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

【篇一: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五年级第五册科学全册备课

一、对全册的课程的理解: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反映自然界本质与联系

的“科学主题”为教学内容,以从课本中学习与从自然、社会、生活

实践中学习相结合为教学途径,以受教育者亲自经历和体验的探究

活动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作为课程组织的主要线索。努力构建具有

基础性、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等基

本特点科学课程。二、我认为主要体现三个要点:

〈1〉指导学生学习了解、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2〉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情感态度。〈3〉指导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三、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下几个

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探究为核心,其内

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该课程具有开放性,课程的评

价应该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对大自然、对科

学和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环境为载体,使学生生活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简单的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

球与空间科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初

步认识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人类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初步感

受自然界事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初

步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过程方法:体验学科学和做科学的基本方法,即通过观察、测量、记录、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解决问题等,获取学习科学基础

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发展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等科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和经历科学、体验科学

的欲望。能主动接纳科学课程,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健康的行为

习惯,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热爱大自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和审美情趣;感受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科学午对

人类和自然环境的负面和正面影响。五、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参与一系列有序的观察观察、思考、讨论、试验、比较、分类、推理、归纳、辩论、评价等活动。

2、事观察,动手、动脑、动口等的经历。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考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参与实践活动。六、教学难点:

1、组织学探究性学习科学知识的课堂教学。

2、指导学生正确、规范、熟练、操作分组实验。

3、指导学生了解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体现新课标的思想: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周围常见的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

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课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

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

问题相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

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

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

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学困生:

五(二)班

学困生:

(一)《变化的水》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标准

一、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第二课给水加热

第三课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第四课冰

第五课云、雾和雨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

(一)科学态度、精神、情感、价值观

1、初步具有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观点。

2、具有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

3、发展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二)科学能力

1、初步学会定量观察。

2、会观测蒸发、沸腾时水温的变化。

3、会使用酒精灯给水加热。

4、会做蒸发、沸腾和水蒸气凝结条件的对比实验,以及露、雾、雨的模拟实验。

5、具有初步的用差异法进行归纳的能力,发展推理和想象能力。

6、自行探究一天中的体温变化、如何加快蒸发,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三)科学知识、技能。

1、认识蒸发、沸腾、凝结的现象。

2、认识谁有三种形态的变化。

3、知道雾、云、雨是怎样形成的。

(9、10)1、水到哪里去了

一、教学目标:

知道水在常温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发时会降温;会做观测蒸发现

象时温度变化的实验;学会设计汽油、酒精蒸发的实验;感受自然

界的物质是变化的。二、教学重点:

认识蒸发是在带走了周围环境的热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蒸发时的

温度会降低。三、教学难点:

认识蒸发时水变化的条件。四、教学准备:仪器、实物、抹布

(9、17)2、给水加热

一、教学目标:

会实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初步具有在实验中边观测边记录的能力;

知道水的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初步具有“自然界的物

质是变化的”科学观点。二、教学重点:

会实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初步具有在实验中边观测边记录的能力,

知道水的沸腾现象。

三、教学难点:

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初步具有“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科学观点。四、教学准备:

酒精灯、水、烧杯、试管、铁价台、木夹等五、教学过程:

【篇二: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教学内容:光和影分组实验....

教学目标

1、光:使人能看物体的那种物质。

2、影子的形成条件:光、遮挡物、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3、光源: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所发出的光。

4、影子的特点:①位置②大小③形状

5、投影:光源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如我们教室里的实

物投影仪。过程与方法

1、认识光、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条件。

2、分组进行光和影的三个实验。

3、分析、推理影子的特点。

4、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以上过程要用直观的演示及实验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电筒、大号电池(作遮挡物)各八只,4开图画白纸24张,红、黄、蓝彩色粉笔各八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2、板书课题

3、通过闭眼活动引出下一个环节

二、认识光源及影子形成的条件

1、打开实物投影仪。

2、用手在投影仪及黑板中间作各种手影。

3、让学生认识什么叫光源及影子的形成需要的三个条件。

三、进行影子特点的三个实验

1、把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

2、说明三个实验的方法与步骤,放下窗帘、准备工作。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归纳影子位置、大小、形状的特点。

四、巩固运用

打开投影仪做游戏,验证我们发现的影子变化规律:

1、改变光源位置,影子有什么变化。

2、改变遮挡物在光源间的距离,影子有什么变化。

3、用手在光源及屏中作不同侧面的变化。

4、投影是用移动光源远近进行物体大小变化。

五、课外延伸: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阳光下的影子》分组实验....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

化规律来测定时间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3)看书上第 26 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

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

3、整理我们的记录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 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 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 12 时的说明

4、日影观测仪 1

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六、作业设计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

七、板书设计 2.2 阳光下的影子铅笔影子的变化观察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长影子变化柱状图

八、教学后记 2 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一)。演示实验....

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纸、屏、4个夹子。实验过程:①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把这些卡纸

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并排成整

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

厘米的地方,再放一个纸屏。②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

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在纸屏上出现的现象,

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③把第二张卡纸向左移动5厘米,同

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仔细观察纸屏上

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④比较两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第一个实验中,手电筒的光通过3张卡纸中间的小孔投

射到纸屏上;第二个实验中,纸屏上没有出现手电筒的光。

实验结论:通过比较得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二)。

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材料:空心弯管和直管、手电

筒实验过程:①用手电筒从直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

端就可以看到射过来的光。②用手电筒从弯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

们从管的另一端却看不到射过来的光。

实验结论:通过比较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名称:拉力大

小与小车的运动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 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关系。

实验材料准备:小车垫圈秒表回形针。

方法步骤:1、标明起点与终点,小车每次都从起点开始到终点结束。

2、从挂第一个回形针开始增加回形针的数量。

3、用回形针的数量表示拉力的大小,用手轻轻敲桌子让小车运动起来,这便于找到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小力。

4、小车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数字表示,也可以用秒表测小车从起点到

终点所用的时间来表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拉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有关系:拉力大(回形针多),

小车运动快;拉力小(回形针少),小车运动慢。

教学内容:认识弹簧测力计,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演示实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认识测力计的各个部分,知道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技能目标:经历测力计产生,改良的过程。科学规范地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情感目标:体会到工具的产生源自于生活的需求,又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经历测力计的产生,改善的过程。

教学难点:正确,科学地使用测力计。

教学准备:小组(橡皮筋,回形针、硬纸板,砝码,等)

教学过程:

1、谈话:1.要测量力的大小,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弹簧测力计,

书中就给我们介绍了四种测力计。好请同学们翻到书的 77 页。(板

书认识测力计)

2、ppt 课件出示各种弹簧秤图片书中这四种,何老师也带来了其中

的三种,同学们看,能不能叫出名字?第一种,我们把它叫做(平

板式弹簧测力计)第二种他的名字叫做手柄式弹簧测力计。第三种,同学们看老师手上的这个,他的形状像什么,圆桶形状,对,它就

叫做圆筒弹簧测力计。最后这种,(叫条形盒弹

【篇三: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总课时26课时。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

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

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

类的影响。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本单元通过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引人入胜的科

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探索光与色彩的秘密。

第三单元:电和磁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

范畴。电和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电能转化为磁,磁也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把它们并在一个单元里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联系,且单元

里还有一课《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来进行磁现象的观察与研究的。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本单元是学生认识心跳与呼吸,认识自

己的身体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

重要单元。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本单元内容设计主要围绕在观察中进行

解释,在解释中积极思维,区分事实与解释的差异,认同并追求合

理的解释展开。

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单元分析

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

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

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

本单元涉及的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科学探究

1.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2,5能对探究的

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利‘学知识

2.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2.2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

化的猜想。 2.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的影响。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2敢于大胆想象。

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本单元内容属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中“天

空中的星体”部分,这方面内容在本套科学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本

单元探究活动将从观察和研究最常见的太阳和月亮开始,这也是人

类认识宇宙的开始。

本单元共五课,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研究白天常见的太阳的东升

西落、影子的长短变化;昼夜的交替轮回;夜晚月相的阴晴圆缺变

化和因昼夜变化而引起动植物的节律变化。

本单元从观测太阳开始,让学生亲自投入到对太阳和月亮的观测中,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太阳和月亮周而复始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

阳的视运动模式及其与影子变化和气温之间的关系,意识到月相变

化的规律,懂得掌握和利用这些自然规律,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的发展带来好处。我们更期待他们会由此感悟:司空见惯的现象中

往往会包含着值得深入探究的科学道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第一单元课时分配

第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