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东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 格式:docx
- 大小:88.08 KB
- 文档页数:10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师大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博士生选拔方式包括公开招考、“申请-审核”、硕博连读和本科直博四种方式。
实行“申请-审核”方式的学部院系有教育学部、心理学部、物理学系、天文系、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化学学院等。
硕博连读仅限本校在读的二年级学术学位硕士生申请,一般在每年的12月份进行。
本科直博生主要接收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类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在每年的9-10月进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北京师范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始建于1912年设立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
著名学者林语堂、于庚虞、焦菊隐、梁实秋、洪深、夏志得、何万福、李庭芗、郑汝箴、郑敏、刘宁、钱瑗、金慕箴等曾在这里弘文励教,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铸就了优秀的治学传统。
著名学者周谷城、熊式一、杨人梗、吴富恒等曾在这里潜心研读,为外文学院塑造了扎实而严谨的学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我们学科走出了两位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李蒸和袁敦礼。
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经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外语学科优势与特色。
本学科以语言学和外国文学为学科核心基础,以翻译研究、跨文化研究和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为学科拓展方向。
本学科长期坚守外国语言文学的人文学科传统,坚持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理论探索、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显着成就。
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本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支梯队合理、学科知识完整、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外文学院目前在编教师100余人。
设有英文系、日文系、俄文系和公共外语教学研究部,设有7个研究所和5个研究中心,主办《俄罗斯文艺》和《中小学外语教学》等学术期刊。
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设有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学科教学论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贸大考博辅导班:2019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除硕博连读考试,硕博一体化项目选拔外,我校2019年通过普通招考两段制考试和申请—审核制(试行)开展博士生生源选拔。
招生制度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导师推荐、学院审核和基本能力测试,择优选拔优秀博士生。
一、院系简介国际关系学院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学与科研实力雄厚的学院之一,现有政治学系、国际政治学系、国际政治经济学系、外交学系等4 个教学单位,设有国际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经济外交研究中心、国际移民与国家安全研究中心、软实力与国家战略研究中心、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中心、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等6 个研究机构,已经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整齐的教学和科研体系。
学院拥有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方向和公共外交方向)和政治学与行政学(比较政治学方向)两个本科专业,并具有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中共党史(党建)、科社与共运等七个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了完整的多层次深造机会。
学院拥有一支长期从事政治学、国际政治学、外交学教学与研究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9 人,其中专职教师32 人,包括教授6 人(另有兼职教授9 人),副教授15 人,90%以上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不少教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院、柏林自由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爱知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外著名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学院教师已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 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 项,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15 项,校级各类科研课题60 多项,以及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横向课题11 项。
发表高水平论文500 多篇,出版专著20 多本,被采纳研究报告25 份,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1 篇,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 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 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2 项。
⾸师⼤考博辅导班:2019⾸都师范⼤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师⼤考博辅导班:2019⾸都师范⼤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都师范⼤学2019年学术型博⼠研究⽣招⽣⽅式包括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两类,其中硕博连读仅招收已获取我校2019年硕博连读⽣资格的在读硕⼠研究⽣。
下⾯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都师范⼤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院系简介⾸都师范⼤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始建于1954年的地理专业,1957年建⽴地理系,2001年7⽉正式更名为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下设地理系、旅游系、地理信息系、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和环境系,拥有7个地学类重点实验室、⼯程中⼼。
2012年,在教育部学位和研究⽣教育发展中⼼组织的全国⾼校学科评估(第3轮)中,地理学排名进⼊全国前⼗名。
2016年,获批国家外专局-教育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范学院”。
学院现有在编教师93⼈,其中北京市特聘教授3⼈,博⼠⽣导师26⼈,硕⼠⽣导师64⼈,正副教授65⼈。
2001年,引进中国⼯程院院⼠刘先林研究员。
团队成员有中国⼯程院院⼠、俄罗斯⼯程院院⼠、UNESCO Chair and Co-chair in Hydroinformatics for Ecohydrology、“”、“万⼈计划”、“”、“国家杰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13位中青年教师⼊选北京“”、新世纪百千万⼈才⼯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才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多位教授在UNESCO、欧洲空间局ESA、国际⽔协会、国家减灾委等国内外重要的学术组织及科学计划中担任专家。
先后获批2个北京市创新团队,2013年⼊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建有7个地学类重点实验室、⼯程中⼼——“教育部三维信息获取与应⽤重点实验室”(2003)、“教育部空间信息技术应⽤⼯程研究中⼼”(2007)、“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程技术研究中⼼-环境⽣态过程分中⼼”(2005)、“北京市资源环境与GIS重点实验室”(2001)、“灾害评估与风险防范民政部重点实验室”(2009)、城市环境过程和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0)、与滑铁卢⼤学联合成⽴环境空间信息联合研究中⼼(2013)、⽔资源安全北京实验室(2014)。
华工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实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直接攻博以及硕博连读四种考试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对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不实行“申请考核制”外,其他招生学院均实行上述四种招考方式同时进行选拔录取博士研究生。
对于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各学院全部采用“申请考核制”考试方式。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下设软件技术系、软件服务工程系、数据科学与工程系;具有软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设有软件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2009年获准成立教育部“国家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0年软件工程专业获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1年加入首批“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2年软件工程列入教育部首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获广东省第七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15年软件工程获批广东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学科研队伍。
现有教职员工6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16人,建设有智能软件与机器人、软件服务工程与云计算、软件构建理论与方法、大数据系统与云计算、数据科学与智能软件、大型软件开发方法与应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7个团队;建设有广东省社会媒体处理与软件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机器人软件及复杂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与机器人智能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广东省软件开发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多媒体智能营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科研基地,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应用重点专项、广东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以及企业合作等科研项目,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科研论文。
首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首都师范大学2019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包括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两类,其中硕博连读仅招收已获取我校2019年硕博连读生资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首都师范大学数学学科成立于1954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数学科学学院。
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数学、统计学分别获得第13名和第15名。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我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数学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为了全面适应当代社会对多方面、各层次数学人材的需要,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以原有的数学系为基础,组建了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有3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分师范与非师范两个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统计学专业;拥有数学和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数学、统计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统计、数学物理、数学教育、数学与信息技术、统计学;拥有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教育硕士(数学)、应用统计;基础数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数学、统计学是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数学与信息技术是北京市交叉重点学科。
下设四个系:数学系、应用数学系、计算科学系、统计学系;六个科研院所和研究中心: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发展与决策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数学物理研究中心、非线性科学中心、北京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检测成像工程中心;以及四个实验室:检测成像实验室、科学计算实验室、生物数学实验室、量子信息与计算实验室。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经济法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西南政法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华东政法大学。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法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七。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经济法学专业是体现经济法治发展脉络及其功能特色的必要组成部分,由规划法和产业法两部分构成。
规划作为人类社会持续的理性行动,也是国家治理的前提和基础。
规划法是规范规划目标、步骤、机制等要素的立法,具有时序性和权变性,在表现形式上与国家的政策、法律相互渗透。
产业是规划法的核心问题,二者之间具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这些方向(课程)的教学研究丰富了规划与产业法方向的内容和体系,推动着本方向的纵横发展,纵的方面表现为本方向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提炼,横的方面表现为更多的具体产业法进入了教学与研究视野,比如交通运输法、电信法、文化产业法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经济法学专业考试科目030107-经济法学①②③申请审核制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法学理论⑤宪法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法学理论⑤宪法⑥政治理论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1.复试内容:外语能力(100分)、专业水平(100分)、综合素质(100分)。
2.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笔试为闭卷考核,总分150分,其中外语50分、专业水平100分(含所报考专业的基础理论、前沿问题等)。
面试考核总分150分,其中外语听力及口语50分、综合素质100分(考察考生的学术兴趣、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等)。
3.跨学科及同等学力加试跨一级学科(含专业学位)报考须加试(笔试)两门专业课(法学理论、宪法),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笔试)两门专业课(法学理论、宪法)及一门政治理论课,加试两门专业课由法学院组织安排,4月20日18:00-21:00举行;加试政治理论课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时间地点由研究生院通知。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教育学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东北师范大学。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教育学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教育学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
它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教育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2个研究方向:040100教育学研究方向:01教育测量、评价与统计02学科素养测评与提升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040教育学基础综合③3149教育测量、评价与统计①1101英语②2040教育学基础综合③3198学科素养测评与提升040200心理学二、考试内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初试科目:外国语(不含听力)及两门业务课,具体科目名称请查询专业目录。
我校不提供参考书目,请自行选择相关书目学习。
初试时间:2019年3月23日、24日。
初试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校内,具体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准考证不再寄发,请考生于考试前一周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下载。
同等学力人员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和政治理论。
北外考博辅导班:2019北外国际关系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是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距今已有77年办学历史,是我国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开设语种最多的外国语大学。
经过几十年的创业与奋斗、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北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一流外语人才及外语类复合型优秀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国际一流外国语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组建于2006年,由原英语学院外交学系与原国际问题研究所合并组成,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同志为我院题写院名并揭牌。
2007年,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同志出任我院名誉院长。
2009年,由我院主持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贸促总会”校外教学实践与研究基地被评为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2010年,我院外交学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也是国内相同专业中的首个。
我院外交学专业继承和发扬北外“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传统,近年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逐渐形成了北外外交学特色,取得各界认可,在中国校友会2017年中国大学外交学本科专业排行榜中名列第二,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2017-2018年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名中进入前十强。
学院现下设三系、一所、一刊和四个研究中心,分别为外交学系、国际政治学系、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国际问题研究所、CSSCI期刊《国际论坛》杂志编辑部、社会性别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东西方关系研究中心、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公共外交研究中心。
二、招生信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个:0502Z7国际关系与区域研究研究方向:美国政治与外交考试科目:国际关系与美国研究综合(国际关系史、美国政治与外交)研究方向:国际关系考试科目: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综合研究方向:全球治理与区域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考试科目: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综合三、报考条件2019年参加普通招考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一、学校概况与难度分析我报考的是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政治专业,这所学校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他并不是985、211也不是双一流。
当我和别人说起我考上了国际关系学院时,很多人都以为我考了一所三表大学...但名气不大并不代表它的实力不强。
我在考研时选择学校最看重的是一所学校的就业情况,国际关系学院的就业状况可以说是非常不错,大部分的同学都去了国安、外交、中联等涉及外交与安全的高级党政部门。
即使你不想从政,搞学术的话,看历年的读博去向,也有很大的机会去清、北、人等顶尖学府学习。
有人认为国关这所学校太小了可能不会像985、211院校一样提供很多国外交流机会,但据我所知,丹麦奥尔堡大学和国关有合作,每年国关都会派出十几名学生去奥尔堡大学交流一年,并且顺利从奥尔堡大学答辩后还会得到奥尔堡大学的硕士学位证。
每年国关还提供机会去以色列实习6个月,在实习中国关是负责学生的食宿费用的。
所以说,对于国外交流这个问题大家大可不必担心。
再谈一谈这所学校的地理位置,夹在圆明园和颐和园中间,学校对面就是中央党校,离清华北大也不算远,也算是一块风水宝地了。
其实,国关院的国政考研难度并不是很大,如果按照合理的计划复习的话是肯定能考上的,因为两科专业课的内容基本每年都差不多,国关史这科只要按部就班的把总结出来的题库背下来就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国政综合这科也就是多背背期刊和学术论文。
所以我把国际关系学院的考研难度定在末流985,顶级211的这样一个水平。
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努力大家都能考上。
我本人本科就毕业在一个省属重点的双非师范大学,本科成绩比较差,认真准备一年就考了个国政第三..而且我还是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的三跨考生.所以我觉得大家还是踊跃尝试,不要害怕。
二、初试经验1.英语:英语是考研过程中的第一关,考研英语的学习一定要越早越好,我大概是在大二下学期开始的考研英语的学习,我的英语底子比较差,高考104分,四级六级在当时也都没过。
首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首都师范大学2019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包括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两类,其中硕博连读仅招收已获取我校2019年硕博连读生资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创办于1985年,1999年成立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是中国大学中首个系级建制的书法学科教学科研单位,由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担任所长。
2005年成立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现任院长刘守安教授,副院长王元军教授。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教育专业是在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倡导和主持下创立的。
1985年首先创办了成人书法专科班,面向全国招收学员93名,此举受到了学术界和书法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祝嘉、李长路、王遐举、欧阳可亮、刘九庵、张充和、柳倩、叶秀山、杨臣彬、裘锡圭、高明、沈鹏、李铎、刘炳森等先生先后来校认教讲学。
首届毕业生在学识和艺术修养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
在北京、香港两地举办的毕业汇报展受到了广泛赞誉。
在成功举办专科班的基础上又开办了续本科,使高层次成人书法教育形成了完整系列。
在创办成人书法教育专业的同时,欧阳中石先生又把书法教育进一步推向高层次。
199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博士学位授权点。
1998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书法项目博士后,首位博士后已入校开展研究。
为了拓宽书法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渠道,为更多的书法理论、教育工作者和书法家提供进修提高的机会,书法研究所还举办了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历班、同时广泛接收访问学者和进修生,招收国外博、硕士留学生。
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和培养的质量,坚持公平竞争原则,专门成立了博士生考试咨询委员会,聘请金开诚、冯其庸、史树青、沈鹏、吴小如、王学仲、蒋维崧、陈大羽、姚奠中、卫俊秀等著名学者组成。
人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人民大学城乡发展与规划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科教评价网版2017-2018城乡规划专业大学排名中,城乡规划专业排名第一的是同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南理工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东南大学。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的城乡发展与规划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城乡发展与规划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城乡规划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建筑设计、群体建筑规划及设计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规划师。
核心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设计、城市设计、中外建筑史、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经济学、景观规划与设计等。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城乡发展与规划专业考试科目1204J1-城乡发展与规划①②③申请审核制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经济学⑤管理学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经济学⑤管理学⑥政治理论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成绩加总为考生总成绩,各占50%。
(1)笔试:闭卷考核,由学院组织,总分150分,其中专业知识100分(含专业知识70分,各专业命题;研究方法30分,学院题库命题)、外语50分(学院统一命题)。
时间:4月18日下午2:00-5:30地点:求是楼4层报告厅通过笔试的考生进入面试。
(2)笔试加试:时间:19日上午8:30-11:30(加试管理学)19日上午8:30-11:30(加试经济学)地点:求是楼4层报告厅跨一级学科(含专业学位)报考原则上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管理学、经济学),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及一门政治理论课,详情请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法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全部实行“申请-考核”制。
“申请-考核”制是指对于符合条件的优秀考生,经申请并通过资格审查后,不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直接进入由报考学院组织的复试考核的一种招生选拔方式。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自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成立时起即有了国际法学科,当时老一代的国际法学者、如汪暄、朱奇武等为我国的国际法研究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9年北京政法学院复办以来,国际法学科即成为法大的重要法学专业之一。
而国际法学院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1989年3月12日成立的国际经济法系。
2002年,为了适应我国法学教育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政法大学决定在原来国际经济法系的基础上设立国际法学院。
经过多年法大学人的共同努力,国际法学院已经成为我国综合能力最强的国际法研究队伍,具有国内一流的国际法综合研究实力和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我国国际法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国际法学院的师资力量具有学科、方向齐全、学縁关系合理和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
由于综合实力突出,法大的国际法学科于1998年被评为司法部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院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专业选修课包括:国际金融法、海商法、区际法律冲突、日本商法原理、国际人权法、国际法分论、国际侵权法、国际合同法、Law on International Sales and Finance、国际民事诉讼和仲裁程序、日本法概论、比较保险法、国际法案例评析、国际税法、国际投资法、WTO法律制度、欧洲联盟法等。
学院教师主讲的课程《海商法》、《国际法》和《国际私法》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
二、招生信息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个:030109国际法学研究方向:01国际公法02国际环境法03国际私法03国际私法05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三、申请条件申请人必须符合学校招生章程中博士研究生的基本申请条件。
北外考博辅导班:2019北外国际教育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是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距今已有77年办学历史,是我国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开设语种最多的外国语大学。
经过几十年的创业与奋斗、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北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以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一流外语人才及外语类复合型优秀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国际一流外国语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GraduateSchoolofEducation,BFSU)于2018年5月25日正式揭牌成立,其前身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初设于2015年。
为更好地发挥北外优势,服务于国家战略,2018年4月学校正式决定更名重建。
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秦惠民受聘为首任院长。
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优势学科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以高起点、高水平、学科交叉融合为发展特征,逐步打造和形成国际化发展特色,注重多元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流。
学院教学科研的重点领域,目前是比较教育、高等教育、教育法律政策、课程与教学。
在此基础上凝聚力量、突出优势、重点发展、特色推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在继承学校优良传统的同时砥砺创新。
二、招生信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个: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学考试科目: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一种、比较教育学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考试科目: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一种、高等教育学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考试科目: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任选一种、外语教育、外语课程与教学三、报考条件2019年参加普通招考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南京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南京大学商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南京大学2019年我校公开招考全部以“申请-考核制”方式进行。
各院系根据《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管理办法》及院系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组织开展相关选拔工作,从考生中择优录取博士生。
各院系招生计划、具体考核办法,请查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的公告说明、招生目录以及相关院系网站的实施“申请-考核制”相关规定。
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系根据中期考核结果,在我校研究生中挑选成绩优异、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
具体要求请咨询相关研究生培养部门。
获得推荐免试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复试后,直接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直接攻博招生专业一般为基础研究学科。
具体要求参见《南京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办法》。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南京大学商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南京大学商学院()起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时期的商科,1952年中国大学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的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调整到其他院校。
1978年,南京大学恢复经济学系;1986年,成立管理学系;1988年,成立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2000年,国际商学院更名为商学院。
自1988年成立以来,南京大学商学院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设有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其中经济学院有经济学系、国际经济贸易系、金融与保险学系、产业经济学系4个系以及人口研究所,管理学院有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营销与电子商务系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系4个系。
全院拥有本科专业11个,硕士点(含MBA,EMBA,MPAcc,国际商务,金融,审计)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国家重点学科2个(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世界经济),国家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经济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参与南开大学牵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师大课程与教学论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西南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东北师范大学。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文学院的课程与教学论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目前正朝着新的、更高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方向发展。
本学科着重探索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行的课程教学改革。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能够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做出判断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2个研究方向:040102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01语文教育02语文课程论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295语文教育学③3789语文教育史/③3260语文课程设计与评价二、考试内容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初试科目:外国语(不含听力)及两门业务课,具体科目名称请查询专业目录。
我校不提供参考书目,请自行选择相关书目学习。
初试时间:2019年3月23日、24日。
初试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校内,具体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准考证不再寄发,请考生于考试前一周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下载。
同等学力人员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和政治理论。
复试有可能安排在初试后立即进行,也可能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再进行,具体安排请于考试前一周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查询。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比较教育学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上海师范大学。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教育学部的比较教育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比较教育学专业以当代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教育为研究对象,是教育研究中一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该学科毕业生主要从事各级各类院校教育学科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实践。
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有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实验教育科研单位、中学等普通高校、教育研究机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社会经济部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比较教育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4个研究方向:040104比较教育学研究方向:01教育政策与管理比较02高等教育比较03基础教育比较04国际教育与发展教育研究二、考试内容北京师范大学马比较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一)初审教育学部统一进行基本条件审查。
基本条件审查合格者,提交各学科进行初审。
各学科组织设置初审委员会(至少5人),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网上匿名评审,着重考察考生的学术背景、研究经验、学术潜能、学术伦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初审人数充足的情况下,各专业按不低于1:3的比例确定进入外语能力考查名单。
(二)外语能力考查对未达到外语免试条件的初审通过考生,教育学部将于2019年3月16日进行外语考试,外语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考核环节。
武大考博辅导班:2019武大国际问题研究所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35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博士生导师1600余人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是武汉大学跨学科的国际问题研究平台,整合了武汉大学国际法、世界经济、世界史、国际关系、西方哲学、外国文化等学科的研究力量,对国际问题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研究重点是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国际问题和世界热点问题。
二、招生信息三、报考条件(一)报考我院博士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我校的补充规定。
3.考生学位或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单证硕士学位(无学历证书)的考生应于2018年12月31日前获得学位。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2019年8月3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注:在境外教育科研机构获得学位、学历的考生,一般应于2018年12月31日前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
4.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四、选拨程序所有考生(含2019年9月入学的硕博连读生与直博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并缴纳报名费,恕不接收规定时间外的补报及缴费。
(一)时间:2018年11月19日—12月14日。
(二)流程:1、登录网报页面按要求注册、填写有关信息、上传相关材料。
www.qidaokaoyan.com 华东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东师大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我校采用申请考核、硕博连读、优秀本科应届推免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直接攻博")、普通招考四种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采用申请考核招生方式的院系、专业、导师见专业目录:专业目录备注中标注有“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或申请制)”的表明该院系、专业、导师以申请考核的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招生方式的生源对象为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具体选拔方式见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处刊发的“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通知(具体刊出时间见培养处相关通知)。”我校部分专业按专业招生,不按导师招生,详见专业目录中的备注说明。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SAIAS)是以国际关系与区域问题为研究方向,承担国际关系领域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实体性高级研究院。研究院的研究侧重点为俄罗斯研究、欧盟与中东欧国家研究、中亚研究、东亚研究、大洋洲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大国关系、国际战略、国际关系理论与思想史、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等。设在研究院的重要机构有:“教育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上海高校智库”——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欧洲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两岸关系研究所、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杂志社、莫斯科高等经济大学海外工作室。研究院现有教师3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管理岗位4人。来自俄罗斯、美国及欧洲的外籍教授6人,占全体教师的20%;博士学位23人,占全体教师的76%;海外博士学位11人,占全体教师的36%。 研究院以研究与教学工作的高层次、开放性与国际化为宗旨,承接研究与培训项目,提供咨询服务、引进优秀人才,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拥有国际关系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点。近年来,研究生的就业率达100%,一批优秀青年学子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国各大高校及全球“500”强企业、解放日报、文汇报、观察者网、澎湃新闻网等工作。2015年研究院推出“当代中国研究”全英文硕士学位项目,面向全球招收国际留学生,每年招收来自美国、俄罗斯、欧洲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近30人。研究www.qidaokaoyan.com 院与挪威诺德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开展中挪俄“国际治理与商务”全英文三边硕士项目,实施三国联合教学的共同培养模式。研究院大力推动国际化网络平台建设,旨在让研究生通过国际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暑期学校等形式开拓国际视野。目前,研究院与莫斯科高等经济大学联合在莫斯科召开年度暑期学校,参与挪威诺德大学年度“北极对话”论坛,每年组织研究生大批中国研究生赴莫斯科及挪威参加上述活动。此外,学院积极推动研究生到法国里尔天主教大学、比利时自由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爱尔兰科考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等进行学术访学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SAIAS)是以国际关系与区域问题为研究方向,承担国际关系领域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实体性高级研究院。研究院的研究侧重点为俄罗斯研究、欧盟与中东欧国家研究、中亚研究、东亚研究、大洋洲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大国关系、国际战略、国际关系理论与思想史、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等。 二、招生信息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个: 国际关系(030207) 研究方向:01 大国关系与俄罗斯研究 02 国际政治 05 英联邦国家研究 06 亚太地区政治与外交 07 国际发展与合作 08 全球区域一体化比较研究 09 俄罗斯与大国关系 10 当代中国外交 11 欧盟研究 12 中外关系史 考试科目: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 三、报考条件 2019年参加申请考核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通过审批同意硕博连读的我校在学硕士研究生;通过推免选拔程序同意接收直接攻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若被录取,在报到时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3、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研究生的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www.qidaokaoyan.com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②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本科修读专业、修读5门硕士学位课程的专业、所报考博士的专业之间,不得跨专业。 ③已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学术论文,核心期刊目录以我校图书馆"帮助中心-核心期刊指南"栏内刊载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④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或其他应试语种的六级考试(报考外语专业亦须通过应试语种的六级考试)。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同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5、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7、学院规定的其他学术条件和要求。我校不接收在校非应届毕业生(本校硕博连读除外)的报考,一经发现即取消考试、录取、入学、注册、就读、学籍等资格。我校对考生的资格复查放在考生来校参加“综合考核”或复试时进行,若不符合申请、报考条件,即取消其参加“综合考核”或复试资格及之后的全部报考内容。 四、选拨程序 报名时间: 2018年11月28日至12月26日, 报名方式: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网站报名(在线输入https://yjszs.ecnu.edu.cn/main/index.asp),详见"博士研究生招生"栏的"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 报考费:以申请考核、普通招考方式报考的考生须支付报考费250元,报名成功后通过网上银行系统支付。请考生报名时仔细查看报考条件,确定符合报考条件后再报名、交报考费,报考费一旦交纳将不予退还。 所交材料应该至少包括: (1)材料目录(注明申请人姓名、材料项目、所在页码); (2) 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硕士研究生还须提交学生证复印件。 (3)体检表(硕博连读生不需交)。 www.qidaokaoyan.com 考生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之一完成体检:①县级及以上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体检;②县级及以上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体检中心体检;③县级及以上或二级甲等及以上的体检机构体检;④如为应届硕士毕业研究生或高校在职教师,可在学习或工作的学校医院体检。上述体检报告的有效期为2018年9月 1日起。体检项目参照附件《体格检查表》,体检表可使用我校提供的《体格检查表》,也可使用体检机构自用表。 (4)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研究生须在入学前补交),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的考生,须在报名前自行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确认其证书的有效性,并附上确认后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的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 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需将证书原件、认证报告原件的扫描件按提示上传到报名系统;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需将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原件的扫描件上传到报名系统。 (5)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可在考生人事档案保管单位或硕士就读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盖章)。 (6)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开题报告、论文摘要和目录、论文初稿等)。 (7)已有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 (8)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名登记表(1)(2)》(一份)。 《报名登记表(2)》的签署: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本人签名即可,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还须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9)2名专家(正高职称)的《专家推荐书》。 (10)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格式、字数不做统一限定)。 (11)如是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除寄送上述材料至院系外,还另须将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民教处或高教处签约的考生登记表(原件)寄送至我校研招办。 (12)同等学力考生不提交硕士学位证书、硕士课程成绩单,但须另提供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大学英语六级或其他应试语种六级的证书(报考外语专业亦须提供应试语的六级证书)复印件、与报考专业相关(不得跨专业)的5门硕士学位课程成绩证明、与报考专业相关(不得跨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及刊物封面复印件。 www.qidaokaoyan.com (13)报考院、系(所)要求的其他报考材料。 因提交信息有误、报考材料寄送达超期、报考费支付超期而影响考试,我校不负责任。报考材料恕不退还,请考生自留备用件。 五、考核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内容为 : 1、综合考核由院系所评审委员会负责,可采用面试、笔试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一般应有笔试科目),从考生的外语水平(含专业外语)、专业基础、科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学术素养等)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考生作出综合评价。 2、采用面试的科目,须评审委员会的各成员单独书面给出成绩(须各自在成绩单处签名),然后取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面试的最终成绩; 若一门科目既有笔试,又有面试,需在综合考核前明确笔试与面试成绩的比例,然后按此比例合成该科目的最终成绩。 3、考核成绩最终归并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测评三门科目,即考核成绩=外国语成绩+专业基础成绩+综合测评成绩,每门科目的满分为100分,考核成绩的总分满分为300分,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录取。录取时可按照导师录取,即在同一导师内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录取,也可按照专业录取即在同一专业内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录取。院系所在制定工作细则时,需明确是按导师、还是按专业录取。按专业招生的专业须按专业确定拟录取名单。 综合考核总成绩低于180分,或单科(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测评三科之一)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 4、须对综合考核阶段面试的全程进行录音、录像,录音、录像资料由招生院系保存(保存期限为一年)。 5、综合考核的时间、地点由招生院系所确定,须提前公布在院系所的网页上并及时通知考生。 6、综合考核时考生需考生携带(1)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2)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原件;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综合考核前院系所须核查上述证件的原件。 六、考博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