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武侠电影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徐克的武侠电影可谓:亦庄亦谐,亦雅亦俗,可以娱乐,又不失严肃。
他用武侠小说这种被所谓的“正统文学”标签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形式来探讨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人生价值;同时他能用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吸引着猎奇心理的大众,也获得了同行业知名导演的拍案叫绝。
在他的电影中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气息,熔铸着深刻的历史印记,同时又不失浪漫情调和喜剧气味。
这也是徐克导演的风格所在。
1民族气息徐克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以现代思想意识对传统进行重新改造和包装。
他的电影处处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气息,并且揉入了他深切的民族情怀。
在黄飞鸿系列中,我们可以看到代表民族精神的武术,如黄飞鸿的无影脚和少林拳法;以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如武馆文化、跌打伤科中草药文化、舞狮舞龙的节庆文化。
同时,徐克导演邀请黄沾改写《将军令》为《男儿当自强》,清楚的体现他对民族主义的彰扬。
原本古意盎然的曲调被改成节奏快的现代流行乐版,由此一来,其代表“中国”的音乐属性在现代的观影环境中得到实现,而又不失雄纠纠阳刚味十足的民族气息。
2历史印记在徐克的影片中,黄飞鸿所处的时代为1895年到1901年。
内忧外患的政治时局,东西方文明的冲突,麻木而愚昧的国民,保守顽固的清政府官员。
在徐克对环境的精心营造和充满想象力的道具运用下,黄飞鸿系列生动、形象且极富感染力的演绎了清末的部分历史。
如电影中黄飞鸿掩护广州起义人员逃走,为国家义救李鸿章、以“狮王”名义出战八国联军狮队、带领民团歼灭海盗张保仔等。
并且,电影画面中的摊贩作业、跑堂沽酒、茶楼接客、盲翁卖艺以及扎眼的洋人传教、犯人押送等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以及那些极具考究的道具、服装,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街道背景,都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真实的历史,苍茫沉郁的配乐更是表现了山河破碎、腐朽不堪而又百业待兴的那个特定时代的凄楚印记。
3浪漫和趣味徐克新武侠电影另一风格就是严肃中不失浪漫情调和喜剧趣味。
传统的武侠电影中爱情都是“侠义”主题的陪衬,但徐克电影中爱情却缠绵曲折、感人肺腑。
杨 伟山西传媒学院传媒管理系讲师,北京电影学院在读博士。
一个问题:徐克与“新新浪潮”2010年9月29日,徐克导演、刘德华主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创下了内地票房3.04亿人民币的成绩(该片投资成本对外宣传为1.3亿人民币),并代表中国电影入围了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这个票房成绩同时刷新了导演徐克和男主角刘德华在内地的成绩单。
2013年9月28日,也就是整整三年后——虽然大部分买票进入影院的观众不会记得——任何一个日期,在宣传上特意强调“三年后”徐克回归“狄仁杰系列”之作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在中国内地上映,并再次被寄予“票房种子选手”的厚望。
仅仅几天后,至少是“内地影迷界”已经出现与这种宣传相呼应的“传言”:徐克将会在此后奉上更多的此系列电影。
无论此“传言”是否有人为控制,甚至无论徐克在最开始决定拍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时候,有没有真的将其作为“一个电影作品系列的开山之作”的考虑,《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横空出世之后,所谓的“狄仁杰系列”电影确实有了可能性。
能够称之为“系列”,我们可以预期的至少有如下条件:该系列的下一部作品,除保证徐克作为导演、狄仁杰作为主角外,在投资规模、演员阵容、视听语言风格、叙事手法、宣传发行手段上,一定有着相继性。
能够做到这一点,绝对是个大动作,所以,绝不仅仅是2010年《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票房成功所简单刺激的结果,也绝不是徐克作为导演个人热情的实践。
它所牵涉到的,是一个大问题。
这个大问题我们问了好多年,那就是:电影将走向何方?再具体一点,就是当时代走到21世纪10年代,当世界、当中国、当香港发展到今天,香港电影走向何方?更具体一点,当《女人不坏》(2008年/导演)、《深海寻人》(2008年/导演)让我们失望之后,徐克电影走向何方,中国电影的扛鼎类型——武侠片——走向何方?此处提到“香港电影”,与其说是一个从制作到发行,从内容到宣传都有严格规定的严谨概念,不如说是指对于观众或者影评界能够产生心理影响的一个因素发酵而成的客体。
《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影评徐克的电影作品常常充满政治隐喻,其代表作《倩女幽魂》三部曲和《笑傲江湖》三部曲在精彩的打斗场面之外,还以出色的人物塑造和台词设计而备受赞誉。
这些影片讽刺现实政治的意味相当明显,因此《倩女幽魂》三部曲在大陆公开发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过,这些优秀的影片依然深受观众喜爱,我本人在小学时便通过家中的VCD 观看了全片。
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东方不败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他自认为所作所为是为了天下苍生,为此不惜采取各种极端手段。
他不仅对日月神教内部所有不顺从他的人赶尽杀绝,还牺牲自己,承受巨大的痛苦与屈辱,但最终却落得个“天下人如此负心于我”的结局。
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却无法获得回报,甚至连他试图帮助的对象都不理解他,东方不败的痛苦与孤独又有谁能真正体会?在这个东方不败之外,影片中还有另一个东方不败。
爱上令狐冲的“她”,从她对令狐冲的种种行为便可看出,如在变声之前一直保持沉默,这其实是因为她担心令狐冲会识破她的真实身份而离开她。
她也有着女人简单、纯情、敏感的一面。
看到这里,我想不仅令狐冲这样的英雄豪杰会为她着迷,就连所有看过这部影片的男人也会对这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心生喜爱。
东方不败既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又渴望成为普通人,享受世俗的快乐,但这两者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兼得。
一方面,为天下人实际上是为了自己,他将自己的理念视为绝对真理,为天下人做事也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无论这些理想是多么高尚,都无法掩盖其自私的本质。
当这种理想的实现需要他与他人付出巨大代价时,理想的真正实现似乎变得遥不可及,于是他整天都在追求手段,而目的却渐渐被遗忘。
为天下人做事的初衷虽然令他自己感动,但却无法被天下人所接受。
另一方面,在不放弃自己伟大事业的前提下追求世俗的爱情,只会给自身和所爱的人带来伤害。
令狐冲无法接受如此纯情美丽的姑娘竟然是传说中的东方不败,而东方不败也无法理解令狐冲为何会背叛自己。
在东方不败看来,自己为天下人做好事,同时又喜欢令狐冲,这两件事本不应相互矛盾,天下人不理解为了天下的我,难道我们不能以普通人的身份相爱吗?影片的结尾,任我行打败东方不败后,却变成了一个比东方不败更加恐怖的杀人魔王。
徐克的魔幻武侠片探析作者:王芊艺来源:《传媒论坛》2019年第17期摘要:谈到香港武侠片,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徐克的代表作,自1979年《蝶变》开始,徐克导演就创造着自己的武侠世界。
近十年来,徐克更是壮大了自己的武侠帝国,将极具魔幻色彩的元素融入武侠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魔幻武侠片。
从首部《通天帝国》的奇毒到《神都龙王》中的异兽,再到《四大天王》中迷离众生的方术,徐克已然建立了专属于“狄仁杰”的电影宇宙。
《神都龙王》片尾彩蛋放出23幅概念图更是肯定了徐克塑造“狄仁杰”系列的决心。
面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徐克电影的“狄仁杰”系列作为少有的系列魔幻武侠片值得反复研究与借鉴。
本文将从魔幻元素及武侠的融合、人物塑造、魔幻世界架构及文化溯源等方面阐述徐克“狄仁杰”系列的魔幻武侠类型特征。
关键词:类型电影;魔幻;武侠片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17-0-02魔幻電影产生发展于西方,托马斯·沙茨在《好莱坞类型电影》中提到:魔幻电影脱胎于神话传说,并常常需要一个具有神秘不可知力量的道具呈现。
在狄仁杰三部曲中,常常可以看到神话元素的出现。
在纵观中影史,早在1928年,《火烧红莲寺》便可看作是中国魔幻武侠片的萌芽之作。
《蜀山传》即可看作是徐克最早加入CG技术的魔幻武侠电影。
狄仁杰系列则是中国电影工业化运营以及导演对“魔幻武侠”追求下的多重产物,这构成了集魔幻、武侠、悬疑、动作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商业电影。
一、魔幻元素及武侠的融合导演将故事背景设置在唐朝,贯穿电影的主要人物为武则天和狄仁杰。
这些设置给予魔幻元素充分展开的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域文化结合,形成了影片魔幻的风格,《通天帝国》中从异国上贡而来的剧毒生物“赤焰金龟”,《神都龙王》中的“东岛帮”觊觎帝国统治,《四大天王》中被先帝失允的“封魔族”疯狂报复。
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自然也成为了丰富故事的蓝本。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解说文案_【武侠】武林风云侠客云集——记忆中的那些武侠经典作者:吾爱影人中国动作/奇幻/剧情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于2013年上映,由徐克导演,张家鲁徐克编剧,影片讲述了唐高宗末年,高宗与武则天出舰队攻打敌国,却遭遇“龙王”损失惨重。
狄仁杰初到洛阳便破解搭救了被掳的花魁睿姬,后与大理寺卿尉迟真金和沙陀忠查办“龙王案”。
一时间神秘人、巨型海怪、皇族安危的让洛阳城危机四伏。
随着近来《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的火爆上映,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只属于中国的特殊领域——武侠世界。
虽然这部狄仁杰系列似乎多了点魔幻而少了点武侠气息,但却又让观众们看到了徐克这位中国武侠片名导的风采。
回忆一下,自己似乎也看过不少经典武侠片,那么就来回顾一下那些昔日经典吧~ 1、新火烧红莲寺记得曾不止一次在电视中看到这部片,虽然年代已经久远,但却被之深深迷住。
方世玉、洪熙官等大名在此出现,血滴子这样的清朝第一杀人武器也在此展现,更有那座机关重重,堪称纳粹集中营一般的地狱之地红莲寺出场,真是满足了当年贞子那神秘的求知欲望。
当然这样的片子怎么能少的了反派BOSS,记得是一位犹如明朝东西厂工一般的武林高手,使用的是气功。
貌似气功在武侠片中的出场概率较少,本片的BOSS还是挺厉害的,连洪熙官都要靠当卧底才能存活。
集中营闯机关武侠片,不错~~~ 2、风云雄霸天下“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浅水游。
成也风云,败也风云。
”记得这句经典台词让当年的贞子对雄霸、风、云等人物记忆尤深,还是在电影院第一次看了这部电影。
虽然相比之下自己更爱电视剧,但电影的画面似乎更加绚丽,明雄人物也更多…… 3、黄飞鸿系列徐克的经典系列作品,这部在电视荧屏无数次出现的片子,总能让贞子停下手中的遥控器,再次重温这个晚清的民族英雄——黄飞鸿。
在晚清的武林高手中,方世玉是玩世不恭型,黄飞鸿是一代宗师型,这个系列让人认识到了晚晴人物百态。
《七剑下天山》是一部改编自梁羽生武侠小说的电影,由徐克执导,甄子丹、黎明、金城武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主演。
这部电影以其宏大的叙事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精湛的武术场面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画卷。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明末清初,讲述了七位身怀绝技的剑客,为了抵抗外敌入侵,保卫家园,组成天山七剑,共同抗击邪恶势力的故事。
电影中,七剑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命运,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史诗。
首先,影片的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徐克导演以其独特的武侠美学,将天山的壮丽景色和武侠世界的神秘色彩完美融合。
电影中的服装、道具、布景都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仿佛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尤其是七剑的剑法,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展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
其次,影片的人物塑造丰满而立体。
甄子丹饰演的杨云山,以其坚毅的性格和高超的剑术,成为了七剑中的领军人物。
黎明饰演的刘家驹,则是温文尔雅,智勇双全的代表。
金城武饰演的金独怒,则是性格豪放,一往无前的英雄。
这些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尤其是杨云山与女侠楚昭南(张静初饰)之间的爱情故事,更是为影片增添了几分情感色彩。
影片的动作场面则是另一大看点。
作为一部武侠电影,《七剑下天山》的动作设计自然是重中之重。
电影中的打斗场面激烈而精彩,每一次剑与剑的碰撞都充满了力量感,每一次招式的变化都充满了艺术性。
电影中的武术动作不仅仅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更是一种对生活、对理想的极致追求。
在深刻的主题思想上,电影传达了一种侠客精神。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七剑代表了正义和勇气,他们不畏强权,不惧牺牲,为了保护家园,为了心中的信仰,他们选择了战斗。
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正义和勇气永远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
然而,电影也不乏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观众认为影片的剧情有些复杂,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有时难以跟上节奏。
探析徐式武侠片大漠长情、江湖儿女、快意恩仇、对酒当歌……一代武侠电影宗师香港导演徐克为我们塑造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武侠电影,也为我们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武侠江湖梦。
徐克塑造的武侠人物形象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传统武侠形象的看法,用浪漫新奇的手法重塑武侠片的新的英雄情怀。
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将徐克的武侠电影称为徐式武侠片,他开创的是一个新的武侠片的时代,在武侠片的发展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了解徐克的新武侠电影,应该首先了解徐克。
徐克徐克祖籍广东,1951年2月生于越南。
自幼就对电影有极浓厚的兴趣,13岁起即开始制作八米厘实验电影。
1966年迁居香港,完成中学教育。
徐克1969年进入美国德萨斯州的南循道会大学,后来转到德州大学修读广播电视/电影课程。
由于徐克不同常人的成长经历,他在电影的拍摄上的视角也显得与众不同。
而这其中最能表现的是1983年为嘉禾所拍的《新蜀山剑侠传》,不但轰动一时,更在当时引进了好莱坞特技专家,培训出一批属于本土的电影特技人,奠定日后香港动作特效的成熟发展。
徐式的武侠时代正式的来临,他带来的视觉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在此之前,根本没有人想到原来武侠片也可以这样的拍的,这种华丽丽的空中技巧,使影迷看得心跳加速,充满了趣味。
徐克的第一次大胆尝试,就这样打开了新武侠片的市场,从此,一股徐式浪潮像洪水一样,不可阻挡。
其实,《新蜀山剑侠传》并不是徐克的第一部武侠片。
他的第一部古装剧情长片是《蝶变》,此片虽未见成熟,但徐克独特的风格和娴熟的技巧,使《蝶变》从当时充斥市场的功夫片中脱颖而出,得到电影界同仁的重视与好评,被认为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
由于第一次参剧,此片虽略显青涩,但是也被很多人看好,徐克于是用《最佳拍档之女王密令》做引子,创下当年票房,然后推出武侠片的浪潮。
这个应该可以算是徐式武侠片的第一个高峰。
一个视觉冲击的时代,徐克脱颖而出,成为新武侠片的引领者。
80年代末,武侠片的发展已经较为的成熟了,电影中的特技运用也更加的游刃有余,于是徐克以精进的视觉技术及成熟的叙事技巧,完成了名作《倩女幽魂》,再次引起轰动,这部影片突破了1979年《蝶变》及1983年《新蜀山剑侠传》这两部武侠片的风格困境,电影的画面更加的有质感,整体的剧情引人入胜,同时以续集《人间道》和《道道道》达到神怪武侠片的巅峰。
千里侠影天地正气――评电影《七剑》2004年7月,徐克导演的《七剑》开拍,影片把舞台措在了位于中国西部的天山山脉,乌鲁木齐市以及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营造了影片粗犷浩瀚的视觉奇观。
影片上映后,褒贬不一,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在于故事人物众多,平均用力,许多情节没有交代清楚。
其原因之一在于,徐克原计划的成品是一个长达四小时的鸿篇巨制,但最后出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压缩剪辑为150分钟。
无论如何,《七剑》代表着徐克武侠电影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
一、侠义核心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宋朝文天祥的《正气歌》多次出现在影片中,为《七剑》奠定了侠义的叙事核心。
“侠义”是武侠电影基本的价值内核,在群魔乱舞的世界里,正常的人伦秩序岌岌可危,坏人为非作歹,好人命悬一线,这时必然会有武力超群的侠士降临凡间,替天行道,惩恶扬善。
影片开始,泯灭人性的烽火连城为了多得赏银,疯狂屠城,连幼童都不放过,这实在是一个地狱般的世界,就在这样强大可怕的野兽前,依然有人敢于出来伸张正义,傅青主带着武庄的两个后生,不远万里前往天山搬来救兵,与敌抗衡,他们的所作所为毫无所图,只是为了拯救苍生。
正义感是他们行侠仗义的驱动力,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正是中国传统侠义的本质体现。
《七剑》采用“剑”作为主要的武器,可以说,这部影片最重要的角色就是那七把造型各异,光彩夺目的宝剑。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剑由原先的一种兵器逐渐发展抽象为一种剑侠文化,剑的轻灵飘逸,高贵不凡是智慧、品质、内涵的象征。
与其他武侠电影或武侠小说一样,剑一般为名门正派所配,而舞剑本身就是优雅风度的体现。
《七剑》中每一把剑都有文化品质在里面。
剑如其人,傅青主所配宝剑名为“莫问剑”,剑身长而富于弹性,是智慧的象征,是七剑的精神领袖。
由龙剑由大师兄楚昭南佩戴,无坚不摧,是七剑中最锋利的武器,是进攻型武器。
另外,青干剑深藏不露,高深莫测恰如杨云聪含而不露、舍神剑刚猛无俦,朴拙勇武最配韩志邦、天瀑剑、日月剑、竞星剑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性格特点,由最适合的侠客佩戴,剑就是人,人就是剑,人剑合一,《七剑》把武术动作与人的个性行为以及影片的剧情和谐统一起来,把正义必胜和剑侠优雅推向了一个新的审美高度。
徐克武侠电影叙事研究作者:崔腾来源:《电影评介》2013年第14期【作者简介】电影《刀》剧照 3D武侠电影《龙门飞甲》,用先进的电影技术呈现着导演的所思所想。
从香港电影新浪潮走出的徐克,执著探索,擅长创新。
在武侠电影世界中,徐克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他在武侠电影制作中表现出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与风格和徐克的主题性创作思维有关,有着明显的民族、时代痕迹。
从叙事结构到喜剧性视听语言,直到武侠理念的传达和表现,徐克始终拥有独特的构思方式与表现角度,主观客观的结合使得他的叙事凝聚着传统的文化特色,适应着观众的审美需求。
徐克熟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使得自身的作品充满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具有时代特征,符合中华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
徐克的风格与个性体现在他武侠电影的叙事机制与喜剧性段落上。
徐克常常大刀阔斧地按照自己的想象力与思维维度改编文学原著,但徐克武侠电影的叙事结构却很有章法,这就形成了他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此外,他在武侠电影喜剧因素的融会探索上也独树一帜。
一、徐克武侠电影叙事结构徐克武侠电影叙事结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线性叙事结构,另一种为倒叙叙事结构。
1.线性叙事结构“事件在叙事中的前后时间顺序与事件在故事中的顺序相同,是最常见的一种电影叙述方式。
顺叙严格遵循着时间的自然流动,以时间为顺序来串连事件,其特点是事件前后分明,在时间的流动中把故事呈现于接受者面前。
”(《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钟大丰、潘若简、庄宇新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90页)徐克的武侠电影在叙事上均有持续的前后因果关系,基本上属于线性叙事,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伴以强烈的正邪之间的冲突,情节层层推进,同时溶入希区柯克式的悬念,设置人物之间的误会,营造令人信服的巧合场面,造成扣人心弦的情境,节奏紧凑,决不拖泥带水。
徐克的武侠电影故事结构接近中国传统的叙述模式,契合观众的“期待视界”,并不破坏观众的观影习惯。
徐克武侠电影
武侠动作片是香港电影中的一大特色,而继关德兴、张彻、胡金铨、楚原等之后,徐克
成为八九十年代香港武侠电影的最重要的领军人物,以《倩女幽魂》系列、《黄飞鸿》系列
等,写就了一篇篇的“武林传奇”,印记了香港电影的起起落落…
徐克,原名徐文光,广东人,1951年出生于越南,1966年时移居香港,并先后在香港、
美国完成其中学、大学教育。1977年时徐克回到香港加入无线电视台当编导,推出了《家
变》、《大亨》等剧集,翌年转投佳视,以武侠剧集《金刀情侠》引起关注,尤其是当时独
立制片人吴思远的关注,这也成为了徐克进入影坛的一个契机。后转入电影圈发展,凭借《蝶
变》一片崭露头角。1984年与妻子施南生组建电影工作室,凭《英雄本色》、《倩女幽魂 (1987
年)》、《黄飞鸿 (1991年电影)》等片蜚声海内外,为香港电影开创了新的时代。在现今香
港电影界的幕前幕后人物中,徐克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武侠世界里是乱世情仇、江湖纷争的。《蝶变》是徐克1979年拍摄的第一部古装剧情
长片,此片虽未成熟,但凭借着他独特的风格和娴熟的技巧,使得这部影片从当时充斥市场
的功夫片中脱颖现出,得到电影同仁的重视与好评,被认为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作
之一。而在1983年为嘉禾所拍的《新蜀山剑侠传》,徐克利用现代电影特技,把还珠楼主笔
下的剑仙世界搬上银幕。如果现在的电影相比,片中的特技已经过时,但在当时看来,绝对
登峰造极。此片不但轰动一时,更在当时引进了好莱坞特技专家,培训出一批属于本土的电
影特技人,奠定日后香港动作特效的成熟发展。1992年有部教人击掌的出色佳作《新龙门客
栈》这是为了向大导演胡金铨(《龙门客栈》)致意。徐克延续旧作大漠孤店的封闭氛围,增
添了些暗涌于善恶间的暧昧氛围,算是独具创见,片中绝无冷场的紧凑武打场面,更将浑然
天成的韵律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该部影片是武侠片中少见的严肃之作,成就了一个新武侠
经典版本。而后的1993年的《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里由李连杰扮演的黄飞鸿形神兼备,
深入民心。该影片影像华丽,从这集起徐克开始展现大时代背景下的黄飞鸿,将传统的功夫
片提升到国家兴亡,民族大义的高度。2005年,徐克率大队人马,远赴新疆拍摄,带回了《七
剑》。《七剑》改编自武侠名家梁雨生的作品《七剑下天山》,讲述古时七名剑客为逃避朝廷
禁武令,隐匿山中,直至村民被屠杀后方重出江湖的故事。虽然整个故事人物众多,线索也
比较复杂,给人的感觉却是太满,但在技术上徐克向来是非常讲究的,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因此在俊男与美女的云集中,还是可以欣赏到其好看之处。电影《七剑》获第42届台湾电
影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徐克近年一直在华语类型片的创新上做诸多尝试,2010年的《狄
仁杰之通天帝国》作为他第50部电影可谓意义非凡。2011年一部影片更是抓住了观众的心,
《龙门飞甲》国内首部3D武侠,不能不说的视觉效果。
作为业界的先行者,徐克一直在为香港电影注入新元素。2001年由他监制的《老夫子2
001》成为香港首部结合3D动画人物和真人演出的电影。该片自复活节起,即向全东南亚
发行。徐克的另一部作品《蜀山传》也在同年暑假向全亚洲发行,并由Miramax公司购得全
欧美的发行权。2001年10月,徐克在1993年监制的《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在美国上映。
该片在一个月内累积了1400万美金的票房纪录,反映了美国观众对中国功夫片的渴望。同
时,徐克另一部科幻动作片《黑侠Ⅱ》于2003年初上映,并由新力公司向全球发行。2002
年徐克监制的《僵尸大时代》,再次由美国新力公司取得全球发行权。2003年徐克监制的
《散打》是近年来中国最流行的拳击运动,此片描述了散打拳手的奋斗心路历程,影片起用
职业散打拳手演出,充分表现了散打比赛的刺激。2005年,徐克执导影片《七剑》,全球
公映后反响强烈,这是其在武侠影片领域作出的全新探索。
人们对徐克记忆最深的是《笑傲江湖》、《倩女幽魂》、《黄飞鸿》系列,江湖儿女
的英雄气与传统民族精神在徐克的武侠世界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徐克武侠不只是打杀时的
血雨腥风,也有温情缠绵的红尘姻缘,棱角分明的人物,豪气万丈的侠义气息,一气呵成的
电影节奏,这些因素造就了徐克武侠片不可撼动的江湖地位。
徐克不仅是香港影坛上最具票房号召力的著名导演,而且也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华裔导演
之一。他的人生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有着十足的江湖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