2,WANG Han1,2,3,JIAO Jingjuan1,2,3

(1.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CAS,Beijing100101,China;

2.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3.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Abstract: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ims to promote the connectivity of Asian,European,and African conti-nents and adjacent seas and establish and strengthen partnerships among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network and land transport and maritime shipping corridors constitutes the three basic parts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connectivity.This article employs the OAG(formerly Official Airline Guide)flight schedule data of2014to first analyz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air linka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other64countries 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and then iden-tify China's international hub airports and sub-regional hubs based on the graph theory model.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1)the coverage and intensity of international air passenger linkages is broader and higher than that of air cargo linkages.China's international air passenger linkages mainly focus on Thailand,Russia,and Singapore; while cargo linkages are primarily with Russia;(2)both the international air and cargo linkages show the"hub-spoke"and"point to point"patterns;(3)among the domestic airports,international air linkages are concentrated in only a few.Shanghai,Beijing,and Guangzhou are identified as the international air passenger hubs and Shang-hai as the international cargo hub to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air transport linkage;spatial pattern;hub

56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论文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非公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如何摆脱地域、资源、市场等多种因素制约,不断发展壮大,是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充足,不仅在总体上为资本输出提供了资金保障,也使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同时,我国又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资本输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压力。另外,国际上各种贸易壁垒层出不穷,为扩大对外贸易,企业必须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设立贸易公司等各类企业,以规避壁垒。从民营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上讲,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吸取先进技术,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一、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在进出口方面己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国际贸易经验,在产品、品牌、设备、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并开始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据全国工商联与商务部有关机构的联合调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生力军。按企业数计算,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母体民营企业为2573家,占我国对外投资企业总数的64%. 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以浙江省为例来说,该省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其平均投资规模不足30万美元。这样的投资规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国外子公司约600万美元的平均规模,也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子公司平均约260万美元的规模。 另外,就总体数量而言,中国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方面尽管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甚至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也很大。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显示出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中国民营企业在1992年才开始对外投资,而且一直处于边缘化生存状态。直到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相关对外政策出台,以及中国加入WTO的大好时机下,才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是相当迅速的。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3月份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揭示,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5.3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投资净额(即流量)为5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93%.截至2010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49亿美元,扣除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境内投资主体的反向投资,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即存量)448亿美元。这说明就总体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2010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其流量与存量分别占到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0.9%和0.55%.而按对外直接投资的

航空运输地理复习答案

航空运输地理复习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航空运输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航空运输地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庞大的地理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小小分支。与其构成交通运输地理学的部门学科体系的其他运输地理学分支是 [ D ] A、公路 B、水运和管道 C、铁路 D、以上都是 2、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太阳表面的大气层,它从里到外分为 [ A ]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C、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3、光球表面有一些暗色斑点,称 [ D ] A、耀斑 B、臭氧层 C、日珥 D、太阳黑子 4、安排航班的考虑因素之一是 [ B ] A、昼夜更替 B、四季更替 C、时差 D、地转偏向 5、地球相对于太阳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称为一个 [ A ] A、太阳日 B、恒星日 C、行星日 D、卫星日 6、LST指的是 [ A ]

A、当地标准时 B、标准时差 C、夏令时 D、格林威治时 7、世界各国所参照的标准时刻系统是 [ D ] A、当地标准时 B、标准时差 C、夏令时 D、格林威治时 8、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C ] A、12点前后 B、13点前后 C、14点前后 D、15点前后 9、降水的类型有 [ D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以上都是 10、代表的降水的类型是 [ A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气旋雨 11、直接影响飞机起降,其带来的沙尘暴、扬沙可造成能见度低的天气是 [ b ] A、低空风切变 B、地面大风 C、低能见度 D、降水 12、考虑到目前的飞行密度及技术因素,高空飞行层在 [ B ]

“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战略

“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战略 大纲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一)国际环境 (二)国内环境 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内涵 (一)?一带一路?构想背景 (二)两个机制和概念 (三)?一带一路?不是?马歇尔计划? (四)各方的回应 三、?一带一路?战略可能面临的风险 (一)?一带一路?建设将深入多个安全高风险地带(二)?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存在的政治风险(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内部问题 (四)文化宗教风险 四、推进?一带一路?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好与其他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 (二)?一带一路?是交响乐 (三)注意?一带一路?战略的开放性 (四)深入研究沿线国家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五)?一带一路?关注点多元 (六)重视人文交流

(七)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同样重要 正文 古代海陆丝绸之路曾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交汇的桥梁;今天,丝绸之路重焕活力,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重要战略布局。2015年,?一带一路?将继 续延展铺开,从顶层战略构想步入务实合作阶段。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2013年9月,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期间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2015年?一带一路?成为两会关注度最高的关键词。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3次提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成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31个省份均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进行了破题。其中20多个省市自治区明确将围绕?一带一路?重点展开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和规划。可以说,?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以下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论述。 (一)国际环境 2010年中国GDP首次超过日本,继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之,国际上出现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言论。 对此,在《世界邮报》创刊号的专访中,针对中国迅速崛起后,必将与美国、日本等旧霸权国家发生冲突的担忧,习近平反驳说:?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自1500年以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一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最显著的就是德国。德国统一 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浅谈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浅谈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范围上,都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增长势头,发展都外经济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后,我国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踏上国际化的道路,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却面临着各种阻力,了解决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陈述我国对外投资所表现出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对外投资所存在的问题,揭示对外投资面临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 关键词:对外投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一、中国对外投资基本现状 中国对外投资起步晚,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对外直接投资,相比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滞后了一个多世纪。但经过这30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和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较快,总体来看的话仍然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很快,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明显偏小。因此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起步阶段。 2、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偏小。 3、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 4、企业对外投资地区结构不尽合理。从整个海外投资布局来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仍明显偏少,从而影响了中国对外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5、企业对外投资的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6、对外投资缺乏有效的国家宏观指导 第三,调整地区结构,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你总是很轻易地抛弃一些东西。好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还有人,在一直寻找它们。度、巴基斯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其实这战国帛书有20多卷,每卷各不相同,我爷爷当时拓下来的那一篇只是其中很短的一部分,但是又极其重要,现在也就是我有几份拓本当压箱底的宝贝,世面上有钱也买不到. 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更可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伙伴和对象。综合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行,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可以以湄公河次区域为考虑的重点。交通的便利减少了运输成本,传说中四种女生找不到对象,一是不爱化妆的,二是比较宅的,三是性格像男生的,四是腐的,你中了几枪。次区域各国共同努力,建立次区域贸易和投资信息服务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为贸易商和投资者提供服务,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终形成。

航空运输地理复习资料答案

航空运输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航空运输地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庞大的地理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小小分支。与其构成交通运输地理学的部门学科体系的其他运输地理学分支是[ D ] A、公路B、水运和管道 C、铁路 D、以上都是 2、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太阳表面的大气层,它从里到外分为[ A ]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C、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3、光球表面有一些暗色斑点,称[ D ] A、耀斑 B、臭氧层 C、日珥 D、太阳黑子 4、安排航班的考虑因素之一是[ B ] A、昼夜更替 B、四季更替 C、时差 D、地转偏向 5、地球相对于太阳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称为一个[ A ] A、太阳日 B、恒星日 C、行星日 D、卫星日 6、LST指的是[ A ] A、当地标准时 B、标准时差 C、夏令时 D、格林威治时 7、世界各国所参照的标准时刻系统是[ D ] A、当地标准时 B、标准时差 C、夏令时 D、格林威治时 8、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C ] A、12点前后 B、13点前后 C、14点前后 D、15点前后 9、降水的类型有[ D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以上都是 10、代表的降水的类型是[ A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气旋雨 11、直接影响飞机起降,其带来的沙尘暴、扬沙可造成能见度低的天气是[ b ] A、低空风切变 B、地面大风 C、低能见度 D、降水 12、考虑到目前的飞行密度及技术因素,高空飞行层在[ B ]

A、8400-10000米 B、8400-12000米 C、8300-10000米 D、8500-12000米 13、地面大风的速度为大于[ B ] A、10米/秒 B、12米/秒 C、15米/秒 D、20米/秒 14、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越洋航线是[ A ] A、北大西洋航线 B、南大西洋航线 C、北太平洋航线 D、南太平洋航线 15、目前,我国航线结构中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B ] A、城市串 B、城市对 C、枢纽式 D、甩鞭子 16、中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哪种气候显著的国家?[ B ] A、地中海气候 B、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7、南昌国际机场的名字是[ A ] A、昌北 B、观音 dC、禄口D、西关 18、以下不属于我国民营航空公司的是[ D ] A、春秋航空公司 B、奥凯航空公司 C、吉祥航空公司 D、深圳航空公司 19、以下天气中,既是影响起降又是影响航行的重要天气是[ B ] A、雾 B、低空风切变 C、沙尘暴 D、雷暴 20、通常,高空急流的空中风速是超过[ C ] A、12米/秒 B、15米/秒 C、30米/秒 D、50米/秒 21、交通运输地理学从属于下列哪个地理学科体系[ B ] A、政治地理学 B、经济地理学 C、自然地理学 D、人文地理学 22、色球层在某些部位,有短时间内突然增亮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A ] A、耀斑 B、臭氧层 C、日珥 D、太阳黑子 23、目前最主要的导航方式是[ B ] A、天文导航 B、无线电导航 C、卫星导航 D、GPS 2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即一个[ B ] A、太阳日 B、恒星日 C、行星日 D、卫星日 25、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是[ C ] A、10度/小时 B、20度/小时 C、15度/小时 D、30度/小时 26、SCT指的是[ B ] A、当地标准时 B、标准时差 C、夏令时 D、格林威治时

航空运输地理教案讲解

第一章航空运输相关的地理环境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让2009级交通运输(民航运输管理)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航行运输地理课程的基本特点,让2009级交通运输(民航运输管理)学生对世界航空地理有基础认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以后课程的循序渐进。教学重点:第二节时差与航空飞行 第四节影响航空飞行的天气 引入:签到考勤、利用如地球仪、中国地图、海口市地图、机场航图等现有资料更加生动地讲解本章。 第一节地球的运动 教学内容: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教学重点:无 教学难点:无 教学学时:1学时 教学过程: 一、部分地理坐标: 1、地心:地球的中心部位;地层内部。 2、地轴:地轴,即为地球斜轴,又称地球自转轴。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故又称地球自转轴。这个轴通过地心,连结南、北两极,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始终正对着北极星。通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赤道面。 3、赤道:赤道是南北纬线的起点(即零度纬线),也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

4、纬线:线圈的圆心位于地轴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地球上纬线与经线垂直;赤道纬线圈最长。两极的纬线圈则缩成一点。 经线: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在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或格林尼治线。零度经线直穿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5、重要空港城市经度、纬度资料: 北京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3分29秒 上海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 广州北纬23度06分32秒,东经113度15分53秒 海口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 二、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相同,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即自转周期,叫做一日。由于观测周期采用的参照点不同,有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和太阳日(24小时)之分。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南、北两极点等于零。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每小时15°。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投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作用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对外投资现状。根据商务部数据,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金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截至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463亿美元。数据显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增长较快。尤其对美国投资,增长了23.9%,对欧盟的投资增长了1.7倍,大大高于中国对外投资的总体增速。此外,中国对服务业的投资上升明显,服务业增长最快,增速为27.1%,占全部对外投资的比重达64.6%。而对采矿等资源投资同比下降了4.1%,在全部投入中仅占18.8%。下一步中国将重点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鼓励优势产业和富余产能向沿线国家转移。 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中国境外直接投资预计将达1.25万亿美元,中国似乎正在往全球投资者的角色迅速转变。境外投资帮助更多来自各行业的中国公司进入新市场和获得更具竞争力所需的经验、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本。而中国公司的投资也从选择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转向具备先进技术、知名品牌、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全球分销网络的发达国家。 (二)我国对外投资特点。一是我国即将成为净资本输出国。据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其中金融类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非金融类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而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1197.1亿美元,同比增长0.8%。全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7.1亿美元,这也是我国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中国对外投资增速

航空运输地理教学内容

航空运输地理教学内容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这是为大家的航空运输地理教学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生存发展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地理知识,包括了解家乡、祖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状况,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知道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地理图像和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阅读和使用常用的地图,能够进行简单的地理观测和调查统计,能够绘制简易地图和运用适当手段获取地理信息。 3.使学生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分析和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实践活动,逐步发展实践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精神。 4.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 * 观念,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增强对全球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对自然美和环境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观念,并能够遵守 * 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 新人 教学内容要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面向现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2.以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核心,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深刻影响着人类 的发展。因此,使学生深刻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中学地理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在组织地理教学内容时,应当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着重阐明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广度和深度要适当,要有一定的弹性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实际,考虑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力求实效。因此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有学生和教师选择的余地,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 4.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发展分析 摘要:20世纪80年代FDI(外国直接投资)在全球迅猛发展并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FDI大量涌入我国,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扩大我国的产品市场。为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我国采取更加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对外投资,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摘要:对外直接投资;FDI;全球化;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迅速地加入了全球贸易的大环境下,成为国际经济贸易领域极具活跃的国家。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也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积极“走出去”,打破单方被投资的局面,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此,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发展困境,有利于我国合理的对策有效引导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利用我国企业特殊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好地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快速发展。 二、目前中国FDI现状描述 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截至2013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57亿美元。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自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实现了连续12年的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 1.高速发展,但差距依旧明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几年发展迅猛,2014年创下对外直 接投资的历史最高值1231.2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吸引外资仅差53.8亿美元,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但是与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相比较显示出了极大差距。 2.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广泛,但是投资领域高度集中。这也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大共性。 对外投资行业大多分布在服务也、资源业和制造业。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按三次产业划分,投资流量占比分别为1.3%、25.3%和 73.4%;2014年底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 亿美元的行业有4个,依次分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上述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 77.8%。 3.投资地域高度集中。我国对外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地域高度集中。 截至2014年底,中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域分布高度集中,2014年底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占总量的近90%,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为136.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1.1%。显示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地域的高度集中度。 4.对外投资存量增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也不断扩大, 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2221.6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 3.4%,在全球分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较上年前进3位,位居第8,首次 步入全球前10行列。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分析

93 《商场现代化》2009年5月(下旬刊)总第576期 投资分析 一、起步阶段(1979年~1985年) 1979年以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同日木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开办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为标志,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跨国经营的序幕。1979年~1985年,是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累计兴办非贸易海外子公司185家,总投资额近3亿美元,共兴办境外合资、独资企业185个。海外企业分布遍及45个国家和地区,但多以发展中国家和港澳地区为主。企业平均规模小,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餐饮、国际承包工程、咨询服务等行业。参与主体是专业外贸公司。 二、迅猛发展阶段(1986年~1990年) 1986年批准兴办非贸易性海外企业92家。1987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跃升。当年兴办的境外企业数上升到了124家,直接投资额达到3.5亿美元,标志着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迅速成长的新阶段。这期间兴办的海外企业共661家,是前一阶段的3.6倍,到1990年,中国非贸易性海外直接投资企业数超过800家,投资总额达到20.6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8.83亿美元,分别是前一阶段的6.9倍和4.48倍,截止1990年底,投资总额达23.5亿美元。 投资参与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如大中型生产企业、贸易性企业、以金融实力为基础的系统投资公司纷纷参与跨国经营活动。海外企业分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亚洲各国和地区居多,并开始进入发达国家,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以往格局,投资地域趋向合理。投资领域向资源开发、制造加工、交通运输等20多个行业延伸。 三、进一步发展阶段(1991年~1996年) 1991年,中国在海外兴办非贸易性企业207家,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了1987年的3.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达3.67亿美元,协议投资总额也达到7.59亿美元的水平,大大超过了除1987年外的其他所有年份。1991年~1996年,中国兴办的境外非贸易企业共计1184家,累计投资总额为45.2亿美元,其中中方累计投资额为11.29亿美元。1992年,由经贸部批准兴办的境外企业达355家,比1991年增长71.5%,年增加量首次突破300家大关,同年对外投资协议额为3.51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1.95亿美元,占协议投资总额的55.6%,中方投资比重达历史最高水平。1993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势头有所减弱,但新办境外企业数仍大大超过1991年水平。 1991年~1993年中国批准新办的非贸易性境外企业数超过1979年~1990年12年的总和。投资遍布13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额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十个国家地区,中国大 陆在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额占总额的78.7%,涉及的投资领域包括资源开发、加工装配、交通运输、工程承包、旅游餐饮等行业。 四、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的阶段(1997年~2004年)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缓慢。政府出台了多部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加工项目的配套政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政策越来越好,也驱使更多的企业实现了跨国经营。再者,企业跨国经营的意识提高是企业对外投资发展迅速的关键原因。1999年对外投资额比1998年增长32%。2000年底,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中国境外投资企业已达到6296家,协议金额112亿美元,中方投资76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67.86% 。截至2001年底,我国累计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610家,协议投资总额12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为84亿美元。截止2003年这7年间,累计兴办企业1979家,年均兴办企业282家,累计投资额为53.74亿美元,年均投资额为7.68亿美元,可见无论是总额还是平均额,对外投资额都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并与国务院港澳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内地企业赴香港、澳门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对推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突破性阶段(2005年~2006年) 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部分)净额122.6亿美元,是2004年55亿美元净额的2.23倍。这一数字无疑极具震撼性,几乎是2000年~2004年这5年对外净投资额数字的总和。 更重要的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确实在增长, 根据2005年国际投资头寸表, 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余额为572亿美元,2004年底这一余额水平为448亿美元。且投资的形式和领域逐步多样化,尤其以股东贷款形式进行的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中,新增股本投资38亿美元,占31%,利润再投资32亿美元,占26%,其他投资52.6亿美元,占43%。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106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9.54亿美元,同比增长87.3%。境外中资企业数目的增加也是首次达到年增长1000家的水平。2006年,我国对外投资继续保持超百亿美元的增长势头。截至2006年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33.3亿美元。 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就在于突破了一百亿美元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一个新起点,上升到新的水平。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分析 曹红玉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摘 要] 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中国自1979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处于增长态势,按照流量分为五个阶段,各阶段在规模、地区分布、投资行业上各具特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日益活跃,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发展阶段 中国

(完整word版)航空运输地理课程标准.docx

《航空运输地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定位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民航乘务员岗位工 作的专业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主要飞行航线的地理和旅游知识,是《空乘服务概论》、《民航旅客运输》课程的一门拓展和强化课程。 二、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并掌握民航乘务员岗位所需的相关地理和旅游理论知 识,达到民航乘务员岗位初级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富有 爱心、责任心和合作的品质,并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为提高学生空中乘务专门化方向的职 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 (1)掌握中国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和区位优势 (2)掌握从上海始发主要飞行航线经过省市的地理知识 (3)了解主要飞行航线经过省市的地标、经济情况、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 三、学习情境设计 1.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能掌握飞行航线的地理知识这个职业能力为设置依据,以常见飞行航线的地理知识为主线,以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及分布情况,各民航地区管理局的地理区域 划分、省会和主要旅游城市的机场名称,主要航线经过省市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征等 知识,经过省市的地标、经济情况、风土人情和旅游资源来展开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递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了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多采用多媒体、情景模拟、资料查询等方式,实现做学一体化,体现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对乘客关于航线知识问询的职 业能力。 根据以上思路,《航空运输地理》课程的学习情境如下: 表 1:航空运输地理的学习情景 情境 l情境 2情境 3情境 4情境 5情境 6情境 7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分析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指出,“一带一路”在我国对外投资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对沿线地区投资有了较快增长,投融资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投资规模增长 沿线地区在我国对外投资中占据重要位置。截至2014年末,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为924.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0.5%,2015年占比增至12.6%。如果排除在前三位的往香港地区、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开曼群岛等避税地的投资,则2014年底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存量占中国剩余投资存量的约三分之一。 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对沿线地区投资增长较快。2014年和2015年,我国对沿线地区投资分别达到136.6亿美元和148.2亿美元,是2008年的3倍多,同比分别增长8%和18.2%,占中国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1.1%和12.6%。2015年增速高于同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近4个百分点。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规模占其吸收外资总量增长较快,占比从2008年的1%提高到2013年的3.7%。但是,相对于沿线市场的潜在规模以及沿线地区与中国经济较强的互补性而言,中国投资占比还不高,还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我国对沿线投资相对集中在部分国家。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二十位的东道国中,有七个国家为沿线国家,分别为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老挝、巴基斯坦、泰国、阿联酋和俄罗斯。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二十位中,有六个沿线国家,分别为新加坡、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老挝和缅甸,这六个国家占中国在沿线地区投资存量的56.3%。此外,我国对东盟投资占对沿线投资存量的51.5%。截至2014年底,我国对沿线地区投资存量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达到40个,超过10亿美元的有16个国家。 根据中国2014年对亚洲和欧洲直接投资存量的行业统计数据,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行业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制造业等领域。沿线地区是我国优势突出的“中国制造”“中国建造”的重要市场。 2016年的前三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达到6899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110亿美元,与沿线国家签订的承包合同是746亿美元。截至目前在沿线国家建设了50多个境外的经贸合作区,累积投资179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0亿美元的税收和16万的工作岗位,中老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也逐步落地,扩大市场相互开放和贸易便利化等合作体制机制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航空运输地理复习

第三章 对流层 特征: (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2)气温、湿度的水平分布很不均匀 (3)空气具有强烈的垂直混合(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大气运动以平流为主 含水汽和杂质极少,云雨现象几乎绝迹 航行层 理想层次: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内 第三章PPT 第26张,高中低云 禁止在浓积云中飞行 禁止在积雨云中或积雨云区飞行。 能见度 一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还能够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一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 有地面能见度,有效能见度,最小能见度,跑道能见度,空中能见度,着陆能见度与跑道视程 着陆能见度与跑道视程 着陆能见距离是指飞机在下滑着陆过程中,飞行员能看清跑道近端的最远距离。也是一种空中能见度。 跑道视程(Runway Visual Range)简称RVR。在国际民航组织公约的附件三中有定义:在跑道中线,航空器上的飞行员能看到跑道面上的标志或跑道边界灯或中线灯的距离。 雾可分为辐射雾、平流雾、上坡雾、蒸发雾 雾形成的三个条件 1.空气湿度 2.空气中有一定数量的微粒成为核心 3.温度下降 风切变是指近距离内空间两点间的平均风矢量的差值称为风切变,即在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段距离内风向和(或)风速的变化。航空气象学中,低空风切变是指在高度600米以下的风切变。 顺风切变:沿航迹(顺飞机飞行方向)顺风增大或逆风减小,以及飞机从逆风进入无风或顺风区。 逆风切变:沿航迹逆风增大或顺风减小,以及飞机从顺风进入无风或逆风区。 低空风切变的事故特征 ①风切变事故都发生在飞行高度低于300米的起飞和着陆飞行阶段,其中尤以着陆为最多。 ②现代大、中型喷气运输机的风切变飞行事故比重较大。 ③风切变事故与雷暴天气条件关系密切。 ④风切变飞行事故的出现时间和季节无一定的规律。 降水基本条件 物质基础:水汽,凝结核(烟尘杂质);气温下降:干冰降温,空气上升运动(常见的降水)降水的分类

航空运输地理复习题

1、造成航班延误最重要的天气之一是低能见度 2、从(东八区)起飞,向西飞行到华盛顿(西五区),飞机穿越的时区数是13 3、造成飞行事故的“隐形杀手”的天气现象是风切变 4、LST指的是 5、飞机航行的最理想的大气层是 6、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7、有效能见度3.5K 8、机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飞行区 9、在我国的国际航线中,SHA——TYO航线属于东线 10、飞机起降的理想条件是逆风起降 11、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即一个 13、地面大风的速度为大于 12m/s 14、在影响航空运输布局的众多因素中最直接、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条件 15、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越洋航线是北太平洋 16、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航线是 17、国际民用航空运输协会的缩写是 18、中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哪种气候显著的国家 1、地理学的显著特性是 2、地球自转造成的重要现象有 3、地方航空公司 4、大气层分为 5、低能见度的影响因素有 6、造成低能见度天气的天气现象主要有 7、大气层的层次有 8、华北地区重要的机场有 9、IATA一区国家 1、网络的拓扑结构有网格结构;星型结构;线性结构;树型结构 2、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为气温、降水、气压、风。 3、降水的类型有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 4、降水的主要条件有水汽,对流。 5、构成航空运输生产布局的三大要素是航线,机场,航空公司 6、飞机航行的良好层次是平流层 7、低空风切变可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水平风的垂直切变,水平风的水平切变,垂直 风的水平切变 8、修建机场和确定航路的重要条件是地形地貌 9、由大气辐射形成的雾称为辐射雾 10、航空运输布局主要指空运网络布局,运力配置 11、航空公司的分布决定了运力的分布 12、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自然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

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特点及经济效应分析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西方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理论抽象和实证分析,阐述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和行为方式等,形成了一系列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强调跨国公司必须拥有垄断优势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在此之后,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并没有所谓的垄断优势,但是他们依然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而且投资同时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发展了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使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一步得以完善。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经济效应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取得显著成效,并不断加速,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不断扩大。实际利用外资达4000多亿元,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56亿美元。L.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率很高,是最高吸引力的地区。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位居第一,世界各国中仅次于美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表明,中国国际资本流人开始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并以政府信用为基础天花板始转向以企业信用为基础,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 二、对外直接投资概念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资本转移。一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不借助金融工具,由投资人直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一带一路

形势与政策论文之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自贸区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在各个层面的经济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首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众所周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1979年开始,我们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为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同时,东部地区正在通过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有着资本、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