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聚丙烯装置一览表20160425
- 格式:pdf
- 大小:191.28 KB
- 文档页数:3
国内外聚丙烯工业现状及工艺进展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是以丙烯单体为主聚合而成的一种合成树脂,是聚烯烃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根据高分子链立体结构的不同,聚丙烯可分为三个品种:等规聚丙烯(IPP)、间规聚丙烯(SPP)和无规聚丙烯(APP)[41。
聚丙烯生产属于石化工业,其主要原料来自石油炼厂气。
聚丙烯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耐热性、注塑性能均比较良好,逐渐在较广泛的领域中取代钢铁、木材、纸、聚碳酸酯、尼龙等材料。
其用途包括医疗器械、机械零件、器具、水和多种酸碱的输送管道、电缆绝缘层、纤维和薄膜等。
一、国内外聚丙烯工业现状自1957年聚丙烯在意大利首次实现工业化以来,其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各种塑料之首,是热塑性塑料中的后起之秀。
1978年聚丙烯世界年产量超过400万吨,仅次于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聚苯乙烯(PS),居世界第四位;1995年聚丙烯的世界年产量达1910万吨,超过聚苯乙烯位居第三;2000年聚丙烯的世界年产量达2820万吨,超过了聚氯乙烯位居第二位;到2002年聚丙烯的世界产量达到3383万吨。
根据美国化学品市场协会(CMAI)统计,2003年全球聚丙烯需求量已达3540万吨。
据巴塞尔公司预计,到2010年PP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8.O%,生产能力将达到约5400万吨。
亚洲(除了日本)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其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9.5%,其次是南美,年均增长率约8.4%,再次分别是中东7.9%,东欧6.9%,非洲6.5%,北美5.8%,西欧5.4%,日本2.4%。
中国将是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t5一ol。
在我国,聚丙烯是合成树脂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发展尤其迅速。
截止目前,已建成的生产装置总产能达470万吨/年。
其中,大中型连续式生产装置共31套,生产能力约354万吨/年,采用国产间歇式液相本体法生产装置约50套,产能约150万吨/年。
10万吨聚丙烯装置概况1.1 装置简介宁夏石化公司1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采用意大利Basell公司的Spheripol-Ⅱ代聚丙烯工艺技术,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聚丙烯,年操作时间8000小时,可生产均聚物37个牌号。
该项目的技术由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提供,操作弹性60%-110%。
1.1.1 工艺特点本装置采用国产化双环管工艺技术,向B ASELL 购买专利许可。
它与单环管工艺技术相比较,有了较大的改进与提高。
该工艺采用第四代催化剂体系,通过应用双环管结构的聚合反应器,可生产一些新牌号的产品。
提高预聚合和聚合反应器的设计压力等级,使新牌号的产品性能更好,老牌号的产品性能得以改进,也更利于对聚合物形态、等规度和分子量的控制。
(1)催化剂ZN-GF2A:适用于生产均聚、无规共聚产品ZN-M1:适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特殊催化剂:适用于高刚性均聚产品国产N型、CS-1 型、CS-2 型催化剂(2)双环管工艺特点-使用第四代催化剂体系,可生产双峰聚丙烯和高刚性、高结晶性、高净度的产品。
-提高预聚合和聚合反应的压力等级,可以使环管反应器中的氢气含量增高,扩大了MFR 的范围,提高了产品强度,改善产品性能。
-以双环管反应器构型为基础,可以生产宽分子量分布的“双峰”产品。
也可以生产窄分子量分布的产品,利用环管反应器和液相本体聚合,可使传热控制得更好,反应更均匀。
如果将来使用茂金属催化剂,也不需要对现有装置做重大改造。
-停留时间减少,更好地利用了反应体积。
-改进了聚合物的高压和低压脱气、汽蒸、干燥系统和事故排放单元;提高了效率和操作灵活性。
-环管反应器结构简单,材质可用低温碳钢。
带夹套的反应器直腿部分可作为反应器框架的支柱,降低了投资。
采用冷却夹套撤出反应热,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大,环管反应器的总体传热系数高达1600w/m2•℃。
环管反应器内的聚合物浆液用轴流泵高速循环,流体流速达7m/s,使聚合物浆液混合均匀,催化剂体系分布均匀,聚合反应条件容易控制而且可以控制得很精确,产品质量均一,不容易产生热点,不容易粘壁,轴流泵的能耗较低。
1.1装置概况1.1.1装置简介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有机合成厂化二车间七万吨/年聚丙烯装置采纳原海蒙特公司的液相本体Spheripol专用技术、国产设计的单环管生产工艺,于1997年9月18日动工建设、1999年3月31日投料试车并一次开车成功,设计小时生产能力h(2002年9月,车间对装置进行了扩能改造,目前装置聚合小时生产能力已达h),可生产24种牌号的聚丙烯产品。
装置的自动操纵系统采纳DCS,即集散操纵系统,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了有力手腕。
为确保装置的平安生产和爱惜设备,装置设置了联锁系统,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装置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及生产进程不脱灰、不产生含催化剂废水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总生产能力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装置动工以来,七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各技术治理人员和广大职工不断进行技改技措,优化生产运行,节能降耗,挖潜增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七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历年改造情形如下:1)2000年a)D201加远传压力表D201加了一块远传压力表,表号PI211,便于监测P10八、D20一、Z203工作状况。
b)P204出口加蒸汽夹套管P204出口加一段长的蒸汽夹套管,以使小环管温度TI221在冬季也能达到要求。
c)PK601入口加蒸汽夹套管PK601入口加二段2米长的蒸汽夹套管,以增加热负荷,保证PK601在冬季的持续运转。
d)蒸汽回凝线改良增加了一条蒸汽回水凝结线,将小闪线、E503回凝线旁通、E205回凝线旁通、E702回凝线旁通,D60一、D60二、D603对地排放倒淋,D203伴热倒淋,PK601后上的三段夹套蒸汽回凝线锁到一路,通过换热器E606冷却后进入蒸汽冷凝液罐D606回收利用,解决冬季蒸汽直排问题。
e)PI806单元压力操纵改造PI806单元压力操纵改成PIC805与PV806B协同操纵,节约氮气。
f)D301出料管线增加球阀D301出料管线上加了一个Dg80的球阀,有两个作用,第一在拆卸LV301时,此阀能够隔间火炬气;第二,在LV301架桥时,能够泄净D301压力,通过小闪线反顶来解决。
实用文档目录1 装置概述 32 技术分类及特点83 装置设计基础84 装置生产工艺原理265 装置工艺流程说明296 装置主要设备简介347 装置主要控制回路简介458 装置布置简介559 装置三废排放简介551 装置概述1.1 装置建设规模、组成及定员1.1.1 建设规模本装置建设规模为年产 30 万吨聚丙烯本色,设计操作弹性70%~110%。
1.1.2 装置组成和设计分工本装置各单元划分和装置主项见下表:表1.1.2-1 聚丙烯装置各单元划分和装置主项表1.1.3 装置定员和操作班次1)装置的年操作时间为8000 小时,连续生产。
2)生产班次为五班三运转。
3)本项目定员生产管理和操作人员总定员54 人.1.2 产品、副产品技术规格、产量、去向1.2.1 产品方案产品包括均聚物、无规共聚物、抗冲共聚物等1.2.2 设计产量――均聚物 214200t/a――无规共聚物 25800t/a――抗冲共聚物 60000t/a总产量 300000 t/a装置的设计小时产率为:――均聚物: 38.25 t/h――无规共聚物: 32.25 ~ 37.5 t/h――抗冲共聚物: 37.5 t/h装置预留有生产三元共聚产品改造用地。
产品经掺混后送OSBL 包装仓库。
1.3 原料、催化剂、添加剂规格和耗量1.3.1 原料规格及年用量1)丙烯丙烯:≥99.6vol %相态:气相压力:2.55MPaG温度:常温年用量:295465 吨2)乙烯乙烯:≥99.95vol %相态:气相压力:2.98MPaG温度:40℃年用量:9870 吨3)氢气氢气:≥99.95vol %相态:气相压力:4.48MPaG温度:30℃年用量:40 吨1.3.2 催化剂、化学品、添加剂规格及用量1)Zg 催化剂外观:固体悬浮液年用量:11 吨2)助催化剂(三乙基铝)外观:液体年用量:33 吨3)Cr 给电子体外观:液体年用量:27 吨4)挤出添加剂外观:固体年用量:560 吨5)过氧化物外观:液态年用量:24 吨6)矿物油外观:液体年用量:6 吨1.4 公用工程规格、来源和消耗1)公用工程名称――蒸汽――循环冷却水――脱盐水――生产给水――生活给水――高压消防水――氮气――仪表空气――装置空气――冷凝水――热水1.5 生产过程来自界区的丙烯、乙烯、氢气烷等原料在原料供应及净化单元被净化,并被升压至需要的压力后经计量送反应单元。
分析了我国聚丙烯工业的现状。
针对目前我国聚丙烯工业存在装置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抗冲共聚、专用料产品少,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我国聚丙烯产品的调整方向。
关键词:聚丙烯现状前景??1 现状??1.1 发展过程?我国的聚丙烯工业化生产始于1971年,当时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从英国维克斯吉玛公司引进5kt/a浆液法聚丙烯装置投产,而后燕山石化公司从日本三井油化公司引进80 kt/a浆液法聚丙烯装置和辽阳石油化纤公司从美国阿莫科(Amoco)公司引进35 kt/a浆液法聚丙烯装置;80年代引进了日本三井油化公司的Hypol工艺(液相-气相本体法)在扬子石化公司建设140 kt/a聚丙烯装置,又引进了意大利海蒙特(Himont)公司的Spheripol工艺(液相-气相本体法)在齐鲁石化公司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分别建设 70 kt/a聚丙烯装置,使国内的聚丙烯生产技术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
?与此同时,80年代采用国内自行开发的技术和催化剂,利用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的丙烯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小的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进入90年代国内聚丙烯的发展更快,利用蒸汽裂解装置和炼厂的丙烯建设了20 多套聚丙烯装置,其中最大的为燕山石化公司200 kt/a采用阿莫科公司气相本体法工艺,一般的生产能力为70 kt/a,使聚丙烯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一种合成树脂。
到1998年底,全国共有聚丙烯生产企业50 多家,总生产能力已达到2620 kt/a,成为我国合成树脂中生产能力最大的一个品种。
在这些生产能力中采用Spheripol工艺的约占45%,采用Hypol工艺的约占21%,采用国内自行开发的间歇式液相本体法工艺的约占25%,采用其他工艺的约占9%。
目前我国已能自行设计液相-气体本体法(釜式或环管式)聚丙烯装置,开发了能用于上述工艺的催化剂,并向外国转让了聚丙烯催化剂的专利技术。
1.2 我国聚丙烯生产的主要问题?(1)装置规模偏小?目前我国聚丙烯装置规模最大的为北京燕山石化公司聚丙烯装置,生产能力200 kt/a,一般生产能力在40~70 kt/a,相当一部分聚丙烯装置,生产能力只有3~10 kt/a。
聚丙烯(PP)基本面目录一.产品介绍 (2)1.基本资料 (2)2.产品的性质、用途和应用价值: (2)2.1.理化性质 (2)2.2.产品用途 (3)3.生产工艺 (4)3.1.浆液法 (4)3.2.液相本体法 (5)3.3.气相本体法 (6)3.4国际聚丙烯主流工艺 (6)3.5消耗定额及成本核算 (8)3.6工艺发展 (9)二.全球主要市场供需平衡 (11)1.全球供需平衡 (11)1.1. 全球产能 (11)1.2. 全球需求情况 (12)2.北美供需平衡 (13)3.欧洲供需平衡 (14)4.亚洲供需平衡 (14)4.1.日本 (14)4.2. 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除日本以外) (15)三.中国市场供需平衡 (16)1.产能、产量统计 (16)2.进出口统计 (18)2.1.各地区按海关关区进口统计 (18)2.2.各地区按收发货地进口统计 (19)2.3.按产销国进口统计 (21)2.4.按产销国出口统计 (24)3.消费市场 (28)3.1. 表观消费统计 (28)3.2. 下游需求结构 (29)3.3. 季节性分析 (30)四.华南市场供需平衡 (32)1.产能、产量统计 (32)2.进出口统计 (32)五.市场价格走势 (33)1.内盘价格走势 (33)2.外盘价格走势 (33)3.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34)六.总结 (35)参考资料 (36)一.产品介绍1.基本资料中文学名:聚丙烯中文别名:聚丙烯树脂英文学名:Polypropylene英文别名:PP分子式:(C3H6)nH.S. CODE:39021000CAS CODE:9003-07-0UN CODE:危险品分类:海洋污染分类:是否易制毒品:否是否剧毒品:否2.产品的性质、用途和应用价值:2.1.理化性质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有等规物、无规物和间规物三种构型,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
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
聚丙烯可行性研究报告题目聚丙烯的可行性研究学院名称化学化工学院指导教师职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1聚丙烯的简介 (3)1.2聚丙烯的应用 (3)1.3市场分析 (4)1.3.1聚丙烯的生产现状 (5)1.3.2国内外聚丙烯消费现状 (6)1.4生产原料 (8)1.4.1聚丙烯原料供应与市场概况 (8)1.4.2 丙烯生产企业 (8)1.4.3丙烯供需情况 (9)1.5设计目标 (10)第二章工艺设计2.1 聚丙烯生产方法及比较 (10)2.2聚丙烯工艺流程的确定 (12)2.3公用工程规格及消耗 (13)第三章装置设备3.1设备概况 (14)3.2 主要设备 (15)3.3工艺流程图 (15)结论 (16)第一章项目概况1.1 聚丙烯的简介聚丙烯(PP)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合成树脂之一,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
聚丙烯具有相对密度小、无毒、来源广泛、质量轻、易回收、机械性能优越的特点,且耐高温、耐腐蚀,有优异的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采用注塑、挤塑、吹膜、涂覆、喷丝、改性等多种加工手段生产各种工业和民用塑料制品。
现已成为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中增长速度最快、新品开发最为活跃的品种,广泛用于工业制品、日用品、包装薄膜、纤维、建筑、轻工、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包装材料等,并且还在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1. 2 聚丙烯的应用工程用聚丙烯纤维,分为聚丙烯单丝纤维和聚丙烯网状纤维。
聚丙烯网状纤维以改性聚丙烯为原料,经挤出、拉伸、成网、表面改性处理、短切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高强度束状单丝或者网状有机纤维,其固有的耐强酸,耐强碱,弱导热性,具有极其稳定的化学性能。
加入混凝土或砂浆中可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砂浆)固塑性收缩、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缝,是砂浆/混凝土工程抗裂,防渗,耐磨,保温的新型理想材料。
汽车用改性聚丙烯。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塑料化的进程,我国汽车制造业对工程塑料需求量增长迅速。
国内聚丙烯产能产量及需求现状一、聚丙烯行业概述聚丙烯(PP)是由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热塑性树脂,为无毒、无味的高结晶聚合物,属石油化工下属产品,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是最轻的通用塑料之一,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聚丙烯生产工艺为液体本体法及气体本体法。
按照单体种类划分,聚丙烯可分为均聚和共聚,通常均聚的单体全部为丙烯,共聚则为丙烯和乙烯共聚;按造粒与否分为粒料和粉料,粉料只有均聚,下游消费结构相对单一。
二、聚丙烯产能产量现状聚丙烯主要来自油、煤、气三大类原料,受益于国内PDH、MTP、煤制烯烃等工艺路线产能的持续投放,我国聚丙烯产能处于逐步扩张阶段,2019年我国聚丙烯产能达2446万吨,同比增长9.0%,新增产能达202万吨,扩能装置以煤炭类居多;聚丙烯产量达2235万吨,同比增长6.8%,开工率达91%。
目前聚丙烯产能分布以西北、华北、华东、华南地区为主,2019年西北地区聚丙烯产能达636万吨,以26%的产能占比遥遥领先;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各自保持约19%左右的占比,2019年产能分别达460万吨、465万吨、462万吨。
三、聚丙烯需求情况聚丙烯下游应用广泛,涉及医药、包装、农业、家电、轻工业等多个领域,其中拉丝和注塑生产是聚丙烯的主要下游产业,占比分别达33%、37%,其中注塑又包括均聚和共聚,用于汽车、家电、管材等产业;其次为聚丙烯纤维,占比9%,主要用于生产丙纶纤维,其中用量最大的为无纺布,占比达70%以上。
2019年中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达2550万吨,同比增长6.7%,供需缺口达315万吨,仍需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其中以江苏、浙江和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和以山东为代表的华北沿海是我国聚丙烯的主要消费地区,随着我国聚丙烯下游产业发展迅速,产品升级需求日益迫切。
2020年3月起,海外疫情的快速蔓延,海外炼厂的开工率降低,占产能绝大多数的油头产能,面临着成品油需求回落的状况,口罩用无纺布(含熔喷布)的需求大增,带动了聚丙烯的价差扩大。
截止2016年4月国内连续法聚丙烯粒料装置一览表
序号 公司名称 装置产能 技术来源 生产工艺 总产能
1 北海石化 20 SEI ST-2 20
2 大港石化 10 Basell/寰球 Spheripol-Ⅱ 10
3 大连石化 5 日本三井 hypol 35 10 SEI ST-1
20 Basell Spheripol-Ⅱ
4 大连西太洋 10 Basell Spheripol 10
5 大庆炼化 30 Basell Spheripol-Ⅱ 60
30 Basell Spherizone
6 大庆石化 10 SEI ST-1 10
7 大唐多伦 46 Dow Unipol 46
8 东华扬子江 40 Dow Unipol 40
9 独山子石化 7 Basell Spheripol 69
7 SEI ST-2
25 BP Innovene
30 BP Innovene
10 福建炼化 12 SEI ST-2 67
55 ABB Novolen
11 抚顺石化 9 Basell Spheripol 39
30 Dow Unipol
12 广西石化 20 Dow Unipol 20
13 广州石化 14 日本三井 hypol 41 7 日本三井 hypol
20 JPP Horizone
14 海南炼化 20 SEI ST-2 20
15 河北海伟 30 SEI ST-2 30
16 呼石化 15 Basell/寰球 Spheripol-Ⅱ 15
17 湖南长盛 10 SEI ST-1 10
18 华北石化 9 Basell Spheripol-Ⅱ 9
19 华锦集团 6 日本三井 hypol 31
25 Basell Spheripol-Ⅱ
20 济南石化 10 SEI ST-1 10
21 锦西石化 15 ABB Novolen 15
22 荆门石化 10 SEI ST-1 10
23 九江石化 10 SEI ST-1 10
24 兰州石化 5 SEI 国产釜式法 46 11 SEI 国产釜式法
30 Basell Spheripol-Ⅱ
25 辽阳石化 5 Amoco 溶剂法 5
26 洛阳石化 14 SEI ST-2 22
8 日本三井 hypol
27 茂名石化 17 Basell Spheripol 67 30 SEI ST-2
20 BP Innovene
28 宁波富德 40 SEI ST-2 40
29 宁夏宝丰 30 BP Innovene 30
30 宁夏石化 10 Basell/寰球 Spheripol-Ⅱ 10
31 蒲城能源 40 SEI ST-2 40
32 齐鲁石化 7 Basell Spheripol 7
33 青岛炼化 20 SEI ST-2 20
34 庆阳石化 10 Basell/寰球 spheripol-Ⅱ 10
35 山东神达 20 Dow Unipol 20
36 上海赛科 25 BP Innovene 25
37 上海石化 10 Basell Spheripol 40 10 Basell Spheripol
20 SEI ST-2
38 绍兴富陵
30 SEI ST-2 30
20 SEI ST-2 20
39 神华包头 30 Dow Unipol 30
40 神华宁煤 50 ABB Novolen 100
50 ABB Novolen
41 神华榆林 30 BP Innovene 30
42 石家庄炼厂 20 SEI ST-3 20
43 四川石化 45 Dow Unipol 45
44 台塑宁波 45 ABB Novolen 45
45 天津石化 6 Basell Spheripol 6
46 中沙石化 45 Basell Spherizone 45
47 武汉石化 10 SEI ST-1 10
48 中韩石化 20 SEI ST-3 40
20 JPP Horizone
49 徐州海天 20 SEI ST-2 20
50 延长炼化 10 SEI ST-2 30
20 SEI ST-2
51 延长中煤榆林 30 SEI ST-2 60
30 BP Innovene
52 燕山石化 12 日本三井/BP Innovene 42 6 SEI 国产釜式法
24 BP Innovene
53 扬子石化 22 日本三井 hypol 50
28 BP Innovene
54 湛江石化 14 SEI ST-2 14
55 镇海石化 20 SEI ST-2 50
30 SEI ST-2
56 中海惠州 24 Basell Spheripol-II 24
57 中化泉州 20 Dow Unipol 20
58 中煤榆林 30 Dow Unipol 30
59 中原石化 6 Basell Spheripol 16
10 SEI ST-2
60 中景石化 35 SEI ST-3 35
61 中煤蒙大 30 Dow Unipol 30
62 1851.0 1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