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ca6140车床法兰盘84003工艺及钻3-φ11孔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ca6140车床法兰盘84003工艺及钻3-φ11孔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自己排下)

1、工艺设计说明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课程设计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第一部分 工艺设计说明书

1. 零件图工艺性分析

1.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

法兰盘是可用于连接其他零件或可用于增加其他零件强度的一种零件。本法兰盘是回转面和平面的结合,内部由阶梯孔和螺纹孔组成,其要求有较高的耐磨性,较高的强度和回转稳定性。 1.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1)法兰盘本身精度:

外圆φ80

19.00-+尺寸公差等级IT11,表面粗糙度Ra 为1.6μm ,φ52029

.001

.0--尺寸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Ra 为1.6μm ,φ1201±尺寸公差等级IT14,表面粗糙度Ra 为3.2μm ,内孔φ62015.0±公差等级为IT7,φ36

02

.0-+尺寸公差等级IT6,φ65表面粗糙度Ra 为1.6μm ,距离φ36

002.0-+为34.580

.030

.0--的平面公差等级IT13。 2)位置精度,内孔φ62015.0±相对于基准面A 、B 的跳动量要求为0.04。

3)加工此零件时,应尽量统一定位基准,减少装夹次数,这样有利于保证零件的加 工精度。

1. 3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此法兰盘是由回转面和平面组成,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结构较为简单,但

零件精度要求高,零件选用材料HT150,该材料用于强度要求不高的一般铸件,不用人工实效,有良好的减振性,铸造性能好。对法兰盘的基本要求是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和回转平稳性,因而安排法兰盘加工过程应考虑到这些特点。

本次设计的零件图如附图:法 兰 盘

2. 毛坯选择

2.1毛坯类型

1、根据零件材料HT150确定毛坯为铸件,由于要加工与φ3602

.00

+-的孔中心线距离分

别为54和34.530

.080.0--的两平面,若毛坯外型铸成φ120的外圆,材料浪费太严重,因此将两平面直接铸出。且3-φ11和3-φ16.5的内孔不铸出,均在钻床上钻出后加工。

2. 由于本零件要求生产批量为中批量生产,毛坯铸造方法选用金属型铸造(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资料 P4表1.2-1),铸造的毛坯尺寸公差等级为8级(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资料 P6表1.2-5),选择错型值为0.7(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资料 P6表1.2-4)。

2.2毛坯余量确定

对于批量生产的铸件加工余量(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资料 P7表1.2-7),初步将

本零件的加工余量定为5mm ,毛坯尺寸偏差由表1.2-2查得为±1.8.

2.3毛坯-零件合图草图

3.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3.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

该零件是法兰盘,中批量生产。由于此零件较为简单,但精度要求较高,为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应尽量减少装夹次数,统一定位基准,由于该法兰盘是由回转面和平面组成,根据具体需要初步确定的加工方法有车、铣、磨、镗、钻等。

3.2加工顺序的安排

本着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基准先行、先面后孔的原则安排加工顺序,逐步提高加工精

度,先以外圆φ8019.00-+为粗基准粗车φ52029

.001

.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

长度方向为60的右端面和φ1201±的外圆,调头装夹以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

向为15的右端面为基准粗车φ80

19

.00

-+的外圆、长度方向为60的左端面和长度方向为15的左端面,再以粗车后的外圆φ80

19.00-+为精基准半精车φ52029

.001

.0--的外圆、和φ1201±的外圆粗镗,半精镗φ3602

.00

+-的内孔,以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

为15的右端面为基准粗镗φ62.4、φ62015.0±、φ65、及4X0.5的槽、φ58的内孔,继续半精镗φ65、φ62015.0±、及4X0.5的槽,车出M64X1.5的螺纹,以外圆φ80

19

.00

-+为基准粗铣长度为54的左端面和长度为34.530

.080.0--的两平面,以φ3602

.00

+-的内孔、

φ62.4内孔和长度为60的右端面及34.5的平面定位钻3-φ11和3-φ16.5的孔,然后扩3-φ16.5的孔,然后在继续钻出φ18和φ4的孔,磨φ80

19

.00

-+的外圆和长度为60和15的左端面,磨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并切出3X0.5的槽然

后倒角,以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为基准精镗φ62015.0±的

孔,,以φ8019

.00-+的外圆为基准精镗φ3602

.00+-的内孔,然后用浮动镗刀块精镗φ

36

02.00

+-的内孔并加工出6X6的半圆槽。

3.3定位基准选择

先以φ80

19.00-+为基准加工φ52029

.001

.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和 φ1201±的外圆,再以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为基准加工

左端部分,再以外圆定位加工内孔和螺纹,以φ3602

.00+-的内孔、6X6的半圆槽和

长度为60的右端面定位钻孔、扩孔。

3.4加工阶段的划分说明

加工阶段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

3.5主要机加工工序简图

1、铸 铸造、清理

2、热处理 正火

3、粗车φ52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长度为60的右端面、φ1201±

的外圆 4、粗车φ80

19.00

-+的外圆、长度方向为60的左端面和长度方向为15的左端面 5、半精车φ52

029

.001.0--的外圆和φ1201±的外圆、粗镗φ36

02.00

+-的内孔、半精镗

φ3602

.00

+-的内孔

6、粗镗φ62.4、φ62015.0±、φ65、及4X0.5的槽、φ58的内孔、半精镗φ65、φ62015.0±及4X0.5的槽、车出M64X1.5的螺纹

7、粗铣长度为54的左端面和长度为34.530

.080.0--的两平面

8、钻3-φ11的孔 、扩3-φ16.5的孔 9、钻出φ18和φ4的孔 10、热处理:退火

11、去毛刺(在所有侧面去除机械加工所留下的毛刺) 12、清洗吹净

在乳化液中清洗法兰盘,保证没有铁削、油污和其他赃物,清洗时间不少于3min ,清洗的同时通入压缩空气以提高清洗效果,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零件,并用擦布擦净表面。 13、检验

14、表面淬火 15、磨φ80

19.00-+的外圆和长度为60和15的左端面、磨φ52029

.001

.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并切出3X0.5的槽然后倒角

16、精镗φ62015.0±的孔

17、精镗φ3602

.00

+-的内孔

18、用浮动镗刀块精镗φ36

02.00

+-的内孔并加工出6X6的半圆槽

19、去毛刺吹净 20、检验

4.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φ52

029

.001.0--

工艺路线 基本尺寸 工序余量

工序精度

工序尺寸 铸 φ57 ±1.8

φ57±1.8

粗车

φ54.2

2.8

0.046 φ54.7

046.00-

半精车

φ52.4

1.8

0.019 φ52.9019

.00-

磨削 φ52

0.4

0.019

φ52

029

.001.0--

φ8019

.00-

工艺路线 基本尺寸 工序余量

工序精度

工序尺寸 铸 φ85

±1.8

φ85±1.8

粗车

φ80.4

4.6

0.22 φ80.422.00

-

磨削

φ80

0.4

0.19

φ8019

.00-

工艺路线 基本尺寸 工序余量 工序精度 工序尺寸 铸 φ125

±1.8

φ125±1.8

粗车

φ121.5

3.5

1 φ121.50

.10-

半精车

φ120

1.5

2

1201±

工艺路线 基本尺寸 工序余量

工序精度

工序尺寸 铸 φ57

±1.8

φ57±1.8

粗镗

φ60

3

0.19 φ60

019

.0+

半精镗

φ61.5

1.5

0.074 φ61.5

074.0+

精镗 φ62

0.5

0.03

φ62015.0±

φ65

工艺路线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铸 φ57

粗镗 7 φ64 半精镗

1 φ65

φ62.4

工艺路线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铸 φ57

粗镗

5.4 φ62.4

φ36

02

.0+

工艺路线 基本尺寸 工序余量

工序精度

工序尺寸 铸 φ31

±1.8

φ31±1.8

粗镗

φ33.1

2.1

0.16 φ33.1

016

.0+

半精镗

φ34.6

1.5

0.1 φ34.6

1.0+

精镗

φ35.6 1

0.039 φ35.6

039.0+

浮动镗刀块精镗

φ36

0.4

0.02

φ36

02

.0+ 15

工艺路线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铸 20 粗车 4.5 15.5 磨削

0.5

15

60

工艺路线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铸

65

粗车 4.6 60.4 磨削

0.4

60

φ11

工艺路线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11

φ11

φ工艺路线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钻 11 φ11 扩

5.5

φ16.5

φ18

工艺路线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18

φ18

φ4

工艺路线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4

φ4

5.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所用的设备有:CA6140、立式铣床、摇臂钻床、清洗机、检验台、外圆磨床。 夹具有:三爪卡盘、虎钳、钻直孔专用夹具、钻斜孔专用夹具、磨床专用夹具。 刀具有:90度车刀、车用镗刀、铣刀、φ11、φ4、φ18、φ16.5钻头、砂轮、切断刀。

量具有:千分尺、游标卡尺、专用卡规、专用通规、止规。

6.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

(1) 粗车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长度为60的右端面、

φ1201±时:(T1=T 辅 T2=T 机 T3=T 工 T4=T 休)(车刀刀杆尺寸BXH 取20X30) 切削用量:ap=10.85 由表5.3-1得:f=0.9mm/r

由表5.3-20查得 v=46m/min 则n=318x46/57=256.63=257r/mm

工时定额:由表3.3-1得:装夹工件时间为0.08min 由表3.3-2得:松开卸下工件时间为0.06min , 由表3.3-3得:操作机床时间为:

(0.02+0.03)X18+0.02+0.02+0.01+0.02=0.97 min

由表3.3-4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1+0.15+0.08+0.1=0.43min T1=0.08+0.06+0.97+0.43=1.54min

由表3.3-33得布置工作地、休息和生理时间分别为:T3=56min 、T4=15min T 基=Ljz/nfap=497.6X5/257X0.9X10.85=1min 则T 总=T1+T2+T3+T4+T 基=73.84min (2)粗车φ80

19

.00

-+的外圆、长度方向为60的左端面和长度方向为15的左端面: 切削用量:(车刀刀杆尺寸BXH 取25X25)ap=4.6 ,由表5.3-1得f=0.8,由表5.3-20查得v=53m/min ,则n=318v/d=318x53/85=198.3=198r/min

工时定额:

由表3.3-1得:装夹工件时间为0.08min

由表3.3-2得:松开卸下工件时间为0.06min , 由表3.3-3得:操作机床时间为:

0.02+0.02X5+0.02+0.03+0.03X3+(0.03+0.02+0.03+0.02)X9=1.16min 由表3.3-4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1+0.09+0.08=0.27min T1=0.08+0.06+1.16+0.27=1.57min

由表5.4-1得机动时间为:T2=(0.04+0.03)X3=0.21min

由表3.3-33得布置工作地、休息和生理时间分别为:T3=56min 、T4=15min T 基=Ljz/nfap=460x5/198x0.8x4.6=3.16min

则T 总=T1+T2+T 基+T3+T4=75.94 (3)半精车φ52

029

.001.0--的外圆和φ1201±的外圆、粗镗φ36

02.00

+-的内孔、半精

镗φ3602

.00

+-的内孔:

切削用量:(刀尖圆弧半径取0.5)ap=3 由表5.3-2得:f=0.15mm/r 由表5.3-20得:v=100m/min

则n=318v/d=318x100/55=578.2=578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1.2min T2=0.3min T3=56min T4=15min T 基=135x5/578x0.15x3=2.29min T 总1=T1+T2+T3+T4+T 基=74.79min 粗镗φ3602

.00

+-的内孔:

切削用量: ap=2.1

由表5.3-3得f=0.3mm/r 由表5.3-20得v=110m/min

则n=318v/d=318x110/31=1129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0.8 min T2=0.14 min T3=60 min T4=15 min T 基=lz/nfap=100x5/1129x0.3x2.1=0.7min T 总2=76.64min 半精镗φ3602

.00

+-的内孔:

切削用量:ap=1.5

由表5.3-3得f=0.15mm/r 由表5.3-20 得v=115m/min

则n=318v/d=318x115/33=1108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0.4 min T2=0.07 min T3=60 min T4=15 min T 基=lz/nfap=50x5/1108x0.15x1.5=1min T 总3=76.47min 则T 总=227.9min

(4) 粗镗φ62.4、φ62015.0±、φ65、及4X0.5的槽、φ58的内孔、半精镗φ65、φ62015.0±及4X0.5的槽、车出M64X1.5的螺纹时:

切削用量: ap=7

由表5.3-3得f=0.5mm/r 由表5.3-20得v=67m/min

则n=318v/d=318x67/57=374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2.3min T2=0.5min T3=60min T4=15min T 基=lz/nfap=145x5/374x0.5x7=0.55min T 总1=T1+T2+T3+T4+T 基=78.35min

半精镗φ65、φ62015.0±及4X0.5的槽时:

切削用量:ap=1.5

由表5.3-3得f=0.15mm/r

由表5.3-20得v=115m/min

则n=318v/d=318x115/62=590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1.2min T2=0.3min T3=60min T4=15min T 基=100x5/590x0.15x1.5=3.77min T 总2=80.27min 车出M64X1.5的螺纹:

切削用量:ap=1.6 由表5.3-1得f=1.2mm/r 由表5.3-20得v=70m/min 则n=318v/d=318x70/62=359r/min 工时定额:

T1=0.74min T2=0.07min T3=56min T4=15min T 基= lz/nfap=50X5/359X1.2X1.6=0.36 min T 总3=71.83min 则T 总=230.45min (5) 粗铣长度为54的左端面和长度为34.530

.080.0--的两平面:

切削用量:ap=2.5 由表6.3-2得f=0.25mm/r 由表6.3-21得v=120m/min 则n=318v/d=318x120/112=341r/min

工时定额:由表6.4-1得T2=Lw+L1+L2/vf=50+8+8/120X0.25=2.2 min

由表 3.3-7得操作时间为0.5 min 由表 3.3-8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24min

T1=1.98min T3=51min T4=15min T 基=lz/nfap=300X5/341X0.25X2.5=7.04min T 总=75.02min (6) 钻3-φ11的孔:

切削用量:ap=15 由表7.3-1得f=0.6mm/r 由表7.3-11得 v=12m/min n=318v/d=318x12/11=347r/min 工时定额:

T2=Lw+Lf+Lt/fn=15+9.35+0/0.6X347=0.12 min (Lf=dm/2cotkr=11/2cot120=9.35) T 基=15X11/347X0.6X15=0.05 min

由表3.3-9得装夹工件的时间为0.17 min 由表3.3-10得松卸工件的时间为0.15 min 由表3.3-11得操作时间为0.4 min

由表3.3-12得测量工件的时间为0.04min

则T1=0.76 min T3=47 min T4=15 min T 总1=62.81min 扩3-φ16.5的孔:

切削用量:ap=10 由表7.3-2得f=0.6mm/r 由表7.3-12得v=25.1m/min 则n =318v/d=318X25.1/16.5=484r/min

工时定额:由表7.4-1得T2=iw+lf+lt/fn=(10+1.62)/(0.6x484)=0.04min 【lf=(dm-dw)/2cotkr=(16.5-11/2cot120=1.62)】

由表 3.3-9得装夹工件时间为0.17min 由表 3.3-10的松卸工件时间为0.15min

由表3.3-11得操作机床时间为0.42 min 由表3.3-12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05min T1=0.79min T3=47min T4=15min T 基=10x16.5/484x0.6x10=0.06min T 总2=62.89 min T 总=125.7 min

(7)钻出φ18和φ4的孔

切削用量:ap=11 由表7.3-1得f=0.8mm/r 由表7.3-11得 v=13m/min n=318v/d=318x13/18=230r/min 工时定额:

钻φ18深2的孔:

T2=Lw+Lf+Lt/fn=2+5.29+0/0.8X230=0.04 min (Lf=dm/2cotkr=18/2cot120=5.29) T 基=2X18/230X0.8X2=0.1 min 钻φ4深11的孔:

T2=Lw+Lf+Lt/fn=11+1.18+0/0.8X230=0.07 min (Lf=dm/2cotkr=4/2cot120=1.18) T 基=11X4/230X0.8X11=0.02 min

由表3.3-9得装夹工件的时间为0.17 min 由表3.3-10得松卸工件的时间为0.15 min 由表3.3-11得操作时间为0.4 min

由表3.3-12得测量工件的时间为0.04min

则T1=0.76 min T3=47 min T4=15 min T 总=62.99min (8)磨φ80

19

.00

-+的外圆和长度为60和15的左端面: 切削用量:ap=0.4 由表10.2-2得f=0.4mm/r v=22m/min 则n =318v/d=318X22/80=88r/min

工时定额:由表3.3-13得装夹和松卸时间为0.05 min 0.03 min

由表3.3-15得操作时间为0.35min 由表3.3-16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08min T1=0.51min T3=60min T4=15min T 基=108x0.4/88x0.4x0.4=3.09min T 总1=78.6min 磨φ52

029

.001.0--的外圆、长度方向为15的右端面并切出3X0.5的槽然后倒角

切削用量:ap=0.4 由表10.2-2得f=0.4mm/r v=22m/min 则n =318v/d=318X22/52=135r/min

工时定额:由表3.3-13得装夹和松卸时间为0.05 min 0.03 min

由表3.3-15得操作时间为0.35min 由表3.3-16得测量工件时间为0.21min T1=0.64min T3=60min T4=15min T 基=103x0.4/135x0.4x0.4=1.91min T 总2=77.55min T 总=156.15min (9) 精镗φ62015.0±的孔:

切削用量:ap=0.5

由表5.3-3得f=0.15mm/r 由表5.3-20得v=115m/min

则n=318v/d=318x115/62=590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1.2min T2=0.3min T3=60min T4=15min T 基=70x5/590x0.15x0.5=7.9min T 总=84.4min (10) 精镗φ3602

.00

+-的内孔:

切削用量:ap=1

由表5.3-3得f=0.15mm/r 由表5.3-20 得v=123m/min

则n=318v/d=318x123/36=1087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0.4 min T2=0.07 min T3=60 min T4=15 min T 基=lz/nfap=50x5/1087x0.15x1=1.53min T 总=77min

(11) 用浮动镗刀块精镗φ36

02.00

+-的内孔切出6X6的半圆槽:

切削用量:ap=0.4

由表5.3-3得f=0.15mm/r 由表5.3-20 得v=140m/min

则n=318v/d=318x140/36=1237r/min 工时定额:(同上)T1=0.4 min T2=0.07 min T3=60 min T4=15 min T 基=lz/nfap=50x5/1237x0.15x0.4=3.37min T 总=78.84min

第三部分 课程设计体会

经过此次课程设计,内心感触颇深,课程设计环节可以说既是对我们在校学习成果的检验,又是一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次机会。以前也曾做过类似的设计,但那些都是一方面的,不像此次设计内容考核这样全面,含盖面很广,其中包含了工艺过程的拟订、工艺卡片的编制、图纸的绘制、等很多方面及内容。此次设计不仅考核了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我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为我们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设计过程不仅要依赖于课本及资料上的理论知识,也要结合实际进行设计,只有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做出的设计才能满足于现场生产的需求,只有满足现场需求的设计才是一份合格的设计。我们的设计做的还不够全面,不够完善,缺少实践的验证。但我相信我们通过此次设计所积累的设计经验以及理论经验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份很难得很宝贵的财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