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证面试 时政类资料

教师证面试 时政类资料

文档

时政类题目

题目问法

2016年教师节,去北京八一小学看望师生,提出了做四个引路人,都是哪四个?万能套句

1.点题套句

在……上提出的“……”是指……,这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党和国家对所有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为教师指明了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对此,我的理解如下:2.析题套句

(1)解释内涵,可以用讲话中的原句,也可宏观分析。

“.…..”要求我们,作为老师必须了解教育领域最新理念和国家最新要求。同时,还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基本的教学能力,具备高尚情操、坚定信念等良好品质,具备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能力。

(2)分析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明确了教师的要求/标准/工作重点,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助于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更有助于为党和国家输送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3)如何践行

因此,作为一名老师要朝着目标不断努力。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仅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注重教学能力、教学理念的更新,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道德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以身作则。此外,还有不断创新/具有爱心。(根据内涵适当增加内容即可)

3.总结套句

总之,提出的“……”论述,为教师指明了方向,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尽快成长为符合要求的好老师。

习题:习近平总书记去北京八一小学看望师生,提出了做四个引路人,都是哪四个?

(点题)2016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去北京八一小学看望师生,提出了做四个引路人,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析题)首先,“四个引路人”的要求,是新时期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也为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基本方向。

其次,一是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工作目标,而不是仅仅将学生考试分数作为工作目标。学校培养出来的必须是全面而有个性化的人才,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一切。

二是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在“互联网+”时代,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的作用越来越弱,而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的角色更加突出。教师只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扮演好学习咨询者、网络导航者、发展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成为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三是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没有创新精神,就不可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创新是一笔大账,短期内需要大量的投入,但从总体上看、从长远看对学生发展是有利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有利的。

四是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服务社会,一名好老师,首要责任就是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总结)总之,学生以遇到一名好老师为幸运,教师则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骄傲。“四个引路人”的新标准,要求教师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的全面转变,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合格导师,成为教育创新的先锋。

兴。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对此,我的理解如下:

(析题)首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共产党是中国先进力量的代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就肩负着国富民强的光荣使命,因此,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是党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矢志不渝的使命。

其次,作为教师也要明确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初心;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肩负的使命。所以,每位教师都应不忘初心,牢记教师使命。

(总结)总之,作为一名老师,要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在教学中不断贯彻和落实初心和使命,让学生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这是新时代对加快建设师德师风的四个基本要求。对此,我的理解如下:

(析题)首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是要求老师要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品行相统一。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还要交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要求老师做到语言表达和行为示范相统一。学生具有向师性,老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其模仿对象,这就要求老师不见注意用语言传授知识,还要从言谈举止为学生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标杆。

再次,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要求老师坚持求学问道和社会发展的统一。作为老师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同时,也要关注社会需求,将学问与社会发展相统一,提升其价值和意义。

最后,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要求老师坚持宽松环境和严明纪律相统一。宽松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作性,但这也要在一定约束之下,必须在严明纪律之下进行有效创作,做到自由和规范的统一。

(总结)总之,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提出的“教书育人相统一,言传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一名合格老师。

一、2013-2016年重要讲话

1.“三个牢固树立”: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2013年教师节回信

2.“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2014年教师节讲话

3.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016年教师节讲话

4.四个相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2016年高校思想政治会议讲话。

二、2018年教育大会讲话

1.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2.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什么人

3.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4.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六个下功夫: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三、2019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

1.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政治要强;第二,情怀要深;第三,思维要新;第四,视野要广;第五,自律要严;第六,人格要正。

四、十九大重要内容

1.大会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新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6.新时代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7.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8.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9.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0.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1.奋斗目标(新征程):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