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5.99 KB
- 文档页数:4
应用水平井技术改造低渗油田的适应性研究摘要水平井对于提高油井产量,改善低渗透油气藏有较好的效果。
但目前我国在水平井完井方式优化、增产作业技术上技术不太成熟,对低渗油气田水平井增产改造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
水平井开发技术上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深入研究。
水平井完井方式的确定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重点探讨了水平井完井技术问题。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田;水平井;增产措施中图分类号te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1-0187-030引言利用水平井提高油井产量的尝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国内“八五”以来各油田也开展了水平井采油的研究,随着水平井开采效益的逐渐显现,今后钻水平井的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多。
水平井压裂作为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一项新技术,是高效开采低渗透油藏的有效措施,在开发低渗透油气田过程中有着很好的效果和广阔的前景。
1 水平井应用现状1.1水平井水平井通常指最大井斜角达以及产层井段为水平或近似水平段的油气井。
我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规定,井斜角以上(含)的井,并在生产层内延伸一定长度的井定义为水平井。
水平井除了具有普通定向井用途外,还有其他的特殊用途。
诸如,开发低渗透油层、裂缝油藏、薄油层、减少水锥和气锥和热采稠油等。
水平井的缺点是其成本较高,但与直井相比,有5个优点:增加泄油面积;提高采收率;降低粘度;减少举升成本;减少后勤费用。
1.2水平井完井技术发展现今完井的最新技术包括:机械防砂完井新技术、砾石充填技术和水泥浆充填多封隔器完井新技术。
1.2.1 机械防砂完井新技术该技术结合应用了先进的激光割缝技术、利用牺牲阳极保护的原理和膨胀筛管技术。
先进的激光割缝技术激光技术加工割逢管已经能够满足完井施工的要求。
膨胀筛管技术。
膨胀管分为实体膨胀管和膨胀筛管,都是使管体在井下直径变大的一种技术。
实体膨胀管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改变井身结构,使石油工业在深井经济地达到预定目标,膨胀筛管是三层管体结构,内外层是割缝的支撑保护层,中间层是由金属丝编制的多层重叠的筛网组成。
第23卷 第2期2009年4月现 代 地 质GEOSC IENCEVol 23 No 2Apr 2009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牟珍宝1,2,袁向春2,朱筱敏1(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2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 102249)收稿日期:2008 07 11;改回日期:2008 11 15;责任编辑:孙义梅。
作者简介:牟珍宝,女,工程师,博士后,1969年出生,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油气地质和开发工程的科研工作。
Ema i :l ch i n a_baby123@s i na co m 。
摘要:针对低渗透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水电相似原理,应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建立了压裂水平井补孔和不补孔两种情况下的产能公式,并且与其他压裂水平井产能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
对比结果表明:如果水平井压裂后补孔,建议使用本研究建立的公式;如果压裂后不补孔,建议使用郎兆新的计算公式。
建立的压裂水平井产能公式,对目前低渗透油藏利用水平井进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开发中图分类号:T E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27(2009)02-0337-04The Calcul ati ngM ethod of H orizontalW ells w ith Hydraulic Fracturesfor Low Per m eability ReservoirsMU Zhen bao 1,2,YUAN X iang chun 2,Z HU X iao m i n1(1 Explora tion and P ro d uction R esearc h In stit u te ,SI NOPEC,B eiji ng 100083,Ch i na;2 Fa c u lt y of Na t ura l Re source and Infor ma tion Technol ogy,Ch i na Un i versit y o f P etrole um,B eiji ng 102249,China )Abst ract :Based on the proble m for the starti n g pressure grad ient and str ong stress sensitivity fo r the l o w per m eab ility reservo irs ,the paper has established the production for mu la for horizonta lw e lls w ith hydraulic fractures i n d ifferent circum stances .If horizontal w ells w ith hydrau lic fract u res are no t partia ll y perfora ted ,the established producti o n for m ula w ill be an e ffective m ethod ,and if horizontal w ells w ith hydraulic fractures are par tiall y perfora ted ,the Langzhaox i n producti o n for m u la w ill be an effecti v e m ethod i n stead of o ther d ifferentm eth ods for ho rizon talw e lls w ith hydraulic fractures .The estab lished producti o n for mu la of the horizonta lw ells w ith hydrau lic fractures has an i m portant t h eoretica l and practicalm ean i n gs f o r lo w per m eab ility reservo irs .Key wor ds :lo w per m ea b ility reservo i r ;hydrauli c fracturi n g ;hori z ontalw el;l producti o n ;develop m e nt0 引 言利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但由于渗透率较低,水平井产能也较低。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腰英台油田属于低渗透油田类型,直井压裂后开采有”三快三低”特征,即三快包括产量下降速度快,含水上升速度快,自然递减速度快;三低包括开采程度低,开采速度低,开采产能低。
围绕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问题,腰英台油田试验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低渗透储层的应用研究,其中主要包括滑套式封隔器分段压裂的应用研究,水力喷射分段压裂的应用研究,腰英台油田现场试验3口井,压裂改造后单井产量最高达到相邻直井的4.5倍,积累了大量的现场经验,为在低渗透油藏大规模应用水平井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压裂改造分段压裂一、水平井分段压裂发展历程及技术现状[1]国内从1994年开展了水平井的压裂改造试验研究,国内各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吉林油田等)已对多口水平井进行了压裂改造的试验,制约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关键技术初步得到突破,分段压裂优化设计、分段压裂工具上基本配套完善,保证了水平井压裂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的应用[2]。
目前国内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工艺有三种: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双封单卡分段压裂技术、滑套式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
二、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的应用1.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机理1998年,surjaatmadja提出水力喷射压裂方法,并应用于水平井压裂。
水力喷射分段压裂(hjf)是集射孔、压裂、隔离一体化的增产措施,专用喷射工具产生高速流体穿透套管、岩石,形成孔眼,孔眼底部流体压力增高,超破裂压力起裂,造出单一裂缝(如图1)。
1—引鞋;2—多孔管;3—单流阀;4—扶正器;5—喷枪:6—安全接头;7—套管。
2.水力喷射分段压裂—yb1p1的应用2011年9月18日施工,对yb1p1井2320.8~2781.0m水平段分四段进行压裂改造,施工总时间7.97小时,累入地层液量1206.4m3,累入地层砂量111.1m3,最高砂比22.3%,平均砂比19.45%,排量2.4~2.5m3/min,破裂压力最高68.1mpa,最低21mpa,工作泵压50~66.8mpa。
低渗透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模型朱世琰;李海涛;孙正丽;黄诚【摘要】针对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未考虑地层流体直接流入水平井筒问题,研究应用气体不稳定渗流公式和势的叠加原理,把每条裂缝和水平井筒均看成由无数个点汇组成,建立考虑地层流体直接流入水平井筒情况下,裂缝与水平段同时生产时的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讨论不同气藏基质渗透率情况下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渗透率下,优化出的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裂缝参数不同,基质渗透率越低,累积产气量越小,需要压开的裂缝越多,缝长与间距的比值越大。
所建模型有利于指导物性不同的储层裂缝参数的优化,可为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Generally, models for productivity forecast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gas wells seldom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flux course of formation fluid directly flowing into horizontal a well bore, which results in difference between actual conditions. To remedy this situation, the unsteady gas seepage formula and potential superposition theory are adopted to establish the transient productivity model of multi-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s. The proposed model considers that, in the case of formation fluid flowing directly into a horizontal well bore, fractures and horizontal well bore produced together. And the influence of fracture parameters on fractured horizontal gas well productivity under different matrix permeability is also discussed. Case studie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matrix permeability, fracture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is also different; the lower the matrixpermeability the smaller the cumulative gas production. The more fractures are needed, the higher the ratio of fracture length to spacing is. The model is beneficial to guiding fracture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of different physical property reservoirs and to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multi-stag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optimization design in 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s.【期刊名称】《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7页(P266-272)【关键词】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产能预测;非稳态;裂缝参数【作者】朱世琰;李海涛;孙正丽;黄诚【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成都610500;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8340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是低渗透油气藏长期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许多学者在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预测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现有的研究成果一般都没有考虑地层流体直接流入水平井筒的流入过程[1-12],而是直接假设地层流体先沿裂缝壁面均匀地流入裂缝,然后再由裂缝流入水平井筒.为此,本研究建立了考虑地层流体直接流入水平井筒的低渗透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讨论了不同气藏基质渗透率情况下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提出裂缝长度/裂缝间距的评价指标,以提高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效果及水平井控制气藏的采收率. 根据分段压裂水平井的工艺特点,建立的物理模型如图1,假设条件为:①上下封闭无限大均质地层,不考虑重力作用的影响;②水平井实施分段压裂,压裂后形成N条垂直裂缝,且对称分布于水平井筒两边,裂缝高度等于气藏厚度;③水平井筒位于x轴上 (趾端位于原点),将水平井筒从趾端到跟端分为N段,每段长度为d=L/N,每段中点处有一条裂缝;④地层为等温不稳定单相气体渗流,满足达西定律;⑤流体沿裂缝壁面均匀流入裂缝,再经裂缝流入水平井筒,同时考虑流体由地层直接流入水平井筒的渗流过程.将每条裂缝两翼分别分成n等份,水平井筒每一段分成M等份(M为偶数),每等份作为一个点汇进行研究.1.2.1 水平井筒生产时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降计算水平井筒第i段第j点汇的坐标为(xij,0),其中心坐标为根据气体不稳定渗流公式[13]及势的叠加原理,在t时刻第i段,M个点汇共同对地层中任意一点(x,y)产生的压降为其中,pi为原始地层压力 (单位:MPa);p(x,y,t)为地层中任意一点(x,y)在t时刻的压力 (单位:MPa);psc为地面标况下的压力,本研究取0.101 MPa;T为地层温度(单位:K);Tsc为地面标况下的温度,本研究取293.15 K;Z为气体偏差因子,量纲一;μ为气体黏度(单位:mPa·s);K为地层基质渗透率(单位:μm2);h为气藏厚度(单位:m);t为渗流时间(单位:d);L为水平井筒长度(单位:m);φ为地层孔隙度,量纲一;Ct为综合压缩系数(单位:MPa-1);η为地层导压系数(单位:μm2·MPa/(mPa·s)),η =K/(φμCt);qijsc为水平井筒第i段第j点汇在标况下的产量(单位:m3/d).在t时刻,整个水平段共同对地层(x,y)点产生的总压降为1.2.2 裂缝生产时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降计算以第j点汇的中心坐标表示第i条左翼裂缝上的第j个点汇的坐标为同理,第i条右翼裂缝上的第j个点汇的坐标可表示为由势的叠加原理,可得出N条裂缝同时生产时,地层中任意一点(x,y)在t 时刻产生的总压降为其中,qfiljsc和qfirjsc为第i条左右翼裂缝第j点汇的产量(单位:m3/d).1.2.3 水平井筒和裂缝同时生产时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降计算综合式(2)和式(3),压裂水平井中裂缝和水平段同时生产时,对地层中任意一点(x,y)在t时刻产生的总压降为由于人工裂缝的产生,使地层压力重新分布.左右两翼裂缝对称分布在水平井筒两侧,所以左右两翼裂缝尖端的压力相等,在此取右翼裂缝尖端的压力作为裂缝尖端压力pfi.在t时刻第i条裂缝尖端产生的压降为根据面积相等原则,可将每条裂缝视为流动半径为,地层厚度为w,边界压力为裂缝尖端压力pfi,井底流压为第i条裂缝流入水平井筒中点处的压力pwfi,流动方式为平面径向流的微型气藏,则气体由裂缝向井筒的渗流过程[7]表示为其中,qfisc为第i条裂缝在标况下的产量 (单位:m3/d);Kf为裂缝渗透率 (单位:μm2);w为裂缝宽度(单位:m);rw为水平井筒半径(单位:m);S为总的表皮系数,量纲一.因为流体在水平井筒内的压力损失比基质中的小,所以可近似认为裂缝底部的压力与水平井筒内的压力相等[5],即 pwfi=pwf.将式(5)和式(6)联立,可得到流体由气藏或经第i条裂缝,或直接流入水平井筒的整个流动过程的计算式裂缝和水平段同时生产时,分段压裂水平井产量为水平段产量和各条裂缝产量之和,即由此可得含有N+NM个未知数(N个qfisc,NM个qijsc),N+NM个方程(式7)的方程组,该方程组可封闭求解.以川西新场气田沙溪庙组JS2气藏中分段压裂水平井为例,对比文献[4-5,14]和本研究的产能预测方法,计算压裂后水平井的产能,结果如表1.基本参数为:气藏平均厚度25.63 m;地层平均渗透率0.169×10-3μm2;地层平均孔隙度9.71%;井筒半径0.1 m;水平段长度800 m;地层温度340.15 K;原始地层压力43.2 MPa;井底流压30 MPa;综合压缩系数0.000 55 MPa-1;气体偏差因子1.093 3;气体黏度0.018 1 mPa·s.压裂形成3条横向裂缝,各条裂缝长度100 m,裂缝渗透率60 μm2,裂缝宽度0.005 m,生产时间360 d.从表1可以看出,考虑地层流体直接流入水平井筒的水平井产量较高.由于水平井筒沿程地层流体的流入占总产量的比例较大,所以不考虑地层流体直接流入水平井筒时,不能反映压裂水平井的真实情况.本研究模型为非稳态模型,此处压裂后水平井产量并不是压裂完开始投产的最大产量,而是生产稳定后的产量,与稳态模型计算的产量有差别,非稳态模型可以计算不同时间的产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经过对比得出,本研究方法的计算值与其他方法的计算值最大相对偏差为4.83%,符合工程计算要求,说明该非稳态模型是合理的,可以用来进行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讨论不同气藏基质渗透率情况下,裂缝参数对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设计的基质渗透率分别为1×10-6、1×10-5、1×10-4和1 ×10-3μm2,其他基本参数如前所述.在以上基质渗透率下,利用本研究建立的产能模型分别计算裂缝条数、裂缝长度和裂缝间距与产气量的关系,评价裂缝参数对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由图2可见,在其他裂缝参数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基质渗透率,裂缝条数优化结果不同.基质渗透率越低,累积产气量越小,则需要压开更多的裂缝使水平井获得更高的产能.这是因为气藏基质渗透率低,连通性差,致使水平井产能低,压开更多的裂缝可以增加气体渗流的通道,扩大水平井筒与储层的沟通面积,提高储层的动用程度和水平井产能.所以压开的裂缝条数要与储层物性相匹配.对于某一特定的基质渗透率来说,裂缝条数越多,累积产气量越大.当达到一定条数后,累积产气量上升趋势变缓,说明裂缝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存在一个最优值.通过产能预测模型计算得出,当基质渗透率分别为1×10-6、1×10-5、1×10-4和1×10-3μm2时,优化后的裂缝条数依次为14、10、8和4条.考虑了不同气藏基质渗透率下裂缝长度、裂缝间距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提出新的评价指标为:裂缝长度与裂缝间距的比值 (缝长/间距).图3表明气藏基质渗透率不同,模拟出的最优的缝长/间距不同.基质渗透率越低,缝长/间距越大.基质渗透率分别为1×10-6、1×10-5、1×10-4和1×10-3 μm2时,优化后的缝长/间距分别为5.2、3.1、2.3和0.65.根据前面优化后的裂缝条数即可得出最优的裂缝间距,再根据缝长/间距的优化结果,即可得出相应的合理的裂缝长度分别为300、275、260和173 m.本研究应用气体不稳定渗流公式和势的叠加原理,结合实际建立了考虑地层流体直接流入水平井筒的分段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分析表明,在其他参数一定的情况下,裂缝条数、长度和间距都存在一个最优值,但并非越大越好;气藏基质渗透率不同,裂缝参数对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也就不用,进而影响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裂缝参数的优化,基质渗透率越低,累积产气量越小,裂缝条数越多,缝长/间距越大.book=267,ebook=202【相关文献】[1]Roberts B E,Engen V H.Productivity of multiply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in tight gas reservoirs[C]//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Offshore EuropeConference.Aberdeen(UK):[s.n.],1991:133-141.[2]Lang Zhaoxin,Zhang Lihua.Investigation on productivity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J].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Natural Science Edition,1994,18(2):43-46.(in Chinese)郎兆新,张丽华.压裂水平井产能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8(2):43-46. [3]Cvetkovic B,Sagen J,Rigatos E N,et al.Modeling the productivity of a multifractured-horizontal well[C]//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Rocky Mountain Petroleum Technology Conference,Keystone(Colorado): [s.n.],2001:1-17.[4]Ning Zhengfu,Han Shugang,Cheng Linsong,et al.Productivity calculation method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in low permeability oil or gas field [J].Acta Petrolei Sinica,2002,23(2):68-71.(in Chinese)宁正福,韩树刚,程林松,等.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J].石油学报,2002,23(2):68-71.[5]Xu Yanbo,Qi Tao,Yang Fengbo,et al.New model for productivity test of horizontal well after hydraulic fracturing[J].Acta Petrolei Sinica,2006,27(1):89-91.(in Chinese)徐严波,齐桃,杨凤波,等.压裂后水平井产能预测新模型[J].石油学报,2006,27(1):89-91. [6]Lei Zhengdong,Li Xiangfang,Zheng Hongjun.A study of deliverability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gas well based on unsteady state flow [J].Natural Gas Industry,2006,26(4):102-104.(in Chinese)雷征东,李相方,郑红军.基于不稳定渗流压裂水平气井产能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6,26(4):102-104.[7]Zeng Fanhui,Guo Jianchun,Xu Yanbo,et al.Factors affecting production capacity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7,34(4):474-477.(in Chinese)曾凡辉,郭建春,徐严波,等.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4):474-477.[8]Meyer R,Bazan W.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transverse hydraulic fractures in horizontal wellbores[C]//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Unconventional Gas Conference.Pittsburgh(USA):[s.n.],2010:1-37.[9]Yuan Hong,Zhou Desheng.A new model for predicting inflow performance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C]//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SPE Western Regional Meeting.Anaheim(USA):[s.n.],2010:1-8.[10]Jiang Kai,He Zhixiong,Li Min,et al.Transient deliverability model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gas wells[J].Drilling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2011,34(6):47-50.(in Chinese)蒋开,何志雄,李闽,等.气藏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计算模型[J].钻采工艺,2011,34(6):47-50.[11]Yuan Bin,Su Yuliang,Feng Zitai,et al.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volume-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J].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3,30(5):545-550.(in Chinese)袁彬,苏玉亮,丰子泰,等.体积压裂水平井缝网渗流特征与产能分别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3,30(5):545-550.[12]Zhang Deliang,Zhang Ruihan,Zhang Liehui,et al.The productivity formulas of horizontal wells intercepted by multiple fractures with arbitrary angles in gas reservoirs [J].Jour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3,30(6):654-660.(in Chinese)张德良,张芮菡,张烈辉,等.裂缝与井筒成任意角度的压裂水平井产能公式[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3,30(6):654-660.[13]Li Zhiping.The oil and gas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01.(in Chinese)李治平.油气层渗流力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4]Li Tingli,Li Chunlan,Wu Ying,et al.A new way to calculate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s productivity in low permeability oil reservoirs[J].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Petroleum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6,30(2):48-52.(in Chinese)李廷礼,李春兰,吴英,等.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新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2):48-52.。
第一章绪论1.1水平井钻井技术发展概况1863年,瑞士工程师首先提出钻水平井的建议;1870年,俄国工程师在勃良斯克市钻成井斜角达60°的井;瑞典和美国研制出测量井眼空间位置的仪器,1888年俄国也设计出了测斜仪器;1929年,美国国加利福尼亚州钻成了几米长的水平分支井筒;30年代,美国开始用挠性钻具组合在垂直井内钻曲率半径小的水平井分支井眼;1954年苏联钻成第一口水平位移;1964年—1965年我国钻成两口水平井,磨—3井、巴—24井;自来80年代以来,随着先进的测量仪器、长寿命马达和新型PDC钻头等技术的发展,水平井钻井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起来。
我国水平井钻井在90年代以来也取得了很大发展,胜利油田已完成各种类型水平井百余口,水平井钻井水平和速度不断提高。
1.2 水平井的定义所谓水平井,是这样一种定向井,其最大井斜度达到90°左右(一般大于85°就叫水平井),且在目的层内维持一定长度的水平的或近水平井段。
八十年代以来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不断成熟主要归功于整个定向钻井技术,它是定向钻井技术发展的重大进步。
在地质应用方面, 对层状储层、致密含气砂岩层、透镜状储层、低渗透储层、水驱储层、气顶驱储层、重力驱储层、垂直裂缝性储层、双重孔隙储层、双重渗透性储层、薄层以及流体排泄不畅的所有地层, 用水平井开采均有优势。
在开发方面, 水平井的开发优势是通过优化完井技术取得的, 水平井可提高储层的钻遇厚度及其井眼连通面积, 降低井底压差, 控制流体流人井底的速度, 从而防止地层砂运移、油气窜层、水气锥进、油管中流体承载等。
在强化采油阶段, 还能增加流体注人速度, 更均匀地驱油。
降低聚合物分解的风险。
水平井有许多领域中的应用是直井无可比拟的。
1.3 水平井的分类及其特点目前,根据水平段特性和功能可分为:阶梯水平井,分支水平井,鱼骨状水平井,多底水平井,双水平井,长水平段水平井等。
根据造斜井段的曲率半径,水平井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长半径、中半径、短半径水平井(见图1-1)和超短半径水平井。
浅析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及展望摘要:随着油田开发进入后期,产油量下降,含水量大幅上升,开采难度增大。
大力开采低渗透油气藏成为增加产量的主要手段。
而水平井分段压裂增产措施是开采低渗透油气藏的最佳方法。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油田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实现油气的高效低成本开发。
本文介绍国内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并对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进行展望。
关键词: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1水平井技术优势目前水平井已成为一种集成化定向钻井技术,在油田开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调研,发现水平井存在以下技术优势:水平井井眼穿过储层的长度长,极大地增加了井筒与储层接触面积,提高了储层采收率;仅需要少数的井不但可以实现最佳采收率,而且在节约施工场地面积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水平井压力特征与直井相比,压力降低速度慢,井底流压更高,当压差相同时,水平井的采出量是直井采出量的4~7倍;当开发边底水油气藏时,若采用直井直接进行开采虽然初期产量高但后期含水上升快,而水平井泄油面积大,加上生产压差小,能够很好的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有效抑制此类油藏发生水锥或气锥;能够使多个薄层同时进行开采,提高储层的采出程度。
2水平井压裂增产原理水平井压裂增产的过程:利用高压泵组将高黏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液能力的排量由井筒泵送至储层,当达到地层的抗张强度时,地层起裂并形成裂缝,随着流体的不断注入,裂缝不断扩展并延伸,使得储层中裂隙结构处于沟通状态,从而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达到增产的目的。
水平井压裂增产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增加了井筒与储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原油采收率;改变了井底附近渗流模式,将压裂前的径向流改变为压裂后的双线性流,使得流体更容易流人井筒,降低了渗流阻力;沟通了储层中的人造裂缝和天然裂缝,扩大了储层供油区域,提高了储层渗流能力。
降低了井底附近地层污染,提高了单井产量。
3国内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3.1水平井套管限流压裂对于未射孔的新井,应采用限流法分段压裂技术。
低渗透油藏采油流入动态关系研究摘要:随着低渗透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对油井流入动态及产能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此给出溶解气驱油藏未来流入动态预测关系式,并以采液指数为桥梁,推导了三相流未来流入动态关系式。
同时考虑到启动压力梯度是影响低渗油藏的重要因素,对此提出一种计算启动压力的简便方法——通过速敏试验得出的基础数据来计算,并利用势的叠加原理,推导出适合低渗透油藏的油藏产量预测公式。
最后通过安塞油田低渗的例子来进一步验证流入动态关系式的准确性。
进而更加有效提高低渗油藏的开采水平和开采效果。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流入动态产量预测一、低渗油藏水平井流入动态初步分析水平井与垂直井几何形状的差异使它们即便处于相同的油层中,其泄油体及油向井筒流入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因而不能将直井的产量公式与流入动态曲线方程直接应用于水平井,需重新建立适合它们的产能及流入动态预测方法。
水平井比垂直井采收率高,主要是前者与油藏的有效接触面积更大。
目前,对中高渗油藏水平井稳定渗流的研究较多,但对于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流入动态关系的研究还较少。
本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低渗油藏水平井溶解气驱油气两相流流入动态方程为以后研究奠定基础。
二、低渗油藏未来流入动态曲线的预测油井流入动态预测是油井管理,特别是机采井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可靠性关系到油井调参措施和机采方式确定等决策及泵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对于油井流入动态曲线,由于驱动方式的不同,曲线的形态会有很大差别。
一口井的地层压力不变,其流入动态曲线很容易做出。
但实际随着井的开采,地层压力不断减少,流入动态关系不断变化,这给现场采油参数的调整带来了困难,因而准确的未来流入动态曲线可为油井的及时转轴提供依据。
三、流入动态关系研究的现场应用以安塞油田为例。
该油田的主要产层为三叠系延长统长6 油层,油藏埋深为1100~1550m ,油层厚度为11~14m ,有效孔隙度为11%~14% ,空气渗透率为0.001~0.002μm2 ,原始地层压力为8.3~9.8mpa ,饱和压力为4.65~6.8mpa 。
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现状及展望发布时间:2021-01-25T02:27:05.890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29期作者:赵军[导读] 水平井的突出特点是井眼穿过油层的长度长,大大增加了井与油层的接触表面积,从而使油井的单井产量高,油井的生产速度快,减少了生产时间;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特种作业公司河南濮阳 457000摘要:现阶段,油田开发中有很大部分都是属于低渗透油气藏,其渗透率低,渗透阻力大,所以,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油田稳产增产,水平井压裂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各大油田。
虽然水平井压裂工艺已经被普遍应用,但在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性以及设备滞后性,导致目前我国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发展缓慢。
基于此,阐述了现阶段我国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不足,并对今后水平井压裂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现状;展望引言近年来我国原油、天然气的新增储量大幅度增加,无论是开采方式还是油、气井的生产都已经表现出较为复杂特殊的条件,实际开采的过程中应当在进一步提升单井产量的同时,利用储量优势来确保油田经济效益增加,文章从这一点出发,探讨了有关内容,希望可以给有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一、水平井的优势及压裂原理1.水平井的优势水平井的突出特点是井眼穿过油层的长度长,大大增加了井与油层的接触表面积,从而使油井的单井产量高,油井的生产速度快,减少了生产时间;可以连续贯穿几个薄油层,从而使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层也能进行生产,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2.水平井压裂原理在石油和天然气,水平井生产的压裂裂缝和水平井筒的轴线。
在水平井压裂,如果轴和最大应力在同一个方向,可以形成和最小应力方向垂直的纵向裂缝。
如果垂直轴和最大主应力方向,将形成横向裂纹扩展的最大主应力方向。
在石油和天然气,在水平井压裂之前,石油和天然气通常基于径向流的流动趋势围坐在井壁,渗流阻力比较大。
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难点分析与开发对策
1.储层描述精度不高:由于低渗透油田储集构造简单、岩石物性差异小,勘探数据获取不足、描述精度不高,导致储层评价和预测困难,影响
合理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提高油井产能:低渗透油田中,能有效提高油井产能是关键难点。
储层渗透率低,岩石导流能力差,使得油井产能极低,除非采用增产技术(如长水平井、酸化压裂等),否则在提高油井产能方面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3.减少开发成本:低渗透油田开采周期长、投资大、效益低,采油成
本高,如何降低开发成本成为难题。
储层渗透率低,岩石导流能力差,使
得开采效率低,设备运行寿命短,导致维护成本高,难以实现成本降低。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难点,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储层评价和预测工作,提升对低渗透油田储层描述的准确性和
精度,尤其是在勘探阶段提前开展有效评价工作,避免盲目开发引入新技术。
2.加强增产技术研究,探索适合低渗透油田的增产技术,如以水平井、酸化压裂等技术来提高油井产能,降低开发成本。
3.提高综合技术水平,引进符合低渗透油田特点的开采技术和装备,
以提高开采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可以考虑引进先进的渗流模拟技术、智
能井控技术、油藏改造技术等,以提高采油效率和促进石油资源的有效开发。
4.加强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经验的总结和研究,建立完善的技术交流平台,促进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共同解决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难点。
总之,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难点尤为突出,需要通过加强储层评价和
预测、提高油井产能、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综合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对策,
共同解决低渗透油田开采难题,推动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工作取得更好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