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裂缝鉴定标准

房屋裂缝鉴定标准

房屋裂缝鉴定标准
房屋裂缝鉴定标准

房屋裂缝鉴定标准

买房,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词语。当我们在准备买房时,如果发现房屋有裂缝现象,就需要对房屋做出鉴定了。那么房屋裂缝鉴定标准是怎么样的?

一、房屋裂缝鉴定标准是什么

从建设部发布的房屋质量检验标准来说的话,墙面开裂一般如果不超过1毫米则可以说是质量过关是合格品,而如果超过1毫米则说明是不合格房屋,那房屋裂缝的鉴定标准就不达标。

如果整个墙面有无数的无规则裂缝或有有规则的斜线裂缝可以判断质量有问题了,一般裂缝继续增大的稳定性是两年,斜线裂缝属于墙体受力不均匀所致。至于屋裂缝宽度最大限度应是1毫米。

经过房屋安全鉴定之后,就可以得出房屋的危险性鉴定等级,那么房屋安全鉴定的标准是怎么划分的呢?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二、房屋裂缝的几种情况

1、正常性裂缝

墙壁裂缝如果是室内墙上对应,而且延伸至插线盒等地方,多是因为墙壁上凿开了串线槽放置电线,而后填补水泥干燥后出现裂缝。墙壁裂缝如果延伸很长,而且墙与地面都有,连在一起,多是大型塔楼在分期浇注时留下的楼板的伸缩缝的问题,这是正常的结构裂缝。

2、温度性裂缝

温度性裂缝属于最常见的房屋裂缝,对房屋结构安全影响不大。像这种基于环境温度导致的墙面裂缝,只影响房屋室内的外观,不会影响房屋的安全性,可适当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比如在裂缝处贴无纺布、粘贴PVC网格布或用砂浆堵缝,再用腻子粉找平,然后使用涂料进行粉刷修补即可解决。

3、接缝处裂缝

这种裂缝也是比较棘手的一种裂缝,通常发生在新旧墙体的接缝处。比如建筑开发必须预留的施工洞那一块儿的墙体通常是后砌的,它与原墙体如果不能自然连接成一片,也会产生裂纹。这种裂缝,建议等整个楼体变形趋于稳定之后修复,短时间之内的修复容易出现反复。

4、沉降裂缝

第二种要说的就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房屋在建成后,地基一般都会下沉,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的话,沉降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

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以上资料来源小编整理的相关知识https://www.doczj.com/doc/cd2197170.html,/qingdao,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浅谈房屋安全鉴定中常见裂缝

浅谈房屋安全鉴定中常见裂缝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中有关结构构件常见裂缝进行阐述,为房屋安全鉴定提供依据。 【关键字】裂缝;房屋安全鉴定;荷载裂缝;变形裂缝 引言 裂缝是固体材料某种不连续现象,大量工程实践所提供的经验都说明,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而房屋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因此在房屋安全鉴定中,鉴别和分析裂缝是重要内容之一。 一、主要结构裂缝类别 房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承受两类荷载或作用:第一类荷载,包括静荷载、动荷载和其他荷载;第二类荷载,即变形荷载(因温度变化、材料收缩和膨胀、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等)。因此,可将裂缝分为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 1、砌体结构裂缝 荷载裂缝是指墙体因受第一类荷载而产生的裂缝。墙体承受自重以及楼盖、屋盖传来的竖向荷载,墙体还可能承受水平地震作用,当墙体因荷载作用产生的应力超过其抗压、抗剪、抗拉强度时,即产生受力裂缝。 变形裂缝是指由结构变形引起的裂缝。外界温度、湿度变化、地基基础变形和不均匀沉降、材料本身的收缩等因素作用,可能导致房屋结构变形,使砖砌墙体内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当该应力超过材料强度时,就会造成墙体的开裂,即产生变形裂缝。常见的变形裂缝有沉降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 国内外调查结果表明,砌体结构产生的裂缝,属于变形和以变形作用为主引起的约占90%;荷载作用或以荷载作用为主引起的约占10%。 2、混凝土结构裂缝 荷载裂缝:由第一类荷载直接作用产生的应力所引起的裂缝,称为荷载裂缝。当结构自重、使用荷载等因素超过设计初始设定值时,造成结构承载能力小于荷载作用,导致结构产生裂缝。在由外荷载直接引起结构裂缝的工程,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当内力达到30%极限荷载时(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便已出现裂缝,裂缝宽度在0.05~0.10mm,这种裂缝对

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建设部文)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 准(试行) 【颁布单位】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颁布日期】 19841108 【实施日期】 19850101 【章名】前言 为了统一评定各类房屋的完损等级标准,科字地制定房屋维修计划,尽快地提高房屋完好率,我部委托无锡市房地产管理局编写了《房屋完损 等级评定标准》,现批准自1985年1月1日起在房地产管理所试行。 【章名】1引言 1.1为使房地产管理部门掌握各类房屋的完损情况,并为房屋技术管理和修缮计划的安排以及城市规划、改造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特制 订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房地产管理部门经营的房屋。对单位自管房(不包括工业建筑)或私房进行鉴定、管理时,其完损等级的评定,也可适用本标准。在评定古典建筑的完损等级时,本标准可作参考。 1.3对现有房屋原设计质量和原使用功能的鉴定,不属本标准的评定范围。 【章名】2一般规定 2.1房屋按常用结构分成下列各类: a.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钢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参照列入); b.混合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 c.砖木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砖木建造的; d.其他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竹木、砖石、土建造的简易房屋。 2.2房屋完损状况,根据各类房屋的结构、装修、设备等组成部分的完好、损坏程度,分成下列各类: a.完好房: b.基本完好房; c.一般损坏房; d.严重损坏房; e.危险房。 注:危险房是指承重的主要结构严重损坏,影响正常使用,不能确保住用安全的房屋。

2.3各类房屋结构组成为:基础、承重构件、非承重墙、屋面、楼地面;装修组成分为:门窗、外抹灰、内抹灰顶棚、细木装修;设备组成分为:水卫、电照、暖气及特种设备(如消防栓、避雷装置等)。 2.4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在划分房屋完损等级时应结合抗震 能力进行评定。 2.5房地产管理部门在统计房屋完好率时,应按本标准所确定的 完好房和基本完好房一并计算。 2.6凡新接管和经过修缮后的房屋应按本标准重新评定完损等级。 结合房屋的定期普查鉴定,亦应调整房屋的完损等级。 2.7房屋完损等级的评定,一般以幢为评定单位,一律以建筑面积(平方米)为计量单位。 【章名】3房屋完损标准 3.1完好标准 3.1.1结构部分: 3.1.1.1地基基础:有足够承载能力,无超过允许范围的不均匀沉降。 3.1.1.2承重构件:梁、柱、墙、板、屋架平直牢固,无倾斜变形、裂缝、松动、腐朽、蛀蚀。 3.1.1.3非承重墙: a.预制墙板节点安装牢固,拼缝处不渗漏; b.砖墙平直完好,无风化破损; c.石墙无风化弓凸; d.木、竹、芦帘、苇箔等墙体完整无破损。 3.1.1.4屋面:不渗漏(其它结构房屋以下漏雨为标准),基层平整完好,积尘甚少,排水畅通。 a.平屋面防水层、隔热层、保温层完好; b.平瓦屋面瓦片搭接紧密,无缺角、裂缝瓦(合理安排利用除外),瓦出线完好; c.青瓦屋面瓦垄顺直,搭接均匀,瓦头整齐,无碎瓦,节筒俯瓦灰梗牢固; d.铁皮屋面安装牢固,铁皮完好,无锈蚀; e.石灰炉渣、青灰屋面光滑平整,油毡屋面牢固无破洞。 3.1.1.5楼地面: a.整体面层平整完好,无空鼓、裂缝、起砂; b.木楼地面平整坚固,无腐朽、下沉,无较多磨损和稀缝; c.砖、混凝土块料面层平整,无碎裂; d.灰土地面平整完好。 3.1.2装修部分:

房屋安全鉴定中常见裂缝鉴别与分析

房屋安全鉴定中常见裂缝鉴别与分析 【摘要】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不可避免,也是适当允许的。裂缝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原材料性能缺陷、施工质量低劣、环境条件的变化、使用不当、地基不均匀沉陷等等。本文主要针对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中有关结构构件常见裂缝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房屋安全鉴定结论提供可靠现场检测依据。 【关键字】裂缝;房屋结构;结构性裂缝;非结构性裂缝 引言 在房屋安全鉴定中,现场调查、检测中裂缝是最普遍的现象之一,而建筑物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因此,如何鉴别裂缝、分析裂缝、控制裂缝,是安全鉴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 房屋结构类型 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中常遇到的房屋结构主要类型:混凝土结构、砌体(混合)结构。 1.1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是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的统称。 房屋安全鉴定中常遇到的为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承重,现浇混凝土梁、板或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局部现浇混凝土板)楼(屋)盖的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1.2 砌体(混合)结构 房屋安全鉴定中常遇到的为砖墙或(砖墙及现浇混凝土柱、梁)承重,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局部为混凝土现浇板)楼(屋)盖或采用混凝土(木)檩条的屋盖。由于砌体结构主要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整体性较差,抗拉、抗剪强度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 2 结构裂缝类别 2.1 混凝土结构裂缝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应力裂缝、温度裂缝、干缩裂缝、沉降裂缝、施工裂缝、构造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判别裂缝。 2.2 砌体(混合)结构裂缝 砌体(混合)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外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二是由变形引起的裂缝(主要有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陷或膨胀等变形)。 3 结构基本构件裂缝分析 3.1 裂缝分析

危房鉴定标准

危房鉴定标准 一、地基基础 1、当地基部分有下列现象之一者,应评定为危险状态: (1)地基沉降速度连续2个月大于2mm/月,并且短期内无终止趋向; (2)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其沉降量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施规范》(GBT7-81)规定的允许值,上部墙体产生沉降裂缝宽度大于10mm,且房屋局部倾斜率大于1%; (3)地基不稳定产生滑移,水平位移量大于10mm,并对上部结构有显著影响,且仍有继续滑动迹象。 2、当房屋基础有下列现象之一者,应评定为危险点: (1)基础承载能力小于基础作用效应的85%(R/γOS<0.85);基础老化、腐蚀、酥碎、折断,导致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 (2)基础已有滑动,水平位移速度连续2个月大于2mm/月,并在短期内无终止趋向。 二、砌体结构 1、砌体结构有下列现象之一者,应评定为危险点: (1)受压墙、柱沿受力方向产生缝宽大于2mm,缝长超过屋面1/2竖向裂缝,或产生缝长超过层高1/3的多条竖向裂缝; (2)受压墙、柱表面风化、剥落、砂浆粉化、有效截面削弱达1/4以上; (3)支承梁或屋架端部的墙体或柱截面因局部受压产生多条竖向裂缝,或裂缝受度已超过1mm; (4)墙柱因偏心受压产生水平裂缝,缝宽大于0.5mm; (5)柱、墙产生倾斜,其倾斜率大于0.7%,或相邻墙体连接处断裂成通缝; (6)墙、柱刚度不足,出现现挠曲鼓闪,且在挠曲部位出现水平或交叉裂缝; (7)砖过梁中部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端部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或支承过梁的墙体产生水平裂缝,或产生明显的弯曲、下沉变形; (8)石砌墙(或土墙)高厚比:单层大于14,二层大12,且墙体自由长度大于6m,墙体的偏心距达墙厚1/6。 三、木结构 1、木结构构件有下列现象之一者,应评为危险点:

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doc

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 《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 (1984年11月8日) 城住字〔1984〕第678号 为了统一评定各类房屋的完损等级标准,科学地制定房屋维修计划,尽快地提高房屋完好率,我部委托无锡市房地产管理局编写了《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现批准自1985年1月1日起在房地产管理所试行。 1引言 1.1为使房地产管理部门掌握各类房屋的完损情况,并为房屋技术管理和修缮计划的安排以及城市规划、改造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特制订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房地产管理部门经营的房屋。对单位自管房(不包括工业建筑)或私房进行鉴定、管理时,其完损等级的评定,也可适用本标准。在评定古典建筑的完损等级时,本标准可作参考。 1.3对现有房屋原设计质量和原使用功能的鉴定,不属本标准的评定范围。 2一般规定 2.1房屋按常用结构分成下列各类: a.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钢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参照列入); b.混合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 c.砖木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砖木建造的; d.其他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竹木、砖石、土建造的简易房屋。 2.2房屋完损状况,根据各类房屋的结构、装修、设备等组成部分的完好、损坏程度,分成下列各类:

a.完好房; b.基本完好房; c.一般损坏房; d.严重损坏房; e.危险房; 注:危险房是指承重的主要结构严重损坏,影响正常使用,不能确保住用安全的房屋。其评定标准另定。 2.3各类房屋结构组成分为:基础、承重构件、非承重墙、屋面、楼地面;装修组成分为:门窗、外抹灰、内抹灰顶棚、细木装修;设备组成分为:水卫、电照、暖气及特种设备(如消防栓、避雷装置等)。 2.4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在划分房屋完损等级时应结合抗震能力进行评定。 2.5房地产管理部门在统计房屋完好率时,应按本标准所确定的完好房和基本完好房一并计算。 2.6凡新接管和经过修缮后的房屋应按本标准重新评定完损等级。 结合房屋的定期普查鉴定,亦应调整房屋的完损等级。 2.7房屋完损等级的评定,一般以幢为评定单位,一律以建筑面积(平方米)为计量单位。 3房屋完损标准 3.1完好标准 3.1.1结构部分: 3.1.1.1地基基础:有足够承载能力,无超过允许范围的不均匀沉降。

混凝土裂缝的鉴别标准及处理原则

混凝土裂缝的鉴别及处理原则 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一种不连续现象,许多钢筋混凝土形式建筑物在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也是长期困扰土木技术人员的一项技术难题。在工程鉴定加固中,经常遇到各种形式的混凝土裂缝,准确地对混凝土裂缝进行鉴别不仅是工程鉴定一项主要内容,也是对裂缝进行加固修补处理的重要依据,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二、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类型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基本原因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动荷载;一类是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温度、湿度变化、不均匀沉降、冻胀、钢筋锈蚀、化学反应膨胀等等(1)。 按裂缝产生的机理分,建筑物中常见的裂缝基本类型有: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干燥收缩裂缝,碳化收缩裂缝,化学反应裂缝,沉陷裂缝,冻胀裂缝,徐变裂缝,凝缩裂缝等等。 三、混凝土裂缝鉴别的主要内容 建筑物的破坏,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往往是从裂缝开始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裂缝都是建筑物危险的征兆,只有那些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稳定性、刚度以及节点连接可靠性等的裂缝才可能危及建筑物的使用安全。而大量常见的裂缝,如温度、收缩裂缝等,并不危及建筑结构安全。因此,各类裂缝对建筑物的危害是不同的,故对各类裂缝的处理应有区别。所以准确鉴别不同类型的裂缝是十分重要的。 裂缝鉴别一般从裂缝现状、开裂时间和裂缝的发展变化三个方面调查分析(2),其鉴别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裂缝现状调查 包括对所处理裂缝调查其产生形式、裂缝宽度、裂缝长度、是否贯通、缝内有无异物及裂缝宽度的变化等情况。裂缝末端位置是推断混凝土应力状态的重要参数,一定要仔细观察到看不见为止。 1、裂缝宽度 裂缝宽度是判断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物影响程度的重要参数,应预先查明裂缝宽度是否发展变化,因为它是分析开裂原因、决定修补及补强加固方法的重要项目。

房屋裂缝鉴定标准

房屋裂缝鉴定标准 买房,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受关注的一个热点词语。当我们在准备买房时,如果发现房屋有裂缝现象,就需要对房屋做出鉴定了。那么房屋裂缝鉴定标准是怎么样的 一、房屋裂缝鉴定标准是什么 从建设部发布的房屋质量检验标准来说的话,墙面开裂一般如果不超过1毫米则可以说是质量过关是合格品,而如果超过1毫米则说明是不合格房屋,那房屋裂缝的鉴定标准就不达标。 如果整个墙面有无数的无规则裂缝或有有规则的斜线裂缝可以判断质量有问题了,一般裂缝继续增大的稳定性是两年,斜线裂缝属于墙体受力不均匀所致。至于屋裂缝宽度最大限度应是1毫米。 经过房屋安全鉴定之后,就可以得出房屋的危险性鉴定等级,那么房屋安全鉴定的标准是怎么划分的呢 A级:结构承载力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B级:结构承载力基本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C级: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D级: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二、房屋裂缝的几种情况 1、正常性裂缝 墙壁裂缝如果是室内墙上对应,而且延伸至插线盒等地方,多是因为墙壁上凿开了 串线槽放置电线,而后填补水泥干燥后出现裂缝。墙壁裂缝如果延伸很长,而且墙与地面都有,连在一起,多是大型塔楼在分期浇注时留下的楼板的伸缩缝的问题,这是正常的结构裂缝。

2、温度性裂缝 温度性裂缝属于最常见的房屋裂缝,对房屋结构安全影响不大。像这种基于环境温度导致的墙面裂缝,只影响房屋室内的外观,不会影响房屋的安全性,可适当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比如在裂缝处贴无纺布、粘贴PVC网格布或用砂浆堵缝,再用腻子粉找平,然后使用涂料进行粉刷修补即可解决。 3、接缝处裂缝 这种裂缝也是比较棘手的一种裂缝,通常发生在新旧墙体的接缝处。比如建筑开发必须预留的施工洞那一块儿的墙体通常是后砌的,它与原墙体如果不能自然连接成一片,也会产生裂纹。这种裂缝,建议等整个楼体变形趋于稳定之后修复,短时间之内的修复容易出现反复。 4、沉降裂缝 第二种要说的就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房屋在建成后,地基一般都会下沉,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的话,沉降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以上资料来源小编整理的相关知识qingdao,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楼板裂缝鉴定报告(范文示范)

№J/D 11-030-00306鉴定报告 委托单位: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重庆市黔江区金港·观山水一期D栋 鉴定内容:楼板结构安全性 报告日期:2011年9月23日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委托单位: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江苏弘盛建设集团重庆分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新鲁班监理公司 鉴定: 审核: 批准: 鉴定单位: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31号

联系电话:023-********,63621566,63607021 邮编:400015 本报告共8份,其中正本2份,副本6份。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 鉴定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1) 2.1 目的 (1) 2.2 内容及方法 (2) 3 主要鉴定依据 (2) 4 主要检测设备 (3) 5结构现场检测情况 (3) 5.1 楼板混凝土强度检测 (3) 5.2 楼板厚度检测 (5) 5.3 楼板钢筋配置检测 (6) 5.4 楼板裂缝宽度、走向检测 (8) 6 鉴定结论及建议 (10)

7 附件 (10) 7.1 附件一:抽检楼板厚度测点位置示意图 (11) 7.2 附件二:抽检楼板裂缝特性示意图 (14) 7.3 附图三:二~三十一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17)

重庆市黔江区金港·观山水一期D栋 楼板结构安全性鉴定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受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对重庆市黔江区金港·观山水一期D栋楼板的结构安全性进行鉴定。接受委托后,我中心检测人员于2011年9月13日至15日在工程现场,依据“合同”内容和相关规范的技术规定对该栋住宅楼板进行了检测,经对搜集的技术资料、检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及分析后,现提供报告如下: 1工程概况 金港·观山水一期D栋工程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滨江路地段(黔江区植物油厂内),建筑用途住宅。该工程地上共34层,其中负一层为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建筑总高为99米,建筑面积约27945㎡;建筑按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合理使用年限为五十年。 该工程建筑单位为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为江苏弘盛建设集团重庆分公司,监理单位为重庆新鲁班监理公司。该工程于2009年5月开工建设,2011年4月竣工。 2. 鉴定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2.1 目的 该栋住宅楼业主在接房及装修过程中,发现部分楼板存在贯穿性裂缝,这些裂缝是否会对楼板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是业主普遍关心的问题,基于此目的,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特委托我中心对该栋住宅部分的楼板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测

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

1引言 1.1为使房地产管理部门掌握各类房屋的完损情况,并为房屋技术管理和修缮计划的安排以及城市规划、改造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特制订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房地产管理部门经营的房屋。对单位自管房(不包括工业建筑)或私房进行鉴定、管理时,其完损等级的评定,也可适用本标准。在评定古典建筑的完损等级时,本标准可作参考。1.3对现有房屋原设计质量和原使用功能的鉴定,不属本标准的评定范围。 2一般规定 2.1房屋按常用结构分成下列各类: a.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钢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参照列入); b.混合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c.砖木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砖木建造的; d.其他结构--承重的主要结构是用竹木、砖石、土建造的简易房屋。 2.2房屋完损状况,根据各类房屋的结构、装修、设备等组成部分的完好、损坏程度,分成下列各类: a.完好房; b.基本完好房; c.一般损坏房; d.严重损坏房; e.危险房; 注:危险房是指承重的主要结构严重损坏,影响正常使用,不能确保住用安全的房屋。其评定标准另定。 2.3各类房屋结构组成分为:基础、承重构件、非承重墙、屋面、

楼地面;装修组成分为:门窗、外抹灰、内抹灰顶棚、细木装修;设备组成分为:水卫、电照、暖气及特种设备(如消防栓、避雷装置等)。2.4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在划分房屋完损等级时应结合抗震能力进行评定。 2.5房地产管理部门在统计房屋完好率时,应按本标准所确定的完好房和基本完好房一并计算。 2.6凡新接管和经过修缮后的房屋应按本标准重新评定完损等级。结合房屋的定期普查鉴定,亦应调整房屋的完损等级。 2.7房屋完损等级的评定,一般以幢为评定单位,一律以建筑面积(平方米)为计量单位。 3房屋完损标准 3.1完好标准 3.1.1结构部分: 3.1.1.1地基基础:有足够承载能力,无超过允许范围的不均匀沉降。 3.1.1.2承重构件:梁、柱、墙、板、屋架平直牢固,无倾斜变形、裂缝、松动、腐朽、蛀蚀。 3.1.1.3非承重墙: a.预制墙板节点安装牢固,拼缝处不渗漏; b.砖墙平直完好,无风化破损; c.石墙无内化弓凸; d.木、竹、芦帘、苇箔等墙体完整无破损。 3.1.1.4屋面:不渗漏(其他结构房屋以不漏雨为标准),基层平整完好,积尘甚少,排水畅通。 a.平屋面防水层、隔热层、保温层完好; b.平瓦屋面瓦片搭接紧密,无缺角、裂缝瓦(合理安排利用除外),瓦出线完好;

危险房屋鉴定规范标准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JGJ 125-99 ) 1 总则 1.0.1 为有效利用既有房屋,正确判断房屋结构危险程度,及时治理危险房屋,确保使用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 危险房屋鉴定及对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保护建筑和高层建筑以及在偶然作用下的房屋危险性鉴定,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符号、代号 2.1符号 房屋危险性鉴定使用符号及其意义,应符合下列规定: Lo—计算跨度; h—计算高度; n—构件数; ndc—危险柱数; ndw—危险墙段数; ndmb—危险主梁数; ndsb—危险次梁数; nds—危险次梁数; nc—柱数; nmb—主梁数; nsb—次梁数; nw—墙段数; ns—板数; nd—危险构件数; nrt—屋架; ndrt—危险物价构件榀; P—危险构件(危险点)百分数; Pfdm—地基基础中危险构件(危险点)百分数; Psdm—承重结构中危险构件(危险点)百分数; Pesdm—围护结构中危险构件(危险点)百分数; R—结构构件抗力; S—结构构件作用效应; μa—房屋A级的隶属度; μB—房屋B级的隶属度; μC—房屋C级的隶属度; μD—房屋D级的隶属度; μa—房屋组成部分a级的隶属度; μb—房屋组成部分b级的隶属度; μc—房屋组成部分c级的隶属度; μd—房屋组成部分d级的隶属度; μaf—地基基础a级隶属度;

μbf—地基基础b级隶属度; μcf—地基基础c级隶属度; μdf—地基基础d级隶属度; μas—上部承重结构a级的隶属度; μbs—上部承重结构b级的隶属度; μcs—上部承重结构c级的隶属度; μds—上部承重结构d级的隶属度; μaes—围护结构a级的隶属度; μbes—围护结构b级的隶属度; μces—围护结构c级的隶属度; μdes—围护结构d级的隶属度; γ—结构构件重要性系数; ρ—斜率。 2.2代号 房屋危险性鉴定使用的代号及其意义,应符合下列规定: a、b、c、d—房屋组成部分危险性鉴定等级; A、B、C、D—房屋危险性鉴定等级; Fd—非危险构件; 3 鉴定程序与评定方法 3.1鉴定程序 3.1.1房屋危险性鉴定应依次按下列程序进行: 1 受理委托:根据委托人要求,确定房屋危险性鉴定内容和范围; 2 初始调查:收集调查和分析房屋原始资料,并进行现场查勘; 3 检测调查:对房屋现状进行现场检测,必要时,采用仪器测试和结构验算; 4 鉴定评级:对调查、查勘、检测、验算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定,确定其危险等级; 5 处理建议:对被鉴定的房屋,应提出原则性的处理建议; 6 出具报告:报告式样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3.2 评定方法 3.2.1 综合评定应按三层次进行。 3.2.2 第一层应为构件危险性鉴定,其等级评定应分为危险构件(Td)和非危险构件(Fd)两类。 3.2.3 第二层次应为房屋组成部分(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维护结构)危险性鉴定,其等级评定应分为a、b、c、d四等级。 3.2.4 第三层次应范围房屋危险性鉴定,其等级评定应为A、B、C、D四等级。 4 构件危险性鉴定 4.1一般规定 4.1.1 危险构件是指其承受能力、裂缝和变形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结构构件。 4.1.2 单个构件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础 1)独立柱基:以一根柱的单个基础为一构件;

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检测鉴定分析

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检测鉴定分析 【摘要】混凝土的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裂缝,如何对这些裂缝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鉴定与分析,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广泛关注的一项技术难题。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对楼板出现的裂缝进行分析,对产生裂缝的楼板进行现场检测,得出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鉴定结论及处理建议。 【关键词】楼板;裂缝;检测鉴定 前言 混凝土结构裂缝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很多,一般是由多种因素叠加而引起。裂缝的出现不仅会降低结构的抗渗能力,影响其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针对某实际工程楼板的裂缝问题,作者通过现场检测鉴定与理论分析,分析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对抗裂的建议,以供同类工程裂缝的分析和处理借鉴与参考.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本市工业园,建于2008年,结构形式为五层现浇砼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18.7m,建筑面积约7209m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级,场地类别为Ⅱ类。房屋已经过一次鉴定,已对房屋柱梁板承载力进行复核,其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因房屋二层楼板7-1/7×A-1/A跨中产生贯穿裂缝,故业主要求对产生裂缝的楼板进行安全检测。(见图1) 检测鉴定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 结构检测 2.1 楼板现场勘查和测量 房屋上部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层高3.6m,板厚约为120mm,轴线位置为7-1/7×A-1/A,跨度尺寸约为3600mm×6020mm,板上活载约为4.0KN/m2,恒荷载小于2.0KN/m2。通过现场检测,板跨中出现平行于主梁方向的贯穿裂缝,裂缝宽度在0.3mm-1mm之间,长度约为2.0m,未延伸至梁底。

新版危险房屋鉴定标准模板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1 引言 1.1 为确保住用安全, 对危险房屋的鉴定有所依据, 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房地产管理部门经营管理的房屋。对单位自有和私有房屋的鉴定, 可参考本标准。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及文物保护建筑。 1.3 本标准提及的构件, 是指承重构件; 提及的结构, 是指由承重构件组成的体系。 1.4 对难以鉴定的重要房屋或复杂结构, 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算。 1.5 构成危险房屋的因素各地有较大差异时, 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执行本标准时, 能够制定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 2 危险构件鉴定 2.1 危险构件是指构件已经达到其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 并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2.2 构件单位 2.2.1 基础 a.独立柱基以一根柱的单个基础为单位; b.条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的单面长度为单位; c.满堂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的面积为单位。 2.2.2 墙以一层高、一个自然间的一面为单位; 2.2.3 柱以一层高、一根为单位; 2.2.4 梁、搁栅、檩条等以一个跨度、一根为单位。

2.2.5预制板以块、捣制板以一个自然间的面积为单位; 2.2.6 屋架以一榀为单位。 2.3 地基、基础 2.3.1地基因滑移, 或因承载力严重不足, 或因其它特殊地质原因, 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 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2.3.2 地基因毗邻建筑增大荷载, 或因自身局部加层增大荷载, 或 因其它人为因素, 导致不均匀沉降, 引起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 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2.3.3 基础老化、腐蚀、酥碎、折断, 导致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 2.4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2.4.1 柱、墙 2.4.1.1柱产生裂缝, 保护层部分剥落, 主筋外露; 或一侧产生明显的水平裂缝, 另一侧混凝土被压碎, 主筋外露; 或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 2.4.1.2墙中间部位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 或伴有保护层剥落。 2.4.1.3柱、墙产生倾斜, 其倾斜量超过高度的1/100。 2.4.1.4 柱、墙混凝土酥裂、碳化、起鼓, 其破坏面超过全面积的1/3, 且主筋外露, 锈蚀严重, 截面减少。 2.4.2 梁、板

楼板裂缝鉴定报告(范本)

№J/D 鉴定报告 委托单位: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重庆市黔江区金港·观山水一期D栋 鉴定内容:楼板结构安全性 报告日期: 2011年9月23日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委托单位:重庆金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江苏弘盛建设集团重庆分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新鲁班监理公司 鉴定: 审核: 批准: 鉴定单位: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31号 联系电话:,, 邮编:400015 本报告共8份,其中正本 2份,副本 6份。

目录 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鉴定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容及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主要鉴定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主要检测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5结构现场检测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板混凝土强度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板厚度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板钢筋配置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板裂缝宽度、走向检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鉴定结论及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附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一:抽检楼板厚度测点位置示意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二:抽检楼板裂缝特性示意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图三:二~三十一层平面布置示意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房屋损坏纠纷鉴定报告

房屋损坏纠纷鉴定报告 受村民江月富、江跃勤和罗万华的委托,我站于2009年6月30日,对位于双流县正兴镇钓鱼嘴村三组的江月富、江跃勤和罗万华两户私房进行了建筑结构质量检测。根据调查了解情况和现场实地检测,出具此鉴定报告。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据了解,从2009年5月26日开始,中铁二十三局在江月富、江跃勤和罗万华等村民房附近进行成昆铁路货车外绕线工程桩基施工,因个别桩基距村民房较近,施工采用3t冲击锤。据村民反映施工时地面明显震动,造成房屋出现墙体开裂等现象。为评价房屋现状 是否安全,委托我站对该房屋进行结构检测,并作出安全性鉴定。 受影响的有两排村民私房,于2005年统一规划并由村民自行组织修建。现场选择距施工桩最近的村民房各一户进行详细检测。受检两户房屋概况如 下: ⑴江月富、江跃勤私房,位于距施工桩最近的一排村民私房的端部, 实测山墙距施工桩为9.0m。该房屋为砖混结构,共计3开间,开间尺寸分别为 3.6、 4.0、3.6m,总进深为8.2m。建筑层数为二层,一、二层层高分别为 3.6、 3.2m。另有一幢砖木结构库房,开间尺寸为 2.7、2.4m,进深为3.8m,檐口高度为2.5m。 ⑵罗万华私房,位于另一排村民私房的端部。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共为3开间,开间尺寸均为3.9m,总进深为14.5m。建筑层数为二层,一、二层层高分别为3.4、3.2m。 第二部分建筑结构质量检测 一、鉴定依据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3-2002); 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 6.《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 二、地基基础 墙下基础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柱下基础采用独立柱基。据了解,基础埋 深在±0.000以下1.0m左右,满足最小埋深要求。检测时,受检房屋未发现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导致房屋倾斜或墙体 开裂、底层地坪拉裂及已有墙体裂缝延伸至墙根的不良现象,也未见受检房屋地基范围 地表有大面积堆载、积水等不利影响因素,可见地基基础是稳定的。 三、主体结构 ㈠、结构布置及墙体 1、江月富、江跃勤私房 采用横墙承重方式,横墙厚为240mm,纵墙厚为120mm,检查发现,该房屋圈梁、构造柱均未设置。实测外纵墙窗洞宽为 2.3m,按砂浆强度等级为M5.0验算底层纵墙高厚比为30,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允许高厚比为25.7),且已超过限值的10%,其余墙体高厚比均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库房结构承重采用硬山搁檩,圆木檩条,石棉瓦坡屋面,纵、横墙厚均为120mm,未设 置圈梁。 2、罗万华私房 底层采用横墙、混凝土梁、柱混杂承重结构体系,二层采用横墙承重结构,除隔墙为120mm厚的砖墙外,其余墙厚均为240mm。经验算,墙体高厚比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但房屋受力体系混乱,抗震性能差。 ㈡、墙体及楼屋面裂缝检查

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鉴定与处理

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鉴定与处理 发表时间:2019-08-05T16:30:36.4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梁殿[导读] 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呈现着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 广州祥泰房屋安全鉴定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360 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呈现着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因此建筑了大量的房屋,提高了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以及居住水平。但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建筑到现在也逐步进入了设计使用年限,房屋建筑陆续开始老化、损坏,存在着许多危险性因素,为了提升确保房屋安全,因此必须要对房屋安全进行检测与处理有效的解决房屋裂缝,保证居民的居住安全,也促进我国建筑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房屋安全鉴定裂缝鉴定与处理 引言:房屋安全的鉴定成为我国当前建筑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房屋在建筑后如果出现裂缝不仅影响房屋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影响了居民的居住安全。因此减少房屋建筑裂缝、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程度是建筑行业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地保证居民的安全,减少居民因房屋安全而出现的人身危险。 一、房屋裂缝是怎样形成的 想要对房屋裂缝进行安全鉴定的前提就是先分析房屋裂缝的形成条件,在对其裂缝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才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房屋裂缝的处理修复。首先房屋裂缝的成因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受温差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温差较大的地区则更容易出现房屋裂缝,例如我国新疆地区早晚温差极大,当地人有一个俗语叫“早穿皮袄午穿纱”,就是形容当地的温差特别的大。这种极大的温差变化很容易造成房屋墙壁的不稳定,因此会形成房屋裂缝。其次是地面的变动程度也会影响房屋的总体结构稳定,从而形成房屋的结构裂缝。尤其是当房屋地基基础打得不够稳定时,在地面发生沉降或者是地面变动时就很容易导致房屋的墙体甚至承重构件受力不均,从而导致房屋的墙体或承重构件受强力的作用下产生裂缝。 在地震带地区如四川,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容易发生地震,如果房屋建筑的质量达不到要求,那么地面小小的震动就会造成房屋墙体的裂缝,从而影响居民的居住安全,从而造成了极大的危险性因素。最后是房屋建筑过程中设计的不合理,而且选用的材料质量比较差,建筑房屋首先先要用混凝土和钢筋结合形成房屋建筑地基,然后再对房屋的整体构造形成一个框架结构,根据框架结构进行水泥填补进行后期的房屋整体修筑。这个过程是由多道建筑工序工程构成、环环相扣、多种工序紧密连接,如果房屋建筑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也为房屋裂缝的形成埋下了一个安全隐患。同时施工者应当充分考虑房屋建筑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条件再进行具体的房屋建筑施工,来有效地减少房屋裂缝的形成,并且应当加强预防在建筑过程中应建筑不当所产生的房屋裂缝。 二、怎样应对房屋裂缝的形成 在当前房屋裂缝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首要隐患,这种房屋裂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屋的总体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甚至会有可能危害到居民的居住安全。因此本文针对房屋裂缝的形成原因进行了集中的分析,在了解房屋裂缝的危害后应当探讨怎样去应对房屋裂缝的形成,笔者结合当前房屋裂缝的形成条件分析以及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应对措施。 首先,形成房屋裂缝的一大原因是由于温差变化,因此为了有效的防止房屋裂缝的形成一定要解决温差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可以在寒冷地区建筑过程中对房屋墙体增加一些保温性因素,从而调节过低温度对墙体的影响。在温差过大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对房屋墙体的温差调节,房屋的位置可以坐北朝南,避免阳光对墙体进行直接照射,从而减少墙体裂缝的出现。对于温度过高的炎热地区在进行房屋建筑时,一定要注意对房屋进行降温处理,例如房顶的瓦片间隙可以稍微处理的大一点,从而促进屋顶在房屋总体效能中的通风以及散热作用,减少炎热天气对房屋总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减少房屋结构因炎热所导致的混凝土缺水而产生的干燥型裂缝。 其次,应当针对当前地面结构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房屋结构裂缝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对进行房屋建筑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房屋建筑标准,确保建筑质量达到要求,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一个房屋的稳定程度取决于地基的稳定,因此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重视地基的施工建设,打造均匀稳定的房屋地基。同时要及时的对房屋结构的稳定性进行检测,从而减少或者是避免房屋裂缝的出现。尤其是在一些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或者是地面结构不稳定的地区,更要加强房屋地基建设,在促进地基稳定的基础上再对房屋进行加压处理,确保房屋的总体受压能力得到提升,抵抗地面变动的能力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 最后,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应当严格把控房屋建筑的总体质量,首先对于材料的要求应当严格符合国家建筑材料实施标准,选取正规的渠道来购买房屋建筑材料。企业不应当只为了促进效益提升而忽视了房屋建筑的总体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为房屋裂缝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一定要选取高质量材料进行房屋建筑。对于房屋建筑总体方案也应当有一个严密的计划,在考察建筑地区的环境情况以及地质条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从而确保房屋建筑方案能够更好地符合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根据当地的环境特性来进行房屋建筑,能够有效地避免区域性房屋裂缝的形成。同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也应当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总体施工素质,才能更好地进行房屋建筑的施工,从而减少房屋裂缝形成。 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言不难看出,房屋安全问题在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居民对居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针对当前房屋裂缝的形成原因有关建筑企业应当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了解,并及时地对房屋结构安全进行检验与鉴定。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房屋建筑的具体地理条件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确保施工方案能够更好的适应施工建筑要求,从而有效地减少房屋的裂缝的出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居住安全性,也可以促进我国房屋建筑水平的高质量提升,从而促进我国房屋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进峰.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成因及处理对策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17):96-97. [2]曾华豪.浅析房屋建筑安全鉴定中对裂缝现象的控制[J].山西建筑,2018,44(16):23-24. [3]余建胜.房屋安全鉴定中的砌体结构裂缝鉴定[J].江西建材,2016(23):251-252. [4]任冬.浅析房屋安全鉴定中的裂缝成因及处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19):57-58.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99版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年版) 标准简介: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1)413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符号、代号;3.鉴定程序与评定方法;4.构件危险性鉴定;5.房屋危险性鉴定;6.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等。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对标准的适用范围作了补充;2.增加了符号、代号一章;3.增加了鉴定程序和评定方法;4.增加了钢结构构件鉴定;5.增加了附录房屋安全鉴定报告;6.以模糊集为理沦基础,建立了分层综合评判模式等。 本标准由建设部房地产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是:重庆市土地房屋管理局(地址渝中区人和街74号;邮政编码400015) 本标准参加单位是: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是:陈慧芳、戚正廷赵为民、斯子芳、周云、张能杰 1、总则 1.o.1为有效利用既有房屋,正确判断房屋结构的危险程度,及时治理危险房屋,确保使用安全,制定本标准。 1.o.2本标准适用于既有房屋的危险性鉴定。 1.o.3危险房屋鉴定及对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保护建筑和高层建筑以及在偶然作用下的房屋危险性鉴定,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符号、代号 2.1符号 房屋危险性鉴定使用的符号及其意义,应符合下列规定:计算跨度; L 0-------- h——计算高度; n——构件数; n ——危险柱数; dc --危险墙段数 n dwb ——危险主梁数 n dmb -危险次梁数 n dsb ——危险板数; n ds ——柱数; n c ——主梁数; n mb --次梁数; n sb ——墙段数; n w -板数; n s ——危险构件数 n d n ——屋架榀数; rt --危险屋架榀数; n drt p--危险构件(危险点)百分数; ——地基基础中危险构件(危险点)百分数;: p fdm ——承重结构中危险构件(危险点)百分数;: p sdm P。。面——围护结构中危险构件(危险点)百分数;: R--结构构件抗力; S--结构构件作用效应; μ--隶属度; μA--房屋A级的隶属度; μB--房屋B级的隶属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