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15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多发性脱髓鞘斑块形成。
由于MS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与治疗存在诸多挑战。
近年来,随着MS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为提高我国MS的诊疗水平,我们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制定了《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旨在规范我国MS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随访管理,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诊疗建议。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共识的推广与实施,提升我国MS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
本共识的内容涵盖了MS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随访管理等方面,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MS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以及针对MS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我们希望通过本共识的发布,能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MS诊疗参考,推动我国MS诊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MS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诊断方法的选择、治疗原则的制定、以及患者的长期管理等方面,以期为我国MS的诊疗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多发性脱髓鞘病变为特点。
其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较大,但多数患者具有以下典型症状。
肢体无力: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不对称的肢体无力,如下肢重于上肢,可伴有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
视觉障碍:约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复视、眼球活动障碍等视神经炎的表现。
平衡失调:部分患者会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步态蹒跚等。
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
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彭真;张礼标;吴洁;孙云霄【摘要】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临床神经系统的疑难重病,对其病理过程、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治疗药物的筛选和评价都需要合适的动物模型.论文从实验动物选择、几种重要的诱导方法及模型的行为学、影像学及病理评价等多方面对MS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介绍.%Multiple sclerosis(MS)is a chronic autoimmune disease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and a difficult case in clinical nervous system.Appropriate animal models play a key role for the research of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and mechanisms,drug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In this review,we reviewed the progress on MS models from animal selection,induction method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behavior,imaging and pathological aspects.【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7(038)004【总页数】5页(P108-112)【关键词】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动物模型【作者】彭真;张礼标;吴洁;孙云霄【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基因药物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60;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60;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微基因药物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09;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2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34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局灶性炎性浸润(视神经、脑、脊髓)、脱髓鞘以及轴突损伤、胶质增生等,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极其易变。
卡马西平与普瑞巴林治疗多发性硬化神经痛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探讨卡马西平与普瑞巴林治疗多发性硬化神经痛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120例多发性硬化神经痛患者,根据住院号单双号随机法分二组。
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实施普瑞巴林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数字表NRS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总有效率、疼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数字表NRS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多发性硬化神经痛患者实施普瑞巴林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疼痛,更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和改善睡眠、生活质量,且相比于卡马西平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卡马西平;普瑞巴林;多发性硬化神经痛;疗效;差异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类固醇治疗,但该疗法时间长、副作用严重、疗效有限。
因此,临床使用者的治疗满意度不是很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甲基强的松龙已被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本药物用药时间短,副作用较小,疗效明显,其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受到更多患者的欢迎,但无法有效缓解患者的神经痛症状。
在多发性硬化症的传统概念中,一般认为多发性硬化症的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脱髓鞘,而不累及周围神经,但研究提示多发性硬化症神经痛累及脊髓前角或周围神经,多发性硬化症的病理改变可能不仅累及白质,还可能累及延髓内的灰质和神经根,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痛。
多发性硬化神经痛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反复发作、阵发性剧痛等特点,一般不堪忍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本病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治疗,较常用的是卡马西平与普瑞巴林,这两种药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1-2]。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效果。
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13例患者经治疗其中有12例有明显的缓解,视神经损害缓解,复发2~3次,经治疗后逐渐好转。
1例病情无级解吴缓慢进展。
结论: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尽量减少神经功能缺失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治疗【中图分类号】R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1-0062-02多发性硬化(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多灶性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时间和空间上的多相性是其最重要的临床特点[1]。
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13例临床治疗方法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5岁。
均为急性亚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单眼视力障碍2例,双眼视力障碍1例,单肢或多肢无力麻木8例,发作性症状1例,眩晕、恶心呕吐1例。
有肢体瘫痪10例,感觉障碍10例,二便障碍8例,视力障碍5例,视神经萎缩1例,水平眼震3例,共济失调2例。
1.2 方法1.2.1糖皮质激素和ACTH ①甲泼尼龙起效快,不良反应较轻,对急性发作的恢复优于其他皮质类固醇和ACTH,1g溶于5%葡萄糖溶液,静脉点滴3~4小时,1次/d,连用3~5天,之后泼尼松60mg/d口服,12后逐渐减量停药。
②ACTH以80mU/d静脉点滴或肌注1周,之后3~7天减半,逐渐停药。
③泼尼松80mg/d口服1周,5~7天减量10~20mg,4~6周为一疗程。
④地塞米松30~40mg,溶于5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推注,间隔2~3天一次,连续5~7次,或2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静脉点滴,连续10~15天,之后减半,3~4周后改口服泼尼松相应剂量[2]。
多发性硬化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陈永妍;李林;张旗;尹琳琳【摘要】多发性硬化实验动物模型可模拟人类该病的不同类型或不同阶段,是研究该病病因和研发治疗药物的有效工具.【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3(033)011【总页数】4页(P1500-1503)【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自身免疫;髓鞘多肽;病毒;神经毒素【作者】陈永妍;李林;张旗;尹琳琳【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3;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3;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5+1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属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炎性反应脱髓鞘疾病,是CNS脱髓鞘疾病的典型代表[1-2]。
目前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较为公认的学说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引发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3]。
由于神经组织取样的局限性,为了获得疾病不同方面的信息,采用动物模型模拟MS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特征是十分必需和必要的。
1 髓鞘多肽片段诱导的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experimentally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是一种以特异性致敏的CD4+和CD8+T细胞介导为主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血管周围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是人类多发性硬化经典的实验动物模型[4]。
致脑炎物质能够诱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experimentally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5],这些物质主要包括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MBP)、蛋白脂质蛋白(proteolipid protein,PLP)、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 rotein,MOG)或合成的能够替代上述蛋白的多肽序列。
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新药克拉屈滨在澳大利亚上市
佚名
【期刊名称】《世界临床药物》
【年(卷),期】2011(32)3
【摘要】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新药克扣屈滨(Cladribine,Movectro)继获准在俄罗斯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获得批准的口服型多发性硬化症治疗新药后,于近期获澳大利业医疗产品管理局(TGA)批准上市,澳大利亚成为第2个批准本品销售的
国家。
本品是一种小分子药,能够影响特定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的活动及增殖。
【总页数】1页(P191-191)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症;澳大利亚;批准上市;克拉屈滨;新药;治疗;产品管理;淋巴细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4.51
【相关文献】
1.多发性硬化症新型药物克拉屈滨的研究进展 [J], 陈海丝;杨欣(综述);黄锦海(审校)
2.FDA批准Mavenclad(cladribine/克拉屈滨)治疗多发性硬化症 [J], 夏训明(编译);
3.克拉屈滨可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 [J],
4.口服克拉屈滨治疗复发性多发性硬化CLARITY研究结果公布 [J], 韩磊
5.多发性硬化症的治疗药Cladribine在澳大利亚上市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发性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伏后发病,推测这种目录可能足痫毒。
dM s 患者m 液、脑脊液中发现事种病毒的抗体滴度增高。
麻略病《≈一种嗜神经g 毒,在r Ⅱ纪20年代就发现M s 患者血清滴度明址增高.但足¨s 的地域、人种分巾与该病毒的*布大相径旌。
EB 病市(Epst eLn …gavIr us ,EB V )卡要性犯B 淋B 细胞.多项研究发现M s 患者n :早年礴染EB V 的J 乙宰很岛,少数研究“为高选100%。
曾感染过的^群M s 发牛率较未感染青高8倍.EB V 抗体的滴度水平与M s 的发病也成m 相关(H ande lA E .-11li —n^J .D i SaN t oG ,eta 』2010:A s cher i o^.M ungerK L2010)。
人粪疱跨病毒6型(1lu 衄n her pesvi r us 一6,删v 一6)主要感染C D 4+T 细胞,研究表明H H V 6活动性的感染增加M s 的发病厦复发(K uusi s t ol LH y6t Y H.K aT es S .m 』2008)。
其它Ⅱ能与M s 有关的病毒还包括副流毒病毒、水痘旃毒、人类嗜T 柞E 细胞病毒、』.多癌病毒、小微糖核酸病毒等(B r a hicH 20l0)。
但是{:述结论多是通过检测抗体得m .j £未能从患者C N S 组织中分离出病毒,所以目前认为病毒本身不会导致M s .m 是感染后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廊致病,具体的机制±要包括以F 两种:①分f 模拟机制外源的捕毒感染后会激活T 淋B 细胞州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如果病毒的抗原决定簇与卟s ∞髓鞘抗原相似.就会导致交叉免疫反应,从Ⅲ攻击自身的髓鞘组织。
@表位扩展:足指免疫应答从针对某个抗原到其他抗原逐渐生多样化,它奉来£机体的一#保护机制,以晟有效的攻击方式对更多的外来抗Ⅱ产生应菩。
但是如果扩展到自身抗原就台导致f 常组织的损伤而致病(M c M a hon E J ,B ai 】eys L ,环境因素M s 的忠舾半随地理纬度的升高m 增加,热带地E 多小F5人/10打.盟带、寒带地K 选100~200人/10打,运讣布规律*■R 绝对性,如地*加拿^n ∞《带∞目日特^忠病率较低.Ⅲ地中海南部的撒丁岛居民发病率很高,这提示种族、其他环境因素等也影响着M s 的靛病(M iloR .K abanaE 2010)。
多发性硬化症治疗方法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方法。
但是,有一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并延缓疾病的进展。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 免疫调节疗法:包括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治疗(如泼尼松龙)、干扰素疗法(如干扰素β-1a、干扰素β-1b)和口服免疫调节剂(如甲苯丁酯)。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组织。
2. 症状治疗:针对不同症状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肌肉痉挛可使用肌肉松弛剂(如苯海索、氯雷他定);对于疼痛可使用镇痛剂(如阿司匹林、可待因);对于恶心和呕吐可使用抗恶心药物(如多塞平)等。
3.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轻症状对生活的影响。
4. 协助用具和辅助技术:例如使用助行器、轮椅等辅助用具,以及使用电动技术辅助优化日常生活。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治疗方法正在不断研究中,如利用干细胞治疗、免疫抑制剂等,但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验证。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应
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如果您或者您身边有人患有多发性硬化症,建议就医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确诊和治疗方案制定。
2020疾病修正治疗药物用于多发性硬化的安全性大盘点(全文)多发性硬化(MS)作为罕见病的一种,是严重、终身、进行性、致残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近年来,多种疾病修正治疗(DMT)药物如特立氟胺、芬戈莫德、富马酸二甲酯、西尼莫德陆续在国内外获批上市,为MS患者带来了诸多选择,也改变了MS患者“药荒”的局面。
然而,MS目前仍无法治愈,患者仍需接受长期、终身治疗。
因此,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也是患者经常关心的问题。
目前已上市DMT药物的总体安全性良好,患者不必对DMT药物过度恐惧,需遵医嘱正确服药,定期进行监测。
下面我们就临床实践中医生和患者都比较关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
感染风险DMT药物多为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均可能从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
建议伴重度免疫缺陷或严重感染的患者,需严格评估患者的风险和获益,从而做出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在特立氟胺的核心TOWER研究中,安慰剂组、特立氟胺片7mg 或14mg组的严重感染风险发生率均为3%,总体严重感染风险并未升高[1]。
在TOWER延长试验期间,从安慰剂转为特立氟胺14mg 治疗,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原因可能为特立氟胺是免疫调节剂,而非免疫抑制剂,不影响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2]。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罹患重度免疫缺陷、骨髓疾病或重度非控制感染的患者使用特立氟胺[3]。
在MS临床研究中,0.5mg芬戈莫德剂量组的整体感染发生率(65.1%)与安慰剂组的发生率相似。
然而,在接受芬戈莫德治疗的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主要为支气管炎)和较小程度的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和肺炎较常见。
此外,芬戈莫德上市后治疗报告有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
由于芬戈莫德的免疫抑制特性,在开始使用芬戈莫德治疗前应考虑疫苗接种,建议时应考虑是否需要接种抗HPV感染疫苗[4]。
EXPAND研究显示,西尼莫德和安慰剂组的总体感染发生率相似(49.0% vs. 49.1%)。
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多发性硬化87例张先龙;唐玉兰;肖凯文【摘要】目的比较大剂量甲泼尼龙和常规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1993~2008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糖皮质激素治疗资料记录相对完整的20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2组.治疗组87例给予甲泼尼龙500~1 000 mg·d-1+0.9%氯化钠溶液500 mL缓慢静脉滴注,3~5 d为1个疗程.然后改为口服泼尼松60~80 mg,每天1次,1周后逐渐减量,每5 d减10 mg,直至停药.对照组114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5~20 mg·d-1,10~14 d为1个疗程,然后口服泼尼松,逐渐减量至停药.其他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氯化钾口服液、钙剂及对症用药均一致.分别在冲击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行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le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EDSS分值分别为(4.62±1.98),(4.58±1.78)分,治疗后分别为(2.97±2.41)和(3.38±1.77)分,2组治疗后EDSS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 <0.05);2组治疗前后EDSS评分差值均数分别为(1.64±1.59)和(1.19±0.93)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75例,无效12例,有效率86.2%;对照组有效82例,无效32例,有效率71.9%,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多发性硬化近期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小.【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1(030)008【总页数】2页(P1044-1045)【关键词】甲泼尼龙;硬化,多发性;EDSS评分【作者】张先龙;唐玉兰;肖凯文【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417000;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R745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
欧盟建议立即停用并召回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物达利珠单抗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评价》
【年(卷),期】2018(35)2
【摘要】2018年3月7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建议立即停用并召回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药物达利珠单抗(Zinbryta),主要是因为其严重的炎症性脑病风险.【总页数】1页(P1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种用于多发性硬化症的新药达克珠单抗的研究进展 [J], 马徵薇;宁宝入;陈立江;
2.欧盟建议立即停用并召回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物 [J],
3.欧盟评估证实达利珠单抗的风险大于获益 [J],
4.欧盟评估证实达利珠单抗的风险大于获益 [J],
5.欧盟评估证实达利珠单抗的风险大于获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