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吕新愿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2(033)006
【摘要】@@ 金匮肾气丸出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炮)炼密为丸而成,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今人以熟地易干地黄(即生地),肉桂易桂枝,并以其作为温补肾阳之代表方剂,对其君臣亦无定论,但大多以附、桂作主药论,使本方面目全非,既违<金匮要略>初衷,又
使后人莫衷一是,不利于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展.笔者以为,本方为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利而设,并无温阳之意,方中干地黄重用八两为主药,余七味共为辅佐,合而共奏补肾健脾、益气化水之功,现举隅如下.
【总页数】1页(P744-744)
【作者】吕新愿
【作者单位】陕西省永寿县人民医院,永寿713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
【相关文献】
1.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举隅
2.加减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举隅
3.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心得
4.探讨方药、证候在临床上重中之重——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认识
5.金匮肾
气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用方剂学---肾气丸第四节壮阳剂一温煦肾阳剂肾气丸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附子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主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短气有微饮;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升,小便一斗;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转胞不得溺,胞系了戾,但利小便则愈。
【方论选萃】明王履: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寇宗奭《本草衍义》云:不过接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而王海藏韪之。
愚谓八味丸以地黄为君,而以众药佐之,非止为补血之剂,益兼补气也。
气者,血之母,东垣所谓阳旺则能生阴血者,此也。
若果专为补肾而入肾经,则地黄、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皆肾经之药,固不待夫泽泻之接引而后至也。
其附子、官桂,虽非足少阴经本药,然附子乃右肾命门之药,况浮、中、沉无所不至,又为通行诸经引用药;官桂能补下焦相火不足,是亦右肾命门药也。
易老亦曰补肾用肉桂。
然则桂、附亦不待夫泽泻之接引而后至矣。
惟干山药虽独入手太阴经,然其功亦能强阴,且手太阴为足少阴之上源,源既有滋,流岂无益?夫其用地黄为君者,大补血虚不足与补肾也,用诸药佐之者,山药之强阴益气,山茱萸之强阴益精而壮元气,白茯苓之补阳长阴而益气,牡丹皮之泻阴火而治神志不足,泽泻之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而补虚损五劳,桂、附之补下焦火也。
由此观之,则余之所谓兼补气者,非臆说也。
且泽泻也,显曰咸以泻肾,乃泻肾邪,非泻肾之本也。
故五苓散用泽泻者,讵非泻肾邪乎?白茯苓亦伐肾邪,即所以补正耳。
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他,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五劳之功而己。
寇氏何疑其泻肾,而为接引桂、附等之说乎且泽泻固能泻肾,然从于诸补药群众之中,虽欲泻之,而力莫能施矣。
……夫八味丸,盖兼阴火不足者设;六味地黄丸,则惟阴虚者用之也(《医经溯洄集》)。
明吴昆:渴而未消者,此方主之。
此即前方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也。
金匮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草药组成。
据传,金匮肾气丸是东汉末年张仲景先生根据《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所研发出来的。
金匮肾气丸的主要功效是补肾益气,用于治疗肾气不足引起的一些疾病。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金匮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一、补肾益气金匮肾气丸主要成分有五味子、黄精、山茱萸、巴戟天、熟地黄、枸杞子等。
其中,五味子性味酸涩,可以固肾脏,收敛汗液,对肾气虚弱引起的盗汗、夜尿频多等症状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黄精、山茱萸、巴戟天等草药则具有滋补肾气、益精补血的作用。
熟地黄则是一味具有补肾阳的良药,可以温补肾气,增强肾脏功能。
枸杞子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以养生补肾,提高免疫力。
这些草药的组合,可以协同作用,有效地补益肾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二、改善肾脏功能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排泄废物和代谢产物、调节血压、维持水盐平衡、产生激素等多种功能。
肾气不足时,肾脏的功能会受到影响,表现为尿液量少,色黄,经常感到疲倦无力等症状。
金匮肾气丸可以通过补益肾气,改善肾脏功能,增加尿液量,改善尿液的颜色,增强体力,提高人体的代谢功能。
同时,金匮肾气丸还可以减缓肾脏的衰老速度,延缓衰老过程,有助于保持年轻和健康。
三、壮阳固精肾气丸中的五味子具有壮阳固精的作用。
五味子性味酸涩,归经为肺、肾经。
它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生物碱、有机酸等,对男性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五味子不仅可以增强男性的性欲,增加精子数量,还可以改善精子的质量,提高精子的活力,有助于改善男性不育症状。
此外,五味子还可以缓解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提高性能力。
四、抗衰老肾气丸中的熟地黄、黄精等草药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有害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有助于延缓衰老。
同时,金匮肾气丸中的草药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的年轻和健康。
不单治肾虚!千古名方金匮肾气丸的临床使用指南直接拿走。
写在前面的话:上世纪90年代,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对卫生部和人事部认定的500名全国名老中医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名老中医临床常用方不超过30首,其中经方及其变方高达21首,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充分说明了经方在中医临床中重要地位。
但是,在很长时间里,经方被严重忽略,经方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
本人有一个初步设想,欲挑选临床的常用50首经方来讲解,理论结合临床,力图做到通俗易懂。
如果能够把这50首经方掌握并灵活的运用于临床,这个医生已经很了不得了!中医的学习并不难,中医其实是非常大众化、生活化的东西,坚决反对神话中医!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经方学苑>姊妹号<杏林明医>正式开通,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每天一期,助力中医人的成长!)1知识储备[组成与用法]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再服。
[原文]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背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问日: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日: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医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2方证八味肾气丸,即金匮肾气丸、或崔氏八昧丸。
本方证以肾虚作为辨证的总纲。
中医所说的肾,包括西医的肾(中医称之内肾)、肾上腺(中医谓“七节之旁必有小心”,是指肾上腺,属命门火),以及外生殖器(中医称之为外肾,指男性睾丸)。
(1)肾⽓丸肾⽓丸此博⽂包含图⽚ (2013-12-30 07:43:01)转载▼标签:《伤寒论》《⾦匮要略》肾⽓丸核⼼提⽰:⾦匮肾⽓丸⽅剂原出于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包括论外感病的《伤寒论》和论述内伤杂病的《⾦匮要略》。
肾⽓丸实际上是出于《⾦匮要略》⼀书,所以市售中成药多称⾦匮肾⽓丸。
原⽅由桂枝、附⼦、地黄、⼭茱萸、⼭药、茯苓、泽泻、丹⽪、知母、黄柏⼋味中药组成,因此⼜称⼋味丸,实际上就是六味地黄丸的药物加桂枝、附⼦⽽成,故⽽⼜称桂附⼋味丸。
⾦匮肾⽓丸⽅剂原出于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包括论外感病的《伤寒论》和论述内伤杂病的《⾦匮要略》。
肾⽓丸实际上是出于《⾦匮要略》⼀书,所以市售中成药多称⾦匮肾⽓丸。
原⽅由桂枝、附⼦、地黄、⼭茱萸、⼭药、茯苓、泽泻、丹⽪、知母、黄柏⼋味中药组成,因此⼜称⼋味丸,实际上就是六味地黄丸的药物加桂枝、附⼦⽽成,故⽽⼜称桂附⼋味丸。
⽅中以地黄滋阴补肾为主,⽤桂枝、附⼦温阳补肾,实际上阴阳两补之⽅,由于该⽅是以滋阴为主,是基于阴阳可以互相滋⽣的认识,通过滋阴补肾,⽽达到阳⽓振奋、肾⽓充实的⽬的,是阴中求和,与单纯的壮阳补肾药不同,所以⽅名肾⽓丸,⽽不称之为肾阳丸。
该⽅作⽤,总的说与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相⽐,兼可温阳,所以,其具体适应证和六味地黄丸既有联系,⼜有区别。
古⼈认为主要适⽤于肾⽓不⾜、阴阳俱虚的病证qi。
糖尿病在中医称之为“消渴病”。
虽然说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内热伤阴,但内热伤阴耗⽓,⽇久多见⽓阴两虚,进⼀步发展,阴损及阳,⼜可表现为阴阳俱虚。
中医认为:五脏之虚,穷必及肾,所以消渴病晚期患者常常可表现为肾阴阳俱虚,⽽出现神疲乏⼒,头晕⽿鸣,畏寒肢冷,肢体⿇⽊疼痛,腰脊酸软、冷痛,夜尿频多,尿有余沥不尽,或见浮肿,男⼦阳痿,⼥⼦性欲淡漠,⾆体胖⼤,脉象沉细⽆⼒等⼀系列表现,⽽⾦匮肾⽓丸能滋阴补肾,温阳益⽓,所以,适合于糖尿病及其相关病证肾虚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阶段临床表现为肾阴阳俱虚的患者。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及机理探讨李 颖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50004) 摘 要:就张仲景名方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从月经失常及不孕症、小便失常、大便失常、体温失常4个方面论述了临床应用肾气丸的辨治经验和体会,并从肾气丸的配伍组方、治病病机、愈病途径3方面阐述了本方的作用机理。
主题词:金匮肾气丸 治疗应用 金匮肾气丸 药效学 金匮肾气丸为医圣张仲景的名方之一,功能填精益髓,温补肾阳。
临床应用颇为广泛,《太平圣惠和剂局方》谓:“八味丸,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旋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黎黑,不思饮食,又治脚气上冲,少腹不仁,及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并宜服之。
”尤在泾赞肾气丸“补阴之虚可以生气,助阳之溺可以化水。
”近年来,在仲景方药应用方面,金匮肾气丸是笔者用量最大、治疗病症最多的方药。
现就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理作一简论。
1 临床应用1.1 月经失常及不孕症:《内经》云:肾藏精与志。
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是生长发育的先天之本,同时也指人体本身具有繁殖后代能力的生殖之精。
先天之精要继续发挥其生命力,必须有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而后天之精的化生,又必须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二者相互依赖。
所化之气,即为肾气。
肾精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和肾气分不开。
因此,肾精充沛,则肾气旺盛;肾精不足,则肾气随之而衰减。
人的生殖能力和生长发育及衰老过程,主要是由肾的精气盛衰所决定。
由于肾气逐渐充盛,发育到青春期,肾气充盛,发育完全,产生天癸,按期排卵。
凡是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出现异常,无不与肾有关。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深有体悟,某些月经失常,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痿软等症,常由肾气虚衰所致,临床表现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频数等肾阳不足等症状,也可出现子宫虚寒不孕等病变。
故透过补肾阳之法,即可达到治愈上述病症之目的。
金匮肾气丸的古、今临床应用浅析摘要】金匮肾气丸出于《金匮要略》,在古时即应得到很好的应用,现如今在各种西医院和西药占据主要市场的年代,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仍然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各种中成药更是因其携带方便,口味佳等优点受到青睐,金匮肾气丸亦是如此【关键词】金匮肾气丸【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375-01金匮肾气丸出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本方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桂枝、炮附子八味配伍,又名八位肾气丸。
现代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有别于仲景的金匮肾气丸,是在其的基础上加上牛膝和车前子两味药,即《济生方》中的济生肾气丸的化裁,扩大了原有的适用范围。
古用1、金匮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五次,分别治疗五种不同的病症:1.1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云:“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1.2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位肾气丸主之。
”1.3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1.4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证病脉证并治》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1.5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反而倚喜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2、从上五中病症中可以看出金匮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主治的是都有下焦寒湿邪气盘踞阻碍气机升降和可见经脉失养的“脚气病”、“虚劳腰痛”、“痰饮”、“消渴”、“转胞”病症。
今用1、药物成分分析²1.1 熟地黄含有甾醇、地黄素、维生素A、葡萄糖、蔗糖、果糖和多氨基酸成分,具有抗血栓形成、调节皮质功能、降低血糖、利尿强心、保护肝脏、调整血压以及清除血液中过氧化脂的作用。
加减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举隅
张瑾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6(32)2
【摘要】金匮肾气丸为《金匮要略》方,主要治疗肾阳虚相关疾病,是温补肾阳的经典名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笔者应用加减金匮肾气丸治疗多种病证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功能性阳痿患者,男,31岁,2006年9月15日就诊。
阳痿6个月,阳事不举,时有滑精,腰膝酸软,腰以下怕冷,失眠多梦,健忘耳鸣。
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功能性阳痿。
服中西药治疗未效,到我处就诊。
现精神萎靡,表情苦闷,畏寒怕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
【总页数】2页(P178-178,179)
【作者】张瑾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卫生院,甘肃武威 7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7
【相关文献】
1.金匮肾气丸加减临床运用举隅
2.范永升应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举隅
3.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病案举隅
4.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病案举隅
5.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病案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匮肾气丸的应用举隅发表时间:2014-07-17T16:54:21.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王宏波1 李浩2[导读] 方用肾气丸,补阴之虚以生气,助阳之弱以化水,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证自除。
王宏波1 李浩2(1松原市宁江区临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松原 138000)(2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松原 138000)【摘要】目的:让中医经典方剂在临床上得到恰当运用。
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用心揣摩患者病情,四诊合参,仔细辩证,使药证相应。
结果:足量合理服用后,效果显著。
结论:金匮肾气丸其意不在补火,而在微生火,即生肾气,如能四诊合参,认真辩证施治,恰当合理运用,则效果自然显著,值得医者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关键词】金匮肾气丸应用举隅【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204-021.资料肾气丸乃出自《金匮要略》,故名金匮肾气丸,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见于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中的虚劳腰痛证;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牡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释义腰为肾之外府,肾虚则腰痛。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位于少腹,肾阳不足,膀胱之气不化,故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方用肾气丸,补阴之虚以生气,助阳之弱以化水,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证自除。
按语《来苏集》说:“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生火,即生肾气也。
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
”凡因肾气不足审无内热之病证皆可治之。
临床应用肾气丸阴阳双补,药性平和,故临床应用范围颇广。
主要用于:1.肾阳虚损,关门不固,症见阳痿滑精,遗尿尿频,大便溏泻,精神萎靡,舌淡胖润,脉微弱迟。
阳痿者,可加巴戟天、阳起石;滑精者,酌加芡实金樱子;遗尿、尿频者,加桑螵蛸益智仁;便溏者可加补骨脂肉豆蔻;2.肾气亏损之耳鸣耳聋,发脱枯悴,多兼头晕目眩,舌根黑滑,尺脉虚弱。
古代的理虚方,经典的老年病用方,有温阳利水强壮等功效,适用于以腰痛膝软、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以及老年人的调理。
“总以通肾气,利小便为主,此八味之正义也”(《医贯砭》)干地黄《本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
生者优良。
《别录》: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
①止血:崩漏配阿胶,大便出血配黄芩。
内补当归建中汤条下有“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二十一)。
最大量方(六两)胶艾汤治“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二十)。
黄土汤治“下血,先便后血”;亦主“吐血衄血”(十六)。
鲜生地治疗热病或急症出血尤佳。
如炙甘草汤。
后世犀角地黄汤是治疗出血的专方,多用于吐血、衄血及温病发斑,《千金方》用生地黄汁与大黄粉同用治疗吐血。
②理虚:《金匮要略》大黄蛰虫丸、薯蓣丸、肾气丸等治疗虚劳病的丸剂也采用干地黄。
③利小便:“地黄主治血证及水病也。
”(吉益东洞)其依据主要为肾气丸主治。
【经典方证】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第六篇·十五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金匮要略·第十二篇·十七条》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第十三篇·三条》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十九条》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方证关键词】1、虚劳虚,指消瘦;劳,为乏力。
虚劳,为一种慢性虚损性疾病。
肌肉萎缩、皮肤干枯、肤色黑暗、体重减轻、精力衰退、骨骼松脆等。
虚弱的老年人以及许多慢性虚损性疾病可以考虑本方证。
当归肾气丸的作用于功效有哪些关于《当归肾气丸的作用于功效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肾气丸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在我们治疗很多疾病的治疗都会使用到肾气丸。
肾气丸的类型有很多,像当归肾气丸就是其中一种情况。
既然当归肾气丸是一种常用药,我们就要清楚当归肾气丸的功效和具体的作用,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我们。
那么,当归肾气丸的作用于功效有哪些?【别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卷上)、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附方)、《金匮》肾气丸(《内科摘要》卷下)、桂附八味丸(《医方集解))、桂附地黄丸(《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处方】干地黄128克薯蓣64克山茱萸64克茯苓48克泽泻48克丹皮48克桂枝附子(炮)各16克【制法】上八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1.抗实验性病理代谢的研究《日本汉方医学》1982(4):10,给增龄大白鼠投与八味地黄丸,探讨了谷光甘肽代谢,结果①晶状体中GSH和GSSG有意义地增加,推测八味地黄丸有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②血中GSH增加,推测八味地黄丸参与红细胞膜的谷光甘肽代谢;③睾丸中GSH增加,提示八味地黄丸参与DNA合成和谷光甘肽代谢。
2.抗糖尿病成分的研究《中成药研究》1982(1):46,用八味丸粉末给链脲佐菌素所致大鼠糖尿病模型口服,结果表明八味丸能有效地抑制其饮水量、尿量、血糖及尿糖量。
而组成该方的单味药仅山茱萸有效,并进一步找到抗糖尿病有效成分为熊果酸及齐墩果酸。
【功能主治】温补肾气。
治肾气不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及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
现用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支气管哮喘等属于肾气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用酒送下,加至20丸,一日三次。
【注意】如有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等肾阴不足,肾火上炎症状者不宜用。
论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异病同治
凌霞;孟楠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6(014)001
【摘要】本文通过“异病同治”的出处、定义,分析“异病同治”法则的内涵,探析其治疗疾病的共性和本质,即异病之所以可以同治,关键在于病机的相同,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并以《金匮要略》经典方剂肾气丸为例,阐述其临床应用的证候特点、病机意义及注意事项等,以此说明“异病同治”这一法则确立的基础及特色,为学习经典提供点滴参考.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凌霞;孟楠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长春13002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运用论异病同治 [J], 张宝霞;饶克琅
2.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异病同治的思考 [J], 申宝林
3.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应用论异病同治 [J], 赵凌杰;张群燕;蔡辉;
4.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应用论异病同治 [J], 赵凌杰;张群燕;蔡辉
5.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运用论异病同治 [J], 刘中勇;张腾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煌谈肾气丸的误用与临床方证一、金匮肾气丸的误用为什么要说这个话题呢?因为临床上这张方误用的非常多。
名气很大,是补肾阳的一张著名方剂,但是由于肾虚概念模糊,现在这张方被误用的频率还是非常高的。
我在临床上经常碰到一些年轻人精神萎靡、没有力、早泄阳痿,就说自己肾虚,吃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他们怎么来辨别使用的?就是根据怕热怕冷,如果口干舌燥就吃六味地黄丸,如果怕冷、手脚冷等就吃金匮肾气丸。
但是这个人长得怎样?长得炯炯有神,头发根根竖起,脸上油光锃亮,脉弦滑有力,如果做腹诊,腹主动脉往往非常有力。
这种体质怎么能吃六味地黄丸,尤其是金匮肾气丸!但是很多人认为这是肾虚,而且现在肾阳虚肾阴虚的概念铺天盖地。
这种问题其实早就有了,也不是现在的人才会出现。
我在八十年代曾经读过徐灵胎的一本书叫《医贯砭》,是他对赵献可的《医贯》批判性的创作。
《医贯》是讲命门学说的,特别强调命门火衰,用的是八味丸,就是金匮肾气丸;阴虚,肾水不足用六味地黄丸。
徐灵胎在《医贯砭》中说:“细读此书,何必潇潇然著成书卷。
”他说只要两句话就可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阴虚用六味,阳虚用八味足矣。
读者也不必要把这本书读完,只要记两张方就行了,用调侃的语言说:“千圣之妙诀已传,济世之良法已尽,所以天下庸医,一见此书,无不狂喜,以为天下有如此做名医之捷径,恨读之犹晚也。
”原来读中医这么方便,只要记住阴虚用六味,阳虚用八味就可以了。
徐灵胎说:“杀人之法,从此遍天下矣。
”就是说,这种观念带来的问题就是导致我们千古相传的良方妙法都无需传承,这样医学就没有了规矩,医生就是杀人的人。
所以当时他专门对赵献可的文章逐字逐句进行了批判。
看了《医贯砭》这本书,我震动很大,因为我原来也是这个思路,六味地黄丸肾阴虚,八味丸肾阳虚,那时候我也这么用。
徐灵胎说,八味丸,就是金匮肾气丸,其实是一张通肾气利小便的方子,不是泛泛的温阳补肾。
每张方都应该有功效主治,不是泛泛的按照阴虚阳虚简单的去概括病情。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两种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肾脏功能和治疗与肾脏相关的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来源、组成、功效、应用范围等方面的知识,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与发展前景。
文章将详细阐述各自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两种药物。
首先,我们来介绍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中国古代医药学家张仲景所创制的经典方剂,被载录于《伤寒杂病论》一书。
六味地黄丸是以徐长卿的《金匮要略》和李东垣的《傅九思女方》为基础,经过多次改进和临床实践总结而成。
该药的主要成分包括: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牛膝、枸杞子。
这些草药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阴等功效,可以起到补肾、滋阴、补阳、固精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的主要功效是滋阴补肾、益气养阴、固精壮阳。
在中医学中,肾主藏精,肾气盛衰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育能力、性功能以及身体的健康。
因此,对于肾脏功能衰竭、肾阳虚、肾阴不足的患者,六味地黄丸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它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抵抗疲劳、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改善精神状态等,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六味地黄丸主要适用于肾阴不足、肾阳虚、腰膝酸痛、头晕、耳鸣、遗精、尿频、遗尿、消渴等症状。
此外,六味地黄丸还可以用于更年期综合症、更年期失眠、月经不调等妇科症状。
六味地黄丸对于调理肾脏功能和改善生育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金匮要略》中的一方,创建者为张介宾,是他把六味地黄丸与肉苁蓉、牛膝等草药相结合,制成了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以滋养肾脏为主要功效,其成分包括:人参、牛膝、肉苁蓉、淫羊藿等,具有补肾壮阳、固精益气的作用。
金匮肾气丸的主要适应症为肾阳虚、肾阴不足、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等症状。
此外,金匮肾气丸还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力和抵抗力。
1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
摘要: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
的专书,其所载方剂因其组方严谨、配伍巧妙、药味精简、
历经检验、卓效不衰,被后世医家誉为“经方”,现就以肾气丸为
例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肾气丸,金匮要略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五次,分别治疗五种不同的
病症,此方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
脉证并治》云:“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
病脉证并治》云:“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
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夫短气有微饮,当
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金匮要略·消渴
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
一斗,肾气丸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问曰:妇人
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
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1 本方所主的病机
以上五个病症有两个共通点(1):一、都有下焦寒湿邪气的盘
踞阻碍气机的升降。二、都应见到经脉失养的症候。脚气上入为
下焦阴邪阻遏气机,导致经脉得不到濡养而引起少腹不仁,虚劳
腰痛为下焦寒湿阻滞经脉少腹不得阴精濡养则拘急,膀胱气化不
行则小便不利。消渴小便反多亦为下焦寒湿阻碍肾阳的气化而致
2
消渴小便反多,其肾阴亏耗之象已显而易见。属用肾气丸治疗之
短气有微饮,可知其饮在下焦,阻碍气机影响了肾主纳气的功能
导致了短气的症状,从仲景描述上虽然看不到阴伤的一面但是从
病机和方药上来分析由于气机不通畅肺气宣降失调下焦的阴津
不能很好的上济定会导致上焦阴亏。妇女转胞其病在下焦,而饮
食如故则病不在中焦,知其下焦阴邪盘踞气化不利胞系失养以致
胞系了戾不顺而引起不得溺的症状,阴邪阻碍气机升降甚则阴邪
上逆,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
2 肾的功能特点(2)
肾藏精,主人体一身之阴阳,与人的生、长、壮、老、已息
息相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心有水火既济、
精神互用、君相安位之谊,与肺有共司呼吸之用,与脾有先后天
相互资生之德,且与肺脾共同完成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肝则精血
互生、藏泄互用。一旦肾的功能失调,则易累及心、肺、脾、肝
诸脏并产生相应的病变,而致病情病变多端。或水不济火、心肾
不交,或肾不纳气而气喘,或气化失司之二便失调、水湿内停,
或失温养而脏腑功能低下、机能下降等等,病状虽多,然其病机
则以肾精不足、肾之阴阳失调为主。
3 病候分析
对肾气丸治疗“虚劳腰痛”、“痰饮”、“消渴”、“转胞”、“脚气
病”的机理,经典的解释是:此类病证中皆有“肾气不足证”(3) 。
“脚气上冲”,因肾之脉起于足而上于腹,肾阳虚,气化不利,则水
3
湿内停,湿邪下注则腿足肿大而发为脚气,少腹为肾脉所经之地,
水湿内聚,故少腹部拘急不仁。此时治疗,单纯祛湿,难以奏效,须以
治本为主,助肾阳而化水湿,邪气祛,正气盛而诸症自愈。“虚劳腰
痛”,此腰痛乃肾虚所致,非外邪所干,腰为肾之外府,肾为作强之
官,肾气虚,腰失所养,故而腰痛。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不能
温养脏腑,膀胱气化不利,则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应以温补肾阳、
强肾壮腰为主。“消渴之病”,男女皆有,病机繁多,但主要以上中
下三消为主,上消者乃肺火偏旺,以口渴多饮为主,中消者乃胃火
偏旺以多食善饥为甚,下消者因肾阴不足,虚火内炽为多,以小便
量多为主,但肾为水火之脏,内寄真阴真阳,肾阴不足,日久必累及
肾阳而出现阴阳两虚之候,治疗应以温阳滋肾、蒸津化气为主。
“痰饮上犯”,饮邪的形成,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从原文可知,
短气有微饮,可责之于脾或肾,若以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湿,而致
水饮上犯者,则应以苓桂术甘汤温脾燥湿。若以肾阳不足,不能温
化水饮,以致水泛心下者,则应以肾气丸温阳化饮以治其本。“妇人
转胞”,转胞原因非一,根据古人旨意,有妊娠胎气不举下压其胞
者。有忍溺入房致胞系了戾者,当分辨病因而施治。以药测病机,
可知乃有肾阳不足,气化失司,导致膀胱及其脉络等组织回旋曲折,
排尿功能异常,故“不得溺也”,水道闭阻,浊阴无从排泄,遂逆而上
冲,妨碍肺气肃降,故烦热,倚息,不能平卧。张仲景所言妇人转胞,
乃肾气弱,膀胱气不行所致,治疗当用肾气丸振奋肾气,使气化复
常,小便通利则其病自愈。
4
4肾气丸方分析
金匮肾气丸的配方切合肾之阴阳运动变化属性,既调整肾之
阴阳失调,尚有五脏同调之意。原方由干地黄 8 两、山药 4 两、
山茱萸 4 两、泽泻 3 两、茯苓 3 两、牡丹皮 3 两、桂枝1 两、
制附子 1 两组成。从组成上来看,肾气丸是六味地黄丸中加了附
子、桂枝,方中重用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山药补肝肾而益精血;
配伍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泻浊,丹皮清泻肝火,并有防滋阴药之腻
滞之功效。附子、桂枝辛热,助命门以温阳化气。
总之,肾脏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肾之阴阳失调后病情病变
多端,金匮肾气丸符合肾之生理特点,五脏同调、补泻结合的配
伍特点为其异病同治,而正确把握应用指征、准确辨析病机、根
据病情灵活选用剂型,并坚持用药也是确保疗效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闫旭,黄蕊 《金匮要略》肾气丸泄实机理浅晰[J]. 云南中
医中药杂志, 2012,33(1):49
(2)王保成.金匮肾气丸异病同治浅析[J].河南中医,2009,29
(11):1056
(3)杨明会 王永炎.从《金匮要略》肾气丸的运用论异病同治[J].
中医杂志,2008,49(8):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