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现况与展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经典的治疗冠心病的手术,它通过在心脏的冠状动脉与患者的自体血管之间建立新的通路,从而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
自1960年代开始,《The Lancet》等杂志相继发表报道,揭示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患者中的显著疗效,逐渐引起了全球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发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手段,为数百万患者解决了心脏疾病的痛苦。
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形成多种形式,其中常见的有单通道体外循环胸骨开刀、MINI-CABG、器官移植术等。
在这一技术领域,三维造影技术、纳米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新兴技术也正在广泛应用。
在手术操作方面,以“人工肺”技术为例,它与传统旁路术的差别在于它可以有效防止体外循环反应,避免了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轻了患者的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另外,微创手术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对于老年患者和高危患者来说更具有优势。
尽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何避免患者在术后的心肌损伤;如何有效抵制静脉移植物再狭窄、血管瘤形成等并发症;如何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和预期效果等,仍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在其未来的发展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将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持续发展,有可能实现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应用。
当然,就像所有医疗技术一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是适用于每一个冠心病患者的,它需要医师施行术前全面的评估,以确保手术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同时,患者也需要加强对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睡眠等,以避免逐渐发展成冠状动脉疾病。
总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其技术和治疗效果也在不断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在未来更多的冠心病患者将能够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找到治疗的希望和解决的途径。
(手术室护理)基本条件1、医院及科室要求( 1 )三级甲等医院,床位数≥ 1000 张;( 2 )手术床数≥20 张,其中洁净手术室10 间以上(百级2 间以上);( 3 ) 护士与手术床位数之比≥ 3:1;( 4 )年手术量≥ 1.5 万人次,其中Ⅳ类手术数≥ 30%;( 5 )麻醉后复苏室床位数与手术床数之比≥ 1:3;2、相关专科手术分类及专科操作例数要求胃癌根治术甲状腺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肝部份切除术椎管内肿瘤切除术脑膜瘤切除术胶质瘤切除术颅内血肿清除术垂体瘤切除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超声刀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机使用腹腔镜系统使用体温管理装置使用手术显微镜使用双极电凝器使用开颅钻使用俯卧位安置≥)10030100050100300300300≥)10050205050501001001005050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肾癌根治术全膀胱切除术经皮肾镜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四肢骨折钢板和髓内钉内固定术骨盆骨折手术脊柱骨折手术腰椎间盘摘除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游离体摘除、交叉韧带重建术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食管及贲门部手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房 (室) 间隔缺损矫治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全喉切除术鼻内镜鼻窦手术乳突根治术人工晶体植入术3020303030100100202050501030301005010050303030300100100肾镜使用侧卧位安置电切镜使用电动气压止血带使用关节镜使用牵引床使用骨科电钻使用胸骨锯使用心内电除颤仪使用制冰机使用胸腔镜系统使用截石位安置鼻内镜系统使用台式灭菌器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使用3030010010060502001005010050300300100500玻璃体切割术 30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30唇腭裂修复术 10 皮瓣转移术 30口腔科 舌癌根治术 103、仪器设备( 1 )培训基地专有设备20 20 20 1 1 鼻内镜系统胸腔镜系统腹腔镜系统 宫腔镜系统 C 型臂 X 线机 宫腔镜汽化电切系统快速灭菌器 动力系统 纤维支气管镜5( 2 )培训基地所在医院应配有的共享设备11多功能电动手术床 电外科设备 无影灯双极电凝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牵引床经尿道电切设备 体温管理装置 人工心肺机 超声清洗机 摄像转播系统 加温加压输血仪 关节镜系统 超声乳化仪微量输注泵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 摹拟教学设备(心肺复苏 模型等)超声刀自体血液回收机 激光系统 手术显微镜电动气压止血带5 1 111全身多排螺旋 CT核磁共振11 12 1 11 1 5 11 12 1 1 1 1 1 1 2大型彩色 B 超带 Dopple 探头胃镜大型 X 线摄片机4、相关科室或者实验室要求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5、培训基地所在医院或者机构医疗相关指标( 1 ) 诊断符合率: 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95%, 临床 与病例诊断符合率≥ 90%;( 2 )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95%; ( 3 )幵发症发生率≤ 8%;( 4 )科室能够单独或者协助开展代表本专科医疗水平 的诊治项目≥ 10 项。
严重主动脉钙化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处理策略目的总结伴有严重主动脉钙化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特点。
方法本组52例患者全部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手术,其中25例患者行双乳内动脉旁路移植;17例患者行大隐静脉-左乳内动脉“Y”型桥旁路序贯吻合;7例患者行大隐静脉-无名动脉端侧吻合;3例患者行左乳内动脉移植+右冠状动脉PTCA及支架植入术。
结果1例患者死于多脏器衰竭,其余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未发现脑及神经系统并发症。
结论对于严重主动脉钙化患者术中采取相应策略可有效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标签:主动脉钙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策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合并严重的主动脉钙化(aorticcalcification, AC)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发生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1】。
术中将面临无法行主动脉部分阻断或试图建立体外循环所需的主动脉插管、阻断等困难。
因此,避免术中主动脉损伤,防止钙化斑块脱落是降低术后脑部并发症的关键。
现将我院52例CHD合并AC患者行CABG临床资料作一总结,探讨其手术方法可行性与安全性,以指导临床工作。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完成CHD合并AC的CABG术52例,其临床资料见表1。
表1临床资料参数数据年龄(岁)63.5±8.3性别(男,%)83三支病变(%)97不稳定心绞痛(%)82既往心肌梗死(%)18起搏器植入(例)5左室射血分数(%)36.4±13.1心功能(级)2.5±0.9高血压Ⅲ级(%)87糖尿病(%)71脑卒中(%)9肾功能不全(%) 3颈动脉狭窄(中重度,%)15.2注:颈动脉狭窄:中度:管腔狭窄51-79%;重度:管腔狭窄≥80%1.2方法本组52例患者均为择期手术,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气管插管,正中切口入胸。
常规剥取带蒂左乳内动脉(LIMA),远端切断,0.2%-0.5%罂粟碱溶液喷洒并用上述溶液纱布包裹备用。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摘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人营养搭配不合理,加之缺少体育锻炼。
使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成为威胁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由于此方法是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血管吻合,对手术技术要求很高,如果术中由于手术操作和搬动心脏的刺激引起的急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病人不能自行恢复的话,这时就需要体外循环的辅助了。
由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存在许多优点,所以正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1]。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护理我院从2001年开展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至今已成功完成150多例,现将术中配合要点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3年1月~2010年11月在我科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20例,其中,男76例,女44例。
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57岁。
体重68~83kg,平均75kg。
经冠状动脉照影示单支病变21例,双支病变38例,3支病变61例。
且狭窄程度均超过50%。
动脉搭桥1~3根。
2手术方法病人入室后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者分为两组。
需取一侧大隐静脉及锁骨正中开胸取左乳内动脉。
血管桥准备好以后,打开心包腔,最大限度显露心脏,检查冠状动脉各分支情况决定吻合部位。
冠状动脉其它支的吻合采用的是从升主动脉到大隐静脉血管桥再到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远端的序贯吻合。
首先,用动脉侧壁钳夹闭部分升主动脉阻断吻合部位血流,采用打孔器在夹闭的升主动脉上打一圆孔,用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行端侧吻合,再用心脏固定器固定病变血管部位周围的心肌,行大隐静脉与各冠状动脉的吻合。
吻合完毕检查吻合口无漏血,有条件的医院可以用仪器探测吻合血管的血流量。
确定搭桥成功后,酌情使用生物蛋白胶,探查各部位无出血逐层关胸。
3术前准备3. 1患者心理护理心脏搭桥病人大多存在焦虑、恐惧心理,术者应提前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尽量解除恐惧心理。
精选 可编辑 江苏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试行)
为规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开展该项技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此项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技术是指通过在患者自体截取健康、不影响生理功能的静脉和(或)动脉血管,移植到阻滞的冠状动脉周围,以恢复和改善冠状动脉血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外科治疗技术。该技术包括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必须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机构,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相关诊疗科目。 (三)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心脏大血管外科床位不少于30张。每年可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少于30例或5年累计完成150例以上,手术成功率达96%以上。 精选 可编辑 (四)医院设有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健全、审查规范。 (五)有符合要求的无菌手术室。 1、具有达到Ⅰ级洁净标准的无菌手术室。 2、配备该项技术所需要的专用设备和器械。 3、有能够进行心、肺、脑复苏抢救的场所,有氧气通道、麻醉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体外循环机、除颤仪、吸引器、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装置等必要的急救设备,配有必备的抢救药品,能够实施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 (六)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1)配备符合放射线防护和无菌操作条件的导管室。 (2)导管室内设有X线影像系统,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多道生理记录仪、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装置、除颤器、呼吸机及其他抢救设备和药品。 (3)有能够熟练操作血管造影机的放射技师和熟悉导管室工作及抢救程序的医师、护士等技术人员。 (4)有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的条件。 (5)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微导管、微导丝、弹簧圈、胶等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并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精选 可编辑 2、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符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危重病人救治要求。 (2)有空气层流或净化设施、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除颤器(仪)、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装置,能够进行心电图、血压和血氧等无创监测、有创监测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3)有经过专业培训、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医师和护士。 3、医学影像科: (1)能够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诊断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和血流动力学检查。 (2)有核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七)有至少2名具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与开展本技术要求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从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第一执业地点为申请单位。 2、有8年以上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工作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精选 可编辑 3、近3年作为术者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0例以上。 4、经过省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试合格。 5、每个医疗机构开展该项技术的医师不少于2名。 (二)麻醉医师 具有副主任医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1、体外循环灌注师须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并具备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 2、经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每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当成立治疗组,手术由具有本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副主任医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和实施,认真组织术前讨论,并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疗、药物管理、术后并发症处理等方案。 (三)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可替代的诊疗方案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建立术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和术后效果、用精选 可编辑 药、并发症等记录。每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保留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 (五)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六)医师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需按规定及时诊查并填写、签署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七)医疗机构和医师应当按照规定接受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技术检查评估,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平均住院日、病人生存质量、病人满意度、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评估不合格的医疗机构或医师,暂停相关技术临床应用,并责令整改,整改期不少于3个月。整改后经评估符合条件者方可继续开展相关技术临床应用;整改不合格或连续2次评估不合格的医疗机构和医师,取消冠状动脉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资质,并向社会公示。 (八)其他管理要求: 1、使用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诊疗器材,不得通过器材谋取不正当利益。 2、建立器材登记制度,在病人住院病历中留存植入医用器材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保障器材来源可追溯。 3、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植入材料。 4、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精选 可编辑 四、培训 拟从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的医师应当接受至少6个月的系统培训。 (一)培训基地 由省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审核认定。培训基地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经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准予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 2、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诊疗工作20年以上,心脏大血管外科床位50张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重点科室要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3、每年可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0例以上,包括冠状动脉移植加瓣膜手术、冠状动脉移植加普胸手术等扩展内容。近三年无与该项技术相关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4、有至少2名具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资质的指导老师,其中至少1名为主任医师。 5、有与开展该项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 6、近5年,有不少于3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或SCI论文、相关专著发表。 军队所属三级甲等医院,如符合第2-6条,也可提出申请,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核认定。 精选 可编辑 (二)对医师的培训要求 1、在指导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0例以上,并经考核合格。 2、在指导医师指导下,学员应参与对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诊断性检查结果分析、多专科会诊、诊疗方案制定、术中关键步骤的操作、诊疗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术后随访等。 3、在境外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培训6个月以上,完成规定病例数的医师,有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省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基地考试、考核合格后,可以认定为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三)培训基地的其他要求 1、使用经省级或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 2、拟定培训计划,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培训内容及诊疗例数。 3、按要求在培训期间对接受培训医师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进行定期测试、评估。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的医师逐一进行考试、考核,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并及时报送相关信息。 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做好考勤记录。 5、根据实际情况和培训能力决定培训医师数量。 精选 可编辑 五、其他要求 本规范实施前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直接认定其具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力。 (一)职业道德高尚,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本专业2名以上主任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二)在二级甲等或以上医疗机构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或取得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近3年完成冠状动脉移植术病例累计不少于100例,近5年内未发生二级及以上与开展此项技术相关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四)手术适应证、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等手术质量相关指标符合国家及省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