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量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106
考点二 :化学计量——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专项汇编卷 新高考版1.(2022·河北·高考真题)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9 g Na 2O 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个数为0.1N AB .1.2 g Mg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 和Mg 3N 2,转移电子个数为0.1N AC .2.7 g Al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H 2的个数为0.1N AD .6.0 g SiO 2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所得溶液中SiO 23-的个数为0.1N A2.(2022·广东·高考真题)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碳循环研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淀粉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B .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烃类C .1mol CO 中含有246.0210⨯个电子D .222.4L CO 被还原生成1mol CO3.(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1.8g O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A NB .2428gC H 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A 4NC .标准状况下,22.4L HCl 气体中+H 数目为A ND .pH=12的23Na CO 溶液中-OH 数目为0.01A N4.(2021·河北·统考高考真题)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2.4L(标准状况)氟气所含的质子数为18N AB .1mol 碘蒸气和1mol 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碘化氢分子数小于2N AC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若阴阳两极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73g ,则转移电子数为N AD .1L1mol•L -1溴化铵水溶液中NH 4+与H +离子数之和大于N A5.(2021·重庆·统考高考真题)葡萄酒中含有CH 3CH 2OH 、CH 3COOH 、 SO 2 和CO 2等多种成分。
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知识点增分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将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最终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Ba2+和NO3﹣B.Na+和Cl﹣C.Na+和NO3﹣D.Ag+和SO42﹣分析:物质溶于水,发生2AgNO3+BaCl2═2AgCl↓+Ba(NO3)2,Na2SO4+BaCl2═BaSO4↓+2NaCl,利用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解答:解:将AgNO3、Na2SO4、BaCl2三种物质按物质的量为2:1:1的比例混合后溶于足量水中由2AgNO3+BaCl2═2AgCl↓+Ba(NO3)2,2 1 1Na2SO4+BaCl2═BaSO4↓+2NaCl,1 1可知,Ag+、SO42﹣、Cl﹣、Ba2+均转化为沉淀,则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Na+和NO3﹣,故选C.2.某溶液中含有Na+、Al3+、NO3﹣、SO42﹣(不考虑水中的H+、OH﹣)四种离子,已知Na+、Al3+、NO3﹣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与SO42﹣的个数比为()A.1:2 B.1:4 C.3:4 D.3:2分析:令Na+、Al3+、N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有n(Na+)+3n(Al3+)=n(NO3﹣)+2n(SO42﹣),据此计算SO42﹣的物质的量,离子数目之比等于二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令Na+、Al3+、C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有n(Na+)+3n(Al3+)=n(NO3﹣)+2n(SO42﹣),即3mol+3×2mol=1mol+2n(SO42﹣),解得n(SO42﹣)=4mol,故溶液中Al3+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2mol:4mol=1:2,故选A.3.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分析:A.H3和H2都由H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H原子数目相等;B.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C.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D.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解答:解:A.H3和H2都由H原子构成,二者质量相等,含有H原子数目相等,故A正确;B.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故含有分子数目不相等,故B错误;C.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之比=2:3,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等质量H3和H2的体积之比=2:3,故C错误;D.H3和H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二者质量相等,根据n=可知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4.2mol Cl2和2mol 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等B.原子数相等C.体积相等D.质量相等分析:根据n===结合分子的构成计算.解答:解:A.由n=可知,分子数相等,故A正确;B.两种分子含有的原子数不同,分子数相同,则原子数不同,故B错误;C.由于不能确定气体存在的条件是否相同,则不能确定体积大小,故C错误;D.由于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则质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A.5.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10 g H2 B.2molCl2C.1.5N A CO2 D.22.4LO2(标准状况)分析:根据n===计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由N=nN 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的分子数目越多,据此解答.解答:解:A.10g氢气的物质的量==5mol;B.2molCl2;C.1.5N A C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D.标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1mol,由N=nN A可知,10g氢气含有的分子数目最多,故选A.6.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gH m X 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A+N+m)mol B.(A﹣N)molC.(A﹣N)mol D.(A﹣N+m)mol分析: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则质子数为A﹣N,根据n=计算n(H m X),以此解答.解答:解:H m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m,a g H m X分子的物质的量为n(H m X)== mol,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则质子数为A﹣N,所以在a g H m 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mol×(A﹣N+m)=(A﹣N+m)mol,故选D.7.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氧气的密度相同,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3 B.3:1 C.2:1 D.1:2分析:若CO、CO2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氧气的密度相同,则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令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列方程计算.解答:解:若CO、CO2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氧气的密度相同,则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令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32,整理的x:y=3:1,故选B.8.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 X2+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A.mol B.mol C.mol D.mol分析:先根据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计算质子数,再根据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计算一个阳离子含有的电子数,然后根据n=计算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解答:解:该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m﹣n,阳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m﹣n﹣2;数值上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其质量数,所以Wg X2+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m﹣n﹣2)=mol.故选D.9.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B.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C.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分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气体分子数相同,14N18O、13C18O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中子数都是17,分子14N18O、13C18O中质子数分别为15、14,中性分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根据m=nM可知判断二者质量不同.解答:解:同温同压下,14N18O、13C18O等体积,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气体分子数目相等,则14N18O、13C18O分子数目相等,二者摩尔质量不同,根据n=nM可知,二者质量不相等,14N18O、13C18O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中子数都是17,二者含有原子数目、中子数相等,14N18O、13C18O分子中质子数分别为15、14,中性分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则二者互为电子数不相同,综上分析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氯只有35Cl和37Cl两种稳定同位素,在氯气中35Cl和37Cl的原子个数比为3:1,则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A.5:3:2 B.5:2:2 C.5:2:1 D.9:3:1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Cl2分子是由两个35Cl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l2分子是由一个35Cl原子和一个37Cl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4的Cl2分子是由两个37Cl原子构成.先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Cl2分子个数分别为X、Y、Z个,可知35Cl原子有个,37Cl 原子有(Y+2Z)个,所以:(Y+2Z)=3:1,可解得X=Y+3Z,然后采用逐一验证法来确定答案.解答:解:设相对分子质量为70、72、74的Cl2分子个数分别为X、Y、Z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Cl2 是由2个35Cl组成的,故x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0的Cl2 中含有的35Cl原子个数为2X 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l2是由一个35Cl和一个37Cl组成,故y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l2 中含有的35Cl原子和37Cl原子个数分别为为Y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4的Cl2是由2个37Cl组成的,故z个相对分子质量为74的Cl2 中含有的37Cl原子个数为为2Z个;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则:35Cl原子有个,37Cl原子有(Y+2Z)个,═35Cl和37Cl个数之比为3:1,则:(Y+2Z)=3:1,即3Y+6Z=2X+Y,解得X=Y+3Z,满足此关系就可,A.将X=5、Y=3、Z=2分别带入关系式X=Y+3Z,可知不成立,故A错误;B.将X=5、Y=2、Z=2分别带入关系式X═Y+3Z,可知不成立,故B错误;C.将X=5、Y=2、Z=1分别带入关系式X═Y+3Z,可知成立,故C正确;D.将X=9、Y=3、Z=1分别带入关系式X═Y+3Z,可知不成立,故D错误,故选C.11.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A B C D甲物质中的粒子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固体的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乙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固体的密度溶液体积A.A B.B C.C D.D分析:A、根据粒子数目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来计算;B、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来计算;C、根据m=ρV可以计算物质的质量;D、根据公式n=cV可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已知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摩尔质量,根据公式n=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故A正确;B、已知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和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根据公式n=可以计算出物质的量,故B正确;C、已知固体的体积和固体的密度,根据m=ρV可以计算固体的质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故C错误;D、已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体积,可以根据公式n=cV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故D正确.故选:C.12.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体积B.分子数C.原子数D.物质的量分析:H3和H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g/mol、2g/mol,结合n=可知,等质量时物质的量不同,但H 原子的质量相同,以此来解答.解答:解:H3和H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g/mol、2g/mol,结合n=可知,等质量时物质的量不同,A.物质的量不同,由V=nVm可知,则体积不同,故A错误;B.物质的量不同,由N=nN A可知,分子数不同,故B错误;C.等质量的H3和H2,H原子的质量相同,则H原子数目相同,故C正确;D.等质量,摩尔质量不同,则物质的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C.13.标况下,34g 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L,关于该混合气体有下列的说法①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为5:3 ②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35:33 ③混合气体中碳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8:11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约为1.52g/L,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④ D.①②③④都正确分析:标况下,34g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L,即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M=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4g/mol,利用十字交叉法确定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m=nM、确定正误.解答:解:标况下,34g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为22.4L,即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M=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4g/mol,利用十字交叉法确定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10:6=5:3,则n(CO)=mol,n(CO2)=mol,①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3,故正确;②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质量比==35:33,故正确;③混合气体中碳和氧的原子个数比=():()=8:11,故正确;④混合气体的密度==1.52g/L,故正确;故选D.14.H2O的摩尔质量是18g.mol﹣1,则9g H2O的物质的量是()A.0.1mol B.1mol C.0.5mol D.5mol分析:根据公式n=来计算即可.解答:解:9gH2O的物质的量n===0.5mol,故选C.15.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A.29:8:13 B.22:1:14 C.13:8:29 D.26:15:57分析:由于CO与N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CO2、H2、CO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由CO2和H2来决定,CO的量可以任意.用十字交叉法可以得出结果.解答:解:由于CO与N2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CO2、H2、CO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仅由CO2和H2来决定,CO的量可以任意.由交叉法:由十字交叉法可求得CO2和H2的体积比为26:16或13:8时(CO的量可以任意),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28.故选C.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16.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则:(1)X与Y的体积比为,分子个数比为,密度比为.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X与Y的质量之比为,物质的量之比为.分析:(1)根据V=nV m可知,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结合n=判断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nN A可知,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根据n=可知,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可知,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1)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则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B:A,根据V=nV m可知,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B:A,根据N=nN A可知,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同质量的X、Y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之比为B:A,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X、Y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A:B,故答案为:B:A;B:A;A:B;根据n=可知,相同条件下的X、Y两种气体体积相同,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即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m=nM可知,物质的量相等其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故X、Y的质量之比为Ag/mol:Bg/mol=A:B,故答案为:A:B;1:1.17.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1)某硫酸钠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Na+,则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是.0.5mol的Fe含个铁原子,质量是g;1.204×1024个铁原子物质的量是mol,质量为g.(3)2mol CO(NH2)2中含mol氮原子,所含氧原子数跟mol H2O中所含氧原子数相等.(4)322g 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mol,SO42﹣的物质的量是mol,所含H2O分子的数目是个.分析:(1)根据n=计算n(Na+),由化学式可知n(SO42﹣)=n(Na+);根据N=nN A计算Fe原子数目,根据m=nM计算Fe的质量;根据n=计算n(Fe),再根据m=nM 计算Fe的质量;(3)氮原子物质的量为CO(NH2)2的2倍,CO(NH2)2与H2O分子中都含有1个O原子,二者含有氧原子数目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4)根据n=计算Na2SO4•10H2O的物质的量,由化学式可知n(Na+)=2n(Na2SO4•10H2O),n (SO42﹣)=n(Na2SO4•10H2O),n(H2O)=10n(Na2SO4•10H2O),根据N=nN A计算水分子数目.解答:解:(1)n(Na+)==0.5mol,由化学式可知n(SO42﹣)=n(Na+)=0.5mol×=0.25mol,故答案为:0.25mol;0.5mol的Fe含有Fe原子数目=0.5mol×6.02×1023mol﹣1=3.01×1023,其质量=0.5mol×56g/mol=28g;1.204×1024个铁原子物质的量是=2mol,其质量=2mol×56g/mol=112g,故答案为:3.01×1023;28;2;112;(3)氮原子物质的量为CO(NH2)2的2倍,2mol CO(NH2)2中含氮原子物质的量=2mol×2=4mol,CO(NH2)2与H2O分子中都含有1个O原子,二者含有氧原子数目相等,则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即水的我孩子到了为2mol,故答案为:4;2;(4)Na2SO4•10H2O的物质的量==1mol,由化学式可知n(Na+)=2n(Na2SO4•10H2O)=2mol,n(SO42﹣)=n(Na2SO4•10H2O)=1mol,n(H2O)=10n(Na2SO4•10H2O)=10mol,水分子数目=10mol×6.02×1023mol﹣1=6.02×1024,故答案为:2;1;6.02×1024.18.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A和B 的体积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8:5,则A与B 的密度之比为,摩尔质量之比为.分析: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知,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据此计算.解答:解: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知,体积之比为2:1,质量之比为8:5,则A密度为:=4,A 密度为:5,密度之比为:4:5;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为4:5,故答案为:4:5,4:5.19.下列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A、标准状况下33.6LH2B、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的H2C、20═,45gH2OD、常温下,16gO2,与14gN2的混合气体E、含原子总数约为1.204×1024的NH3.分析:A.根据n=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B.结合氢气分子含有电子数目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C.根据n=计算水的物质的量;D.根据n=计算氧气、氮气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总的物质的量;E.根据n=计算原子的物质的量,结合氨气分子含有原子数目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N=nN 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多.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33.6LH2的物质的量为=1.5mol;B.每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电子,故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的H2的物质的量为=2mol;C.20═,45gH2O的物质的量为=2.5mol;D.16g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14gN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1mol;E.原子总数约为1.204×1024的NH3,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每个氨气分子含有4个原子,故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N=nN A可知,物质的量越大含有分子数目越多,故分子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为CBADE,故答案为:CBADE.20.0.6molg的氧气与0.4mol臭氧O3质量之比为,分子个数之比为,氧原子个数之比为.分析:利用m=n×M来计算质量及质量之比,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利用分子的构成来计算氧原子个数之比.解答:解:氧气与臭氧的质量之比为0.6mol×32g/mol:0.4mol×48g/mol=1:1,因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分子个数之比为0.6mol:0.4mol=3:2,又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1个臭氧分子中含3个氧原子,则氧原子个数之比为0.6mol×2:0.4mol×3=1:1,故答案为:1:1;3:2;1:1.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21.(1)质量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分子个数之比为;氧原子个数之比为;相同条件下体积比为.在标准状况下,1.7g NH3所占的体积为L,它与标准状况下L H2S含有相同数目的H原子.(3)某气体氧化物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分析:(1)根据n=计算物质的量之比,由N=nN A可知分子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计算氧原子数目之比;根据V=nV m可知,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根据n=计算1.7g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V=nV m计算氨气的体积,硫化氢与氨气含有的氢原子数目相等,则2n(H2S)=3n(NH3),据此计算n(H2S),再根据V=nV m计算硫化氢的体积;(3)根据n=计算该气体氧化物的物质的量,根据M=计算其摩尔质量,进而计算R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1)SO2、CO、NO的质量比为16:7:6,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5:4,所以其分子数之比为5:5:4,氧原子数之比=5×2:5×1:4×1=10:5:4,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5:5:4,故答案为:5:5:4;10:5:4;5:5:4;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1.7 g÷17 g•mol﹣1=0.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1 mol×22.4 L•mol﹣1=2.24 L,硫化氢与氨气含有的氢原子数目相等,则2n(H2S)=3n(NH3),故n(H2S)=0.1mol×3÷2=0.15mol,则标准状况下0.15 mol H2S的体积为0.15 mol×22.4 L•mol﹣1=3.36 L,故答案为:2.24;3.36;(3)在标准状况下,1.28 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 mL,其物质的量为0.448 L÷22.4 L•mol﹣1=0.02 mol,摩尔质量为1.28 g÷0.02 mol=64 g•mol﹣1,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16×2=32,故答案为:64 g•mol﹣1;32.22.现有0.270kg 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计算:(1)溶液中CuCl2的物质的量;溶液中Cu2+和Cl﹣的物质的量.分析:(1)根据m(溶质)=m(溶液)×ω(溶质)计算出溶液中CuCl2的质量,再计算出CuCl2的物质的量;溶液中n(Cu2+)=n(CuCl2),n(Cl﹣)=2n(CuCl2).解答:解:(1)0.270kg质量分数为10%的CuCl2溶液中m(CuCl2)=270g×10%=27g,所以n(CuCl2)==0.2mol,答:CuCl2的物质的量0.2mol;n(Cu2+)=n(CuCl2)=0.2mol,n(Cl﹣)=2n(CuCl2)=0.2mol×2=0.4mol,答:溶液中Cu2+和Cl﹣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0.4mol.23.将11.2L(标准状况)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求原气体混合物中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和质量比.分析:乙烯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即为乙烯的质量.根据n==计算物质的量、质量关系.解答:解:11.2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5mol,乙烯含有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充分反应后,溴水的质量增加了5.6g,即为乙烯的质量,所以乙烯的物质的量为n===0.2mol,则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2mol=0.3mol,质量为:0.3mol×30g/mol=9g,所以,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mol:0.3mol=2:3,质量之比为5.6g:9g=28:45,答:原气体混合物中乙烯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和质量比分别为2:3、28:45.。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知识梳理2017级教学指导意见核心素养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涵义和应用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物质的量是联系客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重要工具,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在有关物质的量计算过程中,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计算的方法,建立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等题目解答的模型。
考点一物质的量[学在课内]1.物质的量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单位mol(符号)规范表示方法:x mol H2SO4↓↓↓数值单位指定微粒符号或微粒名称[名师点拨]由于阿伏加德罗常数太大,后面只能跟微观粒子,如跟宏观物质如1 mol大米、1 mol氢元素则错误。
2.三个基准量[名师点拨]三个等量关系1.N A与6.02×1023的关系,N A≈6.02×1023 mol-1M与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的关系在数值上M=相对分子(原子)质量(M以g·mol-1为单位)V m与22.4 L·mol-1的关系V m=22.4 L·mol-1(标准状况下)2.下列物理量的单位物质的量mol阿伏加德罗常数mol-1质量g 摩尔质量g·mol-1体积L 气体摩尔体积L·mol-1[考在课外]教材延伸判断正误(1)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2)标准状况下,22.4 L H2O2中所含原子总数为4N A(×)(3)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4)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5)20 g CD4与20 g D2O中所含电子数相等(√)(6)相同质量的甲醛与乙酸中所含碳原子数相同(√)(7)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NO2与N2O4体积相同(×)(8)等质量的Na2S、Na2O2中所含阴离子数相等(√)拓展应用标准状况下,11.2 L下列物质HF、H2O、H2O2、SO3、乙醇、苯、己烷、CCl4、CO2。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精练)完卷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2*5分)1.(2021·四川成都市·高三三模)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4gH2O2中含有18N A个中子B.1L0.1mol·L-1NH4Cl溶液中,阴离子数大于0.1N AC.标准状况下,22.4L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 AD.足量Fe与1mol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答案】A【解析】A. 34gH2O2为1mol,H中无中子,O中含有8个中子,所以34gH2O2含有中子数=1mol⨯8⨯2=16 mol即16N A,故A错误;B. NH4+能水解且水解后溶液显酸性,Cl-离子不水解,但水能发生微弱的的电离,所以1L0.1mol·L-1NH4Cl溶液中,阴离子数大于0.1N A,故B正确;C. 标准状况下,22.4L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为1mol , 因为CH4和C2H4中都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 A,故B正确;D. 根据Cl2~2Cl-~2e-可知,足量Fe与1molCl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故D正确;故答案:A。
2.(2020·全国高考真题)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个中子B.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 A个质子C.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 A个碳原子D.1 L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28N A个电子【答案】C【解析】A.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若该氮气分子中的氮原子全部为14N,则每个N2分子含有(14-7)×2=14个中子,1mol该氮气含有14N A个中子,不是7N A,且构成该氮气的氮原子种类并不确定,故A错误;B.重水分子和水分子都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所含质子数相同,故B错误;C.石墨烯和金刚石均为碳单质,12g石墨烯和12g金刚石均相当于12g碳原子,即12g12g/mol=1molC原子,所含碳原子数目为N A个,故C正确;D.1molNaCl中含有28N A个电子,但该溶液中除NaCl外,水分子中也含有电子,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第一章化学计量基础第一节物质的量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摩尔”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粒的数量联系起来D .国际上规定,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解答: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的量的知识。
解:物质的量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mol ,所以选项A 错误;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所以选项B 正确;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摩尔是单位,所以选项C 错误;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 ,其中碳原子是指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原子,若为14C 则不是1mol ,所以选项D 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2.完全中和10.2g 二元酸2H A 生成正盐,用去24g NaOH ,则有关此二元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酸的摩尔质量为34g mol /B .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C .10.2g 该酸的物质的量是0.3molD .该酸一定是强酸 解答:本题考查摩尔质量的计算。
解:24g NaOH 的物质的量为0.6mol ,则:2222NaOH H A Na A 2H O +→+0.6mol 0.3mol10.2g 该酸的物质的量是0.3mol所以2H A 的摩尔质量10.234g mol 0.3==/。
本题答案为选项A 、C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氮约含有236.02l0⨯个微粒B .1mol 水中含有1mol 氧原子和2mol 氢原子C .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硫酸的摩尔质量等于98g解答: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含义。
解:微粒不明确,所以选项A 错误;结合化学式可知1mol 水中含有1mol 氧原子和2mol 氢原子,所以选项B 正确;钠的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只是数值上相等,所以选项C 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 mol /,所以选项D 错误。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知识点增分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01kPa时,1molO2和N2的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约为22.4LB.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约为22.4LC.标准状况下,0.5mol的CCl4的体积约为11.2LD.标准状况下,CO2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分析:A.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注意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B.没有告诉氧气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氧气的体积;C.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体积;D.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标况下二氧化碳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故A正确;B.题中没有告诉氧气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标况下氧气的体积,故B错误;C.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0.5mol四氯化碳的体积,故C错误;D.标况下二氧化碳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故D错误;故选A.2.下列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A.2mol氮B.1molH2O C.4mole﹣D.0.5molH2SO4分析:A.没有指明微粒的具体名称;B.1molH2O表示1mol水分子;C.4mole﹣,表示4mol电子;D.0.5molH2SO4,表示硫酸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解答:解:A.2mol氮,没有指明是氮气分子还是原子,该表示不规范,故A错误;B.1molH2O,表示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该表示方法合理,故B正确;C.4mole﹣,表示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表示方法合理,故C正确;D.0.5molH2SO4,表示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表示方法合理,故D正确;故选A.3.摩尔是()A.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B.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计量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D.表示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分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解答:解: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1mol微粒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故选:C.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D.摩尔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分析:A.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C.物质的量是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D.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二者是不同的物理量,故A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质量的单位是克,故B错误;C.物质的量是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是摩尔,故C正确;D.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所以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C.5.下列对“摩尔(mol)”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摩尔是一个单位,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C.1mol任何气体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D.用“摩尔”(而不用“个”)计量微观粒子与用“纳米”(而不用“米”)计量原子直径,计量思路都是扩大单位分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用于描述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数目;B、混合物和纯净物都可以用物质的量进行描述;C、1mol任何气体都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个气体分子;D、纳米是缩小单位,不是扩大单位.解答: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用于计量物质所含微观粒子的多少,故A正确;B、摩尔既能用来计量纯净物,如1mol氧气,又能用来计量混合物,如1mol氯气和氮气的混合物,故B正确;C、1mol任何气体都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气体分子,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都相等,故C正确;D、摩尔的计量思路都是扩大单位,而纳米是缩小单位,二者的计量思路不同,故D错误;故选D.6.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物质的量实质上就是物质的质量C.物质的量是一种物理量的单位D.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又是粒子数量的单位分析: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的是一定数目的粒子的集体,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的质量不同,质量的单位为g;摩尔只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粒子数的单位,因为粒子数的单位为g,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物质的量、质量、长度等,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故A正确;B.物质的量单位为mol,而物质的质量的单位为g,二者是不同的物理量,故B错误;C.物质的量为基本物理量,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故C错误;D.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粒子数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把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C.1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molH2D.国际上规定,0.012 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尔分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C、物质的量适用微观粒子;D、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定义分析.解答: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基本物理量,故A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故B 错误;C、物质的量适用微观粒子,1摩尔氢气分子可以表示为1molH2,故C正确;D、国际上规定,0.012 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故D错误.故选C.8.下列对物质的量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摩尔质量D.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粒子的数量分析:A.物质的量表示的为微观粒子的集体,单位为mol,而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B.物质的量为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C.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D.物质的量单位为mol,物质所含粒子数量的单位为个.解答:解:A.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为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单位为mol,质量的单位为g,故A错误;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mol,故B正确;C.物质的量的单位为mol,而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二者的单位不同,故C错误;D.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指定粒子的多少,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是物质所含粒子的数量,故D 错误;故选B.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氧B.SO42﹣的摩尔质量是96gC.3mol小麦D.标准状况下,1molO2和N2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分析:A、没明确何种微粒.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C、物质的量只能表示微观粒子不能表示宏观物质.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解答:A、没明确何种微粒,氧指分子还是原子,故A错.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SO42﹣的摩尔质量是96g/mol,故B错.C、物质的量只能表示微观粒子不能表示宏观物质,小麦是宏观物质,故C错.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任何气体既指一种气体又指混合气体,故D正确.故选:D10.每摩尔物质含有()A.6.02×1023个分子B.6.02×1023个原子C.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D.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分析: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这些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单位是摩尔;1mol物质中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6.02×1023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6.02×1023只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且有的物质中不一定含有分子,如氯化钠、金属钠等,故A错误;B.6.02×1023只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且该物质中可能含有多个原子,如1mol氧气中含有2mol 氧原子,故B错误;C.物质中可能含有多个原子,如氧气、臭氧等,每摩尔臭氧中含有3mol氧原子,故C错误;D.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物质中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故D正确;故选D.1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1molH2的质量为2g•mol﹣1D.1mol氧含6.02×1023个O2分析:据物质的量定义及单位判断A、B,据质量的单位判断C,据氧的明确概念判断D.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mol,故A错.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故B正确.C、质量的单位是g,1mol氢气的质量是2g,故C错.D、氧是分子还是原子,叙述不明确,故D错.故选:B12.摩尔是()A.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B.物质质量的单位C.物质的量的单位D.表示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分析:根据物质的量为国际单位制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摩尔只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基本物理量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故A错误;B、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故B错误;C、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这些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单位是摩尔,故C正确;D、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摩尔是单位,故D错误;故选:C.13.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B.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D.摩尔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分析:物质的量是国际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解答:解: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故A错误.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表示物质的量,故B错误.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用mol表示,故C正确.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质数量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C.14.下列名词中,哪个名词不属于物理量()A.长度B.摩尔C.质量D.时间分析:长度、质量和时间都是物理量,摩尔是单位.解答:解:长度、质量和时间都是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g,时间的单位是s;物质的量是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故选B.15.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分析:A.根据定义、单位判断;B.根据定义、单位判断;C.根据物质的量的作用判断;D.根据1mol粒子数的规定判断.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物理量,摩尔是单位,故A错误;B.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故B正确;C.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摩尔是单位,故C错误;D..012 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 mol,碳原子指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原子,若为14C 则不是1mol,本选项未明确,故D错误.故选B.。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一——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综合题1.有一瓶澄清溶液,可能含有NH错误!、K+、Na+、Mg2+、Ba2+、Al3+、Fe3+、Cl-、I -、NO错误!、CO错误!、SO错误!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①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完全溶解;取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另取部分③中的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加入NaOH溶液过程中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完全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a2+、Al3+、I-、NH错误!Mg2+、Fe3+、CO错误!、SO错误!、NO错误!(2>Al3++3OH-===Al(OH>3↓Al(OH>3+OH-===AlO错误!+2H2O2.(1>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确定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确定其存在可补充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讲 物质的量浓度1、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概念、含义及相关的计算与换算。
2、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方法、注意事项。
3、能够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一、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1L 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做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为:c B ;单位为: mol ﹒L -12、表达式:c B =n V(n 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V 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3、难点提示(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物理意义和相关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
这里的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的特定组合,单位是mol ;体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单位是L ;因此,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 -1。
(2)明确溶液中溶质的化学成分。
求物质的量浓度时,对一些特殊情况下溶液的溶质要掌握清楚,如NH 3溶于水得NH 3·H 2O ,但我们习惯上认为氨水的溶质为NH 3;SO 3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H 2SO 4;Na 、Na 2O 、Na 2O 2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 ;CuSO 4·5H 2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溶质为CuSO4(3)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要注意概念中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如将1 mol NaCl 、标准状况下22.4 L HCl 溶于1 L 水形成的溶液浓度都不是1 mol·L -1,因为最终溶液体积不是1 L 。
(4)溶液浓度与体积多少无关,即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不发生变化。
4、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ω=m(溶质)m(溶液)×100% 5、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100g 溶剂中所能溶解溶质最大的克数。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一)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0.012 kg 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B.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C.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D.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 水摩尔质量的2倍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②0.5 mol H2所占体积为11.2 L ③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为22.4 L ④状况下,28 g CO 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⑤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⑥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A.①③⑤B.④⑥C.③④⑥ D.①④⑥3.以下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A.2 L SO2和2 L CO2B.9 g水和状况下11.2 L CO2C.状况下1 mol氧气和22.4 L水D.0.1 mol氢气和2.24 L氯化氢气体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B.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 AC.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 AD.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生成1 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 A,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1.8 g NH+4含有的电子数为N AB.1 mol Cl2与足量Fe反,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46 g的NO2与46 g的N2O4含有的原子数不同D.状况下,11.2 L苯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分子数为3N A6.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 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4N AB.1 mol FeCl3跟水完全反转化为氢氧化铁体后,其中体粒子的数目为N A C.2.3 g Na和足量的O2完全反,在常温和燃烧时,转移电子数均为0.1N A D.500 mL 0.1 mol·L-1盐酸中,含有HCl分子数目为0.25N A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一个充满C2H4,另一个充满C2H2和C2H6。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专题:物质量的计算1.设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电解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0.1N A时,阳极质量减少一点为3.2g B.0.5L1mol•L﹣1NaHS的溶液中,Na+和HS﹣离子数目之和为N AC.25℃时,7gC2H4和C2H6混合气体中,含有N A个C﹣H键D.标况下,11.2L一氯甲烷中含有的氯原子数为0.5N Amol•L﹣1Fe2〔SO4〕3和mol•L﹣1CuSO4的混合溶液200mL,参加一量铁粉充分反后,测得溶液中Fe2+与Cu2+物质的量之比为2:1,那么参加铁粉的物质的量为( ) A.0.30mol B.0.22mol C.0.16mol D.0.48mol3.0.5L 1mol/L FeCl3溶液与0.2L 1mol/L 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 ) A.5:2 B.3:1 C.15:2 D.1:34.14.2g X气体在状况下的体积是4.48L,那么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71 B.142 C.71 g/mol D.142 g/mol5.O2、SO2、SO3三者的质量比为2:4: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4:5 B.1:2:3 C.1:1:1 D.2:2:36.设N A为阿伏加罗常数的数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一条件下,2molSO2和1mol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 AB.5.6g铁粉与足量水蒸汽反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1N AC.向0.1mol/L的FeBr2溶液中通适量Cl2,当c(Br-)=0.1mol/L时,消耗Cl2的分子数为0.1N AD.在反Cu2S+O2高温2Cu+SO2中,每生成1molCu,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 7.用枯燥的烧瓶收集氨气做喷泉,结果发现进入烧瓶的水占烧瓶总体积的32,那么所收集的气体对空气〔相对质量为29〕的相对密度约为〔〕A.0.59 B.0.72 C.0.84 D.0.918.根据甲和乙两个对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9.含MgCl2、KCl、Na2SO4三种溶质的混合液中,其中含Cl﹣mol,K+和Na+共mol,Mg2+为0.5mol,那么SO42﹣的物质的量为〔〕A.1 mol B.0.5 mol C.0.25 mol D.0.15 mol1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从1 L 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B.制成0.5 L 10 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状况〕C.0.5 L 2 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D.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 mol/L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11.300mL 2mol/L 硝酸与一量的铝镁铁合金反生成 3.36L NO 〔状况〕和铁盐、铝盐、镁盐,再向反后的溶液中参加 3mol/L的NaOH 溶液,使铝镁铁元素恰好转化为沉淀,那么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是〔〕A.150mL B.200mL C.450mL D.无法计算12.以下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0.4 mol氧气B.状况下5.6 L二氧化碳C.4°C时 mL水D.10 g氦气13.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CO2,100mL;b.O2,200mL;c.N2,400mL;d.CH4,600mL,那么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b>c>d B.b>a>d>c C.c>d>b>a D.d>c>a>b14.室需950mL 2mol/L的碳酸钠溶液,选取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碳酸钠的质量为〔〕A.1000mL、212 g B.950mL、201.4 gC.500mL、286 g D.任意规格、572 g1gAO32﹣的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3.01×1022个,那么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 B.32 C.60 D.8016.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SO42﹣四种离子,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那么溶液中Al3+和 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A.1:2 B.1:4 C.3:4 D.3:217.某溶液中,假设忽略水的电离,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试推测X离子及其个数b可能为〔〕离子Na+Ba2+Cl﹣X个数3a 2a a bA.NO3﹣、4a B.CO32﹣、3a C.OH﹣、6a D.SO42﹣、3a 18.中需用2.0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为〔〕A.1000mL,212g B.950mL,201.4g C.100mL,21.2g D.500mL,100.7g 19.一只盛有CO、O2、N2混合气体的气球放在空气〔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29g/mol〕中静止不动,那么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是〔〕A.75% B.25% C.50% D.无法计算20.用10mL的0.1mol•L﹣1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那么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3:2:2 B.1:2:3 C.1:3:3 D.3:1:121.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高温下发生反,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假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n,那么该反的化学方程式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比为A. 1:1 B. 1:2 C. 1:3 D. 2:322.中需0.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A.1000mL,21.2gB.950mL,20.14gC.任意规格,21.2gD.500mL,10.6g23.状况下,①6.72L NH3②04×1023个 H2S ③5.6g CH4④0.5mol HCl,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体积大小:④>③>①>② B.原子数目:③>①>④>②C.密度大小:④>②>③>① D.质量大小:④>③>②>①24.某混合气体是由HF、〔HF〕2、〔HF〕3三种气体组成,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8,那么混合气体中HF的体积分数为A.大于10% B.小于10% C.于10% D.无法计算25.足量铜与一量的浓硝酸反,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2.24L〔状况〕,这些气体与一体积O2〔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假设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参加4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那么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50mL,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参加反的硝酸是0.4mol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C.此反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 molD.混合气体中含NO21.12 L26室温下,将100mL某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分成两分。
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复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了解溶液的含义。
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1.物质的量浓度(1)也称为B(2)(3)公式:c B V(4)注意事项①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②n必须是溶质B的物质的量。
③对于某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密度、变,但所含溶质的2.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以溶液里溶质质量m(B)与溶液质量m(aq)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也可用小数表示。
(2)表达式:w(B)m(aq)请指出下列各说法的错因(1)1 L 水中溶解4 g NaOH 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 -1。
错因:没有特殊说明时,不能用溶剂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
(2)1 mol·L -1 NaCl 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
错因:没有溶液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
(3)1 mol Na 2O 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
错因:1_mol_Na 2O 溶于水生成2_mol_NaOH ,故c (NaOH)=2_mol ·L -1。
(4)用100 mL 水吸收0.1 mol HCl 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 mol·L -1。
错因:100_mL 水吸收HCl 后体积不再是100_mL 。
(5)将40 g SO 3溶于60 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错因:溶质为H 2SO 4。
(6)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 2SO 4、MgSO 4、Al 2(SO 4)3,其体积比为3∶2∶1,则SO 2-4浓度之比为3∶2∶3。
错因:浓度比与体积无关。
1.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间的换算由定义出发,运用公式:c =nV 、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进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不要死记公式。
考向02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相关计算【2021浙江1月选考】 玻璃仪器内壁残留的硫单质可用热KOH 溶液洗涤除去,发生如下反应: 3S+6KOHΔ2K 2S+K 2SO 3+3H 2O(x-1)S+K 2SΔK 2S x (x=2~6)S+ K 2SO 3ΔK 2S 2O 3请计算:(1)0.480 g 硫单质与V mL 1.00 mol·L -1热K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K 2S 和K 2SO 3,则V=______。
(2)2.560 g 硫单质与60.0 mL 1.00 mol·L -1热K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K 2S x 和K 2S 2O 3,则x=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 (1). 30.0 (2). 3 【解析】【详解】(1)根据方程式3S+6KOHΔ2K 2S+K 2SO 3+3H 2O 可知,3mol S 可以和6mol KOH 反应,0.48g S 的物质的量n =0.015mol ,则需要消耗KOH 的物质的量n =2n (S)=0.03mol ,故需要KOH 溶液的体积V =nc= 0.03mol1.00mol/L=0.03L=30.0mL ,故答案为30.0;(2)若S 与KOH 溶液反应生成K 2S x 和K 2S 2O 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2)S+6KOH Δ2K 2S x +K 2S 2O 3+3H 2O ,根据反应方程式有()22232+6KOH 2+262.56g0.060L 1.00mol /L3222S2K S +g /molK S O +3H Ox x x +∆⨯解得x=3,故答案为3。
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规避的3个易错点 (1)正确判断溶液中的溶质①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溶质发生变化,水量减少,如:Na 、Na 2O 、Na 2O 2――→水NaOH SO 2、SO 3――→水对应 H 2SO 3、H 2SO 4 NH 3――→H 2O NH 3·H 2O(但仍按NH 3进行计算)②结晶水合物,溶质不变但水量增多,如:CuSO 4·5H 2O ――→水 CuSO 4,FeSO 4·7H 2O ――→水FeSO 4。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1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模拟)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的推动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B.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60 gC.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1D.6 g偏二甲肼含有1.2N A个偏二甲肼分子解析:A项,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B项,6.02×1023个偏二甲肼的物质的量为1 mol,质量为60 g,正确;C项,1 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质量的单位为g;D项,6 g偏二甲肼的物质的量为6 g60 g·mol-1=0.1mol,分子数为0.1N A。
2. (2020·山东泰安联考)在一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自由滑动的密封隔板(a、b),将容器分成三部分,已知充入的三种气体的质量相等,当隔板静止时,容器内三种气体所占体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若Y是O2,则X可能是CH4B.分子数目:X=Z=2YC.若X是N2,则Z可能是COD.气体密度:X=Z=2Y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图中X、Y、Z三种气体的压强、温度分别相等,体积:V(X)=V(Z)=2V(Y),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n(X)=n(Z)=2n(Y),所以分子数目:X=Z=2Y,B正确;由于三种气体的质量相等,若Y是O2,X是CH4,则符合n(X)=2n(Y),A正确;若X是N2,Z是CO,符合n(X)=n(Z),C 正确;由ρ=mV可知,三种气体的密度:2X=2Z=Y,D错误。
3.(2020·山东实验中学二诊)国际计量大会对摩尔的最新定义为“1摩尔包含6.022 140 76×1023个基本单元,这一常数称作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单位为mol-1”。
基础课时3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时间:45分钟)1.(2014·上海二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B .某物质含有4 mol 氧C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mol -1D .常用“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解析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A 错误;“4 mol 氧”指代不明,B 错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 -1,C 错误。
答案 D2.(2014·洛阳调研)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 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
A.11.2n 5VB .5V 11.2n C.22.4V 5nD .22.4n 5V 解析 根据反应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当有标准状况下V L NH 3完全反应时,NH 3的物质的量为V 22.4mo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V 22.4mol ,已知在此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n ,则n =5V 22.4×N A ,所以,N A =22.4n 5V ,故选D 。
答案 D3.(2014·济宁一中摸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O 2的摩尔质量是44 g·mol -1,表示 1 mol CO 2的质量为44 gB .H 2SO 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1,表示 1 L 溶液中含有 1 molH2SO4C.气体摩尔体积V m≈22.4 L·mol-1,表示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D.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 mol-1,表示1 mol任何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解析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故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