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灰色系统分析中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

灰色系统分析中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

灰色系统分析中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
灰色系统分析中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

最新复杂系统决策模型与层次分析法

复杂系统决策模型与层次分析法

费用居住饮食交通例3?科研课题 科研课題 承徳 可行性 实用价值学 术 意 义 人 才 培 养 §3.4复杂系统决策模型与层次分析法 Analitic Hierachy Process (AHP) T. L. Saaty 1970* —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问题举例 1.在海尔、新飞、容声和雪花四个牌号的电冰箱中选购一种。要考虑品牌的信誉、冰箱的功能、价格和耗电量。 2.在泰山、杭州和承德三处选择一个旅游点。要考虑景点的景色、居住的环境、饮食的特色、交通便利和旅游的费用。 3.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数学教育中选择一个领域申报科研课题。要考虑成果的贡献(实用价值、科学意义),可行性(难度、周期和经费)和人才培养。 -?模型和方法 1.层次结构模型的构造 步骤一:确定层次结构,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 最高层: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 最低层:决策时的备选方案。 中间层: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 对于相邻的两层,称高层为目标层,低层为因素层。 例1.选购冰箱迭购冰箱步骤二:通过相互比较,确定下一 层各因素对上一层目标的影响的权重,将定性的判断定量化,即构 造因素判断矩阵。 例2.

步骤三:由矩阵的特征值确定判别的一致性;由相应的特征向量表示各因素的影响 权重,计算权向量。 步骤四:通过综合计算给出最底层(各方案)对最高层(总目标)影响的权重, 权重最大的方案即为实现目标的最由选择。 2. 因素判断矩阵 比较n 个因素y 二(y“兀,…,yJ 对目标z 的影响. 采用两两成对比较,用弘表示因素y :与因素力对目标z 的影响程度之比。 通常用数字r 9及其倒数作为程度比较的标度,即九级标度法 Xi/Xj 相当 较重要 重要 很重要绝对重要 Si ; 1 3 5 7 9 2, 4, 6, 8 居于上述两个相邻判断之间。 当弘> 1时,对目标Z 来说Xi 比X :重要,其数值大小表示重要的程度。 同时必有3二1/氐<1,对目标Z 来说X :比血不重要,其数值大小表示不重 要的程度。 称矩阵A = ( aij )为因素判断矩阵。 因为>0且a.i =1/ 故称A 二(% )为正互反矩阵。 例.选择旅游景点Z :目标,选择景点 y :因素,决策准则 如果a £j a jk =a ik i, j, k=l, 2,n.则称正互反矩阵A 具有一致性.这表明对 各个因素所作的两两比较是可传递的。 —致性互正反矩阵A=(如)具有性质: A 的每一行例)均为任意指定行(列)的正数倍数,因此wnk (A )二1. A 有特征值九二n,其余特征值均为零. 记A 的对应特征值九二n 的特征向量为w 二(w : w 2,…,wj 贝IJ a £j 二w, w ;1 如果在目标Z 中n 个因素y= (yi, y 2,…,yj 所占比重分别为w 二(w 】w?,…,wj, 则 =1,且因素判断矩阵为A=(w i w ;1) o 因此,称一致性正互反矩阵A 相应于特征值n 的归一化特征向量为因素 y= (yi> y?,…,yJ 对目标z 的权向量 4. 一致性检验与因素排序 定理1: n 阶正互反矩阵A 是一致性的当且仅当其最大特征值为n. 定理2:正互反矩阵具有模最大的正实数特征值九,其重数为1,且相应特征向量 为正向量. 为刻画n 阶正互反矩阵A=(如)与一致性接近的程度,定义一致性指标(Consensus index): 1 2 7 5 5 1/2 1 4 3 3 4 = 1/7 1/4 1 1/2 1/3 1/5 1/3 I 1 J/5 1/3 3 1 1 yi 费用, 景色, ys 居住, 3.—致性与权向量 yi 饮食,ys 交通

灰色系统理论简介

灰色系統理論簡介 一、什麼是灰色系統 二、什麼是灰色系統理論 三、灰色系統理論建立的歷史背景 四、灰色系統理論的主要內容 五、灰色系統理論的兩條基本原理 六、灰色系統的應用範疇 七、灰色系統的優點 八、灰色系統的應用實例

一、什麼是灰色系統(Grey System) 灰色分析全名為灰色系統理論分析(Grey System Theory),是由中國鄧聚龍教授於1982年在國際經濟學會議上 提出,該理論主要是針對系統模型之不明確性,資訊之不完整 性之下,進行關於系統的關聯分析(Relational Analysis)、模型建構(Constructing A Model)、借由預測(Prediction)及決策(Decision)之方法來探討及瞭解系統。 自然界對人類社會來講不是白色的(全部都知道),也不是黑色的(一無所知),而是灰色的(半知半解)。人類的思考、行 為也是灰色的,人類其實是生存在一個高度的灰色信息關係空 間之中,例如:人體系統、糧食生產系統等。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統,稱為灰色系統。 控制論中主要以顏色命名,常以顏色之深淺表示研究者對內部信息(information)和對系統本身的了解及認識程度之多 寡,黑色,表示信息缺乏;白色,表示信息充足;而介於白色 (W)系統與黑色(B)系統之間,其信息部份已知,信息部分 未知的這類系統便稱之為灰色(G)系統。 二、什麼是灰色系統理論 灰色系統理論是研究灰色系統分析、建模、預測、決策和控制的理論。它把一般系統論、信息論及控制論的觀點和方法 延伸到社會、經濟和生態等抽象系統,並結合數學方法,發展 出一套解決信息不完全系統(灰色系統)的理論和方法。 灰色系統理論分析具有溝通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的作用,可將抽象的系統加以實體化、量化、模型化及做最佳化。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A.有机整体 B.部件 C.构件 D.结构 正确答案:A 2、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是指系统的硬件、软件、()等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情况 A.服务器 B.数据 C.文档 D.程序 正确答案:B 3、信息系统物理结构可以分为()和分布式系统两大类。 A.路由式 B.分散式 C.镜像式 D.集中式 正确答案:D 4、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集成的人-机系统,面向(中层)管理人员,主要用来解决()决策问题,同时产生各种管理报告,主要采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微观 正确答案:A 5、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B.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 C.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 D.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 正确答案:A 6、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 A.系统设计的依据 B.系统规划的依据 C.系统评价的依据 D.系统实施的依据 正确答案:A 7、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用户的分析方案 B.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C.用户的决策方针 D.系统设计报告 正确答案:D 8、不同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基于生命周期出现了很多变种,下面给出的四种开发模型中,()不属于基于生命周期的开发模型。 A.结构化开发模型 B.螺旋开发模型

C.原型开发模型 D.瀑布开发模型 正确答案:A 解析:结构化开发模型属于开发技术模型 9、不同的开发技术和软件结构形成了不同的软件开发方法。下面几种方法中,()不属于基于开发技术的系统开发方法。 A.原型开发方法 B.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C.结构化开发方法 D.面向服务开发方法 正确答案:A 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A.系统规划 B.信息系统 C.管理功能 D.数据类 正确答案:B 11、关键成功因素的选择力求精简,通常控制在()个因素以内。 A.3~4 B.7~8 C.9~10 D.5~6 正确答案:D 12、下列方法中不属于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的是()。 A.价值链分析法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和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1. 信息按照(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答案: C 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答案: B 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 ) 的支持. A. 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决策 答案: D 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 )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 答案: C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 ).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 答案: B 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 A. 相对简单的IT开发 B. 帮助理论的证明 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 D. 优化组织过程 答案: D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 答案: A 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 A. 功能内的BPR B. 组织间的BPR C. 功能间的BPR D. 功能内的BPR 答案: C 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 A. 逻辑方式 B. 物理方式 答案: A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 答案: D 11. 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 )的关系即可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A. 第一范式 B. 第二范式 C. 第三范式 D. BC范式 答案: C 12.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造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s).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 1、C 2、B 3、C 4、B 5、B 6、C 7、A 8、A 9、A 10、B 二、多选 1、ABCD 2、ABCD 3、ABCD 4、ABC 5、ABC 6、ABCD 7、ABC 8、ABD 9、ABD 10、ABD 三、判断 1、对 2、错 3、对 4、错 5、错 6、错 7、错 8、对 9、错10、对 四、简答 1、企业商务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3 (1) 从事商品交换的活动。 (2)涉及商品的交换、买卖和再分配,包含商品物理上的位移过程。 2、电子商务系统与传统的EDP、MIS、DSS有什么异同?P14 相同点:都是计算机系统,在某些开发技术上有一定的共同之处。 差异:(1)从系统功能上分析:EDP主要涉及与企业生产相关的事务,MIS主要服务于企业的管理层面,DSS主要针对企业决策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半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的问题。而电子商务系统不仅支持企业内部的生产与管理,而且支持企业通过Internet进行的商务活动。(2)从信息系统服务的范围及对象分析,传统信息系统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特定客户,而电子商务系统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还包括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 (3)技术角度,电子商务系统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使用一些新技术。 3、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P15 (1)电子商务系统的酝酿阶段。 特点:企业全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企业内部的生产及管理系统。 (2)电子商务系统的雏形阶段。 特点:本阶段的信息系统一般都是基于WWW服务器进行开发,功能和系统结构都比较简单。 (3)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阶段。 特点:系统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电子商务系统的逻辑结构呈现出清晰的层次结构,CA中心、支付网关的建立使在线交易具备了安全的环境。 4、电子商务系统的生命周期具有哪些特点?P24 (1)电子商务系统作为一类信息系统,其生命周期也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行维护管理与评估这样几个阶段。 (2)系统的规划阶段非常重要,这一阶段要在战略层次上考虑企业商务模式如何变化。 5、电子商务系统有哪些开发方式?各有什么特点?P21

复杂系统

系统是什么意思?复杂是什么意思?复杂系统又是什么意思? 复杂系统和简单系统的区别在哪里? 复杂系统的特征和基本性质是什么? 现实生活和科研中我们接触到哪些复杂系统及其性质的实例? 我们平时所接受的教育,对于自然界和人类世界的理解,所使用的基本假设和前提,有多少是来自于简单系统?可能存在哪些局限性? 对于复杂系统的理解,会给我们的思维带来哪些变革,给科研和社会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启发?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简单系统: 微积分、牛顿力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机械结构、理想气体 死的,不演化的组分少线性的可还原的 复杂系统: 细胞;生物体;大脑;社会组织;生态系统 活的,演化的3个以上组分非线性的不可还原的涌现性 复杂系统 具有变量来自不同标度层次的结构,或者大量相互之间有差别的单元构成的动态系统。通常表现出复杂性,但也可能出现简单性。 复杂系统是具有中等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复杂系统是相对牛顿时代以来构成科学事业焦点的简单系统相比而言的,具有根本性的不同。简单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弱,比如封闭的气体或遥远的星系,以至于我们能够应用简单的统计平均的方法来研究它们的行为。而复杂并不一定与系统的规模成正比,复杂系统要有一定的规模,复杂系统中的个体一般来讲具有一定的智能性,例如组织中的细胞、股市中的股民、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司机,这些个体都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部分环境通过自己的规则进行智能的判断或决策。 定义 复杂系统(complexsystem)是具有中等数目基于局部信息做出行动的智能性、自适应性主体的系统。复杂系统是一个很难定义的系统,它存在于这个世界各个角落。如此,我们也可以这样定义它: 1.不是简单系统,也不是随机系统。 2.是一个复合的系统,而不是纷繁的系统(It'scomplexsystem,notcomplicated.) 3.复杂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4.复杂系统内部有很多子系统(subsystem),这些子系统之间又是相互依赖的(interdependence),子系统之间有许多协同作用,可以共同进化(coevolving)。在复杂系统中,子系统会分为很多层次,大小也各不相同(multi-level&multi-scale)。 关于系统的分类(和复杂系统相关的系统) 通俗的讲系统可以分为三类: a)简单系统simplesystem,特点是元素数目特别少,因此可以用较少的变数来描述,这种系统可以用牛顿力学去加以解析。简单系统又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预见的,可以组成的。在管理学中,这种组织一般是出现在组织的初期,比如一个班级,抱着同样的目的,有同样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答案E-R图

【例5】今有一个医院住院部,设有多个科,每个科有若干医生和病房,病人住在病房中由某个医生负责治疗。医生总是属于某个科的,但不能跨科;病房也是属于某个科的,不混合使用;病人住在某一科的病房中,一个病房可住多个病人,一个病人由固定医生负责治疗,一个医生可以负责多个病人。根据上述语义,画出E-R模型。 答案: 【例6】学校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可以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多名学生,每个学生选修多门课程,每门课程由若干学生选修。画出学校的E-R图。 【例7】某商业数据管理系统,业务规定如下: ⑴顾客有姓名、单位、电话号码 ⑵商品有商品编码、商品名称、单价 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 ⑴每一名顾客可能买多种商品,且每一种商品又可能有多名顾客购买 ⑵顾客每一次购买商品还涉及日期、数量、金额 根据上述描述,解答下列各题: ①试画出E-R图; ②要求在E-R图中标注联系的类型; ③指出每一个实体的主码(主关键字); ④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

答案: 转化的关系模型为: 顾客(姓名,单位,电话号码),主键为姓名; 商品(商品编码,商品名称,单价),主键为商品编码; 购买(姓名,商品编码,日期,数量,金额),主键为(姓名,商品编码,日期),外键:姓名,参照顾客;外键:商品编码,参照商品。 【例7】设某工厂的物资管理系统包含如下的实体: ?仓库:仓库号、仓库面积、电话号码 ?零件:零件号、名称、规格、单价、描述 ?供应商:供应商号、名称、地址、电话号码、帐号 ?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职称 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一个仓库可以存放多种零件,一个零件可以存放多个仓库中。用库存量来描述某种零件在某个仓库中的数量。 ?一个仓库有多个职工当仓库保管员,一个职工只能在一个仓库中工作。 ?职工之间具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即仓库主任领导若干保管员。 ?一个供应商可以供应多种零件,反之,一种零件也可以由不同的供应商供应。 (1)根据以上描述,构造E-R模型。 (2)将上述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转化的关系模型为: ?仓库(仓库号,仓库面积,电话号码),主键为仓库号; ?零件(零件号,名称,规格,单价,描述),主键为零件好; ?供应商(供应商号,名称,地址,电话号码,帐号),主键为供应商号; ?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职称,仓库号,仓库主任),主键为职工号,外键为仓库号,参照仓库;

工程项目的系统分析(20200523212612)

第三章工程项目的系统分析 本章重点:1工程项目的系统性 2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 本章难点: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工程项目的系统性; 2.熟悉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为主 第一节工程项目的系统性 一、工程项目的系统性 (一)概述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要素组合而成,且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概念体现在; (1)全局的概念 (2)追求项目整体的最优化,强调系统目标的一致性,强调项目的总目标和总效果 (3)强调系统的集成 (二)工程项目的系统描述 1、工程项目的目标系统 (1)项目目标系统有自身的结构 (2)完整性 (3)目标的均衡性 (4)动态性 2、工程项目的对象系统:由各单项工程构成,由工程分别各功能面组合来的综合体。有设计任务署,技术设计文件来定义的,并通过项目实施完成。 要求 (1)空间布置合理 (2)能够安全、高效率的运行 (3)结构合理

(4)是均衡、高效率运行的整体 (5)与环境协调 3、项目的行为系统:由现实目标,完成任务所不需的工程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逻辑关系。 要求: (1)包括现实目标系统所必需的所有工作,并纳入计划和控制的过程。 (2)保证项目实施过程程序化、合理化,均衡地利用资源,降低不均衡性,保持现场持续。 (3)保证各分部实施和各专业之间有利的、合理的协调。 4、项目组织系统:由项目的行为为主体构成。 (三)工程项目的系统特点: 结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开放性、动态性、其他特点 一、工程项目的结构分析 (一)工程项目结构分析的概念 (二)项目管理中常用的系统分解方法 1、结构化分解方法:任何项目系统都有它的结构 2、过程化方法:项目由许多活动组成,活动的有机组合形成过程,这些过程可分解为多个互相依赖的子过程和阶段。 (1)项目实施过程,工程项目各阶段 (2)项目工作过程(管理活动) (3)行政工作过程(政府规定的过程) (4)专业工作的实施过程 (三)工程项目结构分解 1、工程项目结构分解的结果 (1)树形结构图 (2)项目结构分析表: 2、项目结构分解过程 将项目分解成子项目 研究并确定每个子项目的活动 将各层次结构单元收集检查表上,评价分解结果 构成系统结构图 分析并讨论分解的完整性 由决策者决定结构图,并形成相应文件 编码

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

鞋店进销存管理系统 一.项目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早在1954年,银行、大公司和大企业纷纷采用计算机进行账户和账目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统计报表等。从数据的收集、存储、整理到检索统计,应用的范围日益扩大,使计算机的应用很快超过科学计算,成为最大的计算机应用领域。 鞋店管理的特点是信息处理量比较大,所存的鞋种类多,而且由于进货单、销售单、需求单等单据发行量特别大,关联信息多,查询和统计的方式各不相同等原因,因此在管理上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的重复传递,单据报表种类繁多,各个部门管理规格不统一等问题。 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满足计算机管理的需要,我们采取了下面的一些原则: 1、统一各种原始单据的格式,统一账目和报表的格式。 2、删除不必要的管理冗余,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3、程序代码标准化,软件统一化,确保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实用性。 4、界面尽量简单化,做到实用,方便,尽量满足书店中不同层次员工 的需要。 二.定义 “鞋店进销存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添加、修改、查询、退货操作等服务。用户在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后系统核对正确进入系统内部。系统就要求用户选择事务类型(添加、修改、查询、退货等),直至用户选择退出应用服务,询问用户是否退出应用服务,如果用户选择结束,系统重回登陆界面。用户进入添加界面后,首先可以输入的数字必须大于等于100),否则系统显示输入有误。用户点击确认后,由系统查询,判断该取值是否超出库存量,如果没有,则系统会显示确认界面,用户单点击“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账单,并在后台进行工作,系统进行清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填空题: 1.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包括:战略集合变换法,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法。 2.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包括完备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无冗余检验。 3.从企业商务活动的信息化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酝酿阶段、雏形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 4.电子商务系统分析的思路是自顶向下、从静到动、去伪存真、不断迭代。 5.结构化分析方法认为计算机数据处理过程可以归结为输入数据、处理转换、输出数据 6. 数据流程图的两个特征是:抽象性和概括性。 8. UML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容事物、关系、图。 9. UML中定义了四种关系:依赖、关联、泛化和实现。 10.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系统模块设计应该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增加模块内的组合度。 11. 电子商务的网络环境可以通过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如专线接入、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和数据中心。 12.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成本估算和效益估算。 13.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14.通过面向对象的分析建立的系统模型,称为概念模型。 15.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由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是指:对象和类型、结构层、属性层、服务层、主题层。 16.用例图是描述系统基本功能的工具,包含角色、用例和系统三种元素。 17.请列举目前主流的三种Web服务器IIS、Websphere、Apache。 18.电子商务系统由三个部分构成,即企业内部Intranet、Extranet和Internet三个部分。 19.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中的关键成功因素法使用的工具是树状因果图。 20.电子商务系统分析的特点包括不确定性, 创新性,整合性。 21.数据字典应由下列4类元素的定义组成: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项和小说明。 22.UML中结构事物包括7种元素:类、接口、协作、用例、活动类、组件和节点。 23. 支持电子商务系统的局域网应具有较高的带宽和安全可靠的隔离措施。 24.系统输出设计的四项基本任务包括:输出方式设计,确定输出信息的内容,保护输出信息,设计并制作报表原型。 25.面向对象设计任务包括:对象定义求精,数据模型设计和优化。 26.系统切换的方式可分为直接切换、并行切换和试点切换。 27.电子商务系统集成的层次有网络集成、数据集成、企业商务流程集成和应用集成。 28. 电子商务网站主题设计应考虑的问题包括:主题要专而精,主题要有创意,主题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有广泛的用户群。 29.电子商务网站按商务目的和业务功能可分为:基本性商务网站、宣传型商务网站、客户服务型商务网站和完全电子商务运作型网站。 31. B2B电子商务系统的商务模式主要有以买卖为主的采购方式,以卖方为主的拍卖方式和撮合交易方式。 32. UML中的9种图可以归纳为五类视图,分别是用例试图、逻辑视图、并发视图、组件视图和部署视图。

系统工程-结合实例谈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要旨

结合实例谈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要旨 初识系统工程 在阐释系统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之前,我想,有必要说一说系统和系统工程的相关内容。 “系统”这个概念应该说是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系统概念,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其概念也相应的不断变化。在网上各种百科辞典中搜索“系统”和“系统工程”,虽然各种解释可能不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所有的解释中都会提到“有组织”,“有规律”,“整体”,“综合体”等这些词语,因此可以给系统下一个更便于理解的定义:系统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相互之间既有有机联系的,游戏多要素或者构成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从这个定义来看,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物似乎都属于系统的范畴,这是因为系统的概念本身就来自于多生活中事物规律的提炼和总结。从“系统”的定义就可以归纳出其具有的共同特性:一、层次性;二、整体性;三、集合性;四、相关性;五、目的性;六、环境适应性。这些特性根据“系统”的定义很容易理解,这也不是论文重心,不再赘述。 系统工程就是利用系统的概念和一些特殊的方法对被分析的对象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优化;由此可以给“系统工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系统工程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

的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以实现目标系统的综合最优化。虽然说系统的概念自古就有,但是利用系统工程去解决显示问题却出现的很晚,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是利用系统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最早的典型例子,这个例子也是本文需要援用的实例。 系统分析简介 系统分析技术是系统工程的基础,是完成系统工程问题的中心环节,广义上认为系统分析即为系统工程,狭义上认为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一项优化技术。在《美国大百科全书》中对于系统分析的解释如下:系统分析是研究相互影响的因素的组成和运用情况,其特点是完成的而不是零星的处理问题;它要求人们考虑各种主要的变化因素及其相互的影响,并要用科学和数学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研究与应用。因此系统分析师进行系统研究帮助进行有效决策的一种方法,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是最大的特点就是分析人员之需要对问题的综合和整体的认识,而可以忽略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了解系统分析的特点是利用其进行解决问题的基础,系统分析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 1.以系统整体最优为目标 2.强调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 3.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其主要目的

灰色系统理论总结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客观世界的很多实际问题,其内部的结构、参数以及特征并未全部被人们了解,人们不可能象研究白箱问题那样将其内部机理研究清楚,只能依据某种思维逻辑与推断来构造模型。对这类部分信息已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我们称之为灰色系统。本章介绍的方法是从灰色系统的本征灰色出发,研究在信息大量缺乏或紊乱的情况下,如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1 灰色系统概论 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关联度分析方法,即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的程度,它揭示了事物动态关联的特征与程度。 灰色系统理论建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具体灰色系统的行为特征数据,充分开发并利用不多的数据中的显信息和隐信息,寻找因素间或因素本身的数学关系。通常的办法是采用离散模型,建立一个按时间作逐段分析的模型。 §2 关联分析 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关联分析实际上是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所谓发展态势比较,也就是系统各时期有关统计数据的几何关系的比较。 2.1 数据变换技术 为保证建模的质量与系统分析的正确结果,对收集来的原始数据必须进行数据变换和处理,使其消除量纲和具有可比性。 初值化变换 均值化变换 百分比变换 倍数变换 归一化变换 极差最大值化变换 区间值化变换 2.2 关联分析 关联系数 分辨系数 关联度 例1 通过对某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跟踪调查,获得其1982 年至1986 年每年最好成绩及16 项专项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时间序列资料,见表2,试对此铅球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进行因素分析。 §3 优势分析 当参考数列不止一个,被比较的因素也不止一个时,则需进行优势分析。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 1. 信息按照(C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A. 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2.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B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D ) 的支持。 A. 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决策 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C )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B )。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 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D )。 A. 相对简单的IT开发 B. 帮助理论的证明 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 D. 优化组织过程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A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 8. 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的作业管理,这属于( C )。 A. 功能内的BPR B. 组织间的BPR C. 功能间的BPR D. 功能内的BPR 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A )。 A. 逻辑方式 B. 物理方式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D )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 11. 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 C )的关系即可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A. 第一范式 B. 第二范式 C. 第三范式 D. BC范式 12. RUP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细化阶段(Elaboration)、构造阶段(Construction)和交付阶段(Transition),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里程碑(Major Milestones)。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C ) A. 生命周期目标(Lifecycle Objective)里程碑 C. 初始功能(Initial Operational)里程碑 B. 生命周期结构(Lifecycle Architecture)里程碑 D. 产品发布(Product Release)里程碑 13.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指( D )。 A. 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规模与效益不断增长的过程 B. 社会上进行交换的信息量不断增长的过程 C. 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 D. 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以致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过程

系统分析与设计心得

读《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一书有感 作为一个软件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阅读《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一书中以及加上老师教导,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不少。 系统就是由若干可以相互区别、由相互联系并且各自独立的单元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同样是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系统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在开发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过程中,系统工程必须经过开发阶段、建造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维护阶段。 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又称瀑布法)、原型化方法(迭代法)、面向对象方法。 按时间过程来分,开发方法分为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实际上还有许多处于中间状态的方法。原型法又按照对原型结果的处理方式分为试验原型法和演进原型法。试验原型法只把原型当成试验工具,试了以后就抛掉,根据试验的结论做出新的系统。演进原型法则把试好的结果保留,成为最终系统的一部分。 按照系统的分析要素,可以把开发方法分为三类: ①面向处理方法(Processing Oriented ,简称PO)。 ②面向数据方法(Data Oriented ,简称DO)。 ③面向对象的方法(Object Oriented ,简称OO)。

系统分析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 系统开发是面向客户的,应从客户的角度考虑。 诸如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之类的产品更新换代机构应该在所有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中建立起来。 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并不是一个顺序的过程,它允许步骤的重叠和倒转等。 如果系统的成功可能性受到很大限制时,应取消整个项目。 文档材料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重要的可递交成果,应加以重视。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主要集中于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整体描述,包括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环境,信息系统构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期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系统开发过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信息系统和软件的CMM框架用来帮助改善其系统开发过程的成熟度。CMM包括了五个成熟度等级: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期中,每个等级都是下一个等级的必须条件。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需求分析阶段可能被称为定义阶段或者逻辑设计阶段。需求分析阶段的第一个任务是确定需求,在这个阶段至少将目标转换成为满足其需要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框架。在这个阶段需要交付的成果是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草稿。在初步定义完了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后,得排列需求的优先次序。如果一个项目落后于进度或者超出预算,,知道哪个需求比其他需求更重要可能是很有用的。在排列需求的优先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系统?系统是一些相互作用的元素为某种目的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整体。系统由5 个要素构成,即输入、输出、处理、控制和反馈。 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接口清楚、能观能控。 2、什么是信息和数据?信息具有哪些属性?信息是指数据经处理后形成的对特定的使用者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形式数据是事物或事实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即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包括数字、字符、文字、图形等的符号。 3、什么是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其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通过输入、处理、输出三个基本活动,将原始数据转变为有用的信息。 第二章1、什么是生命周期法?使用生命周期法建立信息系统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该方法假设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像任何生命机体一样,具有周期性,即有开始、成长、成熟、衰退、结束的过程。按照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过程,把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5 个阶段,即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运行管理。 优点:文档资料完备缺点:死板、排斥个性发挥、过早定义需求而不能改变、不适用于用户界面开发。 2、什么是原型法?说出原型法的思维过程。 原型法的基本做法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生成原型,然后把原型交给用户使用,然后把原型交给用户,让用户评价,在此基础上再修改原型,逐渐达到用户需求。定义需求、设计原型、交给用户使用并评价,这个过程是不断反复的循环过程,知道用户满意为止。 步骤:<1>确定用户基本需求。系统分析员初步调查用户的系统,找到用户的基本需求。<2>设计原型。系统设计者使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具,快速创建系统工作的原型。<3>使用原型。把原型交给用户使用。 <4>用户评价。用户使用原型之后,就能够评价原型的好坏,以及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从而启发用户的进一步需求。 设计员根据用户的新要求和修改意见,完善设计模型,然后再交给用户使用,再让用户评价。即重复步骤<2> 、<3> 、<4> ,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第三章 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信息系统规划应该包括中短期规划和信息系统长期发展展望两部分内容。信息系统长期发展展望包括 1) 企业信息系统发展远景战略预测; 2) 企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3) 企业信息系统战略构想; 4) 企业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5) 企业信息系统总体技术路线; 6)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路线; 7) 成本/效益估算、风险评估等。企业信息系统的中短期规划包括: 1) 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 2)信息系统发展战略; 3)变更及调整计划; 4)技术路线; 5)信息系统实施规划; 6)信息系统建设概算; 7)成本/效益估算

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复习纲要)

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复习纲要) 目录 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 (1) 第一部分 (2) 第1章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环境 (2) 一.基本概念 (2) 二.重点内容 (2) 第2章信息系统构件 (3) 一.基本概念 (3) 二.重点内容 (3) 第3章信息系统开发 (4) 一.基本概念 (4) 二.重点内容 (4) 第4章项目管理 (6) 一.基本概念 (6) 二.重点内容 (6) 第二部分 (6) 第5章系统分析 (6) 一.基本概念 (6) 二.重点内容 (7) 第6章需求获取的调查研究技术 (8) 一.基本概念 (8) 二.重点内容 (8) 第7章使用用例建模系统需求 (8) 一、基本概念 (8) 二、重点内容 (9) 第8章数据建模和分析 (9) 一.基本概念 (9) 二.重点内容 (10) 第9章过程建模 (10) 一.基本概念 (10) 二.重点内容 (11) 第10章使用UML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建模 (12) 一.基本概念 (12) 二.重点内容 (12) 第11章可行性妇女系和系统方案建议 (13) 一.基本概念 (13) 二.重点内容 (13) 第三部分系统设计方法 (14)

第一部分 第1章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环境 一.基本概念 1.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人、数据、过程和信息技术之间相互作用,收集、处理、存储和提供支持企业运作的信息的集合体。 2. 二.重点内容 1. 七类信息系统应用: 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信息系统、主管信息系统、专家系统、通信和协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2.系统关联人员(参与者) 1)系统所有者: 2)系统用户: 内部系统用户(如技术人员、服务人员、中间经理、高层经历) 外部系统用户(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 3)系统设计人员(如网络架构师、数据库管理员、web架构师) 4)系统构造人员(应用程序员、系统程序员) 5)系统分析员 6)外部服务提供者 7)项目经理 3.系统分析员的角色 系统分析员既懂业务又懂技术,他们首先研究业务问题和机遇,然后把业务和信息需求转换为对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规格说明,而这个信息系统则由包括程序员在内的技术专家来实现。 4.系统分析员所需的技能 有效的信息技术知识 一半商业知识 通用的解决问题的技能 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讲义

第六章灰色系统理论 客观世界的很多实际问题,其内部的结构、参数以及特征并未全部被人们了解,人们不可能象研究白箱问题那样将其内部机理研究清楚,只能依据某种思维逻辑与推断来构造模型。对这类部分信息已知而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我们称之为灰色系统。本章介绍的方法是从灰色系统的本征灰色出发,研究在信息大量缺乏或紊乱的情况下,如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1 灰色系统概论 客观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往往通过事物之间及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构成一个整体,我们称之为系统。按事物内涵的不同,人们已建立了工程技术、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等。人们试图对各种系统所外露出的一些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弄清楚系统内部的运行机理。从信息的完备性与模型的构建上看,工程技术等系统具有较充足的信息量,其发展变化规律明显、定量描述较方便、结构与参数较具体、人们称之为白色系统;对另一类系统诸如社会系统、农业系统、生态系统等,人们无法建立客观的物理原型,其作用原理亦不明确,内部因素难以辨识或之间关系隐蔽,人们很难准确了解这类系统的行为特征,因此对其定量描述难度较大,带来建立模型的困难。这类系统内部特性部分已知的系统称之为灰色系统。一个系统的内部特性全部未知,则称之为黑色系统。 区别白色系统与灰色系统的重要标志是系统内各因素之间是否具有确定的关系。运动学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与其所受到的外力有关,其关系可用牛顿定律以明确的定量来阐明,因此,物体的运动便是一个白色系统。 作为实际问题,灰色系统在大千世界中是大量存在的,绝对的白色或黑色系统是很少的社会、经济、农业以及生态系统一般都会有不可忽略的“噪声”(即随机干扰)。现有的研究经常被“噪声”污染。受随机干扰侵蚀的系统理论主要立足于概率统计。通过统计规律、概率分布对事物的发展进行预测,对事物的处置进行决策。现有的系统分析的量化方法,大都是数理统计法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回归分析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办法。但回归分析要求大样本,只有通过大量的数据才能得到量化的规律,这对很多无法得到或一时缺乏数据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带来困难。回归分析还要求样本有较好的分布规律,而很多实际情形并非如此。例如,我国建国以来经济方面有几次大起大落,难以满足样

《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2006——2007学年第2学期 《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期末考试试题(B)答案

答题卡:1—30题

一.单重选择题:(45分) 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总分45分。每个小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合适的, 请你把所选择的答案在答题卡上标记出(A, B, C, D, 或E), 其余的回答方式无效. UML Modeling T ool 1.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view in Rational Rose? https://www.doczj.com/doc/d05190389.html,ponent view B.Deployment view https://www.doczj.com/doc/d05190389.html,e case view D.Logic view E.Static view 2.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UML diagrams is critical in Rational Rose forward-engineering in order to create skeletal code? A.Class diagram https://www.doczj.com/doc/d05190389.html,e case diagram C.Sequence diagram D.Collaboration diagram E.State diagram UML diagrams in UML 1.x Class Diagram 3.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Class Diagram Modeling doing for a class is FALSE? A.It helps to collect attributes in association B.It helps to collect attributes and methods in heritance relationship C.It helps to collect signature in method in dependency relationship D.It helps to collect attributes and methods in dependency relationship E.It helps to collect attributes in aggregation relationship Object Diagram 4.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difference between Class Diagram and Object Diagram is FALSE? A.Object Diagrams are about instant and instance B.Object Diagrams are only used when Class Diagrams are not good enough C.Class Diagrams are commonly used D.Object Diagrams are used to replace the Class Diagrams E. A Object Diagram is a scenario of a Class Diagram State Diagra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