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31 MB
- 文档页数:18
川剧进校园教学课件感受川剧---热爱家乡(第一堂课)一、世界戏剧概述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它们是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古希腊悲剧和印度梵剧由于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目前中国戏曲是人类历史硕果仅存的古老戏曲之花。
“川剧”是我国十大剧种之一,是我们四川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剧名列其中,至此,川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被永久确立。
目前,正在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川剧的来历“这般歹症天难治,醒也川腔,醉也川腔,唱到凄凉众口帮。
”这首《采桑子》写出川剧的特色和川人酷爱川剧的情状,可谓传神。
川剧与川酒、川菜并列为“三大川粹”,但若比较特色的鲜明,还应首推川剧。
只要川剧一开唱,不要说一出、一折,只须一句那川人的坚忍与乐观,川人的辛辣与圆转,川人的嘲讽与自嘲,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川耗子精神”,立即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没有其它任何一种艺术能在“一句”之中表达出如此丰富的感情与极其个性化的特色。
在国际舞上,川剧的声誉绝不亚于京剧。
如此美妙成熟的川剧,它的历史应该上千年了吧?其实并不。
现在有丰富的史料证明,川剧的历史仅仅才三百年。
它的形成,得益于移民文化的剧烈碰撞,犹如氢氧在剧烈燃烧后生成水一样,从表面上,它的形态与母体判若两人。
现在就让我们从清初大移民谈起。
五音杂处的年代?明末清初,四川经历了亘古未有的惨祸,410万川人被杀得来只剩下8万人!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统治者不得不组织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运动。
从顺治年间到嘉庆年间,上百万的两湖、两广人,还有福建人、江西人和陕西人,在“免赋”的诱惑下,扶老携幼,一拨又一拨地涌向四川,抢占地盘,撒播五谷,生儿育女,再造天府,这就是尽人皆知的“湖广填四川”的故事。
?最初来到四川的移民,看见的是遍地的白骨,疯长的蒿莱,出没的虎豹;打开地窖,满满的全是蛇!他们惊恐万状,不得不以姓氏或里望为单位组织起来自保。
中国戏曲ppt课件•中国戏曲概述•戏曲表演艺术•戏曲音乐与唱腔•戏曲舞台美术•经典剧目赏析•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戏曲概述01定义与特点定义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
特点虚拟化表演、程式化动作、节奏化音乐、象征化舞美。
起源于原始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
起源发展现状元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等各个时期的重要发展阶段。
现代戏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030201历史与发展京剧、昆曲、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各具特色。
剧种梅派、程派、荀派、尚派等,以表演艺术家为代表的不同艺术流派。
流派唱念做打(四功)、手眼身法步(五法)等表演技法,以及生旦净末丑(五行当)的角色划分。
艺术特色剧种与流派戏曲表演艺术02唱念做打唱念做打戏曲中的歌唱部分,讲究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通过不同的唱腔和板式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戏曲中的表演部分,包括身段、手势、眼神等,通过虚拟化、象征化的动作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戏曲中的念白部分,要求吐字清晰、语调抑扬顿挫,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
戏曲中的武打部分,注重身段、把子功和毯子功等技巧的运用,展现战斗场面和人物英勇形象。
丑扮演喜剧角色或反面角色,注重念白和做功。
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多扮演配角或丑角,注重做功和念白。
净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角色,俗称花脸,注重唱功和做功。
生扮演男性角色,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等,注重唱功和做功。
旦扮演女性角色,包括青衣、花旦、武旦等,注重唱功和做功。
生旦净末丑虚拟化表演程式化表演夸张化表演象征化表演表演技巧与风格01020304戏曲表演中常用虚拟化手法来表现实际生活中难以呈现的场景和动作,如骑马、划船等。
戏曲表演中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化动作和表情来展现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
为了突出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戏曲表演中常采用夸张化的手法来表现。
戏曲表演中常用象征化的手法来表现抽象的概念和情感,如用长水袖象征悲伤和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