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综述)(同名20225)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8
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膀胱切除术可能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然而,这一手术会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如何改善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成为了医疗界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膀胱切除术后,患者首先面临的是生理上的挑战。
手术本身会带来创伤,术后的恢复期往往伴随着疼痛、虚弱和各种不适。
而且,由于膀胱被切除,患者的排尿方式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例如,可能需要通过造口来排尿,或者进行尿流改道手术,使用新的器官或装置来储存和排出尿液。
这种排尿方式的改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造口需要定期护理,以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患者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和清洁造口,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并注意饮食和水分摄入,以避免尿液过度浓缩或产生异味。
对于使用尿流改道装置的患者,还需要熟悉装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这些额外的护理和操作,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生活负担。
除了生理方面,心理上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身体形象受损,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受到歧视,或者在亲密关系中遇到障碍。
这种心理压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社交退缩和人际关系紧张。
为了改善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术后的生活质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和支持至关重要。
在医疗方面,医生和护士应提供详细的术后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饮食建议、康复训练等。
定期的随访和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康复治疗师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提高活动能力。
例如,通过物理治疗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压力,调整心态,重建自信。
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也起着关键作用。
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关心和鼓励,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社会应该加强对膀胱癌患者的关注和支持,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和误解,为患者创造一个包容和友好的环境。
提升膀胱癌生活质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都渴望扮演一个健康快乐的角色。
但有时候,膀胱癌这个不速之客会闯入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诸多困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得向它低头,任由它摆布我们的生活。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调整和改变,依然能够提升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日子重新绽放光彩。
我有一位远房亲戚,就不幸被膀胱癌找上了门。
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家族都陷入了阴霾之中。
他原本是个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的人,突如其来的病魔,让他的世界瞬间变得灰暗。
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积极面对。
首先,他在饮食上做出了巨大的改变。
以前,他是个无肉不欢的人,每顿饭都少不了大鱼大肉。
可得了膀胱癌后,他开始控制自己的饮食。
他减少了红肉的摄入,增加了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比重。
每天早上,他都会去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蔬菜,比如绿油油的菠菜、红彤彤的西红柿、紫莹莹的茄子。
他还会跟卖菜的摊主交流哪种蔬菜的营养价值更高,哪种更适合他现在的身体状况。
回到家后,他会认真地清洗、烹饪这些蔬菜,把它们变成一道道美味又健康的菜肴。
他还特别注重饮水。
以前,他总是等到口渴了才想起喝水。
现在,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天至少要喝八杯水。
他专门买了一个漂亮的保温杯,走到哪儿都带着。
无论是在公园里散步,还是在家里看电视,他都会时不时地拿起杯子喝上一口。
他说,多喝水能帮助他排出体内的毒素,让身体更轻松。
除了饮食,他在运动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
以前他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很少运动。
现在,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锻炼。
早上,他会去附近的公园打太极拳。
别看他一开始动作不太标准,但他学得特别认真,还专门向那些经验丰富的老人请教。
慢慢地,他的动作越来越流畅,身体也越来越灵活。
下午,他会去游泳馆游上几个来回。
他说,在水里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在了脑后。
在心态方面,他的转变更是让人佩服。
以前,他遇到一点小事就会着急上火。
现在,他学会了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变得更加平和、淡定。
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07月至2022年07月收治的62例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延续性护理(研究组),观察生活质量、负性情绪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组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提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展开护理时,延续性护理的使用可以有效缓解负性情绪,对于提升生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腹壁造口术;负性情绪膀胱癌腹壁造口术的实施不仅会改变患者排尿方式,还会对患者心理、生理等多个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在对此类患者实施护理时,传统护理措施主要针对住院期间实施干预,而在患者出院之后,护理需求、生活压力都会大幅度的增加,极易产生不良情绪。
相关研究指出,延续性护理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此类患者的负性情绪,对于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1]。
对此,我院则针对延续护理的运用效果展开了深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两组分别31例,对照组男、女各15、16例,均龄(65.32±3.15)岁;研究组男、女各14、17岁,均龄(66.23±3.18)岁,比对其他各项基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
1.2方法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时,医护人员需实施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并指导患者完成造口袋更换处理,患者出院之前需要叮嘱患者定期完成复查。
研究组:①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根据科室实际状况选取操作经验较为丰富的医师、护理人员组建相应的护理服务小组。
组内成员需要针对造口手术治疗措施以及相关护理知识展开进一步的学习,积极参与关于此方面的培训。
针对患者的病情建立相应的健康随访档案,为其开展不同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与社区以及患者家属展开合作,共同开展对患者病情的监督、护理[2]。
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膀胱癌,这三个字,光是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紧。
但咱们今儿不说那些让人沉重的,就来说说那些膀胱癌患者,如何在困境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让日子照样过得有滋有味。
我认识一位膀胱癌患者,咱们就叫他老张吧。
老张原本是个风风火火、热爱生活的人,可这病一来,真就给他来了个措手不及。
刚确诊那会儿,老张整个人都蔫了,成天愁眉苦脸的,觉得生活都没了盼头。
但老张骨子里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他心想:“我就这么被这病给打趴下了?不行,我得振作起来!”于是,老张开始积极地面对治疗。
说起治疗,那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老张得定期去医院做检查,每次检查前他都紧张得不行。
有一回,他跟我形容那种感觉,“就像要上战场似的,心里头‘砰砰’直跳。
”检查的时候,各种仪器在身上这儿弄弄、那儿弄弄,老张说感觉自己就像个被摆弄的木偶。
可即便这样,老张每次都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治疗过程中的化疗,那滋味儿也不好受。
老张头发掉了不少,他还跟我打趣说:“这倒省了理发的钱。
”胃口也变得很差,以前爱吃的那些美食,现在看着都没了兴趣。
但老张的家人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给他变着法儿地做些清淡可口的饭菜。
老伴儿专门去学了营养搭配,每天都琢磨着怎么能让老张多吃一口。
老张还特别注重锻炼。
一开始,他身体虚弱,走几步路都喘得厉害。
但他愣是每天坚持在小区里散步,从走一圈都费劲,到慢慢能走上两三圈。
后来,他还加入了小区里的太极队。
每天早上,都能看到老张跟着大伙儿一起慢悠悠地打着太极。
他说:“打太极的时候,心里特别平静,好像能把所有的烦恼都忘掉。
”老张心态的转变也是一大亮点。
以前,他总是担心这病治不好,整天忧心忡忡的。
后来,他想通了,“与其每天愁眉苦脸,不如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他开始重新拾起自己的爱好,以前他喜欢画画,生病后放下了。
现在,他又拿起了画笔,画起了身边的风景。
他画小区里的花花草草,画一起锻炼的老伙计们,画自己温馨的小家。
他说:“每次画画的时候,我都特别专注,什么病啊痛啊,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行为护理在改善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和满意度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行为护理在改善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及患者满意度分析。
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确诊的6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再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在行为护理的干预下,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感、抑郁指数等情绪指标都有所好转,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膀胱癌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关键词:行为护理质量;膀胱癌;满意度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
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
临床上关于膀胱癌的治疗方案,普遍认为手术治疗是最优之选,许多患者在接受手术的时候需要同时进行尿路造口,致使排尿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干扰[1]。
本次专门针对行为护理对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做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随机选取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确诊的6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6组,女性14组,年龄为29岁~71岁,平均年龄为(43.56±5.34)岁;观察组中男性15组,女性15组,年龄为28岁~69岁,平均年龄为(41.67±5.88)岁。
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且手术顺利结束,意识清醒,无其他不良症状及,均已签署本次试验的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行为护理,行为护理的具体内容有:① 认知干预:积极主动和患者交流互动,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全程家庭健康指导干预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目的:探讨全程家庭健康教育指导干预对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60例膀胱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及门诊随访,干预组30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家庭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程心理及信息支持,科学地指导患者进行造口护理,解决因疾病带来的身心问题,采用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比较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结果: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领域评分,疼痛、疲劳、恶心或呕吐症状领域、失眠、腹泻、食欲丧失等单一条目,总体健康状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优对照组,干预组造口狭窄丶造口回缩丶造口周围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全程家庭健康教育指导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造口护理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术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标签:全程家庭护理干预膀胱癌根治术生活质量影响膀胱癌属于泌尿系统高发性肿瘤之一,是较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膀胱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由于需要在腹部做永久性输尿管腹壁造口术,或回肠膀胱术,导致尿流改道,不仅改变患者排尿功能,还改变患者生活习惯,外观形象受到影响,容易对患者生理,心理,产生极为不良影响[1]使患者在生理、躯体、精神状态、自尊等方面发生一系列改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膀胱癌术后腹壁造口日常需要长期精心护理,出院后造口的护理工作需要患者及家属自已完成,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术后护理方法的选择与执行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产生影响[2],因此全程家庭健康教育指导干预显得非常重要。
术后造口周围皮肤的完整性是维持患者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术后做好造口皮肤的护理,减少皮肤感染,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唯一手段之一。
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将36名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2月—2016年8月的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42名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9月—2017年6月的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干预后半年。
结果:两组干预前后SAS与SDS分值都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DS、SAS得分都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疗后的各项评分较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疗后评分(P<0.001),而对照组疗后与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抑制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滋生并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抑郁情绪;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221-02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膀胱癌最常见的手段[1],手术切除率高,但术后复发率仍较高[2],膀胱灌注能有效杀伤死灰复燃的肿瘤细胞,是术后常用的后续治疗方法[3],但是,此方法要求进行反复插管,疗程颇长,不少患者难以忍受,对其心理,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经常性的灌注加大了泌尿系感染的风险,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4]。
以往认为,护理干预只是实施于在院患者的,而事实上,出院患者也需要必要的护理,因此,延续性护理的概念就应运而生,它是指将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至家庭[5]。
我科近年来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纳入36名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2月—2016年8月的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常规护理患者及42名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9月—2017年7月的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患者实施问卷调查,随后依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基于微信沟通平台的用药指导对膀胱癌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在膀胱癌术后护理中基于微信沟通平台开展用药指导对治疗依从性、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作用。
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0月膀胱癌术后患者78例,根据用药指导模式分组,A组(微信平台用药指导)39例,B组(常规用药指导模式)39例,比较两组依从性(MMAS-8)和生活质量(SF-36)变化。
结果:依从性比较,A组为97.44 %,B组为82.05 %,A组依从性高于B组(P<0.05);生活质量比较,A组SF-36为(87.36 ± 7.10)分,B组为(72.73 ± 6.58)分,A组高于B组(P<0.05)。
结论:通过微信沟通平台进行用药指导可提高膀胱癌术后用药依从性,改善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积极影响显著。
关键词:膀胱癌术后护理;用药护理;微信沟通平台;依从性前言:膀胱癌切除术是治疗膀胱癌的常用手段,通过切除病灶延缓病情不良进展,延长生存周期。
但是膀胱癌切除术常见疼痛、感染、尿路梗阻等并发症,需要针对性预防用药。
此外,为了进一步治疗膀胱癌,需要进行辅助治疗用药。
术后科学用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必须加强术后用药指导[1]。
常规用药指导无法保证护理连贯性和持续性。
微信沟通平台是以微信为基础的网络平台,应用方便、普及度高,可作为术后延续性护理沟通工具,辅助用药指导。
本文从2022年12月~2023年10月实施膀胱癌手术的病例中选取78例,说明利用微信沟通平台进行用药指导的方法,观察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变化。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0月78例膀胱癌病例,A组39例(微信平台用药指导),性别:男/女= 33/6,年龄(39~81)岁,平均(59.26 ± 7.18)岁;病程(1.0~8.0)年,平均(3.49 ± 0.37)年。
B组39例(常规用药指导),性别:男/女=32/7,年龄(40~80)岁,平均(59.31 ± 7.20)岁;病程(1.5~7.5)年,平均(3.52 ± 0.34)年。
癌症化疗患者经济毒性、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癌症化疗患者经济毒性、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引言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上升,化疗作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患者而言必不可少。
然而,癌症化疗患者常常面临着一系列经济负担、社会支持不足以及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后果。
本研究旨在探究癌症化疗患者的经济负担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社会支持是否对此具有调节作用。
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选取了500位进行癌症化疗的患者作为受试者。
他们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和不同治疗阶段。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他们的个人信息、经济负担情况、社会支持体验以及生活质量等数据。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癌症化疗患者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经济负担。
其中,药物费用、检查费用和住院费用是主要的经济压力来源。
与此同时,经济负担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即经济负担越大,生活质量越低。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在经济负担与生活质量之间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
社会支持程度越高,经济负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小。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癌症化疗患者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经济负担,这对其生活质量构成了明显的影响。
经济负担不仅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经济上的压力,还可能导致医疗服务的不连续性和治疗效果的下降,从而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本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一致,但在具体的经济压力来源上有所不同。
社会支持在经济负担与生活质量之间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说明增加社会支持对于提高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结论癌症化疗患者的经济毒性与其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经济负担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压力,还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和生活质量。
然而,社会支持在经济负担与生活质量之间发挥了积极的调节作用。
因此,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包括经济援助、心理支持以及就业保障等,对改善癌症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深入探讨其他可能影响癌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以期为该人群提供更有效、全面的支持综上所述,癌症化疗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其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提升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膀胱癌,这三个字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紧。
可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这么一群人正在与它顽强抗争。
我认识一位膀胱癌患者,他叫老张。
老张原本是个特别乐观开朗的人,喜欢跟朋友们聚在一起喝喝茶、下下棋,日子过得简单又快乐。
可自从被确诊为膀胱癌后,他的生活彻底变了样。
刚开始治疗那会,老张整个人都蔫了。
频繁的检查、吃药、化疗,让他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经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医院的走廊椅子上,眼神空洞,满脸的无奈和疲惫。
老张跟我说起化疗的过程,那真是让人揪心。
每次化疗完,他都会恶心、呕吐,吃不下东西。
原本胖乎乎的他,很快就瘦了一大圈。
他的头发也开始大把大把地掉,有一次他开玩笑说:“这头发掉得,比秋天的树叶还干脆。
”但老张没有放弃,他努力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他开始每天早上出去散步,哪怕走得很慢,也要坚持活动一下身体。
他说:“这身体就像一台机器,不动可就生锈啦。
”老张的家人也给了他巨大的支持。
他的老伴儿每天变着法地给他做营养餐,虽然老张很多时候吃不下,但老伴儿从不抱怨,总是耐心地劝他多吃一口。
他的孩子们也经常陪在他身边,给他讲笑话,逗他开心。
有一次,老张的儿子带他去公园散心。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公园里的花开得正艳。
老张坐在轮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儿子说:“爸,你看这世界多美好,咱可得好好治病,以后还有好多风景要看呢。
”老张点点头,眼里闪着泪花。
随着治疗的进行,老张的病情逐渐稳定了下来。
他又开始重新拾起自己的爱好,和朋友们一起下棋。
虽然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但他下棋时的专注和认真,让人感觉他又回到了从前。
老张还积极参加膀胱癌患者的互助活动。
他会跟新确诊的患者分享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勇敢面对。
他说:“这病啊,不可怕,只要咱们心态好,积极治疗,一定能战胜它。
”老张的故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提升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仅是依靠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心态,以及家人和社会的支持。
膀胱癌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相
关性研究(综述)(同名20225)
膀胱癌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58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并与51例腹
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配偶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
调查问卷、压力症状自评量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婚姻调适测定
量 表进行现状调查,对配偶生活质量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进行相关
分析。 结果 与配偶的各维度和生活质量相关的是患者的生理状况
和功能状况,配偶心理维度和总体生活质量与病人情感功能相关,影
响配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肿瘤分期、手术类型、目前治疗、每天照
顾时间、每周照顾时间、持续照顾时间、有无协助照顾者、婚龄。婚
姻调适。 结论 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功能状况对其配偶的生活质量影
响较大,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配
偶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膀胱癌 配偶照顾者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膀胱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
瘤之一,尤其好发于男性,位于男性最常见实体瘤前四位,其病因复
杂,病程长,易复发,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手术延长生命。癌症的诊断和主
要身心照顾者的配偶带来巨大的压力,配偶在患者疾病诊治和康复过
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照顾经历不仅会降低自身生活质量,还会
影响照顾质量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甚至引起婚姻危机,世
界卫生组织已将患者及其照顾者合并为一个需要保护的整体【2】。然
而前国内的医院、社区和家庭成员往往着重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忽
略其配偶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调查膀胱癌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
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配偶生活质量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也将有
益于对膀胱癌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1. 膀胱癌患者照顾者的研究现状
1.1照顾者的概念
照顾者 包括正式照顾者和非正式照顾者( 正式照顾者是指家庭
保健医生和其他受过专业训练的付费护理人员;非正式照顾者是指免
费为家庭提供护理的亲属或朋友【3】。本研究中膀胱癌患者配偶指的
是担负患者主要日常生活照顾工作, 由患者认可为主要照顾者的患
者配偶。
1.2 膀胱癌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评估
1.2.1 主观负担
由于癌症患者配偶需要向患者提供实际的照顾和情感支持,他们
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往往高于正常人群、患者和其他照顾者【4-7】。
刘振静等【8】研究结果显示,配偶抑郁、焦虑与患者肿瘤的种类无关。
2. 对象
选择158例膀胱癌患者配偶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
者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膀胱癌,其配偶了解患者的病情;(2)已婚);
(3)无精神病史,能正常沟通交流;(4)能够独立或在研究者的指
导下完成调查问卷;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癌症的患者;(2)中
途退出或拒绝参加本研究的研究对象;(3)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悉本研
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方法
3.1 调查工具 ①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年龄、
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居住地;疾病信息(肿瘤分期、目前治疗、手
术类型、照顾情况、包括每天照顾时间、每周照顾时间、持续照顾时
间、有无协助照顾者、有无其他人需要照顾;婚姻家庭情况:婚姻状
态(婚龄、家庭人均月收入)。②压力症状自评量表 该量表的中译本
由国内郭桂芳翻译并经过修订,中文版经检验被证实有较好的信度和
效度,压力症状自评量表共有 56 个条目,分两大部分,即生理压
力和心理压力,每 个 条目代表 1 个压力反应,采用 5级评分法
(1-5),用于评估患者配偶的生理压力和心理压力。③简明健康状
况调查表(SF-36)【8】用于评估配偶生活质量,该量表已在国际上广
泛使用中文版被证实是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的普适性生活质量量
表,有多个地区制定了相应的常模【9】,包括生理功能、职能、疼痛、
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共8个维度对患者
配偶进行研究。④婚 姻 调 适 测 定 量 表(MAT) 【10】,用于评估
配偶的婚姻调适情况,该量表共包括15个条目,分为2分~58分,
分数越高,姻调适越好,评分<100分为婚姻失调,≥100分为婚姻调
适良好。
3.2 调查方法
参考文献
1.Braum M, Mikulincer M, Rydall A, et al.Hidden
Morbidity in cancer:Spouse caregivers[J].J Clin
Oncol,2007,25(30):4829-4834.
2. Shin D W, Park J H, et al.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needs assessment tool cancer-care-givers
in patient-giver dyads
[J].psychooncology,2011,20(12):1342-1352.
3. 刘振静,孟祥军:对癌症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调查[J]
四川精神卫生,2010,23(1):32-33.
4. Hasson-Ohayon I,Goldzweig G,Braum M,et al.Women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nd Their Spouse:Diversity of
Support and Psychooncology,2010,19(11):1195-1204.
5. 杨小湜:癌症患者照料者护理负担%生命质量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D]北京:中国医科大学,2010.
6. 褚爱桂,鲍文卿.原发性肝癌患者女性配偶承受压力的质性研究
[J].护理与康复,2010,9(5):373-375.
7. Tamayo.G J,Broxson A,Munsell M.Caring for the
Caregiver[J].Oncol Nurs Forum,2010,37(1):50-57.
8. 刘振静,孟祥军:对癌症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调查[J]
四川精神卫生,2010,23(1):32-33.
9.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263-267.
10. 潘廷芳,司超增,何慧婧,等,我国9省市人群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31(6):636-641
1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159-161.
1.2 照护负担
1996年Hoening 和 Hamitlom在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研究
中最早解释了负担这一概念[ 4 ],但至今尚无统一定义,Choun
[ 5 ]
认为照护负担是家属在护理患者时所面临的特殊情境或生活改变压
力,并对其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客观的威胁、紧张与
不适等反应。Zarit[ 6 ]等描述照护负担为护理过程的负面影响,照顾者
由此经常经历失落、社交孤立、失望和孤独,并遭受长期的精神、情
感、社会、身体和经济等方面的不良结果(前者主要从照顾相关压力
的反应或感知来定义,属主观负担,后者主要以照顾经历给照顾者带
来的负面结果来定义,属客观负担。
4 .Hoening J,Hamilton M W.Elderly Psychiatric Patients
and the Burden on the Househoi[J]. Psychiatric
Neurol(Basel),1966,152(5):281-293.
5. Chou K P.Caregiver Burden:A Concept Anatysis[J].J
Pediatr Nurs,2000,15(6):398-407.
6.Zarit S H,Femia E E,Kim K,et al.The Structure of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forFamily Caregivers:Implications
for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J].Aging Ment
Health,2010,14(2):2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