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税与赠与税开征必要性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1.59 KB
- 文档页数:11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
开宗明义,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所遗留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继承人和受赠人征收的税种,它针对的主要是社会上5%到10%的高收入阶层。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遗产税就被提到了拟开征的税目名单之中,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富人数目的膨胀,遗产税的征收已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充足的税源。
同时,收入差距贫富分化加剧,这都使得大众对遗产税开征的呼声愈发高涨。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今天的辩题,是一个应然层面的价值判断,因此,实际操作中的技术性困难与对推行效果的猜测都不是主要矛盾,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来考虑。
接下来,我方将从必要性与重要性两个方面论述当今中国应该征收遗产税。
一,在我国国情面前,遗产税的征收已非常必要。
去年,我国基尼指数达到0.458,远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
悬殊的贫富差距,一方面,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另一方面,更是增加了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性。
这亟待我们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遗产税的开征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税收的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会更加公平,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当然,增加财政收入也是一项可观的利处,可以用来增加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达到中和调节的作用。
但应该认识到,增加收入只是它的附带效益。
因为遗产税作为一种平衡机制,其目的重在保持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二,对文明的社会观念的树立,遗产税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
从个人角度而言,遗产税对当今的富二代将起到一种警醒与鞭策的作用。
当他们可继承的财富减少,自我奋斗就成了必须的选择,不啃老,不依靠的意识,才能有更广阔的生长土壤。
从社会角度看,遗产税会使财富继承的成本加大,引导更多的财富拥有者减少财富传承的行为,转而关注财富的社会慈善效益。
如此,慈善会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富豪的选择,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也可获得更多的支持。
当慈善成为一种习惯,社会风气亦将焕然一新。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当今中国应该开征遗产税。
房屋遗产税最新消息2022年遗产税是以被继承⼈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和受遗赠⼈征收的税。
征收遗产税,对于适当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有⼀定的意义。
下⾯就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相关的资料,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开征遗产税难度⼤财政部在回复中表⽰,经过30多年的研究,遗产税呈现出三⼤特征。
1、征税范围复杂。
体现在遗产多种多样,既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也包括银⾏存款、现⾦、股票、证券、古玩、字画、珠宝等动产,还包括知识产权等⽆形资产,开征遗产税需要全⾯、准确掌握居民财产信息,以及遗赠、继承等具体情况。
2、征管程序复杂。
遗产税需要对各类财产进⾏合理估价,需要⼤量专业⼈员从事相关估价⼯作,征管中极易产⽣争议,争议解决程序通常也较为复杂。
3、征管配套条件要求⾼。
如不同政府部门的紧密配合、对拒不缴税的纳税⼈在法律中做出税收保全和强制措施制度安排等。
这些特征意味着开征遗产税所⾯临的是⼀项复杂的⼯程。
⼆、征收遗产税可能会导致社会负⾯效应财政部称,从近年来遗产和赠与税的国际发展趋势看,征收遗产和赠与税在调节贫富差距的同时,可能会对⼀国的经济,特别是国外资本流⼊和国内资本流出产⽣⼀定的影响,是否征收遗产和赠与税已逐步成为国家、地区间税收竞争、吸引投资的⼀项重要内容。
这⼀点指就是遗产税可能会导致的社会负⾯效应,体现在对资本的影响上就是,可能导致资本投⼊的减少;可能导致资本外流。
⼀国的遗产税过⾼,会影响投资的积极性,导致资本外流,甚⾄影响本国的经济稳定。
三、国际趋势对我国遗产税具有借鉴意义财政部称,下⼀步将继续跟踪国际上遗产税的发展趋势,进⼀步研究遗产税有关问题。
这说明,我国开征遗产税也会参考国际趋势。
但是,正因为遗产税是⼀项⽐较复杂的税种,⼀些国家遗产税变化较⼤。
据了解,美国遗产税⾃1797年⾸次开征以来便争议不断,时征时停,税率也起起落落。
⽐如,2001年美国遗产税的个⼈起征点为67.5万美元,夫妇为135万美元,税率是55%;⽽到了2011年,个⼈遗产税的起征点改为500万美元,夫妇是1000万美元,税率降⾄35%;从2013年开始,税率升到了40%。
什么是遗产税,它的征收范围与征收⽐例是怎样的遗产税是⼀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国外有时称为“死亡税”。
征收遗产税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对遗产和赠与财产的调节,防⽌贫富过分悬殊。
下⾯店铺⼩编就带⼤家去了解⼀下有关遗产税的内容。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和受遗赠⼈征收的税。
理论上讲,遗产税如果征收得当,对于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有⼀定的意义。
⼀、遗产税遗产税是政府赋予公民继承遗产的法律权利。
被继承⼈如果要继承这笔遗产,必须先按被继承⼈死亡时这笔遗产的市场价格向政府交税,完税后才有权继承遗产。
遗产包括房地产、货币、有价证券、保险收益、礼物、古董、珠宝⾸饰、车辆、家具等所有这些遗产征税,有的国家对所有这些遗产征税,有的国家则只对其中⼀项或者⼏项遗产征税。
遗产税的纳税⼈各国规定也不统⼀,有的规定继承⼈是纳税⼈,有的则规定被继承⼈是纳税⼈。
如果被继承⼈是纳税⼈,那就意味着死⼈是纳税⼈,所以,有的国家对遗产税的通俗叫法是“死⼈税”⼆、《新版草案》中遗产税的征收范围以及征收⽐例2010年修订的《新版草案》(尚未实施)甚⾄给出了具体征收起点、对应税率及其计算⽅法,具体内容如下:1、应征收遗产税的遗产包括被继承⼈死亡时遗留的全部财产和死亡前五年内发⽣的赠与财产;2、在遗产税税款缴清前,其遗产不得分割、交付遗赠,不得办理转移登记;3、⽆⼈继承⼜⽆⼈受遗赠,遗产依法归国家所有,免纳遗产税;4、被继承⼈死亡之前,依法应补缴的各项税款、罚款、滞纳⾦、未偿还的具有确凿证据的各项债务等允许在应征税总额中扣除;遗产税免征额为20万元。
《新版草案》超额累计税率表的征收标准和⽐例依次为:1、对应纳税遗产净额不超过80万的税率为0;2、80万-200万的征收税率为20%;3、200万-500万的征收税率为30%;4、500万-1000万的征收税率为40%;5、超过1000万的适⽤税率为50%;按照以上计算⽅法,500万的遗产税净额应纳税84万,1000万、3000万的遗产净额分别应纳209万和1034万。
李 慧(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5)一、日本开征遗产税的历史溯源为了筹措对俄战争军费,日本于1905年开始征收遗产税,当时采取的是总遗产税制(Estate tax),即以被继承人接受的遗产总额为征收对象,先对被继承人的遗产总额征税,再将税后的遗产分配给继承人,其显著特点是“先税后分”。
这种征收模式一直持续到1949年。
195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普博士(Dr. Carl Shoup)的提议下,日本政府将总遗产税改为相续税(Accessoin Tax)制度。
在这种税制模式下,将纳税人一生中因继承、受赠及受遗赠而取得的所有财产累积计算作为税基,并就其累积总额采取累进税率课征继承税。
虽然采取相继税消除了被继承人可能通过生前多次赠与从而逃避纳税义务的弊病,但终究不敌征收管理上的繁琐,于1953年宣告废止,取而代之的是遗产税与赠与税两种制度并行。
此时日本采用的分遗产税制(Inheritance Tax),一般也称为“继承税”,以每个继承人分得的遗产数额为征税对象,即先分遗产,再征税,所以其显著特点是“先分后税”。
在这种税制模式下,每个继承人或受赠人根据他们各自所受让的财产数额进行纳税,同时由于财产分配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导致每个继承人或受赠人的税收负担出现很大的差异,所以日本政府于1958年再次对遗产税和赠与税制进行了修订,规定以《日本民法典》(Civil Code of Japan)中的遗产继承人为遗产税的纳税人,即使有的继承人放弃遗产继承,也视其为继承人而作为纳税人对待。
根据《日本民法典》第889条,遗产继承的顺位如下:第一顺位:死者之子女;第二顺位:死者之直系尊亲属;第三顺位:死者之兄弟姐妹;被继承人之配偶恒为继承人。
根据《日本民法典》第900条,配偶无固定继承顺序,在与第一顺位血亲继承人(子女)共同继承时,其应继分为遗产的1/2;在与第二顺位血亲继承人(直系尊亲属 )共同继承时,其应继分为遗产的2/3;在与第三顺位血亲继承人(兄弟姐妹)共同继承时,其应继分为遗产的3/4。
遗产税的价值取向与其改革设计导向摘要遗产税是对遗产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受益人征收的一种直接税,国外有时称为死亡税。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遗产税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遗产税具有调节国民收入、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等价值导向,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我国,对遗产税的讨论、研究和探索已经持续了多年,可以预见,遗产税将是我国未来税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遗产税的价值导向入手,结合国外遗产税征收的整体情况,对我国征收遗产税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遗产税的税收制度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遗产税;价值取向;改革;导向目录目录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思路 (3)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4)第2章国内外研究回顾 (6)2.1 国外研究回顾 (6)2.2 国内研究回顾 (6)2.3 国内研究成果的启示 (7)第3章遗产税的基本概念和价值取向 (8)3.1 遗产税的基本概念 (8)3.2 遗产税的价值取向 (8)3.2.1 调节收入分配 (8)3.2.2 促进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9)3.2.3 合理协调先富共富 (10)3.3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原则和必要性 (10)3.3.1 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10)3.3.2 需要优化税制结构 (11)3.3.3 促进公益事业发展 (11)3.3.4 符合公平理论的原则 (12)第4章发达国家遗产税制度内容 (13)4.1 美国遗产税制度内容 (13)4.2 日本遗产税制度内容 (13)表3-1日本遗产税税率表(单位:万日元) (13)第5章我国遗产税制度设计 (15)5.1 我国遗产税模式及构成要素设计 (15)5.1.1 国内遗产税税制模式的选择 (15)5.1.2 遗产税税制构成要素的设计 (15)5.2 我国遗产税制度设计 (16)5.2.1 税制 (16)5.2.2 起征点及税率 (16)表5-1遗产税税率表(单位:万元) (17)5.2.3 合并赠与税 (17)5.2.4 扣除项目 (17)5.3 我国遗产税征收案例分析 (17)第6章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遗产税是对遗产继承人、受遗赠人或受益人征收的一种直接税,在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征收历史,国外有时称遗产税为死亡税。
最新遗产税如何征收的? 遗产税是指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馈赠的人增收的税。目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设有遗产税,那么相信必定有很多人对我国的遗产税也很关心。关于最新遗产税如何征收的问题,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一定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什么是遗产税 遗产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国外有时称为“死亡税”。征收遗产税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对遗产和赠与财产的调节,防止贫富过分悬殊。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理论上讲,遗产税如果征收得当,对于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力有一定的意义。遗产税常和赠与税联系在一起设立和征收。但是,为了吸引投资和资金流入,也有一
遗产税是指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馈赠的人增收的税。目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设有遗产税,那么相信必定有很多人对我国的遗产税也很关心。关于最新遗产税如何征收的问题,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一定可以帮助到大家。 些国家和地区故意不设立遗产税或者废除遗产税。 ▲二、最近关于遗产税开征的传闻 近日,一篇题为《遗产税将于2017年正式开征》的帖子在一些微信公众号、网站上传播。9月25日,深圳市财政委、深圳市地税局联合通过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对“深圳2017年开征遗产税”进行辟谣:“2017年开征遗产税,深圳公布预开征政策?”是虚假消息。 深圳市地税局辟谣声明原文: 郑重声明 近日,一篇题为《遗产税将于2017年正式开征》的帖子在一些微信公众号及网站上传播,称遗产税将于2017年正式开征,深圳公布预开征试点政策。深 圳市地方税务局曾于2015年7月17日就相关不实传言予以澄清,在此再次声明,此为虚假信息,请广大网友切勿轻信和传谣。我们已向深圳市网信办进行通报,并对相关信息发布者保留追究权利。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 深圳市地方税务局 2015年9月25日 ▲三、遗产税何时开征 新立法法第八条规定,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必须制定法律,也就是开征遗产税需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立法方可执行。 根据人大网2015年6月公布的立法规划,遗产税尚未在其列,因此遗产税在近两年还不会开征。 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般实行三审制,即一个法律案一般应当经过三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才能交付表决。因此,一部法律的起草到生效没有一年半载是不行的。 中国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还存在以下一些困难:一是税源上。中国尚处在市场经 济初级阶段,虽然出现了一部分较富裕的人,但总体来讲还是少,税源不容乐观,而且这部分人财产的情况比较分散隐蔽,很难掌握他们的真实财产情况;二是很多人对遗产税的意识还较淡薄,没有真正理解遗产税;三是在征收上拿到的钱有限,还容易得罪人,在征管力量不够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到税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政府态度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表示,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而定,因为税收不仅具有筹集财政收入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在研究、制定任何一项税收政策的时 候,都应当综合考虑可能会影响的各种因素,权衡利弊之后再作决定。 关于遗产税,他认为,最重要是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统一认识,全社会对开征遗产税要形成一个共识。二是在调查研究、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案设计。提出遗产税的时间很短,所以还没有“时间表”。三是要解决税收征管可能会遇到的难题。遗产税是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征收难度很大的税种之一。要对遗产征税,首先要能够了解个人有多少遗产,遗产在哪里,是不是属于应税的遗产等 肖捷还表示,关于营改增按改革部署安排,继承在区域和行业扩大试点,有关部门正在准备方案。具体的实施时间,可能要到下半年 从小编整理出的资料看来,我国关于遗产税还没有真正的立法规定。但是,现在没有并不代表以后会没有,政府相关人员有可能现在正在商讨此时,再过个一年半载,或许便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了。若是大家还有对▲最新遗产税如何征收相关方面的问题,欢迎前来咨询,会有专家为您解答的。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死亡,二是税收。
〞还有一句话说:“只有一件事比死亡和税收之类的不幸更甚,那就是死亡与税收结合的产物——遗产税。
〞一、遗产税概论所谓遗产税,简单来说就是对死者留下来的遗产征收的税收。
因此,在国外也被称为“死亡税〞。
其中,遗产的涵盖范围不仅仅包括现金和存款等流动资金,也包括房产设备等固定资产。
因此,遗产税是属于财产税的一种征收形式。
一般来说,为了防止被继承人生前以赠与的方式恶意转移财产而逃避纳税,绝大多数国家都要求赠与税与遗产税应同时课征,作为铺助。
虽然有些国家并没有开征赠与税,但规定死者生前一定年限内赠与的财产一并纳入遗产税的征收范围,一同征收遗产税。
遗产税是一个的古老的税种又是一个现代的税种。
它最早起源于4000多年的古埃及,当时埃及法老为了筹集战争经费而开征了遗产税。
近代意义上的遗产税始于1598年的荷兰,而这之后,相继有英国〔1649年〕、法国〔1703年〕、美国〔1797年〕、意大利〔1862年〕、日本〔1905年〕、德国〔1906年〕等国家开征遗产税,其目的大多也是为了筹集战争经费。
而相较于古代和近代开征的遗产税,现代遗产税的征收主要是作为协调社会成员财富分配的一种手段,征收对象只是针对少数高收入阶层的人,因此,其课税收入也只占财政收入的很小的比重,取得财政收入的作用大大减少了。
我国早在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就有了开征遗产税的主张,但碍于政局不稳,战争频繁等各种原因,直到1938年10月6日,国民政府公布了?遗产税暂行条例?,并于1940年7月1日正式开征,至此,酝酿了28年的中国遗产税终于付诸实施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发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那么?。
文件中规定全国要开征14种税种,其中就包括遗产税。
但当时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此税种并没有真正开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特别是20XX 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开征遗产税的条件也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强烈呼吁此事,希望以此来增强税收杠杆功能。
遗产税、赠与税的征收必要性研究摘要:遗产税和赠与税是我国空白的税种,就我国目前的各方面发展状况来看,两税的开征很有必要。
通过对遗产税和赠与税的概念的描述和特征的总结,分析其他国家征收两税的情况和征收模式,再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可知我国已经具备了征收两税的基本条件。
两税的开征,将会有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有利于调节社会财富再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合理利用税收资源。
关键字:遗产税;赠与税;征收;必要性一、引言(一)研究背景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公民财产增长十分迅速,可以说已具备了一定的开征基础,开征遗产税的呼声越来越高。
长期以来,对于遗产和赠与是否应该征税以及应该如何征税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反对者称遗产税被称为“死亡税”,是不公平和不道德的,它增加了居丧家庭的痛苦,阻碍了小企业在代际之间的传递。
而支持者则认为,这种税是所有税收当中最有效率也是最公平的。
他们声称这样的高额累进有助于平衡现存的财富集中情况。
因为这一税种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政治上的,社会上的,可以看做是政府政策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进行两难抉择的一个缩影。
(二)研究意义遗产税和赠与税在我国是一个空白的税种,但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开征,并对他们的国家经济社会等方面有积极影响。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们国家现在也需要通过开征这样的税种平衡公民财富。
通过对遗产税和赠与税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国征收遗产税、赠与税和其他有关税种的现状,我们在征收此税中面临的难题,和可以解决的对策。
通过分析问题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遗产税、赠与税的征收给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带来的益处。
二、遗产税、赠与税的概念、特征(一)遗产税、赠与税的概念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征收的税。
赠与税以赠送的财产为课税对象,向赠与人或受赠人课征的税。
遗产税常和赠与税联系在一起设立和征收。
(二)遗产税、赠与税的特征1.遗产税和赠与税是直接税遗产税的纳税主体就是遗产取得人,依其取得遗产的多少来纳税。
赠与税是由受赠人取得受赠物后纳税。
由此看出两税都是直接税种。
2.遗产税赠与税是财产税财产税指以纳税人拥有或取得的财产数额为征税对象的税,而两税均具有这种特点。
3.遗产税和赠与税是从价税遗产税和赠与税是以应纳税的遗产或赠与财产的实际价值为计税标准的,故为从价税。
三、国外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情况(一)现况描述世界上目前有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国家大约90个,美国现代意义上遗产税是于1916年立法开征的,赠与税也于随后后不久开征,几经变化,1976年,美国修改了联邦财产转移税,适用于两种税的同一套税率,与其同时还存在州的遗产税和赠与税。
日本的遗产税采用分遗产税制即继承税制,赠与税是分赠与税制。
德国的遗产税起源较早,现德国的遗产税和赠与税都在开征,且适用同一税率。
意大利的遗产税和赠与税采用总分遗产税制,两税配合。
香港的遗产税在2006年底废除,这应与香港于1997年回归大陆有关,因为大陆没有遗产税房产税,使得香港征收遗产税很复杂。
(二)遗产税和赠与税税制模式各国征收的遗产税、赠与税的税种名称并不一致,尤其是遗产税,名称很多,有遗产税、继承税、嗣继税、死亡税、转移税等之说,赠与税也有叫做受赠税的。
但从课征制度来看,各国遗产税都可相应的分为总遗产税制、分遗产税制和综合税制,各国遗产税辅助税种的赠与税,也就相应地分为两种模式:总赠与税制,分赠与税制。
1.遗产税税制模式(1)总遗产税制总遗产税制是对遗产总额课税的税制。
以财产所有人(被继承人)死亡后遗留的财产总额为课税对象,以遗嘱执行人或遗产管理人为纳税人,采用超额累进税率,通常设有起征点,并设有扣除项目和抵免项目。
总遗产税制的特点是:在遗产处理上先税后分,即先对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财产总额课税,然后才能将税后遗产分配给继承人或受遗赠人。
在税率设计等方面,只考虑遗产总额数的多少,而不考虑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亲疏,不考虑继承人的负担能力等。
美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实行的是总遗产税制。
(2)分遗产税制,一般称为继承税制分遗产税制是对各继承人取得的遗产份额课税的税制。
以遗产继承人为纳税人,以各继承人获得的遗产额为课税对象,税率也多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允许扣除和抵免。
分遗产税制的特点在于:遗产处理程序是先分后税,即先按国家有关继承法令先分配遗产,然后再就各继承人取得的遗产份额课税。
在设计税率等方面需考虑因素多,除了应税遗产额的数目外,还要考虑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继承人自身的经济情况和负担能力,甚至包括继承人的预期寿命等。
采用分遗产税制的国家,有日本、法国、德国、南朝鲜等国家。
(3)总分遗产税制,又称混合税制总分遗产税制是将总遗产税制和分遗产税制综合一起的税制,即对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遗产总额课征一次总遗产税,再对税后遗产分配给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在达到一定数额时课征一次分遗产税。
纳税人包括遗产管理人、遗嘱执行人、遗产继承人等,多采用累进税率。
总分遗产税制的特点是:遗产处理程序是先税后分再税的模式。
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有加拿大、意大利、菲律宾、伊朗等。
2.赠与税税制模式由于赠与税是遗产税的辅助税种,其税制模式的选择必然要与遗产税制相配合。
(1)总赠与税制,又称为赠与人税制。
是对财产所有者生前赠与他人的财产课税,以财产赠与人为纳税人,以赠与他人的财产额为课税对象,采用累进税率。
(2)分赠与税制,又称为受赠人税制。
是对受赠人生前接受他人的财产课税,以财产受赠人为纳税人,以受赠财产额为课税对象,也采用累进税率。
四、我国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可行性分析(一)我国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的意义1.有利于调节社会财富再分配关系国家一方面鼓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充分发展,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另一方面又主张采取措施,防止贫富两极分化,从而实现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目标,开征遗产税赠与税是实现此目标的措施之一。
2.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合理利用税收资源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较低。
从通过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可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合理地利用税收资源。
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情况看,在税收收入中,遗产税和赠与税所占的比例很大的。
3.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按照有关的国际条约的规定,遗产税的征收一律采取属地主义原则,即由遗产所在国来征税。
由于世界上多数国家均开征遗产税,所以,中国公民到外国继承遗产时,都要按照遗产所在国的法律缴纳遗产税。
中国开征两税后,按照国际条约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维护国家的利益。
(二)我国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的依据1.我国已具备了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基本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等有关财产认定和分配方面的法规,并明确规定了遗产范围、遗产分割、遗产继承程序等。
2004年又修订了宪法,在国家根本大法中明确对私有财产给予法律保障。
近期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是有基本法律可循的。
2.我国已具备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基本税源我国现有税源主要分布在:民营企业主的私人财产;原少数承包专业户的私有财产;文艺界、体育界等各界高收入者的私有财产;拥有知识产权并由此获得较高收入者的私有财产;领取高薪的白领阶层的私有财产;部分海外回归人员的私有财产;部分外商等国外人士在我国境内的私有财产等。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税源还会逐渐扩大。
3.我国居民已具备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基本承受能力近年来由于税法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强,人们思想上由以前税费不清已逐渐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而且在目前我国存在着收入分配严重不公、贫富悬殊日益加大、奢侈浪费之风较盛的情况下,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将会因其具有明确的征收目的和调节功能而受到多数群众的欢迎。
六、遗产税、赠与税开征的效应分析(一)遗产税赠与税开征的经济效应分析遗产税和赠与税开征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为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资产构成的影响遗产税赠与税的课税对象是被继承人死亡后遗留的财产和生前赠与他人的财产,这些财产既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一些无形资产;既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及其他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如股票、现金、机械设备、珠宝等。
政府课征遗产税赠与税,财产的构成会向趋于动产方向改变,对资产构成产生影响。
2.从资产的流动性来说以持有流动性较高的资产为好,如果遗产的大部分是以流动性稍差的资产,为纳遗产税又必须在被继承人死亡时即出售,因资产流动性较差,变现时成本较高,常会导致重大的损失,这就促使人们考虑其可能遗留的财产结构,持有足够的流动性资产,可支付税款。
因此,遗产税赠与税的征收,就可能影响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的相对价格,从而对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有较大的影响。
3.从资产的形态来看像无形资产这样的一些资产,很难查实,容易隐匿不报,形成税额与财产的数额不相匹配。
对于不诚实和纳税意识淡薄的被继承人来说,为了便于子孙后代的逃避税收,被继承人生前就会考虑其资产的持有形态,从而对社会资源的配置产生影响。
4.对工作和闲暇选择的影响遗产税赠与税的开征,与个人所得税一样,也会因为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而对工作和闲暇的选择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要小于所得税。
对遗产与赠与所得征税,产生的收入效应是指由于征税使得遗产净额减少,为了留给子孙后代同样数额的财富,人们必须减少闲暇,更加努力工作以挣取更多财产来弥补征税失去的收入。
遗产税赠与税的替代效应是指征税后的遗产净额将会减少,即闲暇的机会成本降低,闲暇相对便宜了。
人们必然趋向于减少工作,增加闲暇,而且由于遗产税赠与税多采用累进税率,比之比例税率会产生更大的替代效应。
5.对消费的影响开征遗产税有助于改变中国人的传统消费观念,对很多人来说,攒钱、置业、多留遗产仍是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想法让人勒紧裤腰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拼命攒钱。
而遗产税就是向传统的敛财观念挑战,它的征收将促使人们放弃过度积累,把手中的资产尽可能地投入消费,刺激即期消费,减少遗产,培养一种健康自然的消费观念。
(二)遗产税赠与税开征的财政效应分析遗产税赠与税开征的财政效应主要表现为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国外部分国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为国家的税收收入做出贡献,税收收入在其国家的财政收入都各占有不同的比例,但总体来说比例较高,国家再将征收的税款用于基础建设和社会福利,达到了一个相对和谐的格局。
我国大部分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国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
如果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以财富拥有者为征税对象,按照合理的征税税率,征收的税款必然会占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为我国的财政收入创收,政府把这些税收收入用于我国的社会福利建设,间接地把财富拥有者的一部分财产转移给公众,减弱我国严重的贫富两极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