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线路
- 格式:ppt
- 大小:402.00 KB
- 文档页数:42
无缝线路作业流程及管理方法一、无缝线路作业流程1.需求确认:了解客户的需求,明确无缝线路的种类、规格、数量等要求。
2.物料准备: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无缝线路材料,并进行采购。
同时,检查所采购的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3.生产准备:准备所需的生产设备、工具和人员。
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作。
安排人员进行工艺熟悉和操作培训。
4.生产过程:根据客户的要求,按照无缝线路的生产工艺和程序,进行生产作业。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5.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对原材料的检验、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产品的检测。
对于不合格品,要进行处理和追溯。
6.包装和出货:将生产好的无缝线路进行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根据客户的要求,安排货运,确保产品及时发货。
7.售后服务:提供无缝线路的售后服务,包括产品安装指导、维护和保养指导。
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和问题,保证客户的满意度。
二、无缝线路作业管理方法1.确定目标和计划:制定明确的无缝线路生产计划和目标,包括规定的生产量、质量要求、交付时间等。
同时,制定相应的生产进度和效果评估标准。
2.组织协调:建立有效的生产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通过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3.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检验、质量控制、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等。
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4.技术支持:建立技术支持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确保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5.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等。
组织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绩效评估: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7.持续改进: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问题分析、改进方案制定和工作流程调整,不断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无缝线路知识点总结一、概念无缝线路(Seamless Rail)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城市交通规划领域。
它是指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具有良好的衔接和互联性,让乘客能够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之间实现“无缝”的转换和连接。
这种交通系统的特点是,不同的交通工具之间的运营模式有机组合,可以实现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无缝线路系统的设计理念是让出行者在城市中能够轻松、流畅地进行出行。
无论是通过地铁、公交车、出租车或共享单车等交通方式,都能够无缝地衔接,并从中获得最佳的出行体验。
这种综合性的交通系统可以实现不同出行方式之间的互联互通,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二、发展历程无缝线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阶段。
当时,基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出行需求的增加,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交通方式实现城市交通的快捷和便利。
逐步形成了地铁、公交车等交通方式的运营体系,并在不同交通工具之间进行衔接和互联。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缝线路的概念逐渐被提出并开始得到实践。
一些先进的城市开始将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和共享单车等交通方式结合起来,构建完善的无缝线路系统。
这些城市的做法不仅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如何构建无缝线路系统,提升城市交通运营的效率和品质。
一些国内城市如上海、深圳、广州等,也在不断推动无缝线路系统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三、特点1. 多样性:无缝线路系统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可以融合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共享单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在城市中实现多向度、多维度的出行选择。
2. 互联互通:不同的交通工具之间通过互联互通的衔接,可以实现无缝的转换和连接。
出行者可以通过一张交通卡或手机APP,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提高出行效率和便捷性。
3. 便捷高效:无缝线路系统的运营模式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出行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出行需求和目的地选择最佳的交通方式,实现出行的高效和便捷。
无缝线路的结构特点1、概念和发展概况(1)概念:无缝线路是把钢轨焊接起来的线路。
国外对这类线路的命名不尽相同,一般有以下几种叫法:无接缝线路、长钢轨线路、连续焊接长钢轨线路等。
我国铁路铺设初期叫无接缝线路,以后略去“接”字,称无缝线路至今。
(2)发展概况:1926年,德国铺设了世界最早的一条无缝线路,当时长轨条长120m。
我国于1957年开始铺设,现最长一条长轨条达303km,在我国的沪宁线上。
2、优缺点⑴、行车平稳,减少了噪音,旅客舒适度提高;⑵、节省了接头材料,降低了维修费用;⑶、减少了行车阻力,提高了行车速度;⑷、延长了线路设备和机车车辆的使用寿命冬夏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不易保持必要的强度和稳定性。
3、分类:(1)、按结构划分: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和放散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
(2)、按其长钢轨长度划分:跨区间无缝线路、全区间无缝线路和普通无缝线路。
(又叫区段无缝线路,以下介绍均为温度应力式普通无缝线路。
)4、基本原理:利用线路上强大的阻止钢轨移动的阻力来锁定线路,限制钢轨的自由伸缩。
因而尽管钢轨的温度发生了变化,但并不发生钢轨长度的自由伸缩,只是钢轨的应力,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
5、组成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由一对焊接长轨条和两端各2~4对标准轨组成。
钢轨用扣件锁定,长短轨间和短轨间均用夹板连接,预留轨缝。
二、放散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放散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又分为:定期放散和自动放散。
定期放散式:1、组成,在结构上同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
2、优缺点:适用于温差幅度较大地区(大于90℃),但每年放散应力工作量太大,问题较多。
自动放散式:1、组成,在长轨条两端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即伸缩接头,随时释放钢轨内温度应力。
2、缺点,限制了每一节轨节的长度,而且线路构造复杂,铺设及养护非常不便。
3、实用范围,多用于特大桥上。
普通线路的接头会产生很多病害。
无缝线路在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内消灭了接头,但不能完全消灭钢轨的热胀冷缩。
第五节无缝线路一、无缝线路特点高速铁路正线应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到发线应采用无缝线路。
跨区间无缝线路是在完善了长大桥上无缝线路、高强度胶接绝缘接头、无缝道岔等多项技术以后,把闭塞区间的绝缘接头乃至整区间甚至几个区间(包括道岔、桥梁、隧道等)都焊接(或胶接、冻结)在一起,取消缓中区的无缝线路,如图2-102所示。
二、无缝线路基本原理(一)无缝线路的类型无缝线路根据处理钢轨内部温度应力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温度应力式和放散温度应力式两种。
无缝线路铺设锁定后,焊接长钢轨因受线路纵向阻力的抵抗,两端自由伸缩受到一定的限制,中间部分完全不能伸缩,因而在钢轨内部产生很大的温度力,其值随轨温变化而异。
我国高速铁路采用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
(二)温度力与温度应力1.温度力当轨温变化时,固定区钢轨内部产生的力(拉力或压力)称为温度力。
其计算式为P1一a·E·A·△T式中P.——温度力(kN);a——钢轨线胀系数,1.18×10-S/℃;E——钢轨弹性模量,2.1×108kN/m2;A——钢轨截面积(cm);△T——轨温差(钢轨温度变化值)(℃)。
例:60 kg/m钢轨,A一77.45 Cm2,Pt一19.2△T(kN)。
2.温度应力当轨温变化时,整个钢轨断面所承受的应力,称为温度应力,其计算式为口一d·E·△T一2.478·△T(MPa)由以上公式可知温度应力与钢轨长度、截面面积无关。
(三)锁定轨温设计无缝线路相邻单元轨节之问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5℃,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10℃;左右股钢轨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3℃。
1.钢轨温度在夏季,由于太阳辐射热的作用,一般轨温比气温高10~20℃;在冬季,气温较低,气温与轨温大致相同。
一般规定:最高轨温等于当地最高气温加20℃,最低轨温等于最低气温。
2.锁定轨温为降低长轨条内的温度力,需选择一个适宜的锁定轨温,又称零应力状态的轨温。
无缝线路的知识点梳理总结无缝线路的知识点梳理总结无缝线路(seamless routing)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当一条物理链路发生故障时,网络能够自动将数据流量切换到其他可用路径上,以确保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无缝线路的实现依靠路由协议和相关技术,本文将对无缝线路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
一、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多条可用路径,当某条路径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切换到其他可用路径,使网络服务不中断。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引入以下几个关键技术:1. 冗余路径:要实现无缝线路,必须建立多条冗余路径,可以是物理链路的冗余或者逻辑路径的冗余。
这样,当某条路径发生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其他可用路径,避免中断网络通信。
2. 快速切换:当发生故障时,需要尽快切换到其他可用路径。
为了实现快速切换,可以使用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的方式,在路由表中保存多条路径信息,当发生故障时,路由协议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优先级和路径状态进行路径切换。
3. 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是实现无缝线路的关键。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RIP、OSPF、BGP等。
这些协议可根据网络中设备的状态信息,自动更新路由表,选择最优路径,实现无缝线路。
二、无缝线路的优缺点无缝线路的实现带来了一些明显的优点和一些潜在的缺点。
1. 优点:(1)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通过建立冗余路径和实现快速切换,无缝线路可以显著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当某条路径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切换到其他可用路径,避免网络中断。
(2)提高网络的可用性:无缝线路可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确保网络服务的连续性。
即使发生故障,网络可以继续运行,用户感知不到中断。
(3)提高网络的性能:通过路由协议选择最优路径,无缝线路可以优化网络的性能。
当发生故障时,可以根据预设的优先级和路径状态选择最佳替代路径,避免网络拥堵和性能下降。
2. 缺点:(1)部署复杂:无缝线路需要在网络中部署多条冗余路径和相关设备,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
无缝线路锁定轨温范围无缝线路锁定轨温范围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措施。
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要求的提高,无缝线路的使用日益广泛,无缝线路的轨温控制成为关键问题之一。
首先,无缝线路的轨温范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铁路线路的温度变化是不同的,因此无缝线路的轨温设定需考虑各种因素,如气温、气候特点、线路性质等。
根据气象数据和历史运行经验,确定适宜的轨温范围,以确保线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其次,无缝线路的轨温监测是保障线路安全的关键环节。
通过布设轨温监测仪器,实时监测线路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判断线路状态、采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针对不同情况下的轨温变化,也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及时应对突发情况,避免发生事故。
此外,无缝线路的轨温控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目前,常用的控制方式包括水冷却、轨温降低剂等。
水冷却是利用水对线路进行降温,以维持适宜的轨温范围。
轨温降低剂则是利用化学物质降低线路温度,具有一定的降温效果。
这些控制方式的采用需要根据线路具体情况和运行要求进行选择,并定期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最后,无缝线路的轨温范围锁定还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铁路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线路维护人员来说,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只有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才能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判断轨温情况和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无缝线路的轨温控制对于铁路运输安全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定轨温范围、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措施,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提升,可以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铁路运输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缝线路区间单元轨节的布置⼀、引⾔⽆缝线路是⼀种先进的轨道结构,它通过消除钢轨接头,提⾼了线路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区间单元轨节的布置是⽆缝线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障列⻋安全、舒适运⾏具有重要意义。
本⽂将对⽆缝线路区间单元轨节的布置进⾏详细探讨。
⼆、⽆缝线路概述⽆缝线路是通过焊接或机械锁合的⽅式,将多根钢轨连接成连续轨道的轨道结构。
相较于传统轨道结构,⽆缝线路具有以下优点:1.消除钢轨接头,提⾼线路平顺性,减少⻋轮与钢轨的冲击和振动,改善列⻋运⾏舒适度。
2.延⻓设备使⽤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3.提⾼轨道结构强度,增强线路稳定性。
三、区间单元轨节的布置原则在⽆缝线路区间,单元轨节的布置需遵循以下原则:1.⻓度选择:单元轨节的⻓度应综合考虑⼯程条件、运营要求和经济性等因素。
根据线路条件和施⼯组织设计,选择合理的单元轨节⻓度,⼀般宜为1000m⾄2000m。
2.锁定轨温:锁定轨温是⽆缝线路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
在布置区间单元轨节时,应选择适宜的锁定轨温,并确保相邻单元轨节之间的锁定轨温差值符合规范要求,以避免温度应⼒过⼤导致线路变形。
3.缓冲区的设置:为减⼩单元轨节之间的温度应⼒,需在相邻单元轨节间设置⼀定⻓度的缓冲区。
缓冲区⼀般采⽤标准扣件,以实现轨道结构的柔性过渡。
在缓冲区内,应合理设置调节器,以调整不同单元轨节的伸缩量。
4.与道岔的衔接:在道岔区域,⽆缝线路的布置需特别注意。
应优化道岔及岔区轨道结构,提⾼道岔的稳定性。
此外,应确保道岔与区间单元轨节的衔接合理,避免出现应⼒集中现象。
5.养护维修:⽆缝线路的养护维修对于保持线路状态良好⾄关重要。
在布置区间单元轨节时,应考虑养护维修的需求,合理设置巡查通道和养护维修空间。
同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维修计划,确保⽆缝线路始终处于良好⼯作状态。
四、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1.实地勘察:在布置区间单元轨节前,应对线路进⾏实地勘察,了解⼯程条件、地质地貌、⽓象条件等实际情况。
无缝线路钢轨焊接方法原理及特点
无缝线路钢轨焊接的方法主要包括电弧焊接和摩擦焊接两种。
电弧焊
接是通过电弧加热,使钢轨两端的金属熔化并相互结合,形成无缝连接;
而摩擦焊接则是通过钢轨与钢轨之间的相对摩擦,产生局部高温,使接头
金属软化融合。
无缝线路钢轨焊接的原理是利用热量使钢轨的金属达到熔化点,并通
过一定的压力使两根钢轨连接在一起。
电弧焊接是通过电流产生的弧光加热,将钢轨两端的金属熔化,并通过外加的机械压力使其形成无缝连接。
摩擦焊接则是通过钢轨与钢轨之间的相对摩擦产生的热量,使接头两端的
金属软化并通过外加的机械压力使其形成无缝连接。
1.高强度:焊接后的无缝线路钢轨连接紧密,强度高于普通的螺栓连接,能够满足高速铁路的使用要求。
2.舒适性好:无缝线路焊接后的钢轨接头平整,减少了行车时的颠簸
和噪音,提高了列车乘坐的舒适性。
3.经济节约:无缝线路钢轨焊接能够减少钢轨接头的维护和更换频率,降低了维护成本,延长了钢轨的使用寿命。
4.缺陷少:焊接接头没有螺栓连接的缺点,无松动、脱位等现象,减
少了事故隐患,提高了铁路的安全性。
5.施工快速:无缝线路钢轨焊接的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能够提高
铁路线路的建设速度和质量。
6.美观整洁:无缝线路钢轨焊接后的接头平整流畅,与铁轨一体,美
观整洁。
综上所述,无缝线路钢轨焊接是一种高强度、舒适性好、经济节约、缺陷少、施工快速、美观整洁的钢轨连接方式。
在铁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和改进,提高了铁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运营效率。
无缝线路名词解释无缝线路是指铁路轨道在一个平面内,不论是铺设在直线上,还是曲线上,都没有接头的铁路轨道。
无缝线路具有“轨距正、高低差小、方向性好”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轨道结构形式。
铁路轨道在一个平面内,不论是铺设在直线上,还是曲线上,都没有接头的铁路轨道。
由于没有接头,就没有平顺线路上的脱轨事故,也没有无缝线路上的钢轨接头病害。
无缝线路具有“轨距正、高低差小、方向性好”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轨道结构形式。
无缝线路是一个发展概念,它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以往铁路的铺设是一个有缝线路。
有缝线路的轨距、轨向、水平高低和钢轨接头都在允许的范围内,这样铺设的铁路轨道不仅平顺,而且美观。
但是,由于有缝线路有缝,列车通过时,轮对与钢轨之间会产生冲击和振动,影响列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降低了旅客的乘坐舒适度,同时也给维修工作带来不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缝线路被无缝线路取代已成为一种必然。
无缝线路有两种: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加半自动闭塞。
自动闭塞是指列车运行时,区间轨道电路实现自动闭塞,列车运行途中进路自动变换,从而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一种自动闭塞方式。
自动闭塞系统可实现列车运行自动化,改善了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了运营成本。
自动闭塞加半自动闭塞是指列车运行时,区间轨道电路实现自动闭塞,列车运行途中进路自动变换,从而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一种自动闭塞方式。
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的区别是:自动闭塞是无人值守的,而半自动闭塞是有人值守的。
无缝线路分为四大类:直线无缝线路,曲线无缝线路,圆曲线无缝线路,桥梁无缝线路。
无缝线路是一种优良的轨道结构形式。
它的优点是:节约用钢量,减轻轨道结构自重,减少列车运行阻力,提高列车运行速度,提高运输能力,减少运营维修工作量,便于实现自动化。
无缝线路是一种优良的轨道结构形式,这一点与有缝线路是截然不同的。
无缝线路的缺点是:不能利用钢轨顶面作为减振缓冲层;不能承受机车车辆的全部重量;铺设、维修、养护工作量大,运营成本较高。
无缝线路以及无缝线路施工注意事项
无缝线路是指在两个或多个不同区域之间连接的电缆或导线,以确保电力或数据信号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无缝线路可以减少能量损失和防止数据中断,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力、通讯、计算机网络等领域。
在无缝线路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选用合适的电缆或导线。
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传输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缆或导线,如防水、耐高温、耐磨损等特性。
2.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确定无缝线路的走向、长度及需要的接头数量。
3.确保接头的质量。
接头是无缝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证质量。
在接头处应使用专用的接头设备,进行必要的绝缘处理,确保接头的可靠性。
4.保护无缝线路。
对无缝线路进行适当的保护,如加装护套、安装防护罩等,以避免电缆或导线受到物理损坏或外部干扰。
5.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查。
在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查,以确保无缝线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如使用电子测试仪器检查电缆或导线的电压、电流、
电阻等指标,确保它们处于正常范围内。
无缝线路的施工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施工前应认真做好规划和设计,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无缝线路的质量和效果。
无缝线路发展无缝线路(continuous welded rail)用焊接长轨条铺设的轨道,因为长轨条没有轨缝而得名。
西方国家叫做焊接长钢轨轨道。
无缝线路发展概况l915年,欧洲在有轨电车轨道上开始使用焊接长钢轨,焊接轨条长度约为100~200 m。
20世纪30 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在铁路上进行铺设试验。
到了50~60年代,由于焊接技术的发展,无缝线路得到推广应用和迅速发展。
例如,德国于1926 年在普通线路上铺设轨条长120 m的焊接轨道,1935年正式铺设1 km长的无缝线路,1945年把无缝线路约29000km,1974年底达到53 000km,至今已达76000km,约占营业线路的80%,它是无缝线路发展最早和最快的国家。
前苏联于1935年于加里宁铁路的莫斯科近郊车站线路上铺设第一根长约600m的焊接轨条轨道,到1961年已铺设无缝线路约1500km,至今已有无缝线路50 000 km。
前苏联大部分地区轨温变化幅度较大,最高达1150C,所以,前苏联的铁路有一部分铺设季节性放散应力式无缝线路。
美国于1930年在隧道内开始铺设无缝线路,从1955年开始进行大量的铺设,1970年以后每年以8000k m以上的速度增长,至今已有无缝线路120000km,是世界铺设无缝线路最多的国家。
法国也是铺设无缝线路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于1 948~1949年间进行了大量的铺设试验后即推广应用,到1970年有无缝线路约12900km,并以每年约660km的速度发展,至今有无缝线路20500km,占营业线路的59.06%。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铺设无缝线路,60年代在东海道新干线高速铁路采用一次性铺设方法,长轨两端联接伸缩调节器可以伸缩。
中国于1957年开始在京沪两地各铺设1km无缝线路,1961年底全国共铺设无缝线路约150km,60~ 70年代开始对在线路特殊(桥梁、楼道、小半经曲线、大坡道等)铺设无缝线路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并取得了成功,为在线路上连续铺设无缝线路创造了条件。
浅谈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应力调整摘要:无缝线路是指由连续的导体组成的电力输电线路,用于输送电能。
在实际运行中,无缝线路存在着应力集中和应力不均衡的问题,这可能导致线路的破坏和故障。
本文旨在探讨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应力调整的问题,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和总结,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和方法。
通过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应力调整的途径,可以有效减少线路应力集中的问题,降低设备故障[1][2]的风险,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应力调整引言无缝线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运营时间的累积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线路会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进而导致线路失效和安全隐患。
因此,研究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与应力调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机制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与应力调整是保障线路安全和运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应力放散是指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锯切长钢轨,并将长钢轨扣件全部松开,轨下垫入滚筒,辅助进行撞轨,使长钢轨能最大限度伸缩,然后在重新锁定。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有两种工法:一是自然轨温放散法,即通过震动使钢轨处于自然状态,在作业轨温条件下锁定;二是低温拉伸放散法,即在钢轨处于自然状态下,经过计算得到需放散的拉伸量,通过拉伸钢轨达到所需的轨温值。
1.1 线路应力集中的原因运营负荷变化:线路在运营过程中承受不断变化的负荷,造成应力集中;温度差异:温度变化引起钢轨的膨胀和收缩,并且道床的横向阻力不均,导致应力集中;1.2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基本原理1.2.1 钢轨的弹性特性与应力分布钢轨的弹性模量和钢轨的形状决定了线路的应力分布情况;弹性模量越大,线路对应力的响应越小,应力分布越均匀;不同形状的线路部件会导致应力分布的不均匀,需要进行调整。
1.2.2 应力集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一,材料缺陷:线路中存在的材料缺陷,如裂纹、夹杂物等,会导致应力集中。
第二,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线路材料的膨胀和收缩,并且由于道床的横向阻力不足,易产生轨向病害,进而导致应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