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传热学考研真题

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传热学考研真题

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传热学考研真题
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传热学考研真题

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传热学考研真题

专升本《工程传热学》_试卷_答案

专升本《工程传热学》 一、 (共18题,共156分) 1. 说明得出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律。 (8分) 标准答案:能量守恒方程和傅利叶定律。 2. 写出肋效率的定义。对于等截面直肋,肋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8分) 标准答案: 3. 在液体沸腾过程中一个球形汽泡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条件? (8分) 标准答案:在液体沸腾过程中一个球形汽泡存在的条件是液体必须有一定的过热度。这是因为从汽泡的力平衡条件得出 ,只要汽泡半径不是无穷大,蒸汽压力就大于液体压力,它们 各自对应的饱和温度就不同有 ;又由汽泡热平衡条件有 ,而汽泡存在必须保持其 饱和温度,那么液体温度,即大于其对应的饱和温度,也就是液体必须过热。 4. 什么是速度边界层?动量方程在热边界层中得到简化所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这样的简化有何好处? (8分) 标准答案:流体流过壁面时流体速度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薄层。 动量方程得以在边界层中简化,必须存在足够大的Re 数,也就是具有的数量级。 此时动量扩散项才能够被忽略。从而使动量微分方程变为抛物型偏微分方程,成为可求解的形式。 5. 在导热过程中产生了Bi 数,而在对流换热过程中产生了Nu 数,写出它们的物理量组成,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8分) 标准答案: 从物理量的组成来看,Bi 数的导热系数 为固体的值,而 Nu 数的则为流体的值;Bi 数的特征尺寸Ls 在固体侧定义,而Nu 数的Lf 则在流体侧定义。从物理意义上看,前者反映了导热系统同环境之间的换热性能与其导热性能的对比关系,而后者则反映了换热系统中流体与壁面地换热性能与其自身的导热性能的对比关系。 6. 外径为50mm ,表面温度为180 的圆筒,在它的外面用导热系数为0.14W/ 的保温材料 包扎起来,保温材料的厚度为 30mm 。要求外表面温度小于60,试计算每米管道的散热量。如 果将保温材料换成导热系数为0.034 W/的保温材料,导热量同上,其它条件也不变。试计算 新保温材料的厚度。 (12分) 标准答案: 7. 针对如下导热微分方程写出方程各项的含义,并说明得出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律? (8 分) 标准答案: 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律是傅里叶定律和导热微分方程。 8. 写出Bi 数的定义式并解释其意义。在Bi 0 的情况下,一初始温度为t0的平板突然置于温度为的流体中冷却(如图1 ),粗略画出τ=τ1>0和 时平板附近的流体和平板的温度分布。 (8分) 标准答案:反映了导热系统同环境之间的换热性能与其导热性能的对比关系。

新版南京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南京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13)无机化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14)分析化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16)水污染控制工程 (813)无机化学参考书目 《普通化学》,浙江大学主编,高教出版社 (814)分析化学参考书目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第3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闻德荪等编(816)水污染控制工程参考书目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下册).高廷耀,顾国维,周琪.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于英语 其实我的英语基础还是比较差的,起码在考研之前,这让我在英语学习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坎要过,不过好在只要过了这个坎,英语成绩一定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为了度过这个坎,我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去看英语,用到的资料就是木糖英语的真题和单词,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就只是看英语不停的坎,付出了读文章读到恶心的代价,虽然当时觉得真的很痛苦,但是实际上现在想来还是值得的,毕竟英语的分数已经超乎我的想象。 如果你的英语也很差,真的没必要自卑,拿自己的弱项去对抗别人的强项,徒增烦恼。在我复习的时候我不仅做了真题还顺带着背了真题里面的出现的高频率单词,这个基本上是背了两遍,虽然没有背的很熟,但是也丰富了词汇量,做真题,再背一背真题里出现的好句子。 关于单词,一共50个list,我每天就背一个list,背完后把单词抄到纸上,到晚上后就用铅笔把中文意思写出来(因为考研英语对拼写要求很低,所以大部分我们看到单词只需要反射出来什么意思就好!!!!!第一遍用了50天,同

上海海事大学传热学试题zonghe

绪论 ?传热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其每种基本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试用传热理论来分析热水瓶中的传热过程及其基本形式? ?试分析航空发动机五大部件中的传热问题?(五大部件为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 ?目前预测世界环境温度在不断升高,这种气象变化与传热学有什么关系? ?试分析家用电器中的传热现象(如冰箱、空调、烘箱等)?如何节省能源,提高效率? 第一章 ?何谓导热系数?影响因素是什么? ?试比较有内热源和无内热源时平壁导热的温度分布规律 ( 设= 常数;) ?管外包两种不同导热系数材料以减少热损失,若,试问如何布置合理? ?等截面伸展体稳态导热时,肋端边界条件的影响为何? ?=C 时,在平壁、圆筒壁和球壁中温度分布是何规律? ?何谓热阻?平壁、圆筒壁和球壁的热阻如何表达?对流热阻如何表示? ?谓接触热阻?影响因素是什么? ?已知导热系数为 2.0W/(mK) 的平壁内温度分布为 T(x)=100+150x ,试求单位面积的导热热流量? 9* 、由 A 、 B 、 C 、 D 四种材料构成复合平壁(图 1-30 ) λ A =75W/(m.K), δ A =20cm ; λ B =60W/(m.K), δ B =25cm ; λ C =58W/(m.K), δ C =25cm ; λ D =20W/(m.K), δ B =40cm ; A A =A D =2m 2 ,A B =A C 试求: 1) 各项导热热阻及热流图; 2) 通过复合壁的热流量; 3 ) 材料 D 左面的温度。

10* 、试考虑如图 1—31 所示图形中的一维稳定热传导。假定无内热生成,试推导出导热系数的表达公式。 已知,, A 、 T 、 x 的单位分别为K 和 m 。 11 、一则著名绝热材料制造厂所作的电视广告声称,对绝热材料来说,重要的不是材料的厚度,而是热阻 R 。欲使 R 值等于 19 ,需 4Ocm 的岩石, 38cm 的木头或 15cm 的玻璃纤维。认为这则广告合理吗? 12 、有一种材料的导热系数按下列关系式随温度变化:,倘用这种材料制成平壁,试求其单位面积的热阻方程式。 13 、图中表示一正方形平板为均匀温度的边界条件,试利用热传导方程的精确解求平板中点 (0.5 , 0.5) 的温度;要求只考虑无穷级数的前五个非零项,并估计只取无穷级数前三项所造成的误差。 14* 、砖墙厚 15cm ,导热系数 0.6W/(m · K) ,在砖墙外侧敷设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为 0.14 W/(m · K) 。为使热流密度不超过 1000W/m 2 ,问需敷设多厚的保温材料(设内侧壁温 900 ℃,外侧壁温 20 ℃)。 15 、等厚度环肋,肋厚 4mm ,肋基直径 100mm ,肋的导热系数 130W/(m.K) ,肋壁与介质间的传热系数为 30W/(m 2 · K) ,介质温度为 15 ℃,当肋片散热热流量为 150W ,而肋基温度不大于 75 ℃时,肋的高度应为多少? 16 、外径 40mm 的管道,壁温为 120 ℃,外装纵肋 12 片,肋厚 0.8mm ,高 20mm ,肋的导热系数为 95W/(m.K) ,周围介质温度为 20 ℃,对流传热系数为 20 W/(m 2 .K) ,求每米管长散热量? 17 、外径为 50mm ,表面温度为 180 ℃的圆管,在它的外面用热系数为 0.14W/(m.K) 的保温材料包扎起来,厚为 30mm ,外表面温度小于 60 ℃,计算每米管道的散热量。如果保温材料换成为 0.034W/ ( m.K )的导热系数的材料,其它条件不变,试计算该保温材料的厚度。

传热学试题(答案)

①Nu准则数的表达式为(A ) ② ③根据流体流动的起因不同,把对流换热分为( A) ④A.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B.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 ⑤C.紊流换热和层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和膜态沸腾换热 ⑥雷诺准则反映了( A) ⑦A.流体运动时所受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⑧B.流体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⑨C.对流换热强度的准则 ⑩D.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 ?彼此相似的物理现象,它们的( D)必定相等。 ?A.温度B.速度 ?C.惯性力D.同名准则数 ?高温换热器采用下述哪种布置方式更安全( D) ?A.逆流B.顺流和逆流均可 ?C.无法确定D.顺流

?顺流式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00℃和70℃,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40℃,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等于() A.60.98℃B.50.98℃ C.44.98℃D.40.98℃ ?7.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 D) ?A.热流体一侧B.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C.冷流体一侧D.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21黑体表面的有效辐射( D)对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22A.大于B.小于 C.无法比较D.等于 23通过单位长度圆筒壁的热流密度的单位为( D) 24A.W B.W/m2 C.W/m D.W/m3 25格拉晓夫准则数的表达式为(D ) 26 27.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 ) 28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 热 D.都不是 29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C )的变化规律。 30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31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32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D ) 33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34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 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35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A ) 36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 加,有时减小 37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D ) 38A.减少导热 B.减小对流换热 39 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 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 40下列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B ) 41A.传热系数 B.导热系数 42 C.换热系数 D.角系数 43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C和150°C,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0°C和100°C,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约为( )

上海理工大学高等传热学试题及答案

1.试求出圆柱坐标系的尺度系数,并由此导出圆柱坐标系中的导热微分方程。 2 .一无限大平板,初始温度为T 0;τ>0时,在x = 0表面处绝热;在x = L 表面以对流方式向温度为t f 的流体换热。试用分离变量法求出τ>0时平板的温度分布(常物性)。(需求出特征函数、超越方程的具体形式,范数(模)可用积分形式表示)。(15分) , 3.简述近似解析解——积分法中热层厚度δ的概念。 答:近似解析解:既有分析解的特征:得到的结果具有解析函数形式,又有近似解的特征:结果只能近似满足导热解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边界温度 的变化对于区域温度场的影响只是在某一有限的范围内,把这个有限的范围定义为热层厚度δ。 4.与单相固体导热相比,相变导热有什么特点 答:相变导热包含了相变和导热两种物理过程。相变导热的特点是 1.固、液两相之间存在着 移动的交界面。 2.两相交界面有潜热的释放(或吸收) | 对流部分(所需量和符号自己设定) 1 推导极坐标系下二维稳态导热微分方程。 2 已知绕流平板流动附面层微分方程为 y u y u V x u u 22??=??+??ν 取相似变量为: x u y νη∞ = x u f νψ∞= 写出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问题的相似解。 3 已知绕流平板流动换热的附面层能量积分方程为: ?=∞?? =-δ00)(y y t a dy t t u dx d 当Pr<<1时,写出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问题的近似积分解及平均Nu (取三次多项式)。 4 ] O x

5写出常热流圆管内热充分发展流动和换热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出速度和温度分布及Nu x.辐射 1.请推导出具有n个表面的净热流法壁面间辐射换热求解公式,并简要说明应用任一种数值方法的求解过程。 2.试推导介质辐射传递方程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要求表述出各个步骤和结果中各个相关量的含义。 3.根据光谱辐射强度表示下面各量:1)光谱定向辐射力;2)定向辐射力;3)光谱辐射力;4)辐射力;5)辐射热流量。要求写清各量的符号、单位。 4.说明下列术语(可用数学表达式)(每题4分) a)光学厚度 b)漫有色表面 c)? d)兰贝特余弦定律 e)光谱散射相函数 f)定向“灰”入射辐射

一、项目名称-科学技术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

一、项目名称 基于熔体结构调控的纳米晶种材料研制与应用关键技术 二、申报奖种 技术发明奖 三、提名单位 山东省 四、提名意见 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填写要求。按照要求,项目完成人工作单位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公示。 该项目针对轻质合金材料在交通运输、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等制造业轻量化发展急需和技术瓶颈,以多相熔体团簇演变与微观反应机制为突破口,发明了Al-P系、Al-Ti-C-B-N系和Al-B-C-N系纳米晶种材料及纳米晶种技术,并研制了以耐热高性能铝合金为代表的超高性能轻质新材料。以发明成果为技术依托,从无到有自主孵化一家新材料企业,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产品在1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应用。项目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出版专著1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该项目突破了铝材高温强化技术瓶颈,提升了我国铝合金新材料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了铝合金行业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和转型升级。 该项目完成人政治立场坚定,工作踏实,积极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经济发展,为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输送了急需的高技术人才。鉴于项目完成人及团队长期以来在所属领域的重要贡献,2016年被授予山东省首届“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五、项目简介

交通运输、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业对轻量化和节能减排提出了越来越紧迫的需求,以高性能铝合金为代表的高端轻质合金新材料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战略基础。但熔铸过程不可控、生产环境不友好、产品质量不稳定和服役过程不耐热等关键共性难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制约我国轻质合金材料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也与国家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距甚远。 本项目以多相熔体原子团簇调控为突破口,发明了纳米晶种材料及其应用技术;通过纳米晶种诱导和原位构筑耐热相三维构型,设计并研制出耐热高强铝合金新材料,突破了以合金成分设计调控耐热相的传统思路,满足了轻量化发展及其绿色制造的紧迫需求。在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支持下,历经十余年系统研究,形成以下技术发明: (1) 发明了Al-P系纳米晶种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与关键技术。 基于铝熔体中Al6P原子团簇的演变机制与强吸附效应,提出了“团簇溶磷”和“粒子固磷”的材料合成新原理,研发了无氧“气溶输磷”高低温双联炉工艺装备;攻克了磷在铝及硅熔体中易燃烧、易蒸发和难溶解的理论与技术难题,发明了Al-P系及Si-P系纳米晶种材料及其制备关键技术;实现了高硅及超高硅Al-Si多元系合金熔铸过程可控、产品质量稳定、生产环境友好的目标。 (2) 发明了掺杂型纳米晶种材料及其原位合成与同步掺杂工艺。 针对轻合金熔体中TiC x结构失稳和Al3BC/AlN/Al4C3形核活性低的难题,提出了前驱团簇演变与原子空位同步掺杂的TiC x/Al3BC/AlN/Al4C3纳米晶种原位合成工艺;发明了B/N掺杂型Al-Ti-C-B-N系和Al-B-C-N系纳米晶种材料,提出了熔体处理新工艺。掺杂型晶种作为Al-P系纳米晶种材料的固磷剂,不仅有效调控AlP晶种的尺度与分布,而且为耐热高性能及高强高韧铝合金的设计奠定了基础;解决了Al-Cu系合金轮毂浇不足、热裂等缺陷;提升了高强Al-Zn系合金铸件韧性80%以上,纺织机用铝织轴实现了以铸代锻。 (3) 建立了纳米晶种技术体系,研制出耐热高性能铝合金新材料。

最新东南大学918传热学考研真题及讲解

2016年东南大学918传热学考研真题及讲解 名词解释: 1.总传热过程 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另一侧流体中去的过程。 2.集总参数法 当固体内部的导热热阻小于其表面的换热热阻时,固体内部的温度趋于一致,近似认为固体内部的温度t仅是时间τ的一元函数而与空间坐标无关,这种忽略物体内部导热热阻的简化方法称为集总参数法。 3.光谱发射率 热辐射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与处于相同温度的黑体的光谱辐射出射度之比。 4.自然对流自模化 它表明自然对流紊流的表面传热系数与定型尺寸无关。 5.Bi Bi =hl/λ, 表明了导热热阻与对流换热热阻的比值。 6.局部对流传热系数 就是指某个点的对流传热系数,比如一个平板上某一点,是用该点的温度同外界温度的差来计算所得该点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 7.接触热阻 接触热阻是由于两接触面凹凸不平存在空气使得接触不完全而产生的热阻。接触热阻的大小与接触表面的材料、连接方式、表面状况及接触压力大小等多种因素有关。 8.热边界层 流体在平壁上流过时,流体和壁面间将进行换热,引起壁面法向方向上温度分布的变化,形成一定的温度梯度,近壁处,流体温度发生显著变化的区域,称为热边界层或温度边界层。 9.漫射表面 辐射能按空间分布满足兰贝特定律的表面。 10.灰体。 光谱吸收率与波长无关的物体。

简答题: 1功率恒定的电阻丝放在房间中,分析影响表面温度的因素是什么? 答:电阻丝跟外界的换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第二种是与墙壁的辐射换热。从对流换热的角度出发,影响因素主要有空气的物性参数、流速、电阻丝的散热面积、表面性质;从辐射的角度来说,影响因素主要有墙壁的温度、电阻丝的散热面积。 2为什么冷藏车表面刷白漆? 答:增加车表面的反射辐射,减少吸收辐射。 3非稳态一维无内热源环境传热系数h ,环境温度tf ,步长为△x ,写出显示差分方程并指出收敛条件。 答:p176 公式4-14a;p177公式4-16a 。 4强制对流,流体通过温度恒定两块平行板,画出传热系数变化曲线,并画流体平均温度变化曲线。 答:p244图6-6b;批、p245图6-7b 。 5水滴滴在120度和400度金属板哪块汽化更快?为什么? 答:120度的汽化更快, 因为那时候处在核态沸腾区域,热流密度更大。而400度时,处于膜态沸腾区,热流密度相对较小。 6不同直径的材料相同的小球温度计放在温度变化相同的环境中,哪个测量更准确,为什么? 计算题 1圆柱直径30mm ,圆柱表面温度80度,表面覆盖保温层,保温层导热系数为0.5W/mk ,保温层外表面传热系数10,环境温度为30度。分析保温层厚度δ对传热量的影响。若允许保温层外表面温度最高为50度,则保温层厚度δ为多少? 0.075m δ= 2空气温度为20度,速度为2m/S ,横掠直径为15mm 长500mm 的圆柱。圆柱表面温度为80度,求传热系数和换热量。 求解:

同济大学传热学题库共6套含答案

传热学(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1. 导热基本定律 22. 非稳态导热 23. 凝结换热 24. 黑度 25. 有效辐射 ?简答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 , 每小题 8 分 , 共 16 分 ) 26. 简述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27. 什么是临界热绝缘直径?平壁外和圆管外敷设保温材料是否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为什么? ?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8. 一内径为 300mm 、厚为 10mm 的钢管表面包上一层厚为 20mm 的保温材料,钢材料及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 48 和 0.1 ,钢管内壁及保温层外壁温度分别为220 ℃及 40 ℃,管长为 10m 。试求该管壁的散热量。 29. 一内径为 75mm 、壁厚 2.5mm 的热水管,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60 ,管内热水温度为 90 ℃,管外空气温度为 20 ℃。管内外的换热系数分别为和 。试求该热水管单位长度的散热量。 ?名词解释 ( 本大题共 5 小题 , 每小题 4 分 , 共 20 分 ) 21. 导热基本定律 : 当导热体中进行纯导热时 , 通过导热面的热流密度 , 其值与该处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成正比 , 而方向与温度梯度相反。

22. 发生在非稳态温度场内的导热过程称为非稳态导热。 或:物体中的温度分布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称为非稳态导热。 23. 蒸汽同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冷壁面接触时 , 蒸汽就会在壁面上发生凝结过程成为流液体。 24. 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力之比。 25.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 ?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26. ( 1 )随着导热过程的进行 , 导热体内温度不断变化 , 好象温度会从物体的一部分逐渐向另一部分转播一样 , 习惯上称为导温现象。这在稳态导热中是不存在的。 ( 2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导热体自身参与吸热(或放热),即导热体有储热现象,所以即使对通过平壁的非稳态导热来说,在与热流方向相垂直的不同截面上的热流量也是处处不等的,而在一维稳态导热中通过各层的热流量是相等的。 ( 3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及两侧壁温差远大于稳态导热。 27. ( 1 )对应于总热阻为极小值时的隔热层外径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 ( 2 )平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因为增加了一项导热热阻,从而增大了总热阻,达到削弱传热的目的。 ( 3 )圆筒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不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虽然增加了一项热阻,但外壁的换热热阻随之减小,所以总热阻有可能减小,也有可能增大。 ?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8. 解:已知 d 1 =300mm d 2 =300+2 × 10=320mm d 3 =320+2 × 20=360mm m t w1 =220 ℃ t w2 =40 ℃ =9591.226W 29. 解:已知 d 1 =75mm=0.075m d 2 =75+2 × 2.5=80mm=0.08m t f1 =90 ℃ t f2 =20 ℃

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

王韶华,女,河南南阳人,1977年出生,博士。2010年7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教学方面,目前主要承担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方面,主要在蛋白质与荧光探针的作用及其分析应用研究、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染料污染物的研究、制碱白泥的资源化利用研究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的工作,发表SCI收录论文4篇。 发表论文情况: [1] Ding-xi Cheng, Shao-hua Wang, Wen-jie Liu. Studies on the Spectra of 4,5-Dibromofluorescein with Proteins and its Analytical Applicatio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2006,53(3):707-712(SCI) [2] 程定玺, 王韶华. 碱性藏花红-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蛋白质体系的荧光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1):104-107(SCI) [3] Shaohua Wang, Shaoqi Zhou. Titania deposited on soft magnetic activated carbon as a magnetically separable photocatalyst with enhanced activity. 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0,256(21):6191-6198 (SCI) [4] Shaohua Wang, Shaoqi Zhou. Photo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by Photocatalyst of CNTs/P-TiO2 under UV and Visible-light Irradiatio.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1,185(1):77-85 (SCI)

传热学研究生模拟试题

传热学试题1 一、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 1.依靠流体的运动,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称为热对流。 2.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 的材料称为保温 材料。 3.对应管壁总热阻为极小值时的保温层外径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 4.格拉晓夫准则的物理意义表征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显示子然对流流态 对换热的影响;表达式Gr= 2 3 γ αl t g? 。 5.常物性流体管内受迫流动的充分发展段,沿管长流体的断面平均温度,在常热 流边界条件下呈线性规律变化,在常壁温边界条件下呈对数曲线规律变化。 6.一维常物性稳态导热物体中,温度分布与导热系数无关的条件是无内 热源。 7.不稳态导热采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温度场,节点的显式差分方程是采用温度对 时间的一阶导数向前差分方法获得的,此差分方程具有稳定性条件。隐式差分格式是温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采用向后差分获得,没有稳定性条件。显式差分格式中温度对位置的二阶导数采用中心差分格式获得 8.减弱膜状凝结换热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蒸汽含不凝结气体、蒸汽流速高且与液膜 重力方向相反。 9.在热辐射分析中,把光谱发射率=发射率=常数的物体称为灰体。 10.有效辐射包括发射辐射和反射辐射两部分能。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共10分,每小题2分) 1.换热器中,冷、热流体通过换热器可能经历的最大温差是热流体进口温度与冷 流体进口温度之差。(√) 2.稳态温度场中,温度处处是均匀的。(×) 3.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热边界层厚度与流动边界层厚度是相等的。(×) 4.当外径为d2的管道采取保温措施时,应当选用临界绝缘直径d c>d2。(√) 5.蒸汽在水平管束外表面膜状凝结换热时,从上面数的第一排管子的平均换热系 数最大。(√) 三、解释名词与基本概念(20分,每小题4分) 1.温度梯度 在具有连续温度场的物体内,过任意一点P温度变化率最大的方向位于等温线的法线方向上,称过点P的最大温度变化率为温度梯度,温度增加的方向为正。 2.接触热阻 在两个直接接触的固体之间进行导热过程时,由于固体表面不完全平整的接触产生的额外的热阻。

(完整word版)高等传热学复习题(带答案).doc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 1.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各种方法和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 答:导热问题的分类及求解方法: 按照不同的导热现象和类型,有不同的求解方法。求解导热问题,主要应用于工程之中,一般以方便,实用为原则,能简化尽量简化。 直接求解导热微分方程是很复杂的,按考虑系统的空间维数分,有 0 维, 1 维, 2 维和 3维导热问题。一般维数越低,求解越简单。常见把高维问题转化为低维问题求解。有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比稳态导热多一个时间维,求解难度增加。有时在稳态解的基础上分析非稳态稳态,称之为准静态解,可有效地降低求解难度。根据研究对象的几何形状,又可建立不同坐标系,分平壁,球,柱,管等问题,以适应不同的对象。 不论如何,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主要依靠三大方法: 甲.理论法 乙.试验法 丙.综合理论和试验法 理论法:借助数学、逻辑等手段,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答案。它又分: 分析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通过符号和数值运算,得到结果。方法有: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 Lapl ace 变换, Four i er 变换 ) ,热源函数法, Gr een 函数法,变分法,积分方程法等等,数理方程中有介绍。 近似分析法:积分方程法,相似分析法,变分法等。 分析法的优点是理论严谨,结论可靠,省钱省力,结论通用性好,便于分析和应用。缺点是可求解的对象不多,大部分要求几何形状规则,边界条件简单,线性问题。有的解结构复杂,应用有难度,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 数值法:是当前发展的主流,发展了大量的商业软件。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直接模拟法,离散化法,蒙特卡罗法,格子气法等,大大扩展了导热微分方程的实用范围,不受形状等限制,省钱省力,在依靠计算机条件下,计算速度和计算质量、范围不断提高,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能求解部分非线性问题。缺点是结果可靠性差,对使用人员要求高,有的结果不直观,所求结果通用性差。 比拟法:有热电模拟,光模拟等 试验法: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并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必须通过试验。试验的可靠性高,结果直观,问题的针对性强,可以发掘理论没有涉及的新规律。可以起到检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的作用。理论越是高度发展,试验法的作用就越强。理论永远代替不了试验。但试验耗时费力,绝大多数要求较高的财力和投入,在理论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应尽量用理论方法。试验法也有各种类型:如探索性试验,验证性试验,比拟性试验等等。 综合法:用理论指导试验,以试验促进理论,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浙大提出计算机辅助试验法 ( CAT) 就是其中之一。 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它可适用于稳态、非稳态,变导热系数,各向同性,多维空间,连续光滑 介质,气、液、固三相的导热问题。 2.定性地分析固体导热系数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3.什么是直肋的最佳形状与已知形状后的最佳尺寸? 答:什么叫做“好”?给定传热量下要求具有最小体积或最小质量或给定体

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汇总表

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汇总表 序号姓名性别专业学号入学年月1洪珊女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141100008852014.9 2洪宇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151100010072015.9 3杨莹女交通运输工程5151100019932015.9 4吴妍女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141100009532014.9 5黄瑛女载运工具运用工程1141100010282014.9 6徐洋超男电气工程5141100017952014.9 7葛景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141100009002014.9 8陈永亮男控制工程5141100018522014.9 9林立斌男电机与电器1151100009512015.9 10姜雪娇女载运工具运用工程1141100010262014.9 11仲露女控制工程5141100018372014.9 12解坤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141100009012014.9 13何莉君女控制工程5141100018192014.9 14周鹏男交通运输工程5141100018552014.9 15满灿女电气工程5141100018092014.9 16章婷婷女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141100009812014.9 17杨滨华男导航制导与控制1141100010172014.9 18王露女系统工程1141100010122014.9 19宁玉可男控制工程5141100018272014.9 20邓雨亭男知识产权1151190013722015.09 21樊云滨男法律硕士(非法学)5151190021212015.09 22孙胜难女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 1141140011122014.9 23黄宏女MTI5141140019002014.9 24朱姝颖女MTI5151140020262015.9 25王蓉女MTI5141140019032014.9 26罗旻烨男工程热物理1141080007912014.9 27秦俊华男兵器工程5141080024902014.9 28潘伟男工程热物理1141080007932014.9 29赵雪维女动力工程5141080017412014.9

传热学模拟试卷与答案汇编

传热学模拟试卷与答案汇编 《传热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一个表面的吸收比和( )无关。 a 投射表面温度 b 吸收表面温度 c 吸收表面面积 d投射表面性质 2、在一维平板瞬态导热问题中,可采用近似拟合公式(即第一项近似解)进行计算的条件是( )。 a Fo<0.2 b Bi>0.1 c Bi<0.1 d Fo>0.2 3、管内强迫层流充分发展段,如其他条件不变,半径增大时对流换热表面传 热系数会(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先减后增 4、通过无内热源、常物性、对称第一类边界条件的平壁非稳态导热正规状况 阶段,温度分布包括以下特性( )。 xa 线性 b仅是位置的函数 c 不再受边界条件的影响 d 仅与Fo和有关 ,5、蒸汽含有不凝结气体时,凝结换热的效果会( )。 a 减弱 b 无影响 c 增强 d 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6、下面哪种方法能够减少蒸汽通道内热电偶测温误差( )。 a热电偶靠近通道内壁 b增加热节点黑度 c 减小气流流速 d 通道外保温、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传热面上的总热阻与( )无关。 7 a 两侧流体流速 b 计算基准面积 c 壁厚 d 固体壁物性 o8、一个温度为27C的表面在红外线范围内可看作灰体,那么在的近,,,8m 红外范围内当波长增加时,灰体的光谱辐射力会( )。

a 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9、是否可以通过安置肋片来强化换热,主要取决于( )。 a 肋片材料 b 对流传热系数 c Bi 准则 d 肋高 10、流体强迫外掠平板时,边界层厚度会( )。 a一直增加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后减 d 保持不变 二、名词解释 1 膜状凝结 2 傅立叶定律 3 强制对流 4 漫灰表面 5 格拉晓夫数Gr 三、简答题: 1、导热系数为常数的无内热源的平壁稳态导热过程,若平壁两侧都给定第二类边界条件,问能否唯一地确定平壁中的温度分布? 为什么? 1 2、如图所示,在一个稳态、二维导热的温度场中划分网格,水平节点之间的间距为Δx,竖直节点之间的间距为Δy,导热系数为λ,粗黑线为边界,边界为绝热边界,请写出节点1和2的用于数值计算的节点方程。 3 2 1 5 4 3、某流体横掠平板,其热扩散率为a,运动粘度为ν,且a>ν,请画出流动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的发展规律,并说明为什么。 4、一换热器,重油从300?冷却到180?,而石油从20?被加热到150?,如换热器流动方式安排成(1)顺流;(2)逆流,问平均温差各为若干? 参考答案: 1、不会。因为稳态、无内热源的条件下,通过各个截面的热流量为常数,即只有一个边界条件。 t,tt,tyx,,41212、节点1: ,,0,,x2y2,, t,tt,tt,t,,yy325212 节点2: ,,,,,,x,0x2x2y,,,

南京理工大学宿舍条件环境照片 宿舍空调相关配置介绍.doc

2019年南京理工大学宿舍条件环境照片宿 舍空调相关配置介绍 南京理工大学宿舍条件环境照片宿舍空调相关配置介绍 高中奋斗了三年的同学们马上就要开始新的学习环境了,高考之后,从高考中“煎熬”出来的准大学生们即将开始新的大学生活。大学无疑是令人向往的,但是,对于大学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刚刚走出家人怀抱的新生们知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呢?那些师兄师姐们曾经经历的,就是新生们马上要面对的。为了让即将走入大学的同学们有的放矢的度过新生阶段。 本文主要和你介绍下南京理工大学的宿舍条件和宿舍环境的相关文章,也有南京理工大学新生入学注意事项。希望本文可以帮你对大学生活有了解。

南京理工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南京理工大学宿舍图片 大学宿舍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南京理工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也就成了同学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南京理工大学招生信息网公布的南京理工大学宿舍条件:南京理工大学宿舍条件: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宿舍采用公寓化管理。所有学生宿舍均由我校后勤集团专业物业员工负责小区的治安、保洁、设施维护等工作。 看完了官方公布的南京理工大学宿舍条件,我们有必要来看一下南京理工大学的学长学姐眼中的南京理工大学宿舍条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南理工已经开始装修新生宿舍了,跟以前的不一样了,看了也没用的。只知道是用十人间的宿舍住四人,应该比较宽敞。 南京理工大学宿舍是六人一间,有单独的阳台,有储物柜,有独立的卫生间,整体上还是很不错的。 宿舍的话,我是没听到官方答案,但应该是新宿舍,三室一厅,每个房间四个人,12个人共用一个三室一厅。空调应该没有吧,我想不会那么好吧,教室空调都没装齐。至于晚上么,周日到周四劝你还是好好自习吧,大一不抓紧学习,以后就很难学了。大学了,也不能把自己放的太松。 原来的八人间改成四人间了,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什么的,每个楼层有公共卫生间,洗衣房,淋浴。 安排好的,床位上都贴好名字了。有投币式的洗衣机,3块

《传热学》考试试题库

《传热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W/(m2·K))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内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C.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 2.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可能大于、小于 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 2·K )、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 A.8×104W/m 2 B.6×104 W/m 2 C.7×104 W/m 2 D.5×104 W/m 2 4.在无内热源、物性为常数且温度只沿径向变化的一维圆筒壁(t 1 >t 2,r 1 B. 21r r r r dr dt dr dt ==< C. 2 1r r r r dr dt dr dt === 5.黑体的有效辐射____其本身辐射,而灰体的有效辐射( )其本身辐射。 A .等于 等于 B.等于 大于 C.大于 大于 D.大于 等于 6.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 A. 0.5 B. 0.65 C. 0.15 D. 0.35 7.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8.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 )会最有效。

A. 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B. 热流体一侧 C. 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D. 冷流体一侧 9.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 )材料放在内层。 A. 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B. 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C. 任选一种均可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速 B.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C. 设置肋片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1.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12.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13.判断管内紊流强制对流是否需要进行入口效应修正的依据是( ) A.l/d≥70 B.Re≥104 C.l/d<50 D.l/d<104 14.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5.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小 16.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 A.减少导热 B.减小对流换热 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 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 17.下列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 A.传热系数 B.导热系数 C.换热系数 D.角系数 18.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C和150°C,冷流体进 出口温度分别为50°C和100°C,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约为( ) A.100°C B.124°C C.150°C D.225°C 19.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 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 A.0.5 B.0.65 C.0.15 D.0.35 20.一金属块的表面黑度为0.4,温度为227°C,它的辐射力是( );若表面氧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