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内部存储器
- 格式:ppt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96
第三章内存储器教学提示:本章主要介绍了内存的概念和发展,了解内存的性能指标和结构,学会识别区分各种内存,掌握内存条的选购和测试。
教学目标:A级:(基本要求)1. 了解内存的基本知识和性能指标。
2. 掌握内存的安装和基本设置。
B级:(较高要求)1. 了解识别内存条的基本方法。
2. 掌握条据需要选购内存条的方法。
3. 对内存进行测试和维护。
历史回顾:计算机内存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30 年代宋到40 年代初,约翰阿塔纳索夫和他的学生贝瑞在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组装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
该计算机具备了许多现代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包括使用二进制数字、可再生存储器、并行计算以及将计算单元和存储单元分离开来等。
约翰阿塔纳索夫计算机的存储系统使用的是一个大的磁鼓,这也是计算机内存储器的雏形。
图3-1 早期的计算机的存储系统使用的是一个大的磁鼓内存储器(内存)是微型计算机主机的组成部分,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或随时要使用的程序。
在计算机的存储系统中内存储器直接决定CPU的工作效率,它是CPU与其它部件进行数据传输的纽带。
内存储器是计算机中仅次于CPU的重要部件,内存的容量及性能是影响计算机性能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配置和维护计算机就要了解和掌握内存储器的基本知识。
知识补充:内部存储器按存储信息的功能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 )、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EPROM和随机存储器RAM三大类。
存放在RAM上的数据既可以快速写入,也能快速读出。
“中转仓库”一般就是用RAM来搭建的。
因此,如果不是特别说明,内存一般指的就是RAM。
3.1 基础知识:认识内存储器内存储器有很多种类,通常所说的内存就是指内存条,下面就逐步介绍内存条。
3.1.1 认识内存条1.内存的工作原理当CPU 在工作时,需要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上读取数据,但由于硬盘这个“仓库”太大,加上离CPU 也很“远”,运输“原料”数据的速度就比较慢,会使CPU 的生产效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