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事拖拉的四大原因

做事拖拉的四大原因

做事拖拉的四大原因
做事拖拉的四大原因

做事拖拉的四大原因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success and fulfillment for most people seems to be procrastination. Likewise, a major component of effective time management is avoiding procrastination. 对大多数人来说,做事拖拉是影响他们成功和取得成就的最大障碍。同样,有效管理时间的主要部分就是避免拖拉。

Avoiding procrastination is also crucial if we hope to realize our dreams. This must be a conscious effort, because procrastination is so easy to engage in, yet so difficult to overcome. We must keep our goals in mind and maintain our desire to reach those goals, so that the temptation to put off our responsibilities until later does not eclipse our desire to succeed.如果我们想要实现愿望,避免拖拉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必须是我们有意识的努力因为变得拖拉容易,克服它却很难。我们必须时刻谨记自己的目标,并保持达到目标的欲望,这样诱惑我们推延责任的拖拉才不会侵蚀我们成功的欲望。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we procrastinate –and we all do it. Procrastination, though, means sure death to reaching your goals.造成我们拖拉的原因有很多-而且我们都这样。然而拖拉,却是影响达到目标的死神。

1. Fear of Failure.

1. 害怕失败。

Many people put off doing things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of failing. If they only speak of their hopes and dreams, but make no firm effort towards achieving their goal, they cannot fail.许多人办事拖延因为他们怕失败。如果只是说出自己的愿望和梦想,却不去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当然不会失败了。

If, however, people take action towards reaching their goals yet fail to realize them, they fear they will be seen by others as failures.然而,如果人们朝着目标努力却失败了,他们害怕被别人当成失败者。

Even if a goal is not reached, the act of trying is reward in itself. Great learning is derived from experience, which can only be attained through action. Also, most people recognize a valiant effort and applaud it regardless of the outcome. The act of trying is an act of bravery. The act of avoidance is paramount to cowardice. Do not fall into the trap of using fear as a reason to procrastinate.即使目标没有实现,你尝试努力的这种行为本身是值得的。学习来自于经验,经验可以从行为中得到。也有很多人会不计较结果,承认并赞赏你勇敢的努力。尝试行为便是勇敢的行为。回避行为就等同于懦弱。不要用害怕作为拖拉的借口。

2. Feeling Overwhelmed.

2. 感觉不堪重负。

Many times we look at a goal and feel that there is too much that needs to be done in order to accomplish it. The sense of being overwhelmed paralyzes us, preventing us from taking even the first step towards achieving our goal.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为了实现一个目标需要做很多事情。这种不堪负重的感觉麻痹我们,甚至阻止我们迈出实现目标的第一步。

For every goal you have in life, break it down into individual parts. Determine what actions each individual part needs in order to be successful. If looking at the big picture makes you feel overwhelmed, look at the tiny steps along the way instead. Tackle them one by one, without worrying about the next one. Forge ahead with each individual victory, and before you know it you will have found success.把你生命中的每一个目标分解成单个的部分。决定好为了取得成功每一部分需要什么样的行动。如果注视着这个大的蓝图让你感觉不堪负重,那就关注成功之路上的每一小步吧。一个一个的攻克,不要担心下一步。在一步一步的小成功中前进,最终你会不知不觉的成功了。

3. Human Nature.

3. 人类本性。

We naturally tend to avoid that which causes us hardship or pain, and gravitate towards that which is easy or gives us pleasure. In order to avoid procrastination due to the unappealing or difficult nature of a task, commit to complete the most unpleasant jobs first. Dive in with a can-do attitude, and realize that the sooner you start and the harder you work, the sooner it will be over. Tackling the most difficult responsibilities first paves the way for smoother sailing down the road.我们本能的去避免那些给我们带来困难和痛苦的事,倾向于那些容易或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为了避免拖拉,根据一项任务缺乏吸引性或困难的性质,我们应努力首先完成最不令人愉快的工作。充满自信的态度去做,你会意识到你开始的越快,越努力,就完成的越快。克服最困难的任务就为以后铺平了道路。

4. Perspective.

4. 视角。

If we view a task as being difficult, then that is exactly what it will be for us. Rather than dreading a given assignment, view it as an opportunity to excel. If you are being asked to complete a research assignment, view it as the chance to gain new knowledge and expand your mental boundaries. By diving into a project with enthusiasm, deriving it wherever it can be found, you can turn a chore into pleasure. Try changing your perspective and see if it helps fan the flames of enthusiasm.如果我们看一件事觉得它难,那么它就会变得难了。不要为给你的那项任务担心,而是把它看做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如果让你做一项调查任务,你就把它当做学习新知识,拓宽视野的机会。带着激情去做,不管在哪你都能发现激情的话,你就能把一件苦差事转化成快乐。试着改变你的视角,看它能否点燃激情的火焰。

There has been much talk throughout history about the destructiv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view it is that we do not know what fate tomorrow will bring us, so we are best off experiencing everything we can today.历史中有很多关于拖拉的破坏性的谈论,看待它的最好的方式之一是我们不知道命运明天会带给我们什么,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去经历今天的一切。

Another irony of procrastination is that so many of us complain about not having enough time, yet spend so much time sitting idly, dreading the work that awaits us. If we just dug our hands in and got started, there likely would be more time found in the day, and we would accomplish a great deal more.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这么多人抱怨没有足够的时间,还花大量时间在那闲坐着害怕等着我们做的工作。如果我们着手去做,那一天中可能会找到更多的时间,我们也会完成更多的工作。

If you find you are having difficulty achieving your goals, take a look at the steps you must take to achieve success and ask yourself if you have fallen into the dark pit of procrastination. Examine what your own reasons for procrastinating are, then vow to yourself that you will not let it kill off your hopes and dreams.如果你发现实现目标有困难,看看你取得成功所必须的每一小步,问自己是否掉进拖拉这个黑坑里。找到造成你拖拉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对自己发誓绝不会让它消灭你的希望和梦想。

拖拉也是病吗如何克服拖拉

拖拉也是病吗_如何克服拖拉 *导读:拖拉也是病吗?我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一些做事拖沓的人,大家也许都尝到过等待这些人的苦恼。下面小编告诉你拖拉也是病吗。 其实,在医学家看来,做事拖拖拉拉我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一些做事拖沓的人,大家也许都尝到过等待这些人的苦恼。其实,在医学家看来,做事拖拖拉拉也是一种病。今天,研究者对慢性拖拉症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找到了一些治疗的方法。 *你也可能患上拖拉症 对那些喜欢把该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后天或者下个星期,反正不是在今天干的人,约瑟夫?R?法拉利给了他们一个专有名词――慢性拖拉症患者。研究人员发现,做事喜欢拖拖拉拉的人全世界为数很多。约瑟夫?R?法拉利是美国德宝大学的心理学教

授,专门研究人做事拖拉的倾向。法拉利教授和世界上该领域的其他研究学者发现,做事拖拉的习惯其实远比人们想象中的复杂和普遍,而且拖拉问题不是吃药和接受引导可以轻易解决的。 拖拉症最常见的地方大概就是大学校园了。大学交作业的时间跨度往往很长,但很多学生却总喜欢到要交作业的最后一刻才奋笔疾书。从老师布置作业起到提交作业的漫长过程里,大学生花很多时间娱乐消遣或者忙于其它事情,其实这样做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教授称这些学生为懒虫,心理学家则把他们归类为学业拖拉症患者。根据最新的研究,70%的美国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开始动手做作业和完成作业的时候有典型的拖拉倾向。同时,大约20%的美国成年人是慢性拖拉病人。 今年夏天在英国罗翰普顿大学召开的国际拖拉症专家会议上,法拉利教授和其他几位专家公布了一份关于拖拉症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总结了拖拉症成年人患病率在澳大利亚、英格兰、秘鲁、西班牙、美国和委内瑞拉六国的比较。结果显示,激进型和逃避型拖拉症的比例在六个国家中的比例相当,其中男女病患者的比例也差不多。

如何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习惯

孩子拖拉磨蹭怎么办 群里的各位校长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歆然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孩子拖拉磨蹭怎么办。 最近总是有家长在跟我交流说,歆然老师我的孩子天天磨磨蹭蹭、磨磨叽叽的,做什么事都不积极。你说他养成这样的习惯怎么办呢?大多数家长面对孩子的拖拉磨蹭呈现出来的是不耐烦、气愤,甚至对孩子进行打骂。那么孩子拖拉磨蹭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比如说做事特别慢,你让他去刷个碗说知道啦,过了三分钟还没去,过了五分钟还没去,这样的话,你给孩子布置一个任务,孩子可能要你提醒三次、四次、五次,直到知道你生气了他才去做。还有就是孩子写作业特别的慢,这个作业你要不督促他,他就边写边玩边走神。还有一种拖拉磨蹭呈现出来的状态,并不是他做事慢,而是他做事的时候他的心态出现了问题。表现出来的是极其不情愿,他没有办法从他的任务当中去这个找到快乐,体验到成长,反而是一种痛苦。 那么我们经过调查发现,现在百分之五十三的孩子都会出现拖拉磨蹭的现象。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孩子拖拉磨蹭?很多家长比较纳闷,回想自己小的时候做什么事都很积极很有兴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难管跟橡皮糖一样?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孩子他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很多孩子他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们回想起他在幼儿园或者一年级的时候,刚刚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后面随着他的年级越来越高,写作业的动力越来越小,越来越磨蹭,那么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家长都不够智慧,他们一看孩子很快就写完作业了,马上又拿出了一本书,哎呀,你快再读一篇文章,或者是拿出来一个字帖再练会儿字,孩子就发现他完成的越快他的任务越多,当然孩子也是很聪明的。所以呢,他就想反正越快越累,还不如特意慢一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我们大人来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工作当中,因为我们做的快老板就不断的给我们加工作,那么我们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念头。所以你看在我们的托管班里,我们教导孩子学习的方式是玩加学,劳逸结合的模式。如果孩子能够在规定的时间按质量完成他的作业,那么我们会组织孩子进行玩一些益智的玩具,一些能锻炼孩子情商,锻炼孩子表达能力的这些游戏。那么孩子他想的是,我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话我就自由了,孩子从小他就学会了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那么我们想想。如果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这样的优秀品质会不会助推他成功呢? 孩子拖拉磨蹭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父母过于唠叨。比如说,父母见到孩子第一次懒床的时候会说:哎呀怎么还不起呀。第二次懒床的时候父母会说:你怎么这么懒。,第三次懒床的时候说:你怎么这么磨蹭啊,天天磨磨叽叽的。所以呢,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他没有正确的方法,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孩子改掉这些毛病,所以就经常在嘴上说出来。比如说看到孩子想吃什么好吃的,你怎么这么馋呢?看到孩子做什么题不会,你怎么这么笨呢?看到孩子吓哭了,你怎么这么胆小啊。?所以很多家长选择用负面标签给孩子下定义,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会发生变化。本来他不觉得自己是一个磨蹭的人,但是身边的人天天说他,他就会觉得那我就是一个磨蹭的人,反正你都说我拖拉磨蹭了,那我就做给你看。 孩子积极的时候做的快的时候父母没有给鼓励,反而做的不好的时候,父母不断的提醒,不断的加强,不断的给孩子扣这个帽子。所以你看,为什么很多家长会把孩子送到我们托管班里?第一个她放学的时候我们老师会过去接他,然后在我们托管班里完成作业,同时有不会的地方,我们老师也及时给他的指导。最重要的是我们老师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不断的给他鼓励式的语言,每一个孩子他的情况都不一样,性格也不一样,基础也不一样,所以在孩子入学的时候,我们会对每一个孩子进行一个测试以及跟家长深入的了解了,了解一下这个孩子的过往,孩子的情况。我们就会进行老师的研讨,针对每个孩子特殊情况在教育引导的过程当中尽可能的做到定制式的教育方式,那么我们发现一类孩子如果他不够积极或者不够

《做事不拖拉》教学设计 教案

13、做事不拖拉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2.行为与习惯:教育学生学会有计划、抓紧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无论在学校和家里,都要做到学习时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娱乐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学会抓紧时间的常识和技能。 4.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活动一:照片揭题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两个小朋友,看他们在干什么? (出示两幅照片) 照片一:妈妈催促孩子快吃饭; 照片二:爸爸催促孩子快写作业。 2.同学们,为什么家长老是催他们快点、快点? 学会可能回答:因为他们太磨蹭了,太拖拉了。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做事拖拉 3.你知道什么叫拖拉吗? 学生可能回答:做事慢吞吞、磨磨蹭蹭。 如果说到“不慌不忙、不急不慢”要及时纠正,拖拉就是做事磨,不抓紧时间完成。 活动二:梦游拖拉国 1.是呀,拖拉就是做事磨蹭,不抓紧时间。那么做事拖拉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跟着盼盼同学到拖拉国去看看吧! (播放课件:梦游拖拉国) 2.小朋友们都有赛跑的经历,发令枪一响,应该做什么?(快速冲向终点) 可是,拖拉国的参赛运动员们在跑道上做什么?(系鞋带、换衣服……) 3.盼盼还会看见什么?比赛的结果怎样?请大家在4人小组中交流一下,把故事

编完,看看哪一组的故事说得最精彩。 4.指名汇报故事:盼盼又看到他们在休息、聊天、换运动服……,盼盼可能拿到了冠军,也可能去叫他们快跑。 5.你们看,拖拉国的运动员们最终能得到好名次、好成绩吗?(不能) 为什么? 由于拖拉国运动员们的拖拖拉拉,盼盼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比赛的快乐。在我们身边有没有拖拉的现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活动“找找身边小拖拉”。 活动三:找找身边小拖拉 1.请一名同学读读活动要求。 (出示) 想想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过做事拖拉的经历吗?结果怎样? 四人小组交流。 2.指名4-5人汇报,抓住生成,随机点评。 3.拖拉的危害这么大,我们能不能拖拉?(不能) 所以,我们要从小养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补充完整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指着课题,齐读课题) 活动四:游戏连一连,看谁做得快 1.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小游戏,看看谁从现在开始就能做到“做事不拖拉”。游戏的名字就叫“连点成图”。(课件出示)打开书46页,等老师说开始后,动手连线,比一比谁连得又快又好。(课件计时) 2.画出来是什么?(时钟) 3.(找到画图较快的小朋友)问问:刚刚这个小朋友做的很快,老师想采访你,你为什么能完成得这么快? (学生可能回答:我画的时候专心。——板书:专心做事不拖拉)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经验? 4.有了小闹钟,就能时刻提醒我们抓紧时间做事。老师这儿也有一首儿歌要来夸夸小闹钟呢!谁来读一读?(出事儿歌,指名读) 小闹钟 小小闹钟真勤劳,一分一秒转不停。

做事不拖拉

做事不拖拉 作者: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张春花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日期:2007-11-26 浏览数:188 字号:〖大中小〗 第13课做事不拖拉 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张春花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2、教育学生学会有计划、抓紧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使学生了解无论在学校和家里,都要做到学习时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娱乐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学会抓紧时间的常识和技能。 4、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将教材有关内容及涉及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做事拖拉的事例。 3、准备“诚实奖”“故事大王组”的奖花。 二、教学过程 (一)小小故事你来听 1、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寒号鸟》的故事,仔细听! 2、师讲《寒号鸟》的故事。(显示相关动画及背景音乐) 3、故事听完了,想一想可怜的寒号鸟为什么会在半夜里冻死了? 生交流:因为寒号鸟拖拉时间,没有珍惜时间造好新房…… 4、让我们一起把学过的《明日歌》这首古诗送给寒号鸟,如果它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不会冻死了。(出示《明日歌》) 5、生齐读。

6、揭题:今天我们就围绕“做事不拖拉”开展活动。 设计思路:从一个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入手,快速地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做事拖拉,后果多么严重啊!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自然而然地揭示课题,为后面的教学作下铺垫,培养了学生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二)七嘴八舌话拖拉 1、播放课件:校内拍摄的真实录相:一同学边做作业边玩;放学时,其他同学已排好路队,一同学还在收拾书包…… 2、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都是老师在校内抓拍到的一些小镜头,小瞬间。下面请同学们细细想想自己生活、学习中的一幕幕,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拖拉的情况。想好后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3、学生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实事求是的,因为诚实的孩子,能找出自己缺点的孩子才能成长得更优秀。(引导学生自我寻找) 4、全班交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点击显示儿童图)他叫盼盼,知道我们在讨论拖拉的话题,非常想听听同学们的诚实故事,你们欢迎吗?能大胆说出自己缺点的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引导学生如生活中:早晨起床经常被妈妈叫起,感到困倦,拖拉不肯起床;吃饭时边看电视边吃;上学路上东张西望,不抓紧时间;下课忙着玩拖拉小便…… 学习中:课间忙着玩,作业订正不及时;周末作业要到星期天晚上才做……师相机颁发“诚实奖”) 5、想一想,你们这样拖拉的结果是什么呢?(指名交流。) 6、盼盼,你觉得小朋友们说得好吗?(大拇指加感叹号)师小结:对呀,学习生活中只要我们做事一拖拉,就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结果不但手忙脚乱很被动,而且还做不好事情。 设计思路:拍摄的真实录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引进课堂,使学生更容易在自己的身上或身边发现类似的问题,因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故事永远是最好的教材。盼盼这一人物的引出,诚实奖的颁发,都将有效激发学生大胆、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缺点,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学生在交流活动中领悟道理,有利于学生多种优良品质的形成。

怎样改掉孩子拖拉的毛病

怎样改掉孩子拖拉的毛病 1.检视家庭教育环境,及时调整教育方式 一些孩子做事拖拉,根本源于家庭教育环境不当和良好教育方式缺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凡事都依着孩子,孩子开始出现做事磨蹭迹象时,家长们也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纠正坏毛病。同时,一些家长自身做事不遵守时间规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行为习惯。 因而,要帮助孩子纠正做事拖拉毛病,首先家长们要从自身家庭教育方式上找原因,在家庭生活中,要以身做则,自身一定不要有做事拖拉毛病,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良好教育环境。同时,如发现孩子出现拖拉苗头,一定要及时制止,不以任何溺爱来对待此种不好习惯。 2.学习榜样很重要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一般都很喜欢与榜样做对比,家长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要在现实生活中给孩子找一个学习榜样,这种标杆式榜样可以是一些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周围小孩子。在平时教育中,一定要拿出榜样,告诉孩子,榜样人物之所以得到大家喜爱,是因为他有时间观念,办事不拖拉。经常以榜样事迹来教育孩子,对纠正孩子拖拉毛病有一定作用。 3.讲故事或做游戏新型教育方法值得尝试 归根结底,孩子办事拖拉,是教育方式不当。对此,讲故事或做游戏新型教育方法非常值得尝试。家长们平时可以经常讲故事或做游戏,

将守时、办事高效理念灌输于故事当中,在故事或游戏中帮助孩子养成做事不拖拉好习惯,长期潜意识式教育比一时训斥更为有效。 4.以后果为导向适当惩戒是必要 对于孩子磨蹭,一味批评教育有时会失效。专家建议,必要时候,要将因孩子磨蹭造成后果呈现给孩子,并要对孩子进行适当处罚。要让孩子明白,做事磨蹭习惯造成后果也会很严重,也会受到一定“惩罚”。有时候,适当处罚有助于孩子快速“醒悟”!

孩子磨蹭拖拉习惯的形成原因

孩子磨蹭拖拉习惯的形成原因 孩子磨蹭拖拉,一般表现为做事、做作业心不在焉,精力不集中,写着写着就停,不知在想什么。写作业时的多余动作特别多,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去厕所,一会儿又吃零食,一会儿找橡皮,一会儿又削铅笔,大量时间被磨蹭掉。譬如有的孩子,坐下来想学习,又觉得该歇一会儿。这样歇一会儿,玩一会儿,胡思乱想一会儿,一个小时便过去了。一想还剩下几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今天就这样算了,明天再抓紧吧。第二天又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把昨天的毛病再重复一遍。 磨蹭拖拉的习惯往往使人经常在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里临时突击,工作质量根本无法保证。磨蹭拖拉的习惯还往往使本来很轻松的小事拖延成一个紧迫的问题。磨蹭拖拉的结果往往是给人带来压力,使人陷入焦虑。 孩子磨蹭拖拉的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呢? 1、找不到学习的兴趣。 孩子做事与成人做事的目的是不同的。成人做事是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因此成人一般都会自觉地抓紧时间尽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但孩子则不一样,他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是“好玩”,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做事的过程,是为了体验做事的过程。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他们花在做事的过程中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妈妈非让他把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心里不高兴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会磨起洋工来;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落,每天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家长,你让他读书、写作业,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孩子找不到学习的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强,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而学习。孩子写作业时心不在焉,动作慢,往往是因为他饱尝了学习的痛苦,没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有的家长很贪心,孩子本来写作业速度很快,一个小时就把作业写完了,可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学点知识,立马给孩子又布置了一些作业。其结果,孩子做得越快,家长加得越多,只有看见孩子在做作业,家长才安心。孩子不做作业时,他就放不下心。孩子知道,无论怎么做,也得到十点才能休息,干脆,边做边玩,停停做做,做做停停。 2、家长长期暗示的结果。 一位儿童教育专家接到一个咨询,一位母亲说自己12岁的孩子动作特别慢。专家问:“你的性子是不是比较急啊?”家长就说:“是的,我和爱人的性子就是比较急,看不得孩子慢吞吞的样子。”专家告诉家长:“您忽略了一点,别人家的孩子,他的父母可能没有你们这样的急性子。孩子从小到大在您身边长大,您从他开始记事起,就对孩子强调说,你这也慢,你那也慢,这种暗示就使孩子按您说的方向发展了。” 我们都知道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个过程。在他小的时候,做很多事情,在家长看来的确是笨手笨脚的。如果家长缺乏耐性的话,看孩子穿件衣服要花半个小时,扣个扣子要花十分钟,就耐不住了。往往就选择取而代之,我来帮他做。而家长取而代之的结果就是,孩子因为缺乏生活当中必要的动手锻炼的机会,就会越显笨拙。家长又会指责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慢啊?于是很多家长会选择一个共同的动作:催。

《做事不拖拉》听课反思

鄂教版《道德与法治》——做事不拖拉听课反思听了资深教师的《做事不拖拉》一课,学习到了很多教学方法,首先资深教师是要育才小学随机挑选的有个班级上展示课,在师生并不熟悉的情况下,能高效的完成课程,而且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前老师一定要做大量的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好课堂上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活动。 课堂上,老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丁丁的一天”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通过动画人物表现出生活中的拖拉现象,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拖拉现象,以此唤起学生的记忆,引起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乐意说真话。 录像中人物的拖拉现象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次呈现给学生,作为学习交流的对象,更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独有的心理、眼光看待问题,以自己认可的方式解决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 学生在交流中,教师穿插进行评价,肯定,引导,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做事不拖拉带来的喜悦和快乐。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学生逐渐明白:做事拖拉害处大。但仅谈自己身上拖拉的现象,道德教育还不是很深刻,于是老师又创设情景画面“大人的工作如果拖拉了会怎么样?”比如:“医生拖拉了会——”,“消防员叔叔拖拉了会——”恰当的音像不断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重要性,激发珍惜时间之情。知道了拖拉的危害,还要教给学生改正拖拉的方法,教学中老师通过学生经验交流和当堂表演比较,让学生总结出告别拖拉的好方法。 活动,是孩子最好的成长舞台!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分组游戏,让学生分组行动,完成任务,体验不拖拉带来的快乐。整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小组讨论、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加深记忆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要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中得到发展。学生在体验、探究与合作的活动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实现知行的和谐发展。 最后,为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把课堂从学校延伸到家庭,通过记录表的填写,督促学生养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同时,这样的活动,又为第二课时的活动准备了资料。

三招纠正孩子做事拖拉磨蹭

三招纠正孩子做事拖拉磨蹭 一位家长诉说:“我的孩子7岁,自理能力还行,但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慢吞吞的,你急他不急。据老师反映,他在学校做作业也比别人慢。该怎样纠正呢?” 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不少,给自己和家长带来不便,还耽误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如何纠正孩子这一不良习惯呢?我们来听听家长代表的观点。 观点一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上学前,女儿做事也磨磨蹭蹭,原因是她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比如,正在吃饭,窗前有只小鸟飞过,她就会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正在画图画时,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一眼电视,留下半拉子图画磨蹭着不肯马上画好,其他的事也雷同。所以,女儿做事往往“战线”拉得很长,效果还不一定好。针对她这种坏习惯,我和她妈妈就商量好,她做事时,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排除与当时事件无关的因素,使孩子能专心于她正在做的事情上,加快速度也保证质量,慢慢就养成了利索的好习惯。 观点二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孩子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我女儿就是俗话说的那种“老虎紧追到脚跟,还要回头辨雌雄”的人,是个典型的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由于磨蹭,上学经常迟到,被老师批评是家常便饭。我非常苦恼,下决心帮她改正。首先,我帮她认识磨蹭给她自己和父母都带来不好的后果,她接受意见并表示愿意改正。接着,我与孩子一起制定了一个互相监督的计划,让她监督我有没有磨蹭现象,爸爸做裁判,记录结果并及时报告。我们一起制订了生活日程表,记录每天早晨穿衣、盥洗、吃饭等所用的时间,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进步(为了维护她的积极性,我常常让她赢),女儿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主动加快了自己的做事速度,时间观念也加强了。现在她会根据时间来调节做事速度,有了初步合理把握时间的能力,迟到现象几乎绝迹。看到女儿进步,我也由衷地感到了教育成功的喜悦。 观点三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我家三代同堂,女儿从小享受“全程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对成人的过分依赖。一旦要她自己做事时,她就四肢没力,手脚不灵了,凡事磨蹭着,等着你们“伸出援助的双手”。我们也曾尝试从培养自理能力入手让她改变磨蹭的习惯,但都不了了之。比如:冬天穿衣,怕她受凉,奶奶赶紧去帮忙;吃饭太慢,爷爷怕饿着她,又破例喂她。这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变成了一句空话。上学后,问题马上暴露了出来:在学校,她什么事情都比同学慢,吃饭慢、做作业慢,连考试、测验都无法按时完成。这才使我痛下决心,该她自己做的事绝不代劳过多,此为“放”的过程,让她在做的过程中,锻炼才干。同时,我们也下决心“管”,规定时间内不吃完饭,就坚决收拾掉餐桌,使得她下次进餐时必须抓紧时间。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难,也不急着帮忙,只做必要的指导。我们还做通了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管放结合,让孩

小方法轻松改掉孩子磨蹭拖拉的坏习惯

小方法轻松改掉孩子磨蹭拖拉的坏习惯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5个小方法,轻松改掉孩子磨蹭拖拉的坏习惯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计算不仅练速度,还锻炼专注力) (2)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书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一分钟写数字 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时间。同时也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的速度。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习三至五组。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练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宜。 可以通过奖励积分机制引导孩子参与,因为孩子可能第一次有兴趣,第二次好玩,第三次就不新鲜了。设定挑战小目标不断激励尝试。 第二招: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来,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

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这样的话。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我还是认为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孩子毕竟小,一畏的表扬会迷失方向,也不利于心理承受力的成长。哪件事做得好就表扬,做的拖沓的也要及时指出来。但避免孩子受到表扬高兴的时候泼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为。要是批评那就在错误正当时,孩子体会到拖沓不好的时候趁热打铁。 第三招: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庭内部的作业,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会布置什么读英语,孩子刚读完英语,家长又安排做奥数题。等等。总之家长给孩子安排得相当充分。孩子也看出问题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闲时间,家长就会安排任务。所以,孩子的对策是,化整为零,在写作业的时候边写边玩。这样拖很长的时间,由于老师的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家长也不会另外安排任务。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玩了。 对策: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时候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家长布置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那么孩子一个半小时(甚至提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余

小孩子做事情拖拉,如何改善

小孩子做事情拖拉,如何改善 01 曾经听很多父母谈论过:“假如,你的孩子听到你吩咐他做 事后,不立即照办,你会怎么做?” 说法很多,印象最深的是三种方法: 跟孩子数数,“一、二、三……”; 不再跟孩子争论,自己去把吩咐孩子做的事做好; 强制命令他立马照你的意思做,并让他承担不照做的后果。 之前,我对这个话题不想多谈。因为很多年前,我自己都是个孩子,只是观察爸妈如何教导我,并找爸妈教育时的漏洞,来让自己受益,而爸妈对我通常采取的是前两种方法。 现如今,当我遇到自己的孩子不立马对我说的话做出反应时,我才知道应该采取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数到三”不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他在你“数到三”之前,还可以继续犯错一一至少孩子是这样认为的。 02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我和妻子带着儿子去乡下爬山。因为我平时比较忙,儿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妻子在照顾,我想趁着

这个周末多陪陪他。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山顶后,找了一块绿草如茵的草地,坐下来休息、野餐。野餐进行到一半时,儿子手中的塑料包装袋被风吹到了十来米开外。 见此,妻子对他说道:“宝贝,我们不能破坏环境,赶紧过去把袋子捡回来。” 儿子坐在地上嘟咙着嘴巴,磨磨蹭蹭地就是不动。 妻子用手指着儿子,用命令的语气说道:“我数到三,快去给我捡回来……” 儿子依然无动于衷。 妻子站起身来,脸上挂着一副要发怒的表情,伸手朝远方的袋子指了指。 儿子这才慢吞吞地站起来,哼哼着走过去将袋子捡了回来。 我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们母子。 下山的时候,我把原本替儿子拎着的背包背在他肩膀上,牵着他的手往山下走去。开始的一段路,儿子勉强能跟上我的步伐。 大约半个小时后,儿子的步伐明显慢了下来,最后直接站在原

孩子爱磨蹭的原因及对策

孩子爱磨蹭的原因及对策 一、孩子爱磨蹭的原因 1.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 比如吃饭,成人都会知道,不快点吃饭就凉了,吃完饭还有其他什么事,而孩子不会明白这许多,当然他也不知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么不好。再如,大人们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儿园都不能迟到,而孩子则不然,爸爸妈妈上班和自己去幼儿园晚了,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2.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儿明显的比其他孩子动作慢,不论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强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动迟缓,慢条斯理,紧张不起来。这类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变的先天气质。正所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家长首先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然后再想办法慢慢改变。 3.注意力易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正在吃饭时,窗前有小鸟飞过,孩子就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本来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发现有一池水,孩子就开始玩起来了,刷牙当然就放在一边了;正画图的时候,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孩子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个究竟。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就出现了边干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 4.不感兴趣 做喜欢的事动作很快,做不喜欢的事就动作慢吞吞,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妈妈非让他把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心里不高兴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会磨起洋工来;吃饭的时间到了,可孩子在饭前喝了许多饮料、吃了许多零食,他一点饥饿感都没有,对吃饭不感兴趣,当然就会磨蹭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落,每天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家长,你让他读书、写作业,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5.动作不熟练 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没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较“手笨”;还可能在做作业时对知识掌握得不牢,许多题目做起来很困难。 6.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与生人在一起相处会有不安全的感觉,因此这类孩子总是希望与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爸爸妈妈多呆一些时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也会慢吞吞的。比如,

学会做一个做事不拖拉的人

学会做一个做事不拖拉的人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个小故事。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喜鹊说:“寒号鸟,别睡觉了,天气这么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你不要吵,太阳这么好,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伸伸懒腰,又睡觉了。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就在这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天亮了,阳光普照大地。喜鹊在枝头呼唤邻居寒号鸟。可怜的寒号鸟在半夜里冻死了。 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寒号鸟会冻死呢?这和它做事拖拉没有规划有很大关系。我们要知道,拖拉的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修正拖拉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我们该如何改掉做事拖拉的习惯呢? 1.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我们要学会规划一天的时间。时间总是最公平的,每一个人都只有一天24小时,不管你是富翁也好,是乞丐也罢,都是一天24小时,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一秒。制定好规划这样有利于给自己方向,才不会有无所事事的感觉。 2.利用自我暗示的方法积极暗示自己应该去住这件事,不应该偷懒。 3.深刻认识到拖拉的坏处。今日事今日毕,拖拉只会把事情越积越多,把小事化为大事! 4.给自己紧迫感,很多时候我们拖拉是因为紧张感不够,太松弛才会滋生偷懒的念头。你要清楚的是在一个阶段内,你想达到的学习和目的、结果,比如本学期内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有目的地去做时间规划是最好的。 5.学会抵制诱惑,当你受到诱惑时,立刻远离诱惑源,闭上眼睛,心想不能这么做,过个十分钟再问自己还要去做吗,相信你不会再受到诱惑了。

孩子不主动学习拖拉怎么办

孩子不主动学习、做作业拖拉怎么办? 第一招:一分钟专项训练。 1、训练孩子专心做题。准备几十个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根据年级不同,难度可以不同)。规定一分钟,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题。让孩子感觉到一分钟都能做十多个小题,而自己写作业的时候,有时候几分钟也写不出一个小题。 2、一分钟写汉字训练,找一些笔画和书写难度相当的生字,看孩子在一分钟内最多能写书多少个字。记下每次的情况,并进行对比。 3、一分钟写数字训练。我班上一个孩子的数字书写特别差,而且非常慢。这学期,我让他每天练习一分钟“0123 456789”的快速书写。写一分钟算一次,看一次能写几组,他给我看了最近几天的练习成绩,原来一分钟最多能写5组,现在最多可以写9组,而且还写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训练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原来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时间。同时也提高孩子的写字速度和做题的速度。训练时以1分钟为一组,每天练习三至五组。在训练的时候注意记录孩子的成绩,并进行对比,练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宜。 第二招: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来,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这样的话。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第三招: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布置一些家族内部的作业,比如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会布置什么读英语,孩子刚读完英语,家长又安排做奥数题。等等。总之家长给孩子安排得相当充分。孩子也看出问题的所在,那就是,只要有孩子空闲时间,家长就会安排任务。所以,孩子的对策是,化整为零,在写作业的时候边写边玩。这样拖很长的时间,由于老师的布置的作业没有完成,家长也不会另外安排任务。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就玩了。 对策: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时候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家长布置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

三年级学生作业磨蹭心理成因及对策

世纪之交的弄潮儿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力学作《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中放言:如果说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设计的年代,那么21世纪的头十年就是注重速度的年代:谁快谁赢!可见,在工作节奏、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培养孩子的时效观,提高办事效率有多么重要! 然而,在孩子进入三年级后,总能发现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她)们智力正常,接受能力不错,解题的正确率较高,但做题的速度非常慢。平时表现迟缓、安静,意愿和情绪稳定,但精神状态的外部表现不足,显得反应不够灵活,做事爱拖拖沓沓、磨磨蹭蹭。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正常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同学甚至需要花人家几倍的时间完成作业。 这群令人头疼的孩子,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现象,引起了不少人的重视,也有不少人将这群人的形成归咎于家庭环境。他们认为,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使儿童生活在相当特殊而优裕的环境之中,自然就形成了不急不慢的性格特点;他们认为,许多家长(尤其是长辈)对孩子的一味娇惯溺爱、迁就纵容,使得孩子们缺少了自主向上的意识;他们认为,家长们在生活上对孩子过分照顾,全部包办代替孩子的一切,从不让孩子做力能所及的事,减弱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他们认为,孩子缺少了锻炼,才变得行动缓慢、适应能力差的。因此,孩子们一到学校,学校的正规教育和存在着的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使“磨蹭”这种矛盾暴露得非常尖锐,学习“磨蹭生”也有了增多的趋势。 另外,三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的第二个阶段,与低年段的学习相比较,学习任务明显增多。仅仅语文一科,他们除了要巩固低年段学习的字词句外,还需要过多地涉及片段的训练、习作的训练,而这些,都是需要动脑筋、动手写的。因此,这种矛盾主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表现突出。笔者认为,除了三年级孩子的学习内容突然间增多外,与孩子的个性发展是分不开的。 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标准》等著作中,多次将儿童的个性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5岁,是自我中心阶段;第二阶段,6-7、8岁,是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的顺从的愿望,不考虑主观动机;第三阶段,8-10岁,是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第四阶段,10-12岁,是公正阶段。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脱离权威阶段,从可逆性阶段走向公正阶段。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开始有自己的生活领域,开始有野心,开始有个性,开始不听父母的教导,包括学习的辅导……他们,有着明显的外向,即使被批评也不会放在心上,特别容易分心,有时会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正是这些心理发展的特点,

做事不拖拉

13.做事不拖拉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拖拉的危害,激发要远离拖拉的情感。 2.寻找到做事不拖拉的方法。 3.尝试做事不拖拉的方法,感受自己可以做到不拖拉。 4.对做事不拖拉进行跟踪评价,初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做事不拖拉,向你学习的评价贴花。 三、教学过程 (一)、闯进拖拉国,拖拉危害大。 (懒羊羊出现在拖拉国的门口) 1、顽皮的懒羊羊不小心闯进了拖拉国,从此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播放 催促的声音。 2、你也这样被人催促过吗?有过经历的举手。为什么催你呢?对了,因为“做 事拖拉”(板书:做事拖拉) 3、出示图表,体会拖拉带来的心情。 课前我做了调查,原来咱们班有很多同学都有过像懒羊羊这样的经历,大家都或多或少有这些拖拉现象,这些现象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心情又怎样呢? 评价:是呀,作业来不及写完,被老师批评了! 吃了冷饭冷菜,胃痛了!还吐了一地,真不划算! 起床慢慢吞吞,害得自己迟到了。 哦,你走路拖拉,结果没赶上公交车,又白白等了半小时,唉,时间不等人啊! 小结:同学们,听了大家的诉说,你发现了什么?确实,做事拖拉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麻烦,许多坏心情呢! 4、长大后的拖拉 唉,这种挨骂、被批评、甚至打屁股的感觉,真是太难受了。同学们,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下面就让我们和懒羊羊一起坐上时光隧

道,到未来的世界看一看。 (1)一眨眼,20年过去了,我们成了一名光荣的医生! 一个病人生命垂危,可是作为医生的你拖拖拉拉还不来,会怎样呢?家属会怎样呢? 如果那个医生及时抢救了病人,那该多好啊! 对医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2)有人成为了一名消防员 一栋房子着火了,如果消防队员拖拉了,会怎样? 如果消防员及时来了,那么损失就不会那么惨重了。 所以对消防员来说,时间就是胜利。 5、同学们,拖拉国的日子可真难受,此时此刻,你想对拖拉国说什么? 是呀,懒羊羊和我们一样,都想快点离开拖拉国,可是要想走出拖拉国,必须要找到三把以上的金钥匙,才可以。那我们赶快行动吧。 (二)、走出拖拉国,寻找金钥匙。 1.懒羊羊为了找到金钥匙,整天提醒自己:做事千万不拖拉,为你为我为大家!带着美好的想法,新的一天开始了。 2.你发现,懒羊羊和原来做事慢慢吞吞相比,有了什么改变?(金钥匙:抢时间)虽然他抓紧了时间,可是懒羊羊怎么还是迟到了?谁来帮他找找原因?(金钥匙:有条理、要专心) 3.终于找到了三把金钥匙,让我们一起读金钥匙上的密语,声音响亮,这个门就会打开了,我们就出去啦。(多媒体) (三)、运用金钥匙,不拖拉好处多。 1.运用这些金钥匙,看看生活有怎样的新变化! 2.我不拖拉挑战赛 挑战一:排队练习 (1)第一次排队,采访:你为什么这么快就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哦,你在拼命抢时间,你一心只想着排队)你为什么这么慢才过来呢?(凳子挡着你啦?之前把凳子摆放好就好了。你在收拾书本的?不够专心哦!) (2)对照三把金钥匙,同学们都找到了排队快静齐的好办法,那让我们再来一次吧! (3)你看,大家都不拖拉,我们就节约了10秒钟时间。可别小看这10秒,积

孩子作业拖拉的原因及对策

孩子作业拖拉的原因及对策 1.任务意识不强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往往认为学生的一些问题等长大后就会自然解决,但上学以后,发现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再想改已经很难了。家长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学生任务意识不强,就像没有听到一样,没有任何动作反应,或者是家长的指令没有威慑力,学生认为即使完成不了后果也不是很严重。 2.生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握笔姿势不正确,手眼协调能力差 学生处于成长的过程中,神经肌肉发育不充分,手眼协调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行动比较缓慢,学生小肌肉的灵活性直接决定了书写的速度及质量。有的学生做作业“慢”就是因为他们的小肌肉不够灵活,手指过于僵硬;还有的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发展不够,在做作业时频繁地抬头和低头,降低了读写的效率;另外书写错误较多,反复地进行修改,也会浪费不少时间。 3.主动退缩 学生遇到不会的题,不知道先绕过去,而是停在那里,继而出现走神或是等待家长来帮助解决问题等现象,如果家长马上来帮助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有问题找家长”的思维习惯。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难题就求助,不愿意动脑。 4.视觉扫描间距过短,容易产生疲劳感 观察学生每一次书写时的眼动频率,如果学生每写一两个字,就要看一下课本,或写生字时看一笔写一笔,说明学生视觉间距过窄或短时记忆不良。频繁摆动头,会造成眼累、手累、颈累,作业速度会非常慢。 5.课堂听课效果差 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做作业时就不知道应该怎么下手。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堂知识为基础是高效率作业的前提,而有的学生图省事,做作业前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作业拿过来就做,这样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回忆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一会儿又打电话问别的同学,写作业的速度自然也会慢下来。 6.情绪不佳 放学后学生认为终于可以玩了,在玩得高兴时被家长拉回来写作业,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对作业及学习产生厌烦。另外家长监督太多、作业难度太大或量太多等都会导致作业情绪不佳。

大班社会活动做事不拖拉

一稿:大班社会活动“做事不拖拉” 执教教师:鲁素若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不能拖拉。 2.体验一分钟能做的事情,初步建立时间的观念,懂得做事不拖拉。 3.在游戏中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做事不拖拉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拖拖的一天》绘本及“一分钟”闹钟 2.自制“藏拖盒”一只;幼儿每人一只记号笔,红绿纸各一张;珠子、蚕豆每人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识“拖拉” 1.教师绘本欣赏《拖拖的一天》 2.提问:你们喜欢拖拖吗?为什么? 3.分析讨论,理解故事。 (1)拖拖做哪些事是拖拖拉拉的?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2)拖拖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影响? 小结:拖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慢慢吞吞,既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别人做事,浪费别人的时间。小朋友做事情不能拖拖拉拉哦。 二、找“拖拉” 1.出示两位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间记录表。 提问:为什么会不一样,是时间长的拖拉,还是时间短的拖拉了。 小结:做同样一件事,有的小朋友用的时间比别人少,有的比别人多,看来在我们小朋友中也有人像拖拖一样,做事拖拖拉拉的。 三、体验时间不“拖拉” 1.安静感受一分钟 (1)提问“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2)播放“一分钟”闹钟,让幼儿安静感受一分钟。 (3)再次讨论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2.游戏体验一分钟 游戏“穿珠和蚕豆夹” 规则:一分钟穿10个珠子,若有剩余的时间可夹蚕豆。 (1)幼儿第一次游戏 提问:你完成任务了吗?通过游戏,你感觉一分钟长吗? 讨论:怎样在一分钟内穿10个珠子、夹更多的蚕豆呢?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机会。(2)幼儿第二次游戏 提问:这一次你完成任务了吗?你比第一次有进步吗?为什么进步? 小结:一分钟的时间,如果你没事情做,你会觉得时间很长;如果你在做事情,就会觉得很短。一分钟虽然很短,但通过努力,也可以完成一些事。只要你抓住每一秒,做事不拖拉,一定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四、规范行为改“拖拉” 1.说一说 (1)讨论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事情。 (2)交流自己哪些事情做得快、哪些事情做得慢。 2.画一画 将自己做得快和做得慢的事分别画在绿色和红色的纸上。 3.藏一藏 将“做得慢的事”藏进教师的“藏拖盒”里,并大声说“再见”;对“做得快的事”说一句“我会继续努力”。 小结: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有好多事情要做,但因为有的人动作快,有的人动作慢,所以结果就不一样。只要你抓住每一秒,抓住每一分钟,做到不拖拉,就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