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分层研究概述

社会分层研究概述

社会分层研究概述
社会分层研究概述

社会分层研究概述

社会分层研究概述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转型的加剧,中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分化明显,社会流动越来越难,“阶层固化”所导致的严峻社会现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目前“二代”现象成为社会大众的一个热点议题。对近年来兴起的社会阶层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廓清了社会阶层的概念,在肯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分化社会阶层社会流动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阶层分化明显。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所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二代”现象成

为社会大众的一个热点议题:“富二代”的炫富;“官二代”的张扬跋扈;“穷二代”的生存困境在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屡屡可见,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阶层固化”所导致的严峻社会现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不可漠视。鉴于此,笔者收集了自2000年以来有关社会阶层流动的学术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采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的视角,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关注角度,大体上来说,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以下焦点。

1社会分层的概念

所谓社会分层,是一种根据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

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pdf

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pdf 《社会研究方法》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社会研究方法》初版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现已出至第11版。《社会研究方法》讨论范围广泛,论述严密,从社会理论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社会研究方法》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社会研究方法》初版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现已出至第11版。《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讨论范围广泛,论述严密,从社会理论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威廉·劳伦斯·纽曼的《社会研究方法》(Social Research Methods)是一部概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经典之作。近20年来,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内被广泛选作教材,《社会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第6版)(英文版)》是其最新修订的第6版的英文版。该书对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进行了全面而均衡的论述,强调了将各种方法综

合运用的益处。书中收录了大量真实社会研究案例,从而帮助学生和读者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和方法。 全书分5编共16章,分别介绍了理论与方法的关系,方法论的含义,文献检索与学术伦理,定量与定性研究的设计、测量与取样,实验研究,调查研究,非反应式研究、田野研究、历史比较研究,以及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 《社会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第6版)(英文版)》可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传播学等社会科学专业本科研究方法双语教学课适用教材,也可供专业研究人员参考。

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

浅论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 摘要:毫无疑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这里,很多人在高兴之余也不免会产生出这样的疑问:究竟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是怎样进行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社会分层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怎么样……等等不一而足。为此,本文主要从读者有疑问的地方写起,将本文大致分为三部分:亦即首先介绍一下社会分层的概念;然后阐明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以及为什么这样划分;最后针对当今的社会分层理论提出自己的一点评价。而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状进行阐述时,我会进一步选取当代两个比较有影响李强和陆学艺的观点简要介绍,最后再一一对应着进行相应的点评。 关键词:当代社会;社会分层;分层原因;分层影响 正文: 社会分层的概念:众所周知,无论是介绍科学知识,还是日常与人打交道,首先都离不开对所要说明事物的具体介绍,以增强认知者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而社会分层作为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社会学的核心领域,对他的研究更是如此。所以,我会在进入正文之前,大致介绍一下什么是社会分层。根据《社会学教程》介绍:(1)所谓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的过程。“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

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在西方社会学中社会分层是使用比较广泛的一个专有名词,常常与阶级、阶层同义,尤其在苏联解体之前甚至有替代,淡化阶级概念的学术倾向。我国在建国初期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现象,后来在国家正确引导下才慢慢走上正轨。简而言之,(2)社会分层概念的实质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利益关系及其不平等的利益分配格局的观念反映。尽管西方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建立在与我国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之上,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以阶级划分的社会分层理论,韦伯的以财富,权力,声望,划分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以及涂尔干主义社会分层理论……依旧对我国学者研究社会分层提供了借鉴意义。 社会分层现状: 当代中国介绍社会分层现状的理论比较多,在此我谨选择李强和陆学艺的观点进行介绍。 李强在《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一文中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的方法分析五普数据,发现现在中国社会是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而且认为造成该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的分隔。他使用的具体方法是,采用社会经济地位指标测量全国就业人口,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处在很低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群体,该群体内部的分值是一致的,在形状上类似于倒过来的汉字"丁"字型的一横,而丁字型的一竖代表一个很长的直柱型群体,该直柱型群体是由一系列处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上的阶层构成。(3)根据调查显示:丁字型社会结构反映的是

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综述

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综述 发表时间:2017-08-02T16:19:50.4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3期作者:王宇宸 [导读] 社会支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范畴涉及了社会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心理治疗等多个学科领域,相关研究非常广泛。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037) 【摘要】社会支持是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均在探讨的一个范畴很大的概念。本研究对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涉及到定义、理论发展、来源、测量和相关变量几个方面。旨在以此推动社会支持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社会支持;测量;相关变量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001-02 社会支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范畴涉及了社会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心理治疗等多个学科领域,相关研究非常广泛。社会支持是一种与身心健康联系非常紧密的弹性资源,在缓解压力、增进健康水平等方面对人有着重要的影响。 1.社会支持的定义 社会支持是一个理解方式众多的变量,因此其一直缺乏系统的定义。虽然这一概念在各种文化背景之下进行理解都不存在困难,但由于其内涵太过丰富,因此在各种学科视角下,甚至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研究者的观点,都没有达到统一。 国内学者程虹娟将社会支持的定义归纳为三类。一是社会互动关系角度:社会支持表现为人与人的亲密联系,是双向的关怀与帮助,常以社会交换表现,是一种社会互动关系。二是社会行为性质角度:社会支持是能促进、帮助、支持事物发展的行为或过程,是一种于社会环境中推动人类发展的力量。三是社会资源作用角度:社会支持是个人处理紧张事件问题时的潜在资源,是通过社会交换取得的,其包括施受双方两个个体间的资源交换。 目前,从社会心理刺激金额个体心理健康两者的关系出发的定义比较受到研究者的认同,即社会支持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获得的能够减缓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2.社会支持的理论发展 社会支持最早起源于社区心理学和流行病学领域,在Cassel和Cobb等研究者的的研究中,社会支持被作为压力和个体身心健康之间的调节变量,研究者倾向于通过社会支持调节压力带给身心不健康者的消极影响。 随着社会网络分析的出现,社会支持的实证研究被大大推动,衍生出了一些更为精细的理论和测量工具,使研究者对于社会支持的了解更为深入。网络分析方法的引入使得社会支持的概念得到了更为系统化的定义,使社会支持的来源更加精细化,研究者对于社会支持对于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式的了解更为透彻。 3.社会支持的分类 国外学者Cohen等人将社会支持进行了分类,他们分类的立足点都是基于社会支持是一种社会资源这一定义角度,依据社会支持提供给接受支持者的资源性质进行划分。 Cohen和Wills等人把社会支持分成了以下四类 (1)尊重的支持:又称为自尊支持、表现性支持或情感支持,指的是个体从他人身上得到的尊重与接纳。 (2)信息支持:又称为认知向导、评价支持或建议,指的是对问题事件进行有利的说明、理解和应对。 (3)社会成员身份:指的是能够与他人共同相处,从事各种活动,以满足个体与他人的接触需求,将对问题事件的担忧转移或者直接给予受支持者积极情绪的影响从而降低其应对压力的反应。 (4)工具性支持:指的是供给财力资源、物资资源或所需要的服务等等。工具性支持通过直接提供问题解决的工具,以减轻个体的压力反应。 另外,学者Barrera和Ainlay的分类方式也比较受到认同。 (1)物质帮助:例如通过金钱或其他物质资源给予的切实帮助。 (2)行为援助:例如帮忙分担所需要的体力劳动。 (3)亲密的交往行为:例如倾听他人,对其表达尊重、关怀或理解等等。 (4)指导:例如提供某些信息以及指导行为。 (5)反馈:例如给他人的行为、思想或感情提供个人反馈。 (6)积极的社会交往:例如参与放松心情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支持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每个部分之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4.社会支持的测量 由于社会支持的界定众多,社会支持的测量方式也多种多样。施测主要采用自我报告法,多轴评价是编制此类量表经常采用的方法。我们对以下几种较为重要的社会支持测量工具进行了总结。 4.1 一般社会支持测量工具 (1)社会支持问卷(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SSQ) 由Sarason等人于1981年编制,共有27个题目,分成两个维度:社会支持数量,即需要时能够依靠他人的程度,涉及客观支持;对获得支持的满意度,涉及对支持的主观体验。 (2)Norbeck社会支持问卷(Norbeck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NSSQ) 由Norbeck等人于1983年编制,分为功能支持、网络支持和支持的丧失三个维度。 (3)社会交往调查表(Interview schedule for social interaction,ISSI) 由Hendeson等人于1981年编制,分为两个维度:社会支持可利用程度和自我感知到社会关系的合适程度。 (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由肖水源等人于1987年以国外量表为基础编制,共10个题目,分为三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目前该量表在我国社会支持研究中使用较为广泛,信效度良好。

吉登斯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吉登斯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社会学研究生班温广救 内容摘要: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阶级结构化理论中。它以市场能力与准技术关系为轴心进行社会分层,将阶级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在阶级活动和阶级结构的互动中考察各个阶层的流动。依据“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的原则,可以解析其理论认识上的得失。阐明其理论在中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吉登斯;社会分层;阶级结构化;和谐社会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是当今社会学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但目前对于其早期社会分层理论建树的介绍,国内鲜见。他的社会分层理论集中体现于《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1973年)一书。吉登斯从阶级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层面出发去考察阶级和阶级社会,运用自己独创的阶级关系结构化理论分析了当代发达社会的上、中、下三个阶层,对他倡导的中左政治路线有直接影响。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为我们提供一个认识发达社会阶级结构的一个批判性视角,同时也对于我们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所启示。 一、吉登斯的社会分层理论 吉登斯关于社会分层的构想体现在他的阶级结构化理论中。吉登斯尝试引入阶级关系结构化的理论来解决“阶级”一词在以往的运用中“经常既被用来指代经济集团,又被用来指代社会集团”[1]107这一难题。将阶级关系作为一种结构,将阶级视为具有市场能力(market skills)、处于准技术关系中并不断流动的活动者。在二者的互动中考察社会各阶层是该理论的一大特色。 首先,不同寻常的阶级社会分层前提。吉登斯在社会分层流派中属于主张划分阶级的一派。因此。认定阶级社会产生于什么时候,就成为关键的一环。吉登斯认为,阶级社会不是起源于阶级开始出现的社会,而是阶级关系开始在解释该社会的多方面关系中占据主导作用的社会。吉登斯将阶级社会的起源定于资本主义社会,其立论的前提就是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劳动契约关系。它构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与政治分离”的特征。[2]38—39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的商品化和根据绩效确定的劳动分工原则取代了基于习俗确立的分工原则,公开市场上资本和工资劳动形成契约纽带关系主导着阶级关系,造成了“经济”与“政治”的分离。这体现在,国家仅提供行政服务与法律机构保障契约关系,使雇主以国家的公共权力为靠山剥削劳工。积累巨额财富。而政府中的统治精英并不拥有社会的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研究报告 题目: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作者:王才丰 学号: 班级: 2013级编辑出版联系方式: 日期: 2014年5月25日

浅谈社会支持理论 理论发展历史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简述: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从提出到现在,其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并未达到统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就有不同的意思。从社会行为性质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Sarason(1983)等提出,社会支持是一种能促进扶持、帮助或支撑事物的行为或过程,是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的反应,是人们的整体参与水平、社会支持环境来源,社会支持能否为个人提供帮助的复合结构,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促进人类发展的力量或因素。陈成文(2000)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从社会互动关系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Edvina(1990),丘海雄等(1998)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援与帮助。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社会资源作用角度来定义社会支持的概念,李强(1998)认为,“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是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二)发展历史:有关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研究最早来自

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现代 交际 57金雪莲 张丽红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吉林 吉林 132013) [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 亲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 亲社会行为 合作 [中图分类号]Q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二、国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变量更多更广,为更加准确地解释和预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例如,Knight等人考察了影响6~9岁儿童捐助行为倾向的心理因素。他们发现一些变量,诸如移情(同情心)、情感推理和对金钱的认知等,单独的这些变量与捐助行为之间的相关很低,但同时考察这些变量发现,可以对亲社会行为进行预测。日本近几年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情绪认知、移情、自我等个体内在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二)统计方法逐步发展,更关注自然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 例如日本学者运用录像技术较系统的研究了从幼儿到初中学生班级内自发的亲社会行为,结果显示,幼儿为每小时2.85次、小学五年级学生每小时1.38次,小学五年级学生自发的亲社会出现率多于初中二年级,证实亲社会行为出现率 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三)关注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与模式的作用 例如,Nelson和Crick(1999)最早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了SIP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亲社会儿童的确存在独有的SIP模式:友善的归因倾向而非敌意的归因倾向;关系性目标定向而非工具性目标定向;对亲社会行为反应做积极评价而对攻击性反应做消极评价。 (四)跨文化研究逐步发展 比如美国跨文化的研究显示,来自于非工业化社会的儿童往往有更多的利他行为,过于强调竞争和个人目标而非群体目标的西方社会儿童的利他测验分数比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对从亲社会行为中赢得表扬持冷淡态度,他们把否认自己所做的好事看作是更加积极的行为,这是中国文化强调谦逊和虚心的结果,而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儿童认为爽快的承认自己做的好事是应该的。Stewart与Sunita等人(2000)通过对西方和亚洲小学2年级的儿童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可以训练和强化儿童对他人的关注,并且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与捐献行为相关。Nirmala与Sunim等人通过对72对中国和印度儿童(4岁)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对儿童的行为以及分享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互动产生影响。 三、我国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足。 (一)亲社会行为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研究 宗爱东、李丹在研究中发现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不大,分析原因这可能与2岁儿童性别角色尚未定型有关。马娥、丁继兰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对103名3~6岁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对各年龄阶段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中亲社会行为类型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各年龄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幼儿亲社会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幼儿亲社会行为总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就每个类型的亲社会行为来看,分享和安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他行为性别差异不显著。刘志军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二)亲社会行为与移情的关系研究 主要强调移情的认知、情绪情感两方面以及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丁芳在《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由移情的认知成分之一的角色采择能力人手,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与移情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女孩在移情及亲社会行为表现上优于男孩。 收稿日期:2010年10月16日 责任编辑:景泉金雪莲:任职于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转56页)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包括健康服务和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前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服务;后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间接相关的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二.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 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者会处理老人的这些认知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在有些个案中,社会工作者帮助老人改变情形,即消除产生情绪问题的因素。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改变老人的认知,帮助老人适应情形,因为老人所面对的情形是无法改变的。特别要注意的是老人对待介入的态度,观察老人是否有抵触情绪。 三.精神问题的解决 包括:第一,老人珍惜生活非常重要。第二,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此建构生命的意义。第三,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第四,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寻求和解和宽恕,弥补过往生活留下的缺憾。最后,拓展

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社会工作者要把握这些,开展相应的工作,在精神上关怀老人。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有效动员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要求从业人员有“家庭思维”。“家庭思维”指的是把老人看成是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它会影响老人的所思所想。 1.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 主要包括:老年伴侣工作、家庭体系的工作、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和促进老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 2.在老年伴侣工作方面 通过婚姻生活回顾,追寻往事,解决旧时冲突。中华考试论坛 3.家庭体系的工作 包括:(1)帮助家庭“解除羁绊”,把家庭动员起来。(2)识别成功的家庭应对技能,并根据需要拓展新的技能。(3)帮助老人及其家人把有冲突的需求排出先后秩序。(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4.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 包括:开办照顾人支持小组;维系住照顾人,给他们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具体的建议,让照顾事宜效率更高,更有收获。

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匹配效应文献综述

晕轮效应对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社会(身份)匹配效应 1.亲社会行为 1.1利他主义 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等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但总体上均从亲社会行为的行为表现、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般而言,亲社会行为在概念上要比利他主义广泛,而利他主义(altruism)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沙莲香将利他行为定义为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并概括了利他行为的四个特征:①利其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自己的私利;②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面压力;③不求任何回报的; ④具有自我牺牲性,需要个人付出一定代价,但个人并不计较。 石里克从纯度、程度、广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利他行为1,从纯度上可将利他行为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可称作“软”利他行为,即以寄希望于受惠者日后将施惠于己为动机的利他行为。其二,可称作“硬”利他行为,即行为者并不指望从受惠者的回报中取得满足,只是单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取满足。从程度考虑,“硬”利他行为又可分为两种情况:有限的(或适度的)“硬”利他行为何无限的(或彻底的)“硬”利他行为。 1.2亲社会行为 由于对于利他行为,研究者时而从行为角度考,时而又结合当事者的行为动机考虑,难有定论,所以本研究将采用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行为,其行为的后果是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好处。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大部分文献都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2,它是一个连续体,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 归结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如下特点:其一,在研究视角上,许多研究者从亲社会行为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出发,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在研究被试上,为了避免被试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研究者大都选择婴幼儿、儿童为研究对象,对青年以及成人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甚少。最后,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多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假设情境测验法、评定法、同伴提名法、问卷法和自我报告法,也有采用实验室实验;卡利罗斯基采用由一些小故事构成的“不完全投射测验”来编制“亲社会行为动机调查表”,这其实类似于假设故事情境,即在某些亲社会行为场景故事后,附有被选的动机及其他社会认知选项。 2.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 任何一个行为,其行为主体本身具有某种动机,而处在“事外”、作为知觉者的人们对其动机也会形成某种知觉、判断——这正是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归因理论的研究领域。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知觉和判断。原先的归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就领域的自我归因和个人动机方面,Weiner将归因从总体上分为两种:其一是自我归因(intrapersonal attribution)或个人归因,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其次是人际归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或他人归因,即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本研究的“动机归因”主要指第二种,即对他人亲社会行为的原因的知觉。 由于归因和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本研究在论述中,不将它们做出区分。研究者主要动机归因的理论、模型、偏差进行研究,也有对其类型进行的研究。目前有关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利他取向的亲社会动机理论, 包括基因决定论模型、移情利他主义假设、消极状态缓解模型、移情式快乐假设;二是利己取向的社会交换理论3此不具体展开。(附表一中有部分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罗列) 巴塔尔(Bartal)根据行为的目的不同,将亲社会行为分为利他行为和偿还行为。斯陶布(E?Staub,1984)用亲社会价值取向来表示人们帮助他人的动机和目标,认为亲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三种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分层概述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社会差别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有许多自然差别同社会差别有着较强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性又是非常稳定和持久的,对人们的社会表现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地位 ①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社会地位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②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 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非正式社会地位则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多重性是指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唯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即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 ②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既要对正式地位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做定性分析,又要对社会成员在各类社会地位上的分布以及由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地位间联系状态做定量研究。 (4)总结 影响人们社会表现的社会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地位性质、地位间关系及多重地位的复合性决定的。社会地位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是分层研究所依据的最重要分类标准以及研究出发点。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从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①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②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 a.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判定标准;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题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归纳与演绎:科学要运用归纳和演绎两套逻辑体系。归纳是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对大 量现象的观察概括出具有普遍性或一般性的结论。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或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具体的事件或现象。也可以说,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经验到结论,而演绎则相反。 2.假设检验逻辑:波普提出的假设检验法是由归纳和演绎这两种逻辑构成的,它有助于克 服两者的局限性。假设检验法是从理论推导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观察来检验假设,假设如果被证实,就可以对被观察到的具体现象做出有效的理论解释;假设如果被证伪,就要对理论做出修正或推翻原有理论、发展新理论。 3.横剖研究:是在某一个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的研究。所谓横断面是指研究对象的 不同类型在某一时点所构成的全貌。(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在某一时间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各种意见和态度。) 4.纵贯研究:是在不同时点或较长的时期内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纵贯研究包括三种类 型: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追踪研究) 5.实地研究:是不带假设直接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理解和抽 象概括从经验资料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6.个案研究: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个体(如个人、家庭、企业、社区、 班组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它的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貌。 7.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一般与实地研究相联系。它是在自然场所里进行的直接的观察,而 且多采取无结构观察的形式。 8.间接观察:是通过某些中介物来观测调查对象;这类似于测量学中的“三角测量”,即 分别通过直线和折线来确定某一点的确切位置;并比较各种不同途径的结果来检验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包括两种类型:物质痕迹观察和行为标志观察) 9.结构式访谈(标准化访问):结构式访谈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这种访谈的访问物件必 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选取,一般采用机率抽样。访问的过程也是高度标准化的,即对所有被访问者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对被访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是完全统一的。 10.深度访谈(临床式访问):为搜集个人特定经验(例如偷盗、吸毒、自杀)的过程及其 动机和情感资料所做的访问。后广泛运用于对一般人的个人生活史及有关个人行为、动机、态度等的深入调查中。 11.信度与效度:信度是指测量数据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有稳定地测量到 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也就是说信度是对测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而言的。 效度是正确性的程度,即测量工具确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制的程度。效度越高,即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其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真正特征。效度是任何科学的测量工具必须具备的条件。 12.调查研究: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从调查对象收集资料, 并通过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13.问卷法: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学基本研究 方法之一。 14.测量:是社会研究的重要环节,实证研究实际上是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与测量。在社会 研究中,所谓测量就是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量度。具体地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对我国近二十年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综述 亲社会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一切正向的积极行为,如合作、关心、帮助、分享等。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幼儿期是培养幼儿亲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最佳阶段,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对个体以后的社会性发展、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儿不但通过可以从他们对别人的善意帮助中受益,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和援助的幼儿,对他们以后的社会性发展更是受益匪浅。正是基于幼儿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我们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了从1990-2010年近二十年来学者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并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幼儿亲社会行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对指出了未来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关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 为了能够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近二十年来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状况,我们从中国知网上检索了从1990—2010二十年间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论文,共检索到117篇,其中核心期刊36篇,非核心期刊71篇,会议论文4篇,硕博论文6篇。为了便于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我们把1990—2010二十年间分为两个阶段,即1990—2000年和2001—2010年。这种时间段的划分依据是有两个方面的理由:第一,这种划分便于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前后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变化;第二,这种划分有利于分析两个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重点及预测未来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趋势。从1990—2010年间国内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文章数量及每个阶段分布状况如下表一所示: 发表时间期刊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合计比例1990--2000 33 33 28% 2001-2010 74 6 4 84 72% 合计107 6 4 117 (表一:1990—2010年间发表的幼儿亲社会行为论文统计表)

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研究综述

[摘要]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社会结构的静态面与动态面的双重反映。本文是基于当今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理论渊源,以及我国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现状作了一个初步的概述,从而对笔者以后的个案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与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114-02 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理论渊源 1.1社会分层理论渊源 分层最初是个地质学的概念,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们借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社会的纵向结构。在这里所说的社会分层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它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在社会学界,基本上认为社会分层根源在于社会差别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差别的存在,就意味着有高低和层次之分,因此只要有社会差别就会有社会分层。 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马克思•韦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结构必须按照三重标准。它们分别是财富、威望和权力。首先,财富是经济标准,他认为依据财产的差别,就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其次,威望是社会标准,他认为个人在所处环境中得到的声誉差别,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身份群体,从而来划分阶层;最后,权力是政治标准,权力地位取决于人们强行实行自己权力的可能性和程度,权力最关键的来源是科层制。在他看来,这三个标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又可各自独立来划分阶层结构。韦伯的三位一体社会分层理论对社会学界影响很大,也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出现,在方法论上,形成了与马克思一元阶级分层理论相对应的多元分层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沃纳继承和运用了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他提出了六个阶层的划分方法:上上层,指老财阀,他们不但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具有上流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下上层,指新财阀,他们实际上是一些暴发户,虽然在财产上不少于上上层,但却没有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上中层,也就是高级白领阶层,如医生、教授等;下中层,指所谓的下层白领阶层,如秘书、工厂职员等;上下层,就是所谓的蓝领阶层,如工厂里的技术工人,农业技术工人等;下下层,指一些没有技术专长的体力劳动者和失业者等。 除此之外,西方的社会学家还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资收入和身份威望等方面具体而细微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为连续排列的若干个小层次,即续谱。在西方社会中还有布劳―邓肯的职业分层学说以及帕森斯的分层功能论、达伦多夫等人代表的分层冲突论等。在最近的十年中,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发展成了三大派别:第一派是阶级学派,仍主张划分社会的各阶级,这一派有两个分支:一支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以怀特为代表,另一支是以高德索普教授为代表的新韦伯学派,因为他强调从非经济资源的占有来划分社会阶层;第二派是以美国的戴蒙为代表的主张以职业声望来划分阶层;第三派是以布迪厄为代表的以人的消费嗜好或者是偏好来划分阶层。 1.2社会流动理论渊源 社会流动研究的创始人是索罗金,他在1927年发表了《社会流动》这本著作,从而也开创了社会流动概念的先河。在索罗金的著作中,社会流动可以被理解为个人或社会对象或价值,被人类活动创造的或修改的任何变化,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转变。在当今社会学界对于社会流动的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社会学中所强调的社会流动是区别于人口学所研究的“人口流动”和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力流动”,因为人口学和劳动经济学所强调的是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即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而在这里社会流动指的是阶层流动,是从一个社会阶层流向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变动过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学中最常见的划分有三种,即根据流动的向度将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是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垂直流动是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垂直流动还可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除此,根据流动是否为代内,将社会流动分为代

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

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0-05-12T16:39:31.810Z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3月中旬供稿作者:朱静敏;张慧影;李亚伟 [导读]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探讨了亲社会行为如何获得 朱静敏;张慧影;李亚伟(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 050091) 摘要:本文首先从概念和理论的角度解释了亲社会和情绪;其次,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将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来阐述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最后,针对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定的评述和展望。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223-01 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与理论 西方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才有研究者开始真正关注同情、分享、助人、合作一类的亲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而我国则是始于80年代末期。 1.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不同,因而在谈到亲社会行为时,其所指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亲社会行为”一词,是美国学者威斯伯1972年在《社会行为的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先创设的,它是用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益处,但对接受者有益的行为一一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于他人为目标的行为。一一俞国良(1999)。对于上面的各种定义,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共同点,即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利他主义指关心他人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亲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即其行为的目的不仅仅是助人,还有其它企图。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亲社会”是合乎社会道德标准的意思,是与“反社会”,即违反社会道德标准相对的,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由此可推演出“亲社会侵犯”的概念,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 1.2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探讨了亲社会行为如何获得。Rushton在《利他、社会化及社会》中阐述到:与亲社会行为有关的移情、角色扮演及道德准则的内化都可以通过设计好的学习过程而获得和增加。社会交换理论: C.J.Morgan&R.F.Peck,提出了“助人的代价——报偿模式”。认为代价与报偿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得到的报偿超过付出的代价时,助人行为最容易发生。社会行为理论:E.Staub,人们在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动机,其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某种期望。人的动机是潜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被激活,人的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在特定情境中被激活的可能性越大。社会认知理论:https://www.doczj.com/doc/cd6507959.html,tane&J.M.Darley的助人行为模型。在紧急事态发生时,在场的人决定是否要介入,需要经历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社会文化规范。S.H.Schwart认为,个人的行为受社会规范支配,个人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形成的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个人做出亲社会行为。 2 情绪概念及亲社会行为中的情绪效应 2.1 情绪的概念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脑的神经机制相互作用的过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此外,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和消失。最后,情绪具有功能性,主要包括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等。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情绪不仅对人的认知活动起到驱动作用,还可以调节认知加工的过程和人的行为。 2.2 亲社会行为中的情绪效应由于情绪具有功能性,那么不同的情绪也会对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在情绪好的情况下人们会去帮助人,而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降低帮助他人的可能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们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往往也有助人的表现。 2.2.1 积极情绪效应研究者认为,情绪好对助人行为的促进原因有三:其一,物以己喜。在我们情绪好时,即使是炎热的夏日正午,毒辣的阳光,我们也会觉得并不讨厌呢,所谓“心静自然凉”就是这个道理。其二,助人行为会帮助我们保持情绪良好。如果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并解决问题的话,会认为自己体现了社会价值,并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2.2.2 消极状态释放模型消极状态释放模型Cialdinietal.认为,通过帮助别人,往往能减轻自身的忧伤和苦恼。消极状态释放模型包含三个基本的假设:第一个假设,激发一个人实施助人行为的消极状态能够由多方面引发。可以是一个人伤害另一个人之后的内疚;也可以是观察到另外一个人不幸后的悲伤;还可以是与受助者无关的他人而来的悲伤或内疚等。第二个假设,助人是一种消除负性情绪的有效方式。根据消极状态释放模型,如果在助人之前,潜在的助人者的情绪得到了调整,那么此时的情绪就不再能激发其去助人。第三个假设是,消极情绪对助人行为的激发是有条件的,仅仅当人们相信他们的善行能提高其情绪水平时,他们才会实施亲社会行为。 助人表现中的积极情绪效应和消极状释放模型所支持的事实似乎是矛盾的。Roeshnna等人用实验对这种不一致的现象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悲哀和快乐的臆想影响实验参与者的心境。 3 研究现状的思考 近年来,反社会行为屡见不鲜,给社会发展和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是从消极、积极情绪两个方面进行,而对于具体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那些情绪因素促进或降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还很少,特别是消极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更为复杂,目前没有定论。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64-366. [2]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五次印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45-369. [3]Batson.Prosocial Motivation:Why do we Help Others?Advanced Social Psychology.1995.PP.333-381. [4]Gintis Herbert,Bowles Samuel et al.Explaining altruistic behavior in human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03.May153-17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